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電腦
分品牌來看,聯想和華為仍排名前二;惠普主打的性價比機型在開學促銷季延續強勢的銷售表現,推動8月線上零售銷量同比增長11.7%;華碩主力機型銷量缺乏增長,8月線上零售銷量同比下滑2.5%,ThinkPad和戴爾緊隨其后;蘋果主要依靠15.3英寸Mac機型的銷售撐起市場,8月實現零售銷量同比增長14.2%;榮耀8月零售銷量同比增長11.7%;小米專攻性價比市場,8月零售銷量同比增長24.5%;機械革命旗下無界系列新機型成為銷售主力,8月零售銷量同比大漲187.1%。
筆記本電腦市場數據(圖源奧維睿沃)
報告還提到了筆電市場價格趨勢。CNMO了解到,8月該市場主要以低價機型銷售為主,各品類均價進一步下降。具體來看,8月整體市場全品類機型均價環比下降179元至5227元,游戲本均價環比下降379元至6909元,高分辨率機型在低價格滲透的作用下,均價環比下降492元至6121元。此外,16:10機型8月均價環比下降492元至6121元,輕薄本月均價環比下降492元至5696元。
去一年里,中國電腦市場經歷了顯著的收縮,全年PC出貨量(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同比下滑17%,這標志著行業在多重因素影響下步入調整階段。前兩年,因居家辦公和在線教育熱潮帶動的PC購買小高峰已逐漸消退,市場需求回歸更為平穩的狀態。
隨著現代科技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市場消費行為的變化,技術更新換代的周期在全球范圍內呈現出明顯的延長趨勢,特別是在個人計算機領域。新一代PC產品的核心性能提升雖依然存在,但與前幾代產品之間的差距不再像過去那樣顯著,因此不足以強烈刺激用戶進行頻繁的硬件升級。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傾向于充分挖掘現有設備的價值,選擇通過維護、升級部分組件而非整體替換的方式來延續設備的使用壽命,從而降低了整體更新換代的頻率。
中國市場前五大PC廠商,四家出貨量出現下滑。
華碩在中國PC市場排名第5,年出貨量約286.3萬臺,同比下滑24%;戴爾在中國PC市場排名第4,年出貨量約314.8萬臺,同比下滑44%。
華為在中國PC市場排名第3,年出貨量約398.6萬臺,同比增長11%。華為PC逆勢增長的動力來源于多方面,包括積極布局智慧辦公生態,強化移動與PC設備間的協同性。不斷推出具有創新技術和設計的產品,尤其在輕薄型筆記本和高性能PC領域贏得了市場的認可。同時,通過加強本土化服務網絡和渠道建設,華為成功抓住了國內消費者對于國產品牌認同度提高的趨勢。
惠普在中國PC市場排名第2,年出貨量約430.9萬臺,同比下滑2%。產品線覆蓋廣泛,針對不同消費群體提供多樣化的產品選擇,包括商務、家用、學生及游戲用戶,滿足了不同層次的市場需求。在中國市場的成功得益于其深厚的技術積累、全面的產品布局、有效的本土化戰略、品牌優勢以及靈活的競爭策略。
聯想在中國PC市場排名第1,年出貨量約1553.6萬臺,同比下滑19%。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功能不斷增強,消費者對于這些便攜設備的依賴加深,某種程度上分散了對傳統PC的需求。為了應對全球PC出貨量下行,聯想以及其他PC制造商都在尋找新的增長點,比如推出具有創新特性的產品、加強AI技術在PC上的應用、優化用戶體驗以及拓寬銷售渠道和服務支持,以應對市場變化帶來的挑戰,并尋求在未來扭轉頹勢,實現可持續增長。
前瞻未來:AI PC引領新增長點
面對傳統PC市場增速放緩的局面,業界普遍看好人工智能(AI)在PC領域的應用前景。AI PC能夠集成智能語音助手、內嵌個人大模型、提供個性化體驗等功能,有望成為刺激市場活力的新亮點。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以及邊緣計算技術的發展,AI PC將在工作效率、娛樂體驗、教育輔助等方面提供更多可能性,進一步推動產業升級。
業內人士點評:在當前技術發展形勢和市場消費觀念的共同作用下,PC硬件的更新換代周期確實在悄然延長。這一現象促使PC制造商不得不重新審視自身的市場戰略,尋求在產品質量、用戶體驗、技術支持與服務等方面創造更大的價值,以適應消費者對更持久耐用且性價比更高的PC產品的需求。同時,也為整個IT行業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諸如探索如何通過軟硬件結合的方式激發存量市場的潛力,以及研發更具創新性和差異化的產品以刺激潛在的更新需求。各大PC廠商應把握AI技術帶來的產品革新機會,開發符合消費者期待的新一代智能PC產品,并加強與軟件和服務提供商的合作,構建完整的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