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筆記本電腦時,普遍都會關注屏幕的大小,很多人認為大屏可以帶一高清體驗,其實大屏未必可以讓你看的更清楚。屏幕的清晰與否關鍵因素是分辨率!很多人一看到1080P全高清、2K、2.2K就蒙了,不知道怎么選!不同的分辨率直接影響圖像的清晰度和使用體驗。從2.2K到3.2K,這些常見的屏幕分辨率有何差異?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
先來看一下對應分辨率
使用場景分析: 選擇屏幕分辨率時,考慮您的日常使用場景至關重要。例如,如果您主要從事文檔編輯和網頁瀏覽,2.2K屏可能已足夠。目前不是太低端的機器基本都達到這個水平了!但若您是專業設計師或視頻編輯師,那就需要一塊分辨率更高的屏。比如2.8K的可以提供更細膩的畫面,適合高清視頻播放和專業圖形設計。3.2K屏更適合專業圖像和視頻編輯工作。
性能與成本考量: 屏幕分辨率越高,對筆記本電腦的性能要求也越高。例如,高分辨率屏幕可能需要更強大的顯卡和更快的處理器。同時,高分辨率屏幕的成本通常也更高。因此,在選擇時,您需要在性能和成本之間找到平衡點和你的需求對應!
能耗:分辨率越高,屏幕的透光率越低,也就越耗電。這意味著在電池供電的情況下,高分辨率屏幕可能會導致更快的電量消耗。對于那些長期移動辦公的用戶來說,高分辨率對續航可不怎么友好!
結論: 綜上所述,選擇筆記本電腦屏幕時,應根據您的需求、使用場景和個人偏好來決定。如果您對屏幕的顯示效果有較高要求,可以考慮分辨率更高的屏幕;如果預算有限,可以選擇性價比更高的中等分辨率屏幕。
您對筆記本電腦屏幕分辨率有何看法?您會選擇哪種分辨率的屏幕?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觀點和經驗!
筆記本的使用過程中,屏幕是否看著“舒服”至關重要,而影響屏幕顯示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本文我們就來一一梳理。
屏幕尺寸
目前筆記本屏幕的常見尺寸包括11.6英寸、13.3英寸、14英寸、15.6英寸、16英寸和17.3英寸。如果你經常攜帶筆記本外出,請優先挑選14英寸或更小尺寸的筆記本;如果你平時都將筆記本放在家里、辦公室或宿舍等固定場所,15.6英寸或更大尺寸的產品能讓你看得更爽。
現在視野和尺寸相對完美的就要數16英寸的屏幕面板
顯示比例
筆記本屏幕的顯示比例主要以16:9和3:2為主,都是14英寸的筆記本,配16:9顯示比例的屏幕可以讓機身變得更瘦長,而且更加適合看視頻;配3:2顯示比例的屏幕可以縮短機身長度,有利于壓縮屏幕上下邊框寬度提升屏幕占比,而這個顯示比例也更加適合辦公,一屏可以顯示更多內容。
分辨率
筆記本屏幕分辨率越高,畫面顯示的就更精細,但也會帶來文字和圖標變得過小等問題,需要使用Windows 10顯示設置的“縮放”功能放大到125%~150%才能看得清楚。對絕大多數普通用戶而言,FHD級別的分辨率足矣,超過2K的分辨率更適合從事專業設計類和圖形類的工作者。
刷新率
筆記本屏幕的標準刷新率為60Hz,少數游戲本則會配備120Hz、144Hz甚至240Hz刷新率的屏幕。這些超高刷新率的屏幕常被游戲玩家稱為“電競屏”,可以有效降低動態畫面的模糊和畫面撕裂等問題,讓游戲體驗更加順滑流暢。如果你喜歡玩大型3D游戲,挑選一款采用144Hz刷新率屏幕,且配備GTX1660Ti或更高級別獨立顯卡的游戲本還是很有必要的。
屏幕材質
筆記本屏幕按材質可以分為LCD和OLED。其中,LCD屏幕包含TN面板和IPS面板,前者成本最低,存在可視角度(主要是垂直方向)偏低的問題,角度一大屏幕就會出現偏色和泛白的現象。IPS面板的優勢是可視角度更高,介于170度~180度之間,目前4000元以上價位筆記本的屏幕大多都配備了IPS面板。
TN屏幕
IPS屏幕
OLED材質屏幕的優勢是色彩豐富、對比度更高,在顯示純黑畫面時幾乎不耗電,結合黑色的桌面和深色背景有利于延長筆記本的續航時間。但是,OLED屏幕的成本很高,在筆記本領域只有超過萬元的極少數產品才有所獵裝,屬于頂配筆記本的專利。
色域
色域影響著屏幕對色彩的還原,色域越高意味著屏幕色彩顯示更精準,看著更舒服。目前,筆記本屏幕的色域普遍以45% NTSC、72% NTSC和100% sRGB為主。其中,45% NTSC普及度最高,色彩表現相對最差。72% NTSC和100% sRGB都屬于“高色域”,二者擁有相同的理論效果,只是100% sRGB更適合從事專業圖像設計的人士。
高色域屏幕是從事設計類工作用戶的剛需
霧面屏
早期的筆記本屏幕存在“霧面屏”和“鏡面屏”,兩類屏幕面板都直接“裸露”,只是“鏡面屏”在屏幕面板表面增加了一層鍍膜,形成了類似鏡面的效果,看起來非常高檔。然而,這種鏡面效果存在嚴重的反光問題,無論是日光還是燈光都會影響屏幕正常的觀看,因此最近幾年上市的筆記本新品幾乎都是“霧面屏”。
玻璃蓋板
除了支持觸控操作的筆記本,現在還有很多輕薄本都在屏幕面板表面覆蓋了一層玻璃蓋板,可以起到保護屏幕的作用,也讓機器顯得更加高檔。但是,保護玻璃會增加整機的重量,且帶來一定的反光問題,屬于昔日“鏡面屏”的進階版。
防眩光涂層
哪怕是“霧面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反光。因此,現在很多筆記本都會在屏幕面板(或保護玻璃)表面增加一道防眩光涂層,可以進一步降低光線的折射問題,最大限度保證戶外(燈下)使用筆記本的感官體驗。
更換屏幕
絕大多數筆記本的屏幕都是可以拆卸的,如果你對屏幕色彩或分辨率不滿意,可以自己在淘寶上購買屏幕面板,然后自行替換升級。
如今新款筆記本屏幕面板大多采用了eDP接口,只是該接口存在單通道和雙通道的分別,后者擁有30Pins的針腳,可以支持更高分辨率的信號。如果你日后有升級屏幕的需求,一定要提前確認筆記本和(新買)屏幕面板之間是否兼容。
如果你對筆記本屏幕背后的技術感興趣,還可以參考CFan早前發布的這些文章:
攻陷手機之后 OLED屏幕又看上了筆記本?!
頭條創作挑戰賽#
OLED屏筆記本值得買嗎?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像智能手機界,三星和LG最先使用OLED屏,隨著逐漸發現OLED屏可折疊、可打孔、輕薄的優勢,國產手機也是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洗牌,最終OLED屏徹底擠走LCD屏奪得移動端的市場。廣大消費者正在用購買經歷告訴大家:如今OLED屏的智能設備不踩雷,所以說如果你還在吐槽正在用的筆記本漏光、亮度不夠高,我想5K內預算下不妨考慮入手臺華碩無雙輕薄本。
如圖所示,這是一款開箱使用一段時間的輕薄本,它配備的正是IPS屏幕,但機主朋友卻在使用中總結了幾大槽點:
①屏幕漏光,不難看出在低亮度的情況下,屏幕的邊緣極易出現“白點”溢出現象,反映到日常使用比方說看動作電影,它黑的不夠純粹。
②亮度不算高,IPS屏輕薄本普遍只有250-350nits,只有像7K檔的輕薄本才會配備400ntis高亮度屏,而5K檔的OLED屏電腦則可輕松達到HDR模式下600nits,比如我們今天聊的華碩無雙。
(某品牌LCD屏筆記本)
如果你覺得現如今的筆記本用起來顏色寡淡,那么華碩無雙這塊屏幕一定能有所打動你。標配的15.6英寸 2.8K超視網膜級OLED好屏,在HDR模式下亮度可達600nits,并覆蓋100%P3廣色域,色彩范圍甚至覆蓋到了設計專業的用戶,日常拿來辦公看著也是十分賞心悅目。像我在觀看足球比賽中,筆記本為我提供了“DCI-P3”專業色彩模式,綠茵場的對比度更高,觀感比賽還能追求一個更好的氛圍感。值得一提的是,OLED屏筆記本在今冬低溫狀況,也無需大家擔心LCD屏常見的“拖影效應”~
在Windows系統中,像office全家桶等軟件,離不開電腦處理器的多核性能,但玩主流網游像“CF”、“LOL”又很講求電腦的單核性能。華碩無雙搭載了12代酷睿i5-12500H標壓處理器,12核心16線程 intel7制程工藝+18MB大三級緩存,整機功耗可實現45W性能釋放,對比大多數傳統輕薄本的15-28W可以說有了質的提升,滿足了辦公場景的多核需求,最高睿頻4.7Ghz的實力也能暢玩網游和觀看4K超清視頻不卡頓。
華碩無雙的C面為鍵盤處,該鍵盤是全尺寸的筆記本鍵盤,鍵程達到了1.4mm,兩個按鍵之間兼間距19.05mm,在15英寸的機身下拿它碼字,簡直比14英寸輕薄干脆利落多了,而且這次還加入了“小鍵盤”的設計,實打實地造福了“財務”、“前端程序員”等群體的“數字化”工作流程。
在接口拓展性上,它還配備了雙雷電4接口,3.5mm耳機接口、HDMI2.0接口、USB3.2接口,可以支持同時雙4K顯示器連接,3屏協同共同工作。
以目前JD平臺用戶的點評數量和評價來看,這款電腦目前的好評率高達95%,超過了3C類90%的平均水平,對于輕薄本來說已經是很高的認可感了。用戶聊起電腦優點,以“運行速度快”、“反應靈敏”和“純正艷麗”居多,也有不少新用戶群體開始期待明年13代酷睿版的華碩無雙了。
如果你對輕薄本屏幕的素質有更高的需求,同時預算又恰好在5K檔左右,那么#華碩無雙#無疑是筆記本市場中不會踩雷,值得信賴的一款。標配12代酷睿i5標壓處理器+16+512GB,到手僅為5399,還有3期免息,追求性價比的朋友閉眼入即可。#華碩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