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只推薦年度性價比最高的配置組合。
第一套是2000預算一步到位,后期不升級獨立顯卡的配置,AMD的5600G搭配B550重炮手,不推薦B450主板,是因為這個停產很久了,現在都是翻新的。核顯性能相當于750Ti,適合LOL騰訊全家桶和辦公剪輯,性能穩(wěn)定使用5到8年都沒問題。
第二套是游戲黨最愛的12100單核小鋼炮,核顯可以暢玩LOL騰訊全家桶和辦公視頻剪輯,適合暫時過渡,預留了500瓦電源,屬于后期準備上獨立顯卡的選擇,性能直接起飛。一臺電腦要用好幾年,更推薦這一款小鋼炮。
第三套是在第二套的基礎上,升級6650XT獨立顯卡一步到位,可以1K中低特效暢玩3A和大型游戲。
第四套左邊加300升級到性價比最高的12400f,因為非K的CPU鎖SA電壓,內存頻率3600需要抽獎,還是直接用H610主板就可以,是低預算最值得推薦的一套。不僅可以中低特效暢玩3A還能暢玩大型網游永劫等游戲,也可以生產力剪輯。
第五套是顯卡升級到了6600,是1K分辨率頂級配置,高特效暢玩大型3A和大型網游,兼顧生產力的配置。
下面開始是4000到5000預算2K分辨率的配置推薦。
第一套是在12400f的CPU的基礎上,顯卡升級為百分百無礦的3060的8G版本,2K分辨率入門低特效暢玩大型3A游戲和生產力使用。噴子一定會說A卡某某卡傳統(tǒng)性能吊打3060 8G版,買它就是智商稅,但是你要知道英偉達的DLSS對于越是入門的顯卡,幀數提升越高,那幀數才是吊打A卡呢,其次是4500預算百分百無礦的N卡只有此一款。所謂高性價比的3060TiG6X的錢你給我出嗎?
第二套是加1000元,顯卡升級為百分百無礦的3060Ti的G6X版本,性能接近3070,性價比極高。適合2K分辨率中特效暢玩大型3A游戲和大型網游。
第三套是顯卡升級為百分百無礦的3070的Ti V2版本,電源升級長城G6,2K分辨率高特效暢玩大型3A游戲和網游。基本達到2K非大型網游的天花板。
第四套是CPU升級為i5最強的扛把子12600KF,內存升級為3600頻率,幀數能提高20到30幀左右,適合2K高特效暢玩大型網游和3A大作,是玩網游最值得推薦一套配置。
第五套是顯卡升級為2K卡皇4070Ti版本,電源升級到海韻FOCUS GX同款方案海韻代工的追風者AMP750,性價比極高。基本是達到2K幀數的天花板,2K分辨率全高特效暢玩大型3A游戲和網游。
第六套是CPU升級為13代i513600KF,可以大型生產力,在游戲方面玩網游幀數能夠在提升10幀左右,但是性價比不高。
最后三套是4K分辨率推薦,因為老黃為了給4080及以上顯卡讓路,把4070Ti的顯存位寬限制在了192bit, 使得它跑4K分辨率會有巨大的顯存瓶頸。
所以第一套起步建議4080版本,電源升級為追風者AMP850,可以在4K分辨率中低特效暢玩大型3A游戲和網游。
第二套是顯卡升級為當前旗艦4090,電源配套升級追風者AMP1000,可以4K高特效暢玩大型3A游戲的天花板。再往上就是錦上添花。
最后一套是頂級性能的游戲配置,CPU升級為頂級13900KF,電源升級為性價比較高的全漢ATX3.0,散熱器升級為超靜音的追風者冰靈M25,帶有PWM溫控風扇和ARGB神光同步,主板內存條升級為D5版本。主板內存條升級為D5。適合4K分辨率高特效流暢3A和大型網游。但是除了個別吃CPU的網游,性價比極低。
023年我們在B站發(fā)布了接近100期視頻,其中產品評測視頻里,最讓我意外的是年末聯想拯救者Y9000K的評測火了,居然有136萬播放。
要知道Y9000K很貴,而且發(fā)售期間討論熱度并不高。
針對這臺電腦,“貴”并不是討論的重點,而是它的一個創(chuàng)新型散熱設計——內置水冷。
水冷筆記本我們測過好幾款了,都是外置設計的,而這次聯想的這個內置水冷我們實測下來效果很一般。
那么問題來了,聯想為什么會采用這款貌似荒誕的散熱設計呢?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探討一下:
聯想拯救者 Y9000K在JD自營里搜不到了,某貓旗艦店目前掛31999元,比首發(fā)貴1000元。
所以如果你被它鍛碳外觀和RGB光效所吸引,或者你需要極高的配置,那么這臺筆記本是值得考慮的選擇。
但如果你更注重較低的噪音和更出色的散熱性能,那么這種偏薄型的高規(guī)格產品可能不太適合你。
從上圖可以看到,有一個內置水冷循環(huán)壓在顯卡下方,這其實就是Y9000K的“內置水冷”散熱系統(tǒng)了。
根據我們和外網媒體的測試均發(fā)現,這個內置水冷的效果平平,那聯想為什么會用這個設計,問題又出在哪兒了呢?
個人猜測,聯想之所以會使用內置水冷,是因為它本質上并非傳統(tǒng)認知中的“水冷散熱器”,而是一個“水冷均熱裝置”,目的是用比較快的速度將熱量導出并鋪開,這樣可以促進風扇和鰭片的散熱效率。
否則你沒辦法解釋它“內置”的原因,沒有冷排的水冷根本不能稱作“水冷散熱器”。
至于這個沒有發(fā)揮作用的原因,個人認為應該在于水冷管的“走位”不夠科學,它只關注到GPU的“均熱”,卻把CPU給忽略了,最終導致GPU溫度很低,而CPU溫度偏高。
烤機的時候GPU甚至都不到80℃,身為一臺19.3~22.8mm厚度、175W滿功耗的RTX 4090游戲本,這個溫度很低了。
綜上所述,你說這個“水冷”沒用吧?它把4090壓得很完美。
但你說這個“水冷”有用吧?4090也就最高175W,真用不著這花里胡哨的東西,有這閑工夫還不如想辦法對付CPU呢。
未來,隨著工藝制程進步,CPU的發(fā)熱區(qū)域會越來越集中,發(fā)熱面積越來越小,積熱問題會越來越大,屆時【迅速均熱】的需求就愈發(fā)凸顯,說不定那時候這種“內置水冷”的用處就顯現出來了,但至少現在,這個設計的用處并不大。
個月末,nvidia的RTX3090Ti顯卡正式上市,至此RTX3090Ti成為目前消費級顯卡的新一代卡皇。對于普通用戶來說,RTX3090Ti包括RTX3090基本都是茶余飯后的談資而已,但畢竟土豪還是有的,下面就為大家?guī)硪惶識TX3090Ti搭配i9-12900K的頂級電腦配置單。
i9-12900k采用最新10nm(intel 7)工藝打造的Alder Lake架構設計,擁有16核24線程,最大加速頻率可達5.2GHz,創(chuàng)新的大小核設計讓這代處理器在單核與多核性能上都有著很好的表現。i9-12900k支持PCIe 5.0及DDR5內存,并且擁有更大的總線帶寬。總之這顆處理器是目前消費級市場的性能王者,打游戲的話至少能戰(zhàn)10年。
相關文章:i9-12900k性能評測
intel 酷睿i9 12900K
當然如果你只是純游戲玩家的話,用這顆i9-12900k多少有點暴發(fā)戶的感覺,不過對于有專業(yè)需求的用戶,比如視頻剪輯、3D設計渲染……,這顆頂級的i9-12900k能讓你的生產力效率大幅提升。
主板沒有選擇定位太高的規(guī)格,這里推薦的是華碩玩家國度ROG Z690-A GAMING WIFI DDR4吹雪。主板的搭配首先是考慮與CPU的兼容性,頂級定位的i9-12900k搭配Z690系列的主板肯定沒什么問題。不過同樣是Z690,它們的之間的價格落差是很大的。最便宜的Z690主板千元左右,貴的四五千的都有。對于頂級定位的i9-12900k來說,當然不能選擇太low的主板,這類低端主板雖然也能正常用,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會限制i9-12900k的性能發(fā)揮。而太高端的主板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也沒什么必要,那些動輒四五千元的主板一般都配備比較豪華的供電規(guī)格,具有很不錯的超頻性能,但是對于絕大多數用戶來說甚至連怎么超頻都不知道,你要那用不上的性能有什么用?尤其是對于專業(yè)用戶,即便你會超頻,一般也都不建議這樣做,因為專業(yè)平臺在追求性能的同時,更看中的是穩(wěn)定性,只要主板能將cpu默認性能穩(wěn)定、完全的發(fā)揮出來,它就是一張合格的主板。
華碩玩家國度ROG Z690-A GAMING WIFI DDR4
華碩玩家國度ROG Z690-A GAMING WIFI DDR4就是這樣定位的一張主板,具備一定的超頻性能,但又把握的剛好,價格不會太高,并且能完全發(fā)揮出i9-12900k的性能。主板采用全新設計裝甲紋理和新加入的白色覆蓋件,讓整塊主板的機甲感更強。為了適應第12代酷睿處理器在供電需求上的提升,ROG Z690-A GAMING WIFI DDR4吹雪主板采用了16+1供電模組,MOSFET采用了Visha新一代的SIC659,擁有整合上下橋的NexFET一體式設計,單顆可承載80A電流,能夠提供充足的電流供應。
ROG Z690-A GAMING WIFI DDR4吹雪主板配備4條DDR4 DIMM內存插槽,支持雙通道DDR4 5333+(OC)的高頻DDR4內存。雖然沒有支持DDR5讓部分發(fā)燒玩家覺得有些遺憾,但該主板的定位其實是主流爆款Z690主板,DDR5在上市初期產品價格高昂,性能提升有限。對于主流玩家來說,DDR4依舊是當下換代初期的高性價比選擇,可以幫助玩家以更小的成本快速切換到新平臺。主板還搭載了華碩OptiMem III內存優(yōu)化技術,可顯著提升內存超頻空間和穩(wěn)定性。
主板擁有2條PCIe×16插槽和1條PCIe×1插槽,主插槽支持PCIe5.0×16模式,第2條則為PCIe3.0×4或PCIe3.0×4/×4模式。存儲部分,借助第12代酷睿帶來的大幅帶寬提升,ROG STRIX Z690吹雪主板也為玩家提供多達4個M.2 SSD插槽,其中主M.2 SSD插槽來自主板直出的PCIe通道,支持PCIe4.0×4。其余三個M.2 SSD插槽則來自Z690芯片組,同樣也支持PCIe4.0×4
網絡方面,ROG Z690-A GAMING WIFI DDR4吹雪主板配備了Intel I225-V 2.5Gb有線網卡,還板載2×2 WiFi 6無線網卡,能夠為玩家提供更高的網絡傳輸速度和更低的網絡延遲,即便處于復雜的網絡環(huán)境中亦能體驗高質量網絡環(huán)境。
內存方面,intel 12代平臺支持DDR4和DDR5兩種內存版本,由于本套配置的主板是DDR4的,所以內存也選用的是DDR4版本。DDR5內存雖然起步頻率很高,但與之帶來的是高延遲的問題,而且由于DDR5內存目前還沒有普及,所以價格也是非常的虛高。最重要的是DDR5和DDR4內存在性能上的表現幾乎相差無幾,所以綜合考慮,這套平臺我選用的是DDR4內存。
芝奇作為內存大廠,主要專注于高性能內存。這里選用了芝奇皇家戟16G*2 4000 18D套裝,也就是兩根16G。很多時候你可能會發(fā)現單獨買兩根16G要比套裝的還便宜。雖然單條內存在出廠前也會對其進行嚴格的拷機測試,但是你買單獨的兩根的話,它無法保障內存顆粒為同一批次,因此在內存條組建雙通道時,可能會出現頻率上不去之類的兼容性問題,尤其是內存在高頻運行的時候。而套裝的話一般是在同一生產線上的同一批次,所以它們可以盡可能的保證電氣穩(wěn)定性,而且既然廠家是套裝一起賣的,所以在出廠的時候就會對其進行雙通道拷機測試,這樣內存到你手上后組雙通道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現莫名其妙的問題。(當然也有可能商家拿的不是同一批次的產品,不過經過測試后,有兼容問題的話就按單條賣,沒有問題的話再打包成套裝)
芝奇皇家戟16G*2 4000 18D
32G的內存容量滿足游戲用戶是綽綽有余的,而如果是做生產力的話,就需要根據你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平時多看看任務管理器里邊的內存資源占比情況,就知道具體該用多大內存了。這套配置的主板有4個內存插槽,如果你的內存容量需求不是太大的話,那就按這套配置的2根16G內存來就好了,后期還有兩個空槽可供你擴展升級。
之前一直都說硬盤是制約電腦性能發(fā)揮的瓶頸,從機械硬盤到SATA固態(tài)硬盤,再到nvme固態(tài)硬盤(就是PCIe 3.0),直到目前最新的PCIe 4.0固態(tài)硬盤,硬盤的性能已經提升了數十倍。硬盤速度的快慢會直接影響系統(tǒng)操作的流暢度,不過就操作絲滑程度來說,其實nvme固態(tài)硬盤就已經能做到,而速度更快的PCIe 4.0固態(tài)硬盤的意義是在于傳輸速度,比如拷貝同樣一個文件,用NVME固態(tài)硬盤要1分鐘,而用PCIe 4.0固態(tài)硬盤的話可能二三十秒就能完成,這對于提升生產力的效率有很大的幫助。
三星980 PRO處于目前固態(tài)硬盤性能金字塔的頂部。三星980 PRO PCIe4.0 SSD從主控到閃存再到緩存全部都由三星自主研發(fā)生產,這種端到端集成的做法讓產品得到深度優(yōu)化,可以使產品性能更優(yōu)、質量更好、故障率更低。
三星980 PRO 2T PCIe4.0
硬盤采用三星自主研發(fā)的Elpis主控及第六代V-NAND閃存顆粒,相較于上一代的Phoenix主控,隊列數(32隊列)提升了約400%,根據三星提供的數據,單個隊列下,包含了超過64000命令集,這也就意味著三星Elpis主控內部的128個隊列,可以同步處理最高超過800萬個命令。
三星980 PRO 2T PCIe4.0的緩存大小為240GB左右,在CrystalDiskMark測試測試中,三星980PRO PCIe4.0 SSD 2TB的順序讀取速度達到了7121.2MB/s,順序寫入速度達到了5176.4MB/s,4K隨機讀取的IOPS值達到了637K iops,最大隨機寫入值則達到了798K iops,性能相當不錯。
顯卡是我們今天的主角——RTX3090Ti,作為新晉卡皇,RTX3090Ti的性能雖然比起RTX3090提升不大,據之前的測試,理論性能提升大概5%,游戲性能提升大概10%。不過對于頂級顯卡來說,在沒有更換架構的情況下,能有這樣的性能提升也實屬不易。這就好比騎自行車一樣,速度從20碼提升到40碼很容易,但是要從50碼提升到55碼就比較困難了。
華碩TUF RTX3090 Ti O24G GAMING
顯卡的具體型號是華碩TUF RTX3090 Ti O24G GAMING,配備雙bios,分別對應性能模式和靜音模式。散熱方面采用的是三把雙滾珠軸承Axial-Tech軸流風扇,扇葉末端帶有風扇環(huán),背板表面采用拉絲工藝處理,尾端有進行開窗,可以讓散熱風流更好地通過,以增強散熱器以及背板的散熱效果。顯卡使用的是GA102-350核心,具有GA102核心完整的規(guī)格,共有84組SM單元,一共10752個流處理器。顯存為12顆美光GDDR6X顯存,型號為美光的D8BZC,單顆2GB容量,32-bit位寬,12顆一共組成24GB 384-bit的顯存規(guī)格。顯卡功耗上限默認為450W,玩家可以選擇向上解鎖到最大516W。
相關文章:rtx3090ti和rtx3090性能對比測試 3090ti比3090強多少?
電源方面,RTX3090Ti官方推薦的是850W功率的電源,不過這個是針對平臺其他部件的功耗不高的情況來算的,如果其他部件的功耗也較高,那就建議1000W的電源起步。
航嘉MVP K1000
由于這套配置的cpu選用了頂級的i9-12900k,如果只是玩游戲的話,平臺峰值功率不會太高。不過考慮到能選擇這套高端平臺的用戶大多數都有生產力方面的需求,機器在長時間進行渲染輸出的時候平臺功率會比平時高,所以這里選用的是1000W功率的電源,用以保證平臺性能的穩(wěn)定輸出。
機箱型號是安鈦克 冰鉆P120,尺寸規(guī)格為476*234*485mm,最大能支持到E-ATX規(guī)格的主板。
相關文章:電腦機箱分類 電腦機箱有幾種
安鈦克 冰鉆P120
安鈦克 冰鉆P120外觀設計簡約干練,采用180度側開門設計,支持兩個360規(guī)格的水冷(底部和側面),并支持顯卡豎裝。機箱采用大面積防塵網通風設計,擁有非常不錯的散熱性能。
總結:2022年性能最強的電腦主機怎么配?i9-12900k搭配RTX3090Ti高端電腦配置推薦
其實根據之前我們對這張顯卡做的性能評測,RTX3090Ti的性價比并不高,但就性能來說,RTX3090Ti的確是目前消費級市場最強的顯卡,而且是目前消費級顯卡里邊顯存最大的,想要擁有極致性能的話你也沒得選。
說實話,花3萬塊裝一臺電腦,如果只是用來打游戲的話,那要么是家里有礦,要么就是追求極致性能的硬件發(fā)燒友,再要么就是腦殼有包了。這樣頂級性能的硬件搭配,其實大多時候是服務于專業(yè)用戶的,硬件配置越高,就意味著生產力的效率越高。俗話說“時間就是金錢”,一臺高性能的機器雖然前期投入感覺肉疼,但之后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會讓你覺得它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