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年末,蘋果在「Scary Fast」特別活動中正式發布了M3芯片,以及搭載M3芯片的全新MacBook Pro、iMac等產品。


    與前代相比,M3在單核性能上表現卓越,GeekBench 6單核3100+分的成績,相當驚艷。但在AI浪潮之下,M3在GPU部分的升級似乎更看重光追性能的表現,其AI算力僅達到18TOPS,作為對比,驍龍X Elite的AI算力為45TOPS、英特爾Ultra處理器最低也達到了34TOPS。光從數字上看,M3落后了不止一星半點。


    (圖源:Apple)


    由于在自研大模型上進度緩慢,蘋果在手機、電腦領域,已經處于腹背受敵的窘境,或許iPad才是蘋果的突圍的方向。


    彭博社Mark Gurman透露,蘋果將在5月舉行的特別活動中發布全新iPad Pro,令人意外的是,這款iPad Pro搭載了M4芯片,而非傳聞中的M3芯片。當然,兩款芯片之間的關系也不是我們預想中的「迭代」,而是「互補」——M4芯片可以為視作AI版的M3芯片,其AI算力表現更加強悍。


    事實上,在當前的消費電子市場中,AI浪潮似乎并沒有過多入侵到平板電腦品類,假如蘋果真的要利用新款iPad Pro打頭陣,或許將會掀起AI平板電腦的新一輪革命。


    首發M4芯片,iPad Pro要創造歷史?


    盡管iPad Pro在2018年就正式亮相,但相比起蘋果公司旗下在售的其他iPad產品,這款iPad Pro的「專業」僅體現在性能上。


    2021年,蘋果發布了Apple Silicon第一款芯片M1,這款芯片不僅用在了Mac產品線上,還同時在iPad Pro上搭載,性能上進步使iPad Pro終于有了「生產力工具」的雛形。與此同時,蘋果還在12.9英寸版本的iPad Pro上配備了mini-LED面板,以提供更專業的色彩顯示。


    (圖源:Apple)


    顯示和性能,構建起iPad Pro「生產力工具」的護城河,而在2024年,這兩個方面也將迎來重大升級。


    2024款iPad Pro從mini-LED面板換為OLED面板,或許有人認為這樣的變換稱不上「升級」,畢竟OLED面板的使用壽命遠不如mini-LED面板。但實際上,iPad Pro近兩代的嚴重「翻車」,主要原因就在于M系列芯片與mini-LED面板同時釋放出的高能耗所帶來的,無論是續航還是發熱量,已經嚴重影響到用戶的體驗。


    (圖源:MacRumors)


    DSCC首席執行官Ross Young表示,蘋果會為2024款iPad Pro配備一塊素質極高的OLED面板,甚至有可能會是當前行業表現最亮眼的一塊屏幕。不過,目前選配OLED面板的平板電腦并不算多,參考價值可能并不算大。無論如何,至少可以說明iPad Pro為這顆M4芯片預留了足夠的發揮空間,不會再被高功耗的顯示面板拖后腿。


    技術上,這塊全新OLED面板采用雙層串聯結構,這意味著其峰值亮度有了更大的提升,同時為了降低整機厚度,蘋果還設計了專門的玻璃減薄技術,讓整塊面板的厚度進一步縮減。另外,2024款iPad Pro依然支持Pro-Motion自適應刷新率,或會支持全天候顯示。


    2024款iPad Pro上首發的M4芯片繼續沿用臺積電3nm制程工藝,但與M3相比,工藝技術會稍有改善。核心架構部分,M4依然分為M4、M4 Pro、M4 Max三款,其中iPad Pro搭載的標準版M4芯片采用8核CPU+10核GPU+新一代神經網絡引擎的方案,其中AI算力較M3提升10%~15%。


    (圖源:9to5Mac)


    神經網絡引擎主要負責機器學習的部分,例如面容解鎖、圖像處理等,蘋果計劃在M4芯片上大幅改進這部分的設計,包括增加核心數量、提升執行效率等。不難看出,蘋果終于認識到AI在當前市場的重要性。


    iPad Pro能夠迎來硬件上的重大升級,其實并不讓人感到意外,畢竟該系列自誕生以來一直引領平板電腦市場的發展。但首發M4芯片的iPad Pro能夠實現什么AI功能,這才是我們所關注的。


    蘋果大模型初亮相,iPad Pro有望首發


    在官宣5月的特別活動后,蘋果毫無征兆地發布了OpenELM自研大模型,其中包含了2.7億、4.5億、11億和30億四個參數版本。值得注意的是,OpenELM是一款專為終端設計的大模型。


    與Meta、Google等主流AI廠商不同,蘋果選擇以「小模型」入局AI大戰,其目的也十分明確:確保在主流設備中能流暢運行。從參數量預測,2.7億、4.5億版本有可能分別應用于iPhone和非M系列芯片的iPad上,而11億和30億版本則有望出現在iPad Pro和Mac中。


    (圖源:Medium)


    而應用了OpenELM的2024款iPad Pro能夠實現些什么?這點我們可以參照MacBook Pro早前的新聞稿。


    首先,更先進的Siri。作為語音助手,Siri雖然誕生得早,但發展的速度卻不夠快,在大多數手機廠商已經開始接入AI來提升語音助手的行為感知能力時,蘋果的Siri依然停留在做閱讀理解的階段。新一代Siri能夠利用OpenELM,實現語音翻譯、語音轉文本、快速整理語音內容等功能,同時還能調用快捷指令,快速執行繁瑣的任務。


    (圖源:MacRumors)


    其次,視覺與文本處理能力大幅提升。蘋果很早就在旗下設備中部署用于視覺訓練的傳感器,例如FaceID,這使其首款空間計算設備VisionPro的首次亮相就擁有精準的識別能力。考慮到iPad Pro也配備了原深感攝像頭和點陣投影儀等傳感器,或許蘋果會為iPad Pro設計視覺上的功能,比如AI會議注視等。至于文本處理能力,大致上與市面上常見的文章摘要生成、文章內容總結相差不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設計與繪畫。本場活動,最大的驚喜是蘋果將發布全新Apple Pencil 3,據透露,這款全新的手寫筆與iPad Pro配合使用下,可利用AI實現筆跡預測、繪畫捕捉等功能,專注于提高生產效率。另外,大模型還將提升iPad Pro在Final Cut Pro、Logic Pro等專業生產力工具的內容生成和導出的速度。


    (圖源:Apple)


    但不得不說,OpenELM參數量相較于市面上主流的大模型而言規模還是非常小,假如蘋果不考慮端側+云端的混合模型,那么它在終端上能夠實現的AI功能還是非常少的,尤其是蘋果正考慮開放AI接口,這或許會讓大批開發者感到苦惱。


    iPad Pro引領平板電腦市場進入AI時代?


    AI自2023年開始進入到手機、電腦市場后,其產品的定位也開始發生變化,例如OPPO將旗下所有手機定義為「AI手機」、聯想、華碩等PC廠商推出AI PC等。顯然,盡管這兩個領域里蘋果都有一定的話語權,但在AI浪潮狂涌而至時,蘋果并沒有做出任何反應。


    相對來說,平板電腦領域還沒有展現出AI的優勢,主打AI大模型的平板電腦也寥寥無幾,這或許是蘋果逆襲的絕佳切入點。


    截至目前,除OPPO之外,主流手機廠商已經推出了新款平板電腦,其中只有vivo Pad3 Pro展現出對AI的濃厚興趣。vivo Pad3 Pro利用大屏優勢,將藍心小V分為小窗、分屏、懸浮三種樣式,支持將生成的內容拖至分屏任務下的WPS、文檔等頁面內。原生應用方面,vivo在原子筆記里提供藍心大模型的支持,能夠協助用戶完成AI寫作、文章摘要生成等創作需求。


    (圖源:vivo)


    當然,小米、華為的最新款平板電腦產品里也提及了部分由大模型提供的AI功能,比如AI會議記錄、AI降噪等。


    AI沒有快速布局到平板電腦市場,主要還是性能方面受限。當前大多數平板電腦還沒有搭載新一代旗艦移動平臺,比如小米平板6S Pro,仍使用第二代驍龍8,而非最新的第三代驍龍8。隨著性能的更新迭代,我們或許會在今年內看到各廠商開始在平板電腦上布局AI相關的功能,但總歸會比蘋果要晚一些。


    (圖源:小米商城)


    2024年注定會是AI平板電腦崛起的一年,以蘋果為代表的廠商開始為旗下新款產品配備擁有強勁AI算力的芯片,同時在軟件上提供更多大模型技術支持的AI功能,圍繞生活、生產力、全場景生態打造AI平板電腦產品。乘著AI這股風,2024款iPad Pro也極有可能一改從前只受專業用戶喜愛的窘境,受眾群體輻射至更多普通用戶,幫助蘋果穩定其在平板電腦市場的地位。但至于iPad Pro能否創造新的歷史,或許還要等到5月7日蘋果特別活動舉行時才能見分曉。


    4月25日-5月4日,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北京車展)正在火熱進行。本屆車展以“新時代新汽車”為主題,是“汽車從電動化走向智能化”的風向標。


    雷科技旗下“關注電動車,更懂智能化”的賬號電車通已派出豪華報道團,正在北京車展現場,進行一線專業報道,歡迎關注“電車通”獲取一手專業現場報道。

    事情是這樣的,某天晚上我不小心淘到了一臺電磁屏的平板電腦,價格和一個貓頭鷹風扇差不多,在我為這個帶有把手,功能眾多,看起來非常Geek非常便攜,不容易跌到地板上的電子產品感到竊喜時候,殊不知開啟了鬼畜的大門。

    這一臺的型號是MotionComputing C5V,屬于醫療行業定位的平板電腦,它的功能包括但不僅限于有:

    • Wifi和藍牙
    • 陣列麥克風
    • 指紋識別
    • 前后雙攝像頭
    • RFID
    • 掃碼槍
    • WACOM電磁屏
    • 可替換電池
    • 擴展塢接口
    • 可擴展PCIE和內存

    我可以確切的說,從第二項功能開始,就沒有幾臺平板有這些個功能了。另外,內部還有兩個Mini PCIE接口以及一個筆記本內存插口

    之后,我在網上找的資料圖是這樣的

    實拍圖是這樣的

    然而,事情卻不是那么的簡單,甚至一度朝向了不可思議的發展

    開箱和使用

    這一臺設備使用鋁箔泡沫塑料布包裹,我想可能是為了體現它的厚實,賣家還用了一些雞蛋托盤來防止它剮蹭到其他快遞

    打開后我見到了全貌,簡單估計下,不算屏幕大概有個閑魚8成新貼吧9成新吧

    左上角是廠家Logo和一個黑色的圓形,這個圓形是攝像頭

    右下角有Intel Health標識,這一款平板設計應用場景是醫療行業和醫院,給護工和醫生使用的。

    與賣家說的一樣,屏幕部分邊緣有溢膠,還有貼合的問題,表面的電磁感應層和屏幕外層膠水有氣泡

    關于漏膠,我可以先點一下,這個不是這臺電腦的問題

    而是屬于全系特征

    如果漏膠,說明是正品+未維修,換句話說是原裝正品的意思,如果沒有漏膠,不好意思,我覺得這臺屏幕拆修過,為什么會漏膠我后面說明。

    在側面具有激光掃描頭,就是超市的那個掃碼槍

    還有拍照,鎖定,開關機鍵,最關鍵的是它具有指紋識別,手動滑動掃描型的

    你可能覺得是這樣使用,好像還可以的樣子

    但實際上,并 不 是!作為卑微的用戶,你必須這樣才能識別,剛才那樣是過不了自帶的指紋記錄的

    這一臺右上角功能鍵的按鍵標識已經全部磨損了,右側的LED燈有四格顯示電池電量

    按鍵部分定義具體是這樣,確認鍵就是回車,方向鍵就是方向鍵

    背部設計如下圖,右上角散熱風扇,筆槽,還有可拆卸電池

    風扇位置使用的是不同材質的軟塑料,感覺是耐高溫類型的,可形變程度很高,被我彎成75度也沒有折斷

    Wacom的筆,這一支筆是無源式的,換句話說就是不用電池即可完成三種操作,按鈕也可按動

    而同樣的技術,Wacom還與另外某家進行了合作,推出了一個手機的系列

    為了更好的使用,我用95%的酒精清潔了一下

    很幸運,表面因為都是有機雜質,清理后一下子變成85新了

    這一支筆的防丟繩索膠皮老化嚴重,我更換成一根長度合理的棉線

    這一款設備同時具有RFID讀卡器,以及條碼掃描功能,并且軟件這一塊是很好的支持硬件功能

    它使用的電池是11.1V的目測是3S聚合物電池并排排列,具有4000mAh容量可以說是能量密度很高了

    本身充電電源是19V,在電源一邊還具有一個USB接口

    MotionComputing 還有底座這一個設計,通過底部的針腳,可以進行擴展

    它的底座功能主要提供了VGA輸出,另外還能對第二塊電池進行充電,然后,沒有了

    我找了一下,像人家Thinkpad的平板底座擴展塢是這樣的

    那你這個?就一個VGA輸出+充電,塑料不要錢?

    開箱的最后分享一下它的厚度,最薄處大約25mm

    開機使用

    在啟動后,除了正面的LED,背后電池也同樣有提示當前電量的LED燈,這一項設計我暫時沒有在其他電腦上看到過,除了大疆無人機

    這一支筆可以實現三個功能,分別是筆,橡皮擦和右鍵,按下筆上面的按鍵然后點擊即可召喚出右鍵菜單。有個特點是,點擊并非是由屏幕表面受到壓力產生的操作,而是筆頭受到壓力的響應操作

    直白來說,沒有點擊到屏幕也可以,背后橡皮擦在桌面下默認是點擊拖動

    這一臺電腦的系統看起來是原裝,但使用的是U盤Ghost系統,我不得不先從卸載國產軟件開始做起

    之后還遭遇到了一些典型現象,比如

    軟件支持很不錯,通過Fn按鍵+A鍵可以簡單的變更屏幕方向,這個功能在Windows7 32位系統上面實現我還有點驚訝,給我的體驗就好像在桑塔納上實現了自動駕駛

    我測試了一下CPU的性能,沒有插電的情況下使用平衡模式,3.45倍,這一臺是高端型號配備的Intel i5-U520雙核四線,2GB內存還有64GB的固態

    插入電源使用高性能模式重新跑分,可以從默認的1.05Ghz睿頻到1.86Ghz,提升幅度明顯

    顯卡就不具體的測了,只能顯示,這一塊屏幕雖然色彩巨好,但分辨率是萬能的1024*768

    但即使這樣,在垃圾核顯的加持下,甚至不能玩OSU,一開就卡,我還感受了一下Windows7的尿性就是.Net框架要自己裝

    自帶的攝像頭可以正常的使用,不過幀數實在低,可能是為了畫質犧牲了吧。拍攝后可以保存為神奇的大小,比如24Bit 色深下,這一個1600x1200像素未壓縮的文件有5MB大,簡直比倉鼠吃香蕉還神奇

    我下了其他軟件看了一下,兩個攝像頭,前置的可以拍攝130萬像素圖片但幀率只有8FPS

    后置就厲害了,雖然幀率還是很低(也許是USB2.0的鍋),但是分辨率已經到了300萬像素,已經2K了

    當然因為性能緣故,缺少指令集不好硬解等緣故,開個攝像頭CPU滿載了

    硬盤性能我是比較疑惑的,看起來和主控策略或者CPU性能有關系

    通常如何使用

    這會兒我們來講一下它的使用,按鍵體驗其實還不錯,只是我沒有想到如何單手同時進行把持平板和操作按鍵

    如果要用手把持這一個平板,通常具有幾種常用姿勢,第一種是“我覺得還行”式,這一種操作非常自然,和使用畫板差不多

    但是,要知道這一部平板具有3.09磅折合約1.4KG重量,這樣的操作會產生一個桿杠,讓你的大拇指根部作為被杠的對象疼痛難忍

    然后我發現了第二種姿勢,使用左手的小臂作為支撐,我命名為“斜角式抓握法”

    看起來沒有問題,但實際上大拇指根部還是會作為受力點被壓到,不太行,所以我試了第三種方法,使用手掌和手臂還有手指進行固定,這一次成功了,手感不錯

    這樣好像沒問題了。但實際上,這臺電腦你完全不能這樣操作!為什么,我用熱成像圖片來深刻的解釋一下

    側面

    總結就是,只要你是手持的使用這臺平板一定會有40-45度左右的高溫和你接觸,這還只是待機溫度,所以我在微博上通過這樣拿著解決了現有的矛盾。此外,這臺電腦的溢膠是因為高溫的緣故融化了邊緣的膠水導致流出到屏幕的邊沿

    電磁屏在SketchBook上面可以正常的使用,在PS上則不行,我一時間沒有折騰出來

    USB接口的兼容性很一般,比如我的無線鍵盤就不能正常使用,不過我安裝了幾個專業軟件和上位機,都能正常與設備進行連接,雖然分辨率很低不過顯示效果可以接受

    關于拆解

    喜聞樂見的拆解時間,首先我把各個部分的橡膠墊挑出,它們這設計上用于隱藏螺絲和防塵

    這一臺畢竟是工業標準制造的平板,雖然不是三防設計不過在牢固這一塊有下功夫

    筆槽這邊,同樣具備有兩枚螺絲

    最終,外殼部分分離的橡膠塞和螺絲如下

    因為沒有卡扣固定措施以及橡膠墊圈所以我很簡單的將整體分離為上下兩個部分(拆開的時候注意排線)

    后殼部分比較簡單,不過依然很復雜,所有功能包括電池,揚聲器,還有按鍵,都通過這一條線路連接到主板

    在主板部分首先可以看到WACOM的Logo,證明該平板的技術血緣關系

    本體有四條這樣的天線分布在外殼處,兩條是3G模塊,兩條是Wifi模塊

    左側是RFID

    Wifi模塊是Mini PCIE半高卡,Intel的芯片,支持2.4Ghz和5.8Ghz

    在網卡下方我還發現一個小設計,看起來是一個蜂鳴器

    但實際上,是一個巧妙設計的BIOS底座

    主板散熱靠的是一條單熱管,同時給北橋與CPU散熱

    要拆開這部分還要先拆下3G卡,這些3G卡是eSIM卡,并不具有卡槽

    廣州網船這一家公司我查詢了一下,似乎已經注銷了

    在拆了3G網卡后,再把外面電磁屏蔽層拆一下

    不過,拆了這部分,其實可以先取下硬盤

    這一塊SSD硬盤是1.8寸的,和常見的規格有所不同

    使用的是uSATA接口,這一個接口比SATA來的小不過已經棄用

    順帶提一下,美國人的設計其實挺有特點,這一臺電腦雖然定位是依據工業平板來的,背部和主板的螺絲孔就有三十多個,但實際上卻只有三種螺絲

    在經過一系列拆解后,可以看到單熱管導熱的結構

    我在清理了已經硬化無法使用酒精溶解的硅脂后,上了一點喬思伯的新款硅脂(后面熱成像證實并沒有什么改善)

    這一款內部具有一個標準的筆記本內存插槽,我已經購置了一條2GB的內存,因為內部板載內存也是2GB,另外自帶的系統還是32位的,加上我懶得備份軟件以及驅動所以2GB很合適

    對主板進行復原,安裝ECM保護殼,鎖緊螺絲

    復原螺絲的時候一些孔位對應不上,還有缺少螺絲的問題,蓋上的時候我才發現一部分螺絲孔位是對應外殼孔位的,因為美國設計螺絲統一所以有這樣的問題。

    日本設計就不會,因為日本設計的電腦就是一個底板巴不得每個孔位都各用一種螺絲

    它的內部的網卡天線的貫線是使用膠帶固定,我拆卸時候沒有考慮重復使用,因此復原時候我也使用膠帶固定,不過換成了耐高溫膠帶。合并上的圖我這邊就不放了,前面有

    在組裝好后,可能一些朋友在初始時候會發現,這臺平板我拿到手的時候背部有兩個螺絲孔位缺失的橡膠腳墊

    總覺得有點怪怪的,所以通過簡單的逆向工程我給補上了

    最后長這個樣子,有色差很正常就不糾結了

    做一個微小的總結

    MotionComputing C5V這一臺平板,看起來更多時候像是介于工業用和民用之間的產品,定位醫療領域,沒有防水防塵認證,但又具備一部分抗摔和防塵特性,擴展性非常好,帶來的問題是可用的領域狹隘,無法自如的使用,也不能怪美國人愛好iPad了,因為Windows平板有時候實在太沉。

    這一臺機器的功能真是應有盡有,不過付出的代價同樣是非常巨大了。

    感謝觀看

    月1日,華碩在臺北電腦展會上發布了ZenPad系列平板電腦,我們也對該新聞做了詳細報道。華碩此番新平板的發布給平板市場帶來了不一樣的感覺,豐富多樣的配件讓平板多了些時尚氣息。

    這次拿到的是華碩ZenPad S 8.0平板,也是華碩的主打旗艦產品,采用手包外觀設計,時尚大氣。除此之外,配置也是相當豪華,2K高清屏,金屬與皮革質感拼接的機身,4GB超大運行內存,64GB存儲空間,高性能英特爾芯片,豈止于時尚。

    小編試用了將近一周的時間才來與大家分享我的使用感受,那么這款售價為299美元(約和人民幣1912元)的平板使用起來到底如何呢?且看小編給你慢慢道來。

    優點:

    1、299美元的售價,良心。

    2、2K屏幕清晰無比。

    3、298g的體重,6.6mm的身材,不要太瘦啊。

    4、4GB超大內存,無與倫比。

    5、正面雙揚聲器,聲感不錯。

    6、外觀時尚,美翻了。

    7、Type-C超級好用。

    8、1024級壓感觸控筆,手感一流。

    缺點:

    1、intel處理器兼容性不是太好。

    2、拍攝效果中規中矩。

    3、視頻優化并不人性化,開啟后看美劇簡直讓人吐血。

    4、觸控筆電池型號詭異,估計買電池費點勁。

    時尚纖薄沒商量

    華碩ZenPad S 8.0平板的開箱圖就不放上去了,開箱果然只有親自去做才能真正享受到那份喜悅和激動,小編就幫你們激動了哈。拿到ZenPad S 8.0的第一感覺,真的很好看,滿腦子都是老羅的那句話“漂亮的不像實力派”,纖薄,輕盈,手感超正,剩下的你們自己慢慢體會吧。

    ZenPad S 8.0正面

    正面呢,最顯眼的要數這雙揚聲器設計了,看起來對稱感十足,處女座的朋友們一定非常喜歡,小編常常分不清反正,只能靠著屏幕下方的華碩LOGO分正反。

    下方的揚聲器

    機身的頂部右側是耳機孔,底部左側是一個Type-C接口。按鍵則集中在機身的右側,音量鍵手感稍偏硬,好處就是攜帶的時候不容易被觸動。機身左側則是內存卡插槽,最高支持128GB存儲卡。

    機身右側按鍵

    機身左側內存卡插槽

    機身底部Type-C接口

    整個機身最靚麗的地方就是背部啦。8英寸是一個完美的手拿包大小,大面積金屬材質背殼摸起來非常舒適,橫縱交錯的金屬拉絲處理讓整體檔次迅速飆升,皮革紋理在增加質感的同時還能防滑,銀色的鉆石切割邊簡直稱得上是畫龍點睛之筆,簡而言之,就是顏值超高。

    ZenPad S 8.0背部

    金屬拉絲處理非常顯氣質

    與iPad mini 對比

    除了時尚的外觀呢,ZenPad S 8.0真的非常的薄,6.6毫米的厚度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輕盈的手感,真的很輕,真的很輕,真的很輕,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298g的重量絕對算得上是8英寸平板重量的翹楚,便攜性極強。小編把玩一段時間后拿出手上iPad mini 2比較,感覺二者根本不是在一個重量級別的。

    拒絕做花瓶

    在大家看來,不到兩千的售價還有2K屏幕已經是一個非常搶眼的特點,而ZenPad S 8.0在性能上也不輸。華碩ZenPad S 8.0采用英特爾Atom Z3580 4核處理器,主頻可達2.3GHz,4GB的超大運行內存出現在2000元的平板著實罕見,64GB存儲空間。各種配置均能達到旗艦級水準,安兔兔跑分45335分。

    跑分

    小編試玩了狂野飆車8,游戲大小為1.5GB,算的上是安卓系統的高品質游戲。在實際體驗中,配合2K高分辨率屏幕,游戲玩起來非常震撼,細節處理非常到位。然而遺憾的是小編試玩的游戲依然有些幀數不夠的感覺,按理說安兔兔跑到這種高分應該不會出現卡頓的效果,百思不得解。

    玩狂野飆車8

    華碩ZenPad S 8.0采用一顆5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一顆800萬像素后置攝像頭。主攝像頭擁有f/2.0大光圈,拍攝效果令人滿意,配合自帶的多種創意拍攝模式,一定能給你的攝影增添不少樂趣。前置的500萬像素攝像頭雖然沒有自動對焦,但采用廣角鏡頭,滿足輕度自拍需求。

    后置攝像頭

    在續航方面,官方續航時間為9小時,小編并沒有進行持續測試,但一天的中度刷微博、玩游戲、瀏覽網頁和看書,到下班回家仍然有10%的電量,足夠一天使用。

    ZenPad S 8.0實拍樣張

    此外,華碩ZenPad S 8.0配備了Type-C接口,除了擁有USB3.0的傳輸速度之外,小編最喜歡的是插頭不分正反,要知道,尋找插口的正反是一件很心塞的事情,普通Mirco USB接口基本都沒有一次性插對的。

    好看更好聽

    大家購買平板最大的用處應該不會是辦公、瀏覽網頁吧,相信很多人使用平板是因為用它看視頻非常爽。華碩ZenPad S 8.0一塊7.9英寸的全貼合IPS屏幕,分辨率為2048×1563像素,像素密集度為326ppi,顯示效果不用多說,使用它看東西完全是一種享受。

    炫圖

    使用微距鏡頭拍攝屏幕

    華碩ZenPad S 8.0配備有雙揚聲器,要知道雙揚聲器帶來的立體聽覺感受是單揚聲器永遠無法企及的。此外,ZenPad S 8.0還配備了DTS聲音技術,除了更強化揚聲器音效之外,還能自動檢測不同的使用狀態,自動轉換不同的聲效,例如影片、音樂、游戲和演講,EQ自動調節自然不在話下。

    暗處顯示效果

    暗處顯示效果

    華碩ZenPad S 8.0還提供了Tru2Life+影像技術,能給照片提供更佳的銳利度和對比度,視頻資源也同樣支持,具體點說就是能讓照片和視頻顯示更多的細節,圖片和文字更佳清晰。小編在使用平板看美劇時,發現視頻的幀數變高,清晰度和亮度都有提升,但這樣卻丟失了視頻原有的效果,不知是好是壞,好在顯示設置中“Blur motion free”功能可以調節強弱,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喜好自行調節。

    UI足夠人性化

    Zen UI雖然跟其它家的UI沒有什么大致的區別,但在細節的地方卻做的非常貼心。

    主界面和字體選擇

    Zen UI能夠提供友善的字體界面,可以供用戶任意選擇喜歡的字體和大小,比如小編就非常喜歡優皮體,看起來非常舒服。8英寸的屏幕配合大字體,長輩們不戴眼鏡也能看的很輕松。

    兒童模式

    現在孩子們接觸到平板越來越容易,有孩子的家長們都非常擔心孩子的視力問題,Zen UI自帶過濾藍光護眼模式,隨意使用不傷眼,但切忌不可使用時間過久。另外,孩子們使用平板難免會瞎點瞎按,Zen UI自帶兒童模式,家長可以使用密碼來設置孩子可以使用哪些應用程序,不用擔心孩子會擾亂你的平板,并且合理的調控能讓孩子遠離暴力和色情,十分貼心。

    護眼模式和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器界面非常簡單,各種文件已經分類完畢,用戶不用在亂七八糟的文件夾里尋找自己需要的文件;系統在安裝完成APP后,會自動識別APP類型并移動到相應的文件夾內,應用界面再也不會亂七八糟了,簡直是強迫癥的福音。

    一只神奇的筆

    這次小編拿到的除了一個平板之外,還有一根華碩自家的手寫筆Z Stylus,筆身采用鋁合金打造,觸感完美。Z Stylus的采用電池供電,據稱可以使用150小時,裝上電池后手感非常棒,拿在手里很厚重,感覺更像是一只真筆,小編在思考是不禁用它轉筆,是的,用它可以轉筆,好評。不過電池的型號有電詭異,估計換電池有些困難。

    Z Stylus手寫筆

    Z Stylus手寫筆特寫

    Z Stylus筆上有兩顆按鍵,靠上的一顆按鍵是替代功能,在超級云筆跡APP下按著這顆按鍵就會自動從筆切換到橡皮擦使用;靠下的一顆按下會啟動一個快捷列選單,可以進入一些常用的APP。Z Stylus也有懸浮預覽功能,例如懸浮在App文件夾上時,會放大里面的內容。

    Z Stylus兩個功能按鈕

    可拆卸電池

    筆身頂部的切割處理

    使用觸控筆畫的畫

    在使用Z Stylus的時候,能感覺到書寫非常順滑,這是由于ZenPad S 8.0表面有一層20納米的涂層,使得觸控起來絲般柔滑。不盡人意的是,Z Stylus并沒有在平板上設置獨立的插槽,這對于小編這種愛丟東西的人來說是致命的,很容易造成丟失筆的情況發生。

    總結:

    華碩ZenPad S 8.0是一款非常棒的產品,2K分辨率屏幕和雙揚聲器帶來極致影音體驗,4GB的超大運行內存讓多任務處理變得easy,強悍的處理器足矣運行任何大型發燒游戲,輕盈時尚的外觀始終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另外,Z Stylus的簡單易用給我帶來非常棒的書寫體驗。重點是,這么優多秀的特點結合在一起,售價僅為299美元,性價比虐友商沒商量。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