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著國產 NAS 瘋狂卷硬件卷價格、以及軟件上的操作門檻越來越低,NAS 也逐漸成了更多人的存儲首選。但許多令人倍感困惑的問題也隨之而來:盤位怎么選擇?存儲模式又該怎么選擇?是不是還要組 RAID?


    別急,咱一個一個問題地過!


    盤位選擇這個最簡單,除非你非常清楚雙盤位就能滿足你的所有需求(包含未來的數據增長以及進階擴展),那么我一律推薦你直接上四盤,因為越到后面,你會發現,限制你使用場景的,更多時候不是 NAS 的性能,而是盤位不夠用了。

    以我自己用了大半年的 DX4600 Pro 為例子,四 SATA + 二 M.2 的“六盤位”設計,我目前是創建了三個存儲空間,分別為資料備份盤、影音資源盤以及 Docker 專用盤。


    資料備份盤,是兩塊 4T 的組 RAID1,主要是放我非常重要的一些數據的。(日常拍的照片/視頻、發票收據、手機/電腦的備份數據等)

    影音資源盤,就一塊 8T 硬盤,沒有組 RAID,就是單盤模式,主要就是放我日常下載以及觀看的影視資源,因為觀影這個場景大部分時候是在家里,不需要經常地讀寫,所以在速度以及安全方面都沒有什么要求,單盤就能滿足了。

    Docker 專用盤,是一條 512GB 的 SSD,主要就是放我日常搭建的 Docker 容器(alist、emby、HA 、qb 等),之所以不選擇 HDD,就是跑 Docker 要經常讀寫操作,用 HDD 不利于硬盤壽命,也比較容易有炒豆子聲。

    說了這么一大段,其實是想說四盤位可以做到多個存儲空間并存,在管理數據上可以更加靈活,但玩過 NAS 的人都知道,不同存儲模式,容量、速度、安全性也是有很大區別的。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各種存儲模式的區別,我直接從家里有好幾臺 NAS 和服務器的朋友那里借了四塊 HDD,再結合我手上這臺綠聯 DX4600 Pro,科普一下 6 種存儲模式在速度、容量、安全性三個方面的差距。


    因為目前我手上就只有一臺 NAS,所以關于 RAID 和存儲模式可能講得不夠全,不慌!我已經跟朋友說了,他的 NAS 已經在來我家路上了,主要是機器比較重,搬過來比較費勁!

    在開始前還是先說一下我目前的測試環境吧,兮克 2.5G 8 口輕管理型交換機,電腦、NAS均開啟 Samba 多通道功能,達成了 5G 有線局域網。


    好了,廢話不多說,先來看看最容易理解的單盤模式。


    單盤模式

    DX4600 Pro 的單盤模式,也叫Basic/普通模式。所謂單盤模式,也就是一個盤就代表一個存儲空間,假如你恰好財力雄厚,你甚至可以整 4 塊 4T HDD + 2 塊 512G SSD 組成 6 個存儲空間。

    因為沒有組 RAID,這就意味著存儲空間大小不會有變化,如果按上面的創建了 6 個存儲空間,那么可以使用的容量就是 6 個盤的容量相加,大概就是 15.5T 的容量。


    ps:每塊 4T HDD 實際可用容量為 3.63T,使用的容量是存放文件系統,SSD 同理,512G 實際可用在 465G 左右。

    而在速度方面,單塊自然也不會有疊加效果,我這臺 DX4600 Pro 是 SATA3.0 協議的,單塊 HDD 的極限,大概在 180-200M/s 左右,和我用 CrystalDiskMark 測試出來的差不多。

    當然,這是單塊 HDD 的極限速度,而不是 2.5G 或者 5G 局域網的速度上限,要想看這倆的極限,那就得上咱 SSD 了。


    單條 SSD 做存儲盤的話,2.5G 局域網可以跑到 280M/s 左右,開啟 Samba 多通道達成 5G 局域網的話,大概在 560 M/s 上下。

    ↑單2.5G全鏈路↑

    ↑雙2.5G全鏈路+SMB多通道↑


    簡單小結一下單盤模式:空間利用率 100% 了,速度是單塊硬盤的水平,至于安全性,只要硬盤沒壞,那么數據就是安全的。換句話說,單盤不提供數據冗余,硬盤壞了這塊硬盤的數據也就沒了(不能修復的情況下)。


    RAID0 陣列

    RAID0相對好理解,就是存儲容量+讀寫性能疊加,也就是將好幾塊硬盤“合并”成一塊,從而實現速度疊加和容量疊加,且只有一個盤符的效果


    綠聯 DX4600 Pro 的 RAID0 模式,系統也叫野獸模式,組成的存儲空間容量,并不是好幾塊硬盤的容量總和。

    假如我是用兩塊 4T + 兩塊 2T 組 RAID0 的話,那么容量大概就是 8T(未剔除文件系統需要占用的空間),這是因為它是以最小容量的硬盤來做基數的。


    而在速度方面,RAID0 模式就有速度疊加效果了,例如兩塊 HDD 組 RAID0,那么理論速度就是單塊 HDD 的速度 X2,當然,實際傳輸肯定是跑不到這個的,中間大概是會有 30% 左右的損耗吧。


    借助 CrystalDiskMark,兩塊 HDD 組的 RAID0 測試速度 280-300M/s,三塊 HDD 組的 RAID0 測試速度為 450-480M/s。


    四塊 HDD 組的 RAID0 在 5G 局域網下已經跑滿,達到了 580M/s ,想要進一步測試它的極限,就得搞萬兆局域網了,我這里沒有設備就不進一步測試了。

    講完速度,再來聊聊 RAID0 陣列的安全性,RAID0是將文件打散存儲在硬盤里,所以只要有一塊盤異常,整個 RAID0 存儲空間的數據也是直接G了的。


    所以 RAID0 的優勢就在于可以提升速度,而且組的盤數越多,速度也就越快,但越多的盤組合在一起就意味著越多數據存在一起,哪怕是只有一塊硬盤寄了,那也是 ALL in boom 了!

    強烈建議有重要數據,且沒做備份的用戶不要上 RAID0 模式,爽是真的爽,但真要炸就真......


    RAID1 陣列

    DX4600 Pro 的 RAID1 模式,又叫備份模式,RAID1 只能選擇兩塊盤,這兩塊盤都存儲同一份數據,做到了 100% 冗余,安全性對比單盤模式、RAID0 陣列高出許多。但相對應的,空間利用率就只剩下 50% 了。

    至于在速度方面,RAID1 陣列就沒有速度疊加效果了,讀取的理論速度和單塊 HDD 是一樣的,而寫入因為是兩塊盤同時存一份相同的數據,也就意味著同事要寫兩邊,所以寫入的理論速度是要比單塊 HDD 要低的,這也和我用測速軟件得到的結果吻合。

    簡單小結就是 RAID1 就是拿空間容量換取一定的數據安全,也沒有說 RAID1 就比單盤模式以及 RAID0 這種空間利用率 100% 模式要吃虧,各種 RAID 陣列其實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合不適合自己的選擇。


    如果你本手就有很多重要數據,且對速度沒有高要求,也不在乎硬盤容量利用率的話,那么 RAID1 就挺適合了。


    RAID5 陣列

    DX4600 Pro 上的 RAID5 陣列,又名均衡模式,主要是為那些有 3-4 塊 HDD 的用戶所準備的存儲模式,之所以成為均衡模式,主要是 RAID5 兼具了空間利用率、安全性以及速度。


    先來看看安全性,RAID5 需要三塊盤起步,但是容量呢只有兩塊盤的,這是因為有一塊“邏輯盤”,用來做奇偶校驗。當然,這個“邏輯盤”不等同于真實的硬盤,也就是說,不是專門有一塊盤來做奇偶驗證,奇偶校驗信息塊是三塊 HDD 上面都帶有的。


    這樣就可以實現,當 RAID5 其中有一個硬盤數據損壞了,也可以通過剩下數據和對應的奇偶校驗信息塊找回數據。

    當然,以上原理搞不懂沒關系,只要記住 RAID5 哪怕是損壞了一塊硬盤,也是不影響數據,在數據冗余上雖不及 RAID1,但還是要比單盤模式和 RAID0 要好的。


    而在速度上,RAID5 也是有速度疊加的,讀取的效果其實和 RAID0 差不多,而寫入的速度因為多了一個奇偶校驗信息的操作,所以 RAID5 的寫入速度是要比讀取速度慢很多的。


    這跟我用 CrystalDiskMark 測試的數據基本一致,RAID5(3 塊 HDD)讀取速度大概在 460 多 M/s,寫入速度大概在 250M/s 左右。

    而 RAID5(4 塊 HDD)已經突破了 5G 局域網上限,我這里沒有萬兆設備,同樣是不進行下一步測試了。


    簡單小結下,結合大部分人的使用場景和需求,RAID5 確實很均衡,你真搞懂 RAID 陣列這些的話,就直接上 RAID5 陣列就行了,硬盤容量不會浪費很多,也有一定的安全性,傳輸速度也有提升(讀取)。


    RAID6 陣列

    DX4600 Pro 的 RAID6 模式,又稱為安全模式,其實 RAID6 和 RAID5 是差不多的,區別在于 RAID6 多了一塊“邏輯盤”,所以會更加安全,可以在損壞兩塊盤的情況下保證數據的完整性。

    但相對應的,空間利用率就不如 RAID5,例如我拿四塊 4T HDD 組 RAID6,可用空間大概就是 8T 左右。


    速度上,通過測速軟件是可以看到,RIAD6 的讀取速度和 RAID0 基本上一致的,但在寫入上因為多了兩個奇偶校驗信息塊,所以會比 RAID5 的寫入速度還要更慢一些。

    總的來說,RAID6 在 RAID5 的基礎上,多了一個“邏輯盤”,安全性進一步提升,如果你有使用四個盤的需求,同時很看中數據安全性的話,就試試 RAID6 吧。


    如果你既想要數據冗余和速度性能的話,那么可以試試一下這種陣列啦~


    RAID10 陣列

    DX4600 Pro 的 RAID10 陣列,又叫極致模式,需要四塊 HDD 以上才能用,具體原理就是四塊 HDD 兩兩 RAID1,然后再組 RAID0,所以 RAID10 是集合了 RAID0、RAID1 的優勢。

    在速度方面,RAID10 讀取速度大概是在 560-580M/s 左右,寫入速度大概是在 200M/s 左右,可以看出來:RAID10 的測試讀取速度已經跑滿了 5G 局域網,和 RAID0 基本一致;而 RAID10 的測試寫入速度則和單盤 HDD、RAID1 差不多


    也就是說,雖然 RAID10 犧牲了 50% 的硬盤空間,但它做到了 RAID0 的速度,而且可以允許兩塊盤(不在同一個 RAID 組)損壞,也可以保證數據的完整性。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RAID10 和 RAID01 是不一樣的,RAID01 是先兩兩組 RAID0,然后再 RAID1,正常情況下的話,RAID10 和 RAID01 的讀寫速度是一致的,但如果有一塊硬盤壞掉的話,那么 RAID10 的讀取速度是要優于 RAID01。


    這是因為 RAID10 如果出現一塊硬盤損壞的話,那么可以工作的硬盤是有三塊 HDD 的,這主要是在 RAID1 陣列下,哪怕有一塊硬盤損壞了,另外一塊是可以頂上繼續工作的。


    而 RAID01 出現一塊硬盤損壞,也就意味著兩組 RAID0 有一組是直接寄了的,因為在 RAID 陣列下,只要有一塊硬盤損壞了,那么整個 RAID0 陣列也是無法使用的,這也說明 RAID10 比 RAID01 可以運行得更加穩定~

    總的來看,DX4600 Pro 上的存儲模式還是挺豐富的,對于家庭用戶來說是絕對溝通的了。你的 NAS 單純就是影音下載播放器的話,選單盤模式;要是專門備份重要數據資料的,上 RAID1 就行;要追求極致的數據傳輸速度,沖 RAID0 就完事了。


    正如我開頭所說的那樣,你要不差錢六個盤位全滿上的話,是可以創建多個存儲空間的,這也正是四盤位 NAS 的魅力所在,選擇存儲模式并非單選題,而是多選題!

    你以為這就完了么?當然不是!從朋友那里薅來的極空間 Z4S 和聯想 X1S 也到了,我們就再聊聊極空間獨有的 ZDR 陣列以及聯想的 JBOD 模式。


    極空間 ZDR 陣列

    上手使用了一段時間,發現極空間 Z4S 目前是支持三種存儲模式的:ZDR、RAID1、RAID5。因為 RAID1 和 RAID5 前面已經講解過了,極空間的其實也基本一樣,我們這次就重點看看他這個獨創的 ZDR 陣列。


    在使用一塊盤的時候,當然就是只有“單盤”模式了,和前面 DX4600 Pro 提到的單盤模式類似,沒有數據冗余,硬盤不壞,數據就是安全的,硬盤炸了,那數據也就寄了。


    當插入第二塊硬盤重新開機之后,那么就出現了和之前 DX4600 Pro 很不一樣的體驗了:


    一是重置所有硬盤,選擇這個之后兩塊硬盤都會格式化,成功之后會有兩種存儲模式讓你選——ZDR 或者 RAID1,并不會出現單盤模式,也就是兩塊 HDD 插入的情況下,依然只能創建一個存儲空間,不能做到一塊硬盤創建一個存儲空間。

    而且值得一說的是,每次插入新硬盤重新開機之后,都要經歷一個“硬盤正在準備中”的等待過程,時間大概是十來分鐘左右,而綠聯 DX4600 Pro 和聯想 X1s 都是重新開機之后就能立馬設置新硬盤的存儲模式。

    在 ZDR 模式下,增加硬盤是不會對正在使用的硬盤數據進行格式化操作的,僅僅是針對新硬盤做格式化而已,這點對比 RAID0 需要全部格式化才能新增硬盤確實變方便了。


    至于速度上的話,ZDR(4*HDD)在測速軟件下的讀寫速度為 200M/s 左右,這里可以看得出來,ZDR 陣列是沒有提升速度的效果,和速度、容量都能疊加的 RAID0 陣列不同的是,ZDR 模式哪怕使用了 4 塊 HDD,也僅是存儲空間大了,速度和單塊 HDD 的讀寫速度卻是一樣的。

    至于安全性方面,ZDR 提供了動態雙備份的策略,設置了雙備份的文件夾,會存在兩份相同數據,然后隨機存儲到兩塊硬盤硬盤上,另外 ZDR 動態雙備份并不是實時運作的,最短的周期是 2 小時啟動一次。

    至于其他沒有開啟雙備份的數據,則是隨機存儲到每塊盤上,也就是說,在 ZDR 模式下,你是不知道哪塊盤上存了哪些數據的,假設其中一塊盤壞掉了,除開我手動選擇的雙備份數據,其他數據相當于是隨機性報廢了。


    如果你放在 NAS 上面的數據都比較重要的話,建議還是 RAID1 或者是 RAID5 陣列。


    總的來看,ZDR 陣列的特點很明顯,擴容盤位的時候,之前的使用盤無需格式化,只要對新加盤格式化即可,另外還提供了雙備份的功能。但不好的點就是存儲是隨機性的,而且 ZDR 并沒有隨著硬盤數增加而提升速度。


    但是動態備份這一點,其實跟綠聯DX4600 Pro的數據保護功能讓重要數據備兩份類似,但不一樣的是綠聯可以指定盤數據保護,速度也能大幅提升!

    而 ZDR 對比這個,優勢則是可以無損擴容(RAID0 從雙盤增加到三盤、四盤,需要全格式化),但代價就是沒有速度提升了。


    這樣看下來,ZDR 陣列比較適合用來存放數據量大但不重要的數據(可以有少部分重要,因為可以雙備份),例如影音資源啥的,如果你想追求速度,那么建議上 RAID5(極空間 Z4S 暫不支持 RAID0)。


    JBOD 陣列

    JBOD 模式,其實它并不屬于 RAID 陣列的一種,它的全名叫 Just a Bunch Of Disks,講人話就是將幾塊硬盤用一個磁盤符“簡單”捆綁在一起,那它和 RAID0 有什么區別呢?


    最大的區別就是 JBOD 無論疊加多少塊 HDD,速度都跟單塊 HDD 的讀寫性能一樣,并不會像 RAID0 那樣子速度是單塊 HDD *N(硬盤數量),這是因為 JBOD 只是在邏輯上將硬盤一個一個串聯起來,然后形成一個大的邏輯磁盤。

    這就意味著,存在 JBOD 模式的文件不會像存在 RAID0 那樣子會被“切碎”,因為 RAID0 是一個真實存在的陣列空間,而 JBOD 是是按順序來,先存滿第一個硬盤的存儲空間,再接著往第二個硬盤的存儲空間上存。


    而根據 CrystalDiskMark 測試的數據來看,也確實如此,讀寫速度大概在 240M/s 左右,用 Samba 實際傳輸大概是180-200M/s 左右,并沒有隨著硬盤數增加而帶來速度提升。

    寫到這里,其實我手上這三臺 NAS 的存儲模式也基本講完了,要說存儲模式最豐富的,還是綠聯 DX4600 Pro,一共有 6 種,支持多個存儲模式的空間共存,速度、安全、空間利用率任君選擇了。


    第二是聯想的 X1s,擁有 4 種存儲模式:JBOD、RAID1、RAID5、RAID10,比較有意思的是,單塊盤的時候選擇 JBOD 模式,之后新增硬盤繼續選 JBOD 模式擴容的話,是只需要對新硬盤格式化就行,不影響現有數據,和 ZDR 模式類似。


    而另一個比較有特色的是,只有一塊硬盤的時候也可以選擇 RAID 模式,只不過這時候沒有數據冗余備份罷了。而且聯想的 X1s支持在保留原數據的情況下從 RAID1 切換到 RAID5 模式。

    這個對于綠聯 DX4600 Pro 和極空間 Z4S 都需要先將硬盤格式化,才能從單塊盤切換到其他 RAID 模式。


    最少選擇則是極空間的 Z4S,實際只有 3 種存儲模式:ZDR、RAID1、RAID5,目前所謂的單盤模式僅存在于使用一塊硬盤的情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極空間 Z4S 和聯想 X1s 都不支持多存儲模式的空間共存,也就是說,假如裝了四塊盤,是不支持兩塊盤組 RAID1,兩塊盤選擇 ZDR 或者 JBOD 的。


    不過根據論壇消息,極空間的新品 Z4 Pro 已經在內測多存儲模式并存,但單盤模式和 RAID0 依然無望。


    當然以上太長不想看或者看不懂也沒關系,我給大家準備了一個以上這幾種存儲模式的特點已經哪些場景更加適用,各位看著按需選擇就行~

    在最后,我還是想提醒一下大家,并不是說越多的盤組 RAID 就意味著數據越安全,大家都知道,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出事了那大概率就是 ALL in Boom 了。


    所以管理數據和放雞蛋也是類似的道理,最安全的辦法就是按照 3-2-1 原則來備份數據。


    3-2-1 備份

    所謂的 3 是指,存儲 3 份完整的數據,1 份原件 + 2 份拷貝數據。


    所謂的 2 是指,這幾份完整的數據起碼得用兩種存儲介質來保管,這些存儲介質可以是 U 盤、移動硬盤、網盤等,這是因為你哪怕備份了 100 份完整的數據,但如果都存儲在同一個存儲空間或者同一臺 NAS,那么一旦硬盤或者 NAS 出事了,數據還是有很大概率會全寄的。


    所謂的 1 是指,哪怕備份了多份數據,哪怕用了好幾種存儲介質,但如果遭遇大范圍的物理性傷害,例如盜竊、自然災害等,那么數據也是很有可能全寄掉的,所以除了本地之外,最后在異地也留一份完整的數據。


    當你的數據完成這個 3-2-1 原則管理之后,基本就可以說萬無一失了,但你可能會說那要是真的全部出事了呢?那不是還得寄?確實,這種情況是有可能發生的,但概率應該是約等于彩票中頭獎吧~

    如果大家對 3-2-1 原則備份數據很感興趣的話,咱們到時候再單獨開一期好好聊聊吧,那么我們下期再見~

    股一定要懂得一些基本的邏輯,其中對手盤思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什么是對手盤思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了解對手盤思維和它在炒股中的應用:

    一、對手盤思維的含義

    對手盤思維是指在股市交易中,要時刻關注與你進行交易的對手方,即你的買家或賣家。股市是一個零和游戲,一方的盈利來自于對手方的虧損。因此,了解對手盤的特征和行為模式,有助于你更好地把握市場走勢和制定交易策略。

    二、對手盤思維在炒股中的應用

    理解市場情緒:通過觀察對手盤的交易行為,可以洞察市場情緒的變化。例如,當大量散戶投資者涌入市場時,可能意味著市場處于狂熱狀態,此時應警惕風險;而當散戶投資者紛紛離場時,可能預示著市場即將迎來調整或反轉。

    預測價格走勢:通過對對手盤的交易行為和心態的分析,可以預測價格未來的走勢。例如,當主力資金開始撤離某個板塊或個股時,價格很可能出現下跌;而當主力資金開始流入時,價格則有望上漲。

    制定交易策略:根據對手盤的特征和行為模式,可以制定適合自己的交易策略。例如,你可以選擇跟隨主力資金的步伐,或者在市場情緒極端時采取反向操作等。

    三、注意事項

    不要盲目跟風:雖然觀察對手盤的交易行為有助于預測市場走勢,但并不意味著你要完全跟隨他們的步伐。每個人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都不同,因此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交易策略。

    保持獨立思考:股市中充滿了各種噪音和干擾信息,要學會保持獨立思考,不被外界所左右。只有深入了解市場、研究個股,并結合自己的投資理念和方法,才能在股市中取得長期穩定的收益。

    本章總結:對手盤思維是炒股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邏輯。通過關注和理解對手盤的特征和行為模式,有助于你更好地把握市場走勢和制定交易策略。同時,也要注意保持獨立思考和理性投資的態度,避免盲目跟風或沖動交易。

    -美國的貼身侍從

    世界上有這么一個幫派組織,它的創始人兼首領,通過在兩次大規模的互毆打群架活動中,向雙方販賣武器和提供“打架貸款”而發了大財,成為“首富”,繼而收攏了許多小弟作為自己的幫派勢力,在各地建立自己的幫派活動基地,監視各地人員活動信息。這位幫派首領還依托自己強大的武力和財力作為擔保,印制自己的紙幣在各地發行,強制錨定大宗商品的交易,控制各地的經濟流通,使得大量資源源源不斷地流入其自己的口袋。

    各地人們通過提供勞動和資源換取紙幣,繼而才能獲得生存資源,而那位幫派首領則通過印制紙幣而抽稅,壟斷資源分配,等于是各地人們都在為他打工。

    為了維持這種剝削模式,幫派勢力的存在就極為必要。而放眼全世界,這個幫派的首領就是美國。

    國家與國家之間存在剝削關系,而這個剝削鏈的終點就是美國。

    美國是在剝削全世界的基礎上強大起來的。

    兩次世界大戰打得翻天覆地,美國為參戰雙方都提供了武器和后勤支持。全世界人民用自己的熱血與生命,為美國制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把美國經濟刺激成世界第一。

    現在的美國,利用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地位,壟斷了世界資源的分配,也就是等于全世界都在為美國打工。(具體邏輯分析可參考本人的歷史文章《美國沒有殖民地,卻強迫全世界供養著它》)


    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強權,美國要維持自己的霸權和剝削者位置,必然要培養自己的親美勢力,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剝削影響力。

    就像一個幫派組織勢力,整個幫派算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只不過幫派首領是最大的利益享受者,他把自己享受剩下的,再分給其他幫派成員。幫派首領利用其他幫派成員作為爪牙,從幫派外部攫取最大的利益;而其他幫派成員則接受幫派首領的保護,獲取生存資源。二者互相利用,共同欺負幫派外的其他人。

    而且這個幫派內部,也是有等級秩序的,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位置要堅守。

    接下來,我們就來盤一盤美國霸權領導下的幫派模式-多國聯盟。

    首先,每一個幫派大哥都有自己的貼身侍從,美國當然也要有這樣的考慮,所以他選了加拿大作為自己的貼身侍從。

    一名合格的貼身侍從,對主子要足夠忠誠、足夠有用,同時對主子也要足夠沒有威脅。

    加拿大對于美國而言,足夠貼身,兩國漫長的國境分界線,使得兩國時時刻刻親密接觸。只要美國不高興,分分鐘就能干加拿大,加拿大逃無可逃,所以哪怕僅僅是在美國的強大淫威下,加拿大也必須對美國保持足夠的忠誠。其次,兩國在血統上,大部分人都是盎格魯-撒克遜一族的后裔,同宗同源,至少也是個噱頭。

    加拿大國土面積世界第二,資源豐富,對美國足夠有價值,適合培養為他的后勤支持國。加拿大擁有世界第三的石油儲量、第二的天然氣儲量、第一的水資源、第三的森林面積、草原三省的黑土地、完全未被開發的哈德遜灣等等,資源潛力無限。

    同時,加拿大又足夠地弱小。別看加拿大國土面積世界第二,人口卻只有4000來萬,軍隊不足十萬人,幾乎放棄了國防建設。道理很簡單,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呼呼大睡,美國不允許自己有一個軍力強大的鄰國。試想一下,如果美國北面趴著一個中國或者俄羅斯,那會怎么樣?豈不是天天打架?

    加拿大放棄了國防建設,等于是接受了美國的軍事保護,這好處也是杠杠的,這個世界上除了美國,也沒誰敢侵略加拿大。

    有了這等好處,加拿大就必須履行作為美國貼身侍從的職責。

    在外交上,加拿大絕對服從于美國的命令,美國說啥就是啥。加拿大基本上沒有了外交獨立性,也就是淪為美國的傀儡國。

    最重要的是,加拿大要把自己的資源奉獻出來,其經濟命脈半數被美國把持,能源產業絕大部分是美國企業在開發,全國也淪為了美國的制造業代工廠所在。

    雙方可謂互利互惠,樂在其中。

    貳-幫派高層和打手組織

    有了貼身侍從,美國要控制世界,首先就要控制世界的信息流,那就要建立強大的情報網絡。因此美國必須從眾多小弟中選出幾個靠譜的作為幫派高層,幫助自己搭建監控全世界的情報網絡。

    一個權力架構十分穩定的幫派,所謂的高層一般都是在首領任人唯親的原則下選出來的,如此才能做到鐵桶一塊。

    美國就是在這樣的原則下,將五眼聯盟推上了幫派高層。

    五眼聯盟是全世界最大的情報組織,它有五個成員國,分別是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五國組建五眼聯盟,旨在進行情報分享與聯合攔截敵國情報。

    這五個國家都有個共同特點,都以英語為母語,大部分國民祖上都是盎格魯-撒克遜一族,可謂同宗同源、血濃于水。

    因此,美國才能放心與這四個小弟做到情報共享:大家關起門來都是一家人,只要你們聽話,我這做大哥的是不會虧待你們的。

    有了核心高層,美國還必須拉來更多的小弟組建一個打手組織,作為幫派的執行部門,專門負責砍人打架,這也是一個幫派最具威懾力的所在。

    美國要跟全世界講自己的道理,洗全世界的腦,沒有過硬的拳頭是不行的。因此他要先用拳頭馴服一群小弟,然后把這些小弟綁在一起攥出更大的拳頭,用來征服全世界。

    北約組織應運而生。

    北約組織全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一個軍事同盟組織。組織內部規定,締約國任何一方遭到武裝攻擊時,應視為對全體締約國的攻擊。

    這就好比一個幫派組織,其中一位幫派成員哪怕在外面傷天害理、殺人放火、無惡不作之時被人攻擊了,這個幫派全體成員也要不管不顧地為他出頭。

    所以說,北約組織雖然是個國際組織,但也是一個可能完全不講道理的超大規模的幫派團伙,是美國霸權領導下的打手集團。

    截至2023年4月4日,北約組織有31個成員國,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荷蘭、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波蘭、土耳其、比利時、丹麥、匈牙利等,除了美國和加拿大,大部分都是歐洲國家。

    名義上北約是攻守同盟的多國軍事組織,實際上是體現美國意志的打手集團。美國指哪,北約就打哪。成立以后,北約先后參與了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利比亞戰爭、俄烏戰爭等,妥妥的戰爭發動機。

    叁-美國幫的編外小弟

    有了貼身侍從、幫派高層和打手組織,離美國心中理想的幫派架構就不遠了,但還不夠。

    美國心中的愿景就是,整個地球上無論哪里有反美勢力,美國的鎮壓部隊都能實時地趕到進行武力打擊,機動性要足夠強,以達到實際控制全世界的目的。

    美國的軍力再強,也不可能占領全世界。但要控制全世界,不一定要占領全世界,只需達到誰冒頭就打誰的效果,其實也差不多了。

    這就好比一個幫派組織,要控制一個地區,不可能在每一寸土地都派人巡邏、逮誰打誰。這個幫派組織只需在這個地區的幾個關鍵出入要道派人駐點把守,就能控制這個地區的人員和物資流動,達到實際監控全地區的目的。

    美國正是沿用了這種做法,在全球各地建立自己的軍事基地。

    到目前為止,美國的海外軍事基地共有374個,分布于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常駐軍隊多達30萬人。

    這些軍事基地覆蓋了已知世界主要的3個戰略區,即歐洲、中東北非戰略區;亞洲太平洋和印度洋戰略區;南北美洲戰略區等。其中又可詳細劃分為14個基地群,主要包括:

    中歐基地群,為美國把守歐洲心臟地帶,分布于德國、比利時與荷蘭三國;

    南歐基地群,為美國把守黑海出口,進而控制東部地中海,構成歐洲南翼屏障,分布于意大利和希臘;

    中東、西亞和北非基地群,美軍在此往東可壓制波斯灣、往南可扼守蘇伊士運河及紅海、往西可控制東部地中海、往北可封鎖黑海海峽,主要分布于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巴林阿曼埃及肯尼亞

    西歐基地群,為美國把守大西洋通往北海和地中海的要道,又能夠讓美軍快速機動地進入中歐、地中海和中東實施武力鎮壓;

    東北亞基地群,為美國控制宗谷海峽津輕海峽對馬海峽等三大海峽,能向朝鮮半島和西北太平洋快速輸送美軍兵力進行作戰,是美國封鎖東亞的“島鏈”中重要一環,主要分布于日本和韓國;

    東南亞基地群,為美國扼守中東到東亞的海上石油運輸航道,東西貫通太平洋和印度洋,主要分布于菲律賓、新加坡等;

    中亞基地群,為美國勢力滲透到歐亞大陸腹地,主要分布于阿富汗、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

    ……

    貼身侍從、五眼聯盟和北約組織,這些都算得上是美國幫派勢力的正式編制,美國通過建立海外軍事基地,扼守全球戰略要點,構筑了點線結合的全球打擊網絡,因此收了很多編外小弟。

    這其中,日本和韓國算是其中比較特殊的,因為這兩位小弟要替美國大哥監視其在東亞的主要競爭對手,所以這兩位小弟的職責很重要,美國大哥顯得格外上心。

    尤其是日本,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一手調教出來的,基本上已經被改造為美國的鷹犬之國,對美國忠心不二,必要時可化身為瘋狗去替美國攀咬對手。比如8·24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就是美國默許甚至慫恿的態度下,日本做出來惡心中國的一招。

    日韓兩國還是北約組織重要的全球伙伴國,都加入了北約合作網絡防御卓越中心,北約組織甚至還想在日本設立辦事處,說明日本這個編外小弟有著轉正的趨勢。

    但是,中國有句老話說得好,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美國霸權領導下的幫派模式終究不得人心,道理很簡單,幫派模式如果奏效,為什么會沒有長盛不衰的幫派組織呢?你見過嗎?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