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馬上五一假期了,但今年能不能出去浪還挺難說的,希望讀友們都能擁有外出自由。
高溫來臨,防曬是硬課題,如果做不好防曬,就不要奢談護膚。
今天來給大家答疑解惑:
燈下需要防曬嗎?
經過測試,常用室內光源基本的UVA輻射水平均只有數微瓦每平方厘米相對于日光的直接紫外輻射,可以忽略。
有研究表明,如果節能燈的熒光粉涂層有裂隙,則紫外線有可能泄漏并對體外培養的細胞造成傷害,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加一個燈罩就可以了。比起涂抹防曬霜,這是更簡便、有效的方法。好消息是,現在已經進入LED照明時代,光線波長的控制更加精準,我們不需要再為這個問題而擔心了.
對著電腦需要防曬嗎?
經測試,液晶電腦屏幕的紫外線輻射量是0,不需防曬。對著電腦,皮膚容易變得暗沉、干燥,主要原因可能是熱輻射導致皮膚失水速度加快,以及久坐不動造成的血液循環減緩,而不是紫外線或者電磁輻射。面對電腦使用防曬或隔離產品其實沒有必要,它們也無法阻隔紅外線輻射。
陰天、多云天、雨天需要防曬嗎?
陰天和多云天同樣需要防曬,陰天的紫外線輻射強度可達晴天的20%~30%,多云天則高達50%左右,這些紫外線(尤其是UVA)的強度都處于較高水平,對皮膚會造成傷害。
雨天的紫外線強度會降到晴天的5%~10%,而且打的傘也會屏蔽一部分紫外線,因此,無須再特意涂抹防曬產品。
原因有兩個:
(1)目前,任何防曬霜都不可能阻止100%的紫外線,總有一部分紫外線會穿透防曬霜形成的保護膜傷害肌膚,只要皮膚受到的累積輻射量超過了變黑所需要的輻射量,皮膚就會變黑。
如果防曬霜的使用量不足,防曬效果也會急劇減弱,穿透保護膜的紫外線會成倍增加。
(2)如果防曬霜主要防護UVB而對UVA防護效果偏弱的話,就不能有效防止曬黑。
所以在選擇防曬霜時,一定要著重看它對UVA的防護效果。
曬傷后可以用涼水敷(不是冰水),若有洋甘菊純露、馬齒莧、仙人掌提取物、維生素E、綠茶、甘草等更好了,若情況重,則需要去咨詢醫生.
若被曬黑,則首先需要打消短期內變白的念頭,因為黑色素不可能在短期內消失,事先做好預防才是最佳策略。
一天曬黑,一個月能恢復已屬幸運,除了繼續防哂、吃一些抗氧化營養物質(如維生素C維生素綠茶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等)外,還可以使用美白產品,有助于曬后的修復。
防曬霜需要每小時補涂一次嗎?
并非任何情況下都需要每2小時補涂一次防曬霜。
除非因為出汗,防曬霜被沖刷,防曬膜變得不完整,防曬力下降。
在戶外運動、野外活動出汗較多,以及在海邊、水邊等長時間接觸水的情況下,每40分鐘、80分鐘補涂是有必要的。
如果只是普通的居家、辦公、學習環境,并不大量長時間出汗,也不暴露在大量紫外線下,中途也沒有清潔、擦掉防曬霜,就沒有必要補涂。
絕大部分防曬霜都可以用普通潔面乳洗干凈,無須特別清潔,包括一些防水型的防曬霜。僅有少數超強防水的防曬霜需要卸妝,例如理膚泉和佳娜寶的某款超防水防曬霜。
多數防曬霜無須卸妝。減少卸妝次數,避免過度清潔,可以保護皮膚屏障。但如果使用了超強防水的防曬產品,可考慮卸妝以避免防曬成分的殘留。
一個流行的說法是出門前一定要提前30分鐘涂好防曬霜,等防曬霜“吸收后”才具有足夠的防曬能力。
事實上防曬霜只有在皮膚表面時才能發揮作用,而且要盡量避免被皮膚吸收。進入皮膚內部的防曬劑將導致刺激和不良反應。
事實是將防曬霜涂抹到皮膚后它們立即就可以發揮防護作用,所以“一定要提前30分鐘涂好防曬霜才具有防曬力”的說法并不準確。
不過,如果要接觸水,比如在海邊游玩時,提前涂抹防曬霜,有助于形成更均勻的防護膜,防曬霜能浸潤入皮膚縫隙,附著力更好,防水性也更佳。
拆封后一年的防曬霜是否失效不能用了?
現在的防曬霜配方與成分的穩定性是有相當保障的,因此不用擔心拆封后一年失效的問題。但是,是否可以使用,還取決于劑型是否仍然穩定、微生物指標是否仍然合格。一般來說,一瓶30~50ml的防曬霜如果每天使用,一個月左右可以用完。如果你總是擔心一年連一瓶防曬霜都用不完,是否要檢討一下自己是不是太疏于防曬了?當然,采用了足夠的其他防曬措施的情況除外。
腦是現在常用的電子產品,尤其是對于白領工作人群經常會被運用到,但長時間的操作電腦都或多或少的會給身體帶來巨大的輻射,繼而人們紛紛都投入到抗輻射行列當中,殊不知這些都存在一定的誤區。那么,電腦輻射會出現哪些誤區呢?
其實,電腦屏幕輻射是有的,不過需要貼近屏幕才能檢測到。在我們正常使用電腦的時候,面部距離電腦屏幕一般都在30cm以上,在這個距離,用儀器基本上檢測不到任何輻射。何談對肌膚的傷害呢?
電腦輻射,會讓我的肌膚變得黑?
MM們都會看到許多電腦輻射危害的報道,很多人在面對電腦一天后,會發現肌膚比較暗沉。實際上,這并非是電腦產生電磁輻射直接的危害。電腦屏幕會產生靜電,可能導致吸附灰塵,加上長時間面對電腦會導致面部肌膚油膩,容易沾染灰塵。導致面部膚色暗沉。
使用隔離霜,幫你防輻射?
網絡經常謠傳電腦屏幕不僅有輻射,還有紫外線,面對電腦的時候要使用隔離和防曬,以減少對肌膚的傷害。可是電腦屏幕并不會產生紫外線。而隔離對于電磁輻射完全沒有任何的防御能力。至于一直被誤傳的隔離能阻擋電磁波大概因為是隔離的名字起得好。
帶刺仙人掌,吸收輻射很貼心?
現在科學研究認為,仙人掌和其他植物相比,對于輻射吸收沒有特別的區別。因此,即便在電腦前面擺滿仙人掌,也不會吸收掉什么輻射,別看仙人掌可以在沙漠中生活,但是那只能說明仙人掌抗旱性好,對于輻射,他也無能為力。
適量喝茶可以防輻射,以下6種茶可以防輻射
1、枸杞
枸杞是補腎培元之品,具有養陰補血、益精明目、延年益壽之功效。枸杞可降低血糖,降低血清膽固醇,并有一定阻止動脈硬化形成作用,還可調節免疫功能,十分適合老年人長期應用。夏季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次3~10克。
2、麥冬
麥冬是中醫常用的滋陰清熱藥,具有清心火、養脾胃、滋陰液之功效。麥冬可改善老年人心臟功能,對胰島細胞和神經中樞功能有改善作用,有一定消炎、鎮咳、祛痰、平喘、利尿功效。開水沖泡后代茶飲用,每次3~10克,每天1次。
3、決明子
決明子有清暑明目、潤腸通便、清肝火之效。決明子還有一定降血脂、降血壓作用。可取10~15克炒決明子,以白開水沖泡15分鐘,飲用時藥香四溢。顏色亦會逐漸變深似咖啡狀,沖泡幾次后顏色變淡時棄去。
4、西洋參
西洋參藥性寒,既可滋陰又可補氣,屬中醫氣陰雙補佳品。西洋參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抗腫瘤、抗輻射之效,對心臟疾病患者夏季常見的煩躁、悶熱、口渴等癥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開水沖泡參片或參須,加蓋5分鐘即可飲用,每天3~6克。
5、綠茶
平時多喝綠茶可起到一定的抗輻射作用。《神農本草》把茶列入365種藥物之中,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臥,輕身明目。
6、菊花茶
菊花茶呵護眼睛,此外,電腦族也可用菊花茶“呵護”眼睛。華人自古就知道菊花有保護眼睛的作用,菊花對治療眼睛疲勞、視力模糊有很好的療效。
上述有關電腦輻射的誤區,為之在日常生活中都是特別容易見到的,特別是電腦輻射會傷害肌膚的誤區,總以為只要肌膚一接近電腦屏幕,使之此時就會給我們皮膚帶來傷害,這種想法是非常謊繆和不可理解的解釋。
現代人每天都離不開電腦。在工作、娛樂、交友、購物,甚至在買賣股票的過程中,電腦都是我們的好幫手。但是,電腦的輻射多對眼睛有一定的傷害,而許多應用軟件的背景,尤其是網頁的底色通常被默認為白色,看久了,眼睛就會出現疲勞、酸澀,甚至流淚的現象。如果我們把電腦屏幕和網頁的底色變為淡淡的蘋果綠,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眼睛疲勞的癥狀。
如何設置保護眼睛的背景色:
1.在桌面點擊鼠標右鍵,選擇“個性化”
2.窗口顏色選擇“自定義”
3.選擇“高級外觀設置”
4.在項目選項選擇“窗口”,點擊右側“顏色”
5.把色調調成84,飽和度調成91,亮度調成205,然后添加到自定義顏色
6.點擊確認,完成設置
1.顯示器的使用
電腦顯示器是電腦使用者要經常面對的,所以顯示器光源的合適與否時至關重要的。因此,可依個人習慣選擇一個適合的顯示器。為了減少輻射也可以考慮使用LCD(液晶顯示器)。一般來講顯示器的輻射主要來源于顯示器背面電子元件輻射,因此不建議辦公桌以面對面或者前后順序擺放,以免顯示器背面對人,造成對他人的輻射傷害。
2.刷新率的控制
顯示器刷新率的高低和保護眼睛也有很大的聯系。低刷新率會使眼睛很快疲勞,無法長時間工作,一般來說,85Hz以上對人眼的傷害較小。一些名牌顯示器,在安裝好驅動程序后就可以在“顯示屬性”的“設置”頁中點擊“高級”按鈕,然后在“適配器”中設置刷新率,如果顯示器能夠承受,設置得越高越好。但是一些顯示器的驅動程序或顯示器本身無法支持較高的刷新率,所以一般用戶的刷新率設置在75Hz即可。
3.軟件的時間
緊張的工作往往會使人過分投入而忘記了休息,這會使眼睛深度疲勞,還有一些電腦游戲愛好者,癡迷于游戲中而忘記了保護眼睛,視力的下降當然是必然的。所以建議大家不要過長時間沉迷于電腦游戲或觀看影視節目等,注意適當休息,選擇其他的娛樂方式放松心情。
小課堂:我們都知道多看綠色對眼睛有好處,你知道為什么嗎?
這是因為各種顏色對光線的反射率都不一樣,反射率過高過低都會讓眼睛不舒服.在所胡的顏色里,綠色和青色的反射率最適中,人體的神經系統,大腦皮層和視網膜組織對綠色最適應,舒適度最高.而且,這種顏色還能吸收一部分對眼睛有害的紫外線呢!
人民眼科專家何主任微信號(heyanling2016)
隨時免費看更新,請點擊下方“訂閱”,訂閱↓↓↓人民醫院屈光專家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