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這位雙料游戲達人還表示,Switch未必比ps4輕便,想貓在被窩里打游戲,雙臂酸痛也是活該。換個手機要舒服不少,于是他自行開發出“串流大法”,通過手機接收PS4畫面,畫質也比Swtich看著更舒服。
好奇的我問了下它是怎么解決PS4串流的,得到答復如下:方法1是用主機接寬帶網線聯網,然后手機接5Ghz的WiFi信號,這樣網絡最流暢;或者方法2:不用借助局域網,而是改為PS4給PSV的WIFI密碼直連,這樣也可以曲線救國,享受不錯的畫質體驗。聽著好像很有操作性,回頭我也去試一試。
不過這位玩家噴的“Switch沒必要”我覺得有待商榷,畢竟沒有一個游戲是終極完美的,游戲本來就是給不同人群設計的,你不喜歡自有人喜歡,因此買不買完全因人而異,非要說PS4比Switch強就有點牽強了,我倒是覺得,如果你沒有那么時間捧著掌機或者對著電視大屏幕打游戲,反而是可以運行Windows7/10系統,兼顧辦公學習的迷你電腦更有實際意義。這一點對那些已經上班、基本沒有大塊兒時間去撒歡打游戲的朋友來說更重要。
舉個簡單例子,拿朋友幾千塊入手的GPD WIN 2掌上電腦來說,就可以滿足他出差可辦公、閑暇捧起來就玩的需求,畢竟日常維護網絡云端操作對配置要求不是很極端,而這樣小巧的身形,短途出差、打飛的辦事兒路上都不是負擔,有了它還用啥串流啊,6寸屏1280x720分辨率足夠用,整機460g不壓手,合上也就比6寸手機大一小圈,NS沒法比。
m3-8100Y處理器+8GB三星內存+M2 SSD硬盤坐鎮,3A大作都能玩,2x4900mAh長續航加持,自帶扳機搖桿,全鍵盤,支持觸屏,GPD WIN 2基本上把掌機能做到的都包圓了,而掌機游戲機不能做的windows系統功能也周全,這樣的掌機+便攜本二合一產品,剛好適合他這種沒從貪玩中解放的年輕人。
從資深游戲黨過渡到職業養家人的人生歷程,雖然只是短暫幾年,可有一個合適的設備相伴,那就沒浪費錢。GPD WIN 2可以了。
總的來說 ,我肯定不同意NS不好玩,正所謂年少不識愁滋味,而立方知養家苦,能盡情打游戲時,NS和PS4你都想要,成家立業養娃之后,還是N合1便攜本更值。掌機什么的再好玩,遲早要屈服于例行公事的電腦;行囊太重,只能邊走邊丟棄,留下可以獨當一切的精華——這,大概就是成長的代價!
#數碼愛好者#
如今PC端硬件性能已經追上主機平臺,并且可以玩到絕大多數游戲了,為何還有那么一大群玩家堅持使用主機作為游戲設備呢?這里我們就來看一看為什么要做一個主機玩家吧。
就如同Kindle可以提供純粹的閱讀體驗一樣,游戲主機之所以會作為全球玩家首選的游戲設備,還是因為只有主機才能提供最為純粹的游戲樂趣,讓游戲回歸本質。這里的純粹是從軟硬件和內容多個角度相結合帶來的體驗了。
讓我們模擬一下PC設備的游戲過程?
完成上述的操作,配置好PC后,每次回家的游戲流程如下:
總計耗時根據機器的啟動時間,啟動游戲平臺時間和啟動游戲的時間來定,幾分鐘吧。
換成游戲主機:
第一次使用:
之后每次的游戲流程:
總計耗時。。。5秒~10秒好了
這就是開機即玩和先開電腦的區別了,實際上PC啟動后還會有更多的干擾比如軟件推送,升級,或者“打開瀏覽器看一下”“打開某軟件看一下”。等真的可以游戲時,想玩會兒游戲放松一下的心情都被消耗掉了。
使用上的便利
硬件上的便利就不用提了,游戲主機在軟件和系統的特點也是和PC的區別所在,在軟件上不用操心游戲的畫質配置和操作配置,游戲升級補丁等也都是全自動進行的。游戲進程中也輕易不會出現閃退崩潰等嚴重影響游戲樂趣的問題,如果有的游戲穩定性不佳,全球的玩家都會團結起來像游戲開發商施壓的,問題很快也會得到解決(補丁)。
游戲主機的系統也同樣不用操心任何的維護和升級操作,升級補丁也都是自動靜默升級的,并且PC上繁多的軟件和各類推送,游戲過程同樣也非常的不純粹,就好像使用手機閱讀時不時的來一條推送,來一條微信一樣,剛沉浸下來的體驗就被攪亂了。游戲主機卻可以完全無任何干擾得“高效”地進行游戲,純粹的享受游戲的樂趣。
并且現在次世代主機還都有不少獨有的便利功能,比如微軟Xbox series可以使用Xbox軟件在手機和電腦上管理主機,在外面就可以遠程控制主機下載游戲,回到家游戲安裝好了直接開玩。
優秀的游戲內容和游戲環境
雖然PC可以玩到絕大多數的游戲,但還是有大量極為有代表性的優秀游戲只能在主機中才能玩到。而這些游戲在PC平臺是絕對沒有替代品的,比如Sony的對馬島之魂,戰神,蜘蛛俠;任天堂的荒野之息,馬里奧,動物之森,寶可夢,火焰之紋章;微軟的Xbox雖然因為其全平臺戰略并不會特意進行獨占,但Xbox端的XGPU服務內的游戲品質和數量也是遠超過XGPU的win10端的內容的。
同時對于喜歡聯機游戲的玩家來講,游戲主機還是PC無法比擬的沒有外掛污染的游戲聯網環境。因為游戲主機的操作系統原因,在主機游戲中聯網環境是非常純凈的,完全不會受到外掛玩家破壞游戲環境的困擾。
舒適和多樣的游戲環境
相較于坐在電腦桌前進行游戲,坐在沙發上隨手游戲顯然是舒適性更高的方式。尤其是南方寒冷的冬季,端正坐好,握著鼠標進行長時間游戲也是需要毅力的事情了。
并且主機還可以連接顯示器,任天堂switch還提供了掌機模式來方便便攜使用;PS和Xbox平臺也都有其相應的APP可以進行串流游戲,游戲畫面可以通過Wi-Fi和5G網絡方便的串流到筆記本電腦,iPad和手機,游戲的場景非常豐富。
相比鍵盤鼠標,游戲手柄的舒適性和功能也要更為優秀。雖然因為國內游戲機“失去的10年”而讓很多玩家早已習慣了鍵盤鼠標操作游戲,但只要通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就會發現還是專為游戲設計制造的手柄才是游戲的最佳設備。
PC端雖然也可以適配使用主機的手柄,但比如PS5手柄的自適應振動的L2R2鍵位,任天堂的HD振動等手柄的獨有功能也都無法完美適配,在手柄方面的支持還是要弱于主機的。
手柄的操作和客廳電視的游戲環境,也意味著主機可以很方便的適合多人游戲。所謂獨樂不如眾樂,不論是朋友做客還是和家人的游戲娛樂,都是主機的主場。
不可忽略的價格因素
擁有掌機形態的switch雖然性能一般,但熱管+風扇的散熱,桌面級的3D API以及更大的電池和屏幕,實機游戲表現還是超過絕大多數手機的。少數旗艦手機雖然擁有更強的性能但并沒有與之匹配的散熱和電池,而且手機端即沒有荒野之息和寶可夢,也運行不了巫師3啊(笑)。
至于Xbox series和PS5方面就更是凸顯性價比了,在顯卡飛漲的如今,XSX和PS5加在一起都很難買到一塊兒次頂級顯卡,再談游戲PC和主機之間的價格差異已經毫無意義了。
并且主機的升級換代周期很長,哪怕是本世代PS4和Xbox one系列都進行了半代升級,升級周期也要4年左右。并且世代初期的PS4和Xbox one S在發售后已經7,8年之久了,也仍可以正常的游玩本世代的幾乎所有游戲,可謂是一勞永逸4~8年都不需要考慮升級換代了。
而8年前的顯卡和CPU現在能玩些什么呢?誰還記得。。。
當然PC也可以擁有更為極致的游戲畫面效果也是事實,但主機游戲作為主打客廳游戲的設備,主要戰場是搭配電視機使用的。如今的次世代主機也已經可以支持到HDMI2.1,杜比視界HDR的效果再配合一臺中端顯卡價格的電視就可以有完整的體驗。俗話說大就是強,相比顯示器的4K帶來的視覺效果還是電視的杜比視界HDR+大屏幕更有沖擊力吧。
完善的家長控制
家長控制似乎是經常被忽略的項目,因為windows和Android的開放性,很多“家長控制”設置似乎都很難防住刷機和重裝系統。。。因此一直以來作為家長的朋友限制小朋友玩游戲的方式大部分都是靠“吼”來限制了。。。
但作為封閉系統的游戲主機來講,家長控制的作用就相當明顯了,不論是任天堂還是微軟和Sony,都有與之配合的APP就可以很詳細的來限制家庭成員的游戲時間了,什么時間可以玩,玩多長時間都可以設置的明明白白的。并且綁定ID的游戲內容,游戲總時長等數據也都一目了然。可以讓游戲真的起到放松娛樂的效果,防止沉迷。
綜上所述,最后總結一下主機游戲的優點吧:
聊了這么多選擇主機端的優點,當然也得談一下PC平臺的優點吧。
當然這不是什么“電腦多用途”了,前面已經講了普通的PC其實在玩游戲方面完全沒有任何優勢,畫質,性能和外設的舒適度可言的。只能說對于普通PC來講不要求畫質和舒適性,可以順便玩一些對配置要求不高的游戲。
但如果真的斥重金購置一部使用專注于游戲的硬核配置和專業外設的話,PC平臺也還有其不可比擬的優勢:
因此PC更適合喜歡電競類游戲的玩家,對性能和畫質表現有極高要求的硬核玩家,喜歡策略型和模擬類等需要精準操作的資深玩家以及網游社交型玩家。
其實主機的入坑也沒什么太多糾結的地方,因為一共就只有“御三家”還在做主機平臺了。(微軟索尼任天堂)
選擇主機前先說兩個小前提:
任天堂
任天堂switch在售的有兩款機型,switch新版長續航版和switch lite版。
區別主要就是體積和形態的區別,lite手柄無法拆卸,也不支持底座輸出,只能作為掌機使用。
lite版更適合作為第二臺switch,新玩家還是建議選擇switch標準版也就是長續航版。這樣可以體驗掌機+主機兩種形態,體驗完整的switch。
PS4/PS5
PS系統擁有眾多的獨占游戲,一般來說也是玩家的必備設備了。
PS4和PS4pro在此不做推薦了,雖然次世代游戲還尚未成為主流,但PS5的高速SSD硬盤帶來的載入時間優勢太明顯了。而且PS5也兼容大部分PS4游戲,運行起來也會有更流暢的運行速度。只是現在PS5產能受限,價格太高,擁有PS4pro的朋友不用著急更換。打算新入坑的玩家也不太建議先買一個PS4pro“解饞”。不想買高溢價的話建議等等國行發布后價格會不會合理一些。
Xbox系列
Xbox同樣是完全不推薦Xbox one X了,沒有必要,HDD的載入速度太慢了。
并且Xbox series還有快速恢復等“黑科技”功能,體驗升級十分明顯的,Xbox series也是向下兼容Xbox one游戲和Xbox 360游戲的。
Xbox的優勢是微軟的XGPU訂閱服務,可以暢玩相當豐富的游戲內容。Xbox現在溢價不算太大,如果是想先“解解饞”玩玩的話,可以選擇Xbox series S,體驗肯定是超過X1X的。性價比很高,完全可以先選擇XSS之后再考慮PS5晉升雙機用戶。
Xbox series X擁有次世代最強的配置和性能,喜歡微軟XGPU服務,喜歡Xbox上的游戲并且想有最佳的游戲性能表現得買這個沒錯的。
關于Xbox的建議只有一條:如果買Xbox卻不使用XGPU的話,還買Xbox干嘛?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內容了,謝謝大家的耐心閱讀,也祝大家游戲愉快!
/十八歲的十八歲【游機社www.gamermarch.com(轉載請注明出處)】
縱觀索尼主機的發展史
在索尼主機的發展歷程中,有兩款主機尤為出色,可以說是游戲歷史上的雙雄:PlayStation 2 和 PlayStation 4。這兩款主機不僅推出了眾多精彩的游戲,還在業內贏得了極高的口碑,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出色的游戲機之一。
雖然 PS2 和 PS4 都是杰出的游戲機,但它們之間存在一些顯著差異。它們代表著不同的時代,面對的是截然不同的游戲環境。盡管玩家對這兩款游戲機都有著美好的回憶,但懷舊情緒可能會影響我們對它們的客觀評價。那么,PS2 和 PS4 究竟哪個更好呢?
懷舊經典中的王者——PlayStation 2
自 2009 年以來,《杰克與達斯特》系列再未推出新作。但隨著該系列被移植到現代 PlayStation 游戲機上,粉絲們希望能夠看到這一經典繼續延續下去。
索尼和 PlayStation 在推出 PS1 后取得了巨大成功,為了延續這一輝煌,PS2 應運而生。作為第一代游戲機功能的進化版,PS2 帶來了更快的速度、更強的性能,并在各個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于 2000 年發布的 PS2 擁有更高的圖形處理能力、更快的加載時間以及更多精彩的游戲,幾乎贏得了一致贊譽。時至今日,PlayStation 2 仍然是史上最暢銷的游戲機之一,全球銷量超過1.55億臺。
PS2 的一大亮點是向后兼容功能,這意味著玩家不僅可以玩 PS2 游戲,還能享受原始 PlayStation 發布的經典之作。PS5 也有這種向后兼容性。
看看 PlayStation 2 的游戲目錄,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粉絲們認為這是游戲界最好的時代之一。PS2 不僅擁有許多 PlayStation 上推出系列作品的新作,還有許多至今仍在持續發展的系列開端。一些 PS2 發布的游戲甚至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品,比如《合金裝備3》、《生化危機4》、《鬼泣3》和《王國之心》。這些經典之作使得 PS2 在玩家心中占據了特殊地位。
然而,PS2 的巨大成功也給索尼帶來了一些挑戰。在制作 PS3 時,他們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以延續之前取得的成就,但事實證明,當時他們并未完全做到這一點。
重拾輝煌——PlayStation 4
如果說 PlayStation 2 是輝煌時代的一部分,那么 PS4 則是索尼對粉絲們的一次道歉。在經歷了 PS3 的低谷期后,由于價格昂貴、首發時可選游戲有限,以及與 Xbox 360 的激烈競爭等因素,PS3 并未達到預期。而且,由于開發難度大,一些開發者轉而選擇 Xbox 或任天堂平臺進行創作。這一切使得索尼迫切需要重新吸引粉絲,于是他們推出了解決方案——PS4。
在 Xbox 主導市場整整一代之后,PlayStation 意識到了在線游戲的重要性,并開始鞏固自己在這一領域的位置。PS4 推出了 PlayStation Plus 服務,與 Xbox Live 相抗衡,為玩家提供在線多人體驗。同時,通過與《使命召喚》等熱門游戲合作,PlayStation 不僅成為 Xbox One 的替代品,更成為玩家心目中的首選游戲平臺。
PS4 真正展現其實力的是,它不僅提供出色的多人游戲體驗,同時還保留了強大的單人故事模式。不少 AAA 大作如《戰神》、《蜘蛛俠》、《對馬島之魂》和《最終幻想 VII 重制版》都是只能在 PlayStation 平臺上獨享,這些高質量作品深受粉絲喜愛。
即便如今已經有次世代主機 PS5 出現,但由于供應問題、定價以及缺乏足夠吸引人的新游,不少玩家依然選擇繼續使用 PS4。這也體現了其持久的人氣和影響力。
跨越時代之爭——誰更勝一籌?
毫無疑問,無論是 PS2 還是 PS4,都代表著兩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重要時期。在此期間,它們超越所有競爭對手,占據了市場主導地位。不過,我們是否因為懷舊情感而忽略了一些理性的比較?盡管兩款主機各有優勢,但其中一款在整體平衡性方面表現更加出色,那就是——PS4。
事實上,兩款主機都可以被認為是索尼歷史上的最佳產品之一。但相較于當時主要以單人模式為主、適合休閑娛樂較少且不太適合作為家庭娛樂中心使用的 PS2 來說,PS4 提供了更加多樣化和廣泛覆蓋面的體驗。從專注多人互動到深度單人劇情,再到偶爾出現的小眾趣味作品(例如《糖豆人:終極淘汰賽》),PS4 無疑為各種類型玩家都帶來了滿意選擇。
總而言之,無論你鐘情于哪款設備,從理論上講,即使現代技術進步讓我們傾向認為新的總比舊好,也無法否認兩個時代各自不可替代價值。因此,無論你喜歡的是歷史悠久充滿情懷意味濃厚風格老派但魅力依舊存在或者全新設計符合當下需求功能強大內容豐富全面發展趨勢明顯,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份快樂,就是一次完美旅程!
訂閱號
索尼互動娛樂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簡介:索尼互動娛樂(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LLC;簡稱SIE),前稱索尼電腦娛樂(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簡稱為SCEI或SCE),是索尼旗下的游戲機、游戲軟件開發、制造與販售廠商,1993年11月16日在日本東京成立,1994年起使用現行45度角傾斜正方形圖案作為公司標識。依地域性劃分北美、歐洲、日本、亞洲四大市場。
2016年4月1日,索尼電腦娛樂與索尼網絡娛樂(Sony Network Entertainment)合并為“索尼互動娛樂”(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總部由日本遷至美國加州圣馬特奧(同時也是SIE美國的總部),商標沿用SCE的正方形商標。
成立時間:1993年
總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馬特奧
代表作品:PlayStation,PlayStation 2,PlayStation 3,PlayStation 4,PlayStation Vita,PlayStation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