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網站的售前售后頁面對比
官方網站是PC品牌對外形象的第一道關,不同品牌對于官網的結構、視覺設計能夠體現這個品牌的企業文化和產品理念,一定程度上也能看出來對于消費者的關懷是否到位。
民族驕傲——聯想
聯想的官網首頁,采用了自己當前熱推的一個優惠活動頁面,方便用戶從活動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更加優惠的產品。
產品的服務支持頁面,因為旗下產品線十分豐富,所以首先提供選擇的是不同種類的產品,然后才是軟件下載、問題咨詢等支持服務功能。頁面結構設計合理,視覺效果討人喜歡。
PC巨頭——華碩
華碩的官網頁面設計理念和聯想的一致,優先展示自己的最新優惠活動,包括視覺風格都是很青春、充滿校園氣息的。
華碩的服務支持界面相對來說比較精簡,你可以選擇自己要獲得支持的產品大類,然后根據提示選擇進階的問題,也可以直接輸入關鍵字,獲得精準的支持服務。
經典課本——戴爾
戴爾的官網首頁設計,是憑借自己的判斷直接推廣一款熱門PC產品,說明戴爾對于自家的產品很有自信。
同樣的,產品服務支持界面也是讓用戶先輸入自己的產品服務標簽或者ID,然后針對“對癥下藥”,感覺十分有效率。
親民萬金油——惠普
惠普的官網和聯想、華碩一樣都是熱門活動,視覺風格采用了國際化氣息的應用場景。
產品服務支持界面是和戴爾一樣的優先輸入產品服務標簽或者ID,下方提供了常用的多種支持服務方式,十分人性化。
成就真我——宏碁
宏碁的話,官方網站的首頁是品牌的宣傳推廣,按我的理解就是還在“勸說”消費者購買自己的產品,而不是擴大戰果地搞優惠活動。
服務支持界面沒的說,簡潔干練有效率。
你的筆記本電腦能夠通過以下方法獲得售后支持
國內是主場——聯想
聯想作為國內市場占有率數一數二的品牌,線上的支持服務渠道涵蓋了手機端聯想+APP、微信公眾號、以及PC端的管家軟件,線下的話不僅所有地級市都有實體店,甚至一些鄉鎮都能找到官方的服務點。
自從ThinkPad被聯想收購以后,國內的線下渠道提供的售后支持可謂十分到位。加上自己特有的ThinkPlus服務,深入保障了從硬件到數據的安全。
360°周到服務——華碩
華碩有著全國1400多個服務網點,并且提供7x24小時的電話熱線支持,微信百度等新的線上服務模式一應俱全。并且,華碩有著全系列產品國際聯保的承諾,加上屏幕無亮點以及備用機服務,體現了自己作為PC巨頭的風范。
全智服務——戴爾
戴爾的Premium Support全智服務,也有7x24小時的線上服務支持。并且基于強大的故障提示、自動報修功能,提供了特色的硬件上門更換服務。
用心服務——惠普
惠普的用心服務也覆蓋了國內千余個網點,全年無休的線上服務支持只到每天晚六點。
服務支持在線上——宏碁
宏碁方面在國內的線下售后服務網點設立沒有那么廣泛,所以在線上開展了十分豐富的技術支持。不同的服務方式有對應的解決方案,也能幫助用戶有效解決問題。
不同品牌筆記本電腦的質保時間和渠道
五家筆記本廠商的售后服務信息對比表格如上所示,大家可以宏觀對比一下,詳細的內容后面文章都有介紹。
2年全國聯保——聯想
聯想的游戲筆記本提供兩年整機保修,電池的保修期為一年,保修方式是送修。
聯想小新同樣是整機兩年,電池一年的保修期限,開通了工程師付費上門維修的服務。
品質過硬不怕壞——ThinkPad
說來也怪,聯想旗下ThinkPad默認保修期限為一年,需要用戶額外付費進行延保。為什么不是兩年呢?需要進一步考證。
質保視級別而定——華碩
華碩的主流游戲本、輕薄本主要部件保修時間為兩年,風扇、攝像頭、光驅等非主要部件保修期為一年。電池默認半年保修期,通過注冊以后可以延長到一年。
華碩高端的輕薄本,非主要部件的保修期限和主要部件一樣都是兩年。
至于旗艦級的ROG玩家國度游戲筆記本,全線都是三年的質保。華碩的筆記本都滿足主要部件兩年,非主要部件一年的保修時效,越高端的產品在質保時間上的優勢就越大,讓人舒心。
全線產品保兩年——戴爾
戴爾全線的筆記本產品,包括XPS系列和外星人系列在內,都是主要部件兩年,其他部件1年的保修時間。電池方面不用注冊,提供一年的保修服務。
全線產品保兩年——惠普
惠普的筆記本產品在保修時間上和戴爾一致,有著國際化的標準。
CPU、內存保三年——宏碁
宏碁將筆記本的部件保修分得比較詳細,他將CPU和內存這兩個基本不會壞的硬件當做一類硬件,提供三年的質保。剩下的主要部件保修兩年,其他非主要部件以及電池都提供一年的保修期。
綜合來看,華碩的筆記本產品不論是服務支持的全面性還是保修的時間,都是這五個主流品牌中表現最好的。聯想的兩年整機保修,相比戴爾、惠普、宏碁的一年非主要部件保修要更讓消費者放心一些,同時數量龐大的線下服務點也能在第一時間為多數消費者提供服務支持。戴爾的線上服務能力,相比惠普、宏碁則略勝一籌。
本文編輯:孫端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
階段選購游戲本,硬件層面認準NVIDIA? GeForce RTXTM30系列顯卡就可以了。性能出色、游戲體驗更好,特別是定位中端的產品,競爭力十足。宏碁暗影騎士·龍就是這樣一款產品,它搭載了NVIDIA? GeForce RTXTM3060筆記本電腦GPU,再加上7499元的搶購價,性價比相當高。
01NVIDIA? GeForce RTXTM3060
NVIDIA? GeForce RTXTM3060是一顆素質非常出眾的GPU,它是NVIDIA? GeForce RTXTM30系列GPU的一員。其采用了NVIDIA Ampere架構,該架構是第二代NVIDIA RTX架構,擁有第二代RT Core、第三代Tensor Core 及SM多單元流處理器,在實時光線追蹤效果以及AI功能方面,NVIDIA? GeForce RTXTM30系列GPU可以帶來更出色的體驗。也正是這個原因,搭載NVIDIA? GeForce RTXTM30系列GPU的筆記本將提供強勁的性能,滿足玩家和設計者對于性能、效率的要求。另外搭載全新第三代Max-Q技術的GeForce筆記本會以更輕薄的姿態提供遠超以往的性能。
搭載NVIDIA? GeForce RTXTM3060
除了全新Ampere架構、第二代RT Core、第三代Tensor Core、SM多單元流處理器和第三代Max-Q技術外,搭載NVIDIA? GeForce RTXTM30系列GPU的筆記本還可以提供諸多可提升用戶體驗的功能。比如可以自動平衡GPU、GPU 顯存和 CPU之間的功耗的Dynamic Boost 2.0技術,通過內置AI網絡自動優化性能,讓筆記本處理不同內容時始終保持最佳狀態。
另外,在WhisperMode 2.0技術的加持下,保證游戲性能的同時,游戲本的風扇噪音得到進一步抑制,提升使用體驗;Resizable Bar技術則允許CPU一次性訪問完整GPU幀緩存,提升游戲性能表現。此外還有在不降低畫質的情況下大幅提升幀數的DLSS技術;提供沉浸式、無撕裂、無卡頓游戲體驗的同時,提供更長電池續航的Advanced Optimus技術等。總而言之,搭載NVIDIA? GeForce RTXTM30系列GPU的筆記本將會提供卓越的性能和出色的使用體驗,可以說是目前最佳的選擇。
NVIDIA Ampere架構
回到NVIDIA? GeForce RTXTM3060身上,其擁有3840個CUDA核心,顯存為6GB GDDR6,顯存位寬192bit,顯卡核心頻率900MHz,Boost頻率1425MHz,顯存頻率1750MHz,支持實時光線追蹤技術。宏碁暗影騎士·龍所采用的這顆NVIDIA? GeForce RTXTM3060功耗設定最高85W。
NVIDIA? GeForce RTXTM3060
功耗設定最高85W
實測3DMark Time Spy模式總分7836、顯卡分7556;Fire Strike模式總分17806、顯卡分18909。測試成績顯示NVIDIA? GeForce RTXTM3060的性能還是挺不錯的,處于目前移動平臺中等偏上水準。
Time Spy
Fire Strike
使用Furmark進行壓力測試,設置為1920×1080、8X MSAA,34分鐘之后,NVIDIA? GeForce RTXTM3060的核心頻率穩定在1545MHz,功耗穩定在85W左右,核心溫度穩定在67°左右。可以看出NVIDIA? GeForce RTXTM3060在長時間高負載下依舊保持不錯的穩定性,而且溫度比較低。
GPU壓力測試
整機性能方面,PCMark 10 Extended模式實測得到總分8000分,其中常用基本功能得分9824、生產力得分9011、數位內容創作得分8658、游戲得分14444。從子項分數來看,宏碁暗影騎士·龍表現非常均衡,在游戲方面比較突出,毫無疑問,這是NVIDIA? GeForce RTXTM3060的功勞。此外宏碁暗影騎士·龍在內容創作方面也得到了不錯的成績,這與NVIDIA? GeForce RTXTM3060能為創作軟件進行加速不無關系。
PCMark 10 Extended
游戲測試方面,我選擇了兩款3A游戲進行測試,兩款游戲分別為《古墓麗影:暗影》和《刺客信條:奧德賽》。
首先是《古墓麗影:暗影》測試。在分辨率為1920×1080、關閉垂直同步、畫面質量為高的情況下,運行內置Benchmark得到平均105幀的成績,可以說游戲表現已經非常理想了。
《古墓麗影:暗影》
其次是《刺客信條:奧德賽》測試。在分辨率為1920×1080、關閉垂直同步、畫面質量為高的情況下,運行內置Benchmark得到平均81幀的成績,同樣相當不錯。
《刺客信條:奧德賽》
從兩款3A游戲的測試來看,即使面對1080P、高畫質下的3A大作,宏碁暗影騎士·龍依舊可以保證非常流暢的游戲畫面,這是出色游戲體驗的基礎,NVIDIA? GeForce RTXTM3060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宏碁暗影騎士·龍運行3A游戲已毫無壓力,面對要求更低的主流網游自然不在話下,運行《絕地求生:大逃殺》、《CS:GO》、《DOTA》、《英雄聯盟》等游戲的幀數更高。
02其他硬件性能表現也可圈可點
CPU方面,銳龍7 5800H是一顆8核心16線程處理器,基于Zen3架構,采用7nm工藝,三級緩存16MB,單核最大頻率4.4GHz。
銳龍7 5800H
實測Cinebench R15多核2055 cb、單核233 cb;Cinebench R20多核4795 pts、單核557 pts。銳龍7 5800H的成績相當給力,屬于移動平臺旗艦水平,特別是單核心成績異常亮眼,這也意味著其能夠提供更出色的游戲體驗。
Cinebench R15
Cinebench R20
壓力測試34分鐘,銳龍7 5800H保持全核心3.6GHz,功耗穩定在53W,核心溫度保持在90°。從結果來看,銳龍7 5800H的性能釋放保持在了比較不錯的水平。
CPU壓力測試
宏碁暗影騎士·龍的其散熱設計也很出色,其采用了雙風扇、三熱管、四出風口設計,并且支持CoolBoost,通過增壓提高風扇轉速,提升散熱效率。
NITROSENSE控制中心
38分鐘的雙烤測試,CPU全核心3.3GHz,功耗穩定在42W,核心溫度保持在90°;NVIDIA? GeForce RTXTM3060的核心頻率穩定在1507MHz,功耗穩定在82.5W,核心溫度穩定在76°。即使長時間雙烤,宏碁暗影騎士·龍依舊保持著不錯的性能釋放,這套散熱系統功不可沒。
雙烤測試
硬盤方面,其采用了一塊512GB PCIe 3.0×4 SSD,型號為西數SN530,實測持續讀取2473.77MB/s、持續寫入1806.33MB,性能表現屬于PCIe3.0×4 SSD的中上水平。
硬盤測試
03一如既往的顏值和操控體驗
紅黑配色是游戲本中的經典配色,在這一方面,暗影騎士已經輕車熟路。宏碁暗影騎士·龍整體為黑色,紅色出現在后側出風口,仿佛紅色尾翼包裹下的尾噴,看起來很有力量感。
紅黑經典配色
A面對稱的雷紋設計,提供了類似機甲的視覺感受。此外機身線條凌厲,四周也有不規則的切角設計,給人一種硬朗的感覺。在設計層面,宏碁暗影騎士·龍并沒有加入特別夸張的元素,這種克制的設計思路塑造了宏碁暗影騎士·龍低調但不平庸的產品氣質,同時也適合更多使用環境,比如辦公室,擴大了宏碁暗影騎士·龍大施拳腳的空間。
對稱雷紋設計
當然,宏碁暗影騎士·龍本身的游戲屬性并未縮減,當你看到它的4分區RGB背光鍵盤的時候,還是可以感受到它躍躍欲試的戰斗熱情。當然,鍵盤背光的顏色和動效是可以手動調整的,用戶可以打造專屬于自己的戰斗色彩。
4分區RGB背光鍵盤
鍵盤的手感也相當不錯,鍵程相對較長,有明顯的段落感,手感出色。WASD和方向鍵均有獨立標識,彰顯游戲本身份,而且4個方向鍵均為標準大小,這一點好評。獨立數字鍵區也不可或缺,輸入體驗比較完整。
WASD獨立標識
宏碁暗影騎士·龍這塊屏幕也不錯,15.6英寸全高清IPS材質、144Hz刷新率、3ms響應時間,實測色域覆蓋98% sRGB、73% AdobeRGB、75% P3、68% NTSC,最高亮度388cd/m2、平均ΔE=1.76。測試結果顯示這是一塊高色域電競屏,另外色準表現可圈可點,足以應對對色彩不是特別嚴苛的圖片處理、視頻剪輯等設計工作。
15.6英寸高刷高色域電競屏
色域
亮度
色準
網絡方面,宏碁暗影騎士·龍提供了Wi-Fi 6無線網卡+Killer Ethernet E2600有線網卡的組合。前者速度快延遲低,后者是專為玩家和發燒友推出的千兆網卡,兩者組合可以提供出色的網絡體驗,對于網游玩家來說非常必要。
接口方面,電源接口位于后側,好評。機身左側有RJ45、2×USB 3.2 Gen 1和3.5mm音頻接口,右側則有HDMI2.0、USB 3.2 Gen 2(關機充電)和Type-C(USB 3.2 Gen 2)。主流接口全都有,而且還有兩個USB 3.2 Gen 2,理論峰值速度是USB2.0的20倍,可以節省拷貝數據的時間。
左側接口
右側接口
04總結
作為一款售價親民的游戲本,采用了NVIDIA? GeForce RTXTM3060+銳龍7 5800H的宏碁暗影騎士·龍有著相當不錯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在性能方面,流暢運行3A大作的實力已經說明一切。此外,宏碁暗影騎士·龍還擁有不錯的外觀設計、沒有短板的電競屏、四分區RGB鍵盤和出色的網絡硬件,綜合素質相當不錯。在乎游戲體驗和高性價比的朋友,不妨關注一下。
(7651374)
碩筆記本電腦質量還是可以的,只不過產品定位出現了一些問題,整體呈現頭重腳輕。目前華碩主要在執行三個大的產品策略分別是:
第一:雙品牌戰略,輕薄本有高端靈耀系列,游戲本有高端玩家國度系列,創意設計有高端創系列,而大眾系列產品明顯差一檔。
第二:華碩好屏戰略,全面擁抱OLED 屏幕,色彩表現確實出色,華碩在防燒屏技術上也有造詣,主流觀點還是認為IPS或者說LCD更穩固,價格便宜實惠,沒必要多此一舉。
第二:AII in創意設計本,或者說RTX輕薄本。這一塊溢價空間確實高,但是價格也確實很貴,華碩套娃產品競爭力不足。
下面來盤點一下華碩拿得出手的系列產品得失問題:
代表產品:華碩a豆14 2023
點評:華碩a豆是立足于外殼顏值爭取女同學銷量,經過N年迭代到現在最主要的問題在于A面金屬塑料外殼,看渲染圖不錯真機質感不如全金屬外殼,同價位金屬外殼一抓一大把,尤其是惠普星Pro系列強勢崛起競爭很大。
其次是屏幕,a豆的屏幕和鍵盤,觸控板綁定非常復雜,有低色域屏幕,2.5k 屏幕,2.5k 144hz屏幕,對于小白來說一不小心就掉坑了。
最后就是整體的定價策略問題,隨著惠普銳Pro,聯想ThinkBook14這倆4499元價位強勢崛起,華碩a豆價格偏貴了。
代表產品:華碩無畏14i
點評:華碩無畏對戰聯想小新,華碩無畏i對戰聯想小新Pro,主要是價格對上了,產品上華碩希望用2.8k 120hz OLED 屏幕色彩表現來抹平45瓦性能和塑料外殼差距,有點難搞。
華碩無畏14i換個金屬外殼又會嚴重威脅到華碩靈耀14銷量,雙品牌戰略只能這樣顧頭不顧尾。
公道的說對比主流Pro系列產品,主要差在塑料外殼,單風扇散熱,不贈送PD充電器上面,其他方面還是可以的。
代表產品:華碩無雙 2022
點評:華碩無雙是2022年名字,戰敗之后改名為華碩無畏 i 系列,也就是上面的華碩無畏14i,兩款產品屬于正常升級的小改版本。
對比聯想有小新Pro,ThinkBook+兩款,惠普有星BookPro,銳Pro兩款,榮耀有14,小米有RedmiBook Pro,華為有MateBook等強勢產品不同,華碩和宏碁在5000價位段目前是缺失強力競爭產品,甚至四千價位都要失守了。整體表現非常焦慮,瘋狂改名字套娃。
代表產品:華碩無畏Pro16
點評:華碩無畏Pro本來對標的是聯想小新Pro獨顯版和聯想ThinkBook14+/16+獨顯版本,結果硬要拔高去對戰聯想ThinkBook16p系列產品,問題是還是85瓦性能釋放小身板,塑料外殼,都花到1萬塊錢了為啥不買性能釋放更高的聯想ThinkBook16p或者ROG魔霸新銳,或者幻16呢?
到底是圖無畏Pro的塑料殼子還是圖它性能釋放低?老老實實弄個六千出頭的RTX4050顯卡不就獨一份了嗎?硬剛小新Pro16了嗎?
代表產品:華碩靈耀14旗艦版
點評:華碩靈耀系列目前問題不大,基本盤還是非常穩固的,畢竟競爭產品只有聯想YOGA和華為MateBook S,其他友商產品還是差一點意思。
最主要的問題是消費者沒錢了,華為品牌強勢統治力非常恐怖,導致靈耀雖然是好產品,但是銷量很一般,僅剩的有錢人都跑去買華為了。
代表產品:華碩靈耀Pro14
點評:華碩靈耀Pro14屬于硬剛聯想YOGA Pro14s至尊版,處理器75瓦性能釋放,整機125瓦性能釋放,i9-13900H+RTX3060顯卡,2.8k 120hz OLED 觸控屏幕,從主要三大件來說確實非常強!
14寸靈耀Pro可以125瓦,16寸無畏Pro才90瓦性能釋放,華碩產品系列等級森嚴可見一斑。
它的價格達到了1.3萬,并非主流消費者的選項,也就是較好不叫座,只能是秀一把肌肉。
代表產品:華碩天選4
點評:華碩天選4是一款好產品,但是它違背了祖宗成法,游戲本就是要強調性能的。劍走偏鋒搞出輕薄游戲本或者說丐中丐創意設計本,吊打華碩無畏Pro和靈越Pro系列產品。
咱就說三大件,2.1kg機身+90瓦電池+支持PD充電+170瓦性能釋放,顏值做工確實糙了點,價格可是實打實的便宜啊,性能也輕松碾壓無畏Pro和靈越Pro系列。
三款產品用途和定位很相似,明眼人稍微一對比就會發現被噶韭菜,只能通過瘋狂營銷炒概念搞噱頭去蒙蔽小白。
代表產品:槍神7
點評:隨著玩家國度游戲本的不斷降價,目前還是活的非常滋潤,是華碩少有的利潤高,銷量高的拳頭產品,尤其是魔霸7Plus和魔霸新銳兩款產品制霸9499元價位。
槍神系列則是全球無數電競愛好者的白月光,目前價格相對比歷史來說很劃算了。
同樣價格的靈耀Pro14和ROG槍神7您會選那個呢?如果是我肯定買大不買小。
代表產品:幻16
點評:華碩玩家國度幻系列曾經靠著幻X,幻13,幻14,幻15,幻16風頭無雙,經過兩三年的時間洗禮,消費者也被噶怕了,目前就剩下幻16系列在苦苦支撐。
但是2023年魔霸新銳采用槍神7同模具后,幻16僅存的優勢就是重量輕300多克,其他方面完全不如魔霸新銳和槍神7。
ROG槍神現在就是華碩全家的希望。
代表產品:創16
點評:創16也是一款好產品,但是它忽略了主流大眾設計師的消費能力,一個月就七八千塊錢工資,要吃飯租房要坐公交地鐵,得攢個一年半載才買的起。
高端牛逼設計師確實不少,但是華碩得給人家一個理由為什么不買MacBook Pro?為什么不買臺式機+MacBook Air?
華碩創16所有優點也無法遮擋它的缺點機身重量2.4kg,既然重量跟ROG槍神7是一樣的,為什么要加錢買同樣配置的創16?僅僅靠一個商務外觀,旋轉按鈕,64GB+8TB組合我想是不夠的。
以上就是華碩2023年的整體情況盤點,全系產品都是叫好不叫座,只能靠著一群KOL們尬吹,主打一個你買我推薦,我買我不要。
華碩真正能走量的產品就剩下華碩天選4和ROG玩家國度游戲本系列了。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內容,謝謝閱覽。
寫作不易,請動一下您的小手一鍵三連哦,關注,點贊,分享。
非常需要您的鼓勵。
再次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