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分體式水冷散熱的效果到底有哪些好處,很多小伙伴還不是完全明了。而影響散熱效果的因素,也沒有太多的認識。這就容易造成,新的水冷玩家對網上一些不太實際的言論,更容易陷入誤區。那么到底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水冷的散熱效果呢?今天我們簡單的聊一聊。
首先,跟大家說一說,水箱大小對散熱效果也沒有影響。很多玩家,總是在問水箱大點好還是小點好,水箱大了是不是散熱更好呢?其實這個問題,不太難解釋。
1. 決定水箱大小的其實是你的機箱空間,空間足夠大,那么就能使用更大的水箱。
2. 就電腦水冷散熱來說,水箱的大小對整體的散熱效果起不了決定性因素。雖然大的水箱,能儲存更多液體,對散熱會有一些好處,但絕對不是決定性的影響因素,幾乎可以忽略。
所以,不要過分糾結水箱尺寸的問題,在機箱空間允許的情況下,選擇盡量大一些,更恰當。如果機箱空間不允許的話,也就不用刻意去選擇大的水箱了。
總之,水箱的大小對于散熱效果的影響很小。
那么有哪些因素會影響較大呢。根據多年的從業經驗,我還是比較傾向于水泵和冷排的影響力。我們先說水泵吧,現在的水冷電腦水泵,在揚程上都是夠用的。因為水路管道長度有限,CPU和顯卡冷頭使用大水阻的水道,其實也不會有太大的阻力,水泵的揚程都是夠用的。反而,水泵的流量就更重要一些,流量越大,被液體帶走的熱量更多,散熱的效率就會提高。這是再明顯不過的了,因此在這里也提醒我們的小伙伴們可以多關注水泵的流量參數。
除了水泵的流量,對散熱影響比較大的就是冷排的規格了。冷排是給導熱液降溫的地方,完成冷卻回流到水路。我們都知道散熱的面積越大,熱量散發的更快,加厚的冷排和大規格的冷排,代表著散熱面積更大,那這樣的冷排散熱就越好。當然,過厚的冷排需要高轉速的風扇,才能把熱量給吹走,噪音方面又提高了,如果是對靜音要求比較苛刻,可以選擇高端的風扇,比如貓頭鷹的。這樣在高速使用下,也能有好的靜音體驗。
總結一下,對水冷散熱效果影響比較大的還是水泵和冷排,我們在購買水冷設備時要舍得在這兩個方面投入,一定會帶來更好的散熱效果。
Z工坊”欄目至今已經上線了五期節目,五期節目中我們也已經制作了5套由分體水冷打造的水冷主機,當然今天上線的第六期也不例外,我們還將融合時下主流DIY硬件,“直播”從準備硬件直至安裝成功的這一段過程,并且中間也會穿插一些制作的注意事項。
本次實戰水冷裝機采用的是Tt在近期上市的一款壁掛式機箱,多種擺放形式給了DIY玩家更高的可玩性,整體的配色也采用了比較“樸素”的黑白搭配,內部也選用了微星Z170+GTX980的核心硬件搭配,保證高性能運行的同時也確保了更佳的穩定性,內部選擇的優越組件還很多,在后幾頁的內容中我們也將做詳細的介紹和講解。
此套水冷主機 我們裝上了一塊480MM規格冷排……
每個人喜好不同,對整機的最終評價也不一,但由于制作過程以及拍照全由編輯一人完成,所以有些細節的制作沒有顧得上拍照,今后的內容也將在欄目中為網友們補全。那么我們馬上進入正題,感興趣的DIY玩家們不妨翻到下一頁,看看這款純手工打造的水冷游戲主機是如何誕生的吧!
整機硬件、配件一覽
在裝機之前,先來看看我們選擇了哪些組件。
上圖:Tt Core P5機箱 下圖:Tt DPS G650W電源
此次裝機采用的是Tt在2015年4季度上市的一款千元級機箱——“Tt Core P5”,這款機箱有三種體現形式,并且背板原生支架孔,用戶有需求的話可以直接將其“釘”在墻上作為壁掛使用;電源也是近期的Tt的新品DPS G5 650W,臺系大廠的做工以及設計都是值得推崇的。
上圖:微星GTX 980 GAMING 4G顯卡 下圖:微星Z170 Krait GAMING主板
而核心硬件部分也是采用時下主流產品,微星微星Z170 Krait GAMING主板搭配本家的GTX980 GAMING顯卡在性能以及穩定性上也有著較為突出的表現,“銀環蛇”主板黑白相間的配色在市面上也比較少見,適合那些打造另類DIY配色的玩家們選擇使用。
Tt冰核套裝(480MM)
而水冷套件則采用一款套裝產品,為了搭配P5機箱碩大的480MM風扇位,從而選擇了這款帶有480MM規格冷排的水冷套裝,水管、CPU水冷頭、水泵、水箱、風扇、注水壺、接頭應有盡有,比較適合想嘗試分體水冷的初學者,不過附帶的水冷接頭只有8個,90度接頭只有一對,如果不太會彎管的DIYer就需要另購一些接頭了。
上圖:影馳鎧甲戰將128G SSD 下圖:科賦 Cras DDR4 3000內存
為了整套主機的視覺,我們選用的附帶白色LED的科賦 Cras DDR4 3000內存,3000的頻率足以應對多任務挑戰,附帶呼吸效果的白色LED燈條也呼應整體配色主題,SSD中規中矩選擇了一塊較為穩定的產品。
更換顯卡散熱器冷頭
下面我們又進入到了裝機器之前的第一步——給顯卡換身“衣服”。
微星GTX 980 GAMING 4G顯卡
本次裝機采用微星GTX 980 GAMING 4G顯卡,黑紅相間的配色迎合時下主流,無論以哪種方式體現在機箱中也有著不錯的效果;由于本次裝機是采用黑白色系,不得已把這塊“顏值”較高的顯卡進行“換裝”作業。
拆卸微星原裝風冷散熱器 并準備BYKSKI專屬水冷頭
拆卸PCB板中兩塊導熱板 安裝全覆蓋水冷頭
玩家們在拆卸顯卡原裝散熱器的時候可以保留原散熱器附帶的硅膠條,也可另購,散熱性能是相差無幾的,此次裝機也采用BYKSKI為微星GTX980這款顯卡定制的水冷頭,內部的微水道也強效保證了散熱性,能夠更快速的將熱量導出GPU核心。
組裝CPU冷頭并植入箱體內
再給顯卡更換過水冷頭后,我們即將進入到主板部分的組裝。
裝入Intel i7 6700K處理器
既然是為了游戲而生的水冷主機,那么一顆優質的CPU核心也是比不可少的,最終我們選擇了SKYLAKE架構中最強的Intel i7 6700K搭配微星的這塊Z170銀環蛇主板。
安裝CPU水冷頭
主板裝入機箱中
黑板詳見的微星Z170銀環蛇主板的配色較為罕見,黑白相間的花色也是少有的靚麗,看慣了“黑紅”、“黑綠”的配色,這次我們也換個方式來詮釋“視覺”;水冷頭則是Tt旗下的純銅鍍鎳冷頭,厚實的用料拿在手里就覺得很有分量,散熱性能也是令人點贊的。
獨具一格的顯卡安裝方式
主板等組件裝入機箱中,我們進入到裝顯卡的步驟,然而P5這款機箱安裝顯卡的方式還是跟別的機箱不大一樣。
Tt P5機箱可選兩種安裝顯卡方式
Tt Core P5機箱盒內附帶了一根PCIE延長線,能夠完美兼容市面上所有PCIE3.0規格接口;您也可以通過改變機箱PCIE擋板的方式,采用常規的橫插方式安裝顯卡,具體怎么抉擇還是依照每個不同網友的裝機習慣而定。
安裝PCIE延長線并固定至機箱豎置顯卡托架中
將更換完水冷頭的顯卡固定至機箱中
Tt P5機箱雖然采用這種豎置顯卡的設計,但在細節設計中也時很人性化,一條PCIE加固金屬條能夠起到穩定顯卡的作用,就算是這款超長的微星GTX980顯卡,安裝至機箱中,也并沒有出現嚴重的晃動現象,保證了內部組件的安全,強度也是比較不錯的。
水冷安裝前進行最后準備
過后,我們將除電源以外的所有組件安裝至機箱中,在安裝分體水冷之前做最后的準備,讓我們現在先來看看效果。
所有硬件安裝至機箱中 準備安裝分體式水冷
核心硬件部分
480MM冷排及風扇
主板、顯卡及水冷組件的安裝都按照常規方式裝入即可,最右方480MM規格冷排為所有的核心硬件起到最終散熱作用,4枚120MM“蜘蛛扇”也為其顏值加分,開放式的機箱設計加上獨具一格的黑白配色,整機的效果還是網友們值得拿來參考的。
設計水路及安裝水管
最后,我們進入了安裝水管的工序,由于前幾期的欄目中我們已經反復幾次為大家演示如何彎管、設計水路及安裝,那么此次我們省去這些不必要的步驟,來看看安裝完畢的效果。
逐步設計水路 完成水冷循環系統的安裝
安裝高馬甲LED內存未出現阻隔水管情況
一套水冷主機,最耗費時間的就是設計整機的水路循環,當你熟練這個過程,那么無論是內部哪樣的體現形式,你都能夠走出富含自己個性的一套水路系統。
全機安裝完畢,下面我們將進入試水環節,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最終的裝機效果如何吧!
全機安裝完畢效果一覽
試水后,我們來看看最終的安裝效果。
整機暗轉完畢
480MM冷排&首席玩家120MM蜘蛛扇
核心硬件局部細節
內存LED燈組效果
顯卡局部效果
Tt 水柱&水泵
整機黑白搭配的顏色或許很少見,這套主機沒有進行MOD改造,只是用市面上現有的組件搭配而成,網友們覺得效果不錯也可自行購買和安裝,我們也將在文章的最后一頁把所有組件的購買鏈接奉上,給每一個想試水的DIY玩家們一個購買餐卡,希望能夠幫助到每個DIYer。
這一期的“Z工坊”欄目就到這了,下一頁將有更多實拍美圖,沒看夠的網友們可不要錯過了。
全機安裝及細節實拍圖賞
2014年元旦過后,我們的“我叫王小白”欄目正式上線了,而經歷了兩年之久的堅持,如今我們終于做成了視頻欄目——“小白玩水冷”。
網友可以把這檔欄目看作是“我叫王小白”的V2.0版本,之前的圖文欄目我們也將繼續整合后調整排期并恢復原先的域名;視頻欄目的錄制、制作工序會耗費時間精力,每期欄目間隔我們也將暫定在一個月左右。
在上一期欄目中,我們給網友們介紹了一套分體水冷內部的工作原理和部件名稱。而本期欄目我們將介紹分體水冷用到的常用制作工具,當然在這個領域中相關的工具等配件非常多,今天我們所介紹只是本人常用的一些手持工具,比較經濟實惠并且適合高強度使用。
視頻或許對內容有些遺漏,我們將內容轉化為圖文,看完視頻還想繼續了解水冷這些制作工具的網友們不妨翻到下一頁。
角磨機:切割、打磨亞克力水管
第一個介紹的就是角磨機了,在亞克力硬管水冷的制作過程中,角磨機起到了切割和打磨的作用,當然切割和打磨都需要更換專屬的鋸片和打磨片,如果覺得角磨機功率太大使用不方便,那么使用小型的收據或者購買個單手持的電磨機也都是可以的。
常見的角磨機
切割亞克力水管
亞克力水管打磨邊角
注意,就像視頻里我說到的一樣,使用角磨機之前一定到佩戴護目鏡等護具,由于它的功率過大,如果你單手拿不住的話還是盡量選擇其他小型的手持切割工具,在使用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太著急,當你不熟練的時候盡量在有相關經驗人員陪同下進行切割、打磨作業。
電鉆:打孔固定水冷套件
電鉆其實不是很常用,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大工具,很多機箱的主板托盤上沒有過多的孔位去安裝和固定水冷配件,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工匠”們自己打孔去固定了,在水冷安裝過程中,主要是水泵和水柱的安裝比較不方便,用到電鉆打孔固定也是常事。
電鉆
打孔并固定配件
打孔并固定托架
在操作電鉆之前一定要規劃好位置,測量完畢后再下手打孔,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如果打錯了孔機箱里多個洞還是會影響美觀的。
熱風槍:彎制亞克力水管
彎曲亞克力水管,熱風槍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因為亞克力硬管水冷方式的誕生,熱風槍也逐漸進入到“水冷工具”的圈子里。
熱風槍
烘烤亞克力水管
彎曲成型
任何的角度都是需要熱風槍把亞克力水管加溫后彎曲,如果你不想加裝很多45度或是90度轉接頭,彎曲水管是個不錯的選擇,基本上使用沒有什么難度,只不過熱風槍在經過一段時間工作后會很熱,小心不要碰到熱風槍周圍就好。
彎管器:塑性、造型水管
最后就是彎管器了,如果你用肉眼找不準90度、45度等這些角度,那么有個類似“尺子”或是“量角器”的工具再合適不過了,它能夠幫助你彎出標準角度的水管,后期水管成型之后也在視覺上也都橫平豎直,非常的實用。
彎管器
精準角度塑性
當然如果你比較自信,你也可以憑借肉眼去彎曲水管,一些特殊角度的水管還是需要這樣的模具去塑性的。多功能用的彎管器比較實用,他最終可以彎曲5、6個角度的水管,可以說是亞克力硬管水冷中的神器工具,并且它也能夠兼容12mm和14mm多規格外壁型號的水管。
欄目錄制前后的花絮始末
沒錯,有心的網友們還會記得上期欄目中最后一頁王小白提到的左手骨折的事兒;也肯定網友們看第二期欄目覺得我又胖了一圈,這也是無奈之舉,醫生嚴禁控制體重禁食減重,骨折了也只能靠食補,在視頻欄目的錄制中左手也一直在疼,幾次操作都因為左手不利落又重新拍攝,在此跟網友們也道個歉,骨折已經基本康復,接下來會投入大量時間鍛煉,在欄目中有個好形象。
骨折以基本痊愈 手術遺留的刀疤會跟隨一輩子了
在此感謝網友們的支持,我也會盡快恢復到最好的狀態,在今后的欄目中給網友們講解更多關于DIY水冷及周邊的相關知識,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