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配一套開機需要半個小時的電腦是什么體驗?
根據了解客戶對cpu的需求并不大,最新的15754處理器雖然有一百二十八盒,仍然選擇了兩顆性價比更高的1174f處理器。雖然一顆只有十六核心但是架不住它便宜,而且完全滿足用戶需求。鋼就要用在刀刃上,整體用的是華碩的準系統,看到這么多pc鋼印的卡槽相信大家已經猜出來了,沒錯,這就是一個gpu運算服務器。
擁有十一個pc5.0的插槽,支持八個雙插槽的顯卡。客戶計劃上八塊四零九零顯卡,由于現在顯卡行情不好,以后再加四個三千瓦的榮譽電源,保證充足的供電。為了應付散熱,配備了十一把一萬三千五百轉的強力風扇。散熱沒的說,就是這聲音一言難盡。
我的感受就是四個字:頭皮發麻。內存只用了四條海力士的第五、四八零零頻率的六十四grecc內存。還是那句話,刀把不配用好鋼硬盤,當然也是追求穩定。三點八四t英特的p四五幺零企業級固態硬盤,有這樣一臺頂級的gpo性能怪獸,生產力還不直接起飛,有需要出方案私人訂制的歡迎聯系小黃豆選電腦,只選對的不選貴的。
式電腦帶有一個獨立的顯卡,以及三個
散熱風扇。
電源有一個散熱風扇。
主板有一個散熱風扇。
顯卡有一個散熱風扇。
臺式電腦的主機的主板上,標注有JFP或
者是標注有:F_PANEL,共有九個插針,
共有兩行,依次從上往下,從左往右,第
一行有四個插針,第二行有五個插針,每
兩個插針為一組。
第一行的左右插針為一組(1和2)(3和
4),
第二行的左右插針為一組(5和6,7和
八),共有四組。
第二行的第五個插針空著不用接。
插針處共有八根線,
每一組線都有插頭,分別標注有:HDD
LED,硬盤指示燈(一根紅色的線是正
極,另一根白色的線是負極,正極在左
側,負極在右側)。
POWER SW,開機鍵(一根白色的線,
另一根淡紅色的線)。
RESET SW,重啟鍵(一根白色的
線,另一根藍色的線)。
POWER LED,開機LED指示燈(一根是
白色的線為負極,另一根是綠色的線為正
極)。
1和2插針接POWER LED(開機鍵LED指示
燈,正極在左側,負極在右側)。
3和4插針接POWER SW (開機鍵)。
5和6插針接HDD LED (硬盤LED指示
燈,正極在左側,負極在右側)。
7和8插針接RESET SW (重啟鍵)。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圖六
圖七
圖八
圖九
家好,歡迎來到霍夫日記,我是霍夫。
大家組裝電腦或選購PC電源時,會經常看到一個重要的參數,那就是80plus認證
會發現電源包裝盒上面標有各種X牌電源:白牌電源、銅牌電源、銀牌電源、金牌電源、白金電源、鈦金電源,這些個金銀、銅牌指的就是80plus認證。
80plus認證和電源本身的品質有什么關系?金牌電源就一定比銅牌的好嗎?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下電源當中的80plus認證。
想要了解80plus認證,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兩個概念,轉化率和功率因數。
我們先說轉化率,為了能讓220V的交流電順利的變成純凈的低壓直流電,電源內部會對輸入的220V 50HZ的市電進行大量的轉換。
我們這里以一個高端的DC2DC電源舉例
220V 50HZ的交流市電在進入電源
會經過一二級EMI濾波,來過濾掉電網當中的雜訊和干擾,得到純凈的220V 50HZ交流電,
然后經過整流橋變成310V的饅頭波直流電
再經過p f c電路提高功率因素,并轉化成390V的高壓直流電
之后經過開關管變成高頻高壓脈沖交流電
然后再經過變壓器將高頻脈沖交流電變成12V的低壓脈沖交流電
最后再經過整流裝置變成正12V的低壓直流電
之后再次濾波,過濾掉直流電當中的雜訊,得到純凈直流電。
正12V則會直接輸出,其余的電則會進入DC2DC模塊,繼續轉化成正5V和正3.3V,之后再次濾波后輸出。
而在這個轉化的過程當中,輸入的220V交流電會經過各種電路,開光管、變壓器等等各種元器件。
這些元器件本身都是存在電阻的,有電阻就意味著電流通過的時候會有一部分電能被攔截。最后以熱量的形式損耗
這就導致了你給一個電源輸入150W的電,但實際上輸出端可能只有130W的直流電,其中二十瓦的功耗,以熱量的形式散發到空氣當中去了。
換句話說,就是電腦電源在交流變直流的過程當中會有損耗,并不能做到150瓦交流輸出后無損150W直流輸出。
也因為部分電能在轉化的過程中,以熱量的形式散發掉了,所以基本上所有的電腦、電源內部都會有大量的散熱片,并且會配有一個小風扇用于輔助散熱。
而這里直流輸出端的功率比上交流輸入端的功率,就是我們所說的轉化率。
假設一個80%轉化率的電源輸出端是300W,那輸入端的功耗就需要375W。同理,假設一個90%轉化率的電源,交流輸入端是600W,直流輸出端則為540W
這里面80%、90%說的就是轉化率了
而我們常說的450W、550W、650W電源
則是直接指的直流輸出端的最大功耗,是不考慮轉化率的直流輸出端的數值。
電源的轉換率也并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在不同的負載下轉化率是不同的,它呈現一個拋物線的形狀。
一般的電源都是在接近百分之四十到50%負載下轉化率最高。
然后是功率因數
在講功率因素之前,我們先簡單認識一下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
有功功率就是你看得見摸得著,產生了實際效果的功率。
比如說一個90%轉化率的電源,供給給電腦拿來用的輸出端功耗是650W,那輸入端就需要720W,其中有72W以熱量的形式散發掉,650W拿去用了,72W變成了熱量。
這兩個功耗都產生了實際效果,650加72等于722就是有功功率。
而電源在工作的過程中,由于電流和電壓存在相位差,以及一些其他的種種原因
會有一部分能量在進入電源以后再次返回發電廠,這部分能量會在發電廠和你的電源之間來回反復橫跳,它不參與你電腦的使用,不做工,所以被我們稱之為無功功率。
無功功率是電源在工作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生的,并且無功功率的往返會占用電網設備的容量,造成不良影響,所以我們需要在電源內部增加PFC功率因數矯正電路,來減少無功功率的占比。
同時我們再引入另外一個新的概念,視在功率。
交流電能所提供的總功率,即為視在功率。視在功率包括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兩個部分
它們之間的關系成一個直角三角形,視帶功率為s,有功功率為p,無功功率為q,視帶功率與有功功率之間的夾角Φ為功率因數角。
有功功率比上視在功率也就是cos Φ,即為功率因數。
功率因數越接近1有功功率的占比越高,無功功率的占比越少,總功率上真正用來給你做功的部分越多。換句話說就是功率因數反映了視在功率的真正利用率。
講完轉化率和功率因數以后,我們就可以開始講80plus認證了。
80plus認證,本質上就是衡量電源在不同負載下,功率因數和轉化率的一個指標。
由于全世界不同地區的標準電壓不同,所以80plus認證也被分為了115V和230V兩種規格。
目前大部分市面零售電源的80plus認證,都是采用了115V規格去認證的,所以這里我們主要講下115V的認證規格。
80 plus 115V認證除了鈦金牌之外,其余的都對電源百分之十的負載沒有要求
20%、50%、100%負載下轉化率可以達到80%,并且在100%負載時,功率因數可以達到0.9,即可獲得80plus白牌認證
20%負載轉化率82%,50%負載轉化率85%、100%負載轉化率82%,并且在50%負載下,功率因數可以達到0.9,即可獲得同牌認證。
同理,其它認證則跟上面一樣,只不過是標準不同罷了。
大家也可以看到,這里面最嚴格的就是鈦金牌認證,所以這就是為什么很多鈦金電源的價格會非常的高。
而當你了解80plus之后,你就會發現80plus認證里衡量的僅僅只是轉化率和功率因數這兩個參數,其他的參數包括接口的數量、線材的長度、工作溫度、輸出文波、電壓偏離、保持時間、交叉負載、過載保護等等各種參數,80plus一項都沒有參與測試。
所以這里就可以解釋文章開頭的那個問題了,金牌電源一定比銅牌好嗎?
電源的好壞,并不僅僅只參考一個轉化率,上面我們講的那些參數,哪一個都可以用來評價電源的好壞
畢竟電源最本質的工作還是要提供穩定、安全的直流電,電才是電源的核心
轉化率的高低僅僅只是幫你省下一些電費而已,所以金牌的電源未必會比銅牌的好。
但是話說回來,越高端的電源其用料和方案就會越好,相應的它的轉化率就一定會很好看。
但是轉化率低的電源未必說它很差,也許它的其他參數會比轉化率高的電源好很多,這都是有可能的。反過來說,轉化率高的劣質電源也不是沒有。
因此80plus認證這個參數在選購電源時參考的意義和價值真的不是很大。
轉化率越高的電源,對于輸入的交流電利用率就越高,越多的電會被轉化成直流電輸出,給電腦越少的熱量會被散發掉。
那不同牌子之間的電費消耗究竟能差出多少來呢?接下來我們來算一算。
由于國內的標準市電電壓為220V
所以這里我們按照230V的80plus認真去做計算。
我們以一個650W的電源來舉例,大部分人的電腦負載應該都在平均300W上下,我們就按照325W /50%負載來計算。
此時不同牌子的轉化率分別為85%、88%、90%、92%、94%、96%,對應的輸入端的功耗分別為382、369、361、353、346、339。
假設我們一天從早上十點起床開始使用電腦,一直用到晚上八點,一共十個小時
耗電量分別為3.82度,3.69、3.61、3.53、3.46、3.39。
我們以石家莊電費平均0.52元一度計算,一天的電費分別為1.98、1.91、1.87、1.83、1.79、1.76,一年的電費分別為725、700、685、669、656、643
五年的電費分別為3625、3501、3425、3349、3283、3217。
金牌電源在使用五年以后也只能比銅牌少交150的電費,鈦金也只能比白牌少交400的電費。
更何況這個計算方式是確定你每天都能用十個小時,并且每次使用電腦都是基本按照硬件、高負載的情況下來進行計算的,而基本上不可能會有人這么高強度的使用電腦,所以這個電費差距可能會比實際情況要少得多。
相比起不同牌子之間電源本身的差價來講,可以說幾乎是毛毛雨了。
因此本著省電去買轉化率更高的電源其實是有一點本末倒置了,選購更高規格的、更好的電源,出發點應該是為了電源本身的品質,高轉化率只是高品質元器件和方案所帶來的附加增益效果罷了.
認證相關的內容,我們就介紹得差不多了,如果你覺得這期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就記得點贊加收藏哦。
我是霍夫,我們下期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