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的時候,松下為 WindowsPC 端的 LUMIX Tether 軟件推送了一個 Beta 更新,以便用戶可在計算機上看到相機畫面。
現在,雖然該軟件仍處于 Beta 測試階段,我們還是迎來了 LUMIX Tether 的 Mac 版更新。與 Windows 平臺上的一樣,其最大的變化,就是可以將相機當做 Mac 的外接高品質攝像頭。
對于視頻會議和流媒體直播用戶來說,硬件規格上更勝一籌的數碼相機,顯然較普通的 USB 網絡攝像頭要功能強大得多。
由官方給出的圖表可知,LUMIX Webcam Software (Beta) for Mac 軟件支持 Zoom、Google Meet、Microsoft Teams 等大多數服務。
有趣的是,Apple Safari 可能無法帶來最佳的使用體驗。某些情況下,用戶或許要通過 Chrome 瀏覽器來調用 Web 版本。
Quick Video Tutorial(via)
松下指出,該軟件支持包括 LUMIX DC-S1H、DC-S1R、DC-S1、DC-S5、DC-GH5S、DC-GH5 和 DC-G9 在內的多款相機。
目前攝像頭軟件仍處于測試階段,用戶可能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狀況,不過松下將努力讓它趨于穩定。
文由什么值得買用戶原創:捌捌肆捌
本文作者:捌捌肆捌
雖然標題中標榜著DIY,實際上動手部分的占比很小,更多是動腦上的創意和想法。
事情起緣于六一節前某日閑逛張大媽時看到一條兒童相機的好價信息,攝像頭800w,帶TF卡,主要是造型十分可愛,約80多軟妹幣,因家中有一小情人四歲有余,又恰逢六一,所以當時一度動心放入了購物車,后來走流程去看了下評價,無論是屏幕分辨率還是出片效果,以我的標準來看,作為『兒童相機玩具』是可以接受的,但要稱為『兒童相機』則是不及格的。
作為一個幫助孩子發現美、欣賞美、捕捉美、記錄美的審美啟蒙工具,豈能如此隨意,家里隨便一個淘汰下來的手機都能秒殺它,等等,對啊,家里那么多閑置手機,哪個不能當兒童相機用,完全綽綽有余。于是從抽屜中翻牌子翻到這臺尚能再戰但已經進入安享晚年階段的5s,不過拿在手上總感覺哪里不對,想了半天終于恍然大悟:儀式感!沒有儀式感!!拿個幾年前的舊手機給孩子當相機用,太敷衍、太隨意、太沒儀式感了!如此簡單粗暴的替換,如何能激起孩子發現美、欣賞美、捕捉美、記錄美的興趣與渴望。
好了,前言廢話太多,下面直接進入本文主題『手機包裝變身相機』
STEP1:找對應手機型號的相機外形手機殼。在更換了若干搜索關鍵詞后,終于在馬爸爸家找到了我滿意的一款手機殼。
這個手機殼9.9包郵真的是超值,且不說造型可愛,里面的結構功能也超級棒,快門鍵、電源鍵、甚至還自帶若干物理濾鏡(我拆解后才發現的)。
這是商家頁面的圖,直接搬過來的
拆解后發現旋轉鏡頭竟然可切換內置物理濾鏡
STEP2:根據手機殼找對應的掛繩,這一點比第一步麻煩,要等手機殼到了后再根據實際情況挑選掛繩。
我選中的這款手機殼沒有掛繩的地方,于是我把它拆解了研究發現,可以弄個帶小飛機扣的掛繩,打個結,再合上蓋卡住那個結就行了(如下圖)
DIY的掛繩連接扣
STEP3:各就各位,組合完成,我來組成頭部~
正面
反面
完成圖
模特上身效果
經無敵的2.0T M133,如今是地表最強的M139。
曾經的王者,地表最強的2.0T發動機,奔馳代號M133,265千瓦,這是早期的M133,后期的M133是280千瓦,渦輪增壓器在前方。再來看現在地表最強的2.0T A45S,功率310千瓦,比A45功率285千瓦還要大25千瓦,發動機是現款地表最強的M139。
這臺車升級原廠的環視系統,也就是360攝像頭,配件到齊,兩邊的攝像頭,前置的攝像頭,控制模塊,線束,線束,還有升級一個后排的出風口,原車后排是不帶出風口的。原車設計比較尷尬,果然不考慮后排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