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目前附贈耳機的手機越來越少,3.5毫米耳機接口也成了稀罕事物。這造成了真無線耳機們如雨后春筍般涌向市場。從手機廠商,到配件廠商,再到專業音頻廠商,都有自己的相應產品。1月18日由三星發布的Galaxy Buds Pro就是最新的熱門款潛力股。
01佩戴與便攜性
就像鞋之于雙腳、馬鞍之于馬背一樣,耳機的佩戴極為重要。不良的佩戴不僅影響舒適性,還會連累音質、麥克風收音和操控等各個方面。
一般情況下,佩戴優秀的入耳式真無線耳機需要有三個特征:圓潤、小巧、輕量。三星Galaxy Buds Pro具備全部三個特征,所以佩戴起來可以做到不咯耳朵、穩定性高、密封良好、沒有明顯風噪和聽診器效應(腔體造型特殊的無線耳機也可以有聽診器效應)。
三星Galaxy Buds Pro
當然,由于采用了入耳式設計,相對于AirPods Pro那種“半入耳”耳機,三星Galaxy Buds Pro會稍微撐起耳道,但這個“撐起”的感覺并不強烈。而且正是因為這種“撐力”,用戶才能得到更穩定的佩戴、更好的被動降噪和足量的低頻。總之,三星Galaxy Buds Pro是個典型的佩戴優秀的入耳式耳機,能接受入耳式的朋友用起來都沒問題。
耳機佩戴方式
便攜性指的是耳機盒體積。三星Galaxy Buds Pro耳機盒的厚度大概相當于一根大拇指的粗細,耳機盒的長寬相等,比銀行卡窄邊要窄。這個尺寸絕對屬于小巧那一類,而且還是圓潤的扁平狀,非常適合放入口袋。
三星Galaxy Buds Pro
02主動降噪、環境音模式
主動降噪已經成為了主流高端真無線耳機的標配。此前,AirPods Pro主動降噪代表了真無線耳機的標桿水平。相比之下,三星Galaxy Buds Pro的降噪能力毫無疑問更強。佩戴密封性帶來的被動隔音和智能ANC帶來的主動降噪效果出奇得好。而且,三星Galaxy Buds Pro并沒有出現部分耳機開啟主動降噪后出現底噪的狀況,這點大家不用擔心。
主動式降噪、關閉和環境音三種模式
不過,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和其它耳機一樣,主動降噪只對一部分波段的聲音作用明顯。有效抑制地鐵、公交車和飛機的轟鳴聲是它的強項。但是面對鼠標、機械鍵盤按鍵聲這種相對“尖銳”的聲音,主動降噪沒什么用。
為了避免與外界溝通時聽不清周遭環境,三星Galaxy Buds Pro具備了環境音模式。會主動放大周圍的聲音。不過,三星Galaxy Buds Pro的環境音模式沒有那么通透,放大后的環境音加工感較強,但好處是真得可以把環境音放的很大,開啟方式也非常智能。
主動式降噪和環境音模式都有強度調節
大家可以通過手機APP或耳機觸控手勢切換到環境音模式,也可以通過張嘴說話激活耳機自動切換到環境音模式,保證對話的順利進行。
03音質與通話
主流真無線耳機都有著相似的音頻傳輸帶寬,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的音質都差不多。相反,各個品牌耳機間的音質差別非常明顯。
由于三頻均衡,而且還是那種都不怎么樣的均衡,AirPods Pro的音質通常會被稱為“白開水”。三星Galaxy Buds Pro的音質同樣均衡,但卻是低頻、中頻和高頻都很好的那種均衡。這種音質特性,非常適合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音質,或者什么類型音樂都聽的用戶,但不適合只聽達到“轟頭”級別低頻的人。
三星Galaxy Buds Pro
通話質量是真無線耳機的另一個重要指標,地鐵公交內和大風環境經常會讓戴耳機打電話的收音受很大影響。幸虧三星Galaxy Buds Pro有著不突兀的造型、三組麥克風(多源收音)和一個語音拾音器,風噪抑制和麥克風收音質量都很優秀。
04操控體驗
三星Galaxy Buds Pro支持APP和觸摸操控兩種控制模式。配套APP有兩個:Galaxy Wearable和Samsung Connect。不過,由于后者更加注重于智能家居,耳機控制功能比較簡單,所以我們還是推薦大家使用Galaxy Wearable。
Galaxy Wearable界面
Samsung Connect界面
使用耳機的第一件事肯定是配對,打開設備藍牙,戴上耳機按照如圖所示長按兩個耳機3秒即可,很方便。
配對示意
連上之后,大家可以通過觸碰耳機表面(左、右都行)實現暫停/播放、下一首、上一首、接聽/掛斷電話和拒絕來電這一系列功能,以上功能是不能被修改的。大家能修改的是單次長按耳機執行的操作。用戶可以在音量+/-、主動降噪/環境音切換和Bixby助手三個操作中選擇。
操作示意
可定制操作示意
三星Galaxy Buds Pro的觸控足夠靈敏,測試過程中沒出現按了沒反應的狀況。手指肚子有水,改用手指關節也可以順利觸控。只不過每次從觸摸到聽見操作確認提示音,耳機會有大概不到一秒的“反應”時間。
另外,僅通過耳機觸控無法同時關閉主動降噪和環境音,這個操作只能通過APP實現。
05聲音延遲、連接距離、多設備切換
無線耳機和有線耳機最讓人感知明顯的區別就是聲音延遲了。現在主流真無線耳機已經能做到聽音樂和看視頻時不影響正常使用的低延遲。但是在玩游戲時,無線耳機的延遲還是比較明顯。
為了緩解這一問題,三星Galaxy Buds Pro內置了“游戲模式”。在Galaxy Wearable APP內開啟后,游戲的聲音延遲有明顯下降。比如在《和平精英》中,開啟“游戲模式”后,開槍聲音的延遲明顯更短,大約能有50%的提高。
真正有用的“實驗室功能”
連接性能方面, Galaxy Buds Pro有一個地方值得夸獎,那就是連接距離。在無線環境相對簡單、大概一百多平米的室內(比如家中),就算把手機放在角落,也可以實現無死角覆蓋,走到哪耳機聲音都很穩定。在無線環境復雜的辦公區域,耳機的有效連接范圍會變短,但也足夠遠,大約能有二十多步的距離。
三星Galaxy Buds Pro對自家的產品有著優秀的多設備連接適配,比如可以實現在三星Galaxy手機和平板電腦之間的自動切換。哪個設備開始使用音頻,就把耳機連到哪個設備,只不過需要提前配對,并且保證設備軟件更新到最新。
三星生態內設備之間的多設備切換
06續航和其它
續航方面,三星Galaxy Buds Pro耳機本體能有大約8小時的續航,耳機盒還能提供額外的20小時,是主流真無線耳機的正常水準。
三星Galaxy Buds Pro的充電很方便,不僅支持無線充電,有Type-C充電口,附贈的充電線還不是那種很短的線。足夠長度的充電線可以有效避免有線充電時耳機盒不好擺放的問題。
包裝內全部物品
三星Galaxy Buds Pro還有很多其它功能特性,比如高等級的IPX7防水、查找耳機和朗讀通知等。其中IPX7防水等級在非三防耳機中非常突出,AirPods Pro只有IPX4的防水等級。
其它功能
07真無線耳機又一選擇
出色的佩戴、小巧的耳機盒、突出的主動降噪、雜食向的音質、便捷的操控和IPX7防水等特性讓三星Galaxy Buds Pro成為了最全面的真無線耳機之一。配合1299元的價格,這款耳機真的很適合“盲狙”。由于性能的全面,只要是你安卓生態內的用戶,選購真無線耳機時,基本上就繞不過這款耳機。如果你有三星設備,那么就更沒理由不考慮它了。
(7617383)
源:快科技
一、前言:三星旗艦輕薄本閃亮登場!首搭QLED屏幕+雅典娜計劃官方認證
早在去年的CES展會上,英特爾就公布了針對筆記本產品的“雅典娜計劃”,這是一個全新的規范和標準,更加關注用戶的體驗,要求設備有廣泛的適用性、滿足即開即用的性能、使用戶能夠更專注于工作,意在打造更加高端且不妥協的輕薄移動設備。
Intel為“雅典娜計劃”制定了相當詳細的標準
一年多時間過去了,“雅典娜計劃”的細節逐一披露,符合其認證的產品也開始陸續登場。
按照“雅典娜計劃”的要求,這類產品必須滿足六項關鍵的體驗指標,即,即時反應(Instant Action)、性能和響應能力(Performance and Responsiveness)、智能化(Intelligence)、續航時間(Battery Life)、連接性(Connectivity)和 外觀(Form Factor)。
簡單來說,這類筆記本必須兼顧輕薄一體的外觀和持久穩定的性能,在電池供電條件下,滿足基本使用的流暢,并且擁有即開即用的快速響應能力...諸多優點集于一體,擁有了“雅典娜計劃”認證,就是高端輕薄移動設備的代名詞。
本次評測的主角三星Galaxy Book Flex,就是三星首次通過“雅典娜計劃”的兩款超輕超薄筆記本之一。
三星Galaxy Book Flex定位更為高端,并且在支持“雅典娜計劃”中的諸如快速恢復工作、真實電池使用環境下能做到及時響應、全天候續航等特性之余,還有一些其他閃光點:
1、這是首款搭載了QLED量子點顯示屏的筆記本產品、擁有優秀的屏幕素質
2、在傳統的操作方式之外,還引入了S Pen觸控筆,并支持隔空操作
3、360°翻轉屏設計 外加金屬外殼 使用姿勢多樣且耐用
4、高達3777MHz的雙通道內存,配合i7-1065G7 ,性能表現值得期待
5、擁有69.7Wh的電池,可以實現全天候續航
6、高速160Mhz頻寬Wi-Fi 6的支持
7、2*雷電3+1*Type-C接口,外加UFS/MicroSD卡槽,擁有不差的擴展能力
除了這些,三星Galaxy Book Flex還支持許多便捷功能,比如三星的快速搜索和Samsung DeX功能,做工和設計也不錯,鋁合金超薄機身、AKG調音揚聲器,獨立安全芯片和指紋解鎖、全新設計的格狀鍵盤等,就在接下來的詳細評測中一一介紹。
二、外觀:360°任意折疊 鋁合金機身+小巧機身
鋁合金機身,硬朗的切邊,小巧的機身,再加上皇家藍這個獨特的顏色,三星Galaxy Book Flex的外觀可謂極具辨識度,這個“小本”只要看到一眼就忘不了。
拿到它的第一感受就是輕薄。整體厚度不過12.9mm,重量僅1.16kg,方正的鋁合金機身,拿在手上,三星Galaxy Book Flex既輕便又踏實。
邊框更窄、屏占比更大的同時,身材更加小巧了。三星Galaxy Book Flex的機身三維僅302.6 x 202.9 x 12.9 mm。屏幕采用了常見的三面窄邊框設計,最窄處達3.9mm,并且將傳感器、攝像頭都做到了窄邊之中,足見工業設計的實力。
此外,這塊屏幕也十分優秀,首次將三星用于電視上的QLED顯示屏引入到了筆記本產品之中,擁有最高600nit的亮度、99.66%的DCI-P3色域,支持HDR+顯示。
最重要的是,這塊屏幕通過VDE了認證,擁有100%顯色體積,這意味著它在任意亮度下都有著準確且一致的色彩表現。
接口方面,三星Galaxy Book Flex擁有1個3.5mm耳機/麥克風接口、2個雷電3接口、1個Type-C兼做充電口,擴展性有一定的保證。
在鍵盤右下角的指紋解鎖按鍵,三星Galaxy Book Flex支持指紋解鎖。
右側可取出安裝在機身中的S Pen觸控筆,其除了基本的觸控外更支持手勢操控,相當實用。
左側的卡槽,專門用于放置存儲擴展卡。三星Galaxy Book Flex支持UFS卡和microSD卡,前者為三星專用且能提供五倍于后者的速度,速度更快,且仍然與通用存儲卡兼容。
兩側的揚聲器共同構成了三星Galaxy Book Flex的聲學系統,擁有AKG專業音頻的調校,雖然是輕薄本,發聲單元較小(僅5W),但聲音表現依然不錯。
鉸鏈式結構,阻尼不錯,可以輕松完成三星Galaxy Book Flex的變形。即便立在桌面上,也相當的穩固。
隨包裝附贈的Type-C轉Type-A口,保證拿到之后就可以使用鼠標、U盤等外設。
三星Galaxy Book Flex的充電器,最大輸出功率可達65W。插座端的插頭與線材為一體化設計,這個在使用上稍顯不便,不過充電器整體也算是比較小巧。
三、性能測試:搭載15W版本i7-1065G7 性能小幅提升
10nm的Ice Lake處理器相較于此前的14nm新增了AVX 512F與SHA指令集,數據緩存增加了50%,二級緩存容量則從4x256KB增加到4x512KB。本次的三星Galaxy Book Flex 13.3英寸版本搭載的是15W的i7 1065G7。
1、CPU-Z
在CPU-Z中,三星Galaxy Book Flex的單核分數為482,多核成績則為2372。雖然這個成績在CPU-Z自帶的對比中甚至趕上了曾經的旗艦產品i7-6700k,不過考慮到睿頻2.0的加持,實際使用時受功耗和散熱的限制,i7-1065G7的表現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2、CineBench R15
三星Galaxy Book Flex在CineBench R15的單線程成績為172cb,多線程則有691cb。根據快科技移動CPU天梯榜可知,i7-1065G7(15W)距離i7-1065G7(25W)標準版本的成績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單線程成績相差4%,多線程成績相差2%左右
3、CineBench R20
三星Galaxy Book Flex在CineBench R20的單線程成績為423cb,多線程則有1281cb。
4、wPrime
三星Galaxy Book Flex單線程跑wPrime v2.1 32M用時35.992秒,多線程跑完1024M則花了344.327秒。這是一款通過質數計算時間來表現性能水準的軟件,花費時間越短,則證明性能越強。
5、Fritz Chess Benchmark
在國際象棋測試中中,三星Galaxy Book Flex的性能倍數為25.29,分數為12139千步,相較于上一代i7-8565U的成績沒有太大的變化。
整體來說,三星Galaxy Book Flex的性能在目前旗艦輕薄本中已經屬于王者水準了。當然,如果大家對于這臺筆記本上的i7-1065G7的性能想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歡迎進入快科技移動CPU天梯榜進行查看和對比。目前快科技移動CPU天梯榜已經收錄了絕大多數移動平臺CPU的標準成績,可以與本次測試的得分進行對比,或者和自己已有設備的分數進行比較。
四、屏幕素質與磁盤性能:QLED高色域高亮度 內存讀取速度超50GB/s
三星Galaxy Book Flex配備了一塊QLED屏幕,在背光利用率和色域上相較于一般的筆記本都有明顯的提升,擁有高達96.66%的DCI-P3色域和600nit的亮度。此外還擁有VDE認證的100%顯色體積,在不同光照下都擁有精準、一致的色彩顯示效果。
——屏幕測試
三星Galaxy Book Flex的屏幕擁有100% sRGB色域,和87%的AdobeRGB色域。
在正常模式下,最大亮度為401nit,最低亮度為30.5nit,最大亮度相較于一般的筆記本高出了不少。此外,高亮度下的靜態對比度為1000:1。
通過電腦內置的三星設置軟件,可以開啟戶外顯示模式,此時的屏幕亮度會進一步增加,接近600nit的最大亮度。
色準方面,這塊屏幕的平均ΔE為1.32,色彩顯示非常精準,一般小于3家用即沒有問題,小于2就可以滿足專業需求。
三星Galaxy Book Flex的屏幕支持HDR+顯示,開啟之后可以讓增強黑色區域的細節顯示。電腦內置的三星設置軟件提供了一套色彩管理設置,可以根據需要選擇自己偏好的色彩模式。
兩個亮度下的色彩表現 幾乎沒有太大的差別
三星Galaxy Book Flex的屏幕還擁有VDE認證的100%顯色體積,可以保證在不同亮度下都擁有一致的色彩表現。一般來說,校色儀也僅僅能保證在設定亮度下的色準,更改亮度后都需要重新校準,而擁有100%顯色體積的三星Galaxy Book Flex即不用擔心這個問題(系統也已經內置出廠校色文件)。選擇100%亮度和50%亮度分別測試進行比較,不同亮度下的色差變化幾乎沒有。
最后,簡單看一下屏幕均勻性。在黑暗環境下,用屏幕顯示純黑內容并開啟最大亮度,邊緣幾乎沒有明顯的發光區域,漏光控制的還不錯。
——磁盤性能測試
兩個測試軟件,順序讀寫速度均達到了2300MB/s以上,4K隨機讀寫的速度也相近,讀取速度在50MB/s左右,寫入速度在150MB/s左右。
——內存性能測試
10代Ice Lake架構默認支持最高3777MHz的DDR4內存,相較于八代處理器僅支持2400MHz來說進步了不少,高頻內存除了對于整體性能有所提升外,對于核顯的性能提升更為明顯。
三星Galaxy Book Flex搭載了雙通道 3777MHz DDR4內存,實測內存讀取速度為53834MB/s、寫入速度為51156MB/s、復制速度為50565MB/s。
五、游戲性能測試:核顯性能兩倍于UHD 620 網游中等畫質流暢運行
三星Galaxy Book Flex所搭載的i7-1065G7處理器里面的Iris Plus Graphics擁有64個EU單元,512個ALU單元,是i7-8565U上核顯的2.5倍,配合超高的顯存頻率,其核顯性能也提升不小。
1、3DMark測試
在默認的性能模式下,Iris Plus Graphics在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中的圖形分數達到了1081分,考慮到功耗的限制,這個分數并不意外,不過也已經有前代UHD 620的二倍左右。
2、游戲測試
使用游戲《英雄聯盟》測試三星Galaxy Book Flex的游戲表現,分辨率設置1080P,畫質選項為高。
三星Galaxy Book Flex對于功耗的限制比較嚴格,游戲過程中的溫度也就維持在74℃左右,幀數在47幀上下浮動。如果追求游戲流暢度的話,可以調低畫質來提高幀率。
六、溫度及續航測試:核心溫度控制穩定 持續使用續航7.5小時起步
——溫度測試
測試時,室內環境溫度27℃,運行AIDA64 FPU 10分鐘,i7-1065G7的核心功耗穩定在12W上下浮動,頻率穩定在1.5GHz,溫度穩定在75℃。
——續航測試
作為雅典娜計劃的認證要求,筆記本的極限續航必須能夠達到一天的門檻,不過要求的測試條件可能過于極端。下面利用PCMark 8來測試一下實際辦公續航,開啟藍牙、Wi-Fi、亮度50%,,性能模式為均衡,電池模式選擇更長的續航。
三星Galaxy Book Flex在PCMark 8的Work Accelerate模式下測得的續航時間為7h34min,這是在這段時間內不間斷使用視頻、文檔、網頁瀏覽等操作的結果,實際使用的續航時間會更長,甚至在省電模式下,還能更進一步的獲得提升。
節能模式和省電助手模式 都能進一步延長續航
除了平衡模式外,三星Galaxy Book Flex還提供了節電模式、定制的省電助手模式兩種方案。節電模式依舊是Windows系統提供的公版省電策略,續航時間相較之前測試略有提升。
節能模式下的續航數據 預計最終續航在8.7小時左右
在定制的省電助手模式下,系統的改變更為明顯。屏幕亮度調節策略有所改變,最大亮度下降了不少,其他后臺進程、CPU調度策略等也都有所調整,使用過程中發現觸控屏的靈敏度也有所調整。不過該模式下依舊可以流暢的完成文檔處理、網頁瀏覽這些基本的工作。同時保證續航時間的提升。
在省電助手模式下,同樣使用PCMark 8的Work Accelerate模式進行續航測試,亮度設置為該模式下的50%,保持Wi-Fi、藍牙的開啟,經過8h53min后結束,電量仍剩余19%。可估計在電量完全耗盡的情況下,可以不間斷的使用三星Galaxy Book Flex瀏覽網頁、編輯文檔、視頻通話/觀看視頻達11.小時左右,在日常使用、會不間斷息屏待機的情況下,這個續航時間將更為可觀。
此外,三星Galaxy Book Flex支持65W的PD快充,經過測試,經過1個半小時左右即可充滿,充電半小時電量達到30%,因為使用的是公版的PD快充協議,所以可以選擇自行購買更為小巧的氮化鎵充電器替代原裝充電器,讓三星Galaxy Book Flex更加便攜好用。
七、體驗:S Pen比觸控板更好用!還有額外小功能
在體驗三星Galaxy Book Flex時,如果說什么給人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那就是那支十分好用的S Pen觸控筆。
作為三星Galaxy Book Flex的標配,這支S Pen觸控筆平時就可以直接收納在機身側邊之中,和筆記本電腦融為一體,沒有額外攜帶的麻煩,也不用擔心閑置時有丟失的可能。
S Pen本身在觸感上就做得十分優秀,所以代替鼠標,使用觸控筆直接在屏幕上操作也十分自然。距離屏幕很近時就可以實現光標感應,單機選擇、雙擊打開、長按呼出右鍵、長按移動拖動,可以說S Pen不僅能夠勝任鼠標的操作,在操作手感上也絲毫不遜色。
此外,S Pen筆身上還有一個按鍵,借助按鍵可以完成實現更多的功能。
借助按鍵的配合,S Pen不僅可以做到類似PPT遙控器一樣的遙控功能,設置按一次或兩次的觸發效果,四個方向及順、逆時針旋轉,都能設置觸發的功能選項,實現更快捷的操作。
為觸控筆設置的快捷菜單,光標懸浮屏幕的情況下按下按鍵即可呼出菜單,非常方便。
菜單包含了截圖、筆記、傳屏等多個功能,本身呼出功能菜單就非常方便,這些功能也非常適用于演示使用。
三星Galaxy Book Flex中還提供了了一個快捷搜索的功能,和Windows自帶的搜索功能相比,它首先不用擔心新版本Windows搜索功能的BUG,其次搜索選項上,支持分區、類型、日期、包含關鍵詞/不包含關鍵詞的篩選,對于文檔繁多的用戶來說,這個搜索功能相當好用。
三星Galaxy Book Flex還支持無線反充功能,開啟無線反充后,將支持Qi協議的設備放置在觸摸板上方,即可進行充電。
八、總結:一臺理想的高端輕薄本
對于游戲本,我們的需求往往很明確。極致的游戲性能,或許還要來點小小的燈效,就能夠滿足。但對于輕薄本,我們到底需要追求什么?這里需要糾結的地方往往有很多。
雖然對于輕薄本的要求一直在改變,從上網本、到超極本、再到如今的雅典娜計劃,輕薄本卻也一直在緊跟時代的腳步,始終沒有退出歷史的舞臺。用戶對于性能的需求從來都只多不少,輕薄本雖然輕薄,但也已經不再專注于單一的參數,在雅典娜計劃的加持之下,如今的高端輕薄本更強調綜合的體驗,續航、性能、外觀設計,這三點互相制衡,形成一個最優解,在高端輕薄本上,缺一不可。
秉承著這個觀念,三星推出了三星Galaxy Book Flex這樣一款優秀的產品,配置和參數都擺在那里,經過了Intel的官方認證,它的性能、它的續航、它在低功耗模式下的穩定表現、不同工作狀態下的響應速度...你都大可放心。
通過Intel“雅典娜計劃”認證的產品也不少,但是三星Galaxy Book Flex能夠抓住用戶的額外的閃光點也有很多。在原本“專注工作、使用廣泛、高端且不妥協”的基礎線上,它加入了許多的特色設計,像QLED屏幕、S Pen的操控設計...使得三星Galaxy Book Flex能夠脫穎而出,牢牢的抓住用戶的眼球。
這塊QLED的屏幕,本身就擁有非常高的素質,在本身高色域的基礎之上,相較于一般的LED屏,因為對于背光擁有更高的利用效率和控制,能夠更為精準的表現色彩,從而實現100%的顯色體積,在任何的環境下使用這塊屏幕,都相當的養眼。
老實說,這次S Pen的體驗充滿了驚喜。折疊屏的形態之下,三星Galaxy Book Flex的使用方式就有很多,有了觸控筆的加持,鼠標甚至都可以省去,直接在屏幕上就可以進行高精度的觸控操作、截圖、筆記演示等。在筆者撰寫文章時,許多數據的處理就是將三星Galaxy Book Flex反折立在桌面上,利用觸控筆來完成,其效率絲毫不亞于鍵鼠操作。甚至方便不少。
其它諸如指紋解鎖、AKG聲效、三星DEX跨屏助手、快捷搜索,和功能強大的定制三星設置,都是在這些之上錦上添花的功能,當有需要的時候,就會真正的派上用場。
作為一款定位高端的筆記本,三星Galaxy Book Flex無論從外觀、設計、性能、體驗來說,都對得起高端的定位。當產品來到了這一檔次,其實就是在細節之處一決勝負。而三星的精致的工業設計,絕對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加分項。
當然作為高端產品,三星Galaxy Book Flex的定價也十分高昂,不過如果恰好有這類高端筆記本的需求,相較于那些純“平板”類設計或搭載其它系統的產品,這樣一款更為精致、屏幕優秀的百變小本,可能會更加令你愛不釋手。
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ggyzg
創作立場聲明:無利益相關,純屬瞎寫,歡迎討論
為什么我要買一個平板?
因為我想要一個設備來隨時方便地閱讀文獻與記筆記(其實是摸魚看愛奇藝)那為什么要買一個安卓平板? iPad Pro不香嗎?香是香,可是我除了一個mac mini,一個airpods 還有一臺黑蘋果也沒啥iOS生態。而且iOS還沒有我肥腸喜歡的某些安卓獨有的特色愛啪啪(例如kiwi瀏覽器,可以裝任何chrome插件;例如tachiyomi,可以看幾乎所有漫畫 ,此外還有等等等iOS給不了的優秀獨立app)
正面
背面
原裝皮套支架效果
既然是打著促進學習的旗號買的平板,當然要記筆記啊。作為一個苦逼基礎醫學研究僧,每天除了肝實驗就是在看文章(以及找機會摸魚 )
由于我在PC上使用Zotero作為文獻管理工具,并且設置了Webdav來同步文獻PDF,所以我在平板上安裝了Zoo for zotero,一樣也能同步條目和PDF附件 !配合xodo在PDF里標記和勾勾畫畫非常舒適!
一些隨筆筆記則使用三星筆記記錄,筆跡非常跟手幾乎毫無延遲,聽講座的時候記筆記很方便。可以說自從買了這個板板之后我主要都是用平板來看文獻了,效率高的不止一點 。
三星筆記用來隨記
三星筆記
順帶一說三星筆記在Win10端有UWP,但非三星電腦沒法從微軟商店下載,不過可以從不正經的渠道安裝 ,而且一樣能同步。
配合Xodo看文獻是真的舒服
第二個痛點就是為了桌面模式,連上藍牙鼠標鍵盤,儼然成了一臺不太正經的PC。甚至還能連接顯示器來使用,雙屏顯示
。在Dex模式下,三星瀏覽器,Edge,kiwi都能很好的支持PC頁面。特別推薦kiwi瀏覽器,安裝了user-agent switch和油猴之后,幾乎能獲得和PC端chrome瀏覽器一致的體驗。不過Dex模式下也有某些app dpi適應有點問題(沒錯就是微信,qq音樂,還有x寶),B站、A站的app也沒法全屏播放,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倒是有正經的hd版(體驗意外的還不錯,果真買后愛奇藝 )。不過既然都有kiwi了,看B站就不如直接瀏覽器播放來的舒服了,再整點油猴腳本,瀏覽體驗噌噌噌地上漲啊
Tab S7的Dex模式-還能同時使用平板
比較爽的是在連接顯示器開啟Dex模式的同時還能操控正常模式的平板,相當于拓展了一個副屏 。不過使用外接顯示器似乎就沒法在平板上開啟120Hz了,略有不爽
大家都知道華為的跨屏協同很不錯,其實三爽也有類似的操作,就是Samsung Flow(三星用戶手冊.ipg )。使用這玩意就能夠在平板上同步手機的通知以及傳輸文件(前提你得是三星手機),還能夠直接把手機投屏上去,開啟套娃模式
使用flow協同的手機攝像頭對著屏幕XD
視覺:120hz 刷新率感知很強,但由于是LCD所以相比于OLED存在一些拖影,不過依舊非常順滑。另外雖然不支持HDR,但是支持P3色域,亮度宣稱也有500nit,加上2k屏的加持,觀感上還是不錯的。
聽覺:AKG調音的四揚聲器真的非常非常,聲音洪亮、層次感非常足(玄學聽感,至少比我的elitebook的喇叭好)
文字處理:雖然微軟全家桶功能上做的差強人意,不過我覺得至少滿足最基本的文字需求還是可以的...配合onedrive改個PPT,寫點小報告也還行。照片修圖:這個就得提到Lightroom了,安卓端的lightroom我覺得已經可以基本上滿足很多人的需要了。基本的控制條都有,而且還能用預設,簡單修個圖完全足夠。什么?你說處理raw格式要訂閱?嘿嘿,資金不充裕的同學可以轉道酷安找找快樂版。 如果還要更加高級的功能,還可以下載PS Mobile ,這玩意基本上就是網頁版photoshop的本地緩存套殼,可以離線使用,除了不能裝插件基本上正經photoshop該有的功能都有了,配合spen修圖ps爽歪歪 。
Lightroom for Samsung基本上該有的都有了,不過我看非samsung專版的lightroom基本上也差不多就少了幾個三星的模板
實在需要PS還有PS Mobile這個神器
雖然有865加持,但由于我基本上不玩手游,所以我也對性能啥的也沒啥感覺。對于平板的主要娛樂用途就是看視頻和漫畫。雖然B站app不咋地,但是騰訊視頻HD和愛奇藝HD都意外的還行,UI布局設計啥的明顯都對平板有優化。另外我還在自己的NAS上部署了Plex服務器(小姐姐們的家 ),配合plex的app體驗還不錯。而至于漫畫,那必須推薦tachiyomi這個神器,使用這個app幾乎可以下載所有網絡上的漫畫(甚至是某些里站 ),對于看漫畫來說大屏幕真的太舒服了。
PLEX
漫畫神器TachiyomiJ2K,在平板上看更是舒服
屏幕品控和拖影:許多人說S7屏幕邊角發黃,我也翻車了 ,不過我覺得還行,正常情況下看不太出來(如果能換S7+的OLED屏將絕殺,可惜換不得 )。另外相比較手上OLED屏幕的S20,LCD的120hz確實有明顯的拖影,敏感的人還是選擇S7+吧。
鏡頭拉跨:雖然幾乎不用后置的鏡頭,但畫質實屬不行,只能說有個廣角聊勝于無吧。
應用生態:其實這應該屬于安卓碎片化和國內流氓廠商的鍋,太多應用沒有對平板做適配了。雖然現在的安卓api框架下大多數應用都能做到dpi自適應(這一點比ipad好,至少不會不適配就給你整個大黑邊),但布局完全就是個大號手機,甚至某些廠商連自適應dpi都給你閹割掉(某鵝廠某ali,這一點上甚至不如很多獨立制作的app),尤其DEX模式的自定義比例窗口主要依靠的就是安卓應用的dpi自適應,而微信qq音樂某寶JD這些毒瘤直接給你閹割掉,整出各種奇葩問題(好消息是8.0版的微信似乎終于支持自適應dpi了,可喜可賀zxldm回來了)
看著好像還行的qq音樂小窗口
一全屏給你整成這樣
安卓平板值不值得買?我尋思還是值得的,雖然處理器性能比ipad pro差得遠,但實際上輕度的辦公修圖還是沒問題的。而且安卓平板現在標配的桌面模式加上無限制數量任意調整大小的小窗口,實際上帶來了更加接近傳統PC的體驗,接上鼠標鍵盤那操作的效率簡直指數性提升 。再加上安卓端還有一些神級別的瀏覽器可以安裝桌面chrome的插件(比如kiwi,yandex,firefox,嗯還有錘子),直接大大提升了用平板瀏覽網頁的感受 。這些都是安卓本身的優點。說到桌面模式,我其實對錘子的TNT也很感興趣,特別是最近發現錘子的瀏覽器竟然支持了桌面chrome插件,可惜錘子無了,以后可能也不會再有人接盤了。
那么iPad呢?iPad OS在我的感覺來看,就是想要在iOS的基礎上拓展多任務處理能力,但做的實在一言難盡...讓人感覺蘋果就是不想把正經的macOS或者一個閹割版的macOS桌面模式放到iPad OS里 。假如iPad Pro能夠一插顯示器或者一接鍵鼠直接啟動macOS,那還不直接香爆? 這生產力不比現在的iPad OS強?論A14的能力運行macOS輕輕松松吧?希望蘋果和安卓能夠繼續互相借鑒,無論是iPad也好安卓平板也好,其實在生產力上還大有可為,在輕度應用上取代傳統筆記本幾乎就在肉眼可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