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上班族來說,上班摸魚那是家常便飯,上班族的瀏覽器收藏夾里面總是藏著許多摸魚網站。尤其是在996的公司里「上班摸魚」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最近感覺上班好無聊,總想養點什么,琢磨著我總不能在公司養條狗吧!(畢竟都有老板了)最后經過我深思熟慮,最后決定養點金魚,雖然有點小,但我想著每天看它游來游去,有水還很浪~ 心情莫名舒服!
最后小呆終于找到了能在公司明目張膽養魚的方法,找到了這款能直接在電腦桌面就能養魚的軟件,除此之外,小呆還找到了手機版,終于可以上班大膽摸魚啦!哈哈哈~~
在電腦養金魚
支持:WIN系統
安裝這款桌面養魚軟件后,金魚會在桌面左右游動,你還能用鼠標去挑逗養的金魚,所謂摸魚的精髓,不就是要摸嗎?
是不是很魔性的小金魚,我已經玩了一下午了,去TMD工作,以后上班終于可以日常摸魚了!
奇跡秀GZH回復「養魚」獲取內容下載
于光污染黨來說,側透機箱已經無法滿足需求了,于是三面側透的“魚缸”機箱成為新寵。但是真的能養魚的機箱你見過么?這款METALFISH(魚巢 )Y2 魚缸機箱堪稱是機箱與魚缸的跨界之作,上半部分的魚缸采用5mm厚度超白玻璃制成,透光率高達99%,同時魚缸照明燈、RGB彩燈和微型靜音水泵一應俱全。
下半部分是機箱,采用1.5mm的鋁合金材質并黑化五金結構,三面圓洞網孔可帶來360°立體散熱,防濺水蓋板設計,即使魚缸的水溢出也會流到桌面而不會進入主機內部。結構方面魚巢Y2機箱支持mATX架構主板,獨立顯卡采用橫臥設計,與電源散熱互相不干涉,抽拉分離結構方便安裝更換硬件。
總之,這款機箱可玩可賞,花一份錢享受兩種樂趣,如果再配備個加熱棒還能養熱帶魚了。當前這款魚缸機箱售價為439元,性價比還算可以,喜歡DIY又喜歡養魚的桌面黨可以嘗鮮了。
(7943365)
月1日12時起至9月1日12時,我國北緯35度以北的渤海和黃海海域進入海洋伏季休漁期。水產品供應如何保障?發展深遠海養殖有利于增加優質水產品供給。近年來,我國加快發展深遠海網箱、養殖工船等深遠海養殖平臺。眼下,沿海地區投放的深遠海綠色智能大型養殖裝備,正在高質高效推進今年的漁業生產。
“經海七號”:
深遠海里忙收魚
在山東長島南隍城島東部海域,“經海七號”養殖平臺的深水養殖網箱里正在出魚。“經海七號”一次養魚量可達200萬斤。今年以來,這個平臺已經出魚12批20多萬斤。
在渤海萊州灣的一家養殖企業,經過陸海接力養殖的斑石鯛魚這幾天也正在收獲。這些魚在陸地上的養殖工廠生長到一定尺寸后,再轉移到“藍鉆一號”深遠海大型管樁養殖圍欄里,在這里生長6個月,到了冬季又被接回到養殖工廠,實現了一年四季都可以在良好的環境中生長發育。
水產養殖企業負責人林好蔚:一個批次可以投放100萬條左右的養殖品種,在養殖過程中,水的交換量比較大,水質也比較好,魚的生長速度很快,狀態非常健康。目前,年產量在300多噸。
“智慧漁場”科技
打造“藍色糧倉”
與傳統養殖方式相比,深遠海養殖設施裝備更先進、養殖技術更領先、產業鏈也更加完備。“經海七號”地處黃、渤海交接處,是全國最大的深遠海養殖平臺。那么在深遠海到底是如何進行養殖的?
在平臺上,記者看到,各種傳感器,水下、水上攝像頭,雷達信號傳輸管線隨處可見。控制室里,工作人員可以實時獲得養殖水域的相關信息。
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平臺養殖中心經理劉玉磊:通過水質監測系統,能夠看到水溫、鹽度、溶解氧、pH值、葉綠素……各種指標都有,是實時的。反饋到后臺以后,會有及時數據分析。
劉玉磊介紹,在養殖平臺,光攝像頭就安置了50多個,這些設備可以給魚掃描、拍照。就連每條魚的大小、重量都可以追蹤拍攝,以此判斷哪條魚達到了可供捕撈的標準。
而通過遠在幾十公里外的陸地大屏幕,管理人員坐在辦公室,也能同步獲知養殖平臺的生產情況,并適時進行指導。
國家海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關長濤:大型化養殖設施的出現,實際上是跟我國設施裝備制造、材料以及工業化水平整體提升密切相關的,契合我國海水養殖逐漸由近海向深遠海養殖發展的戰略需求。到目前為止,全國大型化養殖設施發展了50臺套左右。
深遠海養殖
如何保障超大漁網安全?
深水網箱養殖,網衣的安全性至關重要,時間一長,它容易被海水中的附著物粘住,如果得不到及時清理,就會受損破裂,導致網箱內的魚大量流失。
記者看到,在深水養殖平臺上,由于采用液壓式動力轉網技術,可讓60米長、32米寬的超大漁網,自下而上360度旋轉,使網衣經常得到晾曬和清洗,確保安全使用。
為加快推進深遠海養殖,在一些國家實驗室里,更多的科技產品正在加緊研發,飛向深遠海。
實驗室助力
加快推進深遠海養殖
在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水下設備試驗與檢測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科研人員正在對新研發的風電設施網箱進行性能測試。
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春偉:這是海上風電和海上漁業融合的設施,網箱尺寸是邊長為10米,養殖水體是1000立方米。因為是試驗性的,所以養殖水體并不是很大,養魚量可以達到年產15噸成品魚。
測試團隊專門模擬了5米巨浪海況進行網衣狀況測試。
在大連理工大學一個重點實驗室里,研究團隊利用水池中的造波機、造流系統、造風機等裝置設備,模擬出最接近真實深遠海海域的海洋環境,以此來試驗網箱的安全性。
大連理工大學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趙云鵬:我們將實驗室模擬的波浪增加到10米量級,可以看到在這種大浪作用下,網箱運動更加劇烈,可以說在這種海況下,網箱非常危險。利用計算機模擬仿真,我們就可以設計出抗風浪能力更強的養殖網箱。
國家海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關長濤:到更深更遠的水域發展,我們就自然地會遇到浪大流急、臺風災害、遠離岸線這樣一些制約因素和制約瓶頸,那么如何來突破這些制約瓶頸?首先要把設施裝備搞好,要保證這些設施裝備的安全。
(總臺記者 梁麗娟 王凱博 宋云研 宋建春 李志超)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