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12月排名
24年排名
總體來說,全球超級計算機Top500榜單的更新再次證明了高性能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競爭態勢。AMD繼續保持領先地位,而Intel,Nvidia在努力追趕。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和應用,高性能計算將在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和數據分析等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今科技飛速發展,筆記本電腦應運而生,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2023年,筆記本電腦市場競爭越發白熱化,眾多廠商紛紛推出新穎產品,力求引領科技潮流。本篇文章將詳細解讀最新款筆記本電腦如何改變人們對便攜式個人計算設備的傳統理解。
全新蘋果MacBookAir(M2,2022):出色的性能與超輕薄設計相結合。
從科技視角觀察,MacBookAir(M2,2022年款)堪稱矚目的亮點。杰出的設計、輕巧便攜及優質高清顯示屏使得它在同類產品中嶄露頭角,引領市場風潮。這款領先產品的問世,揭示出產品的顯著提升,并對未來筆電行業趨勢提供了珍貴洞見。
此款新輕薄本配置優化全面的TouchID高級感應器及高清畫質的1080P網絡攝像頭,確保了無論是商務談判還是在線教學都能呈現無與倫比的視覺體驗。另據特別設計的M2處理器提供高效性能支持,實現4K高清視頻編輯和其他重度操作的順暢運行,開創全新的高效便捷使用方式。
戴爾XPS13(2022):性價比之選,高端超極本的典范
戴爾XPS13(該款為2022年度最新升級型號)榮獲全球矚目的眾多好評,其卓越性能及獨特設計理念,成為蘋果MacBookAir(配備M1芯片的2020年度升級版)在Windows系統平臺上的最佳替代品。得益于搭載英特爾AlderLake處理器和高速內存等尖端硬件設備,以及XPS系列獨有的設計理念,戴爾XPS13成功超越其他競品,重新奪回15英寸筆記本電腦市場銷售冠軍的桂冠。
全新款戴爾XPS152022年升級搭載NVIDIARTX3050Ti高端顯卡,具備出色性能滿足各種工作需求;即便是以性價比為主要考量,這款產品依然堪稱理想之選。
全新款2023年MacBookPro16英寸版,融合了出色效能和高雅設計。
新版MacBookPro16英寸(2023)搭載尖端的M2Pro和M2Max處理器,無論應用何種情境皆能呈現超卓性能。盡管定價略顯昂貴,但考慮到其卓越表現,仍然值得矚目。
誠然,新款MacBookPro16英寸版(2023年)的定價與性能可能無法滿足全部用戶需求,然而它卓越的創新力必將在多樣的創意領域產生深遠影響。無論您專注于視頻編輯、音樂制作亦或是圖像設計等作業,這款筆記本均能以其先進的技術支撐,助您激發無限的創造力。
三星GalaxyBook2360:可轉換設計,靈活多變
GalaxyBook2360榮獲三星年度最佳筆記本稱號,憑借其靈活的旋轉設計及高效的英特爾酷睿i5處理器優勢。此款產品播放高清電影展示文件時的電池持久力達到驚人的11小時以上,足以比肩蘋果MacBookAir及微軟SurfaceLaptop4,卻以更為親民的價格折桂。
三星GalaxyBook2360憑借強大多樣的功能應對各類應用場景需求,無論是平板電腦還是筆記型電腦,均能實現優秀的用戶體驗。其創新與多樣化的設計,必將為踐行多設備需求的消費者創造前所未有的便利。
全新的戴爾XPS17運用尖端技術設計出纖巧便捷的大屏幕筆記本電腦。
向對大屏便攜有需求的用戶力薦戴爾XPS17(2022款)。此產品集合寬廣高清視角,輕便精美設計和時髦雅致設計于一身,成為業內矚目的焦點。
新款2022年版戴爾XPS17搭載大型顯示屏,為使用者帶來全方位視覺享受,無論是工作還是娛樂都能深度沉浸。同時,其輕薄便攜的特性適合日常操作和外出旅行時攜帶。
華碩ZenBook13:超薄超輕,性價比之選
總體而言,華碩ZenBook13憑借卓越的性能和時尚纖巧設計贏得了市場的喜愛,其外觀設計精致新穎,承載著卓越的功能效用,價格親民適中,實在是追求高性價比消費者的不二之選。
華碩ZenBook13采用輕巧便攜設計,可輕松放入背包中,使用戶在任何時間地點皆能暢享使用。其獨特精美的外觀備受時尚人士青睞,已然成為首選設備之一。對于強調效率和時尚感的消費者而言,此款筆記型電腦實屬上佳之選。
科技的前所未有的迅猛發展,激發出筆記本電腦領域的劇烈變革,使其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備工具。如蘋果公司的全新MacBookAir(M2,2022)完美融合了精湛工藝和輕巧便攜特性;戴爾XPS13(2022)憑借卓越品質贏得消費者青睞;而全新的MacBookPro16英寸(2023)更是以強大性能展現出未來筆記本電腦的無限可能。
目前針對行業趨勢的預測,哪些筆記本電腦頗受業界矚目,即將成為發展標桿?懇請閣下于評論區發表見解,注明贊同與否及分享理由。
日
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球總決賽
(ICPC World Finals)
在埃及盧克索舉辦
憑借極其出色的發揮
來自北京大學的兩支代表隊
連續斬獲
第46屆ICPC WF冠軍
第47屆ICPC WF亞軍
創造了北大算法與程序設計領域新的里程碑
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程序設計頂級賽事,ICPC備受矚目。受疫情影響,第46屆和47屆ICPC WF延期到2024年4月14-19日,同時在埃及盧克索舉行。本次總決賽共有50多個國家,170多所學校,840多位選手參加,匯集了來自全世界的程序設計高手,北大在此之前獲得過亞軍和季軍。
此次比賽北大派出了兩支實力強勁的代表隊,由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陸俊林帶隊參賽,在兩隊教練計算機學院羅國杰和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張勤健的指導下,經過激烈角逐,信息科學技術學院21級本科生王展鵬、蔣凌宇和數學科學學院20級本科生羅煜翔獲得第46屆ICPC WF冠軍,信息科學技術學院22級本科生錢易、彭博、馮施源獲得第47屆ICPC WF亞軍。
五個小時的“頭腦風暴”極其考驗參賽者的創新能力、團隊精神和在壓力下編寫程序、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
ICPC的競賽規則要求每支隊伍使用1臺電腦,在5個小時內使用C/C++、Java、Kotlin和Python3中的一種編程語言解決10個左右的問題。程序完成之后提交評測機運行,運行結果會判定為正確或錯誤,如若錯誤將被加罰20分鐘時間,正確解答題目最多且總用時最少的隊伍勝出。在持續五小時的“頭腦風暴”中,如何應對和調整心態是對參賽者極大的挑戰。
第46屆參賽隊隊長王展鵬回憶道:“比賽最開始我被一道難題困住了,選擇轉移戰場解決其他題目時心里還存留遺憾,導致解決簡單問題時也犯了錯誤。”面對比賽中的重重難關,隊員們及時調整應對策略,逐漸化解了緊張情緒。在此次奪冠的關鍵一題上,幾位隊員反復思考嘗試都沒有找到正確解法,隨著時間流逝,他們意識到不能繼續耗下去,就轉攻其他問題,同時再由另一位隊員進一步推進這個問題。對于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他們也會努力化繁為簡,尋找更簡單的方法解決。
在大量的難題和有限的時間面前,團隊的配合尤為重要。并肩戰斗的隊員們之間有充足的信任和默契,在焦灼的比賽中互為彼此的定心針。比賽時間過半時,還一度落后第一名三題,隊員王展鵬、蔣凌宇和羅煜翔沒有氣餒,憑借穩定的心態和扎實的推進,在最后階段奮起反超,連續攻克三題,最終以全場唯一解出10題的隊伍獨占鰲頭、奪得冠軍。
第47屆參賽隊隊長錢易認為,對整體比賽的節奏有準確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他在比賽中不僅要解答題目,還需要指揮隊伍,并在關鍵時刻做出決策。比賽剛開始時,他與隊員碰到了幾個在題意理解上以及代碼實現上出現問題的題目,導致第一個小時只通過了一個題目,心態有些焦慮,作為隊長的他憑借豐富的經驗及時調整狀態,和彭博、馮施源一起逐漸把排名追了回來。最終與冠軍隊伍解決了相同數量的題目,只因用時差別屈居亞軍。
“大家內心有一股追求卓越,力爭突破的很強大的動力,才能夠做成這件事。”
賽場上五個小時的卓越發揮背后是長期以來的刻苦訓練。在課業與訓練之間平衡,隊員們往往需要付出更多,但大家都沒有怨言,爭取找到都有空的時間一起訓練。隊員馮施源說,為了以最好的狀態奔赴這次比賽,大家都對自己嚴格要求,從不松懈。
“我們每周基本上要訓練三次,每次五個小時。所以盡管我們前期剛開始比賽的時候并不是很順利,但是我們通過訓練時積累的經驗,最后努力追趕了上來。”
在隊員們看來,在北大接受的專業培養帶給了他們堅實的知識基礎,這是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基石。“例如算法類的課程,”錢易說道,“雖然這些學習內容與比賽中的知識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讓我有不一樣角度的認識。”
帶隊老師、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陸俊林談到:
“學校著力打造世界一流的計算機學科,非常重視人才培養,將中國計算機人才推上高地,將計算機學科推到高峰。”
比賽的成功離不開教練和老師們的幫助,對于隊員們來說,老師們指導、督促他們的日常訓練,在遇到困難時會陪著他們聊天,為他們舒緩情緒、加油打氣。冠軍隊主教練羅國杰說:“大家內心有一股追求卓越,力爭突破的很強大的動力,才能夠做成這件事。”
正因為有這些在領域內深耕的學子,北大計算機學科才有了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昂揚于世界頂峰。
對于多數隊員們來說,這次比賽都是第一次登上全球總決賽的舞臺,在冠軍之外,他們也收獲了更多有意義的體驗。
從初三開始接觸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的蔣凌宇分享了此次比賽帶給他的獨特感受,“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世界總決賽,相比之前的比賽,我認識了許多外國友人,并與他們交流了很多專業相關的知識,收獲頗豐。”馮施源也對這次經歷印象深刻:“我與其他隊伍的隊員交換了隊服,并認識了一位下國際象棋的選手,非常高興交了很多朋友,也感謝隊友帶我們取得這么好的成績。”或許這就是國際比賽的魅力,既能開闊眼界、提升能力,又能收獲友誼。談及未來,同學們更多的想法是專注當下,盡快回歸到學習與科研當中,也希望未來能再攀高峰。
程序設計有著其本身的魅力,同學們享受于解決有趣問題,建立相關模型,分析相關性質特點而逐漸深入研究的過程,他們的成功來源于幼時最初的興趣,和后天長期不懈的努力,因為有這些不斷在領域內深耕的學子,北大計算機學科有了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昂揚于世界頂峰。
計算機學院教授、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東區委員會主任李文新感慨道,北大從進不了全球總決賽到拿到總決賽冠軍走了二十幾年,能取得今日的成績是這二十幾年無數北大人接續努力的效果。
“2002年第一次辦校內賽的時候我們有兩個愿望:一個是舉辦一次全球總決賽,另一個是總決賽奪冠。我們在2018年舉辦了全球總決賽,在2024年拿到了全球總決賽冠軍,我們做到了。”
熱烈祝賀六位同學及兩隊教練
祝賀北大計算機學科
北大計算機學科青年
將始終瞄準世界科技前沿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
在更廣闊的國際舞臺上
勇攀高峰,閃耀光芒
<<左右滑動查看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