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水電維修凱弟。
說說凱弟的故事!
1. 凱弟是個遠近聞名的水電維修工,他的手藝精湛,為人又熱情。一天,他像往常一樣在維修工作室里整理工具,突然接到一個緊急電話,電話那頭的聲音充滿了焦急:“凱弟師傅,快來幫幫我們,家里水電全出問題了。”凱弟二話不說,拎起工具包就出發。
2. 到了那戶人家,他發現情況比想象中還要糟糕,水管破裂,水流肆意,電路也短路了,房間里一片漆黑。凱弟沉著冷靜,先從工具包里拿出扳手,迅速關掉了水閥,止住了水流。接著,他拿起電筆,開始檢查電路。可就在這時,他發現這電路的問題十分詭異,似乎不是普通的短路,而是有人故意為之。
3. 凱弟心里犯起了嘀咕,這戶人家看起來普普通通,怎么會有人故意破壞電路?他一邊思考,一邊繼續維修。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凱弟終于修好了水電。
4. 正當他準備離開時,卻意外地在角落里發現了一個神秘的符號。他心里一驚,覺得這件事情背后一定隱藏著什么大秘密。于是,凱弟決定暗中調查。
5. 經過一番周折,他發現這戶人家的主人卷入了一場復雜的紛爭,而水電被破壞正是對方的威脅手段。凱弟沒有退縮,他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最終幫助這戶人家解決了危機,也讓那些試圖作惡的人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入冬季,氣溫持續走低,家里采暖效果好不好成為許多市民關注的熱點,特別是城區一些老舊小區,管網老化、跑冒滴漏等現象時有發生,經常影響采暖效果。
為保障用戶正常取暖,及時解決部分小區暖氣不夠熱的問題,昨日峰峰熱電公司制定方案,成立15個供熱入戶服務隊,劃片包干,進家入戶開展工作,每個服務隊都配備專業技術人員,針對問題“對癥下藥”,真正打通供熱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一大早,濱河花園小區入戶服務隊就開始在小區內張貼服務宣傳單,針對居民反映的供熱不足、水聲回音大等問題進行一對一服務。“這幾天家里溫度一直都是18度左右,雖然符合省、市供暖標準,但家中有老人和小孩還是感覺不暖和,帶人來家里看看吧。”家住濱河花園小區20號樓1單元的崔女士向服務隊員尋求幫助。
隨即,隊員和維修師傅拿上工具包立即趕到查看情況。經過仔細排查,原來是過濾網長時間未清理造成堵塞,導致供熱效果不佳。找到問題所在,維修師傅現場清理,經過3小時的觀察,崔女士家中溫度比原來有明顯上升,目前超過20度。“咱們服務隊的同志們不僅技術好,很快就找到問題解決了,這服務態度也特別好,為你們點贊!”崔女士開心地說道。
“現階段是反映‘熱問題’的集中期,雖然目前整體熱網運行比較平穩,但是仍有一些居民家中暖氣不熱。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我們的入戶小分隊將本著盡職盡責、盡心盡力的服務理念,針對居民反映的問題逐一排查解決,最大程度保障居民正常取暖。”熱電公司管網負責人李建兵說。
溫馨提示
如遇到不熱、漏水等問題
大家可直接撥打包區負責人電話
工作人員將于30分鐘內趕到現場!
免費上門服務!
免費入戶測溫!
免費管道沖洗!
免費濾網維修!
舉報電話
15830756162(只接收短信)
舉報郵箱
ffrdjdjb@163.com
附:包區負責人電話清單
信息來源:微觀峰峰
城網訊(記者 段維佳 通訊員 張波 武法順)11月24日,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冀中能源峰峰集團新屯礦機電區班長顧博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從百米井下登上了最高領獎臺。
峰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存玉(右)與顧博(左)合影。
作為一名“80后”,從普通井下電修工到全煤技術狀元,再到今年河北省年齡最小的全國勞模,顧博的成長速度有點快。但熟悉顧博的人都知道,這一切絕非偶然。從參加工作開始,顧博就一直在井下生產一線耕耘,他愛琢磨、愛鉆研、能堅持,在急難險重的磨煉中,在日復一日的積累中,顧博的電修水平快速提升,多次在制約生產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為公司創造了巨大的價值。
勤學苦練的“電修狀元”
顧博,1989年出生于一個煤礦家庭,受父親影響,兒時的顧博就有個“電工夢”。2007年從峰峰技師學院礦井維修電工專業畢業后,就來到峰峰集團新屯礦機電區成為了一名電修工。這個生在煤礦、長在煤礦、干在煤礦的80后,立志“學真技術、練真本領、當真英雄”。
隨著礦井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級,傳統的電修技能已不能滿足新設備維修需要,各類電控設備維修成了井下電修的短板或空白。面對井下更新的先進電氣設備,顧博買來電腦、焊槍和各種測量儀器,把本就不大的臥室硬是改造成了工作間,每天下班后鉆進工作間研究PLC技術,動輒就是幾個小時。多少次焊槍燙到手,多少次徹夜無眠,他卻樂此不疲。正是這種“鉆勁”,練就了顧博在困難面前“手到病除”的扎實基礎。
顧博在井下-50車房,更換盤型閘密封圈。
一次,井下-190泵房的水位報警儀出現故障,顧博到現場檢查后,發現是控制線路板損壞。機電區副區長李海崗聯系廠家后得知,換一個同樣的控制線路板需要3萬元。在認真研究水位報警儀工作原理后,顧博提出了可以用繼電器外部連接改造代替控制線路板的方案。他畫了一張線路草圖,接上兩個成本僅幾元的繼電器,讓水位報警儀恢復正常。自此顧博便“小有名氣”,成了電修班里的 “草根明星”。
2009年,西門子電器編程設計技術培訓班在北京開班,對電器維修知識如饑似渴的顧博有幸參加。“通過這次學習,我真是開了眼界、長了見識,工作中一些艱澀的難題被老師點透,心中琢磨了多少遍的問題在這里迎刃而解,我感覺收獲很多。”這次學習也讓他意識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堅定了繼續埋頭鉆研PLC編程設計和變頻器維修技術的決心。為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機電理論知識,顧博通過函授自學獲得了河北工程大學機電一體化大專學歷。
2015年10月,全國煤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在峰峰集團舉行,顧博被挑選為綜采維修電工備賽選手。“備賽就是最好的訓練和競技,正是通過備賽學習我的技能有了突飛猛進。”說起備賽時兩個多月的“魔鬼訓練”,顧博依然歷歷在目。每天一大早起床背誦理論題,上午連續四五個小時在電腦前練習編程,下午練習6路開關維修實操技能。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決賽的編程環節,憑借過硬的編程基本功和嫻熟的技能,顧博僅用17分鐘就第一個完成規定用時40分鐘的科目內容,以最高分摘得了第六屆全國煤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綜采維修電工桂冠,榮獲本次大賽最年輕的“狀元”。
技術升級的“開路先鋒”
“顧博獲得全國煤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一名等榮譽,是他個人勤奮和努力的結果,也體現了企業長期以來對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視,我們還要為技能人才成長搭建更大的平臺,企業技術和裝備升級呼喚更多像顧博這樣的技能型人才。”新屯礦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楊立祥說。顧博獲得“狀元”后,新屯礦黨政按相關規定為顧博提高了待遇,并設立了“顧博創新工作室”,全力支持他帶領工作室成員破解生產難題和技術瓶頸,開展技術創新和交流。
顧博在創新工作室研究、維修電路板。
2018年,新屯礦矸石山絞車實現自動化控制無人值守后,電控系統每次出現故障,必須得請廠家的人員來維修,不僅費用高,而且耽誤生產運轉。如何實現絞車房電控設備自修,成為顧博一心想攻克的技術難題。他帶領創新工作室的成員們對絞車變頻器的控制程序進行了深入地研究,對引發故障點的程序進行了重新編寫,使設備的故障率大大降低,實現了電控故障的完全自修。
近年來,“顧博創新工作室”通過開展絞車閘瓦間隙在線監測系統改造、井下-190泵房無人值守改造、膠帶運輸集控系統改造、可編程序控制器內部程序改造,繼電器水位報警裝置改造等,累計開展各類技術創新和高附加值電控元件修復項目20多項,創造直接經濟效益200多萬元,切實保障了礦井“四化”改造高水平推進,成為了礦井技術升級的“開路先鋒”。
創新創效的“青年工匠”
面對紛至沓來的榮譽和光環,顧博非常清醒,他知道自己練就的一身過硬技能,只有扎根煤礦技術升級,立足井下電修事業,奉獻于礦山發展建設才最有意義。
作為電修班班長,怎么樣帶動班組職工提高電修技能,是顧博經常思考的問題,他發動班組的6名職工成立QC小組。工作間歇,他在現場對照實物給大家講解各類設備運行原理和機電故障排除方法,提出設備自動化控制改造方案,促進班組節支降耗。以機電區“創新創效苑”為培訓基地,定期開展技術課堂活動,現場傳授防爆開關維修知識。他帶領QC小組通過拓展維修服務范圍,每年可為全礦各區隊維修各類防爆開關130多臺,節約外委資金50多萬元。
顧博在井上矸石山車房向工友講解液壓站控制原理和故障排查方法。
為加強后備技術力量培養,顧博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組織開放式現場技術培訓,積極主動向身邊的工友傳授專業技能。在他的精心指導和帶動下,涌現出了邯鄲市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技術狀元、冀中能源集團“勞動模范”連帥鋒、峰峰集團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第二名袁濤濤、新屯礦職工職業技能比賽技術“狀元”張琦、籍蓬波等優秀維修電工,為推進礦井“四化”建設,實現技術裝備升級培養了一大批專業人才。
今年7月份,應全國總工會技能強國平臺邀請,顧博參加了全國產業工人技能學習平臺“大國工匠技術課堂”系列直播活動,他以《以匠心守初心,用技能踐使命,做新時代煤礦機電專業高技能人才》為主題錄制了50分鐘的視頻節目,通過媒體平臺的推廣,顧博的事跡贏得了社會各界廣泛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