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朋友在使用手機拍攝電腦顯示器畫面時,會透過手機的鏡頭看到電腦顯示器屏幕上會出現波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本篇文章結合顯示器的顯示原理,來說說與其相關的知識。
說到“使用手機鏡頭拍攝電腦顯示器屏幕畫面會出現波紋”這個話題,就不得不提到顯示器的掃描方式,而顯示器的掃描樣式有很多種,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逐行掃描”,我們肉眼所看到的電腦畫面雖然是個整體,但在轉換成人眼所看到的畫面的過程中,它是“逐行變化(掃描)”的,只不過變化的速度足夠快,人眼分辨不出來而已,但手機的鏡頭不同,大多數手機早就采用了數碼技術,鏡頭撲捉靜態或動態畫面的精度特別高,當手機鏡頭捕捉的畫面快于顯示器屏幕的刷新頻率時,手機的鏡頭就可以捕捉到屏幕上以“逐行掃描”樣式顯示的波紋。如下圖:
上圖中橫紋是顯示器出了問題,而斜著的橫紋就是所謂的“逐行掃描”波紋,當手機鏡頭捕捉畫面的頻率高于刷新率時,就會透過手機的屏幕看到顯示器屏幕上的“逐行掃描”波紋,這種波紋一般是從上至下顯示,非常有規律,且頻率相同。
前文中提到了“逐行掃描”顯示的波紋樣式,而另一種透過顯示器看到的波紋是雜亂,交叉的,這與顯示器的屏幕掃描方式有關,這類顯示器采用的是“交叉掃描”,也被成為“隔行掃描”,雖然這種掃描方式在人眼看來與“逐行掃描”沒有區別,但這是因為掃描頻率高于人眼識別的24幀(視覺暫留現象發生的基數,但刷新率與幀數并不對等,完全是兩回事),但手機鏡頭不同,它捕捉的畫面變化遠遠高于人眼,所以就會出現交叉樣式的波紋,但這類顯示器已經很少能夠見到了,只能通過掃描方式來參照前文中插入的“逐行掃描”波紋來想象波紋樣式。
而這還涉及到一個名為“莫爾條紋”的現象,簡單點說就是舊圖剛消失、新圖剛顯示,人眼會存在一個短暫的過渡期,因為圖片切換是緊挨著的,且是以恒定的角度和頻率進行轉換(逐行掃描或隔行掃描),人眼被欺騙了,無法識別切換的間隙,也就產生了所謂的“莫爾條紋”現象,但這種現象一般無法通過人眼在顯示器屏幕上發現,但假設手機的鏡頭是人眼,因為手機鏡頭捕捉畫面的精度要高于人眼,人再通過手機的鏡頭就可以看到這種現象,以前文中的動態Gif為例,這種現象就是顯示器顯示圖像的方式,也就是掃描方式,鏡頭捕捉到這個變化之后,基于屏幕上圖像的轉變,亮度也會發生改變,雖然人眼無法看到圖像切換的短暫瞬間,但手機的鏡頭可以,而這個切換的邊界,就是波紋。
說到顯像時間,這就有點科幻了,不知道還有多少朋友記得以前的老式顯示器,采用“熒光粉”顯像的顯示器,也就是CRT顯示器。如下圖:
CRT顯示器的顯像原理與后來出現的所有液晶顯示器完全不同,它的現象原理是利用電子槍作用在石墨高壓電極上,然后在從電極上放出電子束,最終作用在熒光粉涂層上,達到顯像的目的。這個過程說起來雖然緩慢,但發生在極短的時間內,雖然這個時間很短暫,且人眼無法分辨,但卻可以被機器捕捉到,而問題的關鍵就在這,人眼可以通過手機鏡頭看到顯示器上的波紋,主要就是因為以逐行或隔行掃描的顯示器顯像需要時間雖然這與顯示器的刷新率有關,但同時真正影響波紋是否會出現的是顯示器自身的成像原理和顯像時間。如下圖:
上圖中手機的鏡頭拍攝畫面可以設置為“30FPS”和“60FPS”,不管使用哪一種幀數的參數進行拍攝,都可以發現CRT顯示器上非常明顯的波紋,但如果用來拍攝采用了LED、LCD的顯示器,哪怕顯示器的刷新頻率設置為30+Hz,也只能看到很淺的波紋。如下圖:
因為是套娃拍攝的圖片,略有些模糊,分別采用了華碩的筆記本電腦屏幕(LCD或LED,屏幕材質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屬于這類屏幕)、IQOO 品牌手機的拍攝鏡頭,以及額外一部套娃拍攝畫面的手機,很明顯就能看到細微波紋(顯示器屏幕刷新率略低)。如下圖:
但本文要說的是,是否能夠看到波紋,雖然與手機鏡頭拍攝畫面時設置的FPS值有關,但也與電腦顯示器的顯像時間有關,LCD、LED的顯示器屏幕波紋幾乎不可見,只有老式CRD的顯示器才可以看到非常明顯的波紋。
“快門頻率”也可以理解為“快門速度”,老式手動變焦的快門速度甚至可以設置的非常慢,而大多數數碼相機的快門速度都在1/1000秒之內,手機的鏡頭就屬于數碼相機的一種,這個快門的速度遠遠高于屏幕刷新的頻率。如下圖:
所以,在通過手機鏡頭看屏幕、拍攝靜態照片時,就會像前文中提到的“細微花紋”,如果鏡頭的快門速度可以自由設置,只要設置的低一些,拍攝的顯示器畫面就不會出現波紋了。
結束語:人眼通過手機屏幕看到電腦屏幕上波紋的樣式,與顯示器成像原理、時間、參數設置、手機鏡頭參數、手機鏡頭設置,以及人眼構造都有很大關系,想要分析波紋是如何產生的,必須具體設備、具體現象、具體分析。
注:文中雖然提及電腦、手機等硬件設備,但主要是闡述原理和現象,與設備型號、系統版本,App版本無關。
何快速把用手機拍攝的照片或視頻傳到電腦上呢,對于年輕朋友來說就像說話吃飯一樣簡單,可是對于年紀稍大的朋友可能有點難了,今天咱們說說轉存的3個簡單方法。
一、利用QQ的文件傳輸功能,我們利用qq文件傳輸功能把照片快速傳到電腦上,每次最多可傳50張照片或視頻。
方法如下:
1、在電腦端和手機端均登陸同一個QQ。
2 點擊界面下方的“聯系人”按鈕,在彈出的界面中選擇“我的電腦”選項
3 點擊界面左下方的[插圖]圖標
4 選擇希望傳到電腦上的照片,并點擊右下角的“發送”按鈕
5 發送完成后,在電腦端點擊“另存為”按鈕即可保存到指定文件夾
二、使用微信傳輸助手快速將照片傳到電腦上 利用微信把手機中的照片傳到電腦上每次最多只能傳9張照片
方法如下:
1 在電腦上下載微信電腦版,然后用手機微信掃描二維碼登錄
2 選擇手機端“文件傳輸助手”選項
3 點擊界面右下角[插圖]圖標并選擇“相冊”選項
4 選擇需要傳送到電腦的照片,并點擊右上角的“發送”按鈕
5 選擇電腦端“文件傳輸助手”選項
6 雙擊界面右側照片,并點擊界面下方[插圖]圖標即可保存至指定文件夾
三、利用百度網盤上傳后在電腦端下載 我們如果有百度網盤,只需要把手機的上圖片上傳至百度網盤,同時在電腦端登錄網盤直接下載就行,使用網盤文件大小跟多少都沒有限制。
#手機攝影#關注我,每天分享攝影小知識
在人看病,無非三種場景:
人在醫生面前
人在電腦面前
人在手機面前
無論哪種場景,除了你和醫生這兩個主體,還有一件重要的東西你可能忽略了,沒錯!就是讓人頭大的、各種各樣的片子!
無論是面診,還是遠程,各種檢查片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記住、都愿意、都有條件隨時將它們拿出來給醫生當面看的,臨床上,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患者沒有帶片子,提供用手機拍攝的照片不能看清楚,醫生和患者都抓狂!
這是病人翻拍后通過網上傳來的圖片,傾斜、反光,無法觀看
怎么辦?這里教你一個小妙招,3個步驟,讓你10秒就能用手機完美拍出X片、CT片!
第1步:打開電腦軟件中的畫圖文件,用鼠標點右下角的小圓點拉伸擴大白光區域。拉伸的大小與需要翻拍的片子等寬,這樣可以減少片子周圍的漏光區。
第2步:將要翻拍的片子用膠布固定在屏幕上。
第3步:將手機對準,放正,就可以拍攝了。每張拍4個圖最好。
注意:拍照時不要忘了點擊手機屏幕對焦,按快門拍照時手不要抖,閃光燈一定要關掉,拉上窗簾減少反光。
如果你會編輯圖像,裁剪一下就更好了。理想的拍照是:無變形,可以看清片子上的字體,能夠適當的放大。
家里沒有電腦怎么辦?很簡單,找到窗戶玻璃!第1步,用白紙粘貼在玻璃上,剩下的步驟,完全一樣!
記住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