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說起家用電腦這兩年最火的莫過于迷你小主機,特別是像零刻小主機這類國產小主機,不僅外觀設計好看、硬件給力,就是選購方式也很多樣,可以買帶系統的整套,也可以選準系統版本,根據自己的需要加裝內存和硬盤。而且從費用來看,準系統版本比帶系統版本要便宜1000多塊錢。如此一來,對于內存和硬盤品質有更高要求的用戶,買準系統版本也是更劃算的。
但筆記本內存相對來說不像臺式電腦那么多選擇余地,怎么選、選哪個品牌就成了一個比較糾結的問題。作為一個電腦玩家,常年折騰主機,此文就與大家分享幾點選購經驗:
一是看清規格,各家品牌迷你小主機的內存規格不盡相同,現在有DDR5,也有DDR4的,首先要確定買對了,不然規格不一樣是不能安裝的。
二是要看支持的最大容量和頻率,這兩個都要關注。因為買太低頻率參數的內存,會導致整機性能不能完全釋放。而買的規格高了,比如你的迷你主機最高只支持DDR5 4800,結果你買成了DDR5 5600,可能就會導致內存頻率的浪費,跑不起來。還有更嚴重的,如果選的是雜牌產品,內存頻率越高所需啟動電壓也更高,還可能出現內存兼容性的故障。
三是如果是雙內存槽設計,最好雙槽使用,比如共要裝16GB內存,那就選8GB*2,這樣一來通道翻倍,會比使用單槽更快。但如果你是計劃用一段時間還要加內存,那就先買一條16GB,后期再加一條16GB,就可以擴展到32GB,不用擔心后期升級,前期的舊內存閑置。
四是對于筆記本內存擴容來說,如果不是升級而是加裝,只能選同規格的,不能選更高頻率更大容量,因為雙內存條是按照木桶效應運行,也就是最低的那個限制整體性能的發揮。
不過我的經驗是,內存這東西最好一次就裝到位,不差錢就插滿吧!為什么呢?因為內存還有顆粒和批次之分,如果間隔時間久,可能就買不到同批次顆粒的產品了。我上個月幫朋友買了一臺零刻SER8迷你主機,想著反正快618了,先裝一條內存用著,等5月底有活動了再加裝一條,結果發現同品牌同顆粒的產品因為批次不同,電路板的色差還是挺明顯,不過實測性能一致,可以穩定兼容我的小主機,畢竟是金百達三星B-die顆粒的高性能筆記本內存。
至于為什么選了金百達這款三星B-die顆粒內存?就是依上面經驗辦事了,一是金百達國貨大品牌,品質值得信賴。二是金百達筆記本內存使用的是三星B-die顆粒,并且是三星原廠條,這個本身比較好,并且比原廠的價格更低,盡管5600MHz頻率,但1.10V 的低電壓供電,兼容性好,小主機帶得動。三是屬于回購,性能感覺不錯。產品設計和性能不錯。
零刻SER8小主機搭載AMD R7 8845HS高性能處理器,搭載16GB*2金百達筆記本內存跑分接近132萬分,并且從內存得分來看198727分的表現也很強勁,內存的綜合性能貢獻占比為15%。
并且從顆粒來看,都是三星B-die顆粒,買的略早的一條是2023年28周生產的,買的略晚的是2023年41周生產,但時序設置調校都是45-45-45-90,SSTL 電壓都是1.10V,對于DDR5內存來說這個就是極限低了。并且DDR5內存相比上一代DDR4的優勢也在于更高基準頻率,供電電壓更低,整體功耗下降明顯。
對于內存的穩定性,我也用AIDA64專業軟件進行了烤機和測試。這款內存的讀取速度為61583MB/s,寫入速度86518MB/s,拷貝速度68603MB/s,實測延遲93.3ns。對于DDR5 5600規格的筆記本內存來說,這樣的表現也非常不錯,特別是寫入速度非常的棒。而從延遲來說,由于筆記本電腦、迷你小主機這類產品都不支持超頻,所以也就沒法自己調校內存性能,93.3ns這個表現也是游戲筆記本電腦水平,對于大部分筆記本電腦擴容來說用它也不拖后腿。
另外從使用的角度來說,內存主要是起緩存作用,可以更快吞吐數據給CPU,這就相當于CPU是一個大廚,內存是配菜員,配菜員的速度會影響大廚的炒菜速度。用7-Zip壓縮軟件自帶的詞典測試工具進行基準測試,在內存占用90%的情況下,CPU總體使用率可達1019%,使用率評分11.253GIPS,評分92.077GIPS。這個表現也是比較不錯。
總之,迷你小主機電腦裝系統買內存也好,筆記本電腦擴展內存也罷,一定要多注意機器本身支持的內存規格、容量等信息,也要注意內存品牌的選擇。如果實在懶得很,那就直接選金百達這類國產大品牌,選用原裝進口顆粒的產品,服務靠譜,這樣選一般不會翻車。
好了,此次分享就到這里,歡迎互動交流和添加關注!
地機器人這種產品在幾年前還是一個新物種,當時我記得國內只有科沃斯、小狗等寥寥可數的幾家品牌再做。國際上有戴森、iRobot在做,但都價格不菲。小米米家掃地機器人出現后,以相對低的價格和完善的使用體驗,受到了業界以及廣大用戶的認可。在京東商城搜索“掃地機器人”,可以看到,米家掃地機器人在銷量上牢牢占據著頭把交椅,并遠遠領先競爭對手。
僅在京東商城,米家掃地機器人就已經收獲35萬+的用戶評論,好評率達到了驚人的99%。
如果你要我向你推薦掃地機器人的話,我只能這樣說,“掃地機器人分為米家掃地機器人和其它”。
在8月12日的時候,米家掃地機器人迎來了升級,米家掃拖機器人(LDS激光導航版)正式發布。之前使用米家掃地機器人就比較省心,每天設置定時清掃,基本上只需在周末的時候拖一遍地,平時也都保持得很干凈。而升級了掃拖功能之后,拖地的操作也省去了。基于之前使用米家掃地機器人的良好體驗,我對米家掃拖機器人的實際使用效果也是充滿期待。
一、外觀、設計簡析
先開箱來對米家掃拖機器人做一個大致的了解吧。
包裝盒子還是牛皮紙包裝,簡潔、環保。包裝內的設計、配件的隔層也都非常合理。米家掃拖機器人還使用了單獨的防塵袋包裝。
前部的碰撞傳感器與機身之間也使用了泡沫塑料進行了填充,有效防止運輸過程中造成損壞。這樣的小細節還有很多,包裝上,米家掃拖機器人也是花了不少的心思。
配件方面,米家掃拖機器人也比之前的掃地機器人要更加豐富。首先就是多了在掃地、拖地模式下均可使用的二合一水箱,其次是拖布支架、兩塊拖布(半濕+全濕)。邊刷這次也多贈送了一個,一共兩個。
接下來看一下產品的細節。
米家掃拖機器人最不一樣的是什么?就是顏色。之前的米家掃地機器人、米家掃地機器人1S都是白色,而這一次的米家掃拖機器人提供了黑白雙色。我的這一臺為黑色版本。在這款產品的眾籌頁面上,目前僅有黑色參與了眾籌。后續,白色版本也會上線小米各大官方渠道。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并使用黑色的米家家居產品,第一眼還是感覺有些特別。它整體的外觀輪廓上與此前的產品變化不大,設計上還是非常簡約。在各種家居環境中,也不會顯得很突兀。機身采用LG原材料,頂部包括頂蓋也都是光滑的質感,很精致。
主機周圍一圈包括前方的碰撞傳感器為磨砂材質。最早米家掃地機器人的碰撞傳感器部分是亮面材質的,它的好處是看起來好看,與機身其它部分保持了很高的一體性。但在日常的使用中,其實并不實用,容易產生劃痕,這些劃痕在白色的光面材質上尤其明顯。磨砂質感的設計就很好的杜絕了這一問題的產生,更經久耐用,不會顯舊。
米家掃拖機器人在產品的細節上,更多地考慮到了實用性。在碰撞傳感器的這一部分,還加上了防撞條。更有效減少甚至避免了碰撞傳感器表面劃痕的產生,而且還不影響整體美觀。
這是米家掃拖機器人的激光雷達,它全新的LDS激光掃描系統,采用多級標定靶位和分段擬合算法,測距范圍能達到8m,掃描率高達6×360°/秒,采樣率達到2016次/秒,精度偏差小于2%。規劃更高效、精準。
米家掃拖機器人共配備12類多方位傳感器,能敏銳感知各種復雜環境。做到有效規避障礙物,保護家具和使用者。擁有2cm的越障能力,可以通過中心高度為2cm的圓弧線槽,普通家庭中的小門檻都能輕松應對。
設計上的改善和優化還體現在清潔刷上。之前,我在用米家掃地機的時候,打開包裝,清潔刷就隨手放一邊了,想用的時候根本想不到在哪。而米家掃拖機器人專門在前蓋下設計了專門用于防止清潔刷的卡槽,避免了清潔刷遺失的尷尬。這個小刷子還是非常有用的,可以用來清理塵盒,或者割斷主機上纏繞的頭發等細碎的雜物。
初次使用需要安裝邊刷,插上即可,安裝方便。
當然,我們也注意到市面上的一些產品有采用雙邊刷設計,而米家掃拖機器人使用的依然是單邊刷。有的用戶在購買掃地機器人時,容易被產品宣傳誤導。這里解釋一下,邊刷并不是越多越好。
首先,掃邊刷主要用來清理墻角和障礙物根部的垃圾,在其他地區清掃時邊刷不是主要的清掃結構。在非沿墻清掃過程中邊刷如果一直高速旋轉有可能會打飛垃圾,而米家掃拖機器人使用動態邊刷調速,非沿墻時會自動降低邊刷轉速防止打飛垃圾;其次,米家掃拖機器人設計只有一邊會沿著墻或障礙物根部清掃,所以另一側是不需要邊刷沿墻或障礙物;再者,雙邊刷在碰到例如線纜纏繞的時候,兩個旋轉方向相反的邊刷更容易被纏繞導致機器被纏繞,單邊刷則很容易脫困出來!
米家掃拖機器人主刷的打開、清理也都很方便,無需借助工具。
底部的這塊拖布就是米家掃拖機器人與之前產品最大的不同了。它通過拖布支架安裝在米家掃拖機器人的底部,拖布與拖布支架之間是通過魔術貼來固定的。附送的拖布分全濕拖布和半濕拖布兩種,可以根據自家砸臟污程度、地面材質自行選擇。
拖布的拆裝也是輕松愜意+方便,無需翻轉掃地機,即可快速拆裝。
因為采用了全新的充電座與適配器分離的設計,米家掃拖機器人的充電座體積更小。
但它也因此喪失了線材收納的功能,我現在還沒了解到它為什么要改成這種設計,這一點我并不是很喜歡。
但整體上,可以看到米家掃拖機器人有很多非常有益的設計改進,比如防撞條、清潔刷收納槽等,耗材、拖布支架的安裝也非常人性化、易安裝。是真正從用戶角度出發而設計的一款產品,基本照顧到了用戶使用場景中的方方面面。
二、試用
裝上拖布、換上二合一水箱,開始使用。
使用前,需要連接米家APP。在米家APP首頁,點擊右上角的“+”根據提示一步步添加設備即可,連接的過程也很順暢。
裝上二合一水箱后,米家掃拖機器人的界面中,就出現了掃地、拖地兩個模式。而官方頁面顯示,米家掃拖機器人是支持掃拖一體、單掃地和單拖地模式的。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單拖地模式需要及所需水箱配件將在后續上市并支持。
功能設置上,米家掃拖機器人也非常完備,支持預約清掃、設置虛擬墻、尋找掃地機等。我最喜歡的就是預約清掃功能,我也建議大家使用預約清掃功能,讓掃地機每天自動清掃。干凈在于保持,既然不用自己清掃,就盡量不要等地面上產生了頑固污漬之后再去處理,否則就純屬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了。
首次完成清掃后,米家掃拖機器人會自動識別房間并分區。你也可以對它分區的結果進行分割、調整和命名的操作。配合小愛音箱,“小愛同學,打掃客廳”指哪打哪兒。
掃地的效果我不再做單獨的詳細測試了,之前用米家掃地機器人的時候,就非常省心。主要看一下拖地的效果。
首先打開水箱膠蓋,往水箱中注水,完成后蓋好膠蓋。然后將二合一水箱裝入主機,聽到提示音,確認卡扣卡牢。將拖布支架裝好,在拖地界面中,點擊開始拖地,就進入了掃拖一體的清潔模式。
APP中還可以設置水量,分1擋、2擋、3擋。臟污程度較高的話,建議選擇3擋的大水量。
這是2擋水量的效果,基本上,拖完10秒即干。不會產生“和稀泥”,越擦越臟的狀況。
我在米家掃拖機器人拖過的地方用紙巾進行擦拭,是非常干凈的,與人工拖地的效果沒什么兩樣。
米家掃拖機器人拖地的操作,并不是在此前掃地機機器人的基礎上簡單增加了一塊拖布,一拖而過。它專門為拖地設計了專業的清潔路徑,模擬人工清潔方式,左右雙向來回擦拭。
這是掃地和拖地的記錄,可以看出兩種模式采用了不同的清掃路徑。拖地模式下,會進行雙向來回擦拭。
米家掃拖機器人的二合一水箱所能容納的水量我覺得并不是很大,在2擋水量下,清掃完18.7平方米面積的客廳,整個水箱的水就用完了。如果需要拖地的面積大,建議使用1擋水量。也希望與之配套的單拖地模式水箱盡快上市。
米家掃拖機器人使用的是智能精密電控水箱配合微控水泵,能精準控制出水量。還能感應出水狀態,不動不滲水。標配抹布也是專業的鎖水抹布。米家掃拖機器人掃拖一體的效果我認為是沒什么可挑剔的,地面干凈到都能映出影子來。
三、總結
之前我在選購掃地機產品的時候,市面上就已經出現了掃拖一體的產品。那時,我對掃拖一體的效果是有一定疑慮的,擔心出水量控制不好,越擦越臟,基于良好的用戶口碑,那時候就購買了單模式的米家掃地機器人。
但這次經過對米家掃拖機器人的幾次實際使用,我完全消除了這種疑慮。米家掃拖機器人掃拖一體的效果完全可以媲美甚至超過人工掃拖。有了米家掃拖機器人之后,地面清潔的日常工作無需再干預,都可以直接交給它去做。而且它不知疲倦,不會喊累,不會無故罷工。對于這個專職于地面清潔的小保姆,我給100分。
米家掃拖機器人已經上線小米商城、小米有品等官方渠道,正式售價1999元,首發特價僅1799元,再一次用平民的價格做到了高端的體驗。家里還沒有添置掃地機的用戶我建議一步到位,米家掃拖機器人價格合適、效果出眾,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019-11-13 10:32
如果問你筆記本最輕薄能到多少?也許沒人能有個準確的答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種輕薄的趨勢會繼續延續。11月13日,有一款特殊的筆記本問世,它的名字叫Peakago,尺寸為7英寸、重量為539克。一起來了解下吧!
據了解,Peakago微型PC具有7英寸的IPS可觸控屏幕,處理器為IntelAtom x5-Z8350超低功耗處理器。
這款處理器為四核心四線程,基礎頻率為1.44GHz,二級緩存2MB。該筆記本的操作系統為Windows10。
別看Peakago機身小巧,但是它的接口也有不少。
它擁有1個Type-C接口、1個USB3.0接口、1個Micro HDMI、1個Micro sim卡口、3.5mm耳機接口、1個Micro SD,基本可以滿足各種需求。
Micro sim卡的存在,可以讓該筆記本連接4G網絡,在沒有無線網的地方,這個設計是真香!
跟聯想Yoga筆記本類似,這款筆記本也支持360度旋轉,刷劇看電影、分享屏幕,真是各種姿勢都可以!并且360度對折后,還可以當作Kindle來用!
“目前的筆記本電腦太笨重、手機的工作生產力有限,續航不足。因此我們著手創建Peakago” “這是您在旅途中的完美工作伴侶。其緊湊的尺寸使您可以隨身攜帶它,而又不費吹灰之力,同時輕松完成這些任務!”Peakago的工作人員表示。
續航方面,該筆記本擁有4500mAh電池容量,外加上搭載英特爾的超低功耗處理器,想必會有一個不錯的額續航表現!
售價方面,可用的配置包括4GB RAM/64GB存儲(269美元),8GB RAM/128GB存儲(339美元)和8GB/128GB+4G LTE(399美元)。
此外,據Peakago官網介紹,該公司是一家專注于實驗室/筆記本生產的工廠,已有10多年的歷史,在英特爾,微軟,LG和許多其他主要品牌的不同OEM和ODM項目中擁有豐富的經驗。
責編:陶宗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