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寬帶線路同時只能撥號一次,除非原來賬號下線后可以改用其他賬號再進行撥號。
如果是光纖貓撥號的上網方式,路由器設置中選擇動態IP或者DHCP上網模式即可正常使用,路由器相當于二級路由,內網IP地址自光纖貓獲取。
一、設置了光貓撥號
1、無線路由器插上電,先不要接貓,電腦連接無線路由器任一LAN口 ;
2、 瀏覽器地址欄輸入路由器網關地址(路由器背后標簽上有的),輸入登錄用戶名和密碼進入設置頁面;
3、按照動態方式設置;
4、設置一下SSID、加密方式和 密碼;
5、保存、重啟;
6、設置好以后,把貓LAN口接出來的網線接在無線路由器的WAN口上。
二、路由器撥號光貓橋接
大家在手機或者電腦瀏覽器中輸入192.168.0.1或者192.168.1.1進入路由器管理,也可以從電腦網絡中網絡設施中點擊對應路由器設備進入路由器管理界面。
注意:電腦操作必須將電腦網線連接在路由器上面,手機操作要連接到對應路由器的WiFi。
然后輸入路由器管理員密碼點擊確定,初次設置大家先設置管理員密碼
進入路由器管理后點擊路由設置然后在路由設置中點擊上網設置
然后點擊WAN口連接類型后面的選項框選擇寬帶撥號上網
然后輸入自己的寬帶賬號和密碼,點擊連接,寬帶賬號和密碼不記得了可以查看寬帶辦理的合同。
1、首先登錄光貓的網址通用為192.168.1.1(不懂的可以看光貓背面的銘牌信息)以電信的光貓為例,登錄后輸入電信的超級管理員密碼。telecomadmin密碼nE7jA%5m。這個超級密碼可以搜索查找。也可以用路由器后面銘牌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
2、進入光貓后找到網絡設置選項卡。點擊網絡設置。然后在新建連接下找到41通道連接,對這個連接進行刪除。可以看到這個41通道連接是一個撥號連接因為這個連接下面有賬號和密碼。
3、刪除后就需要建立一個橋連接把這個撥號信息通過橋連接轉到無線路由器上。點擊新建連接,連接名稱寫橋連接。然后寫上橋接41通道。所以在VLAN ID 寫上41,這樣光貓就設置好了。
三、知識擴張——
光貓撥號和路由器撥號的區別
1、映射設置不同。光貓撥號可以自己設置端口映射,如果有公網IP,就可以訪問自己的內網設備,路由器撥號不能自己設置端口映射。
2、流控不同。路由器上可以做更高的流控(QOS),但是現在上傳流量比以前相對較少,光貓只能單端口撥號。現在的光貓是升200M的時候電信給換的單口千兆+3個百兆。
3、性能不同。路由器撥號性能上更快的轉發速度,電信100M,光貓HG8120C撥號,電腦迅雷全速下載的時候,其他設備已經無法訪問互聯網。光貓性能不足導致一臺設變全速下載時其他設備無法訪問互聯網。光貓性能相對路由器較弱。
光調制解調器,光貓也稱為單端口光端機,是針對特殊用戶環境而研發的一種三件一套的光纖傳輸設備。該設備采用大規模集成芯片,電路簡單,功耗低,可靠性高,具有完整的告警狀態指示和完善的網管功能。光纖通信因其頻帶寬、容量大等優點而迅速發展成為當今信息傳輸的主要形式,要實現光通信就必須進行光的調制解調,因此作為光纖通信系統的關鍵器件,光調制解調器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光調制器有直接調制器與外調制器兩種,光解調器則分為有、無內置前放兩種。直接調制器與具有內置前放的解調器是該項目研究重點,直接調制具有簡單、經濟和容易實現的優點,具有內置前放的解調器則具有集成度高、體積小的特點。
個粉絲提到了Router OS沒有中文界面:
這對于初級使用Router OS的用戶來說的確是一個硬傷,但是這件事得從兩個角度來說,真正去使用Router OS的時候,你會發現即便是Router OS的界面被設置成中文,你則會覺得界面上的每一個字你都認識,但代表什么意思依舊讓人一頭霧水。
實際上中文不中文的對深入使用Router OS并不構成實質性的影響,更多的門檻來自于用戶對網絡的理解和認知。
昨天提到了如何通過快速設置(Quick Set)把一臺Router OS當作普通路由器來使用。在昨天的文章中實際上就給大家留下了一個小的疑問點,是不是沒給大家講Router OS如何PPPoE撥號上網呢?
很多玩軟路由的用戶除了科學處理之外最重要的認知就是“光貓橋接+路由器撥號”,似乎認為能搞定光貓橋接讓路由器能夠直接在光纖上撥號就是一個很高端的“技能”了。
但是,這僅僅是入了一個門而已。
通常,在搞定了光貓的橋接模式之后,路由器的撥號界面是這樣的:
用戶就需要關注寬帶運營商提供給自己的PPPoE上網用戶名和密碼,在路由器的WAN口設置中填寫進去上網的用戶名密碼設置就搞定了路由器的撥號。
在Router OS的Quick Set中也是這樣的設置:
咱們昨天說了,Router OS利用Quick Set設置路由器的功能是和普通路由器沒什么區別的。
但我們回到iN自己的路由器設置里面來看,即便是在Quick Set中也會依據不同的選項顯現出不同的狀態:
在界面上直接點入Quick Set,iN的路由器被默認設置成了一個Bridge(橋):
點一下模式選擇,從Bridge選擇成Router(路由),你會發現路由器的WAN有自己的內網靜態IP地址:
再將Address Acquisition(地址獲取)切換到PPPoE你還會看到撥號設置:
好玩嗎?這其實就是Router OS最有意思的一個地方,在這套軟路由系統中永遠可以將最大的自由度給與用戶。
實際上,至于iN的Router OS路由器在Quick Set中的這些設置項目為什么是這樣的,iN自己并不關心,原因就是這種界面iN從來不會去主動的用到,這也是為了給大家做個演示截屏臨時點進去的。
今天咱們就來好好的聊聊Router OS的PPPoE功能。
新手這時候會疑惑,本來就輸入用戶名密碼就可以完成的操作,難道還能玩出花來嗎?沒錯,這件事的確是可以整活的。
首先,咱們先把“oE”從PPPoE中去掉,要知道PPP是什么概念。
PPP(Point-to-Point Protocol,點對點協議)這是計算機網絡中最古老協議之一,就是一個點對另外一個點的直接連接。
如果從OSI網絡模型上來說,這個協議位于鏈路層。鏈路層從網絡層級中看只比網線、光纖、無線等傳輸介質所構筑的網絡層高一個層級,還沒有IP地址、子網、網絡、網段等網絡層協議的概念,要做到的事情僅僅是把兩個物理層級的設備連接到一起。
在早早早年間,普通用戶要連接到遠程的計算機通常會使用Modem(調制解調器)也就是下圖這種設備:
把電話的聽筒放在設備的聽筒座上,這個設備通過串行接口連接到電腦上。用戶放好電話聽筒后,在電話機上撥通一個電話號碼,這個電話號碼經過電話網絡呼叫到另外一部電話上,這部電話同樣也有一套相同方式設置的設備。
撥通號碼后,電話中傳輸音頻信號,在音頻信號中載波傳輸數據。整個的連接過程中并不會有咱們熟悉的IP地址、IP網絡數據包等封裝成網絡包的內容,僅僅是握手后有序的脈沖音頻信號。
后來計算機設備不斷發展迭代,出現了大家傳統印象中的調制解調器(Modem)
它的進步就在于串接在電話線上,不必非得拿起電話聽筒放在聽筒座上,同時音頻信號不被傳出,在使用的時候更加安靜。但“撥號”(Dial)這個操作還是被保留下來,因此我們至今上網的一個手段還是叫做“撥號上網”。
Modem(modulator-demodulator)這個詞,翻譯成中文叫做“調制解調器”,中國人說話會相對選擇簡單的說法,用五個字描述一個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太不方便了,因此當年的大部分網絡工程師會英文稱呼這個設備聽起來就是“貓得姆”,還是太麻煩,最后到老百姓這種非專業層級干脆就叫“貓”了。
后來調制解調器也有各種不同的介質調制方式,例如DSL、光線信號,而接入設備也就隨之被叫做DSL貓和光貓了。撥號或者說點對點連接的操作也就延續至今了。
所以,在Router OS中PPP被設置為了一個單獨的大項目:
“oE”呢?這是啥意思? over Ethernet——以太網上的PPP協議。
你可以把以太網想象成老舊的語音電話網絡,PPPoE就是在以太網上模擬出一個電話網絡的傳輸機制給你的設備提供一個“撥號”條件,實際上就是開辟了一個專用的隧道用來傳輸PPP協議。那么為什么還得“撥號”呢?大部分傳統的以太網協議并不支持身份驗證功能,你只要寫對了IP地址、子網掩碼和網關你就可以進入一個以太網,或者你寫對了IPX的主機ID也可以進入一個IPX網絡,對于局域網用戶來說這件事就相當方便了,但是對于通信公司來看則需要對用戶計費啊,不能誰都可以隨便的連接到網絡中。于是撥號操作中的用戶名密碼就被保留出來了,依舊需要用戶“撥號上網”。
通常,PPPoE的隧道可以通過PPPoE探查操作臨時建立,但是對于寬帶運營商來說往往一根光纖會承載internet數據業務、IPTV有線電視業務、語音電話業務等等不同的業務類型,因此寬帶運營商在設置鏈路的時候會用到VLAN技術,把一根光纖復用。
所以在很多光貓改橋接或者替換光貓的時候,不僅僅要記錄光貓設備的LID,還需要記錄下VLAN ID
這個是一般要替換自己的光貓或者玩貓棒的基本操作之一。如果你讀懂了前面的文章,你就知道為什么要記錄VLAN ID了。
PPPoE的背景知識講完了,咱們說下Router OS里面的撥號設置。
前面提到了PPP在Router OS中是一個大的功能層級,因此在PPP菜單中所展現出來的內容遠遠要比普通路由器的WAN口設置要豐富得多
在Router OS中將各種可以承載的點對點協議都歸納到這個功能層級中。
“撥號上網”僅僅是這個功能層級中的一個小功能,不僅Router OS路由器可以建立一個PPPoE Client(PPPoE客戶端),還可以建立出自己的PPPoE服務器,以及更多的PPP協議子集和衍生集功能。
通常“撥號上網”,我們就是要做一個PPPoE Client,當你在一個路由器上建立一個PPPoE Client,實際上就是咱們最常見的撥號了或者說叫做單線單撥,當你利用一個端口建立起來多個PPPoE Client就是單線多撥了,或者你在不同的端口上建立起來多個PPPoE Client這就叫做多線多撥。很多數碼博主給大家講的單線多播突破網速限制等等的技巧實際上在Router OS中就是多建立幾個PPPoE Client的事情了,沒太多神秘的東西在里面。
如果要按照正規的做法,在撥號之前你得做這么一個步驟,當然了你不做也可以直接撥號。但是不做的話就有點瞎子摸象的感覺而已。
這個步驟叫做 PPPoE Scan(PPPoE掃描)
PPPoE Scan的功能是探查你的某個端口上游是不是存在一臺可以使用的PPPoE服務器。很多人在做光貓橋接或者替換光貓的時候一頓騷操作輸出完畢,發現根本不能用自己的路由器撥號上網,就懵圈了,對著網絡上的“保姆教程”一步步排查自己到底哪里錯了,又找不到具體問題,這時候先做PPPoE Scan就相當有意義了,它可以區分問題到底是在上游設備上還是在你自己的路由器上。
點擊“PPPoE”按鈕進入,選擇好自己預計要用來上網的端口,點“Start”開始掃描這條線路上的PPPoE服務器。如果這條線路上有PPPoE服務器的話,很快你就可以看到這臺PPPoE服務器的具體信息:
如果你熟悉當地的網絡設施,那么你就可以從AC name上知道更多的信息。插一嘴,PPPoE中的AC并不是訪問控制器,而是指“access concentrator”意思是訪問集中器,在有的術語中PPPoE AC也被稱作BRAS(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寬帶遠程訪問服務器)。
例如iN這邊Scan到的AC被標記為了HD_CLZ_M6000-18S_2437BAS01,一眼可讀:
HD——天津河東
CLZ——程林莊
M6000-18S——中興通訊的ZXR10 M6000-18S接入服務器
2437BAS01——這臺設備的SN號碼
也就是上圖畫紅框的這個設備。所以說嘛,在天津用寬帶就是聯通了,YYDS……這個接入服務器挺不錯的,最大帶寬支持125.7Tbps,一般聯通的做法,一個機房里面大約有2或4臺,簡單計算一下即便只有兩臺,基本上程林莊片上網都不會出現什么性能上的瓶頸。
當然了,如果你的PPPoE Scan掃描的時候沒有結果,例如:
PPPoE無法撥號的問題就絕對不在你正在操作的路由器上,順著網線向上去排查錯誤吧。
PPPoE scan有正確的結果,在Add New中就可以建立一個PPPoE Client,基本操作就是起個名字,選擇一下interface
至于Max MTU(最大傳輸單元)要不要設置,實際上意義并不大,MTU這個東西是和上聯設備相關性更大的,因此無論你聽了誰說設置多大,例如上圖設置了一個1580,但是Actual MTU(實際MTU)上聯設備依然是給你一個1492。所以這個數值在正確連接后看一下Actual MTU到底是多少,修改一下就可以了。改成多少呢?一般的情況下減20個字節。
這樣有助于減少網絡數據包的碎片化。
正確的MTU設置實際上是網絡高效傳輸的一個很重要因素。
這是從iN自己的監控上看到的改變不同MTU的效果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改動了不同數值的MTU后網絡響應速度曲線有階梯性的變化。但不同的上端設備處理數據包的方式不同,甚至不同的Router OS硬件對網絡數據封包和解包處理的方式是不同的,因此最適合自己的MTU應該是實際測量得出,而非聽信其他人在網絡上的說的某一個數值。
至于Max MRU和 MRRU,通常在國內的寬帶運營商的設置里面沒有太多的設置必要。
MAX MRU(最大接收單元),MRRU(最大鏈路接收單元)主要用于某些隧道鏈路的優化,國內幾乎沒有運營商需要作出特殊定義。
再往后面的Dial Out部分就是撥號上網了。
看起來會比一般的路由器WAN撥號界面多一些。解釋一下:
Service(服務),在一個PPPoE服務器上可以運行多種PPPoE服務,這里的Service是一個選擇器,留空可以連接到PPPoE服務器上任何服務,或者通過指定服務名稱訪問PPPoE服務器上的特定服務。
AC Name(訪問集中器名稱),同理在一個網絡中可以有多個AC,留空則是訪問任何AC上的PPPoE服務,否則就只訪問指定名稱的AC,例如iN家里這個部分如果撥號上網的話可以在AC Name中設置為“HD_CLZ_M6000-18S_2437BAS01”,就確保連接到前面提到的那臺中興M6000-18S上。
Host Uniq和之前的兩個參數一樣概念,依舊是區分服務和身份的一個設置,如果留空則可以連接到任意服務器上,或者按照特定的Host Uniq進行連接。至于選擇這個Host Uniq內容則需要通過抓包軟件來進行抓包了,例如下面的抓包結果就是十六進制的4個61,也就是“aaaa”
再往后的用戶名和密碼就不用說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寬帶師傅就好。
和其他路由器的簡單設置內容不同,在Router OS中包含Profile的設置。這個設置對應著PPP功能集的一項:
通常,Router OS在PPP項目中有兩個配置項:
分別對應默認撥號和AAA認證撥號。這個配置文件也可以自己來寫,用來滿足自己的個性化需求。
Profile怎么去寫,找時間得詳細說,今天咱們就不展開了。但在profile中有一項很重要的自動化功能:
在一個撥號連接建立(On Up)和斷開(On Down)的時候,可以依據Profile文件內的腳本執行一系列的路由器操作,或者利用腳本訪問其他設備,這件事實際上很重要,大家先自行腦補,咱們在寫到Profile文件的時候再做詳細的說明。
在撥號的下部分還有幾個設置項
Dial On Demand(按需撥號),也就是說在需要有路由器出站數據的時候,路由器才會啟動撥號,這是一個相當原始的功能,在很久很久之前,計算機通過撥號聯網是需要按照時間計費的,因此這個功能只有在需要發出數據的時候才去撥號上網實際上是一個節省費用的方式。不過,現在幾乎所有的網絡都是包月使用了,按需撥號的意義也就不那么大了。
Use Peer DNS(使用對端DNS),撥號上網后,路由器可以獲得TCP/IP配置信息,這里就有很重要的DNS信息需要獲取,通常運營商在PPPoE認證后會下發IP地址、子網掩碼、網關、DNS等一系列的配置信息。
在普通路由器中只自動DNS或者手動DNS的選擇。而這里的選擇則的含義為是不是用運營商下發的DNS配置信息。
iN是不選擇這個的,但默認狀態下這個選項是被選擇的。
如果在默認狀態下選擇這個選項:
運營商所下發的DNS就會加入路由器的DNS列表中。
如果去掉這個選項,路由器則只會使用自己設定的DNS地址列表:
動態DNS列表就是空了。
再有的一個選項是Add Default Route(加入默認路由),默認路由是指你的網絡向外訪問的出口是哪里,也就是咱們說的默認網關。對于路由器來說路由的含義就更多了。默認路由是指發向0.0.0.0/0(任意地址)的網絡數據包的處理接口。
因此,當一個PPPoE的撥號連接被建立起來后,在路由表的頂就可以出現一個新的記錄項目。如果不選擇Add Default Route,則僅僅是會在列表中建立出撥號連接的網絡端口,但不具備0.0.0.0/0的指向信息。
最后一個設置參數叫做Default Route Distance(默認路由距離),默認值是1,代表的路由器的距離成本,在Router OS中如果存在多個默認路由,往往會依靠默認路由距離來計算網絡數據傳輸的時間成本,通常會選擇最近的路由來傳輸數據。
在iN的設置里面,撥號網絡的距離成本被設置為2,比其他線路的距離要高一些。
這個設定就會被帶入路由表中,實際上的作用也不言而喻了,PPPoE的撥號鏈路其實并非是家里的路由器的最優選鏈路。
對應于大家各自的情況,本身撥號的設置也會因設備而異、因人而異或者因需求而異。但大家知道這些設置的真實意義,就遠比只會在WAN設置中輸入一個用戶名密碼要有更多的掌控力。畢竟,自己的設備要自己做主,而做主的基本原則就是知道該怎么設置。
的光纖貓有是兩個網口的,一個網口接臺式電腦,另一個網口鏈接無線路由器,無線路由器正常使用的時候臺式電腦撥號總提示錯誤代碼691 拒絕遠程鏈接,未識別出你提供的用戶名和密碼組合,或遠程訪問服務器上禁止使用選定的身份驗證協議。打電話給人工服務,修復一下然后就好了,但是過兩天再開機撥號又出現了同樣的問題!請各位專業人士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