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板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大多都很難逃脫被送去廢品收購站的命運。
但它可是蘊含無限潛力的絕佳材料哦,
自己動手拿紙箱板鼓搗鼓搗,
看看能做出哪些很有趣的東西吧!
印第安人面具
用硬紙板制作面具是孩子們比較熱衷的一種手工,
而說到面具,就不得不提那獨具特色的印第安人面具。
它們一般造型夸張,顏色豐富,自成一種風格。
面具和紋面是印第安人的一種強烈的文化藝術表現。
早期制做的面具大都是表現神靈或惡獸的,
而且每個面具都有一段故事背景,
一般在舞蹈或戰斗中才出現。
【制作步驟】
愛心小屋
泡芙再教大家用硬紙板制作一種
相對簡單的小房屋~
【制作步驟】
粘上絨絨球和不織布剪成的愛心,
小帳篷式的小房屋完成,溫馨感十足!
紙板電腦筆記本
這是有史以來最簡單的電腦!
涂上黑粉筆漆后,還可以在上面任意創作!
而且它可以打開或關閉,這樣也方便孩子來回搬運~
這樣有趣的筆記本電腦,就是用閑置的硬紙板做的!
有了它,會讓孩子們也為自己的「重要的事」忙碌起來~
【準備材料】
大塊紙板、裁切刀、尺子、黑粉筆漆、粉筆、
油漆刷、膠帶、膠水、鋼筆、彩色卡紙等
【制作步驟】
首先,使用尺子和刀來切割一張大紙板。
用筆沿著這個矩形的中心畫一條線。
用刀沿線挖一個卡槽,要確保不切斷哦,
紙板能夠折疊即可~
折疊紙板,用膠帶加固折疊,
這樣打開或者關閉「電腦」時,電腦就會保持完整~
從另一塊紙板上剪出三個較小的矩形
(一個用于屏幕,一個用于鍵盤,另一個用于鼠標)。
分別用黑粉筆漆,然后晾干。
等它們完全干透后,將它們粘到各自的位置上吧~
拿出你剩下的紙板,再剪出另一個長方形。
涂上漆,然后晾干。
切出小方塊,把它們粘在紙板鍵盤上。
接下來可以用卡紙做一些有趣的圖畫或語音氣泡,
成為你自己專屬的標記!
想不到一個紙板還能「翻身」變成一臺電腦!
這將是孩子們擁有的最酷炫的東西吧!
硬紙板真的是改造手工的「一把好手」!
做成面具、房屋、電腦不在話下,
還可以做電吉他、小動物……多到數不清~
甚至制作一條巨大的魚~
硬紙板這種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材料,
準備起來非常簡單,
但是經過咱們的一番創意改造,
顏值讓人驚嘆!
花點心思,變廢為寶就看你的咯~
-END-
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或對版權有疑問,請聯系刪除,感謝。
你們認真留言的樣子,
是立體手工存在的最大意義。
您的喜歡和轉發是對泡芙工作的肯定~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立體手工
是一架讓全世界模型愛好者們嘆為觀止的波音777紙模型,它以1:60的比例近乎完美地還原了波音777整個客機的構造。
甚至涵蓋了從行李柜、廚房用賣品車到起落架的每一個細節。
其復雜和精密的程度令人驚訝,而且這竟然完全是一名英國學生手工完成的。
盧卡·亞科尼·斯圖亞特(Luca Iaconi-Stewart)
英國的航模狂熱愛好者
“DIY最鐘愛的波音777模型,是我的一次突破性嘗試。”
“一開始我想過要自己畫圖的,我畫了一個我當時認為很完美的機身,但這種做法很快碰壁,因為這種設計方式不切實際,最終自己不得不使用電腦。”
打磨一件東西的總是會經歷重建、推翻、再重建的過程,一開始以為的完美都是源于對事物認識的淺薄。越琢磨出現的問題就會越多,很多人都在問題不斷出現的焦躁與懊惱中放棄了,所以成功的才是那些少數者。
后來斯圖亞特在網上找到一張非常詳盡的印度航空波音777-30er結構圖,用這些平面設計來構畫自己的模型。
先用Adobe Illustrator將圖片打印到硬紙板上,然后再將這些零件剪下來進行組裝,斯圖亞特就這樣開始了自己這項浩大的工程。
機頭部分結構
斯圖亞特用了3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客機的主體骨架。因為他的設計并不是在3D空間中完成的,所以很多設計難以落實,特別是不規則形狀的部件,比如發動機和機翼。
發動機的每片葉片、反推口,都具備真的的發動機功能。
機翼細節圖
思考如何在三維空間中讓硬紙板發生彎曲,并組裝這些部件,是制作過程中最有挑戰性的部分。
座艙內細節
斯圖亞特用了一整個夏天才完成了座位的制作,每個經濟艙座椅都要花掉他20分鐘,而商務艙座椅需要6個小時。
頭等艙座椅是最復雜的,靠背、小桌板等細微位置都幾乎真實地再現,座椅甚至可以推出來。
頭等艙細節圖
數百個座位一個接一個手工制作,差不多耗費了斯圖亞特一整年的時間。
“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就是一個個剪下來,組裝在一起,一個一個做。”沒有捷徑,但就是靠著這種低效率的方式,重現那些細節,完成了自己都難以想象的浩大工程。
這帶給了斯圖亞特大量的成就感。而這樣的成就感,卻是讓人堅持一件普通的甚至枯燥的事情的巨大動力。
艙門細節
“幸運的是,我可以在看電影或者電視的時候來組裝它們。”這個大男孩因此感到很開心,這使得他的工作不會過于單調。雖然如此,把所有的零件組裝在一起依舊是一個艱苦的過程。
引擎圖
他在大約一個月內完成了引擎的設計工作,又花了四倍的時間將其組裝起來。尾部設計前后總共更改了三次。
客機尾部結構
最耗精力和最復雜的部位就是飛機起落架,他參考了很多波音777客機結構圖,光結構設計敲定就話了45個小時,動手拼裝又花了80多個小時才能完成這個起落架。起落架一共使用了2000多個部件,承重測試可以承載兩本厚書。
起落架細節圖
看到所有的部件組裝在一起的時候,斯圖亞特真的感覺松了一大口氣。對于怎么處理這架飛機模型,斯圖爾特還未拿定主意。他希望最終會有家博物館把它收藏起來,并且人們可以在博物館和他的Flickr頁面上看到這架模型。
“我很感激能得到父母的支持真是太幸運了。他們總是樂意給我足夠的空間來施展自己。”斯圖亞特表示。“之后,我也會挑戰更大、更復雜的機型。”
將一項簡單的技能發揮到極致,將熱愛變成動力,并且堅持不懈,才有了這樣令人贊嘆的成功。
你有沒有瘋狂的熱愛什么?
如果有,愿你不負所愛
雄蜂”無人機
近日,一家美國公司研發了一種可以提高遞送效率的新型“雄蜂”無人機。
這種“雄蜂”無人機不同于以往的無人機,不同之處在于,一沒有發動機,二是制作材料幾乎全部使用硬紙板。這種飛機內部用輕型材料填充,而且組裝只需把幾個硬紙板用膠帶粘在一起就可以了。
由于“雄蜂”沒有發動機,因此它的起飛的地方被設計在了正在飛行的飛機上。數百架“雄蜂”無人機可以同時起飛,然后自動飛向預定目標。
該公司稱,這種“雄蜂”無人機可以將不同的“包裹”同時在百余公里的范圍內投遞到不同的目的地。
紙質的“雄蜂”無人機
“雄蜂”無人機酷似為小朋友們疊的大號紙飛機。可這個輕型飛行物可不是一件玩具。它的設計完全符合空氣動力學,而且配備了小型電腦、電池和傳感器,靠著這些簡單的裝備,“雄蜂”就可以去它想去的地方了。
在美國舊金山的一家名為Otherlab的科技開發公司開發了這款“雄蜂”無人機,他們稱“雄蜂”為“飛行的機器”。
該家公司稱“雄蜂”無人機可以88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飛行大約150公里。現在,“雄蜂”可攜帶一公斤的“包裹”,下一代的機型將可以攜帶更重的“包裹”。
投放“雄蜂”無人機
“雄蜂”無人機的主要優勢之一是他沒有很重的發動機和大塊頭的電池,所以大大降低了材料、生產和運營成本。
Otherlab研發團隊給這個新發明起了個外號叫做“宜家無人機”,因為它的組裝方式跟瑞典家具制造商宜家像極了。“雄蜂”無人機的成功之處在于材料來自于事先裁好的硬紙板而且它的組裝方式非常方便且快捷。這種工藝可以讓“雄蜂”無人機在降落的誤差控制在10米的范圍內。
這種飛機由于材料使用的是硬紙板,甚至可以在幾個月之內自動降解。美國軍方正在開展與這家公司的合作,相信憑借我國的科研能力,我們很快也會研發出并在技術上超越這種無人機的。 編譯: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