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期待已久的 16 英寸 MacBook Pro 在國內正式開售。在剛上架時,AppSo 也第一時間發布過上手評測,點擊這里就可以查看。
從當年 Windows 電腦獨占天下,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到了 MacBook,蘋果電腦已經不是一個小眾產品了。但依然有不少人會處在「macOS 好像不錯,但我怕用不習慣」的狀態中。
如果你像我一樣,從 Windows 電腦轉到 MacBook,又不知道該如何入手,或者你被新發布的 MacBook Pro 打動,又怕不習慣 macOS 系統,那這篇文章,就是為你準備的。
懶人目錄
Windows 級的分屏,MacBook 也可以
其實在更換 MacBook 之前,我并沒有太擔心。雖然一直使用 Windows 電腦,但不論是通過身邊朋友使用 MacBook 耳濡目染,還是有意無意看到網上關于 macOS 的介紹,自認為對 macOS 還是比較了解的。
當我愉快的通過開機引導,進入電腦桌面時,的確沒有因為程序塢、啟動臺等界面感到疑惑。它們就相當于 Android 手機的桌面應用和抽屜應用一樣,很好理解。
▲ macOS 的桌面與 Android 的邏輯類似
第一個讓我感到困惑的事情,是我想進行分屏多任務操作時,macOS 不支持像 Windows 那樣將軟件拖動到邊緣分屏。
當然,macOS 有自己的分屏功能,將鼠標放在軟件左上角的綠色圓點上,稍等片刻就會出現分屏的選項,macOS 支持將軟件兩等分。
雖然這樣可以滿足一些使用場景,但比起 Windows 的分屏來說,這樣的分屏還是差一些的。以我的工作為例,我經常需要在左半屏放稿件的草稿以及瀏覽器,右半屏進行寫作,macOS 的分屏不論是操作還是形式,都無法滿足我的需求。
Magnet 是一款用來快速整理桌面窗口的應用,安裝好之后就可以在桌面頂部的菜單欄中找到 Magnet 的菜單欄。點擊菜單或者點擊快捷鍵都能將軟件分屏到桌面的固定位置。
不僅如此,你也可以像使用 Windows 電腦一樣,將軟件拖動到桌面的邊緣進行分雙屏、三屏等操作。
熟悉快捷鍵,有 TA 們就夠了
解決了分屏的問題,第二個問題便是快捷鍵。在 Windows 上,我可以通過快捷鍵在軟件之間快速切換,基本不用鼠標。而到了 macOS 上,我卻連最熟悉的「Ctrl」都找不到。
快捷鍵并沒有什么太好的學習方法,只能說「熟能生巧」。但我們可以通過《Cheatsheet》這款軟件來快速熟悉 macOS 的快捷鍵。安裝開啟后,只要長按鍵盤上的「Command」鍵,就可以看到當前使用軟件的所有快捷鍵了。
熟能生巧,習慣常用軟件的快捷鍵后,macOS 也會像以前用 Windows 一樣快捷,但這并不夠。
在 Windows 中,只要按住「Ctrl」鍵,點按「Tab」就可以在已經啟動的軟件中進行切換。而在 macOS 中,如果你將軟件最小化了,使用「Command+Tab」鍵是無法喚起軟件的。那么我們只能用鼠標去點擊圖標打開軟件么?如果你有《SpaceLauncher》就不用。
它是一款利用「空格鍵+某個鍵」來實現快捷鍵的工具。操作方法很簡單,點擊界面左側的「+」,就可以進入添加快捷鍵的界面。左邊是快捷鍵選擇,右邊是操作選擇。
如果你只是想設置一個開啟軟件的快捷鍵,選擇一個字母(比如 W),在右側的操作框選擇「Open URL」,點擊下方的「Choose Application」,選擇要設置的 app 就可以完成一個快捷鍵的設置了。
以我上面設置的這個快捷鍵為例,你只用按下「空格鍵+W」,就可以打開微信了。《SpaceLauncher》能做的不止這些,它還可以打開網頁、模擬按鍵等等,有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自行學習。
軟件下載、偏好設置……這些問題你也會遇到
iPhone 上的 App Store 擁有超過數以百萬計的 app,廣受好評。但當我打開 MacBook 的 App Store 搜索朋友們推薦的應用時,卻發現許多應用都沒有登錄 App Store。
與 Windows 類似,除了官方的 App Store 以外,你也可以登錄軟件官網下載軟件的安裝包進行安裝,相較 Windows 選擇安裝位置、去掉各種對勾,macOS 拖動安裝的方法非常易學。
▲只用按住軟件圖標,拖動到「Application」中就可以安裝軟件了
不過,當你下載了一些應用準備開始使用時,就會發現右上角的狀態欄已經密密麻麻的排滿了圖標。Windows 可以隱藏狀態欄的軟件角標,而 macOS 并沒有這個功能。
好在依然有軟件可以幫到我們,那就是《Bartender》了。
在《Bartender》中,我們可以將想要隱藏的軟件設置為「Hide」,想要展示出來的軟件設置為「Show」,這樣你就會擁有一個清爽的狀態欄了。
點擊狀態欄上的「…」,就可以展示隱藏的軟件圖標。
不過,不論是用來隱藏圖標的《Bartender》,還是用于分屏的《Magnet》,任何一個對 macOS 進行操作的軟件,都避不開一個系統設置,那便是「系統偏好設置」中的「安全與隱私」。
在「安全性與隱私」中, 截圖、輸入、磁盤訪問,任何一項權限的獲取都要經過你的同意,它就相當于手機上的權限管理,但比起手機權限管理的「開啟和關閉」,macOS 的每一次設置都要經過「解鎖-輸入開機密碼-設置權限-鎖定」這個過程,繁瑣但安全。
如果你在軟件使用中發現某個功能無法實現,很有可能就是「安全與隱私」中的對應權限沒有開啟,進入「系統偏好設置」查看下吧。
學會這些,讓你的 MacBook 更好用
從分屏、截圖、快捷鍵到軟件下載,我基本解決了所有我在使用 MacBook 時遇到的問題。好像經過一番操作,我的 macOS 變得更像 Windows 了。其實并沒有,macOS 上的優秀功能,才是我選擇 MacBook 的原因。
雖然在 Windows 10 上,相較 Windows 7 的觸控板已經有很大的進步了,但對比 MacBook 的功能全面、面積巨大的觸控板來說,還是差點意思。MacBook 的觸控板在你習慣使用之后會變得非常好用,如果你不是設計師等對精準操作有高需求的工作,有了它基本就用不上鼠標了。
▲ 觸控板的基礎操作
在「系統偏好設置→觸控板」中,你可以看到觸控板的所有操作。輕點、重按、滑動、捏合、雙指、三指、四指……MacBook 觸控板能做的事情,比 Windows 電腦的多太多了。
雖然 macOS 的分屏功能不太好用,但它的虛擬桌面比起 Windows 可是強上不少。macOS 上軟件的「全屏顯示」,并不是將它放大到全屏,而是在屏幕右側添加一個虛擬桌面,將軟件在這個虛擬桌面中全屏展示。
這些桌面,讓我們在寫作、編程、設計時擁有了非常棒的沉浸感,而它們也可以通過「control+方向鍵」、三指滑動觸控板等方式來進行切換,非常方便。
而像空格預覽文件,不僅可以搜索文章,還能查資料、做算術題的聚焦搜索,都是 macOS 比 Windows 優秀的功能。
不過,上面的這些亮點也好、細節也罷,都不是選擇 MacBook 的原因。《Ulysses》可以給我沉浸的寫稿體驗,現在你看到的這篇文章就是通過這款軟件寫的;《Pixelmator Pro》是一款為 Mac 優化到極致的圖片處理及編輯軟件,通過它我處理了不少外出游玩的照片;非線性視頻編輯軟件《Final cut pro》、演示文稿制作軟件《Keynote》、優秀的 RSS 閱讀器《Reeder》……這些優秀的軟件,才是我選擇 MacBook 的原因。
▲RSS 閱讀器《Reeder》
16 英寸的 MacBook Pro 不僅有更大的屏幕,還有更強的性能和全新設計的鍵盤。如果你是一個追求極致創造力、生產力的工作者,它可能是你的最佳選擇;如果你只是輕度辦公,那 MacBook Air 或者 13 英寸的 MacBook Pro 也是不錯的選擇。
學會了如何讓 macOS 更好用的你,準備入手哪一款 Mac 呢?
天心血來潮研究下微信的小程序,發現其提供的開發工具僅支持Windows 和 MacOs操作系統。無奈我用的Ubuntu 無法使用。 畢竟MacOs和linux有些相似,隨想到如果直接安裝MacOs是否可以呢?
在Intel架構的電腦上安裝macOS的過程被稱為“黑蘋果” (Hackintosh)。這涉及到在非Apple硬件上運行Apple的操作系統。以下是一個簡要的步驟指南,幫助你在Intel架構的電腦上安裝macOS:
準備工作:
1. **檢查硬件兼容性**:確保你的硬件(CPU、GPU、主板、網卡等)兼容macOS。你可以在[tonymacx86](https://www.tonymacx86.com/)等社區網站上查找兼容性信息。
2. **備份數據**:在安裝過程中可能會丟失數據,確保你備份了所有重要數據。
3. **下載macOS鏡像**:你需要一個macOS的安裝鏡像。可以從Apple的Mac App Store下載最新的macOS版本,或者在網上找到對應的DMG或ISO文件。
安裝步驟:
1. **創建macOS安裝U盤**:
- 在一臺運行macOS的電腦上,下載macOS的安裝程序。
- 插入一個至少16GB的U盤,并格式化為Mac OS Extended (Journaled)格式。
- 使用`createinstallmedia`命令創建可啟動的安裝U盤。例如,打開終端并輸入以下命令:
sudo /Applications/Install\ macOS\ [Your macOS Version].app/Contents/Resources/createinstallmedia --volume /Volumes/[Your USB Name]
2. **下載必要的工具和驅動**:
- 下載Clover或OpenCore引導程序(bootloader)。這些引導程序幫助你的電腦啟動macOS。
- 下載必需的驅動(kexts)和配置文件(config.plist)。這些文件可以在tonymacx86、Hackintosh Zone等社區網站找到。
3. **配置引導程序**:
- 將Clover或OpenCore安裝到你的U盤上。
- 配置Clover或OpenCore,包括修改config.plist文件,添加必要的驅動(kexts),以及根據你的硬件配置進行調整。
4. **BIOS設置**:
- 重啟電腦并進入BIOS設置。
- 啟用AHCI模式。
- 關閉VT-d、CFG-Lock和Secure Boot。
- 啟用UEFI引導模式。
5. **安裝macOS**:
- 插入準備好的macOS安裝U盤,重啟電腦并從U盤啟動。
- 選擇macOS安裝選項,按照提示進行安裝。
- 安裝完成后,重啟電腦,再次從U盤啟動,并選擇安裝在硬盤上的macOS系統。
6. **后期配置**:
- 安裝后,你需要再次運行Clover或OpenCore來安裝引導程序到你的硬盤上,以便電腦可以直接從硬盤啟動macOS。
- 進一步配置macOS,安裝缺失的驅動,并調整系統設置以確保所有硬件正常工作。
注意事項:
- **法律問題**:請注意,按照Apple的許可協議,在非Apple硬件上運行macOS可能違反其EULA(最終用戶許可協議)。
- **技術問題**:黑蘋果的安裝和配置可能會遇到很多技術難題,并且需要相當多的技術知識和時間。
這個過程可能比較復雜,尤其是對于初學者而言。確保你在開始前了解所有步驟和可能的問題,并且在遇到困難時,可以參考社區論壇和在線教程。
么是黑蘋果?黑蘋果就是在原本非蘋果硬件上安裝Mac OS操作系統的電腦,簡單說就是用蘋果操作系統的假蘋果電腦,因為一般原裝蘋果電腦是白色的,所以這種不是蘋果機去運行Mac OS的電腦就叫做黑蘋果。
我們眾所周知蘋果的產品是很貴的,但蘋果的操作系統大家都想嘗試,蘋果電腦和別的電腦都是用英特爾、AMD、英偉達這三家的CPU和顯卡。
也就是說蘋果電腦可以安裝windows操作系統,Windows電腦也可以安裝Mac OS,搖身一變就成為了黑蘋果,有許多的老鐵想要購買蘋果筆記本,所以可以先安裝黑蘋果系統體驗一下。
黑蘋果系統安裝方法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小王科技館”,同樣里面有各種各樣的精品辦公軟件。
關注小王科技館,獲取更多科技資訊。
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您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