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晚8點,淘寶將啟動“百億秒殺節”,在全網低價基礎上,再打7折。蘋果“全家桶”iPhone15、iPad、Watch、AirPods 全套僅8888元;戴森吹風機、吸塵器、電風扇“全家桶”僅1999元;美妝“四大硬通貨”海藍之謎精粹水、蘭蔻小黑瓶、嬌韻詩眼霜和赫蓮娜黑繃帶,全套僅2499元。樂高蘭博基尼、布加迪、保時捷“三大神車組合”僅2999元。
不止大牌“全家桶”,這次淘寶百億補貼的單品也創下新低。以路鉑廷的蘿卜丁口紅為例,三個熱門色號集體開賣,折后僅需299元,不到全網低價的6折;Ulike的藍寶嫩膚冰點Rose脫毛儀全網新品首發,就給出了999元的好價,不到原價的3折;可口可樂的摩登罐汽水330ml*24罐,補貼后僅售29.9元,是原價的5.6折。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常規的硬通貨單品,本次限時補貼還為消費者帶來大量稀缺款。“一機難求”的華為Mate X5,不但能在百億補貼買到,補貼后僅11999元。Adidas Yeezy椰子鞋低至1399;另外還有任天堂霍格沃茨之遺卡帶、外星人X14R2電腦等稀缺款,也加入淘寶百億補貼。
臨近五一假期,出游需求也帶動戶外出行相關單品激增。戶外穿搭“頂流”始祖鳥硬殼沖鋒衣,淘寶加碼補貼后,首度下探至3000元內,僅2899元起;初夏必備的安耐曬防曬“小金瓶”,到手價僅69元;“露營搭子”如喜全自動便攜麻將機,補貼僅售1999元;喜德盛黑客系列山地車低至899元,騎行愛好者別猶豫,快沖!
據悉,本次淘寶百億秒殺節從23日晚8點開始持續到28日,消費者通過淘寶App首頁或搜索“百億秒殺節”即可參與。“本次淘寶百億秒殺節限時活動,有超2000萬貨品參加,帶給消費者閉眼買,無需比價的快樂。”淘寶百億補貼項目負責人表示,除了補貼之外,運動戶外、服飾、美妝、家享生活、手機3C、食品生鮮等行業也推出滿300-40或立減13%活動。
記者:程宬
編輯:袁彪
審核:祁績 顧軍
校對:芮天舒
腦報新媒體·歡迎關注
新知 | 科技前沿技術熱點
年末是網購高峰期,秒殺活動數不勝數,不少人為了秒殺到熱門商品想到用外掛,例如淘寶秒殺器、網上這些所謂的淘寶秒殺器,真的安全嗎?網上以關鍵詞“淘寶秒殺器”進行搜索,可以找到好多下載鏈接,可許多都是陷阱喲!
秒殺神器幫你占便宜
雙十一,沒搶到心儀的爆款;雙十二,手速依舊不及別人,元旦,你還愿意放棄嗎?
限時搶購已經成為電商百試百靈的營銷手段了,可多搶那么幾次、失敗那么幾次,是否懷疑人家開掛了?各種打著機密、秘密旗子的秒殺神器孕育而生,隨意搜索下,各種工具各種方法,絕對讓你眼花繚亂,感覺發現了秘密,似乎可以在元旦大殺四方,將喜歡的東西統統搶到,可真是這樣嗎?
不但騙你流量,更會竊取金錢
一些所謂的淘寶秒殺器鏈接就是一個幌子,騙人點擊賺的流量,但更多的是病毒。下載并運行假淘寶秒殺器后,軟件會在后臺偷偷下載各式各樣的盜號病毒、廣告病毒,導致上網卡頓、桌面出現廣告圖標等異常情況,最糟糕的是引來的支付寶病毒,假淘寶秒殺器會成功支付頁面,將網友引入黑客設計的支付釣魚陷阱,網友的錢就在不知不覺中匯入黑客指定的賬號中了。
類似淘寶秒殺器這類軟件有很多,真真假假無法分辨,我們的建議是在虛擬機或者云盤中使用,這樣更加安全。也可以將下載的軟件上傳到http://www.virscan.org,如果有知名殺毒軟件報警或者有5款殺毒軟件報警就不要運行。
微信,搶紅包也要謹慎
購物可以秒殺,搶紅包呢?很多小伙伴總是覺得自己在微信群里搶紅包的速度不及別人,于是乎,外掛成為了所謂的捷徑。
和秒殺神器一個道理,你想要比朋友手快,搶到更多紅包,可誰知道這些所謂的自動搶紅包軟件不是想要你零錢包甚至銀行卡里的所有錢呢?
無論是限時搶購還是紅包,無非是商家或者親友間的一種娛樂,何必非要想占個便宜呢?俗話說——貪小便宜吃大虧!
編輯:張毅
了解,隨著網絡購買風日益盛行,“秒殺”亦成為白領一族中的流行詞。網上賣家以不到20元的價格,限時拍賣10件時下流行款式的衣飾,成百甚至上千買家競相搶購,10件襯衣便在一秒鐘或者幾秒內售罄。如今,這種被網友稱為“秒殺”的網上銷售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網購一族的青睞。
許多曾經上網購物的消費者都有“秒殺”的經歷,不僅能購買到心儀的“便宜貨”,又能給自己帶來莫大的成就感,能在同事或者朋友面前炫耀一番。
李女士每天中午一回家,就準時打開自己的電腦,從“收藏夾”中找出早已收藏好的交易網站頁面。她準備參與競拍的,是一款售價1元的時尚圍巾。這款圍巾秒殺價只有1元,可要是到商場去買的話,價格至少得在百元以上。要是能夠“秒”上的話,真是撿了大便宜。
李女士從兩三天以前,就開始關注這家網店的秒殺商品。此次秒殺的圍巾數量只有3條,可是,準備搶購的卻有70多人。當電腦上的時鐘指向“14時59分”時, 李小姐開始緊張地盯著電腦屏幕,用力按F5鍵,一遍又一遍地刷新頁面。
分針指向15時整,賣家秒殺交易正式開始,李小姐眼疾手快地選好顏色,輸入驗證碼,確認無誤后點擊“我要購買”。然而,最終看到網頁上顯示的“對不起,此活動已結束”字樣,李女士忍不住滿臉沮喪地嘟囔道:“真可惜,又慢了一步!”
因此,在許多人眼里,“秒”到就等于賺到,不“秒”白不“秒”。
如果百度的搜索引擎上輸入“秒殺”字樣,可發現各大網站網購愛好者們交流“秒殺”信息的帖子幾乎隨處可見,甚至還出現了專門發布各個商家“秒殺”信息的秒殺網。在一家秒殺網站上,發布的秒殺商品從服裝鞋帽到數碼家電,應有盡有。
網站不僅公布了秒殺開始的時間、秒殺商品的特征和數量及想秒的人數等信息,而且為了讓想秒的網絡消費者“不差時”,他們還提供了賣家網站的準確時鐘,供消費者核對自己的電腦時間。
“秒殺”在為網購消費者帶來實惠的同時,更令不少商家財源廣進。例如,網站一家網店經營者將于近期開展1元秒殺1臺二手洗衣機活動,參與秒殺的消費者需花1元錢購買秒殺名額。離活動開始還有3天時間,想秒的人數就達到260人。對于店家來說,雖然是賠錢,可是店鋪的流量會有飛速上升的場景。
而事實上,一些網站或個人網店正是看準了這部分網友的消費心態,利用“秒殺”這種營銷手段吸引消費者去“血拼”,往往會出現“貨不對版”的情況,自己則財源廣進。提醒各位網友,不要貪圖一時便宜,中了“秒殺”的陷阱。
(1)“秒殺”低價變原價。在淘寶、易趣等大型購物網站中,“秒殺店”的發展可謂洶涌如潮。僅在淘寶上搜索“秒殺”字樣,就有40多萬條信息,但仔細瀏覽網頁,就會發現一些店鋪在“秒殺”時打出的低價旗號名不副實。
曾參加一個皇冠級別賣家限量版“秒殺”的陳女士介紹,她在網上熬到午夜0點,最終花48元搶到了一雙板鞋。因為是第一次“秒殺”到商品,陳女士非常興奮,收藏了該店鋪,閑暇時就到店中瀏覽商品。
不到半個月,陳女士就發現,店里又貼出了這款鞋子的圖片,正常售價就是48元一雙。此后她又搜索了其他的店鋪,發現另有一家店鋪也在銷售這個牌子的鞋,不作任何促銷,正常售價也只有42元。
(2)秒殺消費容易盲目。“秒”其實就是在虛擬購物環境中的限時搶購。從消費心理學角度分析,這種“限時限量”的提醒,會使消費者處于一種緊張的心理狀態之下,同時增加對商品的“物以稀為貴”的錯覺進而形成興趣,很有可能買下自己并不需要的東西,或忽略了產品質量,因一時貪圖便宜而誤入商家的“秒殺”陷阱。“秒殺”成癮的消費者要警惕自己陷入非理性的消費誤區。
另外,“秒殺”能吸引人氣的重要原因還在于這種商品需要跟別人“搶”,如果搶到了會令當事人產生成就感和滿足感。一些商家往往抓住人們這種心理,雇用“搶手”幫忙搶貨,制造緊張氛圍,吸引人氣。
(3)到手商品質量差。不少網友漸漸發現這種網絡購物其實暗含許多貓膩,有些網友“秒殺”來的物品是舊貨、過季貨。盡管商品非常便宜,但是質量不是很好。
劉同學前段時間在某大型購物網上看到一則“秒殺”的消息,“秒殺”時間是當天11時整。于是當天9時,她就守在電腦旁,查詢自己的銀行賬戶資金是否充足,再重新設置密碼,減少數字,盡量縮短購買的時間。等時間一到11時,她立刻摁下鼠標鍵,于是成功“秒殺”到一款9元的針織衫。不過剛穿了兩天,劉同學就發現衣服袖子上的線封處開口了,而且特別容易起球。
更有甚者,店家顯示在網頁上的商品圖片通常都是通過Photoshop等軟件進行修飾和包裝過的,即便推出的價格十分誘人,其實貨物的真實價值還是不值“秒殺”的價格。
有些電子產品可能是一些返修機或是水貨,同時還有一些是舊貨或過季貨。 業內專家表示,現在不少商家開展活動其實是為了招徠人氣,達到自身宣傳目的。建議網友謹慎參加這類活動,以免陷入商家設置的陷阱,防止購回一堆質量不是很好甚至是很差的商品。
(4)限量出售名不副實。一些店鋪在“秒殺”時打出限量出售,可是卻名不副實。
網友廖先生曾經參與一個“秒殺”活動,活動頁面上顯示參與“秒殺”的貨物是5件,可是等他搶到手后,沒過多久,該商鋪又在對同件商品進行“秒殺”,而且貨量更多。
商家其實借虛假“秒殺”活動吸引買家參與,賺取“秒殺點”,消費者很難發現其中的貓膩。在缺乏監管機制的前提下,商家通過暗箱操作將商品賣給自己人,買家則可能在“天上掉餡餅”的幻想中步入商家的“陷阱”。(5)“秒殺”未開始,商品“已下架”。有的商家舉辦“秒殺”活動純粹是為了賺人氣。一些價值比較高的商品,有時候還沒開始,就已經下架拒絕銷售。
網民“小壯”在壇子里發帖控告說,12月初,他參加聯想淘寶網店1 999元“秒殺”聯想筆記本電腦的活動時,原定于下午4時50分開始秒殺。
活動當天,“小壯”提前30分鐘等候在電腦前,商品一直處在“即將上架”狀態,“小壯”不停刷屏,離活動開始還有3分鐘,商品突然顯示可購買。“小壯”立即點擊按鍵購買,卻被提示商品“已下架”,從開始“秒殺”到提示下架,整個過程不到20秒。
“小壯”立即查詢成交記錄, 發現只有一臺筆記本成交,而網站事前的廣告中宣傳,當天供應40臺電腦供網友“秒殺”。此后,他再刷新電腦頁面,發現成交記錄不停上漲,他說:“此時商品已處‘下架狀態’,怎么可能再成交?”
(6)“秒殺”設局二次消費。有些網店利用人們貪圖便宜的心理,巧妙設局讓消費者陷入二次消費的陷阱。
參加99元“秒殺”鉆石戒指的活動中,網友“玫瑰添香”有幸獲得了一枚鉆戒。正當她高興不已時,客服人員卻通知她,趕快補足尾款。
在客服人員的引導下,她在網頁的一個不起眼角落處看到了“秒殺必讀”的鏈接。原來此次“秒殺”的商品只是鉆戒上的鉆石,戒托不在“秒殺” 范圍之內,戒指的戒托是18K白金的,需要額外付費1 299元購買。客服人員還聲明:他們專門在網頁進行了說明,網民沒看見,是網民自己的疏忽,網店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果網民“秒殺”成功后,又不愿意掏戒托的費用,就等同于違約,99元的費用并不退還。
總之,“秒殺”活動是店家利用消費者心理進行促銷的一種手段。故意打出的“限量限時”,引起消費者“物以稀為貴”的興趣,加上商家前期的心理暗示,令消費者加入搶購行列。網友們在購買時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能感情用事,中了商家的“招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