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藍廠三連發布了自家的折疊屏 X Fold、大屏機 X Note 以及平板 vivo Pad,好不熱鬧。
X Fold 和 X Note 托尼都已經上手評測過了,現在只剩下這臺 vivo Pad 平板還沒聊。
然后托尼發現了一個好玩的事情。
藍廠這臺平板發布之后,小米、OPPO、vivo 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平板產品線。
而且他們三家就像商量好了似的,平板參數配置差不多,價格賣的也都不貴。
難道說,安卓平板真要準備抱團上位干 iPad 了?
能不能上位干 iPad 托尼不知道,但要說給三臺平板挑挑毛病,托尼還是挺有傾訴欲的。
正好,這三臺機器都在托尼手上,干脆咱們就放到一起好好聊一聊,看看哪家平板的毛病最少、花樣最多。
我分別挑選了小米平板 5 Pro、OPPO Pad 以及vivo Pad 三臺設備,并幫他們把裝備拉滿,配好了全套的鍵盤和筆。
三臺平板的硬件參數、價格以及安兔兔跑分托尼先貼在下面了,有興趣看參數的差友可以先睹為快。
外觀設計方面,托尼在這三臺平板中,最喜歡的是 vivo Pad 的設計,這次藍廠調的藍色,確實是很耐看。
在硬件配置和性價比的維度上,其實沒啥好多說的,國產廠商相互之間卷的比誰都明白。
平板買回去,大部分消費者也就是放個愛奇藝或 Bilibili,懂得都懂。
真正能體現平板產品力的地方,其實是在娛樂功能以外的部分,而這部分的核心,其實從配件和互聯功能中,就可見一斑。
給平板配鍵盤和觸控筆本身沒多大毛病,畢竟光有那么大塊屏幕,是當不成生產力的,必須得有點高端的 “ 輸入裝備 ” 加持。
但這三家對于鍵盤和筆的重視程度,又沒有那么積極。
就拿鍵盤的折疊來說吧,OPPO 和小米采用的是背吸式鍵盤,放在桌面上折一下就能支棱起來。
而這兩塊鍵盤最大的問題在于,裝上之后平板只能以一種角度立在桌面上打字,沒法調整。
小米這塊鍵盤的觸點甚至還在底部,如果想要躺平打字的話就直接斷連給你看。
OPPO 的鍵盤倒是能放平打字,但它采用的是三方配件商 Rapoo 訂做的藍牙鍵盤。
不僅平時連接的時候要一直把藍牙開著,還得單獨給這塊鍵盤充電。
托尼現在終于明白為什么蘋果的妙控鍵盤賣這么貴了,懸浮式鍵盤真的是好用又輕便啊。。。
OPPO 和小米的這兩塊鍵盤雖有槽點,可在日常使用上倒沒什么大問題,最讓托尼崩潰的是 vivo Pad 鍵盤的設計。
雖然它既有觸控板、又能調整平板的角度,但它的鍵盤背殼,是從上往下折的。。。
只要你沒有遵循先折疊再站立這個步驟,就有可能引發嚴重的跌落事故,這塊磁吸觸點的松弛程度,就像托尼日漸失去光澤的皮膚。
別問,問就是遭受到了 100% 的Emotional Damage ▼
觸控筆這塊,小米和 OPPO 用的是和 Apple Pencil 一樣支持磁吸充電的觸控筆。
標配 4096 級的壓感和高采樣率,讓他們可以支持更豐富的筆鋒書寫以及更好的跟手體驗。
不過目前安卓端支持的觸控筆的 App 會少一些,除了第一方的畫板之外,OPPO Pencil 倒是對 Huion Sketch 等主流軟件做了適配。
畫起來輕重緩急都能體現,筆刷和基本的著色器也有,可在繪圖功能上,Huion Sketch 還是沒蘋果的 Procreate 來的豐富。
而 vivo 則是用上了和 Surface Pen 一樣,要塞進一枚 9 號干電池的觸控筆。
雖然前者看起來不用塞電池,要厲害一點,可實際測試下來,獨立塞電池的筆確實要更牛逼一些。
就拿寫筆記的部分來說吧,小米和 OPPO 的筆只局限在了畫畫上,不支持手寫識別。
而 vivo Pad 的觸控筆 + 配套的 App,不但支持手寫字體識別,還能涂抹刪除,對于有手寫筆記需求的朋友來說爽到起飛。
不過這個功能在手寫英文的時候,單詞與單詞之間似乎不會自動空格,需要手動摁鍵盤。
畫畫方面,三支筆的交互邏輯和 iPad 基本類似,但因為安卓端并沒有像蘋果端有 Procreate 那樣的殺手級畫畫軟件,所以觸控筆的潛力沒有被完全開發出來。
OPPO 平板觸控筆切換橡皮 ▼
總的來說,這三款平板配件的綜合體驗,基本在臥龍鳳雛之間。
硬要排個名的話,OPPO 平板鍵盤的打字手感最好,而 vivo 平板的觸控筆功能最豐富。
可把他們的體驗放到 iPad 跟前一對比,還是要差了一截,即使是同樣一個功能,使用細節也完全不一樣。
比如三款安卓平板的磁吸筆磁力都不強、側邊位置也不好摸索,吸十次可能會掉七次。
而 iPad 不管是 Air4 還是 Pro,都是一吸就牢。
又比如說,小米的觸控筆支持長按自由截屏,看到啥重要的,摁住一劃就有,相當方便,不過編輯截圖內容要進入二級菜單操作。
而 iPad 的截屏功能比小米多想了一步,它在截完屏之后,直接用 Apple Pencil 就可以在截圖中涂涂畫畫、標注信息。
如此一 “ 筆 ”,高下立判了。
除了筆和鍵盤之外,托尼發現藍綠米不約而同的在平板上標配了一個叫 “ 跨屏互聯 ” 的功能,。
這項功能之前在華為的設備上大家就見到過,作為設備相互關聯的一種形式,還挺直接的。
用好了,是提升生態體驗,用的不好,也無傷大雅。
但說實話,三家都沒好好把這個功能優化到最好。
矮子里拔高個兒,完成度上做的比較好是 vivo Pad,結合 Origin OS HD 的系統 UI,已經有點互聯辦公內味兒了。
只要是用藍廠Origin OS 的手機,在開啟 NFC 之后往 vivo Pad 的右上角一掃,就能把手機屏幕投射到平板上。
對比在手機設置里一通找的交互,還是要方便不少。
連上之后,手機的所有操作都能同步到平板上來,包括手機攝像頭在內,也可以在平板上調動。
拿這功能當相機監視器梳頭或許也是個好用處。
文件傳輸上,vivo Pad 支持照片的直接拖拽,不過在傳完之后需要點擊一下才能放大顯示,要是拉過來之后能直接大屏顯示就更舒服了。
OPPO 和小米兩兄弟對比藍廠就比較尷尬了,小米跨設備照片是能拖,但沒辦法直接拖到平板的桌面上,一定要拖進文件夾才行。
至于 OPPO,則是完全拖不了。。。
總結來說,把手機投屏到平板上之后的交互,第一次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可新鮮勁過去后,再打開它的欲望就不大了。
咱們再看看人華為是怎么做的,在做好 “ 跨屏 ” 的同時, 他們還把 “ 互聯 ” 給管貫徹到底了。
比如華為可以在平板上做手機端的文件管理,一終端掌握所有設備的情況,這就把平板的優勢給激發了出來。
在測試過程中,托尼還碰到了一個有意思的事情。
那就是小米的 “ 跨屏互聯 ” 功能,還得去小米社區申請 “ 小米妙享中心 ” 的內測,才能進行下載體驗。
藍綠都直給了,就小米還在內測。。。
你米社區的積分,還必須達到金凡老師訂下的 200 分,才能加入 “ 妙享受中心小組 ”,嘗鮮這個功能,不然就只好去重溫《 圣經 》了。
但只要你通過了金凡老師的試煉,就有資格在小米平板上使用 “ 跨屏互聯 ”。
不得不說小米的連接的交互方式還是挺有意思的,是以拖動氣泡的方式,將手機拖動到平板設備上。
有點 “ 萬物互聯 ” 內味兒了。▼
除此之外,托尼覺得這三臺平板的 “ 跨屏互聯 ” 的功能,還只是限于 “ 把手機投屏到平板 ” 上罷了。
這次托尼在評測這三臺平板的時候,有意找了 “ 鍵盤、觸控筆 ” 以及 “ 跨屏互聯 ” 這兩個點來切入。
不為別的,就為了看看廠商們到底愿意為自己的平板傾注多少 “ 生產力 ”。
然而結果是令人遺憾的,他們是做了,只是沒認真做。
慶幸的是,現在買平板的人,大約也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如今人們在要不要買平板的問題上,另一個考量的競品維度,是筆記本。
o → a ▼
換句話說,大部分人在意的點,是自己到底是需要一臺筆記本,還是平板。
托尼覺得,盡管平板電腦它也叫電腦,但和真正的筆記本相比,它的購買優先級并沒有那么的高。
從我自身的角度出發,我認為大眾擁有個人數碼設備的順序應該先是手機、電腦 / 筆記本,最后才輪到平板。
說到底,平板能做的大部分事,將就一下在手機上也能做,而要拿筆記本做的大事,平板都做不了。
平板電腦真正的受眾,一定是對自身定位非常明細的角色。
像是需要隨時聽網課、練習繪畫的學生黨,又或者是經常出差、需要隨時快速編輯文字、PPT 的打工人。
今天介紹的這幾款安卓平板,大概能滿足一部分人的需求,但托尼的最終建議是:
既然下定決心買了,那就對自己好一點,多花點錢上體驗更好的 iPad 吧。
CNMO評測】華為首款學習平板華為MatePad終于來啦!平板電腦可以稱之為今年年初的“爆款產品”,尤其對那些有孩子的家庭來說,家中的“四腳吞金獸”需要用平板電腦上網課、寫作業,家長們本著“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的原則,紛紛購入平板電腦,以方便孩子上網課學習。
從春節到現在,許多平板電腦仍是一機難求。縱觀市面上形形色色的平板電腦,大多定位于影音娛樂或輕辦公工具,他們在內容和實際體驗方面對兒童并不友好。為了給孩子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華為推出了首款學習平板——華為MatePad,這款產品在延續華為平板沉浸式影音體驗的同時,定位于基礎教育市場,旨在幫助孩子高效學習。那么,這款產品究竟有什么過人之處?別著急,文中會有你想要的答案!
將名師家教放進口袋里
無論是“學習改變命運”,還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從古至今,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好的教育資源是孩子成才的基礎保障,但教育資源不均卻是現實生活中無法回避的問題。
伴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高速網絡的普及,線上教育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此前,一個教師一節課可能只覆蓋到幾十個學生,現在通過網課或教學視頻,能讓成千上萬的孩子從中獲益。現在華為MatePad攜手有道精品課、學而思網校、洋蔥學院、納米盒等眾多教育應用打造了專業的線上學習樂園“華為教育中心”,課程從學齡前到高中階段全部覆蓋。如果你是考研黨、考公黨,或者準備考教師資格證和司法考試的同學,在其中也可以下載粉筆、考研幫、厚大法考等App幫你逢考必過。
進入教育中心,映入眼簾的是沉浸式的學習桌面,桌面下方分別是推薦、學習和應用。在推薦頁面中,更像是手機的負一屏,在不同的功能卡片聚合了與學習有關的信息,例如在智慧評測中,可以對兒童英語水平和詞匯量進行測試。用戶在頁面中還可以選擇免費試課、課程專題、品牌好課。在免費試學中,精品課程免費試學,課程專題頁面里,時令熱點專題同步更新,而品牌好課更是匯集了知名線上教育品牌,包含直播、錄播、點讀、游戲化教學等,依托強大的師資團隊為孩子提供形式多樣的品質課堂。
在全部分類中,家長還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選擇所對應的年級、科目和內容,學齡前涵蓋拼音識字、數學啟蒙,小學覆蓋1-6年級,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初高中同樣如此。在教育中心內還擁有學習助手,不但每日上課前可以提醒孩子觀看,還有計劃提醒,幫助孩子及時完成課業和學習計劃。
教育中心還聯動華為應用市場教育頻道,用戶在其中能夠下載第三方軟件輔助學習,下載“納米盒”后,可實現全版本教輔教材同步,語數英三科齊輔導。華為還聯手有道精品課打造沉浸式直播體驗,在直播中深度解析知識難點,通過名師講解,孩子能快速吸收知識點。
學而思直播課
華為MatePad中的教育中心以基礎教育為主,但是為讓低齡兒童也能快樂學習,華為對兒童樂園功能也進行了全面升級。與教育中心不同的是,兒童樂園在界面上將內容進行分類,并通過卡通形象的方式進行展現,還通過卡通果實的形象為孩子推薦內容,當孩子挑選的果實落地時,就會推出更多更好的內容。
同時,兒童樂園功還增加了學習的比重,底部加入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目前中國線上兒童教學第一品牌,VIPKID針對華為平板專門開發定制安卓版本,對智能護眼、網絡連接、去噪拾音等方面都進行了優化,給孩子帶來更好的體驗。同時VIPKID還為華為用戶定制了專屬課程禮包、精品繪本和課程優惠代金券三重好禮,助力孩子學好英語。
因為低齡兒童需要養成良好的使用和學習習慣,所以需要通過技術手段引導孩子正確使用平板電腦學習娛樂,華為兒童樂園在原有“三大管理”(時間管理、應用管理、內容管理)和“五大護眼”(藍光過濾、躺姿提醒、感光提醒、抖動提醒、電子書模式)功能之外,新增距離提醒、不限時應用、自定義首頁、首頁應用鎖定功能、其他應用/視頻/圖片添加、應用自動整理等六大新功能,為孩子量身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樂園。
在實際使用時,孩子距離屏幕太近后平板會自動跳出溫馨提示:“離屏幕遠一點再玩吧”,然后鎖定平板,并且整個屏幕變成黑白,只有調整到正確的觀看距離,屏幕才會恢復正常狀態。當孩子過度使用平板時,家長可在兒童樂園中設置孩子每天使用平板的時長和時段,當然也可以設置不限時應用,可將在線課程應用添加為不限時應用,即使在兒童樂園休息界面或時間用完界面也可以學習在線課程,將不受時間限制。
兒童樂園也擁有極高的自由度,家長可以在兒童商店下載第三方應用,也可以開啟應用自動整理功能。開啟后在兒童樂園內下載的兒童類應用將會自動整理收納到桌面“兒童”的文件夾。同時,在華為應用市場下載的兒童應用也會自動顯示在兒童樂園里面,并允許孩子使用。“其他應用/視頻/圖片添加”能將外部視頻、圖片、應用導入到兒童樂園中,方便孩子觀看。
家長還可以根據每天的學習進度和課程,將孩子常用應用放到首頁,如果想恢復兒童樂園默認首頁,只需點擊一下自定義首頁中的 “恢復默認首頁”即可恢復。并且家長還能對應用進行鎖定,進入需要驗證家長的密碼,孩子在退出兒童樂園時也需要輸入密碼才可以退出。
這些功能幫助孩子更高效學習
在法律上,家長是孩子的監護人,對孩子擁有監護教育的責任。在使用華為MatePad時,家長可通過這款產品監護孩子的成長。許多孩子習慣躺在床上玩平板電腦,或是將眼睛離屏幕非常近,長時間觀看會造成眼疲勞,危害視力健康。基于此,華為 MatePad支持藍光過濾、躺姿提醒、感光提醒、抖動提醒、電子書模式,和距離護眼功能,為孩子視力健康帶來貼心呵護。
在使用過程中,華為 MatePad會實時感知孩子的使用狀況,當孩子距離屏幕太近時,平板會自動提醒并鎖定,調整到正確的觀看距離時才會恢復正常。當孩子平躺使用平板時,華為MatePad會提醒孩子以正確的坐姿使用,保護孩子視力,當孩子在行走或車上使用平板電腦時,顛簸的路面會造成屏幕的持續抖動,會導致視線焦點不斷移動,非常費眼。而華為MatePad能夠檢測屏幕抖動情況,如果超出允許的范圍,就會自動提醒并在適當時屏蔽內容,保護視力。
在硬件上,華為 MatePad的屏幕還通過萊茵低藍光認證和國家眼科工程中心護眼認證,能有效過濾藍光,保護視力。在軟件調教上,華為MatePad加入了電子書模式,通過綜合調整對比度、亮度、清晰度、飽和度等多項參數,模仿出墨水屏質感,在護眼的同時帶來極佳的閱讀體驗。
此外,華為MatePad還可以根據環境光線強度智能調整屏幕亮度,如果孩子在弱光環境下使用,會推薦孩子在更好的環境光線下使用,保護孩子的視力。在實際使用時,這些功能的觸發都非常靈敏,能讓孩子在良好的環境和坐姿下學習。
華為MatePad的電子書模式,這項護眼功能可以綜合調整對比度、亮度、清晰度、飽和度等多項參數,仿真墨水屏電子書,在護眼的同時帶來極致閱讀體驗。
孩子往往缺乏自控力,面對平板電腦上動畫片、王者榮耀等誘惑,很有可能用著用著就去愛奇藝或是timi了。為了增強孩子的自控力,華為MatePad擁有健康使用平板功能,開啟后家長可針對App的使用情況進行設置,在孩子學習時可以將與學習無關的軟件禁止,課程結束后打開,還可以設置App使用時長,例如和孩子約定好每天看一小時視頻后,就可以進行相應的設置,通過科技手段讓孩子遵守約定。家長還可以限制應用安裝和內容訪問,避免不良內容接觸到孩子。
在健康使用平板中,還可以對屏幕使用時長進行設置,控制孩子每天使用平板電腦的時間,還可以設置停用時間,時間一到后讓孩子脫離平板電腦,放松眼睛,換換腦子,以更好地狀態投入到下一次學習當中。在這其中,還可以查看每個App的使用時間,方便家長了解孩子每天都使用哪些應用,用了多長時間。
華為 MatePad同樣支持多屏協同功能,家長可以通過藍牙靠近發現、NFC標簽碰一碰連接 、掃描二維碼三種簡單方式將華為MatePad與華為手機進行連接,連接后就可以將老師發送在微信群中的文件,圖片或視頻保存后直接拖拽至平板上。當孩子使用華為MatePad做完作業后,家長可通過多屏協同直接將作業同步至手機,既方便了孩子又方便了家長。
平行視界
平行視界也在華為MatePad上得以延續,平行視界功能打破了平板橫屏使用的生態痛點,帶來全新橫屏交互體驗,極大提高了使用效率。目前作業幫、猿輔導、納米盒、新東方在線、學而思網校、有道精品課等頭部教育APP在內的海量教育類APP已經適配平行視界,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橫屏使用體驗。
除此之外,華為 MatePad還支持智慧分屏功能,基于智慧分屏功能,可以在桌面上實現多窗口多任務顯示,這樣一來,孩子在上網課的時候可以左邊顯示教材資料,右側顯示網課畫面,二者互相印證,加深印象。
AI是近年來的熱門詞匯,人工智能語音助手也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獲取知識。華為MatePad內置小藝語音助手,孩子可直接通過語音開啟影視娛樂、音樂欣賞、信息百科、生活服務、兒童教育、有聲讀物、視頻通話、網盤瀏覽等多樣功能。無需雙手操作,開口即得。智能語音功能支持華為HiLink智能家居控制協議,孩子能通過語音助手直接控制家中的智能家庭設備,全場景智慧生活從娃娃抓起。
這些硬件締造華為MatePad極致影音體驗
更大的屏幕能帶來更沉浸的視覺觀感,也可以在屏幕上更清晰的顯示更多內容。華為 MatePad承襲華為全面屏DNA屬性,采用Mate系列窄邊框和高屏占比的家族設計語言。四面窄邊框僅為7.9mm,10.4英寸屏幕擁有84%屏占比,為用戶呈現全視屏效果。
這款屏幕分辨率為2000*1200,PPI達到224,擁有70.8% NTSC色域,無論是學習、觀影,都能獲得栩栩如生的畫面和準確的色彩顯示。華為MatePad還支持華為獨家“銳屏”顯示增強技術,針對視頻播放、圖片瀏覽等場景,對畫面細節、對比度不足等問題通過算法進行實時調節,使畫面暗部細節更豐富,畫面更通透,色彩飽和度更高。
華為MatePad延續了華為MatePad Pro的微弧中框設計,厚度僅為7.35mm的輕薄,重量僅約450g。在設計上延續機身等邊框對稱,機身中框上的四揚聲器孔上下左右中心居中對稱,體現人體工程學的用心。筆者手中的華為MatePad為夜闌灰配色,背部金屬顆粒砂感涂層能提供舒適的握持手感。
在華為MatePad的正面,配備了一顆800萬大廣角前攝,視場角高達107°,擁有更大可視范圍,適合網課直播使用。在軟件優化方面,華為MatePad擁有獨有的“影隨人動”功能,在視頻通話、直播時,攝像頭畫面能自動鎖定人物并跟蹤,讓人物時刻處于屏幕中心位置,進入主角模式后,可通過姿態識別(舉手),占據C位,攝像頭畫面會跟隨主角移動,再次舉手退出該模式,讓直播網課更靈動。
在上網課時,聽清楚老師說的話和讓老師聽清自己的問題和回答至關重要,好的揚聲器能讓孩子更好地聽清老師說的話,多序列麥克風能更好的收音。華為MatePad支持全局4 MIC設計,5米范圍內有效拾音,上網課時,孩子聲音小一些老師也能清晰聽到。
華為平板發展至今,一直以高品質影音娛樂能力著稱。此番,華為MatePad也經過嚴格的盲聽測試,并得到哈曼卡頓認證。其采用了華為自主研發的HUAWEI Histen 6.0 3D立體音效技術,同時還重構安卓音頻系統,讓安卓系統從源頭支持傳輸四聲道音頻信號。并且海思芯片團隊在DSP(數字信號處理芯片)中進行信道擴展,使原本的雙聲道信號處理擴展到多聲道信號處理,配合四個大振幅揚聲器,讓老師說的每一句話都能進入到你的耳朵里。
筆是學生時代最重要的學習工具之一,使用華為MatePad學習也可以用筆進行書寫。這款產品支持M-Pencil手寫筆,基于這支手寫筆4096級主動式壓感、側鋒傾斜書寫和低至20ms的超低延時,無論是快速記錄筆記還是繪畫涂鴉都能輕松勝任。
與此同時,華為MatePad預置的Nebo for HUAWEI軟件和EMUI自帶的HUAWEI Memo軟件,針對M-Pencil手寫筆進行針對優化,其中Nebo for HUAWEI支持智能筆勢識別、智能格式排版,、智能圖表編輯等功能,HUAWEI Memo支持息屏提筆速記、手寫文檔搜索、語音輸入、圖片插入,讓記錄更加高效。在應用商店中還擁有手寫筆應用下載專區,用戶可根據自身需求進行下載。
在性能上,華為MatePad搭載麒麟810芯片,其擁有2個高性能大核A76+6個高能效小核A55大小核架構,采用業界最先進的7nm工藝制程,針對場景識別、主角故事集、識圖購物、卡路里識別等場景,讓孩子從小就能體驗AI帶來的智慧化應用體驗。華為MatePad還配備了7250 mAh超大電池,滿電狀態下可支持約12小時本地1080P高清視頻連續播放,在不插電的情況下,也能滿足孩子一天的網課需求。
尾聲
華為MatePad通過軟硬件深度優化,將平板電腦打造成一個智慧化的教育工具。在這其中,孩子可以通過教育中心獲得知識,茁壯成長,也可以基于強大的性能進行影音娛樂,獲得快樂。而家長能依托技術手段了解孩子的學習進度、參與到孩子的成長當中。相信未來,華為 MatePad會通過不斷升級和迭代,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時光。
電腦報在線】很多玩家都曾反映過這么一個現象,買一個高檔的智能電視回去玩游戲,卻總是感覺電視上的游戲畫面比自己的操控要慢上很多,就像播放視頻音畫不同步一樣。
很多玩家都曾反映過這么一個現象,買一個高檔的智能電視回去玩游戲,卻總是感覺電視上的游戲畫面比自己的操控要慢上很多,就像播放視頻音畫不同步一樣。實際上,這并不是玩家的錯覺,目前的智能電視,特別是高端智能電視,多多少少都存在著輸入延遲的問題。這個問題如何而來?我們又該如何解決?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
后處理技術,液晶電視輸入延遲的根源
首先必須說明的是,每一臺平板電視都會有輸入延遲,無論是過去的等離子電視,現在的液晶電視,還是OLED電視。沒有一臺電視在外接設備的時候能夠做到輸入零延遲,只是看延遲的時間到底有多長而已。
這里我們所說的延遲,主要是指輸入液晶電視的畫面和聲音延遲,事實上我們在看電視的時候,也經常會感覺在同一個頻道,但是兩款不同的電視在畫面和聲音上也不一致,這就是兩臺電視輸入延遲不同所導致的,當然一臺電視沒有對比則不會有這樣的感覺。
電視輸入延遲的原理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這樣的輸入延遲呢?答案就是電視的后處理技術。
事實上當外接的設備,如PC、藍光播放器、游戲機,甚至是有線機頂盒,將畫面通過HDMI這樣的線纜傳輸到電視后,并不是直接反應在屏幕上的,圖像信號會先讓電視機內部的芯片處理一次再顯示在屏幕上,通常這種后處理技術在中高端電視上比較突出。當圖像輸入電視的芯片后,電視要做一系列動作,比如調整圖像的顏色亮度、拉伸分辨率、適應電視屏幕的刷新率、聲音的解碼,或者是使用MEMC動態補償技術插幀(這個計算量蠻大的)——而這些,都屬于電視機的后處理技術,當電視芯片處理完畢后,圖像最后再顯示在屏幕上時,這必然會經過一段時間,這就是輸入延遲的根源。
電視不同的畫質模式,就有不同的后處理效果
當然,這個時間不會很長,通常都在100ms以下,我們如果僅僅是觀看電視視頻的話,是毫無感覺的。但是如果我們需要操控外接的設備,比如游戲機手柄,那么我們操作的游戲畫面實際上是經過了延遲才顯示在電視屏幕上,如果延遲時間較大,這樣自然就會感到游戲畫面和自己控制的不一致了。
50毫秒,游戲畫面延遲的分水嶺
那么多少時間的延遲才會讓游戲玩家比較順暢操控游戲?從實際的體驗來看,如果是玩一些操控比較簡單的游戲,沒有時間的限制,比如角色扮演游戲、戰略模擬游戲,延遲時間在80ms以下都還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是玩射擊游戲、動作游戲或者即時游戲,那么延遲一定要在50ms以下,超過50ms,玩家就能感到較為明顯的輸入延遲了。
對于動作對戰游戲而言,輸入延遲越小越好
我們現在都知道輸入延遲和電視的后處理有關系,這也意味著電視的后處理器項目越多,延遲也就越大,如果電視的后處理器項目越少,那么延遲也就越小。這也是為什么老舊電視及顯示器在接入游戲機后,玩家反而感受不到延遲的原因,因為這類設備都沒有什么后處理技術,自然輸入延遲也就比較少。從這個角度而言,低端的電視以及顯示器,反而是玩游戲比較好的顯示設備選擇,只是在這類電視本身的性能較弱,對比度、顏色效果都不算好,多少在畫質上會受到影響。
測試輸入延遲,利用筆記本其實很簡單
知道了輸入延遲的原理以及對游戲的影響,那么我們如何來測試自己電視的輸入延遲呢?其實并不難。首先,我們需要一個自帶顯示屏的設備,比如筆記本,或者一體機,然后這個設備連接并在電視上輸出畫面,并設置成顯示相同的畫面;然后我們在筆記本上運行一個計時器軟件,這樣兩個屏幕都能顯示時間(理論上是同步的);此時,我們只需要用相機或者手機將兩個屏幕上顯示計時器的畫面拍下來,這樣就能看到兩個屏幕上計時器的差異了。
利用筆記本可以輕易確認自己電視的輸入延遲
如果是正計時,那么有后處理技術的電視屏幕顯示的時間肯定要比筆記本的要早;如果是倒計時,那么電視屏幕顯示的時間則要比筆記本要晚,此時兩個屏幕上計時器的時間差異,就是電視機的輸入延遲。筆者在測試的時候,因為計時器的原因,只能顯示秒的后兩位,推薦大家使用可以顯示秒的后三位的計時器軟件,這樣可以準備計算出自己電視輸入延遲的毫秒數。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視不同畫質的模式下,由于后處理器的步驟和程序不同,所以電視的輸入延遲也是不同的,所以大家可以比較自己電視不同模式畫質下的輸入延遲,來找到那一個延遲最小同時也是最適合玩游戲的模式。以筆者為例,在筆者的松下等離子電視上,鮮艷模式的輸入延遲接近60ms,而在游戲模式下,輸入延遲則只有40ms左右,誰更適合玩游戲不言而喻。
游戲模式下,樂視電視延遲達到了80ms
標準模式下,松樂視電視的延遲則升到了100ms
調整電視選項,降低輸入延遲,游戲或PC模式延遲最低
通常對于電視而言,在游戲模式和PC模式下,圖像信號的后處理都是相對較少的,在這兩種模式下,電視基本上不會對圖像有過多的二次加工,所以它們的輸入延遲也就最低。如果玩家在普通模式下感到游戲有延遲,那么將圖像模式調為游戲或者PC,延遲就會大大降低。這一點無論對哪家品牌的電視機都同樣有效。
如果有的電視沒有游戲模式,比如創維的OLED電視55S9300,那么我們則需要單獨對畫面的選項進行調整才行。個人建議是在普通模式下,將MEMC動態補償技術關掉,同時將畫面降噪功能關掉,這樣對輸入延遲也是很有幫助的。因為普通模式通常在顏色和對比度上沒有太大的調整,而在后處理器中最消耗時間的就是動態補償,將這一項關掉,我們電視的延遲自然會降低。實際上,其他電視在PC模式和游戲模式中都是默認關閉動態補償的。
索尼的動態補償就是Motionflow
當然也不排除一些電視無論怎么調整畫面模式或者關閉后處理技術,輸入延遲還是比較高。筆者自己也遇到過某品牌的高端產品,最低延遲都超過了60ms;還有一些產品除了沒有游戲模式,甚至無法關閉MEMC,這樣也讓玩家很無奈。遇到這種情況,玩家如果能忍則忍,不能忍的話,還不如就在顯示器上玩游戲,或者買一款低端電視專用于游戲,要知道低端電視就沒有太多的后處理步驟,自然延遲也會比較低了。 
本文出自2015-11-16出版的《電腦報》2015年第45期 E.硬件DIY (網站編輯:shixi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