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我買電腦之前也是有這個煩惱,甚至在網上看來看去預算一加再加,然后借此機會也了解了一下DIY電腦各個的部件怎么挑選也研究了一番,因為工作為了便攜性最后筆記本成功下車,電腦真的不是越貴越好,當然便宜也沒什么好貨,適合自己的最重要,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用這個電腦是用來做什么,然后帶著目的去選擇。
好了,根據題主的這一段話得出來的基本信息是這些,可以看出題主基本就是個電腦方面的小白,我們先來看一下筆記本跟臺式電腦通用的優缺點。
這是兩者相比的優缺點,然后針對性的選品,先講筆記本,筆記本相對來說簡單點,因為他的配置一般就是商家定的比較大眾的配置,選起來簡單點,選的時候如果是筆記本。
如果你要玩什么3A大作,就準備預算在五千以上,現在各個廠商打出來的都是體驗感,什么叫體驗感,視覺,聽覺,就這兩個能給你最直觀的體驗,視覺就是你眼睛看到的,畫質跟流暢度,聽覺就是你散熱風扇那個嗡嗡聲,你也不想玩游戲,散熱風扇轉的嗡嗡聲比你電腦的聲音都大,而且擾的你家人睡不著覺吧,沒開玩笑。
按照這些基礎知識來按照你自己需求選擇電腦,希望你能選擇到自己適合的電腦。
去年,就計劃買一臺新電腦,但是,現在用的這臺,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開機和再次打開的時間比較長,所以今年就計劃換一臺!
這次總的購物,有五個體驗!
第一、朋友推薦買蘋果!
上次問朋友,他們說,買蘋果電腦好,速度快,體驗好,其實說實話,蘋果這企業的確牛,作為全球最掙錢的電子消費企業,實力很厲害,但是到現在為止,我一直沒用過的蘋果的產品,為什么?就是心中那一點國產情懷!
手機,以前沒國產的時候,用過諾基亞,后面用過聯想的,用了小米的手機后,兩年換一個,因為小米手機用一兩年的確不錯,用了超過三年的確不好用!
電腦,從用開始,一直都是聯想,總的來說,不管手機還是電腦,在消費中,盡量支持國產!
第二、最終買了聯想的thingbook!
以前的幾臺電腦,一直聯想的tingkpad,這次了解了一下,thinkbook比較商務,所以選了thinkbook,價格4000左右,最大的感覺就是,用了這么多臺電腦,價格都沒變,都是4000多!
太貴的,用不到,因為不打游戲,只看看年報,一般的功能就行!
這次讓我吃驚的,是我買的上一臺電腦,聯想ThinkPad,時間竟然是2016年買的,大家沒看錯,就是這臺電腦我用了8年,在我印象中,最多就是三四年,沒想到,一轉眼,8年了,更讓我吃驚的是,8年的時間,除了最近一年開機慢,真沒出現過什么問題!
這也是我支持聯想的原因!而且我的電腦,早上起來,打開后,不看就合起來,要看再打開,晚上睡覺才關機!能用八年,聯想的確有點水平!
第三、微軟系統真牛!
電腦今早到,激活了一早上,怎么激活,其實就是電腦軟件是微軟系統11,需要郵件登錄,而且還有兒童模式,最終還是拿郵箱登錄了微軟系統,感覺這有點很霸王條款,不注冊微軟賬戶,相當于就無法登錄,但是注冊了,感覺電腦上的信息微軟都可以監控到,所以,為什么華為開發系統,站在高層的角度,的確是必須的!
我不知道聯想買微軟系統要花多少錢,但是這種無形的軟件,做的微軟這種人人要用,模式的確厲害!
第四、選擇天貓,沒選擇了京東!
京東618,今年購物踩坑了!
這臺電腦,本來計劃是京東買的,但是618京東購物的時候,我踩坑了,被所謂的旗艦店忽悠,最終退貨,后面就關注了聯想京東自營,8月10日是七夕節,同樣的電腦,天貓做活動,比京東便宜200元,所以果斷在天貓上買了!
網購,我一般是京東自營和天貓超市買,因為他們是兩大電商的自營店,質量保證上更放心!
所以啊,互聯網的門檻,看似很高,其實很低!
舉個例子,以前買東西,大部分淘寶,這兩年買東西,喜歡京東,但是京東被坑后,又回歸到天貓!還有一個就是抖音的團購,現在感覺比美團的做的好,如果以后抖音再做外賣,競爭就更激烈了!
總的來說,互聯網之間的競爭,誰是勝者不一樣,就像英偉達超越英特爾一樣,就像做夢一樣!
第五、知足常樂,很多東西可買可不買!
可能是以前選企業帶來的弊病,買什么東西貪多,就像買書,我買可能一次都是十幾本二十幾本的買,有的時候,去拿包裹,我都搬不動!
現在藏的書,沒打開的比打開的都多,現在開始反思,其實很多東西可買可不買,舉個例子,去年研究雪糕,買了兩箱鐘薛高,吃了幾根就鼻炎犯,后面直接就是過期丟了!
唯一買多的不擔心質量的,就是白酒,最多是不好放,然后換個地方放而已!
就像這次電腦,錯誤618,其實我可以等到雙11,或者國慶,中秋,因為我發現,只要過節,電商都會做活動,根本沒必要急者買,需要什么再買什么就行!
總的來說,這次買電腦,的確是一個不愉快的購物體驗,第一就是京東買了被掉包,最后退貨,其次就是今早激活的時候,注冊微軟賬戶花了兩小時,說明核心技術,我們依然沒掌握!
當然,新電腦,速度還是很快的,而且還會人臉識別,直接不用輸入登錄密碼,這點的確超出意料, 這次 買電腦, 以前14寸,變成16寸, 買大一點的,對眼睛友好一點!
這就是這次購物的體驗,分享給大家,一下接觸了好多家大企業,還是值得記錄一下的!
大一人生中的第一臺電腦是暑假買還是開學買?是買Windows還是Mac?先講個得罪人的話,不管是什么專業都不要在暑假買,這個時候還沒入學根本不了解本專業需要用到的軟件和電腦性能,這小一萬塊可能一買一個錯。不用擔心錯過暑期優惠,Windows國慶有十一降價,蘋果教育優惠是從現在持續到了9月30號,這時間段肯定夠選了。
·一、大學生適合買Mac嗎?只要預算夠,我都非常推薦,因為它帶給你的不僅是完成作業的生產力,更能讓你賺到自己意想不到的錢。
電腦在大學的第一任務就是寫作業,Mac有無比絲滑的觸控板,買了它后幾乎沒用過鼠標。例如處于全屏狀態時,四指上滑打開多任務,把需要的窗口拖拽進去就能快速實現雙分屏,一邊看大綱一邊碼文章,按住中間還能改變分屏的比例。4指移動切換窗口,5指一抓回到啟動臺,一個觸控板即可搞定。
用Mac信息檢索時打開Safari瀏覽器,不會有多余的廣告彈窗界面,只需專心工作即可。讀論文、PDF直接用Mac自帶的預覽打開,無論是圈圈畫畫、添加文字或者是移動、刪除頁面都OK,它就是自帶的免費PDF閱讀器。
以上都是電腦的常規操作,如果還想靠它賺一點小錢錢,例如學音樂用電腦編曲掙錢,學新聞傳媒用電腦剪輯接單,學設計用電腦給客戶建模,MacBook就非常合適。不僅有獨家的軟件可以選擇,還能用它做出與眾不同的設計,讓甲方爸爸眼前一亮。
舉個例子,像我的小助理現在幫我剪輯,每個月就靠這項技能已經能多掙幾千塊了。在普通大學生還問家長要生活費的時候,她已經能靠電腦接單掙錢了。當然如果需要用的專業軟件在Mac上沒有,就得發揮自己的動手能力。在大學里裝軟件這個技能還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是在App Store里搜不到可以去馬可波羅下載更專業的一些APP,可以去這個里面下載,不僅有安裝包還有詳細的教程,照著一步一步操作就可以了,軟件安裝直接從左拖到右即可。刪除APP長按點上方的小叉號,跟手機操作幾乎一樣簡單。
·二、大學生買這么貴的電腦值得嗎?這個問題我先簡單說幾個場景,你來感受下。我用Mac看劇一小時后只掉一格電,官網續航22小時絕對不是虛標,在外辦公一整天都可以不帶充電器。如果你有iPhone還能鏡像到Mac上使用,有iPad則可以作為第二塊副屏擴展屏幕,像PS這類APP都可以在這里使用,甚至你的iPad就變成了手繪版,可以用pencil寫寫畫畫,而且它非常耐用,屬于是花一次錢就能用到畢業。
康子的這臺Mac是19年買的,從大學用到研究生再到現在工作5年了,還是它的主力機。而我的第一臺電腦是Windows本,在上研究生的時候就已經不能用了,還得花錢去買新電腦。所以買臺MacBook到底值不值相信你們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三、買Pro還是air?選多大尺寸?在意重量、輕薄,需要隨時隨地移動辦公的,例如圖書館、宿舍、教室到處跑的Air就很合適。需要用到專業的軟件剪輯、渲染、設計、作圖的Pro就很合適。尺寸我無腦建議13寸或者14寸,這個大小真的太適合女生了。
具體到大學各個專業應該買哪款?我前幾天是去參加了場活動,有四位不同專業的大學生介紹了自己使用Mac的經歷,再結合上我自己的經驗。如果你是文科生,像文學語言、法學或者是管理醫學,預算比較緊張的直接入13寸M2芯片8+256G的MacBook Air。只要你預算稍微高一點點,我都推薦M3芯片的Air。
是。今年3月才發布,不僅芯片性能提升,而且電子產品買新不買舊。如果你是傳媒、藝術設計、計算機專業,最好是18+512G的Pro,而且還得是M3 Pro芯片,這樣才能跑數據、寫代碼或者是剪輯4K視頻。
這次去參加活動,我發現原來工科生也是可以用Mac的。像焦同學是工科博士,在本科階段就一直用Mac,還分享了很多工科專業可以使用的軟件。當然他說目前還是雙持,所以建議大家開學之后看一下學長姐目前用的什么電腦再做決定。
我還看到愛范兒做了一個關于1000名大學生使用MacBook的問卷調查,具體到了每一個專業該選擇的機型和具體適合的配置,有需要的寶可以在這里參考一下。如果你實在不知道自己選哪款,可以把自己的專業需求和預算發在評論區,臉臉會為你免費解答。
·四、預算不夠怎么辦?在蘋果官網的底部有一個隱藏優惠,從現在一直到9月30號,不僅能享受優惠,買Mac還會送耳機,買iPad送pencil Pro。參加活動的產品我也都總結成表格了,大家有需要可以在評論區自取。
我是臉臉,如果這期視頻對你有用,別忘了點贊收藏關注我,我們下期再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