腦左上角的ESC鍵
相信大家經常見
ESC是escape英文縮寫
也有人稱它為:逃跑鍵
但是
ESC鍵在鍵盤上的位置并不突出
所以
在日常操作電腦的時候
并不怎么應用ESC鍵
除了日常熟悉的
我們在全屏看視頻時
或者玩游戲的時候
按ESC鍵
就可以退出當前界面
這種便捷操作之外
殊不知
它背后
還藏著更多的奇妙用法~
1.取消操作
對于帶有“取消”按鈕的彈出窗口
如果要實現“取消”的操作
除了用鼠標點取消叉掉窗口外
還可以直接按ESC鍵實現快捷取消操作
2.啟動任務管理器
很多人
在打開任務管理器的時候
都喜歡用
“Ctrl+Alt+Del”組合鍵
但你是否知道按下
“Ctrl+Shift+ESC”組合鍵
也能打開任務管理器
其實用“Ctrl+Shift+ESC”組合鍵是比較方便的
3.打開開始菜單
Ctrl+Esc組合鍵
可以快速打開開始菜單
估計基本沒人使用
因為一般人都使用鍵盤上的win鍵
(位于Ctrl與Alt鍵之間的win鍵)
就可以迅速打開
這個Ctrl+ESC組合鍵
對于一些鍵盤上沒有win鍵的
來說是一個非常棒的操作
4.退出全屏
這個就很常見
在看視頻或者玩游戲時
按ESC鍵就可以全屏退出
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快捷操作鍵
5.撤銷錯誤的輸入
在Excel單元格編輯中
若輸入內容有誤
可用ESC鍵實現撤銷
6.切換任務窗口
按“Alt+ESC”鍵
即可實現當前打開所有任務窗口的切換
快速獲取所打開窗口的焦點
無需鼠標實現快速切換任務窗口
7.打字時輸入法中輸入錯誤時快速取消
用輸入法打字時
如拼音輸入法在輸入拼音的時候
發現打了一連串錯誤的拼音
這時就可以按ESC鍵就可以快速取消掉
剛剛輸入錯誤的拼音
比使用Backspace鍵迅速多了
ok,本期圖大明白就到這里,
這些ESC快捷鍵你都了解多少呢?
一鍵收藏~碼住
說不定,下一次就能派上用場~
歡迎把你想了解的計算機知識告訴我們,
下一期說不定你的答案就會上墻哦~
肖鋒
電腦是人腦的外掛,鍵盤又是電腦的外掛,所以鍵盤就也是人腦的外掛。
不知鍵盤是如何演進的,但有一條,它一定是遵行了我們人腦的需求。我指的不是工作的需要,比如打個文章、排個表格什么的,而是我們人腦的投射——有些鍵盤像Ctrl(控制)、Esc(跳出)、Shift(切換)就簡直是我們心靈潛在需求的外延。
先說說哪個鍵是最常被使用的吧。那一定是Ctrl + C 、Ctrl + V ,復制粘貼(Copy)不是偷懶,簡直就是人性,也是文明擴散,是中國制造模式的初期。當今經濟學者力圖證明,模仿創新也是創新。比如華為模仿創新得連老師都沒活路了。但如果你只是模仿無創新,Ctrl + C 、Ctrl + V,老師就會告你是“偷竊知識產權”!
事實上,全球化就是個相互Copy的過程。“抄襲是一種贊美。”——意大利時裝泰斗喬治·阿曼尼在上海購買冒牌Armani手表時贊嘆:“這跟真的Armani手表完全一樣。”他表示對付冒牌行為的最佳方式,就是在那里生產自己的產品。
接下來是什么鍵盤呢?你查下常用電腦快捷鍵大全,排最前面的無非還有這些應用: Ctrl + C 、Ctrl + V、Ctrl + X(剪切),哦對,還有Ctrl + Z(撤消),就是萬能的后悔藥操作鍵,給你一次犯錯的機會,有的編輯文件允許你可以操作兩次Ctrl + Z,撤消兩次以上它就不認了。這說明軟件設計者對反悔是有次數限制的,對總也想不清楚的人是有忍耐極限的。
接下來經常用的鍵就數Delete(刪除)了。我認為Delete是電腦有別于人腦的偉大之處。作為人腦,你不能把痛苦的記憶刪除,而電腦就能輕松操作,垃圾太多?Delete一下唄。在電影《黑衣人》里,特工總是會拿出一個Delete電筆,每當不想讓圍觀群眾知道某個秘密時,就設定個Delete時間段,然后“噗”的一下,你就記憶刪除了。權勢者當然最想要這個鍵,討厭某個人刪除一下或至少他的記憶。可惜《黑衣人》特工利器還只是概念版。
然后是哪些鍵盤呢?最喜歡的不一定是最常用的。我最喜歡的電腦鍵,就是最先提到的Ctrl(控制)、Esc(跳出)、Shift(切換)。
第一,就是這個Ctrl控制鍵,它可以是百搭鍵,可以+任何鍵成為控制,萬分自如。只是有人喜歡用鼠標點擊來取代Ctrl+,比如喜歡用鼠標來新建文件(Ctrl+n) ,用鼠標來打開文件(Ctrl+o ),用鼠標來保存文件(Ctrl+s)。其實我告訴你,用Ctrl+更快捷,一邊打字排表一邊Ctrl+s保存一下是個好習慣。假如你被死機、斷電折騰過的話,就深知經常保存一下的重要性。
我喜歡Ctrl就是因為它的控制感,操控自如包括我們的命運。曼德拉在電影《無往不勝》中就吟出了這樣的詩句,“我是我命運的主宰,我是我靈魂的船長”。這位黑人總統只有從人的捆綁中解脫、從物的捆綁中解脫出來才能統一種族隔離的南非,成為克林頓、奧巴馬登門敬拜的一代政治家。而我理解,所謂Ctrl控制感就是自由,自由是自己給的,李敖所謂“反求諸己”,不是別人限制得了你的。這一點用在坐過27年大牢的曼德拉尤其合適。
第二,就是這個取消當前任務鍵 Esc,你可以隨時跳出當前任務,斷舍離一下。它的偉大之處在于,我可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一會兒,老子不玩了不行嗎?
Esc的斷舍離是脫離當前狀態而要切換到新的狀態,并不是關機的意思。你可以從Hard模式切換到Easy模式,但不代表你從此就不玩了。就像移民,你可以Esc到新的國度,但不代表你就永遠斷舍離了,你是身在別國、心在微信。朋友圈定義了你的世界、你的祖國。美國國務院對中國留學生的調查報告指出:90%的中國留學生用微信溝通,84%的留學生完全依賴中國網站獲得美國信息。許多中國留美學生雖然居住在美國,但仍受到中國社交媒體、中國官媒影響,無法與美國同行充分接觸。他們仍生活在官方宣傳的場景中。這即是說,你的中國心和中國胃是Esc不了的。
第三,就是這個Shift切換鍵,這意味著你不需要離開現有狀態,而是在兩種狀態中自如切換。這種感覺太爽了。為什么?因為成功的人生就是可以在兩種或多種狀態中左右逢源,自如切換。好比輸入法我用五筆,猛的忘了詞根表可以切換到拼音提示一下,事實上多數五筆輸入法都配了拼音、英語輸入法方便你自如切換。
你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因為不能生命重啟,不能開啟第二人生,所以只有切換。宮崎峻的《哈爾的移動城堡》中就有這么個Shift切換鍵,它是個門把手,一切就到了城里,再一切就回到田野。你說爽不爽?
這些年,“逃離北上廣”或“逃回北上廣”成為社會焦慮流行語。其實你不必逃離又逃回,你只是需要Shift一下,在一線城市或二三四線甚至鄉村切換一下就行了,未來交通工具完全能實現這種切換。我的一位逃回省城創業的媒體朋友說,北京一年還是要經常去一下的,用來充電但不必經常忍受霧霾。他這算是成功人士了吧。
你盡管有100個夢想,但最終不過是一場場白日夢。你要知道,這世界上可能有另外一個你。沒有人的人生劇本早就寫好了。人是有自由意志的生物,有時你只需要Ctrl一下,Esc一下,或輕輕Shift一下。總之,請選擇好控制好你的人生,然后Enter。因為Restart(重啟生命)的機會不知何時再來。
、指令是指示計算機執行某種操作的命令,包括操作碼和地址碼兩部分。
2、目前常見的指令系統有復雜指令系統(CISC)和精簡指令系統(RISC)。
3、計算機的工作過程:取指令、分析指令、執行指令。
4、未配置任何軟件的計算機叫裸機,注意不是指安裝過操作系統的計算機。
5、計算機硬件系統的五大組成部分: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
(1)常用的輸入設備:鼠標器、鍵盤、掃描儀、數字化儀、數碼攝像機、條形碼閱讀器、數碼相機、A/D轉換器等。
(2)運算器:對信息進行加工和運算。運算器和控制器合稱為CPU。
(3)控制器整個計算機系統的控制中心,它指揮計算機各部分協調工作。
(4)存儲器分為內存和存。內存包括ROM、RAM和Cache;外存包括磁盤、光盤、閃存和磁帶等。
注意:外存用來存儲大量的暫時不參加運算或處理的數據和程序,不能和CPU 直接交換數據。
(5)常用的輸出設備:顯示器、打印機和音箱,還有繪圖儀、各種數模轉換器(D/A)等。磁盤驅動器和磁帶機既可以看作輸入設備,又可以看作輸出設備。
6、輸入計算機的信息有兩類:數據和程序。
7、計算機軟件分為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
(1)系統軟件包括操作系統、語言處理程序、系統支撐和服務程序、數據庫管理系統。
(2)應用軟件包括Microsoft office、Adobe Photoshop、QQ、3DMax等。
8、操作系統是用戶和計算機硬件系統之間的接口。
9、語言處理程序包括匯編程序、編譯程序和解釋程序等。匯編語言源程序做翻譯稱為匯編;對高級語言源程序翻譯稱為編譯或解釋。
10、數據管理系統:FoxPro、 FoxBASE+、Access和大型數據庫管理系統如Oracle、DB2、Sybase、SQL Server等。
11、程序=算法+數據結構
(1)算法可以看作是由有限個步驟組成的用來解決問題的具體過程。算法的性質:有窮性、確定性和可行性。
(2)典型的數據結構包括線性表、堆棧和隊列。
12、程序設計語言包括機器語言、匯編語言和高級語言。
(1)機器語言是計算機唯一能夠識別的;匯編語言是機器語言的符號化;高級語言是最接近人類表達問題方式的語言。
(2)機器語言和匯編語言都稱為低級語言。
13、高級語言處理程序有兩類:解釋型和編譯型。解釋型邊翻譯邊執行,不產生目標程序;編譯型產生目標程序。
14、掌握微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1)主頻:計算機CPU在單位時間內發出的脈沖數,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計算機的運算速度,主頻的單位是赫茲(Hz) 1.60GHz。
(2)字長:計算機的運算部件能同時處理的二進制數據的位數,是衡量計算機性能的主要指標。
(3)內存容量指的是RAM的容量。
(4)運算速度的單位MIPS(每秒106條指令)、BIPS(每秒109)
(5)了解其他性能指標: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MTBF)、平均修復時間(MTTR)等。
15、光存儲器:只讀光盤(CD-ROM、DVD)、追記型光盤(CD-R、WORM)和可改寫型光盤(CD-RW、MO)等。
16、顯示器的主要性能指標:點距、分辨率、掃描頻率和刷新速度(Hz)。
17、打印機的分類:點陣式(針式)打印機、噴墨打印機和激光打印機。
18、模數(A/D)轉換是對音頻信號的采樣、量化和編碼的過程。采樣精度越高數字聲音越逼真。
19、采樣頻率是指每秒鐘對音頻信號的采樣次數,采樣頻率只要達到信號最高頻率的兩倍,就能精確描述被采樣的信號。
20、人耳的聽力范圍在20Hz到20kHz之間,采樣頻率到少要達到40kHz,大多數聲卡的采樣頻率都已達到44.1kHz或48kHz。
21、操作系統的主要功能:處理機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文件管理和作業管理。其中處理機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屬于硬件資源;文件管理和作業管理屬于軟件資源管理。
22、操作系統一般分為三種基本類型:批處理系統、分時系統和實時系統。后來又出現嵌入式操作系統、個人操作系統、網絡操作系統、分布式操作系統等。
23、操作系統的主要特征:并發性、共享性、異步性和虛擬性。其中并發性和共享性是操作系統兩個最基本的特征。
24、各種操作系統的特點
(1)批處理操作系統:系統操作員將許多用戶的作業組成一批作業,啟動操作系統,系統自動、依次執行每個作業,最后由操作員將作業結果交給用戶。
(2)分時操作系統:一臺主機連接了多個終端,各終端交互式地向系統提出請求,系統采用時間片輪轉方式處理服務請求,并通過交互方式在終端上向用戶顯示結果。
(3)實時操作系統:計算機在規定的時間內響應并處理外部事件的請求
(4)嵌入式操作系統:運行在嵌入式系統環境中
25、根據同一時間使用計算機用戶的多少,操作系統分為單用戶操作系統和多用戶操作系統。
根據同一時間運行程序的多少,操作系統分為單任務操作系統和多任務操作系統。
26、DOS操作系統是單用戶單任務操作系統,Windows XP則是單用戶多任務操作系統,Windows 7則是多用戶多任務操作系統。
27、常用操作系統簡介
(1)Windwos操作系統是為個人電腦和服務器用戶設計的操作系統。
(2)UNIX是多用戶、多任務操作系統。從操作系統分類上,屬于分時操作系統。
(3)Linux是多用戶、多任務,支持多線程、多CPU的操作系統。Linux繼承了UNIX以網絡為核心的設計思想,它還是一種嵌入式操作系統。
(4)IOS是由蘋果公司開發的手持設備操作系統。
(5)Android是一種基于Linux的自由及開放源代碼的操作系統,主要用于移動設備(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
(6)Mac OS是蘋果機專用系統,是基于UNIX內核的圖形化操作系統。相對于Windows系統,Mac的架構很少受到病毒的襲擊。
28、Windows 7操作系統的6個版本:Windows 7 starter(初級版)、Windows 7 homebasic(家庭普通版)、Windows 7 home premium(家庭高級版)、Windows 7 professional(專業版)、Windows 7enterprise(企業版)、Windows 7 ultimate(旗艦版)。
29、安裝Win7系統的硬件配置要求。CPU 1GHz 內存 1GB(32位) 2GB(64位)顯示器 1024*768 硬盤可用空間 16GB 安裝Win7系統的硬盤分區必須采用NTFS文件系統。
30、打開的多個程序或窗口間的切換快捷鍵:Alt+Tab/Win+Tab/Alt+ESC
關閉當前應用程序或窗口的快捷鍵:Alt+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