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的小伙伴們大家好,我是CCo,這兩個月隨著自己轉型直播吃雞,從硬件的高性價比選擇,《絕地求生》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硬件,再到幀數優化。如果你生活拮據,還想在家里體驗流暢吃雞,那么這篇攻略請認真觀看。本人自己摸索加網絡上整理,折騰了兩個月,終于得出了一整套從攢機開始,到流暢游戲再到,高玩進階外設選擇的可執行方案,講道理這應該是一個非常全面且經過實踐檢測的大型攻略,希望能給各位小伙伴以指導意義。
本攻略性價比為最高優先級
攢機攻略
先上本人幀數圖
大廳:218幀
素質廣場面向人群最低幀數:47幀
最密集的城區P城剛剛落地:71幀
逃出P城面向野外:119幀
無人野區房間內:138幀
無人野區開槍:118幀
小結:游戲全程平均幀數80+ 最高幀數141幀 最低幀數 74幀。此幀數在顯卡被采集卡部分占用情況下,關閉采集卡幀數可以再+5!貌似可以通過幀數顯示來確定面朝方向是否有人?幀數掛?洗不動洗不動!233
下面上本人配置單與配置說明
CPU: I7 4960x 六核十二線 3.6主頻
說明:在絕地求生的十月份版本更新增加了對多核CPU的優化,在《絕地求生》這款游戲上的表現此CPU不輸i7 7700k,反而多任務能力更強,比7700k能省下1000預算,(本人比較討厭無腦推薦7700K 此U性能純靠吹)
其他選擇推薦
E5 2687W 八核十六線程 3.1主頻 ¥1500
i7 3960x 六核十二線程 3.3主頻 ¥1200
很多小伙伴會發現,Cco推薦的都是老平臺的CPU。并且推薦的都是多核心,為什么呢?
因為這些CPU價格已經趨近穩定低價,CPU技術近些年其實沒有特別大的提升。并且絕地求生并不怎么吃CPU,這些U好用且便宜,性價比極高。而且在未來大多數游戲都會支持多核優化,所以四核高頻已經是過去式了,多核才是家用機的未來!這些曾經用在專業級服務器上的老CPU在以后的日子里仍能大放光彩!
主板:華碩玩家國度R4E X79 支持四通道內存!(二手貨 1000)
這里我要引入一個網絡上關于高頻內存對于吃雞幀數的測試
測試結果顯示:3000MHZ 比 2133MHZ 平均幀數高出十幾幀,這證明了內存帶寬對絕地求生的幀數提升有決定性的作用。
再引入一個專業概念:帶寬
帶寬=內存核心頻率×內存總線位數×倍增系數
如果你在網絡上找到一些關于絕地求生加內存的說法,基本上都會讓你加到16G雙通道內存,因為雙通道內存在帶寬的計算公式中相當于性能乘以2,舉個比較淺顯的例子。
單DDR4 16g 2400MHZ 的帶寬只有雙通道 DDR4 / 8g 2400MHZ的一半
也就是說 8g DDR4 雙通道2400 相當于 單DDR4 16G 4800MHZ
那么四通道是雙通道的帶寬X2
那么問題來了,現在內存DDR4 2400內存 是多少錢呢?
所以在這里我做了一個決定 我要上DDR3的內存條 配以四通道內存以達到帶寬的極致性價比。
內存條:DDR3 紅色統治者 2133 4G X 4 ¥1000
這一組內存條 相當于雙通道DDR4 4266,其實大家完全可以考慮ddr3 1600MHZ全新條,因為2133并不能全部吃滿。以上推薦的CPU不超頻只能達到1600,本人的4960X能從1866拉到2133勉強吃滿,其實四通道1600性能完全夠用了穩定運行幾年也不成問題,性能上比大部分雙通道新平臺還要強上一些。
推薦內存
海盜船白金統治者4X4 ¥1100
威剛萬紫千紅裸條4X4 ¥852
如果你買了一張可以支持服務器內存條的主板加上支持服務器內存的CPU就更有趣了
服務器內存價格:
插滿!插滿!!插滿!!!
顯卡:凄慘紅1070烈焰戰神
吃雞雖然顯卡可以顯著提高幀數,卻又是預算最高的一環,因為本人雙機推流顯卡需要推144HZ顯示器+采集卡渲染,所以選了一張1070,普通玩家就算上144HZ顯示器 1060 6g足夠。
推薦顯卡:
1050ti 4g(不選擇144hz顯示器性價比首選)¥1200
1060 6g(提高幀數 或者帶144hz顯示器首選)¥2000
整機下來 5000左右剛好打住,其他硬件對游戲幀數并沒有直接影響,所以略過,接下來進入幀數優化環節!
幀數優化
系統的選擇:除非的極其勉強的配置,否則首推WIN10(版本號1073或)BUG少 穩定且對新游戲支持更好。
兼容性設置:(10幀左右)
在C:\Program Files (x86)\Steam\steamapps\common\PUBG\TslGame\Binaries\Win64找到可執行的"TslGame.exe",并進入其屬性/兼容性,開啟“替代高DPI縮放行為”選項,將下面設置為應用程序。
N卡面板設置:(10-20幀)
只需要選這個就行了,下面的管理3D設置不用理會。
電源設置:
使用優化軟件:(10幀左右)
PROConfig ,贊助者功能完全夠用了。
外設推薦
鍵盤,在FPS游戲中,鍵盤對身法的影響是比較大,我一天時間學會大跳現在使用輕松寫意,同時入坑的小伙伴老寒腿時常發作.....
本人:Filco 黑軸104 使用了三年,完全適應黑軸手感,新入坑推薦銀軸。響應更快,手感更好。
推薦軸體:銀軸、黑軸
鼠標,本人羅技G502,這款鼠標對手腕流簡直是一種折磨,手臂流倒是舒服的很。
推薦鼠標:Zowie EC 系列,根據大小手自己來選型號。
不錯的傳感器和精準的定位,輕量級的設計,玩FPS游戲確實很舒服 首推。只可惜良品率略低,買過一次換了一次貨才好!
耳機,本人+推薦西伯利亞V3 P 森海塞爾 GSP107
其實定位不準大部分不是耳機的問題,我曾用過十塊錢的地攤耳機來定位,雖然沒有精確到刻度,但是依舊不錯,所以聽不到人在哪大部分是因為經驗問題或者說人體硬件的問題。這里只推薦一款性價比比較高的,不推薦那些電競耳機游戲耳機,噱頭而已,定位這種東西,有聲場的都可以很準。
性價比首推森海塞爾 GSP107,此耳機可定位精確到百米級別~多遠,什么槍~幾個人,樓上還是樓下,不要太輕松!比我的西伯利亞V3也不差,不信?
顯示器,本人游戲悍將144hz 27寸,有錢任性當然上MG278Q
性價比推薦:推薦游戲悍將144 27寸 1299 ,畢竟電子競技不需要色彩!!! 我是主播Cco 我們下一次攻略再見~0
PConline 雜談]近日,英特爾舉行線上發布會,引得不少小伙伴的關注。為了讓大家對這款產品有個概念,特地通過此文簡單明了地給大家介紹下這一系列的處理器。(直播回放地址:https://live.pconline.com.cn/2297.html)
作為筆記本的核心部件,處理器在游戲娛樂中承擔了大量邏輯運算和數據處理的工作。簡言之,你在游戲中的各種攻擊、傷害等操作,都需要強大的處理器性能。而隨著英特爾十代酷睿高性能移動版處理器的推出,讓筆記本的運算能力邁上了嶄新的臺階,高幀率、高顯示效果的游戲將不再是問題。
此次更新的十代酷睿高性能處理器,有四大亮點。
1、60%的新品睿頻達到5GHz水平
2、十代i7標壓處理器首上8核心
3、WiFi6
4、雷電3
在此次的處理器更新中,頻率的普遍提升屬于一大亮點。更新的6款處理器中,最大睿頻5.3GHz,60%的處理器最大睿頻≥5GHz,被外界稱為“5GHz新時代”。
在處理器當中,頻率代表著每秒的運算速度——舉個例子來說,假設某個CPU在一個“時鐘周期”內執行一百條運算指令,那么當CPU運行在5GHz主頻時,就將比它運行在2.5GHz主頻時速度快整整一倍(因為前者的計算速度是后者的兩倍)。
簡言之,高頻率內核可以促進3A游戲、內容創作及大多數軟件的性能提升。也就是很多游戲玩家口中所說的“頻率越高,速度越快”。
比如相比三年前i7-7820HK的性能,新款的i9-10980HK可實現:
游戲的每秒幀數提升最高可達54%
系統綜合性能提升最高可達44%
4K視頻渲染和視頻文件輸出速度最高可提升2倍
如今3A游戲對單核和多核主頻的依賴度越來越高,水漲船高的硬件性能下,玩家對游戲的表現要求也越來越苛刻。
此次更新中,英特爾將i7加入到了八核心“俱樂部”。更多的核心數為流暢運行游戲再加一條保險,保證性能的高效輸出;更多的線程數,讓身為“高玩精英”的你同時運行多個游戲做任務都不在話下。
現在,連網設備越來越多,電腦、電視、音響甚至冰箱…在原本Wi-Fi環境下,它們會“搶占”你的網速。這樣的結果迫使許多游戲玩家要么需要手機開熱點玩游戲、要么筆記本直連網線。
而在新的十代標壓處理器中,英特爾加入了WiFi6支持。這種技術的加持,能夠讓網路更加快速穩定,不會因多設備連接而導致卡頓,在家、公共場所也可以暢酣淋漓地體驗游戲。
比如說過去,沒有WiFi6相當于一堆車過一個車道,非常擠!而有了WiFi6,則可以多條車道并行,暢通無阻。
當然,筆記本的使用不僅僅需要互聯網,也同時離不開有線的數據連接——無論是外接顯示器還是往儲存裝置里傳輸文件,一個高效穩定的接口都是必不可少的。雷電3能讓硬盤的速度高達3000Mb/秒,存儲游戲和媒體文件非常高效。如目前的3A游戲,每個都動輒幾十個GB,從硬盤拷到筆記本本地,過去需要十幾分鐘,而筆記本有了雷電3的支持,則可以提升數倍的讀取速度。
此外,雷電3還可以作為視頻輸出接口外接顯示器,可以同時連接兩個4K顯示器,延遲少,讓你盡情享受電子游戲帶來的視覺盛宴。
作為一個剛入門的小白,哪款十代標壓處理器配置的筆記本比較適合?下面是選購參考。
酷睿i9–針對骨灰級用戶
酷睿i7(8核)–針對高級玩家、創作者
酷睿i7–專為發燒友玩家和創作者
酷睿i5–基本滿足普通用戶
如果你是網絡游戲愛好者,那么選擇十代標壓i5既可以滿足大部分需求;而如果你偶爾還想挑戰些大型游戲,那么i7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你是資深游戲玩家、骨灰級愛好者,那么i9標壓肯定是你的菜了。
據了解,今年將推出30多款20毫米厚度及以下的高性能機型;100多種橫跨消費、商用和工作站細分領域的產品設計;英特爾還與PC設備制造商共同優化筆記本電腦系統,以支持最新的技術。
隨著十代酷睿高性能移動版的發布,將為高性能筆記本打開了全新的創新空間!如果想有更好的游戲體驗,抓緊上車搭載英特爾十代酷睿游戲本產品吧!
己對于電腦硬件一直有莫大的興趣,也一直嘗試著各種可能,說來慚愧,家里的臺式電腦已經老得不成樣子了,如今在令尊的呵護下,依然堅持在一線,雖然使用的還是速龍ii x4 640,雖然使用的還是迪蘭HD5450顯卡,還是金河田重狙250W的電源,它還是那么歡快的奔跑著,傳遞著親情,傳遞著友誼,也傳遞著歡欣與快樂。這么多年因為工作的緣故,一直輾轉在外,也沒有考慮到周全,所以至今還沒有更換的打算,倒是自己平常用的電腦一再折騰,雖然比不上高玩們,但對于目前的大型單機游戲,不敢說通吃,但起碼都可以玩得起。目前有兩臺機子,一臺是略老一點,曾一度陪自己征戰四方的一臺,一臺是新近才升級完成的,直接上圖,可能更直觀。
升級前
升級后
升級前使用的還是I5的處理器,750TI的顯卡,半年前曾心血來潮,突然想玩單機,于是興致勃勃的安裝了一堆單機,結果發現悲劇了,雖然可以運行得了,但基本畫質都只能開到中,并且一些特大型的單機,如同巫師、孤島危機之類,基本想不卡頓,畫質只能開到低了。甚至連劍靈這樣的游戲,五檔特效全開,都顯得有些吃力,于是下定決心,準備換血。對于一臺電腦來講,核心部件也就那么幾個,無外乎:CPU、顯卡兩大核心,CPU如同一個人的心臟,有了強勁的心臟,你才能跑得更遠,才能臨風飛翔,九洲覽月。顯卡如同一雙眼鏡,決定了你看到的這個世界,也如同一扇窗,如同路標,就算你有強大的心臟,沒有一雙好的眼睛,難免跑起來會跌倒,難免心有余而力不足。
此次選用了目前性價比很高的一款英特爾的CPU:4790K,而顯卡,于我而言,我不偏向任何一個,我既不是A飯,也不是N飯,就目前來講,高端的卡域,N卡和A卡,其實已經殺得難分伯仲了,性能方面個人覺得也是既生瑜何生亮了,只是因為自己一直對于“藍寶石”這個名字情有獨鐘,所以此次依舊為了信仰,毫不猶豫的還是入了藍寶石的R9 380,有的朋友可能會說,為何是入的R9 380而不是9 390等更高端的卡,考慮到經濟預算,也考慮到需求和性價比,選擇了一款性能介于GTX960和GTX970之間的顯卡,這兩大核心部件確定后,又考慮到散熱等一系列的問題,干脆心一橫,就直接入了水冷,舍棄了之前的風冷,為了搭配CPU還得換板,如此一來二去,其實一臺電腦已經被零零散散換得差不多了,算是脫胎換骨了,再跺跺腳,干脆就直接全換了,一個作為平常看電影,辦公用,另外一個直接是游戲使用了。于是乎,就誕生了下面的它。
關于升級后了性能比對,就簡單的從3dmark跑分,魯大師的跑分上就能直觀的看出了,實際測試就直接從目前大家都喜聞樂見的英雄聯盟作以對比測試了,下面兩張圖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實際游戲時的FPS幀數,當然只是簡單的對比。
升級前
以下是英雄聯盟測試
升級前
升級后
以下是升級后的單機表現實測
露個臉!- -
總之,無論你是小白鼠,還是老司機,電腦已經成了目前的家庭必備電器之一了,那些老舊的大笨頭,雖然他們現在看來丑了一點,舊了一點,跑得慢了一點,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都曾在那個年代,那個曾經他們也有過輝煌過去的年代,那個剛好的時光里,陪我們走過了一段美好歲月,如今它們老了,不再受歡迎了,行動遲緩了,但修修補補,換換零件,其實還是能勝任得了日常工作的,但如果你是游戲發燒友,硬件狂,可能就需要大手腳,動大刀子了,不是一兩個零件能解決的問題了,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愛好游戲,愛好硬件,愛好折騰,那就動動手,別猶豫了,快上車,沒時間解釋了,這樣一臺大型單機入門機,你還是值得考慮的。
【本文由易迅網達人“ 霽月”原創,轉載請獲得易迅授權。】
歡迎關注玩出范兒微信公眾號(wanchufaner),無人機、小米平衡車各種福利等你來拿!
關注后回復下列序號查看精彩文章:
回復3: 給跪了,牛人DIY, 吊炸天的小米手環新玩法
回復8: 他把一家五口30㎡的百年老屋,爆改成3層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