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的WWDC 23上,除了前面提到的iOS、iPadOS、watchOS以及macOS四大全新的操作系統以及“橫空出世”的Apple Vision Pro,蘋果也更新了Mac產品線,帶來了15英寸版MacBook Air以及新款Mac Studio及Mac Pro。
其中后兩款產品都采用了目前代表著最強實力的M2 Ultra處理器,而Mac Pro產品線也是4年來首次更新,自此,蘋果的桌面電腦產品已經全面替換為自家的M系列平臺。
目前,官方在售的桌面電腦除了剛剛發布的3款機型,還有MacBookPro以及24英寸版iMac、Mac mini……各種配置以及產品形態,從4000多元起都有布局,為不同需求的用戶都提供了相應的產品,選擇足夠豐富。
先來看看最新發布的15英寸版Macbook Air——蘋果已經很久沒有在MacBook Air產品線上推出新的尺寸了。這款產品采用了15.3英寸的Liquid視網膜屏幕,由于采用無風扇設計,機身厚度做到了11.5毫米,按照蘋果的說法,這是“世界上最纖薄的15英寸筆記本電腦”,重量也僅有1.5千克,真正做到了又大又便攜。
這塊屏為15.3英寸高分辨率Liquid視網膜屏,顯示面積相較于13英寸的MacBook Air擴大了25%,能提供足夠的顯示面積,支持10億色彩,峰值亮度為500尼特,能生動、清晰地呈現畫面。
性能方面,15英寸版Macbook Air沿用了此前的M2芯片(8核CPU+10核GPU),與此前搭載Intel芯片的MacBook Air相比速度提升最高可達12倍,具備高達100GB/秒的內存帶寬,并支持最高24GB的高速內存,能滿足大多數場景的多任務應用場景。
其他配置也與13英寸版MacBook Air保持一致,比如支持人像居中的1080p高清攝像頭、三麥克風陣列、空間音頻、兩個雷靂/USB 4端口+3.5mm耳機插孔、18小時長續航等,最大的區別就是升級為六揚聲器系統,在音質上會有不錯的提升。
該機提供了午夜色、星空色、深空灰以及銀色四種配色,起售價格為10499元起,6月7日上午9點開始接受預定,6月13日起正式發售,不會讓我們等太久了。
至于另兩款Mac,它們都采用了全新的M2 Ultra芯片(Mac Studio可選M2 Max芯片版本),這可芯片和此前的M1 Ultra類似,采用了UltraFusion接口將兩顆M2 Max芯片組合而成,算力也是實現了成倍增長。
據了解,M2 Ultra擁有1340億個晶體管,集成24個CPU核心以及最高76個GPU,和此前的M1 Ultra相比,CPU性能提升約為20%,GPU性能更是提升了30%。正因為了有如此強大的性能,搭載M2 Ultra的Mac Studio可以同時播放22條8K分辨率的ProRes視頻,據蘋果表示,這是“有史以來個人電腦設計的最強大的芯片”。
在新款Mac Studio上,延續了此前的外觀設計,配備一個HDMI、雷靂4端口(M
2 Max和M2 Ultra機型分別為四個和六個),同時還提供了有限的10Gb以太網口,盡可能保證網絡通暢。
價格方面,M2 Max版起售價16499元,M2 Ultra版起售價32999元,發售時間和15英寸版MacBook Air保持一致。
至于Mac Pro,它最大的變化就是更換為M2 Ultra平臺,相較于此前Intel平臺的Mac Pro,整體性能提高了3倍。最高可選76核GPU版本,可同時處理24條4K分辨率的視頻,性能完全無須擔心。
在機身內部,還提供了6個開放式擴展插槽,可用于音視頻采集卡、固態硬盤等其他硬件,留有寬裕的升級空間。接口方面,該機的雷靂端口直接翻倍到8個,HDMI端口也有兩個,加上兩個10Gb以太網口和3.5mm耳機端口,接口十分豐富,幾乎不用外接擴展塢即可滿足多數人的使用需求。
價格方面,新款Mac Pro的塔式和機架式(也就是立式和橫臥式)起售價分別為55999元和59999元,6月7日開始接受訂購,但具體發售日期暫時還未公布。
顯然,這三款新機型特點都十分鮮明,其中15英寸版MacBook Air是針對看重大屏切對于輕薄便攜有需求的用戶,它的M2處理器能滿足多數人群的使用需求,即使是需要視頻剪輯等高性能場景也沒問題。
后面兩款則主要面向專業工作室了,首先它們必須搭配顯示器使用,最好選擇蘋果的Studio Display或者更高端的Pro Display XDR顯示器。需要注意的是,M2 Max/M2 Ultra的性能對于多數用戶來說都是過剩的,如果不是專業用戶,沒必要選擇這樣的產品,其中搭載M2 Ultra的Mac Pro的體驗更為極致,在未來大幾率會成為院線電影的主力剪輯工具。
對于預算有限的用戶,可以考慮13英寸版MacBook Air,M1芯片版只需7999元起。再加上最近正值6·18促銷期間,在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都有上千元的折扣,學生用戶疊加教育優惠甚至只要6000元左右,這個價格相較于同樣性能的Windows筆記本來說并不算貴。反倒是MacBook Air還提供了輕薄的機身,這方面有明顯的優勢。
相對而言,MacBook Pro系列則是針對那些有高負載應用需求的用戶,比如影音視頻專業的學生,或者相關領域的從業者都可以選擇,它的尺寸(13、14、16英寸)和芯片(M2、M2 Pro、M2 Max)選擇也會更自由,適合預算相對比較充足的用戶。
至于Mac mini,則可以花最少的錢,體驗到完整的蘋果生態,即使是外接第三方的顯示器也能有不錯的使用體驗。因為機身小巧,它很適合學生用戶使用,寒暑假背回家也完全沒有問題,甚至每天帶著它通勤都沒問題——當然,最好在公司和家里分別準備一套鍵鼠以及顯示器就可以了。
至于iMac,則提供了良好的屏幕觀感和強大的性能,結合妙控鍵盤和鼠標,加上macOS的臺前調度等全新功能,在日常辦公、娛樂等方面都能提供很好的保障。
Phone14Pro/PM 不讀卡怎么辦?
可以改主卡內置超雪。
美版 iPhone14Pro/PM 不讀卡的話,
則重新改主卡內置卡貼。
改卡時間:8 月 4 日。
具體操作如下:
拆下排線,
拆下卡槽,
安裝卡槽。
天,作為小白的我,為大家介紹的四個app,實在太好用,開機必自啟。它們有幾個共同點。一是都是系統輔助軟件,方便查看電腦狀態。二是占內存小,小的就幾兆,大的50兆左右。三是都有狀態欄圖標,一目了然、展示方便。
一、文件管理——TotalFinder
“TotalFinder是mac文件管理增強工具,具有多標簽式瀏覽、拷貝路徑、剪切文件、顯示隱藏文件、雙窗口模式等功能,讓瀏覽和搜索文件更加方便。”
實際上,TotalFinder的安裝,實在是因為訪達不好用!跟Windows比起來(也可能是用不習慣),訪達沒有多文件窗口,只能在一個窗口中處理文件,比如簡單的復制粘貼也要先找到目標窗口才能粘貼過去,而不是多窗口之間拖拉或粘貼。
實時內存,兩個進程共4.5M
狀態欄圖標及菜單
通用設置
標記顏色,個人用得不多
邊欄設置,根據個人需求自定義
高級設置
基本設置
多窗口,文件管理方便多了
二、觸摸板——BetterTouchTool
“BetterTouchTool是一款專門針對Mac用戶設計的鼠標增強軟件,提供蘋果鼠標設計多種手勢功能,還可以對單個或者全局的軟件進行操作功能定制,非常好用!”
mac觸摸板來我看來,是世界上最好用的筆記本觸摸板,和windows的比起來,就像IOS和安卓4.0之間的區別(主觀觀點,非站邊,非果粉)。系統本身也有好多個觸控手勢,基本夠用。但,顯然BetterTouchTool,可以做得BETTER,用上它之后,更加不用鼠標、更加解放多雙(盡量單手)、更加解放鍵盤,一句話,一手遮天(夸張說法)。
進程及內存
mac自帶的觸摸手勢,不太夠用
btt其實還支持很多硬件,個人暫時用于觸摸板
個人目前用的幾個常用手勢
設置界面
三、電源管理——FruitJuice
“FruitJuice是一款Mac平臺的最好的電池管理工具,專門為蘋果筆記本量身打造,為我們提供電池監控、通知、每日電池的建議、指導維修和診斷等相關信息,確保我們的筆記本電池可以獲得最長的運行壽命。”
FruitJuice也很實用,主要體現在電池管理上,尤其是需要進行電池循環使用時它會提醒。總體上,比系統自帶的電池狀態好太多。
所占內存
主界面
電池使用歷史
電池壽命
電量提醒
狀態欄圖標的設置
四、系統狀態——iStat Menus
“iStat Menus是一款免費的Mac OS電腦硬件信息檢測軟件,安裝完成后它位于“系統偏好設定”的應用程序面板,讓您從選單列監測系統的各項豐富資訊,又不會占用使用者太大的桌面空間,提供的信息包括 CPU 使用情形、內存用量、硬盤使用情形、網絡傳輸、機器溫度、風扇轉速等等。”
這是我要介紹的大殺器!也是我最喜歡的軟件,沒有之一。日常應用,主要是看,查看機器的各種深度狀態,除此之外,還有個別控制功能,如進行散熱風扇轉速的調節。
所占內存
狀態欄圖標,一排
網絡情況
溫度狀態
風扇。可以調節
存儲空間
內存界面
CPU界面
有的可以顯示詳細情況
功能和界面的設置
因為是APP,網上介紹也很多,所以不多廢話了。本人為小白一個,希望大神們多提意見,多推薦更好用的APP。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