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又稱電子計算機,它是人類上個世紀最偉大的創(chuàng)造之一,由早期的電子計算機器發(fā)展而來。
l946年,美國賓州大學的莫爾小組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ⅠAC”,其運算速度是5000次/秒,是人類計算速度的8400倍。但它非常龐大,重太達30余噸,占地近200平方米。
1956年,晶體管電子計算機誕生了,它只需要幾個大一點的柜子就能裝下。
1959年,出現(xiàn)了第三代的集成電路計算機。1976年,由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制成的“克雷一號”出現(xiàn),電子計算機由此進入了第四代。
20世紀90年代,電子計算機開始向著智能方向發(fā)展,不僅操作簡單,而且可以代替人們的部分腦力勞動。所以,人們形象地把今天的微型電子計算機叫做電腦。
時在我們學習電腦組裝的時候,需要對電腦軟件、硬件知識有所了解,如果不知道基礎知識,那組裝也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知道了原理,就非常簡單了,陌生感不等于難。
電腦分為臺式機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三類。
臺式機也稱之為桌面電腦,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電腦,特別是體積比較大,比較重,一般都是放在電腦桌面專門的工作臺上使用的,主要用于比較穩(wěn)定的場合,比如自己家的電腦桌上。
1、臺式機主要分為分體式和一體機,分體式臺式機是出現(xiàn)最早的傳統(tǒng)機型的一種,顯示器和主機是分離的,占用的空間比較大,與一體機相比較,用戶群更廣泛。下圖是一臺分體式臺式機。
2、一體機是將主機和顯示器集成到一起,與傳統(tǒng)分體式臺式機相比較,它結合了臺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的優(yōu)點,占用空間小,設計時尚的特別,成為一種新的產(chǎn)品形態(tài),具體圖如下圖所示。
筆記本電腦,是一種方便的小型個人電腦,筆記本電腦與臺式機有非常類似的結構組成,包括鍵盤、鼠標、顯示器、中央處理器、內(nèi)存條、硬盤等,它的主要優(yōu)點是體積小,方便攜帶,所以是相對于臺式機來說是比較優(yōu)勢的,下圖為一臺筆記本電腦圖片。
筆記本電腦與臺式電腦對比如下:
(1)、與臺式機電腦相比,筆記本電腦是比較小巧便捷,而且消耗的電能比較少,產(chǎn)生的噪音比較小。
(2)、相對于同等價格的臺式機筆記本電腦的運行速度通常會稍微慢一點,對圖像和聲音的處理能力也是比臺式機稍微遜色。
(3)、對于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來說,筆記本電腦由于對各種組件的搭配要求更高,所以價格也相對比較高,隨著現(xiàn)代工藝和技術的進步,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之間的價格差距正在不斷縮小。
電腦的硬件系統(tǒng)是指電腦的外觀設備,例如顯示器,主機,鍵盤和鼠標等,了解其作用后,方便對電腦進行維護和保養(yǎng)。
顯示器:顯示器也稱為監(jiān)視器,用于顯示電腦中的數(shù)據(jù)和圖片等是電腦中重要的輸出設備之一,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將顯示器分為CRT顯示器。也可以稱為陰極射線管顯示器,其中包括純平顯示器和LCD顯示器。
主機:主機是電腦的重要組成部分,電腦中的所有資料都存放在主機中,機箱是主機內(nèi)部部件的保護殼,外部顯示常用的一些接口,例如電源的開關,指示燈,USB接口,電源接口,鼠標接口,鍵盤接口,耳機插口和麥克風插口等。
鍵盤和鼠標:鍵盤是電腦中重要的輸入設備之一,用于將文本數(shù)據(jù)和特殊字符等輸入到電腦中,鍵盤中的按鍵數(shù)量一般在101~110個之間,通過紫色接口與主機進行相連,或者通過USB接口進行相連。
鼠標又稱為鼠標器,是電腦中重要的輸入設備之一用于將指令輸入到主機中,目前比較常用的鼠標為三鍵光電鼠標。
音箱:音箱是電腦主要的聲音輸出設備常見的音箱為組合式,音箱組合式,音箱的特點是價格便宜,適合普通人群購買,而且使用方便,一般連接在電腦上就可以直接進行使用,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組合,音箱的entry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攝像頭:攝像頭是一種電腦視頻的輸入設備,可以使用攝像頭進行視頻聊天功能,視頻會議等交流活動,同時還可以通過攝像頭進行視頻監(jiān)控等操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