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者近日在測試各個瀏覽器性能的時候,發現安裝QQ瀏覽器以后(從官方網站下),在QQ瀏覽器安裝目錄下的版本號文件夾內隱藏著一個“金山毒霸”的安裝程序,名為“kinst_94_26.exe”
kinst_94_26.exe
雙擊打開該金山毒霸的安裝程序以后,在桌面上沒有任何界面提示,也不允許用戶選擇安裝目錄,只會在右下角有一個小圖標,全程靜默安裝;過一會之后金山毒霸就會安裝到用戶的電腦上。
右下角金山毒霸正在靜默安裝
就這樣在用戶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強行安裝到用戶的電腦上,甚至不給予用戶選擇目錄的權力,這是非常霸道和流氓的行為。
金山毒霸在安裝完成以后,不會在桌面和任務欄生成任何快捷方式,但是會開啟所有的防護及其他功能,如果用戶對電腦不是很了解或者沒有仔細觀察,根本就發現不了電腦上什么時候被安裝了一款殺毒軟件。
安裝完成沒有桌面圖標
作為一款殺毒軟件,最重要的應該是防護能力,用自己的能力來取得用戶的信任和青睞;退而其次也是要用自己的用戶體驗來贏得占有率,而不是通過各種捆綁安裝,網頁植入等來強行安裝到用戶的電腦上,強行為用戶服務。
某輸入法捆綁金山毒霸
在我看來這不叫“服務”,而是叫“強X”。
然而這也是國內幾款殺毒軟件最常用的手段,筆者就不點名了,大家心里應該都有數。
那么作為一款殺毒軟件,強行安裝到電腦上對它有什么好處?寧愿冒著口碑稀爛的風險也要強X用戶一回?
在筆者看來不過3點原因:
第一,真心的,迫不及待的想要為用戶的電腦保駕護航(你懂的)
第二,盜取用戶隱私,收集用戶使用偏好,轉讓給大數據持有者
第三,利用殺毒軟件的名頭,給用戶推送廣告,獲得點擊收入
其實這3點,國內的殺毒軟件基本上都在做,只不過有的吃像好看,有的吃像太難看而已。
國內的殺毒軟件市場在十幾年前經過360殺毒的介入,從收費時代步入免費時代,隨著殺毒軟件的免費,大家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大規模的病毒感染事件明顯減少了。
但是近兩年,殺毒軟件的收費模式似乎有重燃的苗頭,瑞星殺毒,金山毒霸,江民殺毒都開始了收費或者VIP模式。
仔細看看,似乎國內收費的都是快生存不下去的殺軟,想要趁著最后一點知名度在割一波韭菜。
國內只要360殺毒和QQ電腦管家不開啟收費模式,其他的殺軟收費最后只有死路一條。
而且在Windows10系統自帶的Windowsdefender沖擊下,很多用戶已經開始逐漸擺脫第三方殺軟。
收費其實并不是壞事,只要你有足夠的實力和良好的用戶體驗,我相信100元一年的費用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
但是希望費用=實力,而不是抱著割韭菜的心態。
-完-
活動頁面 點擊探索 探索完4個之后
就可以兌換超級會員 騰訊視頻VIP 20Q幣 冰箱貼了
每小時限量 如果提示本時段的已經搶完了 等下個時段搶
打開探索地址:http://guanjia.qq.com/act/brand/201712qq/ 進行探索
然后打開兌換地址:http://guanjia.qq.com/act/brand/201712qq/gift.html
兌換成功截圖:
提示:如果安裝電腦管家之后 還是一直提示要安裝新版 就在電腦管家退出登錄再重新登錄
秘籍來了:
在評論里面看到有朋友反饋可以修改審查元素來自動搶
小編試了一下 確實可以自動搶 朋友們可以到59分58秒左右的的時候 就在審查元素那個修改
然后按回車 自己搶 但是不保證搶到 朋友們自測吧
獎品的代碼如下:
騰訊視頻VIP的:
setInterval(function () {$('#gift2').click(); },1200);setInterval(function () {$('.gf-close').click(); },800);
超級會員的:
setInterval(function () {$('#gift3').click(); },1200);setInterval(function () {$('.gf-close').click(); },800);
20Q幣的:
setInterval(function () {$('#gift4').click(); },1200);setInterval(function () {$('.gf-close').click(); },800)
打開探索地址:http://guanjia.qq.com/act/brand/201712qq/ 進行探索
然后打開兌換地址http://guanjia.qq.com/act/brand/201712qq/gift.html
登錄 在極速模式下 按F12 然后點擊Console 然后鍵入你想要搶的獎品代碼(鍵入一行 不能所有的獎品代碼都弄上去) 然后按回車 就會自動搶了
開電腦,掛上QQ,聊天正嗨著,突然就彈出這么一個窗口,小編在想這是什么玩意(因為我的電腦上原來是沒有安裝什么電腦管家的),然后隨手點了一下,就。。。
被強制安裝了騰訊電腦管家,我天,這什么!!!!厲害了我的哥!!!!原來這些所謂的安裝量第一都是這樣來的?
只能又一次的把它刪除了,這種流氓行為最招人討厭了!!!
突然有點懷念以前的日子了,那時候的殺毒軟件還是收費的,沒有這種流氓行為,動不動就給你安裝這,安裝那,最主要的是完全就沒經過我們的同意,話說,我們還有主動權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種情況,本來是想去下載一個軟件:
看到這里有這么多下載鏈接,隨手點了一個,誰知道下下來的,確不是我們想要的那個軟件,安裝完后,整個電腦全是一些奇怪的東西,只能重安裝系統解決了,我的天!!!
我的電腦,請給我一個選擇的機會吧!!!,拒絕流氓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