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注:瘦客戶機(thin client)是指在客戶端-服務器網絡體系中的一個基本無需應用程序的計算啞終端。瘦客戶機將其鼠標、鍵盤等輸入傳送到服務器處理,服務器再把處理結果回傳至瘦客戶機顯示,不同的瘦客戶機可以同時登錄到服務器上,模擬出一個相互獨立又在服務器上的工作環境。
報告稱,瘦客戶機設備制造商正面臨著向替代設備和預算的持續轉變。虛擬環境訪問設備的轉變導致瘦客戶機的生命周期更長,這些客戶端往往只在辦公室使用。
北美和歐洲瘦客戶機支出的下降使亞太地區成為瘦客戶機的最大市場。到 2022 年底,亞太地區占整個瘦客戶機設備市場的 54%,而 2021 年的份額為 49%。
中國供應商升騰 Centerm 在 2022 年第四季度坐上了瘦客戶機設備市場的頭把交椅,超過了長期領先的戴爾和惠普。
IDC 修改了其對瘦客戶機市場的預測,預計 2023 年全球瘦客戶機市場將持平至 410 萬臺左右。到 2024 年,瘦客戶機市場可能會實現更強勁的復蘇,與商用 PC 的預期復蘇相吻合。
芯發布會進入倒計時,自中科龍芯宣布龍芯確切發布日期后,多只概念股已走出一波小升浪。
一 機會事件
龍芯中科11月28日對外宣布,將于12月24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龍芯中科2019產品發布暨用戶大會。據發布會議程安排,會中將發布龍芯新一代處理器架構產品、發布龍芯合作伙伴產品、分享龍芯生態及解決方案等。
龍芯中科公司主要致力于龍芯系列CPU的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為國家安全戰略需求提供自主、安全、可靠的處理器,是國產自主可控CPU代表企業。
據昨天龍芯中科官方消息,此次發布會將以構建龍芯CPU為核心的自主創新產業生態為主題,大會的最大的亮點或將是發布全新架構處理器產品-龍芯3A4000處理器。據公開資料顯示,該處理器依然是使用28nm工藝,擁有2.0GHz的頻率,架構升級為GS464V。與上一代處理器3A3000相比,除了大幅優化提升計算模塊外,更在芯片內部增加安全模塊,支持多種加解密算法。
二 分析回測
在國產替代和自主可控的大背景下,龍芯新一代處理器產品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隨著政策推動和技術進步,龍芯未來的發展也將讓產業鏈相關公司受益。
從整個行業來看,今年國內芯片類個股都有較好的股價表現,如北京君正、韋爾股份年內漲幅都在2倍以上。
從龍芯中科產業鏈相關公司股價表現來看,自龍芯中科公司于11月28日宣布將發布龍芯新產品以來,安控科技、國科微、恒為科技、通富微電至今漲幅已超過25%。昨日安控科技、國科微、恒為科技漲停,可見,二級市場在龍芯發布會召開之前已發酵多時。不過,今天早盤相關個股都稍有回調,國科微、恒為科技跌幅都在3%以上。
三 涉及個股
此次擬發布的龍芯3A4000處理器的性能參數和龍芯的生態應用將是市場關注的熱點。有消息稱,龍芯3A4000處理器單靠提高設計能力就能達到同主頻下的性能提升一倍,將會是性能最好的國產CPU之一。
在龍芯的生態應用上,此前龍芯中科曾宣布,龍芯已應用于金融系統,龍芯中科也于今年的一場博覽會上現場展示了多款基于龍芯CPU平臺的面向金融行業的辦公系統、自助終端、業務系統及金融核心安全的全方位的產品及解決方案。
摩爾芯聞消息稱,統一操作系統UOS與龍芯中科通過幾個月的密切技術對接,已完成兼容適配,全面適配龍芯桌面電腦、服務器,并于近日在統一操作系統官網上線。統一操作系統籌備組是由多家國內操作系統核心企業自 愿發起,成員包括中國電子集團、武漢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誠邁科技、中興新支點。
在市場應用上,2018-2019政府采購信息類產品結果顯示,龍芯中科是入圍的整機品牌最多的CPU廠商之一,搭載龍芯處理器入圍的整機廠商有Centerm、浪潮申泰、清華同方等。入圍中央國家機關信息類產品協議供貨目錄,也展現了龍芯深厚的技術和產業基礎。
華創證券認為,此次發布的新一代芯片,將會是國內最強的自主CPU之一。目前搭載龍芯中科CPU的計算機已進入政府采購目錄,隨著自主可控政策推動和技術創新,龍芯中科以及相關產業鏈公司將迎來能機遇。
國科微與龍芯中科戰略簽約并發布了國內首款全國產固態硬盤控制芯片,龍芯中科在后續主板方案上將國科微作為首選國產固態硬盤供應商,國科微則在后續芯片產品中將龍芯中科作為部分產品的首選供應商。
恒為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運用龍芯等國產自主可控芯片,形成自主可控的嵌入式計算和交換等軟硬件平臺,并向下游的設備商提供產品和解決方案。
安控科技與龍芯中科簽署國產化CPU合作協議,共同致力于國產化CPU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產品中的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
通富微電與龍芯中科在芯片設計、凸點制造、CPU產品封裝及測試等方面進行戰略合作。
中科曙光在互動平臺回復顯示,將會參加龍芯中科公司新產品發布會。
藍盾股份表示全資公司藍盾技術與龍芯中科達成戰略合作。
本文源自數據寶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018年世界杯都來了,你還在看幾年前的云桌面傳輸協議文章嗎?來看新鮮出爐的!
上期我們談到了影響云桌面性能的三個重要因素是啥?分別是服務器配置、網絡和桌面傳輸協議。其中,桌面傳輸協議是各云桌面廠家的技術核心。本期我們來談談全球幾大主流桌面傳輸協議。
桌面傳輸協議,指的是一組特殊的數據傳輸規則,可以使云主機和云終端之間的數據有序并高效傳輸,從而達到“豐富而流暢”的用戶體驗。簡單來說,就是一套踢球規則,每個球員(每種數據)都有自己的路徑,并且球員之間要配合好,才能快速傳球傳球進球!
戈洛文45度角斜傳到后點,無人盯防的加津斯基頭球攻門得手,此球也是本屆2018世界杯的首粒進球
云主機和云終端之間傳輸的數據包括視頻、音頻、圖像、鍵盤鼠標輸入以及其它外設輸入。需要注意的是,桌面傳輸協議應用于虛擬云桌面(VDI)和共享云桌面是不同的。在其它條件相同時,使用相同的桌面傳輸協議在共享云桌面中,其傳輸速度會比虛擬云桌面(VDI)要快。畢竟球場不同(因為虛擬云桌面VDI多了虛擬層),路程遠了,傳球時間自然也就長了。
1. 圖形數據處理方式
目前主要有兩種:
2. 傳輸層協議
目前主要有兩種:
3. 壓縮和緩存技術
壓縮技術有兩種:有損壓縮和無損壓縮。根據字面意思也很好理解,有損壓縮就是傳輸的數據有損壞,而無損壓縮則是數據是完整沒有損壞的。兩者最直觀的區別就是圖像數據的傳輸(如下圖):經過無損壓縮的圖像依然清晰,而經過有損壓縮后的圖像則模糊不清。
來源:Google
有損壓縮除非和終端渲染技術(client-side rendering)搭配使用,才可以保證圖像清晰;對于無損壓縮,如果數據傳輸量大,也會出現不流暢的現象。如RDP協議屬于無損壓縮,但是流暢度不佳。而微軟后期推出RemoteFX技術使得圖像加速,這時流暢了,但畫質又有損耗。因此,兩者中間得有個取舍。優質的壓縮算法需要權衡二者,這樣不僅可以保證圖像質量清晰,還可以有效減少數據傳輸量,從而降低對帶寬的要求。
緩存技術是保存經常使用的顯示元素,如字體和圖位等,如果需要就直接獲取,而無需向服務器發送重復請求,以提供高效的桌面傳輸性能。
4. 外設支持技術
事實上,各協議都提供了對虛擬多通道支持的技術。簡單來說,桌面傳輸協議為了保證外設設備正常運行,就要為每種設備建立一條道路,以保證其正常有序通行。
聽不懂的,稍安勿躁。小微換個說法跟大家解釋:
高效的桌面傳輸協議的性能可以從資源占用(CPU, 網絡帶寬),桌面流暢度(使用起來卡不卡),丟幀率(部分畫面是否丟失),畫質(畫面清晰度和色彩還原度),外設支持(兼容性,識別速度,讀寫速度)等幾個方面來測試和評價。至于其中的原理,我們暫且不用深究。
1.1 歷史由來
RDP(Remote Desktop Protocol,遠程桌面協議)是基于ITU-T(國際電信聯盟)的T.120協議中的T.128應用程序共享協議(又稱為T.share),隨后由英國軟件公司DataConnection Limited優化成RDP的雛形。此時,微軟看到RDP是塊肥肉,果斷收購了DataConnection Limited,進而把RDP變成自己的囊中物(知識產權)。
RDP協議的第一個版本是RDP 4.0,當時隨同“Terminal Services”出現在Windows NT 4.0 Server、Terminal Server Edition。事實上,這個版本不是微軟自己開發的,而是通過Citrix開發的。當時微軟對外宣稱是“共同開發”。具體過程是這樣的:
在RDP4.0版本的開發期間,微軟想自己單干,于是決定不再授予Citrix公司Windows NT 4.0的源代碼開發的權利,還宣稱要開發微軟版本Winframe,并且要求Citrix將MultiWin技術許可給微軟。微軟想“過橋抽板”,Citrix當然不同意。于是,兩位行業大佬開始談判。談判的結果是,微軟同意在Windows NT Server 4.0的RDP服務命名為Citrix MetaFrame,并且包含在Windows NT 4.0終端服務中的Citrix提供的DLL仍然帶有Citrix版權,而不是微軟版權。同時,Citrix也答應不提供競爭產品,但保留向微軟產品出售附加產品的權利。這種關系一直持續至今。
發展至今,已經有10個版本了。當前主要使用的版本有6.1(Windows Server 2008/Windows Vista SP1/Windows XP SP3),7.0(Windows Server 2008 R2/Windows 7),其中7.0版本增加了Remote FX功能,用于提升高清圖像的渲染效果,如2D、3D圖像。
1.2 原理及特點
RDP 10.0 是基于TCP/UDP協議的,其桌面傳輸速度有了很大的提升;此外,在視頻方面,已經是AVC 4:4:4模式了,意味著顯示效果非常接近PC機。不過其寬帶占用高于PCoIP和HDX。RDP協議只能支持Windows和Mac平臺。
在云桌面領域中,RDP協議主要應用于共享云桌面方案(基于多用戶操作系統,實現多個用戶共享一套系統和軟件,每個用戶獨立使用,互不干擾),如Centerm(升騰)的C75零客戶機就是搭配使用RDP8.0協議。但需要注意的是,RDP協議并非專門為多用戶共享環境開發的,它的應用范圍很廣,所以RDP協議在云桌面中的性能并不能算“優”。因為RDP協議在多用戶同時運行下,其桌面流暢度和響應度會降低,而且畫質也會下降。
目前市面上專門為多用戶共享環境開發的云桌面協議有NComputing的UXP(User eXtension Protocol,用戶擴展協議)和vCloudPoint的DDP(Dynamic Desktop Protocol,動態桌面協議)。
vCloudPoint的DDP協議是混合使用了TCP和RDP協議,針對不同的畫面場景(如文字、網頁瀏覽、視頻等)進行優化而開發的,適用于共享環境下的桌面傳輸協議。DDP協議除了使用獨特的視頻傳輸技術外,還使用了H.264,以視頻流的方式傳輸整個桌面,其性能體現在一臺i7電腦可以支持30個1080P高清視頻超流暢播放。(好東西,不怕比較哈 )此外,IP虛擬化技術還可以允許每個用戶桌面都使用自己的IP地址,解決共享環境下部分基于獨立IP框架軟件的兼容性問題。
DDP視頻性能:在騰訊視頻,輸入“微云點云桌面1080p高清視頻播放”
2.1 歷史由來
PCoIP (PC over IP) 協議是由加拿大Teradici公司開發的遠程顯示協議。2008年,VMware宣布和Teradici共同開發PCoIP協議,以提高桌面虛擬化的性能。隨后,VMware推出了使用了PCoIP協議的云桌面產品VMware Horizon View,這個舉動直接促進PCoIP協議的商用化。2013年,亞馬遜也在AWS Amazon Workspaces產品中也使用PCoIP協議。 在云桌面領域中,VMware的名氣遠遠大于Teradici。所以大伙們都習慣說“VMware的PCoIP”。
需要注意的是,Teradici開發PCoIP協議的最初目的是應用于瘦客戶機和一些硬件的圖形加速,而不是桌面虛擬化,因此,PCoIP協議在應用于虛擬化軟件上就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為了彌補這個不足,VMware在View產品中增加對微軟RDP協議的支持,即用戶如果在使用桌面虛擬化時發現PCoIP協議無法實現的一些基礎功能時,例如外設的重定向功能,可以在注銷當前通過PCoIP登錄的桌面,然后再選擇微軟RDP方式登錄。讓用戶揪心的是,當然桌面的軟件狀態全部沒有了,用戶體驗大打折扣;為徹底解決View產品在核心技術上依賴于其他公司的困境,VMware試圖開發自己的協議Blast。最初是在2011年VMworld2011大會上宣布AppBlast項目。直到2016年,Blast協議才隨同VMWARE HORIZON 7正式發布,不過目前Blast只能在Html5上訪問。更多功能還待開發。
2.2 原理及特點
PCoIP協議基于UDP協議,其傳輸效率會比RDP協議更快。PCoIP協議靈活支持多種平臺,如Windows, Linux, Mac, Android, iOS, Chrome, and web。目前最新版本是隨同VMware Horizon 6.0發布的,帶寬占用低,圖像質量好。而在VMware Horizon 7.0,Blast協議出來了。這個是VMware自己獨立研發的一款協議,不過目前只能支持HTMI訪問,其特點是圖像性能非常優(Blast默認H.264)。雖然目前還沒推出視頻AVC 4:4:4模式,但圖像顯示效果已經非常棒了。在介紹完Citrix的ICA/HDX之后,小微會給大家看兩個視頻體驗。
ICA(Independent Computing Architecture)是Citrix公司自己開發的桌面傳輸協議。Citrix是一直專注于桌面虛擬化。所以非常有實力。
ICA協議基于UXP協議,其特點是平臺無關性和節省帶寬,換句話說,ICA協議幾乎可以支持所有桌面操作系統和對帶寬占用節省最低。目前使用ICA協議的產品有Citrix's WinFrame, Citrix XenApp , 和Citrix XenDesktop。ICA協議能夠支持音頻、視頻和多媒體帶寬控制,在視頻觀看、Flash播放、3D設計等應用上,其用戶體驗會很流暢。
2009年,Citrix在發布XenDesktop 3.0時推出HDX技術。HDX技術是基于ICA協議開發的,同時包含其它子系列協議,并且還增加了提高了多媒體、語音、視頻和3D圖形性能的功能。
來到這里,小微把國外一份對于RDP10.0,Blast和ICA/HDX三種協議的視頻效果測試報告在這里簡單展示一下(報告鏈接在參考文章的第13篇)。
<s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報告結論:HDX的性能是最棒的,無論是視頻顯示效果,還是網絡帶寬占用。其次是Blast,最后是RDP10.0。不過,整體來說,三種協議都是非常不錯的。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份報告只是單純比較三種協議的視頻性能,而并沒有測試N多個用戶同時跑視頻時的效果。從小微的N次測試來看,當服務器連接的終端數量超過15個時,RDP10.0會耗用大量的服務器資源。
SIPCE(Simple Protocol for Independent Computing Environments)于2007年由Qumranet公司最先開發,后來Red Hat公司把Qumranet收購并開源了。SPICE協議的最大的特點是開源,國內很多云桌面產品都是直接在SPICE協議上做文章的。由于SPICE協議有太多版本了,在這里就不列舉了。
不過,由于底層是固定了,所以可優化的程度不高。因此,基于SPICE協議開發的虛擬云桌面(VDI)方案性能不佳,帶寬占用高、圖像顯示不優仍是其痛點。雖然國人的技術不斷更新,方案也不斷改善,但協議決定了其性能的上限。奈何?沒錯,SPICE協議主要看氣質!
① RDP/Remote FX只能在Windows和Mac平臺使用,而ICA/HDX 可以在 Windows, Mac, Linux, Blackberry, iOS, Android等多平臺使用;
② RDP/Remote FX需要遠程主機使用圖形處理單元進行位圖編碼,而PCoIP直接使用服務器CPU,所以PCoIP比RDP/RemoteFX的傳輸效率要高;
③ PCoIP可以支持RDP;
④ 只有SPICE協議是開源的,提供平臺給大家分吃云桌面蛋糕。
⑤ ICA/HDX協議和PCoIP協議的授權費用不菲,大多用于虛擬云桌面(VDI)中;而RDP/RemoteFX協議較為劃算,但總體性能一般。至于SPICE協議,就的去自己研究了。因為實在是太多版本了!!
小微建議小伙伴們通過測試自己找答案。可以通過視頻播放、畫面顯示質量、用戶體驗度、外設兼容等去判斷。
不過,小微提醒大家,并不是性能高就適合自己的。畢竟,價格和應用需求也是考慮的重要因素。如果用于普通辦公和需要標準化教學的普教電腦機房,不妨考慮vCloudPoint微云點的共享云桌面;)
歡迎關注下期話題:
VDI,VOI,IDV,共享云桌面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