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請趕緊上車、系好安全帶,同我們一起感受下極速通過秋名山的快感吧!
最近一兩年,華碩路由在外觀設計上下足了功夫,無論是“特種兵范兒”十足的TUF GAMING AX3000,還是“超跑”概念的RT-AC88U,又或霸氣十足的“帝王蟹”RT-AX89X,華碩路由通過不同定位系列產品滿足終端消費市場差異化需求同時,辨識度極高且個性十足的產品工業設計,也贏得了眾多玩家青睞,讓路由器也可以成為居家環境中的一道裝飾。
作為上代主流市場人氣產品AC86U的繼任者,RT-AX86U承蒙前代產品光輝的同時,肩膀上的擔子同樣不輕,其整體外觀設計傳承RT-AX86U干練、張力風格的同時,也在細節處做了不少修改,整體設計靈感源于力量與速度并存的巨齒鯊,大量直線條與斜切面組合,勾勒出張力十足的機身。
立體感造型張力十足,具有極高辨識度
在立體感十足的造型中,華碩巧妙地將三角狀鏤空格柵放帶機身頂部,而底部則配以暗紅色條紋路,頗似血盆微張,時刻準備出擊的巨齒鯊,而在整體亞光黑色機身造型中,這一抹紅色的融入,同樣賦予整機動感與活力元素。
巨齒鯊造型讓RT-AX86U頗具靈氣
相對于其他路由,華碩RT-AX86U巨齒鯊外觀設計頗為靈動,除擁有鯊魚“血口”外,其支架更像極了鯊魚的胸鰭,而白色LED狀態指示燈,則隱隱映射出鯊魚眼睛的既視感。
機身左右兩側的快捷按鍵,很好地扮演了鯊魚“鰓裂”元素
有意思的是在RT-AX86U電競路由機身左右兩側,華碩還分別設計了LED狀態燈開關鍵和WPS功能鍵,提升產品功能使用便利性的同時,在整機外觀設計中,也扮演了鯊魚“鰓裂”元素。
“暴雨梨花”背紋彰顯自信,并賦予整機不錯的散熱效果
RT-AX86U電競路由正面的巨齒鯊造型本身就給人“吞納萬物”的既視感,其背面設計同樣構思巧妙。“暴雨梨花”背紋彰顯自信,有效提升散熱效果的同時,給人從容應對海量數據吞吐的感覺。
在豐富的接口配置中,2.5G RJ45端口絕對是一大亮點
作為一款定位主流玩家市場的產品,巨齒鯊在接口設計上同樣極為豐富,從左往右分別是DC電源插孔,電源開關,Reset按鈕,USB3.0接口兩個,2.5G RJ45端口,千兆WAN口,4個千兆LAN口(其中LAN1標識Gaming Port,為專業電競端口,將電腦連接至該端口可以獲得最高的優先級,保證游戲暢玩體驗)。
2.5G電競接口無疑是RT-AX86U電競路由的一大亮點,可以自定義WAN或者LAN。目前國內寬帶速度很快會突破千兆,用2.5G口接WAN配合WiFi 6,無線設備會有前所未有的體驗。另外有線端支持端口聚合,在2.5G口啟用的情況下,還可以另外支持鏈路聚合1G+1G=2G的有線設備。
可拆卸的三天線設計,為整機增添了不少可玩性
在設置環節,RT-AX86U電競路由很好地傳承了華碩路由器友好的設置界面,經典的APP設置界面,不僅讓華碩路由老用戶“輕車熟路”,即使是第一次接觸華碩路由的玩家,在友好的圖形界面提示下,也能在一路兩分鐘內完成基礎設定。
除基本的WiFi名稱、密碼設定外,以可玩性著稱的華碩路由器固件,給中高階玩家提供了功能豐富實用的設置項。除小伙伴們熟悉的地區可選設置外,RT-AX86U電競路由的無線高級設置中,也可以開啟OFDMA、MU-MIMO、Beamforming等先進技術。
而作為一款2.4G/5G雙頻路由,RT-AX86U電競路由也是支持160MHz頻寬的,畢竟WiFi 6技術支持的最大頻寬為160MHz,提前打下基礎,總好過后期通過固件“軟”升級好。
實際上,在5GHz頻段上,160MHz的信道非常少,中國只有1個。而在中國,這1個信道可能還有一部分是跨越到動態頻率選擇(DFS)的信道。DFS是指城市中有很多天氣雷達,這些雷達的頻段也在5GHz。因此在使用DFS信道時,如果檢測到雷達就要進行規避,而且信道有一段時間不能使用。
可另一個問題是當下大都市高樓林宇、戶型重橫交錯,民用、商用信道重疊,干擾愈漸嚴重,帶寬容量透支,DFS信道又顯得有一定的必要性。
華碩RT-AX86U電競路由支持DFS信道,提供額外的15個信道(大陸開放4個),從而能夠有效避免使用過程中出現的信號干擾及帶寬容量不夠用問題。
而在手機設計項,華碩RT-AX86U電競路由同樣使用ASUS Router APP進行設定,從最初的WiFi熱點名稱、密碼到狀態顯示,用戶輕松點幾下手機就可以完成設定。
通過ASUS Router APP完成基礎設定后,進入軟件首界面,除可查看當前網絡狀況外,用戶通過右上角的閃電標識,可以選擇不同的加速模式。這里的加速模式即改變數據處理的優先級,達到加速的目的。
RT-AX86U引入了手游電競模式,可最大程度地減少移動游戲的延遲,紅色的UI界面,帶給玩家血脈噴張的感覺,手游電競模式可以將手機的優先級設定為最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ping值。據說后面巨齒鯊還會更新固件,加持騰訊游戲加速器進一步提升產品應用體驗。
對于擁有多臺華碩路由器的用戶而言,使用ASUS Router APP即可在手機上完成AiMesh系統的組建設置,在便利性上表現相當不錯。
“跟上攻樓啊!2號你咋還在圍墻晃悠!”
“坑啊,一梭子子彈都打沒了,對方啥事兒沒有,遇到外掛了?”
“救我啊,你咋沖到樹前面去了?”
……
對于在《和平精英》中因網絡延遲深感拖累了隊友的小獅子,隨緣槍法是指靠不上了,對于RT-AX86U電競路由提供的手游電競模式顯然是興趣濃厚的。
開啟手游電競模式前
開啟手游電競模式后
實際上,《和平精英》、《魔獸世界》一類游戲本身并不需要開啟加速,理論上開啟OPEN NAT,延遲改變也不會很明顯,可網絡延遲從46ms掉到32ms的改變,還是非常明顯地提升了游戲的流暢性。
而在筆者身邊不少“和平”玩家的體驗中,除對延遲明顯降低贊嘆不已外,小伙伴們一致認為RT-AX86U電競路由的手游電競模式最重要的改變在于穩定性,在整個游戲過程中,游戲延遲能夠穩定地運行在較低水準,讓玩家能夠更專注于游戲本身,而不會被網絡環境干擾。
因為RT-AX86U巨齒鯊,在手游電競模式下,將手機游戲優先級設到最高,在家中PC、電視、平板、手機等設備爭奪網絡資源的戰斗中,有路由器“關愛”的手機,自然更加如魚得水。
而在《絕地求生》這種對加速要求較高的游戲中,268ms到52ms的顯著改變,絕對能夠讓玩家興奮不已。
這里要多八卦下華碩路由器內置加速器的策略,華碩TUF GAMING AX3000搭載UU加速同樣非常明顯的改善了游戲應用體驗,而這一次,RT-AX86U電競路由采用軟硬結合雙重游戲加速,顯然華碩路由能夠盡覆蓋全平臺玩家需求,這樣的差異化設計,足以讓華碩電競路由器拉開同市場上同類型競品的差距。
在大戶型改善居住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認可的今天,電競加速顯然不會是華碩RT-AX86U巨齒鯊應用的全部。從穩定性到覆蓋,華碩RT-AX86U電競路由得到筆者認可,主要的還是其“一專多能”的綜合表現。
測試環境描述
1.戶型及面積:套內135平方,板式結構
2.測試路由:華碩RT-AX86U電競路由
3.網絡環境:中國移動,重慶,光纖200M
4.測試設備:MagicBook 14(網卡,英特爾8265HUW)筆記本×1
vivo X7Plus手機×1
該戶戶型標配五間房,運營商贈送的路由原本位于客廳,無法實現全屋覆蓋,主衛、書房、次臥(近玄關)三處基本為信號盲區,而陽臺型號也偏弱,選定ABCD四處作為信號測試點后,分別通過手機和筆記本使用SPEED TEST測試網絡。
以上成績均為在測試三次后的平均值,數值四舍五入,取小數點后一位。
華碩RT-AX86U電競路由強悍的性能表現,得益于其強大的硬件規格,博通四核1.8GHz的BCM4908專業處理器,具有相當強大的計算性能潛力,同時搭載博通Runner網絡數據包處理器。2.5GbE PHY芯片為博通BCM54991,5G部分WLAN芯片則是BCM43684,支持802.11AX,支持1024QAM,支持160Mhz頻寬,支持4X4 MU-MIMO,提供高達4.8 Gbps的吞吐量。
160MHz是Wi-Fi6的重要特性,相比普通80MHz頻寬路由擁有雙倍大通道4×4 160MHz+1024-QAM,充分發揮滿血WiFi 6雙頻并發高達57000Mbps,相比上一代3×3主流規格AC1900M,速率提升300%+,相比普通AC1200路由,5GHz更快5.6倍!
對于電競玩家,乃至手游玩家客群的覆蓋,加上華碩WiFi6路由器龐大的家族陣營,其整體競爭力優勢相當明顯。
華碩RT-AX86U電競路由雖然以玩家為主要消費群體,但其滿血WiFi 6的規格,令其在全功能應用表現上同樣出色。
Adaptive QoS可以根據用戶的使用需求設置優先傳輸的網絡服務類別,無論是在有線和無線連接時,都可以保證高優先級應用和程序傳入與傳出,不僅僅是游戲應用程序,網課同樣受益于這樣的應用優化。
配備網課專屬通道,一鍵智能優化,想要多快就有多快,針對學而思、新東方等超多網課模式,隨你挑選。同時可對企業微信、釘釘、騰訊視頻、Bilibili等進行多場景多維度優化。
AiMesh功能同樣也是華碩RT-AX86U電競路由優于市面上其他競品的關鍵,出色的跨平臺兼容性(高通、博通、Intel、Realtek……),讓RT-AX86U電競路由能與更多高性能華碩路由器組網,進而實現全方位的網絡覆蓋。
此外,華碩聯合趨勢科技云數據庫實時同步,內置商業級安全防護AiProtection Pro,讓木馬、病毒避無可避,也能全方位保證用戶上網安全。
寫在最后:當下市場不少WiFi 6路由器產品試圖以低價打開市場,卻忽略了產品性能與應用體驗,華碩RT-AX86U電競路由搭載BCM4908+BCM43684+BCM6710的博通硬件方案,四核心1.8GHz A53架構的CPU以及2.5GbE端口的加持,RT-AX86U電競路由的基礎應用性能表現相當從不舍,而無論是160MHz信道還是DFS信道,都為未來應用打下了基礎。
RT-AX86U電競路搭載的手游加速更是讓人眼前一亮的存在,其不僅能夠優化手機在用戶設備陣營中的應用優先級,更能為手游應用提供穩定、低延遲的應用體驗,加上軟硬件雙重游戲加速,RT-AX86U電競路由很好地找到了玩家消費市場的剛需。
當然,作為華碩WiFi 6家族的一員,AiMesh功能的搭載更極大提升了網絡覆蓋及應用體驗,而內置商業級安全防護AiProtection也提升了產品附加值,對于正在選購一款高品質WiFi 6路由的消費者而言,相信華碩RT-AX86U電競路由會有相當不錯的市場表現。目前華碩WiFi6電競路由RT-AX86U巨齒鯊,正在京東和天貓開始預售,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關注。
板上插槽多就一定是高端貨嗎?答案可不一定哦!尤其是普通家用PC的CPU——這個負責控制PCI-E通道的家伙,能提供的也是“定量”的PCI-E通道數,多出來的插槽,可能就是個噱頭而已。
PCI-E插槽長短不一究竟為啥?
小伙伴們一定發現了,主板上有不少長條的PCI-E插槽,不過還有那種特別短的,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是因為PCI-E這種總線技術的特性決定的——PCI-E是串行通信系統,所謂最短的那種是PCI-E 1×,通常顯卡使用的PCI-E插槽則是PCI-E 8×/16×。
所謂1×就是指一個PCI-E通道,PCI-E的特性就好比馬路的行車道,1車道、4車道、8車道、16車道,越寬意味著傳輸速度越高,這一點也決定了PCI-E插槽可以根據使用需求設計成不同長度。而且,PCI-E的這種靈活設計方式可以讓它實現最大的兼容性,16×可以兼容8×(本身尺寸就一致),也可以向下兼容1×和4×的設備,使用起來比較方便。
另外,PCI-E作為一個總線標準,還衍生出很多設備接口,比如USB、SATA、網卡、聲卡等等。當然,每一種設備接口還都要通過一個控制器進行“轉換翻譯、控制”。
對了,目前PCI-E 4×插槽已經很難看到了,幾乎所有的主板都是只有1×插槽和8×/16×的插槽,主要還是因為設備適用性的問題。
PCI-E版本不同差距巨大
了解了插槽的長度區別,還要知道PCI-E的版本區別。目前常見的主板都是PCI-E 3.0標準的,帶寬比PCI-E 1.0翻了幾番。
2003年PCI-E 1.0標準問世,每通道數據速率為250MB/s,傳輸速率為2.5GT/s。這里要說明一下,傳輸速率表示為每秒傳輸量,不是每秒位數,因為傳輸量包括不提供額外吞吐量的開銷位;另外,PCI-E 1.0使用8b/10b的編碼方案,直接占用了20%的原始信道帶寬,也就是說實際使用的時候帶寬是達不到標稱值的。
到了2007年PCI-E 2.0標準誕生,對比PCI-E 1.0他的傳輸速率提升到5GT/s。PCI-E 2.0標準依然使用8b/10b的編碼方案,因此有效傳輸速率是4GT/s最大傳輸速率而非5G/s。
針對前兩個版本PCI-E標準中出現的問題,3.0在推遲多次后于2010年推出。最大的改變是PCI-E 3.0將編碼方案從之前的8b/10b升級成128b/130b的水平,同時將將帶寬開銷從20%降低到大約1.54%。所以PCI-E 3.0的8GT/s傳輸速率比特率有效地提供每通道985MB/s的帶寬,性能大幅度提升。這也讓高端顯卡從中受益,使用3.0標準的PCI-E顯卡性能較以往有了明顯提高。
注意哦,設備對插槽都是同代才能匹配,如果是3.0的PCI-E總線插槽用2.0的顯卡,那么還是走2.0標準,總之就是木桶原理,最低的那個為準。
誰負責控制PCI-E?
控制PCI-E本來應該是主板芯片組中的北橋,但是隨著CPU將芯片組北橋功能集成在一起,這個工作現在是CPU在控制了。舉個栗子,目前多數CPU+主板可以提供最多40條PCI-E 3.0通道(舉例:i7-8700K 16條直連CPU,主板PCH芯片提供24條擴展,由DMI 3.0連通到CPU,不過帶寬只有PCI-E 4×),這些通道不僅僅要做成PCI-E插槽,別忘記像USB、SATA、網卡、聲卡等等也都是要通過PCI-E的通道連接到CPU的,所以即便主板提供了數條PCI-E 8×/16×插槽,也不是所有插槽都可以同時滿通道(16×)運行的,有的甚至只有PCI-E 4×的水平,畢竟CPU就提供了20條PCI-E通道,插槽和設備共享這些通道而已。
說了這么多,只是希望小伙伴們了解一下PCI-E插槽的作用和意義,尤其是不要讓廠商忽悠了非信奉滿板插槽就是高端貨,畢竟PCI-E的總通道數就那么多,無非是共享通道而已。
天有小伙伴求教自家無線總是信號不好,明明有信號但是速度上不去,問該怎么辦。要是手機信號不好,那是移動運營商的事情,小編是沒辦法的,不過很多人抱怨Wi-Fi信號不好,這個小編就有想法了。
首先,在手機上搜索“Wifi分析儀”APP下載并安裝,運行應用就可以看到當前范圍內的無線信號情況。簡單說,圖形中波峰越高的說明信號越強,越矮說明信號越差。而在橫向可以看到底下一排數字,這部分就是信道占用情況,互相之間信道重疊的越嚴重,衰竭也就越厲害,即便連接上正常使用,絕對速度還是會受到極大干擾。
這個時候,找到一個干擾最少,或者說最少設備使用的信道就十分重要了。還是Wifi分析儀這個應用,向左滑動屏幕,切換到跟小編這個一樣的圖中,選中自家的Wi-Fi,應用可以快速掃描并推薦合適的無線信道。
好了,現在是回到路由器上,登錄自家路由進行設置修改了。登錄路由器其實就是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相應地址,并根據提示輸入用戶名密碼,如果你不知道,可以把自家路由器翻過來,默認的地址和用戶名密碼都有哦。
登錄路由器并找到無線的設置項,一般都是在基本設置中(每個品牌路由器位置略有差別),在“信道”處選擇剛才Wifi分析儀推薦的信道,比如剛才小編測試是14、13、12信道比較好,那么這里也根據情況選擇12。
如此一來,信號在無障礙但是干擾嚴重的地方就可以讓你滿速使用了。注意哦,這里特別說的是無障礙。無論是磚混結構的水泥墻,還是鋼筋混凝土的墻體,穿墻后的信號衰竭不會有改善!
修改信道只是在信號繁多的情況下可以改善連接品質,而不是決定信號強弱、穿墻能力的。信號的好壞,還取決于無線射頻功率和天線。射頻功率一般家用產品最大不得超過100毫瓦,這是國家強制標準,不過一般情況下這個功率就足夠了(小編家的都是手動改到50毫瓦,信號毫無問題)。再有就是增益天線,先要說明一點,很多人都毫無道理的感覺應該換更強的增益天線,但是對于恒定的國標無線射頻功率,增益天線即便換了9dBi的也沒什么意義。如果你的路由器配備的只是3dBi的,可以考慮更換到5dBi增益天線這就足夠了。
最后,如果可能,推薦大家更換有5G信號的路由器,無論是802.11n的5G還是802.11ac的5G都可以,雖然穿墻能力略差,但是勝在干擾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