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這款創維A33搭載V3全功能AI芯片,并配備全通道120Hz高刷顯示的標準配置完整支撐高刷,在畫質表現和游戲體驗等方面都有提升,鈦媒體App也在現場對65英寸版本A33進行了體驗。
從整體的外觀來看,創維A33很明顯將目標群體指向了年輕用戶,產品配色采用了隕石灰,更加符合現代淺色系、極簡風的裝修風格。同時產品在邊框寬度控制上也做的非常不錯,以這臺65英寸產品為例,采用無邊全面屏的設計可達99%屏占比,邊框在視覺上基本做到了等寬,帶來了更協調的觀感與沉浸感的提升。
在一些細節的設計上,也可以看到創維下了功夫,比如底座設計為像劍戟一樣的外張扁平形狀,提升穩固度的同時,也不會占用過多的臺面空間。
電視的左下角,還能看到杜比視界(Dolby Vision)的logo,創維A33同時支持杜比視界以及HDR10認證,在高品質片源逐漸開始進入流媒體在線平臺的當下,電視能夠實現對高品質內容格式的支持也已經成為了一種變向的“剛需”。
機身的另一側,則標注了創維A33的另一個賣點:120Hz,這個標識除了能夠證明它全通道120Hz的技術力之外,更多地符合了當下“技術外顯”的設計風潮。就像手機廠商喜歡把焦段、焦距、聯名品牌標注于攝像頭模組中一樣,這款產品也采用了這種思路。
接口方面,可以看到2個USB、2個HDMI、AV接口、RJ45網線等接口,對于一般的家庭用戶而言,這個數量基本可以滿足使用了,可以將第一個HDMI接口連接至游戲機,第二個接口連接至SoundBar或者其他設備。
盡管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乃至PC顯示器,在過去幾年中經歷了高速發展,但電視依然是目前家中大屏娛樂的首選。
創維A33采用V3全功能AI芯片,它的特性之一是加入了對畫面的三維識別與優化能力,支持AI場景畫質調校以及超級清晰度SR,可以對畫面中的場景進行實時檢測,優化色彩飽和度、亮度、銳利度以及動態向量補償來提升畫質,針對1080P乃至720P的低清晰度內容源,也能進行解析力的動態補償。
顯示硬件層面,創維A33采用ADS 4K 120Hz高刷屏,支持10bit色深,75英寸產品還加入了KSF廣色域背光技術,可以實現96%DCI-P3色域的覆蓋。色準方面,基于創維超過30項畫質調校及3D LUT電影原彩技術的應用,創維A33可以實現△E ≤1的高色準 。
在現場的實際體驗中,通過本地的測試片源,可以看到在畫面色彩較為復雜的場景下,得益于廣色域、10bit色深及高色準,創維A33對于色彩之間的區分度有著非常好的表現。同時在畫面的色彩細節上,比如蘋果上的細節紋理,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另一組街道的場景中,可以看到地面暗部的紋理沒有丟失的情況,整體的畫面都比較討好眼球,亮度表現會比較均勻,即使畫面整體亮度較高,也沒有出現顏色過亮發白的情況。處于畫面中心的人物,衣服表面的顏色也沒有雜色和不清晰的問題。
這里處于前景的人物,整體的顏色會更加偏重于寫實和色彩均衡,而后面虛化的背景,也沒有出現過度銳化、失真的問題,背景的天空處理也使得畫面整體保持了較高的動態范圍。
隨著高刷新率內容的不斷更新,4K 120Hz顯示逐漸進入大眾視野,而對4K 120Hz顯示的支持,涉及到硬件的方方面面,包括支持120Hz顯示的高刷面板,配備可以全通道(流媒體、HDMI輸入和USB)解碼120Hz信號的解碼芯片,以及具備支持最高48Gbit/s信息傳輸的HDMI2.1接口。
創維A33將全通道120Hz高刷作為全系列標準配置,對于本地高品質片源的播放以及近兩年逐漸火熱的云游戲體驗都有很大的幫助。作為一款考慮到高幀電競應用場景的產品,現場也用最新的XBOX series x對產品進行了體驗。
像FIFA這樣的足球游戲的體驗中,對于操控的延遲以及畫面的流暢度要求會非常高,因為細微的延遲也會導致傳球、射門的力度出現不跟腳的感覺,而創維A33在這方面的表現是令人滿意的。它還具備ALLM低延遲技術,在游玩對操作精度和響應速度更高的游戲時,可以開啟該功能,通過降低畫面運算量的方式,優先保證顯示與操作輸入信號的一致性。
相信很多人在看球賽或者玩游戲的過程中,也會發現畫面會經常出現殘影的問題,為了能夠對畫面做出流暢度的優化,電視廠商往往會加入MEMC動態補償技術,而創維A33可以支持120Hz畫面下的MEMC技術,從而保證高刷新率場景中即便幀率波動也不會造成畫面撕裂和殘影的問題。
不僅如此,創維A33搭載全新A75架構處理器、3+32G內存,其CPU及GPU性能分別提升1.34倍和1.48倍,內存性能提升1.16倍,能夠帶來了更快的儲存和讀寫能力,同時在算力和渲染能力上也更為強悍,也為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提供保證。
畫質體驗之外,我們還對創維A33進行了音質效果體驗。創維A33采用對稱式的雙獨立音腔,并應用高保真精研云母振膜技術,通過在喇叭紙盆成型時滲入云母粉,強化聲音指向性和聆聽范圍、改善揚聲器音色,同時使低頻下潛更深更有力。同時,創維A33還引入杜比全景聲技術,宛如感受杜比影院的效果。現場實測了歌曲《渡口》,可以直觀地感受到A33的低頻效果,低音渾厚沉郁,聲音表現厚實。
回顧這次現場對創維A33電視的整體體驗,它可以說是創維將高端技術下放至主流市場的一次成功嘗試,在應用場景上,它非常好地契合了目前顯示行業走向“高刷時代”的整體步調,同時也可以與當下熱門的次世代主機產品進行融合,從而讓電視在家庭中的定位從純粹的觀影,走向綜合娛樂屬性。
65英寸產品4999元、75英寸產品6999元的售價,對于年輕用戶來說還是很有殺傷力,無論是追求沉浸觀影追劇效果,還是當作PS5和XBOX外接輸出4K 120Hz的游戲玩家,創維A33都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本文首發鈦媒體App 作者/鄧劍云攝影/鄧劍云編輯/項歐)
源:證券日報
知名知識產權律師游云庭昨日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碰瓷產品構成商標近似侵權,如果品牌所有者起訴侵權者,那么這些產品的生產銷售者肯定會構成商標侵權
■本報記者 馬 燕
近日據媒體報道,社交電商“拼多多”平臺上,出現了大量“碰瓷”知名品牌的山寨產品。
知名知識產權律師游云庭昨日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碰瓷”產品構成了商標近似侵權。
7月28日創維電視官方發布嚴正聲明要求拼多多停止售假,打響了品牌在拼多多平臺維權的第一槍。
同樣被侵權的vivo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但他們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內部正在討論,暫不回應。
“碰瓷”知名品牌花樣百出
家電手機成“山寨”重災區
以“碰瓷”三星的“三星視聽科技”為例,其英文品牌名“SHAASUIVG”和大品牌三星的英文標識“SAMSUNG”頗為相似,而且拼單最低只需388元,比原價正品的三星電視便宜了不止十倍。
據報道,在被問到和正品三星的區別時,店家回復稱,和正品三星屬于不同廠家,他們屬于“非韓國進口”,但是“質量都是一樣的”,只是他們是廠家直銷的價格,因此相對更優惠,性價比更高。
而根據店家提供的官方網站上,公司新聞資訊里鏈接的都是三星電子的真實新聞。
通過“三星視聽科技”官網下方的備案信息查詢可知,這家聲稱是“香港”的“三星視聽”電視,其真實的背后公司為一家注冊在四川的企業,成立于2016年11月,注冊資本1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家用電器及家用電器零配件的銷售、安裝、維修等。
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總局商標局網站查詢信息,上述"SHAASUIVG"商標及圖案曾由馬某某在2017年6月23日提交申請,但申請已被駁回,該商標目前處于無效狀態。
不僅是三星,小米、創維等知名電視品牌均遭到了類似“碰瓷”。
僅《證券日報》記者在拼多多APP看到的就有小米視界、創維先鋒、松下智能、王牌視家、王牌天下、海信智能……
這與當年的“營養訣線”們何其相似,只不過,他們已經完成了從偏僻小店到電商平臺,從單純的食品類向全品類的進化。
甚至,在拼多多平臺上,山寨品經常和正品并列出現。《證券日報》記者在拼多多APP上的手機品類頁面看到,一款名為“vivk X20”的手機,不僅商品標識、產品樣式與國產手機品牌vivo近似,其型號命名也幾乎相同,售價最低僅需398元。
就是這樣一款山寨產品,在頁面上與vivo和vivi這樣的正品放在一起,不仔細辨別還真要傻傻分不清。
據《證券日報》記者觀察,類似的手機山寨品牌在拼多多平臺層出不窮,還有VDVD、OPSSON R11S、MLLED米藍、vivl、vjvj……OPPO品牌的暢銷系列也沒能幸免,“hoot r11s”手機僅售428元,甚至有的手機連品牌名都省了,直接就叫R11S。
“山寨”產品構成商標侵權
平臺應承擔連帶責任
對此現象,知名知識產權律師游云庭昨日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碰瓷產品構成商標近似侵權,如果品牌所有者起訴侵權的,那么這些產品的生產銷售者肯定會構成商標侵權。拼多多作為平臺,也應該對企業上線銷售的產品進行審查,如果是少量的侵權,還說得過去,這種大規模的銷售侵權產品的行為,平臺肯定存在疏忽或者過失,應該對侵權行為承擔連帶的侵權責任。
創維電視官方聲明稱,近期在“拼多多”購物平臺上,出現大量假冒創維品牌的電視產品銷售,嚴重侵害了消費者和創維品牌權益。創維要求其即日停止所有假冒創維電視產品的展示及銷售活動。公司保留追求拼多多及相關侵權方責任的全部法律權利。
為確保用戶利益并保障及時享受創維正品、服務及各類營銷活動,官方建議用戶通過創維官方平臺進行購買。
在拼多多中,這些假冒創維品牌包括創維先鋒、創維云視TV、創維嘉、創維美、創維酷酷等等。
聲明發出后,據《證券日報》記者29日在拼多多APP上看到,創維先鋒仍在特價促銷,只不過,在商品描述里,商家加了一句說明:不是知名品牌Skyworth創維。
“加這句話也不能規避商標侵權的風險,仍然構成近似商標侵權。”游云庭指出。
此外,同樣被侵權的vivo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但他們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內部正在討論,暫不回應。
“山寨”問題廣受詬病
拼多多稱打假是個長期過程
拼多多這次上市過程中,廣受詬病的就是“山寨”問題。
除了前面提到的創維公告外,一個“小米新品”的案例也流傳很廣。一位買了“小米新品”電視的網友拍了幾張“買家秀”,他的電視是小米新品沒錯,只是又感覺好像哪里不對……
這位網友還表示,所謂的華為平板,500多元,并不是那個華為公司推出的平板電腦,而是名字為華為平板。
對于平臺上存在的大量“山寨”產品,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向媒體回應稱,淘寶經歷過的苦難,拼多多一個都不會少,平臺打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高額罰款有很大的好處,如果我們不這么干,拼多多可能就沒有今天的發展。只有讓造假者切切實實感受到痛了,才會有效。在商戶群里面也會逐漸形成口碑,整體供應鏈就會變好。如果新平臺門檻更松,則會形成劣幣驅逐良幣。”
聯社6月24日訊(記者 付靜)日前中興通訊(000063.SZ)正式推出業界首款筆記本型云電腦W600D,目前該款云電腦已上市銷售。加之近期中國電信(601728.SH)2022年云電腦終端集采項目中選候選人公示,中興通訊、天邑股份(300504.SZ)等廠商入圍,市場再次注意到2年前曾頗具話題度的云電腦。
當前以阿里巴巴(NYSE:BABA)為代表的頭部廠商及多家A股上市公司均已布局云電腦,不過據財聯社記者觀察,當前中國云電腦廠商仍處市場認可初期。星算云電腦創始人趙向陽在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云電腦的未來發展,我覺得絕對沒有問題,但目前它對用戶痛點的觸達不是那么強烈,(普及的)時間周期要比想象的要長。同時我們也在思考,如果時間拖得過久,會不會有另外的產品形態來替代它?”
中興W600D上市銷售 多家廠商布局云電腦
6月20日,中興通訊在2022年度云網生態峰會上發布筆記本型云電腦W600D。據悉,不同于普通筆記本電腦,該產品可靈活調整CPU、GPU、內存、磁盤規格,內置安全加固的Android操作系統配合中興通訊uSmartView云電腦平臺,可在帶寬120Kbps、網絡延時300ms、丟包率6%等極端網絡狀況下提供流暢體驗,主要適用于研發編程、3D圖形渲染、線上游戲等需求,支持一端多用。
中興通訊相關負責人告訴財聯社記者,“該款云電腦現在已經上市銷售了,由于需要搭載云電腦平臺使用,所以目前沒有做toC的銷售。”據了解,中興通訊系國內最早投入研發云電腦的廠商之一,當前已累計交付超50萬個云電腦產品,在W600D云電腦發布之前,中興通訊亦曾推出一款W100D名片型云電腦。
放眼中國云電腦行業,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頭部廠商及多家A股上市公司均有所布局。
2020云棲大會上,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展示了第一臺云電腦“無影”,通過指紋開機登錄后即可接入云電腦服務,連接屏幕后即可進入桌面訪問各種應用和文件,進行設計建模、動畫渲染等操作。
順網科技(300113.SZ)亦在自研云電腦,基于邊緣計算為用戶提供電競級體驗,實現網吧服務器和PC端主機全部云化。2021年12月其產品已完成商業化落地,向全國網吧進行推廣,公司方面稱該項目未來也可應用于云游戲,保證使用體驗。
不過據中興通訊副總裁、云視頻產品總經理華新海介紹,目前市面上的云電腦終端以桌面型為主,需要連接鼠標、鍵盤、顯示器,更加適合固定場所使用,而W600D是業界首款筆記本云電腦,更貼合用戶在多種場景下的使用習慣。
財聯社記者亦注意到,6月2日中國電信2022年云電腦終端集采項目中選候選人公示,天邑股份、北京朝歌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興通訊、創維數字(000810.SZ)子公司深圳創維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福建實達電腦設備有限公司、星網銳捷(002396.SZ)子公司福建升騰資訊有限公司等6家廠商入圍。其中天邑股份于近日披露,“上述公示的中選項目為公司新產品類型,后續若能順利簽訂合同,將對公司拓展新產品類型及未來經營業績產生積極促進作用。”
云電腦普及尚待時日 從業者擔憂其或被替代
回顧2020年,云終端可謂業界熱詞,百度智能云手機、華為鯤鵬云手機、阿里云電腦“無影”、中國電信天翼1號云手機、云電腦、云電視、云pad、云攝像頭、云路由器、云XR等多款云設備密集發布。不過2021年云電腦再登上熱搜卻是因“華為云電腦停服”,據悉,華為云電腦App于2018年上線,系一款提供云存儲和遠程辦公服務的應用軟件,用戶可通過其在平板電腦和手機上云端訪問Windows系統,使其運行PC程序。
頭豹研究院報告指出,當前中國云電腦廠商處于市場認可初期,產品多樣性欠缺、同質化嚴重。一位云計算從業者告訴財聯社記者,“云電腦本質上就像一款轉接器,只是轉接對象是云服務器或虛擬機,并不看好云電腦的前景。”其進一步指出,“舉個例子,由于突發疫情沒有帶公司電腦回家,那么我就在家里用自己的筆記本去遠程控制,其實就是這么一個場景,但這種場景我覺得很少見。其實這個概念是蠻不錯的,但是發展太慢了,我覺得有點太滯后于業務場景。”
趙向陽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可能在國外云電腦發展還可以,但國內情況比較特殊,基于WPS、各種網盤等軟件,不管是針對靜態文件還是媒體文件,本地容量的問題都已解決,云電腦的一些功能被分解掉了。”
不過華新海認為,“近幾年我國政府高度重視云計算產業的發展,同時5G、千兆光纖、算力網絡等基礎設施在不斷完善,為云電腦的大規模應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們正在迎來一個云電腦的時代。”
趙向陽告訴記者,“大體來說云電腦將是主流,但巔峰高度到來可能還需要5年以上。云電腦需要先進行一個普及的過程,我覺得先通過娛樂的東西去傳播,可以讓很多人慢慢來接受,辦公應該要晚于游戲。以游戲為例,理論上現有技術可以達到畫面完全不卡頓,但問題就在于用戶終端,玩家的硬件配置、網速都不一樣,信號強度、覆蓋面等等都有影響。”
趙向陽表示,其實業界不乏布局云電腦的想法,但都一直沒有實質性動作,原因在于目前市場需求還達不到。未來應以運行應用程序的迭代推動硬件迭代、帶動5G,只有性能提升,用戶才會換設備。不過其亦提出思考:如果時間拖得過久,會不會有另外的產品形態來替代云電腦?
(編輯: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