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平板市場非常不景氣,2018年,蘋果又擠爆牙膏推出iPad Pro 2018,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幾乎都觸到了平板的天花板,價格也令人咂舌。今年蘋果更是更新“很不蘋果”的mini系列和air系列,定價跌到3000元以下,再加上入門級的數字系列,蘋果似乎想蠶食完安卓平板僅有的一點份額。
而苦苦掙扎的安卓平板又是怎樣的口碑呢?“性能差”、“生態差”、“硬件差”、“平板只有iPad和其他”等等一座座大山把安卓平板壓得死死的。在這種情況下小編上手了華為最新的平板M6 10.8英寸版本,在這里簡單談談使用幾天的體驗,并和自己的mini 5進行簡單的對比,看完后對于上面這些言論是精辟的概括還是跟風的尬黑,大家自有定論。
外觀方面。M6每個細節的設計都在告訴用戶“請橫著使用我”,邊框底部LOGO、攝像頭是橫置的,底部和頂部共有四個揚聲器,底部中央有三個金屬觸點用于連接鍵盤,電源鍵、音量鍵、耳機孔和儲存卡槽在右側,總之四個邊框開孔和天線條帶不少,所幸大部分都是對稱分布,磨砂金屬后蓋和黑色面板也給平板的顏值加分不少。但10.8英寸版本的機身尺寸和重量都非常放飛自我,500多克重量拿在手里還是個不小的負擔,所以我更喜歡把它和自帶的鍵盤套殼連接使用,鍵盤設計也不錯,沒有廉價感,磁吸也固定得非常穩,非要挑點缺點就是太輕薄,打字容易累,只適合出差辦公臨時應急。
相比之下,iPad mini 5的外觀布局則清爽了很多,Tim Apple把以前mini 4剩的模具倒騰出來,再塞個A12芯片,就成了新一代真香平板。深空灰的配色比較低調商務,背面只有一個蘋果的LOGO,非常簡潔,四周也很整潔,平板整體布局也是縱向的,電源和音量鍵在一側,底部一對雙揚聲器,一個接口一個耳機孔,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明顯的開孔。
mini 5的正面是跑馬邊框,兩側還過得去,底部是標志性的圓形Home鍵,黑色面板一體感很強;7.9英寸的屏幕注定機身不會大到哪去它是唯一一個可以單手握持的平板系列,300克的重量就算單手拿著長時間閱讀、瀏覽也毫不費勁。
mini 5的機身相較M6來說輕薄了不少,日常我更愿意拿出來使用,因為和拿起一個大手機差不多,但視野又大了不少。而大尺寸的M6拿出來更笨重,還要翻開鍵盤套支起來,和mini 5的輕描淡寫比起來更像一個繁復冗雜的儀式。屏幕方面,M6采用了2K屏,正常距離看還好,但在淺色背景下比較容易能看出斜紋和顆粒感,這也不怪M6,10.8英寸的大屏能做到這樣已經不容易了。而mini 5的小屏得天獨厚,高PPI加上原彩顯示,讓mini 5成了除Pro系列以外屏幕最好的iPad之一。解鎖方面,mini 5支持指紋解鎖,而M6多了一個面部識別。解鎖平板,我們來看看它們的內在。
流暢度方面,設備屏幕放大后,所有的卡頓掉幀也會放大,這時iOS的優勢就凸顯出來,過渡動畫更流暢,手勢也比較跟手,而M6在桌面或者應用切換時,總會有點不跟手不流暢的感覺,但也無傷大雅,日常使用在兩者切換時,也不會有多大不習慣。
影音娛樂方面。影音娛樂相信是很多人購買平板的理由,手機再大終究還是很局限,看視頻、打游戲都沒有電腦大屏那種盡興的感覺,而輕便易攜的平板則填補了這個空白。而M6和mini 5明顯的尺寸差異決定了它們在這方面走向截然不同的兩個方向。M6瘋狂暗示用戶橫屏使用的設計注定了它有著更好的影音體驗,哈曼卡頓調音的四揚聲器無論是橫屏豎屏效果都非常好,搭配杜比全景聲簡直是追劇、聽音樂的神器,看16:9的視頻完美適配,大屏看劇的開闊視野可以媲美筆記本。
反觀mini 5,7.9英寸的屏幕緊緊巴巴不說,4:3的屏幕比例更是令人窒息,看視頻上下留出很寬的黑邊,更別說看電影了,就算這些都忍了將就著看,底部的雙揚也讓人捉急,橫著看大概就是下圖的感覺,外放音質倒還行,但看視頻體驗簡直不要太差,歸根究底還是低價iPad的省料,以及這款產品為豎屏使用而生的邏輯。
所以對于注重影音的用戶來說,M6 10.8英寸絕對是首選,立體四揚聲器帶來的體驗提升對我個人而言太重要了,而iPad只有Pro系列才有這樣的揚聲器配置,價格不菲。
游戲體驗方面。說起來比較慚愧,M6這塊平板的游戲表現我只測試了不到10分鐘就放棄了。首先一斤重的平板捧在手里都非常費勁,更別說去頻繁地操作它。其次,屏幕一下比手機大了那么多,各方面都要去適應,比如鍵位設置和視覺效果,這直接導致我玩一個最熟悉的角色都笨拙得像新手,大屏的視覺沖擊也讓我頭暈目眩。雖然游戲整體運行流暢,但玩了一把大亂斗就再也不想拿起它。
換回mini 5,瞬間明白了為什么小米黑鯊2大張旗鼓的發布會風頭一下被悄悄上架的mini 5搶完,這塊平板真的非常適合打游戲,首先小小的身板雙手捧著毫不費力,和拿著一個手機沒太大區別,由于屏幕比例,玩和平精英之類的游戲甚至還帶一點物理外掛,視角更有優勢。A12的處理器突破了雙層主板的禁錮,散熱面積也大了不少,跑絕大部分游戲都沒有壓力,非常適合游戲黨們拿來替代手機。
生態和生產力方面。談到這個估計有人要說了,“這還用說,iPad無腦吊打安卓平板”“安卓平板生態就是一個笑話”,但我要說,這些說法也許有道理,但實際使用起來,并不一定是這么回事。
首先各個應用的HD版本,我只能說iPad更多,但并沒有多多少,在我安裝的這些應用里,音樂類APP mini 5只比M6多了一個HD版的網易云音樂,購物類應用兩個平板全軍覆沒,都是手機版的拉伸,排版圖標都非常糟糕,iPad不能橫屏使用,M6稍后再說。視頻類應用,mini 5比M6多了一個嗶哩嗶哩的HD版。社交類應用,mini 5的微信可以和手機端同時登陸同步消息,可以橫屏使用,而M6則不能同時登陸,讓我匪夷所思。
所以當我習慣性把M6用鍵盤套支起來想美滋滋地看下B站,結果在沒打開視頻前都不能橫屏看,我的內心只能用下面這個表情包表達。日常進行一些看視頻之外的操作時,只能捧在手里豎屏操作才方便。
這時你也許要說了:“我懂了,iPad果然吊打安卓生態”,我只能說“橋豆麻袋!(等下)”。實際體驗起來的時候也許不是這么回事。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iPad沒有適配HD版又沒做拉伸平鋪的那些應用顯示效果(以咪咕閱讀和熊貓看書為例)
而這些冷門應用在M6上都會完美拉伸平鋪,不留黑邊,體驗好了不少。
此外,對于購物類應用和橫屏沒有拉伸的微信,M6 10.8英寸也增加了一個獨有的功能——平行視界,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其中微信的使用邏輯和iPad有一點出入:M6可以實現邊刷朋友圈邊回復消息,而iPad則是更方便地切換聯系人發送消息。而購物類應用橫屏時,則可以邊挑選商品,同時可以保留第二層商品詳情,比較方便,目前適配的應用還不是很多,以主流購物應用為主。目前碰到的BUG是在微信橫屏時,底部觸控經常失靈,很影響使用。其實在iPad OS中也有類似平行視界的應用,但目前新系統還在公測階段,極其不穩定,小編在體驗一段時間后就退回了老系統。
而這類購物應用在iPad上,就是簡單粗暴地不能橫屏,iPad雖然生態稍好,但很多軟件適配并不到位,M6則憑借安卓的靈活和“平行視界”的騷操作,在某些軟件上彎道超車。
而在很玄乎的生產力方面,兩款平板也各有優勢。iPad有許多優秀的付費軟件,排除高額的費用不說,這些應用確實比較強大,在手寫、繪畫、PDF閱讀、音頻視頻剪輯、文本編輯等方面都可以帶來不錯的體驗,其中很多應用都是iOS獨占,而強大的處理器也可以支撐這些應用的正常運行。可是目前iPad新系統并不能非常好地支持鼠標操作,官方甚至沒有提這個功能,自帶的鍵盤缺少功能鍵,所有操作靠手指,最多只能當一個大玩具,進行一些基本的操作。
而M6則有電腦模式,配合鼠標和鍵盤,可以大致模擬電腦系統的操作邏輯,瀏覽器也可以模擬電腦版,但其他大多數應用只是可以多窗口打開,界面還是手機端的形式,意義不大,麒麟980這顆手機處理器也遠不如iPad Pro的A12X那么強大,再加上全系標配4GB內存,注定了這塊平板只能進行一些輕度辦公,自帶的手寫軟件功能也并不多,不如iOS的付費軟件強大。但M6的尺寸和電腦模式讓我覺得,在輕度辦公打字的場景下,M6的體驗是好于mini 5的。
所以在我看來,對平板談生產力還是要求太高,平板只是一個放大的手機,想要替代筆記本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對我個人而言,平板只是娛樂工具,看看視頻玩玩游戲,最多記記筆記,分擔一些手機的使用場景就已經完全發揮出它的價值了,何必拋棄舒服的電腦端辦公體驗去勉強自己,然后騙自己說“這塊平板真是優秀的生產力工具啊”。
談了這么多,也差不多就是我這段時間對于兩塊平板的使用心得和感受了。在我看來,M6和mini 5適用的應用場景截然不同,M6是一塊優秀的影音平板,同時具備安卓的優勢,電腦模式也可以短時間應付一些輕度辦公的場景。而mini5則更適合替代手機,進行一些日常的操作,和手機的協作更協調,是享受iOS生態的一個載體,但這個生態真的有那么神圣嗎?不見得。
所以我給出的購買建議就是,對影音體驗有要求的選M6 10.8英寸版,對游戲、便攜有要求的選mini 5,對整理筆記、簡單剪輯等操作有需求的盡量選擇大尺寸iPad,不差錢當然選iPad Pro 2018。這幾天的體驗中,M6帶給我了很多驚喜,讓我明白原來iPad并不是生態好,而只是靠安卓襯托的,而且在大家還在一味扎在對iPad的盲目迷信中時,安卓平板已經在奮起直追,當它們用上了iPad五六千才有的硬件配置并定價兩千、各種騷操作彌補生態的短板甚至轉化為長處時,低價iPad還剩下什么優勢呢?恐怕只有獨占的軟件和強大的處理器了。
華為M6可以說是安卓的一臺拿得出手的平價平板,這個頭開得漂亮,但也略有遺憾,不過它仿佛是一句宣言,一記重拳反擊,暴露出平價iPad的缺陷,讓我對未來安卓平板的表現充滿了期待。
新Pad Plus作為一臺千元出頭的平板,在這個價位下,相較于各類山寨平板,無論是做工上還是性價比上,都有著不小的優勢。
我也是使用了一段時間,這期圖文,我們就來看看小新Pad Plus這臺千元安卓平板的實際體驗。
小新Pad Plus的觀感相當不錯,白色的背面板,材料實際上是塑料。但是做了一層磨砂的處理,摸起來手感尚且還可以。側邊是聯想的logo,下方則是JBL和杜比音效的一個認證。
正面頂部有一個800W像素的前置攝像頭。點亮屏幕,實際的屏幕觀感和屏占比都不錯,邊框是四邊等寬的。底部是連接鍵盤的磁吸觸點,和兩個鍵盤的卡位口,左側和右側各兩個揚聲器,共四個1.5瓦的揚聲器。沒有指紋解鎖,只有一個人臉識別,識別的準確度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很準,速度也很快,但是暗光環境下就比較糟糕了。
屏幕是11英寸的LCD屏幕,最高亮度400nit,分辨率是2000x1200,室內使用基本上沒有影響。觀看視頻的影音體驗非常的棒,比手機大得多的屏幕能給人更震撼的視覺感受,同時四個揚聲器也非常的帶感
跟手機作比較的話肯定是要遠勝于手機的。
不過在室外強光大太陽天氣,直射下的話亮度會有些不夠,但是在陰影處就會好得多。
后置攝像頭1300W像素,素質感覺和我16年的紅米3S差不多,比較差,也就是掃個碼的水平。不過我想應該沒多少人用平板來拍照吧。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閃光燈,可以開啟手電筒效果。
至于配置,我這臺是6GB的運存和128GB的存儲,支持拓展tf卡。搭載的是驍龍750G處理器,具體的跑分比較如下:室溫22℃,在Geekbench5的CPU測試當中,驍龍750G的表現為單核639分,多核1927分。單核分數高于驍龍765G和驍龍845,多核分數則介于驍龍835和845之間。
而在3DMark Wild Life的GPU測試當中,小新Pad Plus的這顆驍龍750G的得分為1121分,就屬于比較拉胯的水平了,和驍龍835差不多。
不過也說明了這臺平板是不適合買來打大型游戲的,如果是想買平板來玩大型游戲,更推薦加錢買870平板或者二手iPad mini5。2018年的蘋果A12芯片的GPU性能,也還是能夠完全甩開,2021年的膏通驍龍870一大截的[t耐克嘴]。
不過分數歸分數,盡管不適合玩大型游戲,在這里我還是測試了一下,在原神和和平精英當中,具體表現如下:
在原神當中,最低畫質下,設置為60幀,屏幕手動最高亮度,揚聲器音量一半,測試30分鐘,共耗電13%。
夜晚稻妻城跑圖平均幀數45.1幀
璃月跑圖加隨機打怪平均幀數40.03幀
在和平精英當中,均衡+超高畫質,幀數最高限制為40幀,屏幕手動最高亮度,揚聲器音量一半,測試36分鐘,耗電12%
測試第一局6分鐘,平均幀數40.12幀(不要問我為什么只測了六分鐘,因為白給了[doge原諒ta])
第二局流暢+超高畫質,幀數最高限制為40幀,29分鐘,平均幀數40.28幀。
小新Pad Plus的尺寸是11英寸,這個尺寸打游戲其實是很不舒服的,因為按鍵相較于手機間隔很遠,實際上玩的時候會更難操作。
不過除開大型3D游戲,對于Galgame[doge呵斥]、對操作精度要求較低的游戲,文本量大的游戲或者單機類、解密類游戲還是很適合的。
除此之外,用來看漫畫也是非常舒服的,大屏幕字能夠看得一清二楚不用二次放大,這個是真的用了就回不去了。
使用WPS等觀看文檔、PPT等的體驗也確實要好上很多。
接下來是電池,小新Pad Plus的電池有7700mAh,原廠附贈了一個18W的充電頭。
電池算是非常耐用的,一個上午早上八點到中午12點,斷斷續續明日方舟三個小時、原神半個小時、還有瀏覽漫畫半個小時,耗電35%左右。
基本上使用一天是沒有問題的,充電速度跟當今的手機比起來比較慢。從20%充到65%,耗時一個小時充了45%。兩個小時則是從20%充到了97%,兩個小時充電77%。
然后是系統生態,我做視頻的時候小新Pad Plus的系統是ZUI12.6.142,安卓11。熟悉我的觀眾知道我一直用的都是MIUI啊,相比之下換到平板上的ZUI確實感覺有些簡陋。
豎屏的操作和手機基本沒什么區別,所以這里主要談橫屏下的操作。
部分針對平板有優化的應用,如QQHD版、嗶哩嗶哩HD版,這類應用是做的比較好的,能夠比較充分的利用平板上的屏幕空間。
而另一些普通應用則是會居中顯示,像這樣
但是得益于ZUI的平行視窗,在點擊之后能夠自動分出另一塊區域用作平行顯示。同時值得一提的是
安卓平板上的微信也是可以和手機上的同時在線的,不過首次登陸時需要手機進行掃碼登陸。
最可惜的是沒有全局小窗,只有在部分應用當中才能使用小窗,最近在小新Pad Pro上更新了的ZUI13上有了一些改進,不過還是要看實際的適配。
除此之外,ZUI還有一個電腦模式,在這個形態下的操作邏輯和外觀就更接近windows了。最高支持五個應用的窗口同時打開,但實際體驗上除了多窗口模式外,與平板模式差別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小新Pad Plus的充電接口是全功能type-c接口,如果有拓展塢的話能夠輸出HDMI信號連接顯示器。
最后我還試著整了點活兒,利用Steam串流加平板進行直播,將電腦畫面串流到平板,然后在平板上進行直播。這樣子就能夠盡量不消耗電腦本身的性能去進行編碼和解碼,同時steam串流會將電腦的音頻
也轉到平板上,但是由于平板的揚聲器很大聲,所以實際影響不大。
總結一下,小新Pad Plus是做工不錯性能也夠用,性價比很高。比較適合著重于影音視聽和輕度辦公的人群,想買來打游戲是不推薦的,同時也不適合隨身便攜,帶出門的話一般都得帶個個包。也別給自己創造需求沖動消費。
總之,不要給自己創造需求!!!!
(已經二手出了,笑死[二哈])
引用源:IT之家、站長之家、億邦動力網、鳥哥筆記
時間范圍:7.26-7.30
來源:鳥哥筆記
二、消息稱阿里續約抖音,抖音商家鏈接可跳轉淘寶App
7月30日消息,據億邦動力,阿里媽媽日前已與抖音完成新一年的戰略合作續約。合作的具體場景是,符合相關條件的商家,可以繼續在抖音短視頻中懸掛淘寶商品鏈接,并直接跳轉到淘寶App內完成交易。本次簽訂新一年的戰略合作,也是抖音電商在切斷直播外鏈后與淘系的最新一次年度戰略合作。 來源:億邦動力網
7月28日消息,繼“小收據”、“小合同”后,騰訊電子簽又新上線了“小借條”功能。據悉,用戶在微信打開“騰訊電子簽”小程序,選擇借條功能,依次輸入借款雙方身份信息、金額、借款事由、利率、還款時間、還款方式等信息,騰訊電子簽會生成具備法律效力的電子借條供雙方簽署。
來源:鳥哥筆記
近日,微信連續發布了iOS8.0.8以及8.0.9版本,在上述版本中,微信正式支持多設備同時登錄。
在舊版中,微信默認平板與手機不能同時在線。在新版微信中已經支持平板與手機同時登錄功能。
據悉,微信多設備同時在線功能必須遵循手機+平板+電腦原則,無法同時在手機之間、Mac和Windows上登錄。
值得一提的是,微信默認手機是主設備,可以將其它設備中的微信下線。
除了上述功能,在本次更新中,微信還可以設置個性來電鈴聲和消息提示音。用戶可選擇默認、積木、可愛、空靈、俏皮、清脆、靈動、優雅等消息提示音,還可自定義更換鈴聲,并且可為朋友設置專屬鈴聲。
具體設置路徑為“我”——“設置”——“新消息通知”——“消息提示音”以及“來電鈴聲”。
此外,還可以在消息免打擾的群里,關注最多4個特定群成員。
APP干貨鋪子截圖
來源:IT之家
來源:IT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