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是否厭倦了繁重的網頁、瀏覽器彈出窗口、閃爍的橫幅、N 因素身份驗證、用戶跟蹤和分析?好吧,有些協議在過去 30 年中沒有改變,您仍然可以嘗試使用它們。

    大約 30 年前,人們以這種方式瀏覽在線頁面


    讓我們開始吧。

    FTP

    與現代標準相比,FTP(文件傳輸協議)不僅“舊”,而且“古老”——第一個規范于 1971 年 4 月 16 日作為RFC 114發布。實際上,當時沒有互聯網,計算機連接到ARPA(高級研究計劃局)網絡,并且顯然需要有一個文件交換協議。當然,這個協議不是一成不變的,做了很多改進,1985 年發布的“RFC 959”文檔中寫了“FTP 多年來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這句話。該文檔還包含指向傳輸控制協議(TCP)和 Telnet 協議,在 1985 年的“ARP?A-Internet 協議手冊”中有描述(當時大多數人根本沒有聽說過“Internet”這個詞)。

    FTP 現在可以用于遠程服務器維護,但令人驚訝的是,公共匿名 FTP 也可用。我使用“公共 FTP 列表”一詞在 Google 中進行了搜索,并得到了一個網站https://www.mmnt.net,其中包含相當大的開放 FTP 站點列表:


    希望了解多年前它是如何工作的讀者可以嘗試使用命令行登錄 FTP。我嘗試了第一個鏈接,它確實有效:


    當然,使用任何現代 FTP 客戶端都會更容易,像FAR Manager或Midnight Commander之類的軟件將更加“符合”那個時代,并且還會讓您了解如何使用老式文本 UI:


    普林斯頓大學的 FTP 顯然是為學生準備的,我可以從“大學出版社”下載一些文件,這些文件讀起來也很有趣:


    顯然可以使用網站以“現代”方式獲得同一本書,但使用文本 UI 瀏覽文件列表可以很好地展示人們多年前是如何獲取這些文件的。

    論壇

    早在 70 年代,ARPA 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就已經有可能上網了,但這對于普通計算機用戶來說仍然是不可能的。對于數以百萬計的人來說,公告板系統是將家用計算機連接到其他機器并交換文件和消息的第一種基本方式。為什么是“初級”?BBS 通常只是一臺普通的計算機,連接到家庭電話線。順便說一句,第一個調制解調器實際上是使用標準電話聽筒的聲耦合:


    圖片來源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coustic_coupler

    顯然,就像使用標準電話一樣,該連接一次只能由一個用戶占用,其他用戶只是收到“忙”信號,必須等到線路再次空閑。連接速度從80年代的1200bits/s到90年代的56600bits/s,往往只能在本地通話,否則話費可能太高。成功登錄后,可以使用文本界面閱讀郵件、下載或上傳文件。這看起來令人驚訝,還不錯——特殊的格式和所謂的ANSI 轉義碼允許制作一個非常復雜的 UI。順便說一句,現代計算機今天仍然支持這些轉義序列——例如,Linux 和 Mac 用戶可以嘗試輸入以下命令:



    來源 ? PC Magazine 1993


    有趣的是,一些 BBS 至今仍在運營。當然,這已經不是生意了,他們得到了愛好者的支持。最初,家用電腦主要使用電話線來連接調制解調器,現在更容易了——使用 IP 連接可以從世界任何地方訪問 BBS。

    從技術上講,任何 telnet 客戶端都可以連接到現代 BBS,但在我看來,免費和開源的SyncTerm看起來最好——它基于文本的 UI 提供了最“真實”的用戶界面。和90年代一樣,在撥打BBS之前,我們必須找到最新的BBS List,現在可以在線獲取。我隨機選擇了“Amiga City BBS”,不需要modem,只需要輸入syncterm amigacity.xyz命令:


    我們可以看到,BBS 提供了文本界面來閱讀消息、列出文件,我什至可以訪問“電子郵件”——一種 90 年代的高科技:


    讓我們檢查文件部分:


    我可以下載一些文件,網上有,我選擇了ZMODEM協議下載文件:


    下載可能需要一些時間——現在它顯然更快,但在真正的調制解調器上,速度約為每秒 1-3 千字節(對于 2000 年及以后出生的人,我會重復一遍——千字節而不是兆字節;),有時下載軟件或游戲可能需要幾個小時。

    我也可以將自己的文件上傳到 BBS — 我決定上傳我的Medium 文章的副本:


    最后,在與BBS斷開連接后,我可以查看我下載的文件。在 90 年代,大多數計算機上都沒有多任務處理——只有在關閉終端程序后,我才能檢查我得到了哪些文件。好吧,在存檔里面有一些 Perl 和文本文件,我不知道它是什么,如果我需要它是否有機會:

    -rwxrwxrwx 1 1893 2018年2
    月4日annount.txt -rwxrwxrwx 1 1521 2018 Filepost.txt 
    -rwxrwxrwx 1 447 2月4日Filepostbottom.txt 
    -rwxrwxrwx 1 35147 2月4日2018年4月4日許可證
    -rwxrwxrwx 1 1786 2月4日2018年2月4日readme.md 
    -rwxrwxrwx 1 115994 2月4日2018年2月4日Readme.pdf -rwxrwxrwx 
    1 1143 2018年2月4日bbs_ann ouce.md 
    -rwxrwxrwx 1 24780 2月4日2月4日bbs_annound.pdf 
    -rwxrwxrwx 1 1572 2月4日2018年2月4日bbs_ann outs.pl 
    -rwxrwxrwx 1 1096 2月4日2018 File_ann outs.md

    這在今天可能看起來很愚蠢,但大約 30 年前,這正是人們在前互聯網時代交換文件的方式。

    地鼠

    上世紀 90 年代初,更多的計算機能夠連接到網絡。雖然可以通過 FTP 下載和瀏覽文件,但顯然需要一個特殊的工具來搜索和讀取數據。并且制定了所謂的“Internet Gopher 協議”。在RFC1436協議規范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至今仍在使用的術語——TCP/IP 連接、客戶端-服務器模型等。簡單地說,Gopher 是一種簡單文本中的“早期 Web”協議基于形式,針對低速連接進行了優化。

    實際上,Gopher 活躍了這么久,1991 年推出,1994 年人氣開始下降:


    來源 ? https://ils.unc.edu/callee/gopherpaper.htm


    不僅存在技術問題,還存在法律問題——Gopher 服務器許可證不是免費的(僅在 2000 年才根據 GNU 許可證重新授權)。但是計算機也變得更加強大,人們選擇了更多“花哨”的 WWW 頁面而不是純文本頁面。有趣的是,Windows 95 中的 Internet Explorer 能夠打開 Gopher 鏈接:


    但在 Windows XP 中,此功能已不再存在:


    但同樣,一些 Gopher 服務器現在仍然受到愛好者的支持,免費客戶端可以從https://github.com/jankammerath/gophie/releases頁面下載。

    例如,我們可以打開gopher://gopherddit.com:70頁面,該頁面提供對 Reddit 組的訪問:


    使用gopher://gopherpedia.com:70地址,我們可以閱讀維基百科:



    新聞組

    Usenet是另一種“古老”的服務,流行于上個世紀的“前互聯網”時代。該系統提供了對公共“談話組”的訪問,組名使用特殊的層次結構,例如,在“comp.lang.c”組中,每個人都可以討論有關 C 編程語言的話題。團體可能完全不同,從talk.politics.animalmisc.kids.pregnancy。每個人都可以發布消息,其他小組參與者可以閱讀它,如果需要,可以回復。不僅從技術角度,而且從社會角度來看,這種與志趣相投的人交談的能力實際上是有幫助的。

    令人驚訝的是(再次:),大約 30 年后,一些 Usenet 服務器仍然可用,并且還可以為 Windows、OSX 或 Linux 安裝客戶端。但我能找到的大多數服務器都不是免費的,它們只提供 7 或 14 天的免費試用期。另一方面,許多談話組可以通過https://groups.google.com界面訪問,正如我們所見,即使在今天,同一個“comp.lang.c”組仍然有一些新消息:

    當然,兩周內大約有 20 條消息——比 Reddit 上的消息要少得多,但它仍然有效。

    順便說一句,在談話組中甚至可以交換文件。使用特殊編碼,文件可以轉換為文本形式,可以像普通郵件一樣發送。每條消息的大小顯然是有限的,所以文件應該分成幾個部分。例如,我將 JPEG 文件編碼為 3 條消息:

    消息 #1

    到 medium.readers.all,分享第 1/3 部分MQ\C)RM+3U-76U]C9VN'BX^3EYN?HZ>KQ\O/T]?;W^/GZ_\0`'P$``P$!`0$! M`0$!`0````````$"`P0%!@<("0H+_\0`M1$``@$"!`0#!`<%!`0` `0)W`$" M`Q$$!2$Q!A)!40=A<1,B,H$(%$*1H;'!"2,S4O`58G+1"A8D- .$E\1<8&1HF
    
    
    
    
    
    
    
    
    
    
    
    M)R@I*C4V-S@YD-$149'2$E*4U155E=865IC9&5F9VAI:GT=79W>'EZ@H.$ 
    MA8:'B(F*DI.4E9:7F)F:HJ.DI ::GJ*FJLK.TM;:WN+FZPL/$Q<;'R,G*TM/4 
    MU=;7V-G:XN/DY>;GZ.GJ\O/T]?;W^/ GZ_]H`#`,!`(1`Q$`/P#KMK.0.2<U 
    M'X@?9HD\2GHG)J2_O(["%&<@/(P"BJ^OACHMPYZF// Z5\DG[R9^H1CJF>6V3 
    M'R,Y/6MC2F.VL'3Y`8,9[UN:9@1]:]>KUN:Q1L*W'7FG[N!5="#CYJEVM\ H/ 
    MRESQN-<RBWL6[1U8KR`':6YH1@<_-5ZRTF*ZD&^YP/51FM;_`(0\2`FSOVW=MA*F5/XCI^56Z<NIQU,;0@[-_@ <S(>>IJM?`/"16CJ^G7NE7'E:A"8]WW)`<H 
    M_P!#_3K67=2*(\9II-,Z(N-2-XNYN^#IVGLC!)_ `<`UN21J`,$UR?A20A967 
    M&`U=*9\KN)^M<]>'O:&3BTS0T+4WTO5(KD_ZO.U_]TUG_%W0OL6JQ^(;,;K2 
    M_P`"4CD+)C @_0C^55[FXR,*.*['PA+;>)/#EWX6U`_,8SY;'KCL1[ @XK &,G3 
    MDIKYG)B(.DU673?T/)H@6;&>M<;XQ\9-:7/V'0I_](3(DN4.=O8JOO[TGQ)U
    MF\T74KSPK;2`75NYBNID/3'\*GZ=?RKSYSM143/'!/K7T.$PBDO:3VZ?YDU\ 
    M2K<L#VWQ!K+:MXPM8XW/V>"7`P>&:NW\ 2'& @3 $?\\_Z5Y/HW&JVAV\>:.:]6 
    M\0?\B]-GIY?]*\7$TU"4(H]).[1Y#I0_<?CUK< T_E.M8.E/F$X!(R:Z#1XY9 
    MYHK:!2TLTBQH/]IC@?J:[ZPH.VI?:?R%R,F0_<P>0?7\*2S8JRKG<P ].U0ZG 
    MM76+N")]T<,IC0GN%.,_CUK0T]8XQE^6(S@]OK6,-%<=5\R-73R\;JV,#COQ 
    M7?ZX>.,#+ R,,[0/\_G7#:+93ZE*L@;R+16P92.7_P!T=_K7H.DB*VB$=LNP 
    M?Q.>6/U]:O?<\''\NRW -.;2[:^M6M=1BCDA<8,9&<_CV/N*\>^*GA>3PE<PW 
    M-JTTVD76%224@M%)W1B`.O4'Z^E>S6\J' C[QS@D]*L30VE_9RV5_;QW%K,I2 
    M2)URK`UJDCS,/BZF&GS+;JCP7P&RRQ3G&1FC5]<33/$MMIUQQ%=*=I]".U:. 
    MF^'Y?"WB;
    
    MEZ%^?R'O]*]"\&>!-8N/#MFVKWUO%J&P;D0;DSC[N[/)]P,>A-?+WBF_O-2\ 
    M37UYJ7[NX25HO*SD1!21M 'TQ58/!<]1\^R_$YZN/HU(N--W9F2O-)/)//*\L 
    M\K%Y9&.68DY))[DFNI\$>#I=?N8VGW1608&9UZE?[J ^Y]>U9/A?1KC7=8AL; 
    M;@,=TDF.$0=6/\A7T/X=TRWTJQBA@C"QHN$4]?\`>/N:]7%XCV,++=G#&-W? 
    MH><Z7M.HVX])!TKU378Q_P`(S.3U\K^E>7:+$/[5ASU#`UZKK@'_``CD_P#U 
    MQ/\`*OG,6_WD3W7]GU/%=+^6#..]=A\.5\_Q;IT9(&QGFR?5(V<?J!7&Z828 
    M.>/F/\Z[3X4-&/'EC%*1B6*9%S_ >\MC_`"!KLQ/PR]&3-VI-^11U2VEM-6D, 
    MA(+R%@3W-:NG0+(GF3L?)_NC_EH?YXJ_XXMX(]2=6B8^1-AC_"01T_E56*1E 
    MP [@>;C(4]$'^-9TIN<$PG*ZT.HTJYV.HDPN/NKT50/\`/2MM+EB,,VT=? 
    0G_M``^E<#-JB6,!=G56 '5GZ`_IS_*LJR\=>8MV9) @3 ;E1&
    
    M-[B\F8JJB3A<`$D^P!!)Z>_>O6?#EG/-9PW6IA5F9%9XPQ(5B,D#/;/<\^PH 
    7J49T/C/-J4Z;UN7]0A&MQ* C)L9&!CFT` 
    `
    結束

    消息 #2

    到 medium.readers.all,分享第 2/3 部分開始 664 xab MF6`[CZ?ITJ?2-!TK3IVN8+6-[IUVO,PW.P]"WI[#`^M6X@HR-V$'.. @KG -?\ M?:3IDSV&F13:IJ&W "I;KE%)'!+=/RS625WS=3&+JU(^QA>W8ZK^VM/L7NKB[ MN55;.%I923]U54LV/H*^%KZYDU"_FNG4^9<SM,PQW8DG]37L? Q2.G>%KW M1[V>/^W=554>WBY^R6Q.YB[=W?&,>A)XR,\#\+M&_M;Q+"TL.;>V'G. <<'G" MK^)KTL(N2FYR.JCAU3EH>E_"GPRFD:3]IF0_:KL+)+N'*KCY4_K7;."30D1C MBV]^IIC,17DUJCJR<F=]UT/,K23R]3MRO> 0"O5=7&?#LQ'_/'^E>1VY/]H6Q M/`\U?YUZ]J8_XIN4C_GC_2N7%KWHL]63^'U/#=*W&$^S&MK2II[.YAU&U(%Q M :RK-&2,C(.<'V[5EZ3_JF.,?,:W]&B:X_<1X)9L__7-=];1LN"3C9G=?$BXM MFGTVZCV"6ZMUNO+S]T,!MR>^ .?U]JXC6-5M])M?/F?+OG8I/+-C/..G0_3%+ M?Z[`+9Y+I9M^G-]AB62/:9"N2-O/(YP# QQBO,=7GGN;U;J[D&99)5;8,#;M4M=,CNS8/ISS71E^";C[VR/.JUXT8**=V7-1U>;56MYI;B1X=Y$F]L%1CIQ[#D M^F*JZ0E^-5CTB&&1YX79B@CW*6R09# ^@!Y[8YJCI[.+ @O &A\P2[!%C+,QX"8 M]3DC/J*]^^%OA!=#LH]5U"*MSM,\A&!A4Y;V '!/XY[X'JU'#P5M^B/-? MO-N1;^%_ABTT+3WU*YM3YTC;P'P6#<`Y/?E1Q[9ZUW-H9+FXVIG@Y:N /U'Q1 MIUH6@'F_9!*3]HC4-G<3V!W`=><=C77>&+VSE@5[21)8F7>K+W%>'B*SG-S? M4/ JDU#FD<?\`'5K_`$_0[._%WM@DA%S`G"R=P6]0,=#Q7$ZYX[E\.>"[*;2 MK:*2\ OMRP328*PJO4X_C()P,\>QZ5Z5\:]8T.X$WVCS3B2]9,I!&-S`^_8? MC7SHQ>\^'.F[R0UE?S0\] @R *1_Z": Z,-"-6'+-:)FL(\D$TK;HYV^FN)Y9+F M[G>>YN7+RRNV69CR237M7P:TG[!I:32IM:Y`F8GK_L#\LG\:\ DT>P_M77[6P M&=CR!&([+U;]`:^CM, @BATZ -/+"@@'`[#H!^5:XZIRP4.X1[HT)/FXJK,H`.M*;*I0@PR$>QJM-<21@^<O'J*\J,6]AIJ^IY0\PCU*S7S/^6Z=_>O<+]-WA>0 MC_GC_2OG)KAQJUB) #UN4'ZBOHNZ8GPS(,<>3_2HS"'+RGK<W-;U/%=+MG>WD M$(,DI+;4W8WGG`R>!FMI/$=GX9T":QE*7.LRS?N5MXR5C+ */OOU<*,\*.M9V MDS&STB>\#[6`8JNP;B<XX)_GS]*S8D-QXEAD:X:5]ZJ7G<L22&.%[CN<G].: M]S" 8&->[J;'%CZ=E$R[QK^XG[9=^;>R@,SHP?:"Q^1.3@#GWR?IC+( M+7698P4D@GA4A5_A ^4#]"M1RR79,8IF$TLI3?MP".W'ICG&*U]>LC>Z?IN MF?:&NM>DD9BJ*7(0G.'/]T*0002`%->CK "FE!*QYL82D^=FY\#_``U+KFOG M7+]8_L]GG:\BX#$#!9OUY/7#<Y%>C^.;B?QCI;Z7HUW+;6,>=LJ\&X8'.3WV M^ @_ 'TQQ7C'6(/#WAW3?`FBN1/<1+/J4BBZK%GU8#<V/7'<UV'A.<11QD<# M`.*\'%5).:J/KMZ'IX+#JI>;^SM_G_D8N@?#[2X-)U%;R"\.H-*DEK<Y*BWV M=0&!R=V?3\J[GX<_:?)U*.(K]JBM'>'</EWXX)%6=4OH_P"SI'&!\O-5_AM/MNMVBYA9!^(KFE5=5KF.AP<</4:7F>.^.]`DMM/GEGDN[W5&N#,]W,?N( M`<KG/.2?0=*Q=>到 medium.readers.all,分享第 2/3 部分開始 664 xab MF6`[CZ?ITJ?2-!TK3IVN8+6-[IUVO,PW.P]"WI[#`^M6X@HR-V$'.. @KG -?\ M?:3IDSV&F13:IJ&W "I;KE%)'!+=/RS625WS=3&+JU(^QA>W8ZK^VM/L7NKB[ MN55;.%I923]U54LV/H*^%KZYDU"_FNG4^9<SM,PQW8DG]37L? Q2\47.G>%KW M1[V>/^W=554>WBY^R6Q.YB[=W?&,>A)XR,\#\+M&_M;Q+"TL.;>V'G. <<'G" MK^)KTL(N2FYR.JCAU3EH>E_"GPRFD:3]IF0_:KL+)+N'*KCY4_K7;."30D1C MBV]^IIC,17DUJCJR<F=]UT/,K23R]3MRO> 0"O5=7&?#LQ'_/'^E>1VY/]H6Q M/`\U?YUZ]J8_XIN4C_GC_2N7%KWHL]63^'U/#=*W&$^S&MK2II[.YAU&U(%Q M :RK-&2,C(.<'V[5EZ3_JF.,?,:W]&B:X_<1X)9L__7-=];1LN"3C9G=?$BXM MFGTVZCV"6ZMUNO+S]T,!MR>^ .?U]JXC6-5M])M?/F?+OG8I/+-C/..G0_3%+ M?Z[`+9Y+I9M^G-]AB62/:9"N2-O/(YP# QQBO,=7GGN;U;J[D&99)5;8,#;M4M=,CNS8/ISS71E^";C[VR/.JUXT8**=V7-1U>;56MYI;B1X=Y$F]L%1CIQ[#D M^F*JZ0E^-5CTB&&1YX79B@CW*6R09# ^@!Y[8YJCI[.+ @O &A\P2[!%C+,QX"8 M]3DC/J*]^^%OA!=#LH]5U"*$7MSM,\A&!A4Y;V '!/XY[X'JU\1'#P5M^B/-? MO-N1;^%_ABTT+3WU*YM3YTC;P'P6#<`Y/?E1Q[9ZUW-H9+FXVIG@Y:N /U'Q1 MIUH6@'F_9!*3]HC4-G<3V!W`=><=C77>&+VSE@5[21)8F7>K+W%>'B*SG-S? M4/ JDU#FD<?\`'5K_`$_0[._%WM@DA%S`G"R=P6]0,=#Q7$ZYX[E\.>"[*;2 MK:*2\ OMRP328*PJO4X_C()P,\>QZ5Z5\:]8T.X\$WVCS3B2]9,I!&-S`^_8? MC7SHQ>\^'.F[R0UE?S0\] @R *1_Z": Z,-"-6'+-:)FL(\D$TK;HYV^FN)Y9+F M[G>>YN7+RRNV69CR237M7P:TG[!I:32IM:Y`F8GK_L#\LG\:\ DT>P_M77[6P M&=CR!&([+U;]`:^CM, @BATZ -/+"@@'`[#H!^5:XZIRP4.X1[HT)/FXJK,H`.M*;*I0@PR$>QJM-<21@^<O'J*\J,6]AIJ^IY0\PCU*S7S/^6Z=_>O<+]-WA>0 MC_GC_2OG)KAQJUB) #UN4'ZBOHNZ8GPS(,<>3_2HS"'+RGK<W-;U/%=+MG>WD M$(,DI+;4W8WGG`R>!FMI/$=GX9T":QE*7.LRS?N5MXR5C+ */OOU<*,\*.M9V MDS&STB>\#[6`8JNP;B<XX)_GS]*S8D-QXEAD:X:5]ZJ7G<L22&.%[CN<G].: M]S" 8&->[J;'%C\4Z=E$R[QK^X\1G[9=^;>R@,SHP?:"Q^1.3@#GWR?IC+\8( M+7698P4D@GA4A5_A ^4#]"M1RR79\4,8IF$TLI3?MP".W'ICG&*U]>LC>Z?IN MF?:&NM>DD9BJ*7(0G.'/]T*0002`%->CK "FE!*QYL82D^=FY\#_``U+KFOG M7+]8_L]GG:\BX#$#!9OUY/7#<Y%>C^.;B?QCI;Z7HUW+;6,>=LJ\&X8'.3WV M^ @_ 'TQQ7C'6(/#WAW3?`FBN1/<1+/J4B\8BZK%GU8#<V/7'<UV'A.<11QD<# M`.*\'%5).:J/KMZ'IX+#JI>;^SM_G_D8N@?#[2X-)U%;R"\.H-*DEK<Y*BWV M=0&!R=V?3\J[GX<_:?)U*.(K]JBM'>'</EWXX)%6=4OH_P"SI'&!\O-5_AM/MN\4M$5VBYA9!^(KFE5=5KF.AP<</4:7F>.^.]`DMM/GEGDN[W5&N#,]W,?N( M`<KG/.2?0=*Q=$0-\.=19CGRKN*0_5ED_J!7HGQ:O([;1;R4D;G78ON2<5Y[ MX<0S^#?%5B.76UM[E<?[#.3_`#%>GAZDIP;?='-B81BE8N_!?31=:S/?N`1$ MGEK_`+S<D_\`?(_6O9W?YL=`!7%_!S3EL_"J73(0USF8?0\#_P`='ZUUL[ 'G M'2N#%3]I5?D8+W4%Q<"->N:N66@:A?[9;AOLT+=`1\Q'TJ3P=IHOK]KV9=T, M!PH/1G_ ^M7H,5KE0TG)[+7!5Q#IRY*>YA5J6W/D#06AN_$%@KJ'7S@?UKZ'N M%QH,XQ@"+BOF_P"'I,NO1G? @QD $#U .17TE,^[P[(2,DPYKJS-<LHQ/6ISYDF MNYX7-E/#]U+(Y5FE3:3T`\P#)]CSCZ>U9>GW,CZH[JC31Q.9"W\1S\I ?Z8Q@ M=A[DYM:IJ`;35@<K([O+-*K?Q[-P4>F!A>/8CO4/@A[1;&ZCNB\8'V>,R+DE M0YW'/I\P7\B*^GP,>6!Y68U+S]"?4M$;7[Q'TVV,UWJ7E@)DJ()%(RV> @4C " MCL=QQZUT5]#IWP^O(]3C3[1K:J8I&<@+YK``0@#@*O5L=``,@FK_ `(9DAT2\ MBOKU?+C$JB6Z`W,,?,&49X4X_,5YCXQUN7Q#J\MSY;1VT;$01ELE06Y9CW=C MR3W/L!6&)A*55Q^SU_R,J33@B+1[ B2\\1)J-_*\\]TTIEE<Y+,5)S_\`6]J] MDT&1?*C9#P5XKPZRG$3HP4Y1MWZ'_&N^\'^(8B8;*>79(!A=W >OQ].3M)=# 7W<MJ1C>#ZGI;:C9&-K6>6,/M^968`X,` ` end<-\.=19CGRKN*0_5ED_J!7HGQ:O([;1;R4D;G78ON2<5Y[ MX<0S^#?%5B.76UM[E<?[#.3_`#%>GAZDIP;?='-B81BE8N_!?31=:S/?N`1$ MGEK_`+S<D_\`?(_6O9W?YL=`!7%_!S3EL_"J73(0USF8?0\#_P`='ZUUL[ 'G M'2N#%3]I5?D8+W4%Q<"->N:N66@:A?[9;AOLT+=`1\Q'TJ3P=IHOK]KV9=T, M!PH/1G_ ^M7H,5KE0TG)[+7!5Q#IRY*>YA5J6W/D#06AN_$%@KJ'7S@?UKZ'N M%QH,XQ@"+BOF_P"'I,NO1G? @QD $#U .17TE,^[P[(2,DPYKJS-<LHQ/6ISYDF MNYX7-E/#]U+(Y5FE3:3T`\P#)]CSCZ>U9>GW,CZH[JC31Q.9"WS\I ?Z8Q@ M=A[DYM:IJ`;35@<K([O+-*K?Q[-P4>F!A>/8CO4/@A[1;&ZCNB'V>,R+DE M0YW'/I\P7\B*^GP,>6!Y68U+S]"?4M$;7[Q'TVV,UWJ7E@)DJ()%(RV> @4C " MCL=QQZUT5]#IWP^O(]3C3[1K:J8I&<@+YK``0@#@*O5L=``,@FK_ `(9DAT2\ MBOKU?+C$JB6Z`W,,?,&49X4X_,5YCXQUN7Q#J\MSY;1VT;ELE06Y9CW=C MR3W/L!6&)A*55Q^SU_R,J33@B+1[ B2\1)J-_*\]TTIEE<Y+,5)S_\`6]J] MDT&1?*C9#P5XKPZRGHP4Y1MWZ'_&N^\'^(8B8;*>79(!A=W >OQ].3M)=# 7W<MJ1C>#ZGI;:C9&-K6>6,/M^968`X,` ` end

    消息#3

    到 medium.readers.all,分享第 3/3 部分親愛的大家,看看這個JPG很好。開始 664 xac 
    M5OP\GABP5]3.J1K=C>%42G[V!CIU.,UE16@U)D9&CW`?>IOC&\E\.^&YKJ:2 
    M&4Q@")%C"Y<G:, ]SR:\^G%MV.FNH<K7-8\Q^+FK"_P!>BTJ)LQVY#28_OGM^ 
    M`_G4/@I<Z_J6G*/EO=,EA`]2"I'Z9_ .N4B\ZZOA/<,S33S98D\DL>?YUW/@. 
    M'_BO].R/O><"?^V)_P`*]J<52AR+HF>-S>TO-GJVEVZ66DV]K&N$B0(![` 
    8_MI39VPI)["K89?+7D'CM6 ?J, @CC ?![5XU--[F<YJYZ)X`M0N@028X;+GW)-=. 
    MB97I5#P=#Y7A32PZX9K=6(^HJU?WEM9Q-+<W,=O$O+,[!0/Q->;MM]SSJK=M2=D?'^I^&;CPM>0:M92 ^=:NZ*#]6'6O>HR9/#^74L'@^Z#C/MFO'K"YDOOV? 
    M_.<[Y8)U7<3D@"0?TKV2W(/AA""<FW !'Y5ZV:W4HWWO_`)'KX*HY0L^C/G;Q 
    MI/(GBU=*GDC2.U#1S%$Q'$2`2$`YV@*I'<
    
    MMP^GS>QXKZ6E[L4>=47,['I/AR\^W;K6SN9(HE5%RS?-)MY+$GUY'(QCJ.M< 
    M9XJT^*UOC<VUJ;:VNYUQ#SB/YLC 'H"`>/56`X%:G@>[-S?6T?R)<&7S)!G;O 
    MBR0Q!]B/KS]:M^-UAN[.Z2WNX[J>;54NA% &1YD0C0J5*YR,[L\#^'WS6E?57 
    M,*7N5+(\^AC;>".H;;^==KX$LXFN[B.\MXY6CVLOF+G`8`YYKEK:QFGU86*H 
    MT ;R3`E6'*_7\Z]*T*T\GQ5=`'(2VB4\<`C/],5X^-JI1MY'NX*DW+F\SK]+4 
    M6Z*8H8XR>`%0 "NML]&T;6=->TUVRAO$DZAQ@CW!'(KEH3L<`_A72Z+<8*Y-> 
    M)[25[IG5C:5X61Y]\0_@O+I</]O>$I9KNUMV\ V>QD^:55'),9'WL>AY]S7*^ 
    M`)UNO%L,D9!V1S,&';YO\VKZIT24>6IS7A&J^%4\.?''6A;1>7875DMW ;*! 
    MPOFR98#Z/&W'H17H0Q,JE-\^]CP\/4M)P9//8W-N";6Z=2.Q.:S9[G6)1)"\ 
    M22L`-H'5R3C %=#=-P=M=%\,=#M]2>?4KL%O*E5(D[$]<_P`JYYUO9T^8W<H[ 
    MRV.Q\2ZW;>%_"DFJ7P*Q6T`Q&GWB<`!0/7-?,7C#4]9\ 9ZL^HZO)(三菱重工_<V:
    MN=B>F>Q;UKU?X_ZM]KO;70X6S%"_F38/5NP_#K7F$SHC,5/[J/A0.Y[FL\N@ 
    MDN?JS7#X=1I\\NI+\/ K&YD^#6O6D\3(\,C2!&'48!KUW2W+>$HW)P!:@G \ JX 
    M'X,23^(/".NV89%,4`5B>-Q(/^%=UIK*G@-VDR0MFV><<;:TS5N4DGO<SP3L 
    MYKS1\S^)RH\3W[QJJ;YFR2/N$G)Q[\U1EQ]E#J!P-OS>F*EG:2 ^U*XG?#/)( 
    M6)'8YK1TRSA,D<5R@2"8RY8_>"X4!OS)_(U]/!:)')-ZW-'P=YEPC?V?/& 
    E_M %\ZPRH-LL7&X#N3GGGCD^M9?B[4,RPVLD(%S;D^9.?O2@JI7\`.,]<8]*N:=MY>F7T#W2`^6`S# CG:=C`>HX#`^YK-O-*NK[Q%)&`Q61]XE8[ @P ]<CJ<YS[TZ 
    MTU&%WL31IN531;FYX"MA#'+KFH/MCC7@MV `KO_!\4LD,NIW$922\?S`C=53& 
    M%!]\`5C:/X>C$<7VZ9[E8B&2(@+&I]=HZGW-=?:G:NWL*^5Q-=3DVNOY'U6' 
    MH。$4GT+4HZ,!6CID^&`!Q5.+#+ @U )#&R."#Q7)<NJE*-F>B^&[D,JJ37-_':
    M.YM=*L=;TZ./[0LOV:1V'1&!8?AD?^/58T"X*.N21^-;7CFS_MGP#JMFJ[I? 
    MLYEB'?>GSJ/S7'XUU46FM3Y:M 'V-=/H?/]QXY^P*%U;3W`Z-)'S7L/P];['; 
    MC67N#!I367VS#-C((X8^G&:\6MK*#5(@ )EWD#+*16EXLU'5[WPS:Z1+.+;3; 
    M:(0K&GR^;C^\>^*K%T554:<='UZ-%S3:V,SQ%XA;Q%KU [=P96-Y&97/0+_> 
    M_+I67J5S]GTQKB,'`&V,>I]:996;W#1:=9H%1B&ED_O#V]JJ>)[I9KV/2]/' 
    4F&(8P /6O1HT8TTHK9#J57*R1_]D` 
    `
    結束

    讀者可以自行解碼這張圖片,它會了解很多年前文件共享是如何工作的,當時還沒有發明 Dropbox 或 Google Drive 等服務。

    結論

    測試這些協議是如何工作的很有趣,不僅是出于懷舊的原因(我自己在 90 年代使用 BBS 和 Usenet),而且從技術的角度來看。 有些想法是多年前發明的,經過一些改動,今天仍然可以使用,了解背景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它們。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前互聯網”時代,人們也可以上網、參加公共談話組、交換文件等等。 舊網絡要小得多,安全性要低得多,但它是一個由工程師、科學家和 IT 專業人士組成的更加封閉的社區,而且對每個其他用戶的“信任信用”可能比現在高得多。 但這可能是另一個故事的主題。

    . 計算機網絡概述

    基本術語

    1. 結點 (node) :網絡中的結點可以是計算機,集線器,交換機或路由器等。
    2. 鏈路(link ) : 從一個結點到另一個結點的一段物理線路。中間沒有任何其他交點。
    3. 主機(host) :連接在因特網上的計算機。
    4.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因特網服務提供者(提供商)。

    1. IXP(Internet eXchange Point) : 互聯網交換點 IXP 主要作用就是允許兩個網絡直接相連并交換分組,而不需要再通過第三個網絡來轉發分組。

    1. RFC(Request For Comments) :意思是“請求評議”,包含了關于 Internet 幾乎所有的重要的文字資料。
    2. 廣域網 WAN(Wide Area Network) :任務是通過長距離運送主機發送的數據。
    3. 城域網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用來將多個局域網進行互連。
    4. 局域網 LAN(Local Area Network) : 學校或企業大多擁有多個互連的局域網。

    1. 個人區域網 PAN(Personal Area Network) :在個人工作的地方把屬于個人使用的電子設備用無線技術連接起來的網絡 。

    1. 分組(packet ) :因特網中傳送的數據單元。由首部 header 和數據段組成。分組又稱為包組,首部可稱為包頭。
    2. 存儲轉發(store and forward ) :路由器收到一個分組,先檢查分組是否正確,并過濾掉沖突包的錯誤。確定包正確后,取出目的地址,通過查找表找到想要發送的輸出端口地址,然后將該包發送出去。

    1. 帶寬(bandwidth) :在計算機網絡中,表示在單位時間內從網絡中的某一點到另一點所能通過的“最高數據率”。常用來表示網絡的通信線路所能傳送數據的能力。單位是“比特每秒”,即為 b/s。
    2. 吞吐量(throughput ) :表示在單位時間內通過某個網絡(或信道、接口)的數據量。吞吐量更經常地用于對現實世界中的網絡的一種測量,以便知道實際上到底有多少數據量能夠通過網絡。吞吐量受網絡的帶寬或網絡的額定速率的限制。

    重要知識點總結

    1. 計算機網絡(簡稱網絡)把許多計算機連接在一起,而互聯網把許多網絡連接在一起,是網絡的網絡。
    2. 小寫字母 i 開頭的 internet(互聯網)是通用名詞,它泛指由多個計算機網絡相互連接而成的網絡。在這些網絡之間的通信協議(即通信規則)可以是任意的。大寫字母 I 開頭的 Internet(互聯網)是專用名詞,它指全球最大的,開放的,由眾多網絡相互連接而成的特定的互聯網,并采用 TCP/IP 協議作為通信規則,其前身為 ARPANET。Internet 的推薦譯名為因特網,現在一般流行稱為互聯網。
    3. 路由器是實現分組交換的關鍵構件,其任務是轉發收到的分組,這是網絡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分組交換采用存儲轉發技術,表示把一個報文(要發送的整塊數據)分為幾個分組后再進行傳送。在發送報文之前,先把較長的報文劃分成為一個個更小的等長數據段。在每個數據端的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組成的首部分后,就構成了一個分組。分組又稱為包。分組是在互聯網中傳送的數據單元,正是由于分組的頭部包含了諸如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重要控制信息,每一個分組才能在互聯網中獨立的選擇傳輸路徑,并正確地交付到分組傳輸的終點。
    4. 互聯網按工作方式可劃分為邊緣部分和核心部分。主機在網絡的邊緣部分,其作用是進行信息處理。由大量網絡和連接這些網絡的路由器組成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提供連通性和交換。
    5. 計算機通信是計算機中進程(即運行著的程序)之間的通信。計算機網絡采用的通信方式是客戶-服務器方式(C/S 方式)和對等連接方式(P2P 方式)。
    6. 客戶和服務器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應用進程。客戶是服務請求方,服務器是服務提供方。
    7. 按照作用范圍的不同,計算機網絡分為廣域網 WAN,城域網 MAN,局域網 LAN,個人區域網 PAN。
    8. 計算機網絡最常用的性能指標是:速率,帶寬,吞吐量,時延(發送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時延帶寬積,往返時間和信道利用率。
    9. 網絡協議即協議,是為進行網絡中的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計算機網絡的各層以及其協議集合,稱為網絡的體系結構。

    10.五層體系結構由應用層,運輸層,網絡層(網際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組成。運輸層最主要的協議是 TCP 和 UDP 協議,網絡層最重要的協議是 IP 協議。

    下面的內容會介紹計算機網絡的五層體系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網際層)+運輸層+應用層

    2. 物理層(Physical Layer)

    基本術語

    1. 數據(data) :運送消息的實體。
    2. 信號(signal) :數據的電氣的或電磁的表現。或者說信號是適合在傳輸介質上傳輸的對象。
    3. 碼元( code) :在使用時間域(或簡稱為時域)的波形來表示數字信號時,代表不同離散數值的基本波形。
    4. 單工(simplex ) : 只有正方向的通信而沒有反方向的交互。
    5. 半雙工(half duplex ) :通信的雙方都可以發送信息,但不能雙方同時發送(當然也就不能同時接收)。
    6. 全雙工(full duplex) : 通信的雙方可以同時發送和接收信息。

    1. 失真:失去真實性,主要是指接受到的信號和發送的信號不同,有磨損和衰減。影響失真程度的因素:1.碼元傳輸速率 2.信號傳輸距離 3.噪聲干擾 4.傳輸媒體質量

    1. 奈氏準則 : 在任何信道中,碼元的傳輸的效率是有上限的,傳輸速率超過此上限,就會出現嚴重的碼間串擾問題,使接收端對碼元的判決(即識別)成為不可能。
    2. 香農定理 :在帶寬受限且有噪聲的信道中,為了不產生誤差,信息的數據傳輸速率有上限值。
    3. 基帶信號(baseband signal) : 來自信源的信號。指沒有經過調制的數字信號或模擬信號。
    4. 帶通(頻帶)信號(bandpass signal) :把基帶信號經過載波調制后,把信號的頻率范圍搬移到較高的頻段以便在信道中傳輸(即僅在一段頻率范圍內能夠通過信道),這里調制過后的信號就是帶通信號。
    5. 調制(modulation ) : 對信號源的信息進行處理后加到載波信號上,使其變為適合在信道傳輸的形式的過程。
    6.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 : 指信號的平均功率和噪聲的平均功率之比,記為 S/N。信噪比(dB)=10*log10(S/N)。
    7. 信道復用(channel multiplexing ) :指多個用戶共享同一個信道。(并不一定是同時)。

    1. 比特率(bit rate ) :單位時間(每秒)內傳送的比特數。
    2. 波特率(baud rate) :單位時間載波調制狀態改變的次數。針對數據信號對載波的調制速率。
    3. 復用(multiplexing) :共享信道的方法。
    4.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 :非對稱數字用戶線。
    5. 光纖同軸混合網(HFC 網) :在目前覆蓋范圍很廣的有線電視網的基礎上開發的一種居民寬帶接入網

    重要知識點總結

    1. 物理層的主要任務就是確定與傳輸媒體接口有關的一些特性,如機械特性,電氣特性,功能特性,過程特性。
    2. 一個數據通信系統可劃分為三大部分,即源系統,傳輸系統,目的系統。源系統包括源點(或源站,信源)和發送器,目的系統包括接收器和終點。
    3. 通信的目的是傳送消息。如話音,文字,圖像等都是消息,數據是運送消息的實體。信號則是數據的電器或電磁的表現。
    4. 根據信號中代表消息的參數的取值方式不同,信號可分為模擬信號(或連續信號)和數字信號(或離散信號)。在使用時間域(簡稱時域)的波形表示數字信號時,代表不同離散數值的基本波形稱為碼元。
    5. 根據雙方信息交互的方式,通信可劃分為單向通信(或單工通信),雙向交替通信(或半雙工通信),雙向同時通信(全雙工通信)。
    6. 來自信源的信號稱為基帶信號。信號要在信道上傳輸就要經過調制。調制有基帶調制和帶通調制之分。最基本的帶通調制方法有調幅,調頻和調相。還有更復雜的調制方法,如正交振幅調制。
    7. 要提高數據在信道上的傳遞速率,可以使用更好的傳輸媒體,或使用先進的調制技術。但數據傳輸速率不可能任意被提高。
    8. 傳輸媒體可分為兩大類,即導引型傳輸媒體(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和非導引型傳輸媒體(無線,紅外,大氣激光)。
    9. 了有效利用光纖資源,在光纖干線和用戶之間廣泛使用無源光網絡 PON。無源光網絡無需配備電源,其長期運營成本和管理成本都很低。最流行的無源光網絡是以太網無源光網絡 EPON 和吉比特無源光網絡 GPON。

    補充

    物理層主要做啥?

    物理層主要做的事情就是 透明地傳送比特流。也可以將物理層的主要任務描述為確定與傳輸媒體的接口的一些特性,即:機械特性(接口所用接線器的一些物理屬性如形狀尺寸),電氣特性(接口電纜的各條線上出現的電壓的范圍),功能特性(某條線上出現的某一電平的電壓的意義),過程特性(對于不同功能能的各種可能事件的出現順序)。

    物理層考慮的是怎樣才能在連接各種計算機的傳輸媒體上傳輸數據比特流,而不是指具體的傳輸媒體。 現有的計算機網絡中的硬件設備和傳輸媒體的種類非常繁多,而且通信手段也有許多不同的方式。物理層的作用正是盡可能地屏蔽掉這些傳輸媒體和通信手段的差異,使物理層上面的數據鏈路層感覺不到這些差異,這樣就可以使數據鏈路層只考慮完成本層的協議和服務,而不必考慮網絡的具體傳輸媒體和通信手段是什么。

    幾種常用的信道復用技術

    1. 頻分復用(FDM) :所有用戶在同樣的時間占用不同的帶寬資源。
    2. 時分復用(TDM) :所有用戶在不同的時間占用同樣的頻帶寬度(分時不分頻)。
    3. 統計時分復用 (Statistic TDM) :改進的時分復用,能夠明顯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4. 碼分復用(CDM) : 用戶使用經過特殊挑選的不同碼型,因此各用戶之間不會造成干擾。這種系統發送的信號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其頻譜類似于白噪聲,不易被敵人發現。
    5. 波分復用( WDM) :波分復用就是光的頻分復用。

    幾種常用的寬帶接入技術,主要是 ADSL 和 FTTx

    用戶到互聯網的寬帶接入方法有非對稱數字用戶線 ADSL(用數字技術對現有的模擬電話線進行改造,而不需要重新布線。ASDL 的快速版本是甚高速數字用戶線 VDSL。),光纖同軸混合網 HFC(是在目前覆蓋范圍很廣的有線電視網的基礎上開發的一種居民寬帶接入網)和 FTTx(即光纖到······)。

    3. 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

    3.1. 基本術語

    1. 鏈路(link) :一個結點到相鄰結點的一段物理鏈路。
    2. 數據鏈路(data link) :把實現控制數據運輸的協議的硬件和軟件加到鏈路上就構成了數據鏈路。
    3. 循環冗余檢驗 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 :為了保證數據傳輸的可靠性,CRC 是數據鏈路層廣泛使用的一種檢錯技術。
    4. 幀(frame) :一個數據鏈路層的傳輸單元,由一個數據鏈路層首部和其攜帶的封包所組成協議數據單元。
    5. MTU(Maximum Transfer Uint ) :最大傳送單元。幀的數據部分的的長度上限。
    6. 誤碼率 BER(Bit Error Rate ) :在一段時間內,傳輸錯誤的比特占所傳輸比特總數的比率。
    7. PPP(Point-to-Point Protocol ) :點對點協議。即用戶計算機和 ISP 進行通信時所使用的數據鏈路層協議。以下是 PPP 幀的示意圖:


    1. MAC 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或者 Medium Access Control) :意譯為媒體訪問控制,或稱為物理地址、硬件地址,用來定義網絡設備的位置。在 OSI 模型中,第三層網絡層負責 IP 地址,第二層數據鏈路層則負責 MAC 地址。因此一個主機會有一個 MAC 地址,而每個網絡位置會有一個專屬于它的 IP 地址 。地址是識別某個系統的重要標識符,“名字指出我們所要尋找的資源,地址指出資源所在的地方,路由告訴我們如何到達該處。

    1. 網橋(bridge) :一種用于數據鏈路層實現中繼,連接兩個或多個局域網的網絡互連設備。
    2. 交換機(switch ) :廣義的來說,交換機指的是一種通信系統中完成信息交換的設備。這里工作在數據鏈路層的交換機指的是交換式集線器,其實質是一個多接口的網橋

    3.2. 重要知識點總結

    1. 鏈路是從一個結點到相鄰節點的一段物理鏈路,數據鏈路則在鏈路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必要的硬件(如網絡適配器)和軟件(如協議的實現)
    2. 數據鏈路層使用的主要是點對點信道廣播信道兩種。
    3. 數據鏈路層傳輸的協議數據單元是幀。數據鏈路層的三個基本問題是:封裝成幀透明傳輸差錯檢測
    4. 循環冗余檢驗 CRC 是一種檢錯方法,而幀檢驗序列 FCS 是添加在數據后面的冗余碼
    5. 點對點協議 PPP 是數據鏈路層使用最多的一種協議,它的特點是:簡單,只檢測差錯而不去糾正差錯,不使用序號,也不進行流量控制,可同時支持多種網絡層協議
    6. PPPoE 是為寬帶上網的主機使用的鏈路層協議
    7. 局域網的優點是:具有廣播功能,從一個站點可方便地訪問全網;便于系統的擴展和逐漸演變;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可用性和生存性。
    8. 計算機與外接局域網通信需要通過通信適配器(或網絡適配器),它又稱為網絡接口卡或網卡。計算器的硬件地址就在適配器的 ROM 中
    9. 以太網采用的無連接的工作方式,對發送的數據幀不進行編號,也不要求對方發回確認。目的站收到有差錯幀就把它丟掉,其他什么也不做
    10. 以太網采用的協議是具有沖突檢測的載波監聽多點接入 CSMA/CD。協議的特點是:發送前先監聽,邊發送邊監聽,一旦發現總線上出現了碰撞,就立即停止發送。然后按照退避算法等待一段隨機時間后再次發送。 因此,每一個站點在自己發送數據之后的一小段時間內,存在這遭遇碰撞的可能性。以太網上的各站點平等的爭用以太網信道
    11. 以太網的適配器具有過濾功能,它只接收單播幀,廣播幀和多播幀。
    12. 使用集線器可以在物理層擴展以太網(擴展后的以太網仍然是一個網絡)

    3.3. 補充

    1. 數據鏈路層的點對點信道和廣播信道的特點,以及這兩種信道所使用的協議(PPP 協議以及 CSMA/CD 協議)的特點
    2. 數據鏈路層的三個基本問題:封裝成幀透明傳輸差錯檢測
    3. 以太網的 MAC 層硬件地址
    4. 適配器,轉發器,集線器,網橋,以太網交換機的作用以及適用場合

    4. 網絡層(Network Layer)

    4.1. 基本術語

    1. 虛電路(Virtual Circuit) : 在兩個終端設備的邏輯或物理端口之間,通過建立的雙向的透明傳輸通道。虛電路表示這只是一條邏輯上的連接,分組都沿著這條邏輯連接按照存儲轉發方式傳送,而并不是真正建立了一條物理連接。
    2. IP(Internet Protocol ) : 網際協議 IP 是 TCP/IP 體系中兩個最主要的協議之一,是 TCP/IP 體系結構網際層的核心。配套的有 ARP,RARP,ICMP,IGMP。
    3.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 地址解析協議。地址解析協議 ARP 把 IP 地址解析為硬件地址。
    4.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 :網際控制報文協議 (ICMP 允許主機或路由器報告差錯情況和提供有關異常情況的報告)。
    5. 子網掩碼(subnet mask ) :它是一種用來指明一個 IP 地址的哪些位標識的是主機所在的子網以及哪些位標識的是主機的位掩碼。子網掩碼不能單獨存在,它必須結合 IP 地址一起使用。
    6. **CIDR( 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 **:無分類域間路由選擇 (特點是消除了傳統的 A 類、B 類和 C 類地址以及劃分子網的概念,并使用各種長度的“網絡前綴”(network-prefix)來代替分類地址中的網絡號和子網號)。
    7. 默認路由(default route) :當在路由表中查不到能到達目的地址的路由時,路由器選擇的路由。默認路由還可以減小路由表所占用的空間和搜索路由表所用的時間。
    8. 路由選擇算法(Virtual Circuit) :路由選擇協議的核心部分。因特網采用自適應的,分層次的路由選擇協議。

    重要知識點總結

    1. TCP/IP 協議中的網絡層向上只提供簡單靈活的,無連接的,盡最大努力交付的數據報服務。網絡層不提供服務質量的承諾,不保證分組交付的時限所傳送的分組可能出錯,丟失,重復和失序。進程之間通信的可靠性由運輸層負責
    2. 在互聯網的交付有兩種,一是在本網絡直接交付不用經過路由器,另一種是和其他網絡的間接交付,至少經過一個路由器,但最后一次一定是直接交付
    3. 分類的 IP 地址由網絡號字段(指明網絡)和主機號字段(指明主機)組成。網絡號字段最前面的類別指明 IP 地址的類別。IP 地址是一種分等級的地址結構。IP 地址管理機構分配 IP 地址時只分配網絡號,主機號由得到該網絡號的單位自行分配。路由器根據目的主機所連接的網絡號來轉發分組。一個路由器至少連接到兩個網絡,所以一個路由器至少應當有兩個不同的 IP 地址
    4. IP 數據報分為首部和數據兩部分。首部的前一部分是固定長度,共 20 字節,是所有 IP 數據包必須具有的(源地址,目的地址,總長度等重要地段都固定在首部)。一些長度可變的可選字段固定在首部的后面。IP 首部中的生存時間給出了 IP 數據報在互聯網中所能經過的最大路由器數。可防止 IP 數據報在互聯網中無限制的兜圈子。
    5. 地址解析協議 ARP 把 IP 地址解析為硬件地址。ARP 的高速緩存可以大大減少網絡上的通信量。因為這樣可以使主機下次再與同樣地址的主機通信時,可以直接從高速緩存中找到所需要的硬件地址而不需要再去廣播方式發送 ARP 請求分組
    6. 無分類域間路由選擇 CIDR 是解決目前 IP 地址緊缺的一個好辦法。CIDR 記法把 IP 地址后面加上斜線“/”,然后寫上前綴所所占的位數。前綴(或網絡前綴用來指明網絡),前綴后面的部分是后綴,用來指明主機。CIDR 把前綴都相同的連續的 IP 地址組成一個“CIDR 地址塊”,IP 地址分配都以 CIDR 地址塊為單位。
    7. 網際控制報文協議是 IP 層的協議。ICMP 報文作為 IP 數據報的數據,加上首部后組成 IP 數據報發送出去。使用 ICMP 數據報并不是為了實現可靠傳輸。ICMP 允許主機或路由器報告差錯情況和提供有關異常情況的報告。ICMP 報文的種類有兩種 ICMP 差錯報告報文和 ICMP 詢問報文。
    8. 要解決 IP 地址耗盡的問題,最根本的辦法是采用具有更大地址空間的新版本 IP 協議-IPv6。 IPv6 所帶來的變化有 ① 更大的地址空間(采用 128 位地址)② 靈活的首部格式 ③ 改進的選項 ④ 支持即插即用 ⑤ 支持資源的預分配 ⑥IPv6 的首部改為 8 字節對齊。
    9. 虛擬專用網絡 VPN 利用公用的互聯網作為本機構專用網之間的通信載體。VPN 內使用互聯網的專用地址。一個 VPN 至少要有一個路由器具有合法的全球 IP 地址,這樣才能和本系統的另一個 VPN 通過互聯網進行通信。所有通過互聯網傳送的數據都需要加密。
    10. MPLS 的特點是:① 支持面向連接的服務質量 ② 支持流量工程,平衡網絡負載 ③ 有效的支持虛擬專用網 VPN。MPLS 在入口節點給每一個 IP 數據報打上固定長度的“標記”,然后根據標記在第二層(鏈路層)用硬件進行轉發(在標記交換路由器中進行標記交換),因而轉發速率大大加快。

    5. 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基本術語

    1. 進程(process) :指計算機中正在運行的程序實體。
    2. 應用進程互相通信 :一臺主機的進程和另一臺主機中的一個進程交換數據的過程(另外注意通信真正的端點不是主機而是主機中的進程,也就是說端到端的通信是應用進程之間的通信)。
    3. 傳輸層的復用與分用 :復用指發送方不同的進程都可以通過統一個運輸層協議傳送數據。分用指接收方的運輸層在剝去報文的首部后能把這些數據正確的交付到目的應用進程。
    4.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傳輸控制協議。
    5.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戶數據報協議。

    1. **端口(port) ** :端口的目的是為了確認對方機器是那個進程在于自己進行交互,比如 MSN 和 QQ 的端口不同,如果沒有端口就可能出現 QQ 進程和 MSN 交互錯誤。端口又稱協議端口號。
    2. 停止等待協議(stop-and-wait) :指發送方每發送完一個分組就停止發送,等待對方確認,在收到確認之后在發送下一個分組。
    3. 流量控制 : 就是讓發送方的發送速率不要太快,既要讓接收方來得及接收,也不要使網絡發生擁塞。
    4. 擁塞控制 :防止過多的數據注入到網絡中,這樣可以使網絡中的路由器或鏈路不致過載。擁塞控制所要做的都有一個前提,就是網絡能夠承受現有的網絡負荷。

    重要知識點總結

    1. 運輸層提供應用進程之間的邏輯通信,也就是說,運輸層之間的通信并不是真正在兩個運輸層之間直接傳輸數據。運輸層向應用層屏蔽了下面網絡的細節(如網絡拓補,所采用的路由選擇協議等),它使應用進程之間看起來好像兩個運輸層實體之間有一條端到端的邏輯通信信道。
    2. 網絡層為主機提供邏輯通信,而運輸層為應用進程之間提供端到端的邏輯通信。
    3. 運輸層的兩個重要協議是用戶數據報協議 UDP 和傳輸控制協議 TCP。按照 OSI 的術語,兩個對等運輸實體在通信時傳送的數據單位叫做運輸協議數據單元 TPDU(Transport Protocol Data Unit)。但在 TCP/IP 體系中,則根據所使用的協議是 TCP 或 UDP,分別稱之為 TCP 報文段或 UDP 用戶數據報。
    4. UDP 在傳送數據之前不需要先建立連接,遠地主機在收到 UDP 報文后,不需要給出任何確認。雖然 UDP 不提供可靠交付,但在某些情況下 UDP 確是一種最有效的工作方式。 TCP 提供面向連接的服務。在傳送數據之前必須先建立連接,數據傳送結束后要釋放連接。TCP 不提供廣播或多播服務。由于 TCP 要提供可靠的,面向連接的傳輸服務,這一難以避免增加了許多開銷,如確認,流量控制,計時器以及連接管理等。這不僅使協議數據單元的首部增大很多,還要占用許多處理機資源。
    5. 硬件端口是不同硬件設備進行交互的接口,而軟件端口是應用層各種協議進程與運輸實體進行層間交互的一種地址。UDP 和 TCP 的首部格式中都有源端口和目的端口這兩個重要字段。當運輸層收到 IP 層交上來的運輸層報文時,就能夠 根據其首部中的目的端口號把數據交付應用層的目的應用層。(兩個進程之間進行通信不光要知道對方 IP 地址而且要知道對方的端口號(為了找到對方計算機中的應用進程))
    6. 運輸層用一個 16 位端口號標志一個端口。端口號只有本地意義,它只是為了標志計算機應用層中的各個進程在和運輸層交互時的層間接口。在互聯網的不同計算機中,相同的端口號是沒有關聯的。協議端口號簡稱端口。雖然通信的終點是應用進程,但只要把所發送的報文交到目的主機的某個合適端口,剩下的工作(最后交付目的進程)就由 TCP 和 UDP 來完成。
    7. 運輸層的端口號分為服務器端使用的端口號(0~1023 指派給熟知端口,1024~49151 是登記端口號)和客戶端暫時使用的端口號(49152~65535)
    8. UDP 的主要特點是 ① 無連接 ② 盡最大努力交付 ③ 面向報文 ④ 無擁塞控制 ⑤ 支持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和多對多的交互通信 ⑥ 首部開銷小(只有四個字段:源端口,目的端口,長度和檢驗和)
    9. TCP 的主要特點是 ① 面向連接 ② 每一條 TCP 連接只能是一對一的 ③ 提供可靠交付 ④ 提供全雙工通信 ⑤ 面向字節流

    TCP 用主機的 IP 地址加上主機上的端口號作為 TCP 連接的端點。這樣的端點就叫做套接字(socket)或插口。套接字用(IP 地址:端口號)來表示。每一條 TCP 連接唯一被通信兩端的兩個端點所確定。

    停止等待協議是為了實現可靠傳輸的,它的基本原理就是每發完一個分組就停止發送,等待對方確認。在收到確認后再發下一個分組。

    為了提高傳輸效率,發送方可以不使用低效率的停止等待協議,而是采用流水線傳輸。流水線傳輸就是發送方可連續發送多個分組,不必每發完一個分組就停下來等待對方確認。這樣可使信道上一直有數據不間斷的在傳送。這種傳輸方式可以明顯提高信道利用率。

    停止等待協議中超時重傳是指只要超過一段時間仍然沒有收到確認,就重傳前面發送過的分組(認為剛才發送過的分組丟失了)。因此每發送完一個分組需要設置一個超時計時器,其重轉時間應比數據在分組傳輸的平均往返時間更長一些。這種自動重傳方式常稱為自動重傳請求 ARQ。另外在停止等待協議中若收到重復分組,就丟棄該分組,但同時還要發送確認。連續 ARQ 協議可提高信道利用率。發送維持一個發送窗口,凡位于發送窗口內的分組可連續發送出去,而不需要等待對方確認。接收方一般采用累積確認,對按序到達的最后一個分組發送確認,表明到這個分組位置的所有分組都已經正確收到了。

    TCP 報文段的前 20 個字節是固定的,后面有 4n 字節是根據需要增加的選項。因此,TCP 首部的最小長度是 20 字節。

    TCP 使用滑動窗口機制。發送窗口里面的序號表示允許發送的序號。發送窗口后沿的后面部分表示已發送且已收到確認,而發送窗口前沿的前面部分表示不允許發送。發送窗口后沿的變化情況有兩種可能,即不動(沒有收到新的確認)和前移(收到了新的確認)。發送窗口的前沿通常是不斷向前移動的。一般來說,我們總是希望數據傳輸更快一些。但如果發送方把數據發送的過快,接收方就可能來不及接收,這就會造成數據的丟失。所謂流量控制就是讓發送方的發送速率不要太快,要讓接收方來得及接收。

    在某段時間,若對網絡中某一資源的需求超過了該資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網絡的性能就要變壞。這種情況就叫擁塞。擁塞控制就是為了防止過多的數據注入到網絡中,這樣就可以使網絡中的路由器或鏈路不致過載。擁塞控制所要做的都有一個前提,就是網絡能夠承受現有的網絡負荷。擁塞控制是一個全局性的過程,涉及到所有的主機,所有的路由器,以及與降低網絡傳輸性能有關的所有因素。相反,流量控制往往是點對點通信量的控制,是個端到端的問題。流量控制所要做到的就是抑制發送端發送數據的速率,以便使接收端來得及接收。

    為了進行擁塞控制,TCP 發送方要維持一個擁塞窗口 cwnd 的狀態變量。擁塞控制窗口的大小取決于網絡的擁塞程度,并且動態變化。發送方讓自己的發送窗口取為擁塞窗口和接收方的接受窗口中較小的一個。

    TCP 的擁塞控制采用了四種算法,即慢開始,擁塞避免,快重傳和快恢復。在網絡層也可以使路由器采用適當的分組丟棄策略(如主動隊列管理 AQM),以減少網絡擁塞的發生。

    運輸連接的三個階段,即:連接建立,數據傳送和連接釋放。

    主動發起 TCP 連接建立的應用進程叫做客戶,而被動等待連接建立的應用進程叫做服務器。TCP 連接采用三報文握手機制。服務器要確認用戶的連接請求,然后客戶要對服務器的確認進行確認。

    TCP 的連接釋放采用四報文握手機制。任何一方都可以在數據傳送結束后發出連接釋放的通知,待對方確認后進入半關閉狀態。當另一方也沒有數據再發送時,則發送連接釋放通知,對方確認后就完全關閉了 TCP 連接

    補充(重要)

    以下知識點需要重點關注:

    1. 端口和套接字的意義
    2. UDP 和 TCP 的區別以及兩者的應用場景
    3. 在不可靠的網絡上實現可靠傳輸的工作原理,停止等待協議和 ARQ 協議
    4. TCP 的滑動窗口,流量控制,擁塞控制和連接管理
    5. TCP 的三次握手,四次揮手機制

    6. 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基本術語

    1. 域名系統(DNS) :域名系統(DNS,Domain Name System)將人類可讀的域名 (例如,http://www.baidu.com) 轉換為機器可讀的 IP 地址 (例如,220.181.38.148)。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專為互聯網設計的電話薄。

    1. 文件傳輸協議(FTP) :FTP 是 File TransferProtocol(文件傳輸協議)的英文簡稱,而中文簡稱為“文傳協議”。用于 Internet 上的控制文件的雙向傳輸。同時,它也是一個應用程序(Application)。基于不同的操作系統有不同的 FTP 應用程序,而所有這些應用程序都遵守同一種協議以傳輸文件。在 FTP 的使用當中,用戶經常遇到兩個概念:"下載"(Download)和"上傳"(Upload)。 "下載"文件就是從遠程主機拷貝文件至自己的計算機上;"上傳"文件就是將文件從自己的計算機中拷貝至遠程主機上。用 Internet 語言來說,用戶可通過客戶機程序向(從)遠程主機上傳(下載)文件。

    1. 簡單文件傳輸協議(TFTP) :TFTP(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簡單文件傳輸協議)是 TCP/IP 協議族中的一個用來在客戶機與服務器之間進行簡單文件傳輸的協議,提供不復雜、開銷不大的文件傳輸服務。端口號為 69。
    2. 遠程終端協議(TELENET) :Telnet 協議是 TCP/IP 協議族中的一員,是 Internet 遠程登陸服務的標準協議和主要方式。它為用戶提供了在本地計算機上完成遠程主機工作的能力。在終端使用者的電腦上使用 telnet 程序,用它連接到服務器。終端使用者可以在 telnet 程序中輸入命令,這些命令會在服務器上運行,就像直接在服務器的控制臺上輸入一樣。可以在本地就能控制服務器。要開始一個 telnet 會話,必須輸入用戶名和密碼來登錄服務器。Telnet 是常用的遠程控制 Web 服務器的方法。
    3. 萬維網(WWW) :WWW 是環球信息網的縮寫,(亦作“Web”、“WWW”、“'W3'”,英文全稱為“World Wide Web”),中文名字為“萬維網”,"環球網"等,常簡稱為 Web。分為 Web 客戶端和 Web 服務器程序。WWW 可以讓 Web 客戶端(常用瀏覽器)訪問瀏覽 Web 服務器上的頁面。是一個由許多互相鏈接的超文本組成的系統,通過互聯網訪問。在這個系統中,每個有用的事物,稱為一樣“資源”;并且由一個全局“統一資源標識符”(URI)標識;這些資源通過超文本傳輸協議(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傳送給用戶,而后者通過點擊鏈接來獲得資源。萬維網聯盟(英語: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簡稱 W3C),又稱 W3C 理事會。1994 年 10 月在麻省理工學院(MIT)計算機科學實驗室成立。萬維網聯盟的創建者是萬維網的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萬維網并不等同互聯網,萬維網只是互聯網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是靠著互聯網運行的一項服務。
    4. 萬維網的大致工作工程:

    1. 統一資源定位符(URL) :統一資源定位符是對可以從互聯網上得到的資源的位置和訪問方法的一種簡潔的表示,是互聯網上標準資源的地址。互聯網上的每個文件都有一個唯一的 URL,它包含的信息指出文件的位置以及瀏覽器應該怎么處理它。
    2. 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 :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互聯網上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網絡協議。所有的 WWW 文件都必須遵守這個標準。設計 HTTP 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發布和接收 HTML 頁面的方法。1960 年美國人 Ted Nelson 構思了一種通過計算機處理文本信息的方法,并稱之為超文本(hypertext),這成為了 HTTP 超文本傳輸協議標準架構的發展根基。

    HTTP 協議的本質就是一種瀏覽器與服務器之間約定好的通信格式。HTTP 的原理如下圖所示:

    1. 代理服務器(Proxy Server) : 代理服務器(Proxy Server)是一種網絡實體,它又稱為萬維網高速緩存。 代理服務器把最近的一些請求和響應暫存在本地磁盤中。當新請求到達時,若代理服務器發現這個請求與暫時存放的的請求相同,就返回暫存的響應,而不需要按 URL 的地址再次去互聯網訪問該資源。代理服務器可在客戶端或服務器工作,也可以在中間系統工作。
    2. 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MTP) :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簡單郵件傳輸協議,它是一組用于由源地址到目的地址傳送郵件的規則,由它來控制信件的中轉方式。 SMTP 協議屬于 TCP/IP 協議簇,它幫助每臺計算機在發送或中轉信件時找到下一個目的地。 通過 SMTP 協議所指定的服務器,就可以把 E-mail 寄到收信人的服務器上了,整個過程只要幾分鐘。SMTP 服務器則是遵循 SMTP 協議的發送郵件服務器,用來發送或中轉發出的電子郵件。

    1. 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是指根據一定的策略、運用特定的計算機程序從互聯網上搜集信息,在對信息進行組織和處理后,為用戶提供檢索服務,將用戶檢索相關的信息展示給用戶的系統。搜索引擎包括全文索引、目錄索引、元搜索引擎、垂直搜索引擎、集合式搜索引擎、門戶搜索引擎與免費鏈接列表等。

    1. 垂直搜索引擎 :垂直搜索引擎是針對某一個行業的專業搜索引擎,是搜索引擎的細分和延伸,是對網頁庫中的某類專門的信息進行一次整合,定向分字段抽取出需要的數據進行處理后再以某種形式返回給用戶。垂直搜索是相對通用搜索引擎的信息量大、查詢不準確、深度不夠等提出來的新的搜索引擎服務模式,通過針對某一特定領域、某一特定人群或某一特定需求提供的有一定價值的信息和相關服務。其特點就是“專、精、深”,且具有行業色彩,相比較通用搜索引擎的海量信息無序化,垂直搜索引擎則顯得更加專注、具體和深入。
    2. 全文索引 :全文索引技術是目前搜索引擎的關鍵技術。試想在 1M 大小的文件中搜索一個詞,可能需要幾秒,在 100M 的文件中可能需要幾十秒,如果在更大的文件中搜索那么就需要更大的系統開銷,這樣的開銷是不現實的。所以在這樣的矛盾下出現了全文索引技術,有時候有人叫倒排文檔技術。
    3. 目錄索引 :目錄索引( search index/directory),顧名思義就是將網站分門別類地存放在相應的目錄中,因此用戶在查詢信息時,可選擇關鍵詞搜索,也可按分類目錄逐層查找。

    重要知識點總結

    1. 文件傳輸協議(FTP)使用 TCP 可靠的運輸服務。FTP 使用客戶服務器方式。一個 FTP 服務器進程可以同時為多個用戶提供服務。在進進行文件傳輸時,FTP 的客戶和服務器之間要先建立兩個并行的 TCP 連接:控制連接和數據連接。實際用于傳輸文件的是數據連接。
    2. 萬維網客戶程序與服務器之間進行交互使用的協議是超文本傳輸協議 HTTP。HTTP 使用 TCP 連接進行可靠傳輸。但 HTTP 本身是無連接、無狀態的。HTTP/1.1 協議使用了持續連接(分為非流水線方式和流水線方式)
    3. 電子郵件把郵件發送到收件人使用的郵件服務器,并放在其中的收件人郵箱中,收件人可隨時上網到自己使用的郵件服務器讀取,相當于電子郵箱。
    4. 一個電子郵件系統有三個重要組成構件:用戶代理、郵件服務器、郵件協議(包括郵件發送協議,如 SMTP,和郵件讀取協議,如 POP3 和 IMAP)。用戶代理和郵件服務器都要運行這些協議。

    補充(重要)

    以下知識點需要重點關注:

    1. 應用層的常見協議(重點關注 HTTP 協議)
    2. 域名系統-從域名解析出 IP 地址
    3. 訪問一個網站大致的過程
    4. 系統調用和應用編程接口概念

    電腦打開網頁慢可能是由網絡設置問題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可能導致慢速的問題和相應的解決方法:

    1. 網絡連接問題: 確保你的電腦正常連接到網絡。檢查Wi-Fi或以太網連接,確保信號良好且沒有中斷。重啟路由器或調整網絡位置,可能有助于提高信號質量。
    2. DNS設置問題: DNS(域名系統)解析不良可能導致網頁加載緩慢。更換到可靠的DNS服務器,如Google DNS或OpenDNS,可以提高解析速度。在網絡設置中手動配置DNS服務器地址。
    3. 網絡帶寬限制: 如果多個設備共享同一網絡,可能會出現網絡帶寬爭用。嘗試減少連接設備數量,或通過路由器設置進行網絡帶寬分配,確保合理分配帶寬。
    4. 瀏覽器緩存問題: 瀏覽器緩存可能變得過于龐大,影響網頁加載速度。定期清理瀏覽器緩存,可以提高瀏覽速度。在瀏覽器設置中找到緩存或使用清理工具進行操作。
    5. 過多的瀏覽器插件: 過多或沖突的瀏覽器插件可能導致網頁加載緩慢。禁用不必要的插件,只保留必要的,可以提高瀏覽器性能。
    6. 防火墻或安全軟件: 防火墻或安全軟件可能阻礙網頁的正常加載。檢查防火墻設置,確保允許瀏覽器訪問互聯網。在一些情況下,可能需要調整防火墻設置或更換安全軟件。
    7. MTU設置問題: 最大傳輸單元(MTU)設置不當可能導致網絡傳輸速度降低。嘗試調整電腦或路由器的MTU設置,以找到最適合的值。
    8. 操作系統更新: 有時,操作系統的更新可以修復網絡問題。確保你的操作系統是最新的,并應用所有可用的更新。

    總的來說,電腦打開網頁慢通常涉及到網絡連接、DNS設置、帶寬分配、瀏覽器設置等多個方面。通過逐一排查和調整這些可能影響網絡速度的因素,可以提高電腦打開網頁的速度。如果問題仍然存在,可能需要進一步的網絡診斷或尋求專業幫助。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