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七彩虹帶來頂級水冷RTX 4080 SUPER顯卡 規格、用料堪稱非公典范
已上市的RTX 4080 SUPER,相信大家都對這款顯卡有了一定的了解,“加量還減價”、8099元起,非常值得高端玩家考慮。
不過,幾乎所有非公版卡對比RTX 4080都只有大約2%的性能提升,而且即便用上三風扇,溫度也都會達到66~68℃,顯然不夠理想。
那有沒有這么一款RTX 4080 SUPER,可以最大程度上發揮出AD103滿血版GPU核心的性能,還足夠涼快呢?
還真有!
它就是來自七彩虹水神家族的iGame GeForce RTX 4080 Neptune OC 16GB,將水冷和顯卡結合,無論是用料還是規格,都堪稱為非公顯卡的典范。
RTX 4080 SUPER在規格上采用了滿血版AD103核心,共有7組GPC、14組TPC、80組SM單元,一組SM包含128個CUDA核心,共計10240個流處理器,與RTX 4080僅相差5%。
同時還有320個第四代Tensor Core、80個第三代RT Core、320個紋理單元、112個ROP單元以及64MB二級緩存。
顯存同樣為256Bit位寬,但顯存帶寬規格略有提升,為23Gbps的顯存頻率、736GB/s的顯存帶寬。
七彩虹iGame RTX 4080 SUPER Neptune OC顯卡內置了雙BIOS,默認BIOS與公版完全相同,都是最大2550MHz Boost頻率,但是TGP解鎖至350W,比公版標準高了30W。
超頻BIOS則將Boost頻率提升到了2640MHz,TGP更是達到了史無前例470W,比公版高了整整150W,已堪比RTX 4090了!
配合七彩虹iGame RTX 4080 SUPER Neptune OC顯卡水冷帶來的極致溫控,可以預見無論性能還是超頻,潛力都會比風冷更加充足。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款七彩虹iGame RTX 4080 SUPER Neptune OC顯卡(以下簡稱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的表現。
二、外觀:360mm一體式水冷散熱、20+3供電設計堆料足夠豪華
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本體在360mm水冷排面前,顯得很是嬌小。
銀白配色的顯卡本體與全白配色的水冷排,搭配起來就顯得非常極具科幻感。
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本體采用一體式合金散熱外甲,還有貫穿卡身的雙曲線,與銀白配色彰顯出這款顯卡的質感。
顯卡本體尺寸為253.5×170.8×41.5mm(帶擋片),僅有2插槽的厚度,在眾多RTX 4080 SUPER顯卡當中屬于比較纖薄的存在了。
配合iGame Center能夠實現燈光模式的切換,也可與主板進行燈光同步,為玩家獻上專屬自己的光影盛宴。
冰海散熱器,采用360冷排,為3個120mm尺寸的風扇,可與顯卡本體進行燈效同步。
尺寸在394×119.2×54.4mm,水管長度在420mm。
上機后的燈效非常酷炫。
合金外甲背板更顯質感,背板的金屬支架為GPU及PCB平均壓力。
可動式旋轉水冷頭細節,支持各種裝機方式,并且將燈光同步線與蛇皮網與水管包裹在一起,避免了用戶在裝機時理線的困擾。
供電接口使用的是12+4針共16針組成的12VHPWR。
旁邊是RGB燈光接口,使用配送的數據線連接到主板的5V RGB、USB針腳上,就能實現顯卡與整機神光同步。
3個DP1.4a和1個HDMI 2.1a視頻輸出接口,最高可顯示4K 240Hz或借助DSC技術支持可顯示8K 60Hz HDR,最大可支持4屏輸出。
視頻接口旁邊有一個按鈕,用于默頻BIOS和超頻BIOS兩檔性能之間切換。
拆開金屬背板后,可以看到全覆蓋的水道銅底,能夠覆蓋GPU核心、顯存、供電模塊這些關鍵的發熱區域,與高性能水泵配合,可通過水冷排帶走熱量,帶來優秀的控溫能力。
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的PCB正反兩面細節一覽。
AD103-400 GPU核心,使用了NVIDIA定制的TSMC 4N制造工藝,芯片面積為379平方毫米,擁有459億晶體管。
顯存圍繞在GPU核心周圍,單顆2GB,共8顆組成了16GB的容量,顯存頻率為23Gbps,帶寬736GB/s。
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的供電電容細節,采用的20相GPU供電+3相顯存供電,比起比起RTX 4080 SUPER公版設計幾近翻倍。
說是RTX 4080 SUPER中堆料最為豪華的顯卡也不為過,可能沒有之一。
三、理論性能:領先RTX 4080約4.2% 比同類顯卡發揮更強
評測平臺如下:
在下面的測試中,如無說明,均在超頻BIOS下測試。
1、Time Spy
在3DMark的Time Spy(DX12+2K渲染分辨率)測試中,總成績為25904,其中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分數為29099。
在測試過程中,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的溫度最高為56℃,,風扇轉速最高1253 RPM。
2、Time Spy Extreme
在3DMark的Time Spy Extreme(DX12+4K渲染分辨率)測試中,總成績為13687,其中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分數為14670。
在測試過程中,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的溫度最高為56℃,風扇轉速最高1275 RPM。
3、Fire Strike
在3DMark的Fire Strike(DX11+1080P渲染分辨率)測試中,總成績為45921,其中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分數為62640。
在測試過程中,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的溫度最高為48℃,風扇轉速最高1255 RPM。
4、Fire Strike Extreme
在3DMark的Fire Strike Extreme(DX11+2K渲染分辨率)測試中,總成績為31107,其中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分數為33217。
在測試過程中,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的溫度最高為50℃,風扇轉速最高1252 RPM。
5、Fire Strike Ultra
在3DMark的Fire Strike Ultra(DX11+4K渲染分辨率)測試中,總成績為17428,其中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分數為17204。
在測試過程中,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的溫度最高為56℃,風扇轉速最高1256 RPM。
6、Speed Way
3DMark Speed Way 是一項用于測試 DirectX 12 Ultimate 性能的顯卡基準測試。它將通過光線追蹤、實時全局光照技術,渲染更逼真的光照和反射效果,并全面支持DX12 Ultimate,包括網格著色器(Mesh Shader)、可變著色率(VRS)等技術,優化性能和畫質。
在3DMark的Speed Way測試中,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取得了7594的成績。
在測試過程中,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的溫度最高為50℃。
7、硬件狗狗
硬件狗狗對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給出了365450分的成績,領先了97%臺式機用戶,給出的評價是骨灰級玩家才能擁有的顯卡。
對比RTX 4080顯卡,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的成績平均領先了4.3%,得益于高頻+水冷低溫的表現,比同類RTX 4080 SUPER顯卡,要多出大約2%的成績,讓人出乎意料。
對比RTX 3090 Ti,領先幅度可達29%;對比RTX 4090,則相差22.6%。
四、游戲表現:4K+最高畫質全通吃 比RTX 4080提升幅度可達4%
1、無主之地3
在《無主之地3》4K+預設最高惡棍+DX12畫質下,平均幀數為173.76 FPS。
2、賽博朋克2077
在《賽博朋克2077》4K+預設超級畫質下,平均幀數為68.64 FPS。
3、刺客信條:起源
在《刺客信條:起源》4K+預設極高畫質下,平均幀數為105 FPS。
4、刺客信條:英靈殿
在《刺客信條:英靈殿》4K+預設極高畫質下,平均幀數為107 FPS。
5、孤島驚魂5
在《孤島驚魂5》4K+預設極高畫質下,平均幀數為140 FPS。
6、孤島驚魂6
在《孤島驚魂6》4K+預設極高畫質下,平均幀數為108 FPS。
7、地平線:零之曙光
在《地平線:零之曙光》4K+預設終極質量畫質下,平均幀數為122 FPS。
8、古墓麗影:暗影
在《古墓麗影:暗影》4K+預設最高畫質+DX12,平均幀數為139 FPS。
9、戰爭機器5
在《戰爭機器5》4K+預設超高畫質下,平均幀數為112.5 FPS。
10、極限競速:地平線5
在《極限競速:地平線5》4K+極端畫質下,平均幀數為131 FPS。
與理論測試類似,游戲測試也是類似的情況。
比起RTX 4080,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提升幅度有4%,充分發揮出了AD103滿血版核心的最大威力,對比同類顯卡也同樣多出2%的性能。
與RTX 3090 Ti相比,領先20.1%;與RTX 4090比,僅相差19.7%。
五、光追和DLSS3:幀生成技術帶來2.6倍幀率提升
1、3DMark NVIDIA DLSS測試
在3DMark的NVIDIA DLSS測試項目中,將畫面分辨率改為4K分辨率、選擇DLSS 3,畫面質量為Performance。
測得結果,關閉DLSS幀數為41.41 FPS,開啟DLSS后幀數為137.58 FPS,提升幅度約232.2%。
2、賽博朋克2077
在《賽博朋克2077》在4K分辨率+預設超級光線追蹤的基礎上,僅開啟光追并關閉DLSS,測得平均幀率為31.12 FPS。
在原有畫質上開啟DLSS性能模式+幀生成,測得游戲平均幀率為110.68 FPS,提升幅度255.7%。
3、生死輪回
在4K分辨率+預設最高史詩畫質+開啟光追畫質下,當前畫面游戲幀率為53 FPS;
在原有畫質上開啟DLSS和幀生成,當前游戲幀率提升到了151 FPS,升級幅度達到了184.9%。
4、毀滅全人類2
在4K分辨率+最高畫質下,當前畫面游戲幀率為74 FPS;
在原有畫質基礎上開啟DLSS和幀生成,當前游戲幀率提升到了185 FPS,提升幅度150%。
5、暗影火炬城
在4K分辨率+預設最高畫質+開啟光追,當前游戲畫面幀率為80 FPS;
在原有畫質基礎上開啟DLSS和幀生成,當前游戲畫面幀率提升到了193 FPS,提升幅度135.4%。
通過RTX 40系顯卡獨有的第四代Tensor核心、光流加速器,帶來的DLSS 3幀生成技術,可以有效為光追游戲提升幀率,開啟后帶來了近2.6倍的性能提升,非常可觀。
在4K高畫質+單光追下,雖然有部分游戲能夠流暢運行,但無法破百幀,無法發揮出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的實力,但開啟DLSS 3幀生成技術后,最低也能實現110幀的表現。
六、Stable Diffusion體驗:TensorRT加速效率高達9.58it/s 只需7秒就能生成1張圖
Stable Diffusion是一個基于圖像的AI模型,只需要輸入一句話、或者特定的關鍵詞,就能生成一幅想要的圖像,也是時下最火的AI生成畫圖工具。
NVIDIA也針對Stable Diffusion Web UI,推出了TensorRT加速插件,能讓具備Tensor單元的GeForce顯卡獲得翻倍的性能。
本次我們將對比SDXL加速方法與PyTorch xFormers(常規加速方法)的性能差異。
測試條件以太空大戰為關鍵字,采樣方法為Euler a,分辨率為1024×1024、迭代步數50。
使用默認加速器時,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的生成速度最高為2.46it/s,10張圖共耗時3分鐘45秒,也就是平均每張圖用時22.5秒。
啟用NVIDIA專為SDXL優化的加速器后,在TensorRT加持下,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的生圖速度直接來到了9.58it/s,10張圖片只需70秒就生成完成,也就是平均每張圖用時7秒,效能非常可觀,當于默認加速器的3.9倍。
七、烤機和超頻:比風冷溫度低了10℃ 超頻帶來6.23%性能提升
——烤機
在超頻BIOS下進行烤機,將FurMark的參數設定為4K分辨率+關閉抗鋸齒。
在烤機10分鐘后,此時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的GPU頻率穩定在2115MHz,功耗穩定在350W,溫度在58.6℃,風扇轉速平均在1540 RPM。
這樣的成績,比起采用風冷RTX 4080 SUPER顯卡,溫度要低了約10℃!
此輪在默頻BIOS下進行烤機測試,10分鐘后,此時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的GPU頻率穩定在1935MHz,功耗穩定在320W,溫度在57.1℃,風扇轉速平均在1465 RPM。
比起超頻BIOS,溫度和風扇轉速壓力也要更小一些。
——超頻烤機
此輪超頻測試,我們在基于超頻BIOS的基礎上,將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的GPU頻率拉高了200MHz,提升至2495MHz-2840MHz,顯存等效頻率升到25.5Gbps,顯存帶寬提升至816GB/s。
對Time Spy Extreme重新進行測試,在超頻后來到了15584,對比默頻下14670的成績,提升幅度約6.23%。
烤機10分鐘,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的GPU頻率穩定在2655MHz左右,功耗增加到了470W,溫度依然只有68℃,風扇轉速也來到了1930 RPM。
八、總結:散熱、性能都發揮到極致的頂級水冷非公顯卡
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80 SUPER Neptune OC水神版作為全新設計的水冷顯卡,主打的就是極致性能、極致控溫,能將二者同時做到如此優秀的還是獨一家。
對比同類風冷顯卡,它的日常游戲溫度低了足足10℃,即便在超頻BIOS模式下,它的溫度也一直控制在56℃,同時風扇轉速不過1250 RPM,聲音幾不可聞。
即便在烤機時,最高溫度也只有58.6℃,風扇轉速略微提供到1540 RPM,輕松壓制350W的功耗不在話下。
超頻之后,烤機功耗釋放達到了470W,但依然能將溫度控制在68℃,與風冷的RTX 4080 SUPER默頻表現相當,實屬優秀。
對比RTX 4080,無論是4K高畫質游戲性能還是理論性能,iGame RTX 4080 SUPER水神顯卡的提升幅度都達到了4%,比起常規風冷僅有2%的漲幅,相當亮眼,完全發揮出了AD103滿血版GPU核心的性能。
當然,它依賴360水冷排將熱量排出,所以對機箱的要求也比較高,玩家需要注意設置好機箱的散熱和風道。
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4080 SUPER Neptune OC 16GB的售價達到了9599元,可能會勸退部分玩家,但作為性能、散熱溫控都發揮到極致的頂級非公,完全對得起這個價格,也非常適合有著極致追求的頂級玩家。
級旗艦2080Ti作為大家的信仰,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畢竟這張顯卡代表著目前游戲的盡頭,而在這份信仰之上,還有這地位更高的顯卡,那就是水冷版2080Ti,這代表著性能的極限,當然還有油冷和液氮版的這個就不要深究了,反正我們也用不到。
技嘉AORUS GeForce RTX 2080 SUPER WATERFORCE 8G
追求頂級的小伙伴自然會想入手一臺全水冷電腦,顯卡上的水冷更是游戲中的關鍵所在,畢竟一張顯卡的性能是決定你游戲體驗的重要構成,而自己定制的水冷其實并不怎么好用,畢竟都是小商小販不專業的制作,即便制作的很優秀,售后品質各方面都是存在著缺陷的,畢竟水冷爆裂的事情也屢見不鮮了。
技嘉AORUS GeForce RTX 2080 SUPER WATERFORCE 8G
所以在追求信仰的同時也要規避這種風險,電腦壞了還是小事,水爆出來電到人可就不是這么好解決的了,所以在購買水冷的時候最好就是購買一體式的水冷,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幾款不錯的水冷2080Ti顯卡吧。
首先來說說影馳(Galaxy)的RTX2080Ti HOF PLUS,這張顯卡是在風冷版的基礎上增加了水冷套件,也就是說這張顯卡混合了風冷和水冷兩種散熱模塊,散熱效果直接翻倍。
影馳GeForce RTX 2080Ti HOF PLUS
并且這塊顯卡還是一塊白色顯卡,一張白色顯卡還帶風冷加水冷的組合,其稀有程度不用我多說什么小伙伴都清楚,并且在這個顯卡上方還有一塊屏幕。
影馳GeForce RTX 2080Ti HOF PLUS
這種高顏值高配置的組合成為不少小伙伴入手的理由,并且這張顯卡的強大性能是不言而喻的。
接下來說說索泰的GeForce RTX 2080Ti-11GD6 PGF極光 OC,這張顯卡的散熱能力也是非常強的,并且在水冷頭上可以看到有很多線條裝飾。
索泰GeForce RTX 2080Ti-11GD6 PGF極光 OC
點亮時這些線條和LOGO同時亮起,在機箱中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得益于索泰堆料的好習慣,這張顯卡的游戲效果非常出眾,玩游戲開個4k分辨率都是妥妥的。
索泰GeForce RTX 2080Ti-11GD6 PGF極光 OC
并且還有這不錯的售后和質保,這個就是定制水冷無法媲美的,更不用說是原廠商針對自家出品的顯卡針對性設計的水冷。
七彩虹作為顏值大廠,出品的顯卡都是美輪美奐,確實很有一手,如果你以為七彩虹 iGameRTX2080 Ti Neptune OC的外觀一反常態,看起來平平無奇,那你就錯了。
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2080 Ti Neptune OC
在點亮的一瞬間,你就能看到什么叫做來自亞特蘭蒂斯的瑰寶。
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2080 Ti Neptune OC
被稱為水神這張顯卡在外觀上有著超前的設計,將RGB燈帶都像寶石一樣鑲嵌在顯卡上,并且這個水排的風扇都是RGB,就像以水排為背景,讓顯卡徐徐發光,七彩虹在設計上確實很強,并且這張顯卡的性能也是毋庸置疑的。
再說說AORUS的GeForce RTX 2080Ti XTREME WATERFORCE“旗艦水雕”,這款顯卡的RGB做了鷹眼的造型,并且還燈上還做了翅膀的紋路看起來英氣十足。
技嘉AORUS RTX 2080Ti XTREME WATERFORCE 11G
正面的“雕牌”標志也是信仰滿滿啊。
技嘉AORUS RTX 2080Ti XTREME WATERFORCE 11G
作為一款骨灰級顯卡,不僅有著極致的信仰外觀,性能上也必須非常極致,在顯卡背板上還有一信仰RGB LOGO,并且水排的風扇是120mm的直徑,兩個這樣的風扇加上水冷,散熱效果可想而知,穩定超高而且顯卡壽命更長了。
最后來說說這款上架時間較早的微星GeForce RTX 2080Ti SEA HAWK EK X,這款顯卡的工藝也是不容小覷,有著微星的技術加持,這張顯卡的性能更是高的不行,如果相對比公版顯卡的性能真的是天壤之別。
微星GeForce RTX 2080Ti SEA HAWK EK X
微星這款水冷顯卡的水冷頭很有個性,在上面加了大面積的金屬裝飾,并且還有龍紋裝飾,看起來霸氣十足,同時也增強了一定的散熱能力,不過這款顯卡現在已經比較罕見了,不過在ZOL的商家中似乎還有售賣。
微星GeForce RTX 2080Ti SEA HAWK EK X
以上的顯卡都可以稱得上是目前頂級的規格,如果想要追求至高性能的小伙伴,趁著五一入手一個玩上五天,也不失為一件幸事。
【ZOL客戶端下載】看最新科技資訊,APP市場搜索“中關村在線”,客戶端閱讀體驗更好。
(7429803)
在一體式水冷在CPU散熱領域已經非常普遍了,AIO一體式水冷因其簡單方便的安裝過程,良好的散熱效果再加上一定的保修年限逐漸贏得了玩家們的信任,雖然說極限散熱效果不如分體式水冷,但勝在入門門檻低。
時過境遷,如今電腦中的發熱大戶已經逐漸的從CPU轉移至GPU了,這十年顯卡的性能提升幅度遠大于CPU的提升,同時功耗也是一直在增長,以前的雙風扇風冷散熱器很難壓得住現在的旗艦級顯卡了,基本上用料好一些的旗艦級顯卡都是三風扇+多銅管散熱,在長度以及厚度上都對機箱提出了新的挑戰。
ID-COOLING作為一個在水冷、風冷散熱器都頗有建樹的散熱器廠商,很早就看到了玩家們的痛點,在幾年前就推出了ID-COOLING FROSTFLOW和ICEKIMO兩代 240 VGA AIO一體式顯卡散熱器,在DIY市場上引起了不少玩家的注意,不少玩家為了免受顯卡高溫、大風噪的襲擾就選購了這款一體式顯卡水冷散熱器,效果還是不錯的,我們超能網還曾經對第二代的ICEKIMO產品進行過評測。
現在與時俱進,ID-COOLING正式推出了這個系列的第三代產品-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在多個方面進行了改良,讓我們通過下面的評測一起看看新型號的實際表現吧。
首先是產品外包裝,這是一個非常碩大的盒子,整體依舊采用ID-COOLING的祖傳黃黑配色,包裝中央就是今天的主角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顯卡水冷散熱器,右上角還寫著幾大板廠的RGB效果支持LOGO,看樣子這款散熱器的燈效完全不用擔心,支持與主板同步的5V3針的ARGB燈效。
包裝里的配件比較多,我們一個一個講。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次的“一體化24025風扇模塊”,ID-COOLING在一開始就直接將兩把風扇合二為一了,這種一體化設計能提供更好的效能、更便利的安裝過程、以及更少的線材數量,顯著提升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這兩把“24025”風扇的基本參數如下:風扇轉速為900-2000RPM、MAX風量為56.5CFM、24025風扇采用雙滾珠軸承,供電接口為4PIN外帶一個5V3針的ARGB接口,可用于主板聯動燈效。此外,整個“一體式24025風扇組”的尺寸為245mm*120mm*27mm。
緊隨其后的就是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的顯卡冷頭+泵排一體的240冷排了。與之前兩代產品外形都是不規則的多邊形設計不同,這次的顯卡冷頭設計還是比較方正的,顯卡冷頭的金屬鐳雕外殼質感相當不錯,一個大大的“X”位于風扇側面,填補了右側的空白。
再來細看顯卡冷頭背面,這次的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依舊采用水冷+風冷的融合散熱方案,AIO冷頭銅底直接帶走GPU核心的熱量,輔助風扇直吹顯卡PCB,為其余的零部件例如顯存、和VRM等降溫。(這個時候就看出來HBM的好處了)
冷頭左側這款小風扇代號“9215”,風扇轉速為800-2500RPM,MAX風量為44.3CFM,風扇的軸承采用HB液壓軸承,壽命更持久更耐用。整個冷頭蓋的尺寸為218mm*108mm*31.7mm。
這次的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顯卡水冷散熱器還在冷頭的固定位置做了新設計,有三檔調整空間,通過調整冷頭與金屬外殼的相對位置,可以間接的控制風扇與供電模塊之間的相對位置,使其表面覆蓋的散熱顆粒獲得充足氣流。
此外,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顯卡水冷散熱器又一優化改進就是更換了水管的走向,之前的兩代散熱器水管都是從PCB側面穿出,但到這一代為了顯卡側面的美觀度,水管改為后出,配合金屬鐳雕外殼,質感與兼容性俱佳。
我們再把目光轉向冷排,這次的冷排是240的鋁排,尺寸大小為285mm*120mm*30mm,它可以直接與之前的雙風扇模塊“合體”,乍一看沒啥特殊的,但其實這塊冷排內部另有玄機。
沒錯,整套系統的核心-水泵就在冷排中,這種泵排一體設計可以讓動力前移,水流更容易通過冷排水道,從而加速熱交換。水泵的工作電壓為12v,額定轉速為6500RPM,水泵流量為240L/H,水泵揚程為1.8m水柱,工作噪音≤24.0dB(A)。
在配件上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顯卡水冷散熱器還是比較全面的,對于支持的顯卡都配備有專門的扣具、如果你的顯卡本身就自帶散熱片那是最好的,沒有的話也不要擔心,在顯存與MosFET的部分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顯卡水冷散熱器也提供了散熱片讓玩家貼合,高效排出熱量。此外,配件還有RGB擴展線、供電擴展線以及一管硅脂。
但注意,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現在不支持RTX 30系列顯卡以及RX 6000系列顯卡,且短PCB的顯卡也不支持,最后供電模塊設計在PCB右方的也不支持,因為這樣風扇無法吹到這些發熱元器件,會有過熱的危險。
本次安裝我將以AMD Radeon RX 5700 XT為例,進行詳細水冷散熱器安裝演示,之后還準備了其余顯卡的兼容性測試。
公版的RX 5700 XT造型還是很漂亮的,渦輪風扇上方還擁有一個彎折設計,官方宣傳這種設計可以提高進風量優化散熱。但其實這個實際意義大于實際,我們都知道這張卡的散熱能力還是比較差的,這個設計沒能起到什么關鍵性作用。這里故意彎折的意義其實更多的是RDNA架構宣傳的Slogan“Bend The Rules”打破(掰彎)規則的表現,因此為了測試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散熱能力,選擇這張卡最合適不過。
AMD Radeon RX 5700 XT公版側面
AMD Radeon RX 5700 XT公版PCB
在拆卸下來PCB之后,我們要對原裝的石墨烯散熱片殘渣進行清理,并使用新的硅脂均勻的涂抹在GPU核心上,同時把供電MosFET、顯存都要使用自帶的導熱片貼好,防止這些元器件過熱燒毀,這里可以看到原裝MosFET上自帶的導熱貼大小正合適我們就不用再額外貼合導熱片了,只需要在顯存上貼上導熱片即可。
顯存上的導熱片細節
我們使用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自帶的螺絲包找到四個背板螺絲擰緊固定好,確保顯卡核心與純銅底座可以完全貼合。
我們再把240冷排與之前的風扇用螺絲固定好,整個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安裝過程就完畢了。
安裝后RX 5700 XT正面
安裝之后我測量了一下“新顯卡”的尺寸,由于散熱器本身比PCB還要短小,其實長度上沒有什么變化,唯一的變化就是散熱器的高度會高出21mm,這個范圍應該可以被大多數機箱側板所兼容,但是ITX機箱就不一定了,尤其是非A4的ITX,選購之前一定要看好顯卡本身的高度再加上21mm看看是否有冗余空間。
安裝后RX 5700 XT側面
安裝在機箱頂部
我們考慮到大多數人使用的機箱水冷支持都是前置360加上頂部240/280的組合,因此這次的實際安裝選擇了先馬的易大師機箱進行舉例,可以看到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支持頂部安裝,這個時候CPU散熱器要么選擇風冷,要么選擇安裝在前面板。
安裝后在機箱前部
當然你也可以把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240冷排直接放到前面板,但是此時注意一定要像圖中一樣把帶有水泵的一端朝下,這樣可以最大化散熱能力。
當然你也可以安裝在機箱底部,這個時候對機箱底部的電源可能會有一定的散熱壓力,總之最好的安裝辦法就是安裝在機箱前面,頂部與底部作為一個備選方案。
我們隨后還對其余幾款顯卡型號進行了兼容性測試,由于篇幅原因就不放出詳細的安裝過程了。但注意,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現在不支持RTX 30系列顯卡以及RX 6000系列顯卡,且短PCB的顯卡也不支持,最后供電模塊設計在PCB右方的也不支持,因為這樣風扇無法吹到這些發熱元器件,會有過熱的危險。
溫度測試是在裸機平臺的環境下進行,環境溫度約為25℃,使用3DMark Time Spy Extreme壓力測試作為滿載項目,數據通過GPU-Z的Log to File功能記錄,以下為滿載溫度的測試曲線:
在開始測試之前可以看到,風冷狀態下的RX 5700 XT公版待機溫度約為52℃,隨著顯卡負載的壓力增加溫度逐漸來到了85℃,此時顯卡還出現了降頻的情況。與此對應的水冷改造之后的表現就好很多了,滿載最高溫度也不過53℃,比RX 5700 XT風冷狀態時的待機溫度還要低上一些,看樣子改完水冷之后的溫度表現確實不錯。
在散熱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溫度表現相當不錯,但這樣的成績是否犧牲了其噪音表現呢?我們在密閉房間內,測試了其滿載下的噪音表現。我們在進行噪音測試時,將主板放入到機箱內,裝好所有的側板進行模擬測試。測試時房間的環境噪音約為31.1dB(A),把分貝測試儀放在距離測試平臺1米的距離進行測試,測試時將冷排放置在機箱前部,噪音數據圖表如下:
可以看到在室內噪音為31.1dB(A)的情況下,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的滿載噪音為38.7dB(A)表現已經非常不錯了,三個散熱風扇都支持PWM調速,因此轉速不過1100RPM而已,反倒是水泵的噪音是整個噪音來源的大頭,不過在封箱測試中也屬于正常水平,跟ID-COOLING自家的CPU 240水冷散熱器水泵噪音沒什么分別,再結合上面的溫度測試,這樣的表現已經很好了。
至于為什么沒有與公版顯卡進行噪音測試對比,原因是玩家買回去安裝的顯卡不盡相同,不同規模以及形式的散熱器噪音區別也很大,因此我們只測試了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的滿載噪音。
通過上面的測試不難看出,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實際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在溫度方面下降明顯,這對于很多熱量很高的老顯卡來說是一個福音。整個散熱器的安裝過程還算簡便,但也有一定的操作門檻。畢竟拆解原裝散熱器之后顯卡保修也就隨之消失了,在安裝這款散熱器之前要考慮慎重。
此外ID-COOLING ICEFLOW 240 VGA AIO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采用240冷排散熱,這對機箱的空間與兼容性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戰,為了讓水泵更好的工作,建議玩家應該把帶有水泵一頭朝下安裝,以此獲得更佳體驗。在噪音測試中,我們發現隨散熱器附贈的風扇由于支持PWM調速,本身風噪并不大,主要的噪音來源依舊來自于水泵,這個噪音大小與ID-COOLING的其余240冷排CPU水冷相當。
當然這款產品現在也有一些遺憾,比如尚不支持最新的RX 6000系列顯卡以及RTX 30系列顯卡,對供電在PCB左側的顯卡目前也不能做到支持,因此這款產品更適合給老顯卡改裝水冷使用。現在雙12活動,價格為57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