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學生本、商務本、設計師電腦、電競游戲本……在筆記本市場里,針對不同人群定位的產品比比皆是,但是對于擁有廣泛受眾群體的“二次元”領域來說,卻至今沒有一個為他們打造的專屬電腦。其實對于二次元、游戲玩家來說,“GeForceRTX游戲筆記本電腦,RTX.It's On”已然成為信仰。

      而隨著華碩天選游戲本的推出,這種局面將得到改觀。這款產品是首款二次元定位游戲本,專為二次元用戶和游戲玩家量身定制。因此,除了具備游戲本該有的屬性之外,華碩天選還設計了自主的虛擬形象——天選姬。可以說是塑造了一款全新概念的、具有超凡辨識度的新產品。

      此外,華碩天選游戲本除了獨特定位,還是首款采用AMD Ryzen 7 4800H處理器的游戲本,這顆8核16線程的移動級標壓處理器的性能表現值得期待!

      接下來就讓我們通過本篇評測,一起揭開這款新品的神秘面紗吧。

    ·外觀設計極具辨識度

      天選無疑是華碩全新推出的一個系列。在品牌塑造方面,華碩可謂是高手中的高手。旗下的ROG、飛行堡壘、a豆等等,都是業界耳熟能詳的大IP。

      “天選”如何?

      首先,我覺得這個名字很好記,能夠很快給用戶留下印象并產生認知;其次,產品本身在外觀設計上極具辨識度,采用了全新logo和設計語言;此外,這款產品又是面向受眾群體頗為廣泛的二次元和游戲人群,只要給一個合理的配置、價格,相信取得成功并不難。

      天選游戲本共有兩種配色,一種為元氣藍,另外一種就是今天評測拿到的鈦空灰。其頂蓋設計風格比較硬核,四個邊角采用了較為鋒利的切割處理,并且配以螺鉚做裝飾,整體給人的感覺非常硬朗。

      頂蓋正中位置設計有天選品牌的logo,直觀明了。面板下部采用了華碩專利的梯形切割,使得出風口不被面板遮擋,從而提升散熱效率。

      屏軸阻尼控制的非常不錯,所以單手開合屏幕沒有任何問題。掀起屏幕,可以看到三邊窄邊框的設計。同時也可以看到,上邊框正中位置做了一定程度的加寬,使得攝像頭模組得以安置,也一定程度上方便屏幕開合。

      接口配置上,華碩天選游戲本提供了各類常用接口。機身右側設計了1個USB 2.0接口方便連接鍵鼠,同時在靠近尾部的區域設計了安全鎖孔。

      機身左側是接口分布的主要區域。包括電源插孔、標準的網口、HDMI 2.0b接口、2個USB 3.2 Gen 1 TYPE-A接口,1個USB 3.2 Gen 2 TYPE-C接口,同時支持DP 1.4視頻輸出,此外還配有1個3.5mm耳機麥克風插孔。

      可以看到,華碩天選游戲本在接口擴展性上做的非常出色,豐富的視頻輸出接口可以允許用戶接駁更多的顯示設備;USB接口能夠提供足夠快的數據傳輸能力。同時,在整體接口布局上也較為合理,給用戶帶來使用上的便利。

    ·1.8mm鍵程帶來出色手感

      對于游戲本來說,人機交互最為頻繁的區域自然是鍵盤,所以鍵盤手感是否舒適,自然也會影響到游戲玩家的體驗。

      華碩天選游戲本采用了1.8mm鍵程鍵盤,并且在鍵帽表面做了0.25mm的曲面,手指放在鍵帽上感覺非常貼合,同時配合鮮明的力反饋,給玩家帶來非常不錯的敲擊體驗。此外,華碩還采用了OverStroke快速響應技術,使鍵盤的觸發反饋更為敏捷,為游戲玩家掃除影響手感的一切障礙。

      細節方面,華碩天選游戲本做的也很到位。首先我們可以看到WASD四個與游戲相關的主要鍵位采用了透明鍵帽設計,同時這款機器還支持RGB背光,具備三檔亮度調節,支持單區背光調節,玩家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定制不同的背光方案。

      此外,天選游戲本還配置了獨立的六邊形電源鍵,以及獨立的數字鍵區,給用戶帶來輸入上的便利性。

      另外可以從C面面板細節看到,華碩在面板質感的塑造上下了極大功夫,僅僅是表面紋理就設計了三種不同類型,包括縱向拉絲紋理、橫向拉絲紋理,以及獨特的條狀紋理,這種不同紋理間的對撞,加上一些立體化的塑造,使得整個C面更具動感,更符合二次元、游戲玩家這樣的較為年輕的群體個性。

      天選游戲本的觸控板區域采用了傳統左右鍵分離式設計,相對于時下流行的一體化觸控板來說,傳統觸控板的操控更為精確,不易發生誤觸,也是不少用戶所喜歡的設計。另外可以看到,華碩針對這款機器鍵盤的空格鍵進行了加寬,在細節上提升了操控體驗。尤其是對于玩CS、魔獸這類游戲的玩家來說,經常有事沒事都要按空格鍵跳一跳,所以增大空格鍵對這類用戶來說很有意義。

    ·144Hz刷新率顯示屏 支持Adaptive-sync

      除了鍵盤之外,顯示屏素質對于游戲玩家而言也非常重要。華碩天選在屏幕配置上可謂是相當專業,采用了144Hz刷新率IPS面板,并且支持Adaptive-sync技術,有效消除畫面撕裂,帶來更好的觀感體驗。

      使用60Hz顯示器玩FPS游戲的朋友可能都遇到過畫面撕裂現象,在快速移動鼠標轉換鏡頭的時候,畫面會出現撕裂現象,嚴重影響游戲體驗,而144Hz刷新率+Adaptive-sync技術,可以完全杜絕這種現象發生,因而也是很多電競選手的標準配置。

      此外,這款機器采用了15.6英寸顯示屏,擁有1920×1080分辨率,這個組合也是最為舒適的屏幕尺寸與分辨率配比,既能夠給用戶帶來足夠好的觀看體驗,同時也不會影響到顯卡性能的發揮,可謂一舉兩得。

    ·顯卡與實際游戲性能評估

      華碩天選定位于游戲本,因此在顯卡上配置了NVIDIA GeForce RTX 2060獨顯,接下來看看RTX 2060獨顯的情況。

      其實RTX 2060獨顯對于用戶來說已經非常熟悉了,它擁有1920個流處理器、192bit顯存位寬、6GB GDDR6顯存,核心頻率1105MHz、顯存頻率1405MHz,Boost頻率1450MHz,整體規格處于目前主流游戲本顯卡的中高端水準。同時,它也支持光線追蹤技術。

    難以置信的快速、強勁、安靜。實時光線追蹤和AI,外加輕薄的設計,全部依托于NVIDIATuring GPU架構和RTX平臺。享受出色游戲體驗,盡在GeForceRTX游戲筆記本電腦。堪稱創世之作的光線追蹤游戲筆記本電腦—它模擬真實的光線表現,為具有視覺沖擊力的游戲帶來電影畫質般的實時渲染。

      在3DMark測試中,考慮到RTX 2060獨顯的特性,我們分別使用了三種模式:光追測試的Port Royal、DX12測試的Time Spy,以及常規性能評估基準的Fire Strike Extreme。

      就顯卡圖形分數來看,Port Royal得分3614分,Time Spy得分6381分,FSE得分7887分,說明RTX 2060獨顯能夠勝任基本的光線追蹤游戲需求,能夠很好的勝任DX12特效運行,并且能夠在高畫質下勝任目前95%以上游戲的流暢運行。

    ·游戲性能實測

      理論性能了解之后,看看華碩天選對于實際游戲的支持究竟如何?

      之前提到,華碩天選支持144Hz刷新率以及Adaptive-sync技術,雙重保障可以確保游戲在高幀數下運行時,畫面不會出現撕裂的情況。比如《CS:GO》這款游戲,其在RTX 2060顯卡環境中運行幀率高達200fps以上,單靠144Hz刷新率可能還是會出現畫面撕裂現象,但是有Adaptive-sync技術的保障之后,游戲體驗期間沒有任何畫面撕裂現象發生,體驗非常流暢。

      對于硬件要求比較高的游戲而言,華碩天選這套配置也能夠提供流暢體驗。比如《刺客信條:奧德賽》,這款游戲對于硬件要求比較高,在極高畫質下實測平均幀數為49fps,能夠較為流暢的運行這款游戲。

      而《古墓麗影:暗影》雖然支持DX12以及光追特效,但由于對硬件性能要求不算特別高,所以在華碩天選上可以達到平均82fps的流暢度,體驗非常理想。另外我們可以看看開啟和關閉光線追蹤時的畫面差異,總體來說,光線追蹤開啟后,整個場景的光照效果更加自然,更符合真是環境。

    光線追蹤關閉

    光線追蹤開啟

      最后來看看《全面戰爭:三國》的測試,為什么要選這款游戲呢?

      《全面戰爭:三國》對于硬件性能要求的下限比較低,但上限卻很高,而且是少數對于處理器物理性能極為依賴的游戲,因為大量戰爭場景下的物理碰撞、粒子特效都需要處理器的物理性能加以渲染,所以這也是考量AMD Ryzen 7 4800H處理器物理性能的一個不錯的平臺。

      《全面戰爭:三國》提供了三種測試模式,從上到下分別是戰爭模式,它主要測試處理器的物理性能;接下來是王朝模式,同樣是更依賴處理器物理性能;最后是戰役模式,主要是對大地圖場景的渲染,這部分更依賴顯卡的圖形性能。通過測試,我們可以看到三個模式的平均幀數分別為:52.7fps,69fps,以及52.9fps。所以華碩天選運行《全面戰爭:三國》這樣的同時需要大量物理渲染和圖形渲染的游戲也不成問題。

    ·AMD Ryzen 7 4800H處理器性能評估

      華碩天選游戲本搭載了AMD Ryzen 7 4800H處理器,這顆8核16線程處理器的性能表現究竟如何呢?

      AMD Ryzen 7 4800H處理器基于臺積電先進的7nm FinFET制程工藝打造,8核16線程。其默認主頻為2.9GHz,加速頻率最高可達4.2GHz,標準TDP 45W,cTDP可做35-45W調整,同時還擁有8MB三級緩存。

      在CINEBENCH測試環境中,R15測試結果為:多核1881cb,單核191cb;R20測試結果為:多核4110cb,單核477cb。從整體性能表現來看,AMD Ryzen 7 4800H處理器超越了目前主流的九代酷睿處理器,性能表現極佳!

      需要說明的是:本次測試均是在華碩天選的高性能環境下測試,R15測試結果值為10次連續測試中的最高值。CINEBENCH多核測試結果會出現50-100分左右的波動,單核測試結果會出現5-10分的波動,均屬于正常情況。

    ·其它性能評估

      本次我們拿到的華碩天選除了配置有AMD Ryzen 7 4800H處理器和RTX 2060獨顯之外,還搭載了8GB DDR4 3200MHz內存,以及512GB SSD。


      硬盤方面,實測持續讀取1555.1MB/s、持續寫入1044.4MB/s,4K隨機讀取40.05MB/s、4K隨機寫入73.06MB/s。從測試成績來看,這款固態硬盤能夠滿足日常的應用需求。

      考慮到華碩天選本身的定位,可能會有不少用戶的工作會涉及到渲染類的應用,所以我們使用Octanebench對機器的圖形渲染能力進行了評估,實測其評分高達144.75分,應對2D、3D圖片渲染,或者是1080P、2K、4K視頻渲染也不是太大問題,能夠給用戶帶來高校體驗。

      綜合性能方面,我們使用PCMark 10的Extended模式對其進行了評估。從結果可以看到,華碩天選在常用基本功能,包含Web瀏覽、視頻會議、應用程序啟動等得分為9180分,這個分數在目前的游戲本產品中表現極佳;而在生產力項目測試中得分為7522分,說明其完成電子表格、文檔工作沒有壓力;數位內容創作方面,得益于RTX 2060獨顯的加持以及AMD Ryzen 7 4800H處理器出色的物理渲染能力,其評分高達6533分,說明其完成圖片、視頻、圖形渲染等工作毫無壓力;另外其游戲性能評分也達到了12097分,圖形和物理分數表現均衡,應對目前絕大部分游戲都能在高畫質下提供流暢體驗。

    ·整機散熱設計一覽

      針對游戲本,散熱自然是不少用戶關注的問題,那么華碩天選的散熱效率如何呢?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這款機器在機身底部采用了頗具科技感的六邊形網格進風口設計,既具有美感,同時又提供了足夠大的面積,使得風道循環更為通暢。此外,在機身右側、以及尾部的左右兩側都設計有出風口。并且之前也提到了,在頂蓋上華碩天選使用了華碩專利的梯形切割處理,使出風口不被面板遮擋,從而保證散熱效率。

      而在內部設計上,華碩天選采用了雙風扇四熱管散熱模組。

      在散熱測試中,我們使用AIDA 64和Furmark對其進行了雙拷機測試。其處理器平均核心溫度為93.3℃左右,顯卡溫度為84℃,處理器TDP穩定在35-37W附近,頻率保持在2.8-2.9GHz附近。

    ·評測總結

      華碩天選可以說是近期市場上一款比較獨特的產品。首先它的定位第一次將目標鎖定在了二次元群體。事實上這個群體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而二次元文化在各個文化領域中也具有極高的影響力,華碩能夠很有針對性的抓住這樣一個群體,再配上出色的硬件配置,如果再有一個合理的價格,相信華碩天選很快就能打開市場。


      其次,華碩天選采用了AMD處理器+NV顯卡的硬件組合,這種組合不多見,但卻能夠很好的幫助產品在價格與性能方面取得更好的平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高性價比。

      此外,華碩天選還是首款搭載AMD Ryzen 7 4800H處理器的游戲本,也是業界首個8核心移動標壓處理器游戲本,從我們的實測結果來看,其處理器計算能力達到了目前業界很高的水準,能夠給用戶帶來更好的綜合性體驗。

    022年現階段為止5000元價位最香神機華碩無雙終于來了!

    猶記得3月10號第一次看到官方海報時,我跟同事探討,“如果無雙延續之前無畏的性價比,然后再有稍許突破的話,這個機器就‘無敵’”。結果現在看來華碩確實是不想給別人太多機會,單就2.8K OLED屏+120Hz刷新率這一點,同級別就已經罕有對手了。而且它還在搭載12代標壓酷睿的基礎上,把首發價格按到了5000元以內,只能感慨一聲“華碩還真是個狠人!”

    此外不得不說,華碩做筆記本真的是“能伸能縮”。高端的ROG把配置、硬件、設計打到極致,在玩家群體中樹立起信仰般的品牌認同感;而主流價位的無畏、無雙系列竟然也“敢”把配置拉滿,真讓人有一種“忍不住掏錢”的沖動。總之千言萬語一句話就是,“心都掏給你看了,還有啥可說的?”

    01 以精致細節設計打動用戶

    首先從外觀設計上來說,這次的無雙就“直擊靈魂”,畢竟它是通過了英特爾Evo嚴苛認證的產品,總體品質有著可靠保障。

    一般來說5000以內筆記本電腦,尤其是這種配色比較深的產品都有一個普遍毛病:廉價感。即便是使用金屬材質,也會因為漆面工藝問題產生強烈的塑料感。反觀這次的無雙完全沒有這種感覺,金屬材質漆面噴涂細膩,質感出眾,單看材質和質感說這臺筆記本賣8000也沒啥毛病。如果非要挑刺的話,實際使用下來深色還是比較容易沾手印,不過筆者個人手汗比較重,可能這個問題會比較明顯。

    設計的細節往往決定了最終觀感體驗的優劣,華碩無雙A面右側正中位置的A面CNC浮雕精刻LOGO給這個系列增添了品質感。無雙的LOGO設計和此前相比略有一些差異,整體由矩形變為梯形,更具動感。同時條紋裝飾也變得更加多元化,再加上一些品牌語音和精神的傳遞,其整體細節更加精致。

    本次評測,我拿到的是15.6英寸版本,第一眼看去,機身設計纖薄干練,厚度約為17.9mm,重量約1.8kg。我讓我的女性同事體驗了一下,她覺得“攜帶起來重量不是問題,但可能得拿個大點的手提包或直接上雙肩背。”而我個人來說則沒有任何攜帶方面的壓力,畢竟損失些許攜帶性而獲得15.6英寸大屏體驗“這筆生意”,還是相當值的。

    02 5000以內竟然配雙雷電4

    擴展性方面同樣也有讓人驚喜的地方。

    不過當我看到機身左邊配有USB 2.0接口的時候,還是略有一些遺憾,但是想到USB 2.0接口用來接無線鍵鼠的接收器,就覺得一點也不虧。

    右側接口最大亮點是雙雷電4配置,對此我只能表示“真香”。

    目前,5000元以內筆記本上雷電4的就不多見,上雙雷電4的恐怕只有華碩無雙和華碩無雙系列的其它兄弟機型了吧。這個價位大多數能配個全功能TYPE-C就燒高香,而華碩無雙直給雙雷電4,一下就把“高性價比筆記本”的定義給拉上了一個層次。

    此外,其右側還配有3.5mm音頻插孔,1個USB 3.2 Gen 1 TYPE-A和1個支持4K@60fps的HDMI 2.0。而且最重要的是,華碩無雙沒有讓人討厭的右側出風口設計。

    03 大尺寸鍵帽與觸控板加強操控體驗

    掀開屏幕,整個C面設計呈現在眼前。

    其焦點在于左上角橘紅色的Esc鍵,以及斜紋裝飾的Enter鍵。鍵盤整體排布規整,方向鍵雖然為半高,但周邊區域相對開闊,不必擔心誤觸其它按鍵。同時它也帶有獨立數字鍵區,方便用戶輸入賬號、密碼。機器的電源鍵位于鍵盤區域右上角,需要注意的是,華碩無雙開機時要長按電源鍵,快速點按的話,反正我自己試了幾次都開不了機,搞的我還以為是出了故障。

    鍵盤按鍵鍵程為1.4mm,偏短,觸發響應迅速,按鍵彈性干脆利落不粘滯,敲擊手感舒適。而且這款鍵盤采用了大尺寸鍵帽,以及19.05mm全尺寸間距設計,輸入效率高、誤觸率低。

    仔細觀察,鍵帽表面有略微的弧度設計,官方給出的數據是0.2mm下凹弧面,因此更加貼合指腹。配合5.9英寸大尺寸觸控板,以及Windows系統多重手勢控制,熟悉之后可以拋開鼠標獨立使用。這塊觸控板表面細膩順滑,觸感柔和,實際操控感受極佳,定位精準。

    另外大家從上圖也可以看到,觸控板與鍵盤相接區域的面板上,也有一些細節裝飾紋理,類似標尺刻度。它的左側印有“READY TO EXPLORE”字樣,最右側印有“SOUND BY Harman Kardon”字樣。正是這一個個精巧細節串連起來,華碩無雙滿滿的誠意才浮現在用戶眼前。

    04 首款120Hz OLED屏 素質驚艷

    接下來要說說華碩無雙最大賣點之一,那就是高素質OLED顯示屏。

    近年來,筆記本電腦屏幕不斷進化,先是在分辨率上不斷提升,再是強化了刷新率、亮度、色準、色域等參數。而從去年開始,華碩率先布局OLED屏筆記本,并且直接將OLED屏筆記本的價格做到5000價位段,對此做法,廣大消費者已經用實際消費能力給出回應。而今年華碩無雙加量不加價,OLED屏直接“殺到”4000價位段,屬實彪悍,目前廣大消費者們繼續用消費能力予以致敬,稍不注意搶購按鈕就變灰色給你看。

    華碩無雙這塊屏幕擁有2.8K 2880×1620分辨率,比例為16:9,支持100% DCI-P3色域覆蓋,并且提供了四種色域切換。這細節都被你算到了?

    支持色域切換

    它通過了HDR 600認證,開啟HDR后峰值亮度可達600nits,支持10-bit色深,響應時間只有0.2ms,而且這也是業界第一款120Hz刷新率OLED屏。從實際測試可以看到,120Hz刷新率下,屏幕動態效果非常順滑,沒有任何拖影,觀感體驗絕佳,同時這款機器還支持可變刷新率,不插電情況下切換到60Hz會更加省電。

    支持可變刷新率

    此外,這塊屏幕支持DC調光,通過了PANTONE專業色彩認證,并且支持萊茵硬件級低藍光認證,總體規格在這個價位暫無對手。

    當然有的朋友可能會覺得OLED容易燒屏,其實這一點大可放心,一是華碩無雙這塊OLED屏采用了已經經過市場檢驗的、成熟的三星E4材料;再一個是華碩為其專門定制了OLED Care技術到MyASUS控制中心里,可以實現智能化的屏幕保護,有效延長OLED屏壽命。

    ASUS OLED Care技術

    同時通過像素級補償技術,可以智能監測像素老化情況,并通過算法進行補償,恢復更準確的色彩表現。在MyASUS控制中心對應功能模塊下,你可以對像素刷新、像素偏移、自動隱藏任務欄、出廠默認開啟暗色模式等功能進行設置,多重防護措施避免燒屏。

    華碩無雙屏幕部分還采用了三邊窄邊框設計,不過頂部正中位置還是保留了攝像頭與麥克風模組。考慮到用戶隱私安全,華碩為無雙設計了雙重物理保護,首先為攝像頭配備了實體遮罩,以鮮明的橘黃色做為提示,物理層面斷絕黑客窺探可能;其次在F9、F10鍵上設置了麥克風和攝像頭開關鍵,并且貼心的加上了黃色指示燈,避免大家在遠程會議時“社死”。

    其麥克風還支持AI降噪功能,遠程會議、在線視頻時,可以獲得更加清晰的語音通話效果。

    下面通過蜘蛛校色儀來看看華碩無雙屏幕的實測數據,具體如下:

    實測可見,這塊屏幕色域容積為100% sRGB(實際超過100%)、96% AdobeRGB、100% P3,OLED屏幕的色域容積優勢盡顯無疑。在開啟HDR之后,屏幕亮度峰值可達616.92nits。

    色準方面,切換到sRGB色域下,平均色準ΔE值為0.9;Display P3色域下,平均色準ΔE值為0.79,色準表現非常出色。

    05 12代酷睿i5-12500H滿足生產力應用需求

    英特爾12代酷睿處理器看似功耗釋放比較猛烈,但實際上散熱表現比預想好很多,再加上華碩在散熱設計方面的功力,所以無雙直接上了12代酷睿標壓處理器,這也是其高效體驗的根基所在。

    這次評測機型搭載了英特爾12代酷睿i5-12500H處理器,2×8GB DDR4-3200內存(其中8GB為板載),512GB固態硬盤,以及英特爾銳炬Xe核顯,這套配置用來辦公、創作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下面來看看主要硬件的測試情況。

    首先看看處理器性能表現。英特爾12代酷睿i5-12500H處理器為原生12核心16線程設計,其中4個核心為高性能核心(P-Core),睿頻加速最高可達4.5GHz,8個核心為能效核心(E-Core),最大睿頻3.3GHz,并且擁有高達18MB的三級緩存,基礎功耗為45W。

    性能實測部分,首先參考CPU-Z的性能測試,其單處理器性能評分為716.1,多處理器性能評分為6265,單核性能超過AMD銳龍9 6900HS,多核性能與之持平,性能相當強悍。

    CINEBENCH測試標準中,實測CINEBENCH R15多核2090cb、單核251cb;CINEBENCH R20多核4519cb、單核670cb;CINEBENCH R23多核11892pts、單核1740pts。從評分來看,華碩無雙比較充分地發揮出了這顆處理器的單核和多核性能,在CPU性能調校上做得不錯。

    華碩無雙整體定位是生產力工具,日常辦公或者內容創作等應用都十分擅長,因此接下來我們看看它的視頻、渲染和壓縮解壓縮能力究竟如何。

    英特爾12代酷睿處理器進一步加強了視頻編解碼能力,12代酷睿i5-12500H處理器在采用P-Core+E-Core異構設計的同時,通過英特爾線程調度器實現了異構核心的完美調度,所以在視頻編解碼方面可以提供非常不錯的效率。通過x.264 Benchmark測試可見,編碼2500 frames用時40秒,幀率高達61.78fps,視頻編碼效率相對上一代而言提升20%左右。

    物理渲染方面,V-Ray渲染器標準下,實測達到7694 vsamples,說明其擁有比較高效的物理渲染能力,因此華碩無雙在3D渲染、建模等方面也能夠提供不錯的性能支持。

    壓縮/解壓縮效率方面,我們參考7-Zip測試結果。實測其完成10輪壓縮/解壓縮任務耗時僅100.094秒,綜合評分59.903GIPS,相比上一代同級別處理器有較為明顯的提升。

    華碩無雙內存采用了板載+插槽的設計,因此在8GB板載之外,用戶可以自行擴展內存容量。它標配的DDR4內存速度實測比一般機器要快不少,一定程度上也與板載內存有關。

    從AIDA 64存儲性能測試來看,其讀取速度達到44113MB/s,寫入速度44588MB/s,拷貝速度41589MB/s,延遲僅有77.4ns。

    在使用過程中,我將原本16GB內存升級到了40GB,也就是8GB板載+32GB插槽,并且對比了Premiere工程文件打開速度。

    下面是對比結果:

    這個工程文件是4段4K高碼流視頻的一個H.264渲染文件,總容量1.28GB,為了排除緩存對加載速度的影響,我在做時間統計之前先將工程文件反復打開了5次,所以上面的時間是第6次打開工程文件時的用時,8GB+8GB配置下,打開文件需要3.8秒,而8GB+32GB下,打開僅需2.5秒。

    此外,增加內存容量另一大好處是在做類似視頻渲染這樣的重負載應用的同時,也能獲得更加流暢的系統、軟件運行體驗。畢竟增大容量之后,內存總體占用比例降低,使用起來更加游刃有余。

    增加內存前占用比例46%

    增加內存后 占用比例21%

    硬盤存儲方面,華碩無雙搭載了一塊512GB固態硬盤,實測其讀取速度3732.19MB/s,寫入速度3364.84MB/s,4K隨機讀取速度為68.53MB/s,寫入速度為216.61MB/s。

    最后再看看綜合性能表現,這里我們參考CrossMark和PCMark 10的性能測試結果。

    華碩無雙的目標應用場景主要為辦公生產力,而CrossMark正是探究生產力性能的專業Benchmark軟件。在CrossMark測試標準下,整體得分1662分,生產力得分1622分,創造力得分1716分,響應能力得分1623分,這些評分說明華碩無雙具備不錯的生產力應用效率,能夠輕松勝任日常辦公應用,可以較好的承擔視頻剪輯、圖片渲染、3D渲染等重負載應用任務。

    PCMark 10 Work測試標準中,這款產品在常用基本功能,包含Web瀏覽、視頻會議、應用程序啟動等得分10319,說明其完成這些基礎辦公任務沒有任何問題;而在生產力項目測試中得分為7166分,表明其擁有非常高效的電子表格、文檔工作性能;數位內容創作方面,其評分達到6385分,說明其能夠為圖片、視頻、圖形渲染等工作提供優秀的性能支持;其綜合得分為5582分,作為生產力工具而言沒有短板,在辦公效率方面有著出色表現。

    06 散熱表現穩定 續航能力出色

    華碩無雙采用了冰鋒散熱系統,6+8mm雙加粗熱管高效導熱,97片LCP材質曲面扇葉風扇,增大通風量的同時,保持較低的噪音水準。疊加雙出風口設計,可以讓處理器在45W功耗附近穩定釋放性能。此外,這款產品支持三檔性能模式,通過Fn+F即可快速切換,以應對不同使用環境下的性能釋放。

    下面我們通過AIDA 64測試,看看其處理器的散熱和功耗表現。

    在AIDA 64 Stress CPU壓力測試下,處理器12個核心溫度在80℃-92℃之間,功耗穩定在45W附近,頻率穩定在2.54GHz。從TDP釋放和核心溫度來看,華碩無雙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處理器性能得到了較為充分地釋放,同時還能將核心溫度控制在一個不錯的水準,整體散熱表現不錯。

    CPU單烤機測試

    華碩無雙在續航能力方面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這款產品搭載了70Whr大容量鋰電池,通過PCMark 10續航實測,在屏幕亮度70%,120Hz刷新率,音量50%,安靜模式,全程開啟Wi-Fi、藍牙的情況下,續航時間達到9小時49分鐘,輕松滿足一天不插電辦公需求。

    從Windows 11系統記錄的續航時間來看,我們的測試是在下午18點左右開始,到第二天凌晨3點多鐘電量耗盡,歷史9個多小時,這樣的續航能力對于一款120Hz OLED屏,而且還搭載了12代酷睿標壓處理器的筆記本而言,已經足夠出色。

    07 評測總結:華碩無雙的“無雙”之道

    “5千價位最香生產力工具”,怎么樣?大家看完評測是不是對此有了更多的認同感?

    其實想把筆記本電腦的性價比做上去并不難,使用一些“手段”即可達成。但這些“手段”往往經不住人們去細細咀嚼。

    華碩無雙?至少從我個人使用的這兩周來看,模具設計扎實、性能表現穩定、OLED屏觀感舒適、偶爾看看我喜歡的HDR旅拍視頻,真的是一種享受。唯二略微困擾的地方,一是機身表面確實比較容易沾手印;二是屏幕邊框還是能看出5000元價位機型的特征。不過既然定價這么良心,我這兩點困擾確實是太矯情。

    作為一款英特爾Evo認證的產品,華碩無雙在“基礎硬件設施”上其實就已經確保了高規格,畢竟想要通過Evo認證并不容易。而華碩在此基礎之上又進一步提升了諸多甜點元素,比如內存可拓展、可切換色域和刷新率、首款120Hz高刷OLED屏輕薄本、硬件性能和散熱方面的良好調校、以及足夠出色的續航能力,這些要素其實很難在5000元的筆記本上同時看到。而這,正是華碩無雙的“無雙”之道。

    (7892108)

    中關村在線】華碩FX80GM星途版評測:我們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飛行堡壘5這款游戲本產品。從歷史沿革來看,飛行堡壘是5000-8000元華碩主打的普及型游戲本產品線。近年來華碩高端游戲本更換模具的速度幾乎是各家之最,讓另兩家只知道做加減法的微星和雷打不動的外星人設計人員成了尸位素餐的代言人,但在普及型產品線上的改革卻是漸進性的。飛行堡壘系列的外觀一直有一些細小革新,但整體布局和內部布置維持了該定位模具一直以來的傳統。

    華碩飛行堡壘5

    具體而言,我們測試的產品是i7 8750H+GTX1060 6GB的高配版,其實我們手中也有存儲和CPU等級低一檔的中配版,但受制于時間,將在以后為讀者對比分析。由于是系列高配,這款i7 8750H的競爭對象大概覆蓋小米、拯救者、暗影精靈、游匣G7等品牌,相比他們來說,這款5代飛行堡壘擁有以下特點:

    華碩飛行堡壘5

    其一: 整機體積重量控制優秀,裸機重量僅為2.4KG,薄至25毫米,15.6英寸同類型橫向比對比時非常優秀的水平。

    其二: 采用8代酷睿i7 8750H 和GTX1060 6GB 配置組合,8GB DDR4 和256GB NVMe固態硬盤配置不過不失,在配置性能方面實現了主流水平。

    其三: 外觀個性酷炫,繼承了ROG 家族的美學設計理念,擁有酷炫的頂蓋背光和高度優化的C面鍵盤手感,游戲體驗度較好。

    下面,我們結合實際情況來剖析這款產品的內外各方面表現。

    筆者從正式開始使用這款筆記本到現在已經有二十余日,最開始啟封她的理由就是——輕。雖然筆者日常可以解除到較多的游戲筆記本,但局限在某一時間點上可供出差選擇的范圍并不大。

    出差長春參加Intel發布會

    最近二十余日,筆者出差兩次——7月30日在長春舉行的全球老虎日保護活動(Intel參加)和8月3到6日在上海舉行的ChinaJoy展會。筆者的使用需求有且僅有三條——能中等以上畫質運行《守望先鋒》(勞逸結合)、有能力批量處理D850\D5 的Raw文件(發布會拍照)以及具備基礎的可攜帶性。

    在兩次出差的時間段內,筆者可選的筆記本總共只包括以下產品:微星GP63、小米15.6英寸游戲本、惠普EliteBook 745 G5和Envy x360。從實際情況來看,微星GP63的頂蓋比較脆弱,從歷史來看,放在包中容易出現劃痕,并不安全。惠普的EliteBook 745 G5 有比較明顯的鼠標延遲卡頓問題,不值得帶出去使用。小米游戲本外形堅固,但重量明顯超過飛行堡壘(2.7 VS 2.4 千克),加上7代酷睿的CPU性能較弱,他的《巫師3》成績還不如上一代飛行堡壘FX63V ,所以也被否決。

    ChinaJoy 圖片拍攝處理是一個大需求

    兩次出差過程中,長春發布會的交通工具都是波音737,來回總共只有兩個多小時,單程并不值得掏出筆記本。ChinaJoy 的出差過程是來回高鐵,旅途中的“看電影任務”被同事攜帶的Envy x360 承包了,也不需要動用游戲本。筆者手中的飛行堡壘履行的都是游戲本點對點移動的本職工作——安靜躺在攝影包中,到使用地點再行釋放。

    ChinaJoy 各種恐龍橫行 但拍攝需求很大

    兩次出差累計的十天時間內,飛行堡壘5 總共使用Lightroom 和Photoshop 處理了大約70GB 容量的D850\D5 NEF 影像文件,其6核心的i7 8750H CPU發揮比較不錯,降頻幅度在8代酷睿游戲本中算是相對較小的。重點是,飛行堡壘5 3個標準的TYPE A USB 和RJ45 網絡接口省卻了輕薄本旅行過程中必不可少的USB HUB,其原生接口強勁的供電能力也是USB HUB 無法比擬的(USB HUB 接駁不同品牌的硬盤盒時兼容性很不穩定,很多機械硬盤盒會發生掉電故障)。

    ChinaJoy 各種恐龍橫行 但拍攝需求很大

    至于那款性能較差的15.6英寸小米游戲本,作為短時間內僅有的兩臺具備RJ45接口的游戲本被同事拿到ChinaJoy展臺上當成了數據傳輸的固定炮臺使用,畢竟現場的網絡環境復雜,只有網線才能解決問題,小米雖然比較重,但外殼強度較高,拿來打雜正好合適。

    華碩飛行堡壘5的A面采用鐵灰色的金屬拉絲紋理,四個邊角都帶有霸氣的內陷式棱角設計,指向了中心的亮面“ASUS”LOGO,一股濃烈的科技感撲面而來。

    機身正面

    機身B面并未采用時下流行的窄邊框設計,而是保持了游戲本一貫的設計思路。因為游戲本屏幕尺寸較大,出現意外時更容易受損,因此更寬的邊框可以在受到擠壓和撞擊時更有效的保護屏幕,同時也能夠保證充足的機身尺寸來獲得更大的內部空間。由此可見,游戲本的邊框寬窄各有優劣,一味收窄邊框未必是件好事。

    對于游戲本來說,鍵盤的設計與機身的接口布置是非常值得考量的一環。

    機身B\C面

    華碩飛行堡壘5的C面十分寬闊,帶有ROG系列設計風格的鍵盤在配合兩邊具有科幻感紋理設計后非常炫酷。華碩飛行堡壘5的鍵盤手感優良,鍵程適中反饋感良好,面積增大的空格與全尺寸方向鍵能夠在游戲時提供更好的手感,體現出了專業性。

    紅色背光鍵盤特寫

    機身左側

    機身接口方面,華碩飛行堡壘5的接口全部集中于左側面,從左到右依次為電源接口、RJ45網線接口、HDMI接口、USB2.0接口、兩個USB3.0接口以及一個3.5mm耳機麥克風二合一接口。

    機身底面

    而機身右側除了防盜鎖孔外并沒有其他接口,這樣設計的目的可能是為了防止各種數據線干擾用戶的鼠標操作,不過我認為如果能夠將左側的USB2.0接口放置在右側可能更為合理,畢竟用戶一般會需要接駁鼠標,尤其是無線鼠標的接收器貼近鼠標能夠做到最穩定的使用。

    聊完外觀,我們來看一看華碩飛行堡壘5的硬件表現。

    硬件配置

    硬件配置

    華碩飛行堡壘5 送測高配版搭載了全新第八代酷睿標準電壓i7-8750H處理器、8GB DDR4內存、256GB固態硬盤+1TB機械硬盤以及GTX1060 6GB獨立顯卡,硬件配置十分均衡,并且消費者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靈活選擇其它配置。

    Cinebench R15多核1105 單核172

    Wprime 1024MB 156秒

    基準硬件性能表現上,華碩飛行堡壘5在Cinebench R15中得到了1105cb的多線程分數與172cb的單線程分數,在跑分過程中華碩飛行堡壘5的主頻大部分時間維持在3.6GHz附近,但也有短時間維持在2.2GHz的默頻上,單線程測試中主頻一直維持在4.1GHz。其多線程成績在同類產品中位列中游,結果符合預期。硬盤方面,華碩飛行堡壘5所采用的這塊PCI-E通道固態硬盤性能表現良好,1397MB/s的連續讀取速度和1182MB/s的連續寫入速度能夠滿足日常的需要。

    固態硬盤測試

    圖片說明

    屏幕素質

    屏幕素質

    屏幕素質

    屏幕方面,華碩飛行堡壘5采用了一塊1080P 面板,色域實測高達100%sRGB和82%NTSC,并且擁有348尼特的最高亮度和900:1的對比度,色溫為冷色調,偏移較明顯。總的來說這塊屏幕素質優良,高刷新率能夠帶來更加流暢的游戲體驗,是一塊非常適合游戲本使用的屏幕。

    下面我們用著名大作《守望先鋒》來進行飛行堡壘5的游戲驗證,我們在測試過程中統一設置為1080P 最高畫質,100%貼圖分辨率渲染,利用Fraps等工具記錄數據。

    從測試結果來看,飛行堡壘5 足以穩定在100幀左右的平均幀率上,綜合游戲體驗非常不錯,完全經受住了《守望先鋒》的考驗。

    畫質設置

    畫質設置

    游戲截圖

    游戲截圖

    游戲截圖

    測試成績

    評測總結:華碩飛行堡壘5作為飛行堡壘系列的最新作,表現沒有讓我們失望。炫酷的機身外形、良好的硬件性能和出色的游戲效能都體現出華碩的設計實力,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華碩飛行堡壘5 是非常值得選購的優秀產品。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