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信現在很多人買筆記本已經把預算壓縮到4000元左右了,畢竟更貴的產品帶來的升級也只不過是錦上添花,要說實用性,這價格已經相當不錯。所以這也導致更多產品進入了這個價格區間,比如戴爾的靈越14靈龍。這款筆記本定價3999元,那它作為DHL御三家之一的產品,有多少競爭力呢?

    戴爾靈越14 靈龍有三種可選配置,但總體上都比較相似。都是采用銳龍7-8840HS處理器,搭配16GB內存。接下來就是區別了:全高清屏幕和512GB SSD的機型到手價3999元、2.2K高分屏和512GB SSD的機型到手價也是3999元,2.2K高分屏和1TB SSD機型到手價4599元。

    沒錯,這款筆記本的售價是有點匪夷所思的。綜合看下來,帶有高分屏和512GB SSD的機型最劃算,存儲容量升級到1TB要貴700元。筆記本雙DDR5內存插槽可升級,SSD插槽只有1個,想要自己升級的話需要注意一下。

    而且這款筆記本的屏幕比較特殊。1080p的機型更是只配備了低色域屏幕,在這價位不值得考慮。至于說高分屏,指的是14英寸2240×1400分辨率,好像也沒高多少,不過已經升級到100% sRGB,最高亮度300nits。還有一個要專門說一下的,這款筆記本的屏幕是MVA而非IPS。

    擴展接口部分,筆記本采用了2A1C的方案,有單獨的圓孔電源口,也還算可以。其他除了HDMI之外,居然還有一個SD讀卡器,這可能會分擔一部分接口壓力。更多就沒啥可說的了,畢竟1.56公斤、16.9mm筆記本,做到這樣算是中規中矩。

    綜合來看,這款筆記本很有“大廠風格”,就給人感覺是競爭不夠充分的產品。同樣3999元如果選擇國產品牌,可能會得到非常高的配置,如果選擇惠普的話,可能要多花點錢,配置也比戴爾靈越14靈龍的配置高一點。至于說聯想系,那就別考慮了,沒有這么便宜的機型。所以DHL三家的水平,已經可見一斑。

    不過呢,如果想要便宜大牌的機型,戴爾靈越14靈龍還是挺值得考慮的。畢竟3999元買戴爾還是新銳龍8000系列主流配置,確實聽起來感覺不錯。

    知道買一臺筆記本要多少錢嗎?現在很嚴肅的告訴你,僅需4000元左右即可入手,而且還是一臺搭載英特爾十一代英特爾酷睿i5-1135G7的筆記本——戴爾成就3400。

    目前,戴爾成就3400的正在秒殺中,平日爆款價4148元,今日秒殺到手價僅3899元,性價比超高,感興趣的用戶趕緊去搶購吧。

    戴爾成就3400采用第十一代英特爾酷睿 i5-1135G7處理器,4核8線程,主頻 2.4GHz,睿頻 4.2GHz,8MB 三級緩存,內存搭載 16GB 內存,支持雙通道內存,硬盤采用512GB SSD 固態硬盤,支持雙硬盤位拓展。

    戴爾成就3400外觀上,機身采用香檳金質感,輕至1.58kg,屏幕采用14英寸FHD全高清IPS防眩光屏,白天強光下,屏幕不反光不刺眼。

    (7820916)

    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Geek研究僧



    創作立場聲明:最近不少身邊朋友都在搶購首發游戲本,普遍反映 RTX 3060 系列的游戲本要么貴得買不起,要么便宜得缺貨漲價。其實,我覺得可能是大家挑選的方向錯了。今天我們就通過 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品牌送測)來聊一聊這款 7000 元級的 RTX 3060 游戲本,看看少了 30-50% 的價格之后,它仍然展現出了哪些亮點?存在哪些妥協?希望能夠為大家打開思路,挑選到適合自己的游戲本。

    一、RTX 3060 游戲本那么貴還缺貨?可能是因為你選錯了方向!

    最近隨著 intel 第十一代酷睿移動標壓處理器的發布,游戲本廠商也開始大面積的上新,推出了不少 intel 處理器的游戲本產品,RTX 3060 的旗艦級游戲本動輒 9K-11K,RTX 3070 差不多也要 10-13K,更別說 RTX 3080 了。

    我去翻看了一下京東自營在售的游戲本,其實發現可能是大家挑選的方向錯了。因為目前來看,在售 RTX 3060 游戲本中靠前的都是第 10 代酷睿處理器,它們的價格集中在 7500-8000 元左右,而且在六一的時候 intel 第 11 代也下探到了 7700 元左右的段位。

    更夸張的是 AMD 銳龍 7 5800H 的版本直接把價格干到了 6900 元,這個就很夸張了,畢竟目前外星人已經把 RTX 3060 游戲本的價格上限拉到了 17999 元,前者甚至不到后者零頭。那么這一臺 DELL 游匣 G15 是如何實現這種性價比的,值得我們深入了解一番。


    • 【型號】: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
    • 【處理器】:AMD 銳龍 7 5800H 處理器(8 核心 / 16 線程,3.2 / 4.4GHz)
    • 【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Laptop GPU(125W)
    • 【屏幕】:15.6 英寸 / 1920×1080 / 165Hz 高刷新率 / 100%sRGB 高色域 / 3ms 響應 / 硬件級防藍光屏
    • 【三圍 / 重量】:357.2mm(長) × 272.8mm(寬) × 26.9mm(厚) / 2.65kg
    • 【內存】:16GB 雙通道 DDR4 3200MHz 高頻內存
    • 【硬盤】:512G NVMe SSD,預留 M.2 插槽
    • 【鍵盤】:RGB 鍵盤 / AlienFX 外星人定制燈效
    • 【接口】:3 x USB3.2 Gen2 Type-A、1 x USB3.2 Gen2 Type-C、3.5mm 二合一音頻接口、HDMI 2.1、 RJ45 千兆網口、電源接口
    • 【電池 / 適配器】:86Wh / 240W(19.5V/12.31A)
    • 【首發價 / 現價】:8199 元 / 6920 元

    二、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是如何把 7000 元的游戲本做出萬元本的品質?

    因為最近大家都看過了很多銳龍 7 5800H + RTX 3060 的性能評測了,我們換一個口味,先來看看這款游戲本的外觀設計,我個人感覺應該算是今年見過最有特色的游戲本了。

    首先,我們來看看電腦的 A 面,目前在 7000-8000 元價位的游戲本基本上都會選擇金屬材質,但是如果僅僅是 CNC 拋光的外殼,同樣會顯得較為廉價。而 DELL G15 別出心裁,采用的是高分子聚合物,表面由高精激光切割處理的一體成型外殼,質地堅礪的同時,還不易落指紋。

    而且高分子聚合物中加入了云母礦物填充材料,而且基于環保理念免去了涂料工藝,你能夠看到類白色大理石肌理表面上存在的不規則斑點。同時在 A 面還加入了三角、圓、點與 290 道平行線的「遠征」工業設計語言,構成了一個三角造型,正中的經典 Logo 是黑色拋光。

    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使用的是 LG 的 LGD67E 面板,分辨率 1920×1080,刷新率為 165Hz、擁有 3ms 快速響應時間,支持防眩光和硬件級防藍光。

    從紅蜘蛛 X 的檢測數據來看,覆蓋 97%sRGB、伽馬曲線貼合 2.2 光度、屏幕峰值亮度 356.3nits、對比度 890:1、白點落在 7000K(稍冷)、色準 ΔE 平均 0.67。同價位下這塊屏幕算是較為優異,但是對標 8K-10K 的旗艦游戲本,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因為目前 9000 元級的 RTX 3060 游戲本普遍采用了 2.5K 的 16:10 屏幕,甚至部分還有 500nits、HDR400,當然成本也會陡然提高。

    電腦的攝像頭位于頂部,旁邊配有一個白色的工作指示燈以及兩個麥克風組成的拾音陣列。屏幕的底框上擁有一個 DELL 的標志,與此靠近的 C 面掌托部分預留了眾多的散熱進風隔柵。

    在 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的鍵盤區域,使用的是全鍵盤的布局:自帶數字小鍵盤、觸控板左移、1.4mm 長鍵程。鍵帽的尺寸也比較合適,而且布局規整,強迫癥應該會比較喜歡。從實用角度來說,我個人還是推薦上下左右的導航鍵可以考慮下置一個身位,放下大尺寸鍵帽。

    這款鍵盤在燈效方面擁有四區域 RGB 背光,同時調節軟件直接使用的是 AWCC 外星人智控中心,內嵌了 AlienFX 外星人定制燈效,可以同 190+ 款游戲深度聯動,畢竟玩燈,外星人是專業的。

    其他細節方面,你可以看到 WSAD 的鍵位上擁有了便于定位的標記和盲點,左下角的紅色 G 字 Logo 是蝕刻工藝,掌托的右下角還有 NVIDIA GeForce RTX 和 AMD 銳龍 7 的字樣,不過未來隨著 AMD 的 RX 6000M 系列游戲本顯卡進場,估計兩家這樣的強強聯合可能有所影響了。

    中框方面,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 也很有特色,你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中框腰線的凌厲,連格柵都被一分為二,而且淺色看起來也不至于那么厚重。在接口方面,擁有 3 x USB3.2 Gen2 Type-A、1 x USB3.2 Gen2 Type-C(DP 1.4)、3.5mm 二合一音頻接口、HDMI 2.1、 RJ45 千兆網口以及電源接口。

    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的最大開合角度,大概是 135° 左右。同時在右側轉軸的下方還有一個極具辨識度的「G」字標志。在散熱開孔方面,散熱進風主要是頂部和底部,出風口則分列于左右和尾部。

    最后,我們來看看 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的 D 面,出于散熱進風的考量,散熱的隔柵開孔都較大,同時上下的腳墊也能夠為底部留出一定的散熱空間。

    接下來,我們打開 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的底蓋看看它的內部構造。底蓋上共有 8 顆螺絲,其中底部的 4 顆螺絲不可完整拆卸,擰松之后就會將底蓋頂起,開蓋非常的方便。

    開蓋之后,可以看到 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的構造設計還是有些獨特,它采用了雙面主板的設計,CPU、GPU 和散熱模組都位于內側。外側則是一大一小兩個異型主板構成(黃色)。電池(紫色)位于底部,左右兩側則是揚聲器(橘色)。

    在散熱系統上,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采用了雙風扇四區域散熱架構,散熱的銅管都位于內側,而且還使用了散熱純銅散熱鰭片 + 106 片液晶高分子聚合物冰翼。在風扇組件上,風扇葉片數量增加了 23%、風扇葉片直徑葉提升 14%。

    而且在功能上,可以通過鍵盤的 Fn 組合鍵啟動 G 模式(高性能),直接把風扇轉速拉滿。或者也可以在 Alienaware Command Center 中進行手動設置,有一說一,外星人的操作界面真的很對我的胃口。

    【內存方面】,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使用的是兩根鎂光的 8GB DDR4-3200MHz 內存條,型號為 MTA4ATF1G64HZ-3G2E2,單面 B-die 顆粒。如果有更高性能追求的同學,可以考慮上一對 16GB 的高頻內存組成 32GB 的雙通道。

    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共有兩個 M.2 SSD 插槽,左側插槽表面還有一個帶導熱硅脂墊的金屬遮罩。打開遮罩就能看到一個三星 PM991a NVMe SSD,這款【固態硬盤】很少見,因為它不是常見的2280,而是最短的 2230 規格,基本上和無線網卡一個尺寸了。

    為什么會選擇這種小尺寸的固態呢?我發現在安裝 2280 標準長度的固態硬盤時,固定螺絲空位已經超限,說明這個 M.2 插槽只能滿足 2230 和 2260,大家在選購的時候切記注意不要買錯尺寸。

    【網卡】方面,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使用的是 Killer 1650x 無線網卡,也就是大家經常見到的 AX200NGW,支持 WiFi 6。

    最后在【電池】上,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搭載了 86Wh 的鋰離子電池組,電池容量還是比較扎實,后面的續航測試中就大放異彩了。

    三、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的 5800H + RTX 3060 性能釋放如何?

    看完了 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的獨具特色的外觀設計和清晰規整的內部構造之后,我們來全方位的測試一下它的性能表現。

    1??【CPU】:在處理器方面,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搭載了 AMD 銳龍 7 5800H 移動處理器,基于 Zen 3 架構,8 核心 16 線程,7nm 制程工藝,主頻 3.2GHz,最大睿頻 4.4GHz,三級緩存 16MB,TDP 45W。CPU-Z 的性能測試,單核測試得分 540.5 分,多核性能 5551.3 分。GeekBench 5 單核性能得分 1418 分,多核性能得分 7278 分。在CINEBENCHR15 的 OpenGL 測試結果為 113.81fps,CPU 測試結果為 1995cb,CINEBENCH R20 的測試結果得分為 4394cb,CINEBENCH R23 測試中,單核性能得分 1371pts,多核性能得分 11254pts。

    從數據來看,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的 5800H 性能釋放還是對得起價格,但是相比于同處理器的萬元旗艦游戲本還有 5%-6% 的性能差距。當然一分錢一分貨,我覺得這也和處理器的體質、處理器頻率的調校、BIOS 的優化有關系。順便給大家介紹一下 Dell 的 BIOS 更新教程,進入「Dell 官網」→「產品支持」,輸入筆記本電腦底部的「戴爾服務標簽序列號(ST)」,選擇「驅動程序和下載」 ,就能夠看到最新版本的 BIOS 固件。下載之后直接安裝固件,不需要過去那種需要進 BIOS 用 U 盤安裝的繁瑣方式了。

    下圖中的數據對比來看,主要是多核性能還不錯,單核性能有待加強,考慮到后者的價格只有前者的 30% 甚至 50%,所以性價比還是占優。因為我這臺是工程樣機,據說在 7 月份會更新 BIOS,進一步優化性能釋放,入手的同學可以關注一波。

    通過 CINEBENCH R15 進行 20 次的連續測試可以看到,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的銳龍 7 5800H 釋放了 1961-2000cb 的性能區間,最大衰減幅度在 1.95%,性能的持續輸出還是比較穩定。

    2??【顯卡】:顯卡方面,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搭載了 NVIDIA GeForce RTX 3060 Laptop GPU,早期版本是 80W(基礎) + 15W(動態) 。后來在 6 月份這個系列顯卡配置進行了升級,基礎功耗達到了 115W,搭配 Dynamic Boost 2.0,最高可以達到 125W。在 3DMark 測試中,Fire Strike Ultra 的 DX11 場景下得分為 5319 分;Time Spy Extreme 的 DX12 測試場景得分為 4085 分;Port Royal 光追場景的分為 5063 分。

    我們把不同功耗 RTX 3060 的測試數據進行對比,可以看到 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所搭載的 125W RTX 3060 在性能方面,介于 105W 和 130W 之間。這再次說明,大家在挑選顯卡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功耗,功耗的大小幾乎與性能正相關。

    「實時光線追蹤技術」方面,125W 的 RTX 3060 Laptop GPU 相比于 20 系列有了較大的提升,因為光線追蹤是幀率的負優化,開啟光追特效之后的幀率驟減,但衰減的幅度取決于光線追蹤的計算量和顯卡的規格。一般來說顯卡規格越高、功耗越大,衰減的程度越小。

    「DLSS 2.0」方面,通過下圖可以看到在多款 3A 游戲大作中,125W 的 RTX 3060 在開啟 DLSS 2.0 后畫面幀率得到了不同幅度地提升。其中《賽博朋克2077》中,1080P 分辨率 + 最強光線追蹤下僅有 26FPS 的幀率,DLSS 2.0 超級性能的幀率直接提升到了 55FPS,《地鐵:離去》也是類似的情況。雖然目前許多 RTX 3060 高端游戲本都采用了 2.5K 的高分屏,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如果不開啟 DLSS ,基本保障不了最高畫質+最強光追下的 60FPS 流暢性。因此個人以為,RTX 3060 更適合 1080P,2.5K 最好搭配 RTX 3070。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實際的游戲表現,主要對比 RTX 3060(105W)、 RTX 3060(125W)、RTX 3060(130W) 、RTX 3070(95W)在 1080P 分辨率下的表現 。《控制》的高畫質下,所有顯卡都能夠流暢的運行。加入高光追選項之后,所有顯卡均未達到 60fps 的及格線。在開啟 DLSS 后,基本消解了光線追蹤帶來的負面系數,大家都能維持在 80-90fps 左右。

    第二款游戲使用的是《古墓麗影:暗影》的內置游戲性能測試 DEMO,可以看到在 1080P + 最高畫質,大家都能夠流暢運行。不過加入光追選項后,125W 的 RTX 3060 有些吃力,不過在開啟 DLSS 后有所緩解。

    《賽博朋克2077》的固定場景測試,不打開光追特效時,1080P + 超級畫質下 RTX 3060(125W) 能夠流暢運行,而打開超級光追后特效基本就只有 30fps。開啟 DLSS 2.0 后直接提升 150-200%,基本上都能流暢地運行了。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冷戰》的 1080P / 60fps 光追推薦配置為 RTX 3070,但實測 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的 RTX 3060(125W) 表現也非常不錯,在究極畫質+究極光追下,依舊能夠達到 77fps 的流暢水平,開啟 DLSS 2.0 后甚至可以破百。

    最后測試新一代顯卡殺手——《地鐵:離去》,它內置了 Benchmark,一共有 Extreme、Ultra、High 三個畫質檔位,分別對應高中低三檔的光追特效。可以看到在 Extreme(高光追) 畫質下只有 27fps,開了 DLSS 2.0 能夠到達 52fps。Ultra(中光追)畫質下也能達到 50fps 左右,開 DLSS 就能夠得到 70fps。如果是 High(低光追)畫質下,不開 DLSS 都能夠流暢運行了。

    我們把前面幾項 3A 大作的測試數據進行對比,可以看到在《賽博朋克 2077》、《控制》、《古墓麗影:暗影》 、《使命召喚 17》、《地鐵:離去》等游戲的最高畫質測試中,RTX 3060 相比于 RTX 2060 提升明顯,同時功耗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總體來說,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的 125W RTX 3060 表現要優于 105W,不過 130W 的雞血版還是更強一些,希望后續 7 月份的 BIOS 跟進優化。

    3??【內存測試】:接下來,我們通過 AIDA64 測試看看內存性能,內存時序為 22-22-22-52 CR1,讀取速率為 43862MB/s、寫入速率為 32515MB/s、復制速率為 37944MB/s、時延 91.7ns。L3 Cache 的讀 / 寫 / 拷貝數據分別為 352.46GB/s、394.66GB/s、392.38GB/s。

    4??【硬盤測試】:在硬盤方面,R9000K 2021 使用的是「三星 PM991a NVMe 固態硬盤」(前圖橘色部分),容量為 512GB,使用的 NVM Express 1.4 標準。在 AS SSD BenchMark、ATTO 磁盤基本測試等軟件的理論性能測試中可以看到,硬盤的讀取所在 2500-3100MB/s,寫入速率在 1100-1600MB/s。

    5??【整體性能】:整體性能方面,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在 PCMark10 EXTENDED 的基準測試場景中,總體得分 7881 分,基本功能得分 8807 分,生產力得分 8816 分,數位內容創作得分 8696 分,游戲得分 15445 分。

    6??【烤機表現】:最后我們通過烤機來看看 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的烤機散熱效果,在室內溫度 26℃ 的環境中用 AIDA64 單烤 FPU,可以看到 CPU 的溫度在 75℃ 比較穩定,CPU 的核心頻率一直穩定在 3.697GHz,功耗維持在 64.83W 左右。而單烤GPU 的功耗穩定在 125W 左右,GPU 溫度也僅有 41℃,這散熱效率相當的夸張了。

    Furmark+AIDA64(FPU) 雙烤測試 30 分鐘后,CPU 主頻維持在 3.422GHz、CPU 初始功耗維持到 53.95W 左右,CPU 溫度為 76℃。GPU 功耗為 115-120W,GPU 溫度為 56℃,CPU + GPU 的總功耗為 170W。通過紅外線熱成像儀觀察,可以看到雙烤時的 C 面 和 D 面的最高溫度也就 52-54℃。在噪音方面,開啟高性能 G 模式后,確實會稍微吵鬧一些,不過在日常使用時只有少數時候會觸發這種散熱負載,也建議大家搭配耳機一起享用。

    7??【充電續航】: 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使用的是 19.5V × 12.31A=240W 功率的電源適配器,適配器的體積和重量都比較夸張,我覺得這是 Dell 需要花功夫完善的地方。

    在電池方面,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擁有 86Wh 的大容量,我們借助 PCMark 10 的現代辦公場景測試極限續航表現(最低亮度 / 飛行模式 / 節電模式),可以看到筆記本從 100% 放電至 3%,續航時間為 8 小時 53 分鐘。這在游戲本中的表現算是相當出色的,即使是面對商務本也有一戰之力,這也得益于 AMD 銳龍 7 5800H 在功耗控制上的優勢。

    四、如何評價 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這款游戲本?

    看完了本文的評測之后,我們來總結一下 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的使用體驗。從【產品優勢】上來看,這款筆記本最大的優勢就是超高的性價比了,畢竟在主要硬件同配置的情況下,要比旗艦級游戲本便宜 30-50%。要知道在過去,這些都是藍天系方案才能有的性價比,居然能夠在 DELL 的 G 系列上見到,真是非常難得了。擱平時,你要告訴我 7000 元不到就能買到 Dell 的 RTX3060,我真覺得撞鬼了。而且這款筆記本還使用了 Alienware 的設計思路和軟件賦能,讓你擁有近乎低配版外星人的散熱和軟件體驗。最后,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在做工上還是相當的扎實,可以看得出 Dell 是花了心思了,至少對我這個顏狗來說很有殺傷力。

    當然,我覺得 DELL 游匣 G15 銳龍版也有一些【值得改進】之處,首先是這款游戲本的性價比出色,但是在性能釋放上相比于高規格的游戲本和大功耗的 RTX 3060 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希望能夠在后期通過 BIOS 的更新,優化筆記本的性能釋放。其次,游戲本的散熱性能出色,但是它的機體還維持著傳統的游戲本厚度,目前競品們都開始走輕薄化的路線了,同時在充電器尺寸上也應當有所精簡。最后是屏幕、內存等硬件方面,7000 元不到游匣 G15 銳龍版尚可以比拼性價比,但是 intel 第十一代酷睿處理器的版本接近 8000 元的定價還在沿用去年的屏幕規格,屬實有些說不過去了。畢竟大陸的游戲本品牌已經虎視眈眈許久,Dell 能否維護住自己的游戲本旗艦擔當,我們還得看后續發展了。我個人偏向于 Dell 在憋大招,畢竟 AMD 6000M 系列顯卡已經開始鋪貨,期待未來的神仙大戰。

    最后,Dell 在 618 期間游匣 G15 擁有 3 期免息,曬單還會送一個初音未來定制背包,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關注一波。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