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一開始不被看好,到近年疫情期間的供不應求,Apple 的平板電腦 iPad 可說是歷經大起大落。來到 2022 年,iPad 于誕生12年后迎來了第10個版本號,也是再一次重大換代的版本。雖然大家都有預計 Apple 會在今年推出新設計的 iPad 第 10 代,但大概都沒想到最終成品出來的效果會是這個樣子,微妙的升級方向到底是驚喜還是驚愕,不好說。

    以下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對于這臺 2022 年基礎版 iPad 的使用感想吧。

    外形設計

    iPad 10(左)和 iPad 9(右)

    就如 iPad Pro、iPad Air 和 iPad Mini 的步伐,基礎版 iPad 10 一如預期的換上同樣的直邊機身,正式進入全面屏的設計。在規格上,iPad Air 和新款 iPad 都是同樣的 10.9 寸屏幕,所以兩者乍看之下有著極高的相似度,只是當仔細查看下,才會發現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

    iPad 10(左)和 iPad Air(右)

    最簡單的分辨之處就是在背部,過去 Apple 只有簡單印上系列名「iPad」,不過我們發現隨著機器的樣子越來越相似,Apple 也干脆把產品名都整個打上去。所以起碼你拿著最新款的 iPad Pro 是寫著「iPad Pro」、 iPad Air 是寫著「iPad Air」,iPad 10 也就只寫著「iPad」(除了 iPad Mini 還沒跟進),希望這產品線不會像 iPhone 一樣很多后綴,不然機背的空間也就不好看了。

    另一方面,iPad 10 是首次把前置相機安放在長邊之上,便于了日常使用,因為不管是強調多視窗操作 iPadOS 16,還是配套的鍵盤組都早早預設了使用者是多以橫向方式使用這臺平板電腦。同時前置相機也只有放在長邊才能正對著使用者的臉,不會再歪在一邊。不過,這做法早就在 Samsung Galaxy Tab S 系列見到,Apple 今天的從善如流,希望也會讓同系其他產品都跟進上吧。

    iPad 10(上)與 iPad Air(下)的三圍有微妙差異

    順應橫放的用法,iPad 10 引進了雙喇叭輸出的設計,于兩側短邊都有開孔,再各擺放著兼任 Touch ID 的電源鍵和 USB-C,3.5mm 耳機孔也正式告別 Apple 產品了。這樣的設計,雖然是完全復制 iPad Air 的樣子,不過 Apple 硬是要把 iPad 的三圍做得不一樣,讓使用者不能直接把 iPad Air 的外殼配件套用上去。

    Apple Pencil

    iPad 系列換了直邊設計的另一好處是能用上 Apple Pencil 第二代,不過 Apple 還是堅持要讓基礎版本的 iPad 只能支持 Apple Pencil 第一代,所以即使 2022 年款 iPad 的右側長邊是有磁力,但其磁極是與 Pencil 2 相反的,即使你貼了上去也不能配對。

    iPad 10 機側磁極和 Apple Pencil 2 的相反

    過去的 iPad 能夠通過 Lightning 插頭直接配對 Apple Pencil 1,不過 2022 年款的 iPad 換了 USB-C 后,怎么辦呢?Apple 選擇在新批次的 Pencil 1 包裝里額外附上兩邊為母頭的「USB-C 至 Apple Pencil 轉換器」,不過需要自己加購。

    iPad 10 與 Apple Pencil 1 連接需要新的轉接器

    問題來了,雖然以 Apple Pencil 1 有如波板糖(棒棒糖)一樣直接插進 iPad 作配對和充電并非官方意愿,但實際上這樣的做法卻是最便利,也是大眾所認知的方式。然而在 iPad 10 換了 USB-C 后,Apple 為其設計的轉換器是兩邊為母頭,使用者就真真正正沒有辦法讓 Pencil 1 直接插進 iPad 10,而且中間還必需要有 USB-C 連接線才能完成整個步驟。這樣一來,使用者就一定要好好保管這個轉換器,而且也要隨身帶同 USB-C 線了。

    iPad 10 隨附新款 USB-C 線

    說到 USB-C 線,這邊也順道看一看 iPad 10 的隨盒配件,在慣例的 20W 充電器之外,這回 Apple 居然還換上了 USB-C 線材,質感大大提升了。不過這東西的耐用度要看大家的使用環境和習慣了。

    屏幕

    雖說 iPad 10 的屏幕在紙面上的一部分規格是跟 iPad Air 5 相同,為 10.9 寸 Liquid Retina 面板(2,360 x 1,640)、SDR 500 尼特亮度,不過 Apple 的刀法還是厲害,iPad 10 的色域僅支持 sRGB,同時也沒有用到全貼合屏幕技術,還是保留了基礎款 iPad 長年的「特色」。

    沒錯這片屏幕的規格是有點過時,但實際看上去也足夠精細,畢竟像素密度還是有著 264ppi,在合理的距離觀賞也不會明顯起格。真的會感到這片屏幕不入流的時候,大概就是當你從側面過去,就會發現畫面內容有如躲在玻璃后面似的。

    iPad 10 的好東西

    iPad 10(左)和 iPad Air(右)在 FaceTime 視角的比較

    說到這次在 iPad 10 中升級幅度最大的,其實是前置相機。雖然規格上是同一樣的 12MP 相機,不過就如前文提過的,消費者的使用需求和 Apple 的發展方向都是讓 iPad 當作一般筆記本電腦來使用,所以橫置相機不光是預設了 iPad 橫向使用的方向,在進行視頻會時也更自然,就看其他 iPad 機型會在什么時候也跟進吧。

    iPad 10 的智慧型接點保留在機身左側,沒有因為樣子太像 iPad Air 而一并換位置,不過 Apple 也趁機推出了全新的專屬配件「精妙鍵盤套」。冠上了「精妙鍵盤」的名號,這個鍵盤就是用上了 Apple 的剪刀腳設計,而且也新增了觸控板,大大提升了打字爽度和模仿筆電的體驗。在對比前代的鍵盤按鍵都是軟趴趴的,這回的更新實在是非常好的。

    不過這個精妙鍵盤套的按鍵布局還是真微妙,其高度是足夠讓 Apple 首次多塞進「14 鍵功能鍵列」到 iPad 鍵盤配件,這便利使用者可以快速調整屏幕亮度、音樂播放、音量等;然而鍵盤的寬度卻不太足夠,使得最邊緣的幾個按鍵都「被瘦身」了,結果常使用到的引號按鍵就因為變的太細而出現屢屢誤按。

    另一方面,這次的精妙鍵盤套是以兩件式設計,也就是鍵盤是獨立一片的以磁吸方式粘在機身側的接點;配套中還有另一片保護背板,以微軟 Surface Pro 或是 Samsung Galaxy Tab S 似的方式拉出腳架。

    這樣的設計可以讓 iPad 10 具有更大的觀看角度。然而使用者卻要面對同類設計的另一個通病,就是 iPad 10 在配合鍵盤使用時需要更多的桌面空間才可以,同時也不便于大腿上使用。

    規格

    這回 iPad 10 在硬件規格上的升級其實不算很多,主要還是因為換上了 A14 晶片,所以效能有所提升,同時也獲得了 5G 能力。不過考慮到 iPad 定位入門,所以也就給大家看看數據吧,就不過多表述了。

    3D Mark Wild Life Extreme:2,290

    Geekbench 5:1,567 (Single-Core) / 4,042 (Multi-Core) / 12,387 (Compute - Metal)

    總結

    所為「猜到開頭,猜不到結尾」,說的是大家其實都有預測到 iPad 今年會跟進其他兄弟機一樣,換直邊機身、USB-C 接口,升級一下處理器。然而大家卻沒有想到 Apple 居然會以基礎款 iPad 10 來試探大家對于橫置前置相機的設計,而且他們更為了堅守使用 Apple Pencil 第一代,帶來一個叫人摸不著頭腦的「解決方案」。

    看到沒有太大驚喜和必要性的升級之下,再考慮價格,iPad 10 較仍然在售的 iPad 9 貴了一支 Apple Pencil 1 的價格。所以估計會選購基礎版 iPad 的消費者大概只會更加堅決入手舊版,性價比更高,即使被小孩玩壞了也不心疼。真正對效能、功能有追求的,眼光和預算只能上看到 iPad Air 和 MacBook Air 的等級了。看來蘋果提升價格的功力越來越成熟了。

    章內有當初找了幾百年的終極大招,若有用麻煩一鍵三連,跪謝!!!

    1、如果電腦是Windows系統,可以用數據線連接iphone/iPad和電腦,然后在電腦上打開“此電腦”,找到蘋果設備,進入“DCIM”文件夾,選擇要傳輸的視頻,右鍵點擊復制或剪切,然后粘貼到您想要保存的位置。

    2、如果您的電腦是Mac系統:

    (1)照片/視頻數量較少的情況下,可以用隔空投送功能將視頻快速發送到Mac。首先,在iphone/iPad和Mac上都打開Wi-Fi和藍牙,并確保兩個設備在同一個網絡下。然后,在iPad上打開照片應用,選擇您要傳輸的視頻,點擊分享圖標,在彈出的菜單中找到您的Mac設備,并點擊發送。

    (2)iphone/ipad上照片/視頻幾百幾千張,Mac電腦設備后電腦“位置”選項卡沒有提示已經插入設備。終極大招如下:

    Mac——圖像捕捉軟件——數據線連接iphone/ipad設備——選中你的設備——設備上輸入信任密碼。

    此時就會看見你移動端的所有照片/視頻,若在云端,則等待它從云端緩存完成后在下方選擇導入文件夾。

    在圖像捕捉下方選擇你要導入到的文件夾

    3、如果您想要傳輸在iTunes Store購買的視頻,您可以用iTunes軟件將視頻從iPad同步到PC。首先,在PC上安裝并打開iTunes軟件,并用數據線連接iPad和PC。然后,在iTunes上點擊設備圖標,并選擇“文件共享”選項。接著,在左側列表中選擇“視頻”應用,并在右側列表中勾選您要傳輸的視頻。最后,點擊“同步”按鈕。

    大功告成!!!

    若有用麻煩一鍵三連,跪謝!!!

    鴻蒙 OS 2.0 發布 5 天后,蘋果也出手了。

    美國太平洋時間 2021 年 6 月 7 日,又是一年 WWDC,蘋果的這次開發者大會顯得有些無聊:沒有任何硬件,只有 iOS、macOS、iPadOS 和 watchOS 平臺上顯得略為凌亂和破碎的諸多小更新。

    但其實,不動聲色的背后,蘋果是在下一盤大旗——每一個都是大招,都在盡最大努力、在最大程度上發揮自身的優勢。

    而且,在對操作系統的理解上,蘋果與華為呈現出遙遠的相似性。

    iOS 15:跨設備 + 人性化

    作為 iPhone 的靈魂,iOS 不出意外地迎來了它的最新版本:iOS 15。

    從界面設計上來看,iOS 15 帶來的更新并不像 iOS 14 那樣令人眼前一亮——但是 iOS 15 在功能層面的確更加注重挖掘用戶的體驗,更加貼近用戶,也更加反映出蘋果對于 iOS 以及整個蘋果軟件生態的未來發展思路。

    在 iOS 15 中,蘋果首先強調的是 FaceTime。

    具體來說,FaceTime 視頻增加了空間音頻功能,從而讓視頻通話的聲音聽起來就像從人物在屏幕上的位置傳來一樣,而麥克風模式也可以將用戶的聲音與背景雜音分離。同時 FaceTime 視頻通話現已支持“人像”模式,讓背景虛化。

    不僅如此,蘋果在 FaceTime 更新的基礎上增加了 SharePlay 共享,可以一起聽 Apple Music、同步觀看視頻、共享屏幕內容,而且 SharePlay 可以在 iPhone、iPad 和 Mac 上使用,通過共享播放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FaceTime 還第一次實現了對非蘋果設備的支持——通過創建連接,用戶可以通過 Android 手機和 Windows 電腦網頁參與 FaceTime。

    其次,蘋果在 iOS 15 強調的是專注模式(Focus)。

    比如說,用戶可以通過創建自定義專注模式或選擇建議的專注模式(比如說睡眠、工作、個人等模式)對設備進行設置,后者會通過設備端智能技術對可以向用戶發送通知的人和 App 進行建議;而且用戶在設置專注模式之后可以同步到其他蘋果設備。

    再來看通知體驗(Notification)的更新。

    為了減少各類通知對用戶的打擾,蘋果對通知中心進行了重新設計,增加了聯系人照片和更大的 App 圖標,讓用戶更便于識別;同時通知會收起非緊急通知,用戶可在空閑時前往查看。

    同時,通過設備端智能技術并基于用戶與 App 的互動,通知會按優先級排布,最相關的通知將被提升至頂部。緊急信息會馬上送達顯示,所以重要的通知信息不會被收入到通知摘要。

    在本次 iOS 15 的更新中,一個亮眼的技術是圖片中的文本識別(Live Text) 。

    比如說,通過設備端智能技術,圖片中的文本可以被識別,包括手寫家庭菜譜、商鋪電話號碼等;同時借助蘋果的神經網絡引擎,相機 App 也可以快速辨識和復制當前文本。

    基于這一功能,聚焦搜索可以通過智能技術根據定位、人物、場景或物品來搜索圖片,通過實況文本,聚焦搜索能夠找到照片中的文本和手寫內容;甚至包括與演員、電視節目和電影相關的信息。

    除此之外,照片 App 中的回憶(Memory)功能也迎來最大的一次更新,它推出了全新的外觀和交互界面,并將 Apple Music 融入其中,使用設備端智能技術來定制歌曲推薦。

    在錢包 App 中,蘋果增加了對更多鑰匙類型的支持。

    比如說,利用超寬帶技術的支持,數字車鑰匙更加完善,用戶現在無需從口袋或包中掏出手機就可以安全地解鎖并啟動受支持的汽車;用戶還可以用 iPhone 解鎖家庭、辦公室甚至酒店房間,通過錢包 App 中存儲的鑰匙即可實現。

    甚至于,蘋果錢包 App 還可以實現對用戶個人身份證件的支持,蘋果表示個人身份信息將存儲在機身內置的硬件安全單元中。

    其他方面,用戶也對諸多使用的 App 進行了功能更新,比如說:

    Safari 瀏覽器被重新設計,單手控制更加容易,新標簽頁欄緊湊,懸浮在屏幕底部;開始頁面可以自定義設置,iOS 新增網頁擴展。

    地圖 App 得到更新,部分城市周邊、商業地區、海拔、建筑、新的道路顏色和標志、自定義設計的地標都進行了顯著增強,CarPlay 車載導航、公交路線等也得到體驗更新。

    通過設備端語音識別,Siri 請求的語音現默認完全在 iPhone 上處理(適用于搭載 A12 及以上版本的 iPhone 和 iPad,需要下載語音模型),從而保護隱私,即使是在離線狀態下也能用 Siri;同時為了保護隱私,iOS 15 也新增了 App 隱私報告功能。

    天氣 App 被重新設計,括了更多天氣數據的圖形顯示、全屏地圖和動態布局。

    備忘錄 App 新增用戶標簽功能,“@ 提及我”功能則允許共享備忘錄的成員相互通知重要的更新。

    與你共享(Shared with you)會在系統中尋找信息 App 對話中分享過的文章、音樂、電視劇、照片等,并且很便捷地將內容推送到照片 App、Safari 瀏覽器、Apple Music 和播客 App 中,使得在 App 中可快速訪問共享內容。

    iCloud+ 在 iCloud 的基礎上,新增隱藏郵件地址、HomeKit 安全視頻拓展服務和創新網絡隱私服務 iCloud Private Relay,均無需額外費用。

    健康 App 新增了一個共享標簽頁,用戶可以與家人、看護者或者看護團隊分享他們的健康數據。

    HomeKit 的配件制造商現能將“嘿 Siri”搭載到它的產品上,用戶可以在第三方設備上跟 Siri 對話并獲得回復。

    查找 App 推出了新功能,可用來定位已經關機或者被抹去的設備,如果家人或朋友選擇共享他們的位置,那么也可以獲得其實時定位。

    翻譯 App 新增了實況翻譯這一功能,使不同語言間的對話自然流暢。系統層面的翻譯功能讓用戶可以對 iPhone 上任何地方的文本進行翻譯。

    總體來看,蘋果在 iOS 15 中對大量的內置 App 進行了優化或功能更新,整體上比較零碎。

    不過,從 iOS 15 的諸多更新可以看到,蘋果其實是在強調幾個重要的點:一是設備端智能(Siri 和圖片本文識別),從而保護隱私;二是跨設備共享,比如說 FaceTime 和 SharePlay;三是對用戶需求的洞察和關注,從而進行 App 的功能優化。

    在雷鋒網看來,這些其實是符合 iOS 作為一款成熟的移動操作系統的演進方向。

    macOS Monterey:iPad 和 macOS 驚艷協同

    自去年 macOS 重磅宣布遷移至 Apple Silicon 之后,今年 macOS 迎來了一個有著重要意義的新版本——macOS Monterey。

    其中,macOS Monterey 最讓人感到驚艷的功能,是 Univeral Control。

    具體來說,Univeral Control 可以讓用戶使用單個鼠標和鍵盤在 Mac 和 iPad 之間移動以獲得無縫體驗,無需設置;用戶可以在一款或多款 iPad 和 Mac 設備之間來回拖放內容,比如在 iPad 上使用 Apple Pencil 繪圖并將繪制的圖片放入 Mac 上的 Keynote 幻燈片中。

    同時,借助 AirPlay to Mac,用戶可以在 Mac 播放、展示和分享幾乎任何來自 iPhone 或 iPad 中的內容;而 Mac 的高保真音響系統還可用作 AirPlay 揚聲器,因此用戶可以在 Mac 上播放音樂或播客,或將 Mac 用作多房間音頻的輔助揚聲器。

    這種跨設備的體驗,讓 Mac 與 iPad 或 iPhone 之間的體驗更加無縫和流暢。

    除此之外,macOS Monterey 中的 Safari 得到了重大更新。比如說,它采用了新的標簽設計,讓用戶在滾動時可以看到更多頁面;同時新增了標簽組功能,非常適合計劃旅行、購物或存儲用戶每天訪問的標簽——標簽組還可以在 Mac、iPhone 和 iPad 之間同步,且可以與人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macOS Monterey 新增了 Shortcuts 功能,由此可以實現自動執行日常任務并實現最高生產力。

    此外,為了與 iOS 15 中相應的內置 App 的體驗保持一致,macOS Monterey 中的 FaceTime、SharePlay、Shared with you、地圖、文本識別、iCloud+、隱私保護、輔助功能等也都得到了相應的更新。

    在雷鋒網看來,通過這次更新,macOS 在實際體驗上與 iOS 和 iPadOS 走得越來越近,它們之間(尤其是 macOS 與 iPadOS 之間)的跨設備協同性也越來越強;而在保護隱私的同時,蘋果也越來越強調共享。

    這也反映了蘋果在構建不同操作系統之間的橫向聯系與同步連接上的努力。

    iPadOS 15:生產力性能凸顯

    作為一款生產力工具,WWDC 2021 在 iPadOS 15 上顯然著重強調了這方面的性能表現。

    首先,在界面設計上,iPadOS 15 采用了上一年 iOS 的小組件設計,用戶可以進行個性化分類。同時,基于 iPad 的大屏特性,蘋果在 iPadOS 15 針對性地推出了更大尺寸的“小”組件,方便顯示視頻、照片。

    同時,針對界面應用過多的問題,iPadOS 15 提出了“應用程序庫”,涵蓋了設備上所有下載應用,用戶可以重新排列、隱藏資源庫。

    在生產力性能方面,iPadOS 15 推出了多任務處理(Multitasking),用戶只需輕觸應用頂部的新控件,即可進行分屏瀏覽,同時處理多個窗口任務,窗口支持放大和縮小。

    在多任務視圖中,用戶可以將 App 拖放到另一個 App 上,從而輕松創建分屏視圖。

    為了提升記錄特性,蘋果在 iPadOS 15 上推出了快速備忘錄(Quick Note),用戶可以通過手寫筆快讀調出,進行書寫。

    同時,快速備忘錄與其它 App 能夠進行應用間的協同,例如,用戶可以通過拖拽在快速備忘錄中快速插入瀏覽器連接,或者選中網頁內容直接拖入快速備忘錄中。另外,用戶后續訪問網頁時,打開快速備忘錄的網站,還會彈出此前記錄的筆記。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快速備忘錄在 iPadOS 15 介紹環節中亮相,但它也同樣支持 iOS 和 macOS。

    此外,iPadOS 15 同樣具備了 SharePlay、Focus、Live Text、Spotlight 等新功能。

    除了面向用戶層面的更新,對開發者而言,更具重大意義的更新在于 iPad 首次支持自行編碼、迭代和構建應用程序。

    通過 iPadOS 15 上的 Swift Playgrounds,開發者能夠在創建 iPhone 和 iPad 應用程序,并且直接部署至 App Store。

    watchOS 8:聊天可發 GIF 動圖

    在本次 WWDC 大會上,無論在顯示設計方面,還是在健康、信息交流等性能方面,watchOS 8 都帶來了許多全新體驗。

    在表盤設計上,watchOS 8 新增了“人像表盤”設計,能夠在照片中智能提取人像部分,并自動適配屏幕顯示,時間顯示將隱藏在人物頭像下方,從而獲得立體顯示效果。

    在人像表盤之外,watchOS 8 在照片 App 上進行了更新,新增了“精選回憶”“精選照片”功能,同時能夠直接通過郵件、短信形式進行照片分享。

    在信息交流上,watchOS 8 不僅支持語音輸入、手寫輸入,還支持發送 GIF 動圖(即表情包)。只不過,在狹窄的屏幕上進行手寫輸入和表情包的篩選,操作略顯得有些局限。

    在專屬的健康層面,watchOS 8 新增了 Mindfulness。據蘋果介紹,Mindfulness 運用了心理學技巧,能夠通過文字、動畫引導,幫助用戶通過冥想、正念練習集中注意力,減少焦慮。

    除了全新 App 的加入,Apple Watch 上部分已有的應用在 watchOS 8 上也迎來更新。

    比如說,在睡眠監測上,除了睡眠時間跟蹤、心率、血氧等監測指標,watchOS 8 還新增了呼吸頻率;在 Apple Fitness+ 上,新增了太極拳、普拉提兩個新課程等。

    四大開發者工具

    在本次 WWDC 大會上,面向開發者群體,蘋果在四個方面對開發工具進行了更新升級,具體如下:

    • API:發布會上,蘋果 RealityKit 2 新增加了 Object Capture API,能夠幫助開發者將 iPhone 上拍攝的 360 °的照片,在幾分鐘內創建為真實世界里逼真的 3D 模型,從而帶來更加逼真的 AR 體驗。

    • SwiftUI:全新的 SwiftUI 改進了列表視圖、搜索體驗、應用內可訪問性功能、多列表等。另外,Swift Playgrounds 能夠在 iPad 上直接進行編程,并上架至 App Store,這也是首創之舉。

    • App Store:在 App Store 上,蘋果優化了產品頁面顯示,開發者能夠自定義地向用戶展示應用的多樣功能(比如圖標、展示截圖等)。

    • Xcode Cloud:Xcode Cloud 整合了云服務構建、測試和交付應用所需的多個任務和工具,支持自動在云端構建、測試應用程序,同時支持 TestFlight 向外部測試人員提供即時反饋。

    蘋果迎接新挑戰的開始

    與去年的 WWDC 相比,今年 WWDC 的確顯得有些波瀾不驚。

    但這并不是蘋果的問題,而是蘋果在完成 Mac 向 Apple Silicon 遷移這樣的結構性平臺大調整之后,必然要進行的系統內部融合、體驗提升進步、開發生態優化等工作。

    與此同時,蘋果從來沒有忘記對用戶隱私的強調,但同時也在努力地走向生態開放——無論是 Siri 對第三方家電設備的開放,以及 FaceTime 對 Android、Windows 等設備的支持,都體現了這一點。

    另外,Siri 離線可用、圖片文本識別等功能的出現,體現出了蘋果在 AI 技術能力上持續投入之后的進展;雖然與 Google 相比晚了一些,但也總算來了。

    當然,在雷鋒網看來,在 iOS、macOS、iPadOS、watchOS 各成體系的大前提下,蘋果今年的動作,其實是在為它們之間構建一個個相互連通和協作的軟件橋梁,以實現蘋果生態下應用和操作層面的跨設備共享體驗。

    如果進行一番對比,會發現:蘋果在跨設備體驗、跨設備協作等層面的努力,與華為前不久的鴻蒙 OS 2.0 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其本質都是在迎接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

    當然雙方也有不少不同之處,比如蘋果更加封閉,華為更加開放;蘋果著眼于自身已有生態的進化,華為要打造一個新體系;華為強調 1 + 8 + N,而蘋果則強調五大自身系統上尋求對外合作。

    但毫無疑問,強大如蘋果,也必然要面臨一個現實:那就是在經歷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所有輝煌之后,它無法躺平,不得不努力去構建一個更加融合、更加協同、更加聯動、更加友好的軟硬件生態,來迎接 IoT 時代帶來的新挑戰。

    某種程度上,這屆 WWDC 只不過是蘋果迎接挑戰的開始罷了。

    雷鋒網注:本文由李帥飛、肖漫共同完成。雷鋒網雷鋒網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