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后生還者:重制版》(以下簡稱《美末》)的提前試玩,真的讓我很驚喜。
在我游戲閱歷尚淺,游玩渠道匱乏的2013年,在實況視頻中“云玩”的《美國末日》給我帶來了相當大的震撼。我驚嘆于游戲能夠如此真實又如此細膩,并第一次為游戲中的人物流下熱淚。以至于在擁有了自己的PS4的第一時間,我就選擇了自己將它打通關一次。
一轉眼,距離《美末》的初版也已經快要過去十年。如今《美末》已經是三朝元老,而我,也從當年啥也沒有的高中生,成為了一位游戲編輯。
只不過,經過作品二代的風波后,這次游戲的重制版是否會迎來多結局,開啟一個平行故事線,成了我開玩前的一個疑問;而在次世代主機的強悍性能下,頑皮狗是否又會給玩家帶來些新奇的玩法?
抱著這些期待,我花了兩天陪伴艾莉和喬爾又一次踏上了這段熟悉又陌生的旅途。
依舊經典的游戲框架
很遺憾,上述的幻想統統沒有。重制的《美末》沒有故事線的改變,沒有玩法的創新。故事的分鏡、對白、配音,關卡設計,和你所想的一樣,忠于原味。
但就算如此,我仍然津津有味地玩了兩天,時隔五年,又一次通關了游戲的本體和DLC。今天再去體驗這款游戲,游戲中那些沒有變更的系統框架和劇情節奏仍然能夠讓我沉浸其中。
有關《美末》的劇情,各位早已是爛熟于心,這里就不廢話。十幾個小時的時間,游戲成功塑造了一個廢土世界觀,誕生了喬爾這樣不朽的電子游戲形象,其他人物,艾莉、大衛、泰絲、湯米一眾NPC立場堅定,個性分明,足見編劇功力之深厚。
重玩一代,我也好好關照了一下艾比的老爹
相較于過去懵懂的我一味地驚嘆于畫面和劇情,這次重玩《美末》,游戲對于整體節奏的把控讓我感到這才是這款游戲成功的關鍵。
我一直覺得《美末》很像《行尸走肉》和《生化危機4》的結合。這兩款游戲作為GOTY,經典和優秀不言而喻。相比這二者而言,《美末》故事的新奇和驚悚的程度不如前者,趣味性和可玩性不如后者,但卻在二者之間取得了平衡,走出了屬于自己的道路。
作為一部公路片形式的劇情導向游戲,游戲通過戰斗、探索和新NPC的引入,不斷勾起玩家的興趣。通過安全地圖的探索閑暇,加入大量NPC互動,塑造人物的同時,讓角色得到補給,玩家得到休息。游戲的樂趣和敘事之間,得到了很好的平衡。
相較于《合金裝備》系列這種播片狂魔,《美末》的播片更為節制和柔和
這種節奏不僅貫穿于劇情展開和游玩之間,游戲的劇情敘事和游戲操作本身,同樣在這方面精心雕琢。
《美末》的劇情雖然有些俗套,但節奏的把握已經是一流電影的水準。
每一個篇章都伴隨著嶄新情節的展開,引入新的矛盾,玩家需要面對新的敵人,而當篇章結束時,都會迎來重要NPC的死亡,成功讓篇章的劇情進入高潮,或者劃下句點。序章的薩拉,第一章的泰絲,第三章的山姆,第四章的大衛,終章馬琳。對玩家來說,《美末》中的人物總是剛剛變得鮮活溫暖,就猝不及防地涼了,這也契合游戲整體末世廢土下的氣質。
各位可能不熟悉名字,看到圖片應該還是印象深刻的,泰絲
大衛
馬琳
另外,在游戲體驗方面,《美末》給人同樣一流。探索、潛行、戰斗、逃亡、改造,這些行為活動構成了游戲的全部樂趣。
憑借著精簡的戰斗系統和精巧的關卡設計,使得玩家的戰斗始終在“潛行”和“戰斗”這二者之間來回切換。戰斗場景和敵人種類也總是變著花樣來,畢竟在下水道被僵尸追,和在廢棄的公寓被掠奪者搜捕,是兩種不同的體驗。而進行搜刮,和艾莉一起吐槽這個世界,更是游戲的靈魂所在,讓我欲罷不能。
這樣錯落的劇情和游戲體驗,使得游戲總是能夠給玩家帶來足夠的新鮮感。
游戲同樣考慮到玩家的卡關問題會影響玩家的游戲體驗,破壞游戲整體的節奏感?!睹滥吠瑯幼畲蟪潭鹊卣疹櫫四芰^弱的玩家。有時敵人過于強力,偶爾出現卡關的情況時,游戲會動態調節資源分配,在死亡過多的情況下給予充足的彈藥和血包幫助玩家克服難關。在全程普通難度下,我的游戲體驗相當優秀。每當我卡關將要厭煩時,游戲總是會恰到好處地扶我一把,讓我能夠繼續旅程,而非查找攻略。
在角色死亡讀條時,游戲也會跳出相關提示,不同情況的死亡提示是不同的
《美末》在我看來幾乎是一款完美的游戲,如果你叫我再到PS4上去通關一遍的話,我也不會推辭,只不過七八年前的畫面,放在今天有些過時,需要忍耐一下。
即使是PS4版本的《美末》,光照效果在今天看來已經很糟糕了
而登陸了PS5的《美末重制版》則將游戲的表現力帶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不僅是畫面和UI,游戲更新的AI系統以及自適應扳機,都告訴我,PS5的強悍機能和頑皮狗的一流技術力填補了《美末》這款作品最后的一點上升空間。
畫面的飛躍在情理之中,一些角色,比如薩拉的臉模也有改變
二代技術革新下的一代重制版
在游戲革新后的整體表現中,不難看到《美末2》的影子。畢竟在一開始我就發現,《美末重制版》沿用了二代的UI設計。而這樣的細節革新,浸潤了《美末重制版》的方方面面。
UI完完全全沿用了二代(上圖為二代,下圖為一代重制)
重制的《美末》在游戲畫面上保持了系列一貫的優秀,次世代主機所帶來的,毫無疑問是當今游戲畫面的頂尖水準。相比于過去,游戲畫面中那種油膩厚重的朦朧感消失了,整體變得更加輕盈細膩。無論頭發還是雜草,在游戲中都是纖毫畢現。在這樣的畫面加持下,踩碎水坑中的倒影,走過厚厚的積雪,或者觀察鏡中的自己,這些簡單的活動都能讓我感到饒有趣味。
游戲實機隨便一截都是壁紙
游戲中對槍械的改裝也同樣繼承了二代的特點,改造武器的部件時都會穿插極其細致的拆卸、改裝過程,讓這個本身簡單的系統在“賣相”上顯得考究了許多。至少我在觀看喬爾麻利地拆裝槍械時,只覺得賞心悅目。
而跟著升級換代的,還有一系列表情和動作。這些同樣沒有顛覆性的改變,只是和從前相比變得更加細膩真實。人物的表情得到了最細膩的刻畫,在從后方絞殺敵人時,雙方同時扭曲的表情寫滿了末世的殘酷與無奈。
相比初代,重制版基本的動作模組沒有太大的變化,奔跑、側身、閃避,各種武器的運用,都和從前沒有區別。雖然前面提到,頑皮狗在重制版中加入了不少二代的要素,但唯一擴充玩法的“匍匐”動作并沒有在重制版中出現。
游戲只有蹲伏的動作
唯一讓我注意到的動作和原版有明顯不同的,還是喬爾拿起架橋木板時的動作模組。這個讓我多年前就感到不爽的木板,終于被制作組加厚了。而本作的動作模組改變也正如同喬爾拿取木板一樣,各處都出現了細微變化。我當然不可能去一一細扣差異,但我可以告訴你的是,游戲的整體動作,無論奔跑、潛行,還是近戰、射擊,所有的動作銜接都一氣呵成,極為自然。這方面你對頑皮狗大可放心。
我看這塊木片不爽很多年了,,喬爾走上去不會斷嗎?
在經歷了二代的技術革新之后,拿取東西不再如同一代那樣,用手含糊其辭的往前一抹,而是能夠在各種位置和體態下,精準地做出動作,實實在在地取到物品。而搜刮敵人的子彈時,有時還會取出敵人槍械彈匣中的子彈。
來個mod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點
游戲中的敵人AI也很明顯經過了重制。敵人在巡邏過程中會左顧右盼,甚至走著走著反過身來倒退著前進,這是直到《美末2》才出現的技術。全新AI給我帶來的,是極其真實的潛行以及戰斗體驗。游戲中的敵人不會有近視或透視眼的情況,至少在我游玩的過程中,敵人對我的感知,都在我的意料之中。
在雪天,敵人的能見度很低,可以很明顯感到他們和晴天環境下的差別
說到這里,你可能覺得這不就是一代套用了二代的技術,體驗和二代差不多嗎?
嗯,如果沒有Dual Sense這款手柄的話確實如此。
手柄也許是最大的不同
你可能已經猜到我要吹Dual Sense的自適應扳機系統了。
沒錯,這一點必須要提。
游戲中的大槍,比如霰彈槍、獵槍或者火焰噴射器,在起槍,也就是按住L2瞄準的時候,手柄扳機鍵會有非常明顯的阻力,我必須用力按下才行,以至于有時我按到頭了,還在用力下壓。這種力度的阻力在弓箭拉弓以及給自己打醫療繃帶的時候,同樣會出現。
而在開槍扣動扳機時,相較于前者,無論阻力還是作用的鍵程都會小些,每一顆打出去的子彈,不僅是在手柄本身,更是在扳機上,都有了明顯的反饋。這模擬扳機的效果讓我在開始非常不適應,扳機的力道不足,總是錯過最佳的開槍時機。但當我熟悉了之后,這些武器就仿佛真的被我握在手中一般,我能感受到喬爾用力地纏緊繃帶,費勁地端起沉重的火焰噴射器,或者扣動獵槍生硬的扳機。
這種感覺太爽了。《美末重制版》中,槍械的運用和人物活動,在自適應扳機系統的加持下,有了空前的表現力,在其他方面持平的條件下,這一點所帶來的沉浸感加持,是《美末2》絕對不具備的。
而PS5手柄的震動體驗,同樣值得大書特書。
這么說吧,在《美末重制版》中,只要有聲音,手柄就有震動(人物對話當然沒有)。以至于全程玩下來,我感覺手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發癲。
游戲中,開槍、坍塌、落地這些,手柄的反饋自然不用多說,但就連淅淅瀝瀝雨水打在肩膀上,這樣綿密的觸感,Dual Sense也不遺余力地模擬了出來,更不用說戰斗中一系列的打斗、槍擊和換彈了。一到正面硬剛的戰斗,自適應扳機和開槍、中彈所產生的震動共同發力,玩家仿佛真的置身于戰場一般。
除了將所有聲音一網打盡外,《美末重制版》還能通過手柄聽聲辯位。手柄會根據音源的方位做出不同程度的反饋。我第一次注意到這一點,是我走進道路左側的柴油機時,手柄的左半部分的震動隨著距離的接近而愈發強烈。這也是我第一次在游戲中體驗到如此細膩真實的震動反饋。
而這樣的震動,使得《美末重制版》有了過去作品所不具備的強大表現力。再加上前面我所提到的畫面以及AI革新,縱然我知道劇情走向,卻仍然愿意花費兩天時間在頑皮狗塑造的栩栩如生的末世廢土下進行一番冒險。
總結
最后,我來說說自己對《最后生還者:重制版》這款游戲的看法。
說實話,除了在游戲中切槍太快導致掏空槍,以及槍械浮空這樣一些bug外,我并沒有遇到什么讓我出戲的存在。考慮到出現這些bug出現的頻率之低,實在是無傷大雅。這款游戲在我的眼中已經達到了最好,唯一讓人詬病的,我想是一些更現實的問題。
568港元,PS5限時獨占。
如此昂貴的一碗冷飯,我想已經足夠勸退95%的玩家了。
但拋開售價,在PS5上的這趟旅程仍然是你能夠在電子游戲世界中所體驗到最為鮮活生動的冒險。即使我已經知道了故事的全部,但在全新打磨的系統中,再一次見證他們的故事,仍然令我感同身受。
在游戲最后,艾莉神情復雜的望著喬爾說出“OK”,緊接著屏幕一黑,耳畔響起《The Path》的旋律,我的內心仍舊百感交集,正如同我十年前初次接觸這款作品時一樣。
《美末重制版》證明了一句話:好的冷飯,往往只需要簡單的烹飪
板們,帶著錢來了,獵物們進城了,去逛百老匯,那是單行道,往哪兒走我說了算
30歲的時候,用3分鐘的時間,狂賺1200萬,然后去瀟灑浪蕩,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股市中的羅賓漢”、“華爾街狼人”喬丹·貝爾福特,就是這份奇跡的創造者;
一天208萬?在喬丹的面前,弱爆了好嗎?
《華爾街之狼》是由世界級導演老馬(馬?。?,根據前華爾街股票經紀人喬丹·貝爾福特在獄中書寫的自傳《華爾街之狼:掌握直線銷售的藝術》改編而來;由小李子(萊昂納多)主演的一部經典的美國黑色幽默傳記片;
這部作品于2013年在美國上映,2014年傳入大陸,大陸上映后,引發了大量觀眾的爭議;
由于爭議的聲音太多,再加上這部作品的尺度太大,劇中充斥著大量的粗口、性、毒等畫面,與大陸的社會價值觀不符,于是就被下架了;
當然,雖然傳播的時間不長,但這絲毫不影響它的口碑;
精彩的劇情、炸裂的演技、180分鐘全程無尿點的節奏感;讓82438人,為其送上五星好評,在某影評平臺上,更是榮獲8.0分的高分;“金錢的魔力”,不過如此;
有人說:
《華爾街之狼》是敗絮其外,金玉其中,紙醉金迷的外表下,是一部“勵志的成功學”;喬丹從一貧如洗,走上人生巔峰,不是偶然;任何人,只要能夠做到喬丹對金錢的癡迷,都能成為喬丹一樣的“成功者”;這是一部比《華爾街》更偉大的“教育片”;
在我看來,確實如此,喬丹·貝爾福特對金錢有著一種近乎癲狂的癡迷;金錢對于喬丹而言,比嗑藥更能讓他亢奮,本可以拿著幾輩子都花不完的金錢,全身而退,但卻因為對金錢的癡迷,鋃鐺入獄,讓人唏噓;
那一句“沒有需求,就創造需求”,是喬丹的真實寫照,也是而華爾街的生存之道,更是賺錢的“王道”,若將這一句話學以致用,何愁不能創作金錢的奇跡?
就如喬丹初入華爾街時,馬克與他共進午餐,對他的教導一樣:百老匯是單行道,往哪兒走我說了算;
沒有需求,創造需求,這條馬克交給喬丹的建議,讓喬丹成為了億萬富翁,貫穿了全劇!當然,也激發了喬丹的貪婪與欲望。
有一句雞湯如此說道:當你發現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的野心時,證明你應該學習了!
物欲橫流的時代,“野心”這個詞匯,變成了褒義詞,仿佛人若沒有野心,就如同行尸走肉般;
但……追尋野心的時候,卻忘記了,野心還有一個名字叫“貪婪”;
喬丹·貝爾福特,貪婪的“享受者”,最后毀滅于“貪婪”!
出身于中產階級的喬丹·貝爾福特,理想是成為一名股票經紀人,在股市里遨游,但突如其來的“黑色星期五”,讓他所在的行業破產,股票經紀人成為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喬丹的夢想破碎;
在妻子的堅持下,喬丹找到一份“股票經紀人”的工作:在一家小作坊售賣“便簽股票”;
初到小作坊,喬丹本看不起這里的一切,但最終被百分之五十的傭金吸引,加入了小作坊;
喬丹用著從華爾街對付“富人”的招式,對付那些郵遞員、清潔工,創造了銷售的奇跡;在經濟大蕭條的時候,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憑實力成為了中產階級;
但……貪婪的本性,就如高山滾石一般,一旦開始,就無法再停下;
喬丹的“貪婪本性”已經覺醒,“粉色便簽股票”已經讓他嘗到了甜頭,他又怎么會放下呢?
果不其然,在妻子“良知”的召喚下,喬丹不再把便簽股票賣給“窮人”,而是自立門戶,成立一家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上市股票”公司,以正規的交易,吸引富人,再利用“人性的貪婪”,將便簽股票賣給想賺更多錢的富人,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人,生而貪婪,貪婪的本性,讓所有人都迷失了自我,最終也讓所有人在“貪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失控,走向毀滅;
喬丹的貪婪,不僅源自自己內心的龐大野心,更源自“別人的野心”;
如果那些郵遞員、快遞工不幻想一夜暴富,就無法激起喬丹的貪婪本性,讓其售賣便簽股票;
同理,若富人不貪婪,企圖賺更多,喬丹的欲望,也不會越發龐大!
當人的貪婪本性被激發后,欲望,會讓貪婪本性,不斷擴張;
喬丹一開始的目標,不過是成為中產階級,讓自己的家庭變得更好;但當便簽股票喚醒了貪婪本性后,喬丹的欲望,也在不斷地擴大,帶著喬丹,走向毀滅;
男人有錢就變壞,在喬丹的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但從本質上講,壞的不是喬丹,而是欲望的本性!
拋棄糟糠之妻時,即是自我毀滅開始之日
喬丹是何時走向毀滅的?不出意外的話,是拋棄原配特蕾莎開始的吧?
喬丹與娜奧米走到一起后,欲望就已經擴大到無法挽回的余地了:奢靡的婚禮、限量版的跑車、私人直升機、豪華游艇、私人小島別墅……當然,還有縱欲、以及沉迷藥品
這一切的奢靡腐敗的生活,都需要金錢,貪婪本性為喬丹打開了財富的大門,索求無度的欲望,讓喬丹迷失其中;
于是,喬丹開始了各種違規的操作:內幕交易、轉移財產……
就這樣,“股市中的羅賓漢”、“華爾街的狼人”喬丹,在毀滅的邊緣,徘徊著!
但貪婪與欲望最可怕的地方,不是讓你不自知,而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當喬丹被調查時,只要喬丹愿意卸任退休,證監會就不會再對其調查,但在貪婪本性與無窮欲望的蠱惑之下,喬丹不愿意身退,于是選擇了用“資產轉移”的方式,讓自己處于“安全”狀態;
然而,這天下就沒有不透風的墻,常在河邊走,又哪能不濕腳?
從不愿意卸任開始,喬丹的運氣就如被用盡了般一樣:姑媽去世、瑞士銀行交易員被捕、股市崩盤、好友出賣……各種各樣的不利的消息,接踵而來,最后,喬丹跌落到了無底深淵中;
本可以功成身退,卻在欲望的驅使下鋌而走險,哪怕明知前方是懸崖峭壁,也不愿轉身離開,這就是金錢的魔力,更是貪婪與欲望的魔力!
喬丹·貝爾福特的故事,將人的貪婪本性與索求無度的欲望,赤裸裸地展現了出來,不加半面遮羞布;
《華爾街之狼》更是用美式的黑色幽默,將喬丹·貝爾福特的興衰史,講得酣暢淋漓,讓人看一次,就不會忘記;無法否認的是,這是一部偉大的關乎人性與金錢奧秘的人物自傳之作;
但……沉淪于“赤裸人性”的貪婪與欲望的人,真的只有喬丹一個人嗎?
在我看來,奧克蒙公司的每一個員工,都是喬丹的縮小版,他們的身體里,蘊藏著的,都是欲望與貪婪;
癲狂的辦公室文化、腐爛的生活、金錢至上的價值觀,這一切都詮釋著,奧克蒙公司的每一個人,本質上與喬丹都是一樣的人:清醒地知道自己被貪婪驅使著、被欲望蒙蔽著、走在毀滅的邊緣上,但就是不愿回頭看一眼,更不愿意退后半步;
不出意外的,結局的時候,奧克蒙的每一個人,都沒能逃脫制裁!
還記得影片開始時的馬克嗎?
他是喬丹的引路人、靈魂導師,喬丹后來的一切,都與馬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劇情中,喬丹也不止一次地向馬克致敬;但,影片除了開篇,后來從未出現過馬克的鏡頭,大膽地猜測一下:馬克,去哪兒了?
喬丹也好,馬克也罷,亦或者是奧克蒙,都不過只是華爾街的縮寫而已;癲狂的,是整個華爾街;
故事的最后,老馬也隱喻了華爾街的癲狂:出獄后的喬丹,非但沒有臭名昭著,反而成為了一位著名的銷售學宗師級講師,每一次講座,來的年輕人絡絡不絕;
《華爾街之狼》,一場好萊塢與華爾街之間的對弈;
這場對弈中,好萊塢將華爾街遮羞布扯下,展現了一個癲狂、貪婪、縱欲的華爾街;這是對華爾街現狀的諷刺:金錢至上,娛樂至死!
可看到最后,那滿席而坐,千里迢迢跑來聽喬丹講課的年輕人,讓人不禁深思,赤裸的,真的只是華爾街呢?
——end——
【一部電影,一段人生,歡迎關注鳳無涯,看經典影片,品百味人生!】
《行尸走肉:第三季》中文游戲截圖-1
《行尸走肉:新邊境》是當前流行影視劇以及游戲系列《行尸走肉》的最新季,根據開發商的信息,這次將會講述“新的開始”和“延續”,另外會引入之前兩季沒有出現的新角色,還有老角色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