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名稱
北京航天宏圖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概況
北京航天宏圖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航天宏圖”),是一家專業從事衛星(遙感衛星、導航衛星)技術研究與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成立于2008年,依托中國航天的雄厚優勢,以國產衛星專業服務與行業應用為使命,聚焦遙感、北斗導航以及大氣海洋等核心技術,自主研發PIE(Pixel )系列產品,為行業用戶提供空間信息應用整體解決方案。公司總部坐落于北京,在全國20多個城市成立了分公司與辦事處,現有員工800余人,研發團隊主要為3S專業的技術性人才,占比80%以上,服務體系覆蓋全國。
航天宏圖擁有質量體系認證、CMMI L3認證、AAA級資信等級認證等資質;擁有遙感圖像處理軟件、地理信息系統軟件、空間信息三維可視化平臺等70余項軟件著作權、多項發明專利,通過將遙感技術與云計算技術相融合,首創了中國遙感云平臺。航天宏圖以遙感、地理信息系統以及北斗導航技術為核心,面向大氣海洋、水利行業、減災應急、國土測繪等行業,承接和參與了一系列國家重點工程。
同時,公司還提供信息化咨詢服務,為資源三號、資源一號02C等遙感衛星工程提供咨詢設計服務;為環境衛星工程、海洋衛星工程提供數據標準編制服務。在國家科技戰略和產業政策支持下,公司承擔了3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1項863計劃,參與我國重大科技專項“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的建設,承擔了10余個中心/行業示范節點的頂層設計與軟件研發工作。
面對持續發展、迅速增長的海內外衛星應用服務市場,宏圖人將不斷堅持技術創新,不斷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國產衛星產業化應用做出貢獻。
參選產品
PIE遙感影像處理軟件
產品介紹
PIE(Pixel )是北京航天宏圖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一款專業的遙感圖像處理軟件,在對遙感應用客戶需求進行充分調研,認真分析國內外遙感圖像處理軟件優缺點的基礎上研制開發。PIE提供了面向多源、多載荷(光學、微波、高光譜、LiDAR、UAV)的遙感圖像處理、輔助解譯及信息提取功能,是一套高度自動化、簡單易用的遙感工程化應用平臺。
PIE采用多核、多CPU并行計算技術,大幅提高了軟件運行效率,能更好的適應大數據量的處理需要;采用組件化設計,可根據用戶具體需求對軟件進行靈活定制,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能更好的適應用戶的實際需求和業務流程。PIE已廣泛應用于氣象、海洋、水利、農業、林業、國土、減災、環保等多個領域。
產品特色:
(1) 真正自主知識產權,代碼完全受控。
(2) 卓越的國產衛星支持能力,可第一時間獲取用于圖像處理的國產衛星參數。
(3) 完整的工程化應用平臺,遙感與GIS一體化集成,提供從數據輸入、數據處理、數據解譯分析到專題產品輸出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4) 跨平臺、熱插拔、多語種支持。支持、linux及國產操作系統;采用插件架構,易于擴展;中文、英文、阿拉伯文等多語種一鍵切換。
(5) 便捷的向導式二次開發。支持C++、C#、、Lua等語言的二次開發,可快速封裝、IDL、等語言編寫的算法。
產品能力:
(1) 全流程業務鏈能力
可提供從多源數據讀取與顯示、數據預處理、 信息提取與解譯到專題圖表生成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2) 高效高精度的光學測繪/預處理能力
1) 輻射校正功能:操作簡單、處理精度高、校正速度快;
2) 圖像配準功能:可實現不同源、不同時相、旋轉扭曲等困難條件下的影像間完全自動匹配;采用多種粗差剔除方法,可完全、自動剔除誤差點,匹配精度可達亞像元級;
3) 提供自由網平差、控制網平差、立體網平差等多種平差方法;
4) 提供多視圖、多策略、多精度等匹配模式,提高匹配精度和速度,自動生成DSM/DEM/DOM;
5) 圖像融合功能:融合結果紋理清晰,色彩飽滿,輻射畸變小;
6) 圖像鑲嵌功能:采用先進的接縫線尋址策略,自動尋找最優鑲嵌線,智能羽化緩沖區計算,過渡自然; 提供多模式的勻光勻色算法和豐富的人工調色工具。
(3) 強大的信息提取與解譯能力
1) 支持多源數據快速讀取與渲染,采用多線程、多類型多級緩存、硬件加速渲染等多重優化技術,實現大數據的快速加載與顯示、無級縮放、無縫漫游;
2) 在判讀解譯過程中注重人機和諧,充分結合信息自動提取和人工研判兩種解譯模式;
3) 支持多節點的協同判讀解譯,提高判讀解譯效率;
4) 支持多類型多來源數據的融合解譯,實現多源遙感數據的空間融合和信息融合,提高目標檢測和識別的準確性;
5) 在判識結果分析應用中,充分發揮空間信息綜合統計、查詢、測量、可視化分析、基于模板的智能制圖和報表輸出能力,為快速獲取解譯成果提供支持。
(4) 遙感與GIS一體化集成能力
1) 提供豐富專業的遙感圖像處理功能與GIS空間分析功能,在同一平臺完成遙感處理與GIS分析;
2) 提供遙感和GIS處理功能的二次開發接口,可形成新的遙感與GIS一體化集成系統;
3) 提供豐富的行業GIS符號庫,并支持符號快速擴展。
(5) 集群并行處理能力
1) 具備并行計算的能力,支持多核、多CPU以及多GPU的并行處理和分布式處理,可流程化定制生產線,實現海量影像數據的高效處理;
2) 利用負載均衡技術優化作業任務分配遙感處理軟件久優缺點,100%利用所有計算節點的處理能力,使集群中所有處理計算機生產效率最大化,有效避免計算機過載或空轉情況的發生;
3) 該集群式并行處理技術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了對云環境的適應性,可在不經過任何改造的情況下直接部署到云端應用。
(6) 便捷的向導式二次開發
1) SDK采用“微內核+插件”式架構開發,由遵循跨平臺的標準C++編寫,可部署在、Linux、中標麒麟等操作系統;
2) 提供多種形式的API,可用C++、C#、、Lua等語言開發;
3) 提供向導式二次開發,可快速封裝、IDL、等語言編寫的算法,構建遙感應用解決方案。
產品圖片
技術創新
(1) 提出了遙感大數據綜合管理系統平臺的構建方法
針對遙感大數據體量大、算法復雜度高、實時處理需求的特點,采用大數據架構設計遙感矢柵一體化存儲管理,建立異構計算平臺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并行處理、任務調度及負載均衡,從高性能計算軟件方法角度提高遙感大數據的處理性能,構建滿足海量、復雜空天地海遙感數據并行計算與可視化表達的數據處理、組織、存儲與管理的軟件環境,從而實現廣域、多源、異構遙感大數據的高效存儲和有效組織管理,為建立我國“空-天-地-?!币惑w化遙感大數據業務化運行系統提供資源支撐。
(2) 提出了多源遙感數據協同處理的計算框架
在利用遙感數據解決具體應用領域的問題時,所采用的遙感數據由過去的單一傳感器、單一平臺轉向了多平臺、多傳感器、多分辨率和多時相。面對海量的多源異構數據,如何實現數據之間的有效融合,從而提高數據的利用價值,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創新提出了多源遙感數據協同處理的計算框架。首先對多源遙感數據進行空間聯合協同處理,通過聯合區域網平差和自動空間配準的方法,實現多源數據空間上的嚴密對準;在此基礎上,進行多源數據的信息融合,綜合各影像的互補信息和冗余信息,以獲得更為全面和準確的影像描述,從而提供更加豐富的地理信息數據。
(3) 提出了海量遙感數據深度挖掘與智能分析方法
在當前的遙感數據處理中,存在遙感信息處理技術嚴重落后于數據獲取能力之間的矛盾,導致從數據到知識轉化上明顯不足,對遙感大數據的利用率有待提高。
針對上述問題,提出基于海量遙感數據的深度挖掘與智能分析方法,從深度學習的角度提高遙感數據的利用價值。首先基于海量遙感數據構建地物要素的樣本庫,在此基礎上利用深度學習和增量學習一體化的策略實現地物目標的自動檢測與識別,場景變化的智能分析等,從而提高遙感自動解譯的水平和能力。
(4) 提出了遙感大數據社會化服務的云應用模式
面向遙感大數據未來發展和用戶需求,探索建立大數據環境下數據主動處理、信息按需生產到產品推送更新的多級協同計算體系,發展用戶驅動的遙感大數據服務新模式。
創新提供“數據+計算+服務”一體化的方式,有針對性地提高遙感大數據處理與產品生產的能力,保障遙感增值產品的自動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生產,提高遙感數據產品服務的效率。
同時,產品創新構建了遙感應用云平臺,形成遙感產業生態圈,最終形成“互聯網+遙感”的大眾化服務模式,對于進一步拓展和深化對遙感大數據的應用,提升遙感精細化監測與服務能力,促進遙感數據社會與經濟效益的發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效益達成
(1) 促進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以服務國家重大工程與戰略
衛星遙感技術以其大范圍、快速、準確獲取資源環境狀況及其變化數據的優越性,成為城市資源與環境檢測的主要手段,廣泛應用于城市規劃、測繪制圖、土地利用、路線安排、供水、農業和環境檢測等領域。隨著空間技術的發展,國家重大工程與戰略對遙感測圖服務保障的需求急劇增長。遙感在地球科學、環境科學、資源科學與全球變化研究中具有宏觀動態的優點,是不可替代的全球觀測手段,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礎性技術支撐。
目前制約我國地球空間信息產業發展的瓶頸是基礎地理數據,我國數據產業的生產和需求之間存在著較大矛盾。我國地理數據產品從可獲得性、數據質量和數據更新方面和實際應用有著較大的差距。地理信息應用越來越需要“多層次、深加工、多時態、快速度、多形式、多精度”的信息及服務,需要更快捷的更新和維護,更完善的服務和更高效的管理。本項目建設既需要多種學科、技術的融合集成應用,也可以帶動各種學科、技術的發展和深化;可以促進我國衛星有效載荷的研制發展,使我國衛星遙感應用的整體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深度開發利用我國衛星信息資源,把我國衛星應用推向世界,必將大幅度提高我國空間科學應用水平和國際影響。
本產品創新遙感應用服務模式,以構建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體系為強大支撐,著力增強原始創新能力,促進遙感應用市場化。
(2) 服務通用航空與衛星應用重點領域,助力構建空天高精尖經濟結構
我國衛星遙感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但面臨應用建設滯后于產業發展需求、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和產業發展環境亟待優化等多重壓力。隨著遙感對地觀測數據飛速增長遙感處理軟件久優缺點,遙感數據的空間分辨率、時間分辨率、光譜分辨率以及輻射分辨率不斷提高,各個行業遙感產品的數據精度和數據處理時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處理精度要求越來越高,而處理時間越來越短。
通過本產品著力于研究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關鍵技術,對處理海量信息、豐富衛星遙感服務產品和延續遙感核心競爭力等遙感應用示范、服務和管理發展短板上,可以產生很好的推動和加速力。發揮首都生產性服務業優勢資源密集于中央企事業單位的特點,利用技術集成創新服務全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等建設,重點服務好京津冀地區。
因此,本產品能夠在國民經濟關鍵領域、行業、公共服務及大眾市場的應用將得到極大拓展,將有力推動衛星遙感應用產業結構升級,釋放出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該平臺應用了大數據技術,使經濟決策部門可以更敏銳地把握經濟走向,制定并實施科學的經濟政策,大數據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產,已經不同程度地滲透到每個行業領域和部門,其深度應用不僅有助于企業經營活動,更有利于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帶動產業結構調整。
用戶滿意度
經大量用戶使用反饋統計,用戶總體滿意度較高、反饋效果較好、服務質量較高、服務態度較好。
(1) 售后服務與技術支持
軟件驗收交付后開始進入保修期,承諾技術后援支持,根據用戶需求,一年內至少提供一次免費上門服務,一年免費7*24小時遠程維保升級。
(2) 培訓方案
根據用戶需要提供所投產品的安裝、維護等技術培訓,并提供相應培訓的電子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