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8代CPU上市了,7代就變得一無是處,首先,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價格,隨著市場主流產品開始慢慢變成8代CPU,7代的產品必然會大量的清倉和降價,這個時候購買到一個合適價格的7代,就當做自己提前買了半年而已,其實是很賺的哦~
而且,如果是常規的進行游戲,而不是非常大型的處理,7700并不比8700遜色多少,單線程僅相差5%而已,已經足夠各位朋友追大型游戲很多年了,價格更便宜也更容易說服自己或者家人。
廢話不多說,繼續上數據大招,每篇文章不深思熟慮的對比市場上的所有產品怎么可能呢。
1、機械革命(MECHREVO)NX7-400
就價格和配置比來講,機械革命的配置是最高的,除了某個虛假宣傳,后面再講。買電腦重點就看CPU、顯卡、內存和硬盤,后兩個幾乎成為了標配但也有差別。
這款產品I7-7700搭配GTX1060 6G以及8G內存和128的SSD,基本上就代表了這類產品的最實惠組合。
不過玩吃雞建議16G的,因為這款游戲優化實在是太爛了,玩小公司的大型游戲才需要大內存,大多數游戲優化都很好的,內存的作用除了4G和8G的區別,其實大多數時候不那么明顯。
2、微星(MSI)海皇戟3 Trident 3-044
本質上來講,微星和機械革命究竟什么區別,大概就是更出名做的更久吧,時間的積淀總是會讓人產生信任,互聯化時代恰恰是品牌和配置的交叉點,只有品牌和配置都很贊的,才能贏得用戶。
相比第一款產品,這款產品增加了128G的SSD和8G的內存,不過現在內存價格確實很高,但是也增加了不少品牌的因素,這種升級加速品牌加成價格是合理的,信賴微信的用戶可以毫不猶豫的選擇他。
3、機械革命(MECHREVO)MR Q16
如果我給今天分析的性價比清單排個序的話,這款產品我會放在第一位,表格是按照銷售熱度排序的,而不是配置性價比,I7這個CPU呢,有K和沒K是不一樣的,主頻要高很多,在很多單線程的處理上,比8700還要強勁,不差這500塊錢,我是非常建議這一款產品的。
4、華碩(ASUS)玩家國度ROG G20CI
華碩作為國產的老品牌,品質一直不錯,不過顯然在I7這一些列的布局中,不是該品牌的主要戰場,這款產品價格和配置比略顯不足,唯一值得關注的點可能就在于外觀設計上,如果它能夠幫你提升游戲感覺的話,也是一個選擇。
5、機械革命(MECHREVO)MR Q17
有時候對于一個品牌的配置升級,真的不能僅看名字,理論上Q17應該比Q16要好,而實際上并不是,價格的增加主要在內存和固態上,對比Q16那7700K的CPU,這種提升幾乎相當于沒有,而價格卻增加了很多。
6、華碩(ASUS)玩家國度ROG GD30CI
同樣的價格G30CI配置明顯高于G20CI,但綜合來講都不算很高的性價比,設計上確實讓人眼前一亮,但一款主機不應該將精力放在設計上。
7、酷耶(Cooyes) 酷耶 i7級六核
請注意!我放這款產品絕對不是讓你購買,而是讓大家學會,即使在聲譽較好的電商網站上買東西,也請仔細的看清參數!
去他的I7級六核,這就是一個三年前的六核,還是志強的CPU,根本不是I7的,這是一款典型的就放了高端顯卡和內存的主機,主板、CPU不給翻新的就很不錯了,當購買明顯低于市場價格的產品時,一定要自信查看配置,有些是市場競爭者在主動降低毛利,這有一個合理的區間,沒人會做大幅虧本的買賣。
TX160 3G肯定是不如6G的,3G版本究竟值不值得買,其實主要看個人的需求,比如你要是買電腦為了玩吃雞,吃雞本身超級吃配置的,感覺他優化那么差又那么火是不是就是硬件廠商的陰謀,但是大多數的游戲,你選擇降配運行,或者本身就是為了玩LOL也不做主播不錄像什么的,肯定時候妥妥的足夠了。
畢竟3G版本要便宜整整700-1000元,恰逢目前97升級換代的時候,這種產品是清倉的主力,所以,家庭日常使用購買性價比是很高的,要知道3G版本就算是閹割版,配置也是比1050TI好很多的。
1、惠普(HP)光影精靈580
惠普的產品確實非常的穩定,散熱事件已經過了10年,而惠普卻更多的被市場選擇,能做到這一點確實不易,抱有這種疑惑的起碼在主機方面完全不用在意。
惠普完全沒有出產更高的配置,直接將自身定位在GTX1060 3G的配置上,為了就是最低的價格,加上其品牌沉淀和售后布置,這款產品的性價比必然是很高的。
不過HP作為合資品牌,也有售后價格較高的缺點,不過主機基本上需要售后的不多。
2、聯想(Lenovo)拯救者刃7000
聯想這個品牌寫這個文章的時候我感覺很奇葩,已經升級了8代的CPU,卻還是有3G的顯卡版本,為了什么?單純的自身對比時降價嗎?
本身高代數的CPU已經讓這一類型的買家超出預算了,可能真的是為了內部對比吧,如果你忠于聯想,又不想花太多錢,對游戲的需求不是很高,但是其他方面的處理要求較高,這款產品就是很好的選擇。
3、機械革命(MECHREVO)NX5-V730
如果機械革命和一線品牌甚至二線品牌同價,我想他就會失去競爭力,畢竟售后也是購買產品的主要因素,這款產品和HP是一樣的價格,關注他,更多是要關注他什么時候迫于銷售壓力降價,那時候才是更佳的選擇。
4、宏碁(Acer) 威武781
宏碁也是經歷了歷史沉淀的品牌了,這些3G版本的產品配置幾乎是一致的,不同產品的選擇更多的是看看你是否會為了這個品牌買賬。
5、鈦度(Taidu)黑晶TPC300
這款產品的定位,準確來說,應該是在消費電競情感,設計非常的時尚,容易讓電競愛好者燃起熱血,不過其高昂的價格和僅僅在內存方面的提升有點對不起他的價格,這畢竟是一個年輕的品牌,我不知道作為一個理性消費者會處于什么理由選擇他。
6、鈦度(Taidu)黑晶
同樣品牌的產品對于價格的區間真的蠻奇怪,降低了內存,砍掉了1T,價格下降了1000,一個主機僅有120的SSD,這是要玩什么?QQ棋牌嗎?隨便裝點什么就滿了好嗎。
7、酷耶(Cooyes) 酷耶 i7級六核
說實話,這款產品的銷售序列竟然還高于上面兩款,如果那兩款產品是在消費情感的話,這款產品完全是在消費小白。
當你發現一款產品的價格和常規市場完全不符的話,甚至大幅度的不一致的時候,一定要抱有疑惑,為什么這么便宜?
這款產品除了正常的顯卡、內存、固態,這是什么鬼的CPU,幾年前的產品,這種產品必然搭配的是很老的主板,說實話他能不能跑起來吃雞我很疑惑。
L5640除了是六核四線程根本就不是什么I7級CPU,除了個核心數多基本是一無是處,這是志強的CPU,并不是什么I7,請注意。
不是說8代CPU上市了,7代就變得一無是處,首先,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價格,隨著市場主流產品開始慢慢變成8代CPU,7代的產品必然會大量的清倉和降價,這個時候購買到一個合適價格的7代,就當做自己提前買了半年而已,其實是很賺的哦~
而且,如果是常規的進行游戲,而不是非常大型的處理,7700并不比8700遜色多少,單線程僅相差5%而已,已經足夠各位朋友追大型游戲很多年了,價格更便宜也更容易說服自己或者家人。
廢話不多說,繼續上數據大招,每篇文章不深思熟慮的對比市場上的所有產品怎么可能呢。
1、機械革命(MECHREVO)NX7-400
就價格和配置比來講,機械革命的配置是最高的,除了某個虛假宣傳,后面再講。買電腦重點就看CPU、顯卡、內存和硬盤,后兩個幾乎成為了標配但也有差別。
這款產品I7-7700搭配GTX1060 6G以及8G內存和128的SSD,基本上就代表了這類產品的最實惠組合。
不過玩吃雞建議16G的,因為這款游戲優化實在是太爛了,玩小公司的大型游戲才需要大內存,大多數游戲優化都很好的,內存的作用除了4G和8G的區別,其實大多數時候不那么明顯。
2、微星(MSI)海皇戟3 Trident 3-044
本質上來講,微星和機械革命究竟什么區別,大概就是更出名做的更久吧,時間的積淀總是會讓人產生信任,互聯化時代恰恰是品牌和配置的交叉點,只有品牌和配置都很贊的,才能贏得用戶。
相比第一款產品,這款產品增加了128G的SSD和8G的內存,不過現在內存價格確實很高,但是也增加了不少品牌的因素,這種升級加速品牌加成價格是合理的,信賴微信的用戶可以毫不猶豫的選擇他。
3、機械革命(MECHREVO)MR Q16
如果我給今天分析的性價比清單排個序的話,這款產品我會放在第一位,表格是按照銷售熱度排序的,而不是配置性價比,I7這個CPU呢,有K和沒K是不一樣的,主頻要高很多,在很多單線程的處理上,比8700還要強勁,不差這500塊錢,我是非常建議這一款產品的。
4、華碩(ASUS)玩家國度ROG G20CI
華碩作為國產的老品牌,品質一直不錯,不過顯然在I7這一些列的布局中,不是該品牌的主要戰場,這款產品價格和配置比略顯不足,唯一值得關注的點可能就在于外觀設計上,如果它能夠幫你提升游戲感覺的話,也是一個選擇。
5、機械革命(MECHREVO)MR Q17
有時候對于一個品牌的配置升級,真的不能僅看名字,理論上Q17應該比Q16要好,而實際上并不是,價格的增加主要在內存和固態上,對比Q16那7700K的CPU,這種提升幾乎相當于沒有,而價格卻增加了很多。
6、華碩(ASUS)玩家國度ROG GD30CI
同樣的價格G30CI配置明顯高于G20CI,但綜合來講都不算很高的性價比,設計上確實讓人眼前一亮,但一款主機不應該將精力放在設計上。
7、酷耶(Cooyes) 酷耶 i7級六核
請注意!我放這款產品絕對不是讓你購買,而是讓大家學會,即使在聲譽較好的電商網站上買東西,也請仔細的看清參數!
去他的I7級六核,這就是一個三年前的六核,還是志強的CPU,根本不是I7的,這是一款典型的就放了高端顯卡和內存的主機,主板、CPU不給翻新的就很不錯了,當購買明顯低于市場價格的產品時,一定要自信查看配置,有些是市場競爭者在主動降低毛利,這有一個合理的區間,沒人會做大幅虧本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