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又到了吃橘子的時候。水果“橘子”又寫作“桔子”。我一直覺得寫作“橘”是正字,“桔”是俗字。查百度百科,看到如是說明:
“橘”(jú)和“桔”(jié)都是現代漢語規范字,然“桔”作橘子一義時,為“橘”的俗寫。在廣東的一些方言中二字同音,“桔”也曾做過“橘”的二簡字。
這個解釋跟我的理解差不多。其實,在橘子的意義上,相對“橘”,“桔”是俗字。但“桔”字的確如百度百科所言,是“現代漢語規范字”,亦即正字。不過,從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的解釋開始,“桔”字一直是中藥名“桔梗”的用字。生活中,人們一般趨向舍繁就簡,寫字也是如此。“橘”筆畫繁多,書寫時不如寫作“桔”簡便。商家賣橘,往往多寫作“桔”。現在我們使用的漢字簡體字,多由約定俗成的俗字而來。
那么,“橘”寫作“桔”又開始于何時呢?橘子常吃,這個問題平時卻幾乎未曾想過。最近由于整理宋人周必大的文集,讀到一篇短文,差不多回答了這個問題。《平園續稿》卷九《跋山谷題橘洲畫卷》云:
橘洲在湘江中,巨浸不能沒,膏潤宜橘,是以得名。唐張曲江、杜子美、劉夢得皆見于詩。又畢田序云,橘千余本,居民數百家,佛剎、神祠、馬氏書堂、詰盜官舍在焉。張舜民記洲南北與州城等,有廵檢寨及僧寺兩三所、漁者數百家。予比歲嘗至其上,不復曩時之盛。今觀山谷所題畫卷,亦似疑其畧也。橘,訣律切;吉,激質切,本作兩音,比人混而為一。故酈道元注水經,橘洲或作吉字。近世偽傳東坡錄《橘傳》,亦指為吉。五方音訛多此類。予以舊游,故詳記之。慶元庚申二月乙丑,平園老叟周某書而歸之趙仲肅。
這篇不長的跋語,從湖南長沙有名的橘子洲說起,追溯到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說那時就把橘子洲的“橘”寫作“吉”。而從周必大“比人混而為一”的記述來看,將“橘”寫作“吉”,在宋代很流行。不過周必大認為這兩個字屬于不同的韻部,發音不同。周必大注明宋朝科舉考試所指定的官方韻書《集韻》中這兩字的發音:“橘,訣律切;吉,激質切。” 周必大還指出南宋時流傳的偽托蘇軾所作的《橘傳》也將“橘”寫作“吉”。這表明,在宋代,不僅是地名橘子洲的“橘”寫作“吉”,作為水果名也是如此。
“本作兩音”,“橘”為何會寫作“吉”呢?前面引述的百度百科講道“在廣東的一些方言中二字同音”,周必大也說到這個原因:“五方音訛多此類。”官話不同音,未必方言發音就不接近。這正是在舍繁就簡的驅動下,將“橘”寫作“吉”的主要因素。
“橘”寫作“吉”的原因我們已經分析了,那么在橘子的意義上,“吉”又如何演變為今天的“桔”呢?看來這一演變在宋代可能還未發生,所以周必大的文章中沒有涉及。既然前人沒有探討過,那我就不揣淺陋,自我作古。
漢字的性質是既表意又表音,因此漢字越發展,形聲字便越多。今天漢字中的形聲字居然占到90%以上。形聲字的音旁,等于是這個漢字的注音。我們的先人很聰明。把水果“橘”寫作“吉”,從視覺上看起來總有些別扭。由于橘樹木本,所以人們便給“吉”字加了一個木字旁,從而成為木旁表意、吉字表音的形聲字。
這種文字增殖的例子,在漢字史上并不鮮見,可以找出很多。比如說“北”字,本來的字義是表示身體的背部,后來作為假借字表示方位的用法流行且固定之后,人們就另外造了一個字,在“北”的下面加了一個表示肉體的“月”。從此就誕生了表示背部的形聲字“背”。這個表示水果橘子的“桔”,其形成過程,跟“背”字的產生很接近,應當說是一個民間后造的俗字,跟表示桔梗的“桔”原本無關,只是偶然相同而已。
除了“橘”“ 桔”之辯,從周必大的短文,我們大概還可以印證的是,名滿天下的橘子洲,原本叫橘洲。橘子洲之稱似乎是后起之名。必也正名,聊資參考。
本期編輯 邢潭
市愛情故事在繁華的都市中,人們總是忙碌于工作和生活,仿佛時間永遠都不夠用。然而,在這個喧囂的世界里,愛情依然在不經意間悄然綻放。
李陽和蘇晴是都市中的一對普通戀人。他們相識于一個雨夜,當時李陽正為工作的事情煩惱,而蘇晴則是為了趕一份報告而匆匆忙忙。兩人在咖啡館相遇,瞬間被對方的氣質所吸引。在那個雨夜,他們聊得很晚,仿佛時間已經停止。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的感情逐漸升溫。他們一起看電影、逛街、品嘗美食,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美好的時光。他們的愛情故事充滿了甜蜜和浪漫,仿佛是都市中最美的風景。
然而,生活并不總是一帆風順。李陽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他經常需要加班和出差,與蘇晴的相處時間越來越少。而蘇晴也面臨著工作上的挑戰和家庭的壓力。兩人的生活漸漸變得忙碌和疲憊,曾經甜蜜的愛情也變得有些平淡。在一次爭吵后,蘇晴提出了分手。她覺得兩人已經失去了曾經的激情和浪漫,現在的愛情已經變得索然無味。李陽很傷心,他不想失去蘇晴,但他也不知道該如何挽回這段感情。
在經歷了一段痛苦的時光后,李陽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他意識到自己為了工作忽略了蘇晴的感受,沒有給予她足夠的關心和支持。于是,他決定改變自己,努力挽回這段感情。他開始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蘇晴,關心她的生活和工作。他學會了做飯、洗衣、打掃衛生,為蘇晴分擔家庭壓力。他告訴蘇晴,他愿意為她付出一切,只希望能夠重新開始。在李陽的堅持和努力下,蘇晴也逐漸放下了心中的防備。她開始重新審視這段感情,回憶起兩人曾經的美好時光。
她意識到,愛情是需要相互理解和支持的,而不僅僅是浪漫和激情。最終,兩人重新走到了一起。他們明白了一個道理:愛情是需要用心經營的。只有在相互支持和關心中,才能讓愛情長久地綻放。如今,李陽和蘇晴已經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他們的愛情故事并沒有結束,而是翻開了新的一頁。
在都市的喧囂中,他們找到了彼此的依靠和幸福。他們相信,只要用心去愛,愛情永遠都不會消失。在都市的每一個角落里,都可能上演著不同的愛情故事。有些故事或許曲折離奇,有些或許平淡如水。但無論如何,愛情都是我們生活中最珍貴的財富。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珍惜自己的愛情故事,用心去經營和維護它。
作指南分享,喜歡的收藏
一、構思與規劃
構思故事:想出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概念,包括主題、情節、人物和世界觀。確定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事件,概括大致情節走向。
制定大綱:寫作大綱是確保故事邏輯清晰、情節連貫的關鍵。大綱可以包括故事起伏、主要事件和轉折點。
二、人物塑造
創作角色:創建各種有趣和立體的角色。描述他們的外貌、性格、動機和發展空間,使他們栩栩如生,讀者可以產生共鳴。
人物塑造與發展:為每個角色設定獨特的目標和動機,通過故事發展展現他們的成長和變化。
三、情節安排
設定主要情節點:想象故事的主要事件,列出主要情節點和轉折點。這些點可以是故事的關鍵場景、重要沖突或人物的發展轉折。
分章節規劃:將主要情節點和轉折點按照章節進行規劃。決定每個章節的主題或主要事件,并且確保它們之間的關系和過渡自然流暢。
四、細節與描寫
場景設置:生動地描繪故事發生的場景,包括環境氛圍、細節描述等,使讀者能夠更好地融入故事世界。
情節塑造:通過創造沖突、發展人物關系和展示情感變化,激發讀者的興趣。讓情節有起伏,引人入勝。
五、對話與對白
對話的功能:對話是人物之間交流和表達情感的重要方式。注意對話的真實性和自然性,避免過于生硬和矯揉造作。
對白的深度:對白應該有其背后的意義和目的,可以通過對話展現人物的個性和推動故事的發展。
六、文筆與語言
文筆風格:小說的語言應該富有魅力和吸引力,字句的選擇應該恰到好處。避免語言的啰嗦和冗長,保持簡潔明了的風格。
修辭方法:根據不同的場景和情節,靈活運用各種手法和修辭方法,使故事更加生動和有趣。
七、審閱與修改
審閱初稿:完成初稿后,進行反復的審閱和修改。檢查故事中的邏輯錯誤、人物發展、語法錯誤等,確保故事更加完整和吸引人。
完善細節:修訂故事的細節部分,潤色語言,使之更加生動和有吸引力。
八、最終編輯
進行最后的編輯和校對,確保文本的語法、拼寫和格式都符合要求。這是提高小說質量的重要步驟。
九、多讀多寫
閱讀學習:閱讀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多讀優秀的小說,學習各種不同的寫作技巧和風格。
寫作實踐:多進行寫作練習,通過不斷地思考和實踐,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遵循以上步驟,并結合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寫出屬于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