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各大品牌,近年來都陸續進行了LOGO升級,而每一次LOGO的變化,或是伴隨著不少品牌定位的變化,或是戰略的調整。每個logo都是企業文化和品牌理念的濃縮表現,為了跟上時代的發展和自身的需要,對LOGO進行升級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作為知名品牌,LOGO早已深入人心,每次調整都是慎之又慎,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盤點一些知名品牌LOGO的演變歷程。
蘋果歷年LOGO
蘋果的LOGO大家還記得有幾種呢?1976年蘋果電腦正式成立,第一代LOGO設計相當復古,商標的圖形是牛頓坐在蘋果樹下讀書的時候,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而在商標圖案上還有飄帶上下纏繞,寫著Apple Computer Co.字樣,整個商標以金屬的外觀表現出來給人一種厚重的感覺。
1977年蘋果II發布,Logo采用了前衛的七彩蘋果圖案,不過蘋果被咬了一口,簡潔的圖形,浮夸的彩虹色,代表著蘋果把電腦做簡單的概念。
1998年是喬布斯回歸蘋果第二年,蘋果公司進行了大的戰略調整,將重心回歸到個人整機電腦,并且推出了“Think different-非同凡響“的品牌宣傳策略。LOGO也脫去彩色的外殼,回歸純黑,代表蘋果走向理念的成熟。
2001年推出“數字中樞戰略”,商標的風格也轉變成玻璃透明效果,采用更細致的立體處理手法,呈現一個有圓滑曲線感的蘋果,更具有現代氣息,金屬色的LOGO非常具有科幻感。
2007年蘋果LOGO采用了扁平化設計,并在蘋果推出iPhone手機時,正式地將公司名從蘋果電腦公司改為蘋果公司,蘋果LOGO帶給用戶一種全新的體驗。
2017年以后的蘋果品牌早已深入人心,產品力已經代表了一切,i家族的勢力越來越大,因此Logo變得越加簡潔與低調,整體顏色變灰,唯一不變的還是那咬了一口的蘋果圖形。
蘋果的品牌升級是伴隨著公司重大戰略調整、新產品發布進行的,Logo的變化只是外形象上的更新與官宣,也記錄和見證了蘋果從個人計算機到數字帝國的發展歷程。
華為歷年LOGO
相比較而言,華為的LOGO升級變化并不算大,第一代華為LOGO,相信很少人有印象了,此時的LOGO是一朵由15個花瓣組成的“菊花”。其寓意也是簡單的美好,15個花瓣代表了華為成立之初的15位創始人,而紅色寓意著陽光、積極、向上。
華為在2004進行了一次LOGO升級,第二代的華為LOGO延續了第一代的紅黑色主色調,圖案和文字上面略有不同,并且還增加了漸變效果,看起來十分動感。
十五個花瓣減至八個花瓣,花瓣從聚攏到散開,也寓意華為的事業興旺。再加入光影元素,折射出了華為創新、穩健、和諧,寓意了華為積極進取、不斷創新、和諧商業環境、開放合作的理念,使華為在發展上更加穩健,更具國際化、職業化。
第三代LOGO在第二代的基礎上,則更具直觀感的視覺沖擊,更簡潔扁平化。
支付寶歷年LOGO
再回顧支付寶的LOGO演變,不難發現,支付寶的LOGO升級在做“減法”,以更簡潔的形式,展現支付寶不斷變化的品牌定位。
2013年之前,支付寶錢包和支付寶分屬兩個品牌進行發展,因此擁有不同的品牌LOGO。
2015年,支付寶與支付寶錢包合并,升級成全新的“支付寶”,隨后選用“支”作為鮮明的符號,啟用藍底白字作為全新的LOGO,更加沉穩。
2020年,進一步升級品牌LOGO,新版LOGO顏色更為飽和,支付寶表示:從金融支付工具到全球最大的數字生活開放平臺,支付寶除了讓大家覺得可靠,還要為大家提供更便捷的數字生活未來,享受更好的服務,因此支付寶內部新增多個生活服務板塊,強化生活服務。
相較于支付寶的LOGO升級,2017年騰訊的LOGO升級不僅進行了新logo的升級,還設計了近7000字的騰訊字庫,用以統一旗下所有項目形象,一舉多得。
騰訊新舊LOGO仔細觀察,發現英文和中文字體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主色調換成明度更高的藍色,選擇傾斜 8°的字體,讓LOGO更加醒目!
據騰訊表示:這套字體更現代、更協調、更動感,完全契合了騰訊想要引領科技潮流的信心和夢想。
淘寶新舊LOGO對比
網傳價值300w的LOGO升級它來了,沒錯,就是淘寶,2021年淘寶的LOGO升級,乍一看還真沒發現有什么特別的變化,細看發現,淘”字變得更瘦更彎,圓點縮小,大大減少了之前那種擁擠感,“寶”字同樣調整了筆畫間的間距,部分筆畫的平角也改成了圓角,更加平滑,整體更加的張弛有度,流暢自然。
APP新舊LOGO對比
在新的字體中將有粘連但又不夠流暢的筆畫結構,讓它們“一氣呵成”起來,通過連筆來表達“連接”,它寓意了新淘寶要更好地連接商業、用戶和內容。APP 的整體視覺效果也更為“平面”,看來近幾年各大品牌的升級都逃不過平面化的套路。
不過盡管扁平化和極簡主義是近年來各大品牌LOGO升級的主要趨勢,但并不是任何品牌都適合。比亞迪在2021年公布的全新品牌LOGO,相比于舊版LOGO,通過比例精確、富有規律的線條排列和變形,賦予新LOGO強烈的設計感、科技感和品質感。
比亞迪新舊LOGO對比
在設計上,比亞迪汽車全新的LOGO取消了橢圓型邊界,變得更加開放,并通過字母變形打開了BYD三個字母封閉空間,讓線條末端如同開放的觸點,這意味著,比亞迪汽車愿以更開放的姿態與用戶和伙伴彼此鏈接,共同探索在智能化時代,汽車產品與服務的新業態,共建新價值汽車品牌。
小米新舊LOGO對比
字母LOGO
還有前不久剛升級的小米LOGO,同時進行了字母LOGO升級、環保袋設計,據傳耗時三年花費200萬,由原研哉親手操刀設計,提出Alive的設計概念,將科技與生命相連,升級整個小米品牌。
小米LOGO表面上看由方變圓,其實字體的間距也做了微調,保留了象征著生命力和探索的活力的小米橙,新LOGO顯的更年輕、高級、時尚。
看了這么多品牌LOGO升級,有人不禁要問了,為什么知名品牌需要適時的升級LOGO呢?
其實隨著文化價值、社會規范和消費習慣的不斷改變,客戶需求和偏好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任何宣傳口號、標識、廣告也會隨著時間流失而逐漸趨于老化過時。
企業為獲得更多的發展,贏得新一代消費者,品牌標識通常不能一勞永逸,需要及時進行創新設計,并且要體現企業新的文化理念,增強品牌的差異化,以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
對企業而言,在發展過程中,目的越來越明確,定位也越來越準確,隨著新的市場的開拓,企業不斷壯大,在不同階段也應與時俱進。
而企業要想樹立鮮明的品牌形象,首先就要進行品牌標識形象的設計,在逐漸穩固市場之后,隨著發展不斷進行品牌形象升級,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
本文轉自:IT之家
作者:信鴿
據外媒 techpowerup 消息,微星于 9 月 7 日推出了創造者 Z16 藤原浩限量版筆記本。藤原浩是一位日本設計師兼饒舌歌手、DJ,被稱為里原宿之父,他同時有自己的街頭服飾品牌 Hiroshi Fujiwara。
此款筆記本電腦擁有鋁制外殼,A 面具有激光蝕刻的閃電圖案。筆記本配備英特爾 i7-11800H 處理器與英偉達 RTX 3060 顯卡,使用了 16 英寸 16:10 2K 分辨率 MiniLED 顯示屏。
該產品提供了專屬的電腦包以及配套的鼠標、鼠標墊,微星的 Logo 采用了全新的設計。
IT之家了解到,微星創造者 Z16 筆記本具有兩個雷電 4 接口,配備 MiniLED 背光鍵盤,內置四顆丹拿揚聲器。
筆記本內部的散熱系統擁有三個渦輪風扇,扇葉密度高,同時具有 5 根熱管。這款藤原浩聯名筆記本全球限量 3000 臺,價格暫時未公布。
微星創造者 Z16 標準版筆記本,將于 9 月 9 日零點正式開售,標配 16GB 內存以及 1TB 固態硬盤,首發售價 14999 元。
IT科技領域,有些東西總是會與時俱進的,新的事物出現,舊的消失。而現在又有一個我們似乎比較熟悉的東西要徹底消失了。它就是Intel筆記本——上的一個商標。在酷睿橫空出世之前,大家選擇主流筆記本總是會看采用了奔騰處理器還是賽揚處理器,現在這兩個商標都要消失了。根據Intel官宣,從2023年開始移動版奔騰和賽揚標識將會取消。
現在說起奔騰處理器似乎有點暴露年齡。因為現在雖然還有奔騰、賽揚處理器的產品,但絕對不是市場上的主力,在移動市場更是如此。而在以前就不一樣了,在2006年以前,當時筆記本市場最受寵的品牌還是ThinkPad,雖然加了聯想LOGO的ThinkPad依然還是被一些人抗拒。至于配置,大家討論的都是選擇哪款奔騰,有沒有WIFI,帶不帶迅馳標識,以及賽揚筆記本到底行不行。
在酷睿上市之后,尤其是Intel連續推出了酷睿和酷睿2之后,奔騰、賽揚的生存空間迅速受到擠壓,主流市場成為酷睿的天下?,F在回頭想想看,你有多久沒接觸過奔騰、賽揚級別的PC產品了?尤其是筆記本產品線,別說買奔騰處理器的機型,就連想見到都不太容易。經過超過15年的換代,估計很多人心中已經對奔騰、賽揚沒太多印象了,Intel宣告終結這兩個品牌,也算是順勢而為。
從2023年開始,原來的奔騰、賽揚處理器,將會統一換個名字——英特爾處理器。從官方公布的LOGO來看,奔騰、賽揚也都已經被移除,換成了新的Intel Inside的標志。不過估計這一點對大多數人來說沒什么影響,畢竟很多人買筆記本都已經是酷睿i5起步了,而這個標識只有在更低兩檔的產品上才能看見。
其實現在到了第12代酷睿產品中,Intel還是保留了奔騰和賽揚產品,只不過這些被劃入到了U系列,包括了15W TPD和9W TPD的產品,屬實是丐中丐了。具體到產品上,這類機型其實也沒有比低配酷睿i3機型便宜多少,但對于一些需求不高的場景來說,確實算是夠用了。估計明年開始,這類筆記本就會標注采用了“英特爾處理器8505”之類。
其實在12代酷睿桌面處理器領域,奔騰、賽揚兩個品牌的情況也差不多,永遠是在產品線的最底端,永遠是最入門級的產品。只不過還沒像移動平臺那樣直接被“除名”,但估計也不遠了。沒有了奔騰和賽揚,也標志著一個時代徹底結束了。在如今,又有多少人本著夠用就好的態度去買這些低端產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