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司電腦比較老舊,動不動就藍屏,弄的我經常被玩的沒脾氣,最近還更厲害,直接就給我來一發罷工,修電腦就把硬盤拿出來給我后,機子就沒回來了,只能拿出自己的筆記本來辦公了~
我的筆記本可算是比較老的,宏碁Aspire 4750,當年可以是不錯的本本,雖然只是辦公的筆記本
擺正acer來一張
本本的接口還算是夠用,音頻輸出的位置挺合理的
3個USB接口,真的要用的時候,還是不夠用的,usb hub還是不可少的
指示燈和多功能讀卡器
標簽都被我蹭的東倒西歪了,為了還看點,我把鍵盤膜拿走,看起來還是很新的~
ASPIRE標志注目~
這次可是換上SSD,原來的機械硬盤用起來實在蛋疼,本人屌絲一枚,入不起高檔貨,就入手入門級的SSD,威剛的SP600 128G,價格挺不錯的~
雖然是128G,但是作為辦公機子,實際上是夠用了,無需追求太大的容量,只求能給老本本有加速效果就ok
拆機好習慣,第一步當然是先拔掉電池
這款筆記本換硬盤挺簡單的,就是把三顆螺釘(畫紅圈的位置)擰出來就可以打開,而且還不用大力出奇跡,輕輕一扣,就出來了,內存我是加過的,原配的2G實在逗,只能再加多一條4G的
原來本本省錢還可以這樣省,干脆連mSATA都不給你,不知道發動一下diy精神,自己焊一個mSATA插槽看看能不能用~
擰出這顆螺釘就可以換硬盤啦~
換上新入手的威剛SSD,在這些入門級的SSD當中,威剛的SP600的性能和用料還是很實在的,威剛可是內存大廠,保修當然不用擔心~
更換SSD前的魯大師配置
換上SSD后
娛樂跑分中,硬盤的跑分也是往上漲
讀取接近500,這是這款SSD的最大特色
讀寫的穩定性挺不錯,基本不會有太大波動
AS SSD跑分也是出乎預料,幾乎接近現在的主流SSD
光看跑分沒什么,主要就是要看使用感受,這方面在打開軟件速度可以體現,開office不用等載入了,開PS也相當的快,而且開機也能立即開軟件,不想有些機械硬盤,開機20秒左右,但是還要等1分鐘才能開軟件,所以老機裝SSD來提升性能還是很不錯的選擇。
總結:
不想換老筆記本,又想延長筆記本的服役時間,選擇更換SSD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提升效果相當的明顯。
換SSD也要查查自己的筆記本的接口行不行,有些筆記本的是SATA2,就算用再高端的也沒有什么用,如果是這接口的就入手想我的這個威剛SP600這類的入門級SSD。
裝SSD也要看筆記本的整體配置如何,我這個Aspire 4750只是辦公型筆記本,配置不高,所以用入門級SSD完全沒問題,如果配置較高可以考慮像威剛的SP900、SP920這類的SSD。
相對于我用來辦公使用,128G是夠用的,但是對于不是辦公使用盡量用上256G的,容量大做什么事都沒問題。
最后再說說我的SP600,用了一兩天,運行速度很不錯,開機一直在14-16秒之間,開軟件不說,回去玩玩LOL也不再是別人等我載入了,就等硬盤托盤到來,替換掉光驅~
現在懷念一下那些年,我買過用過的電腦。
在1996年,我家在“廣州計算機公司”(聽說當時以頻臨破產了,哈哈)接近6千元買了一臺CPU是AMD 100Mhz的電腦,對了,你沒看錯,處理器速度是0.1G,然后我還記得顯示器是15英寸的CRT。直到2004年,我在好又多買了臺七喜的臺式電腦,對,你又沒看錯,當時挺火的一個本土牌子,我已經忘了它的配置了。
2008年,我買了臺神舟的筆記本電腦,在買時還遇到了一位在河南讀師范的大三女生也來買神舟電腦,那電腦的配置是CPU為奔騰雙核T5450,主頻1.66G,顯卡為AMD 2400 HD,128M顯存。
在2009年,我買了臺當時很火的“新藍”本土品牌的上網本,之后又買了臺明基BENQ的便攜式電腦,這兩電腦性能不理想,略去不表。2011年,我買了臺宏基Acer的4750G筆記本電腦,CPU為i7 2630QM四核心2Ghz的處理器,最高睿頻到2.9G,顯卡為Nvidia GeForce GT 540M 1vidiaGeFNvidia GeForce GT 540M 1G顯存orce GT 540M 1G顯存的顯卡,屏幕尺寸為14英寸。2015年,我買了臺惠普的筆記本電腦,CPU為英特爾 i7 5500U雙核處理器,2.4G,最高睿頻到3Ghz,顯卡為Nvidia 850M 4G顯存。
2016年,我買了臺蘋果筆記本電腦,CPU為i7 四核,有信仰燈版本,256G固態硬盤,英特爾集成顯卡。當年我還買了臺蘋果筆記本電腦,CPU為英特爾 i7 6920HQ四核,2.9Ghz,睿頻可達3.8Ghz,顯卡為AMD Radeon Pro 460 4GB GDDR5,有Touch Bar,16內存,512G固態硬盤。2019年,我買了臺戴爾G3 3779筆記本電腦,CPU為i7 8750H 6核心CPU,睿頻可達4.1G,顯卡為Nvidia 1060MQ 6G GDDR5,內存8G,硬盤為128G PCIe的固態硬盤+1TB機械硬盤,17.3英寸全高清防眩光IPS顯示屏72%NTSC色域300nit亮度,藍色背光鍵盤。前幾年還買了臺蘋果IPAD平板電腦 ,后來賣了,也略去不表。
以上電腦均已不在我手頭^_^寫個回憶紀念下~
efi主板已經非常普遍,新出產的電腦默認都是uefi啟動,而且預裝win10系統,好多小伙伴不知道Win10系統用uefi還是legacy?uefi是新式的BIOS,legacy是傳統BIOS,在uefi模式下安裝的系統,只能用uefi模式引導,同理,如果你是在legacy模式下安裝的系統,也只能在legacy模式下進系統,下面小編來跟大家說說安裝系統必須用uefi安裝的步驟
uefi啟動速度比傳統BIOS引導快很多,要在uefi下安裝系統需要系統是64位,而且硬盤分區表格式是GPT,所以win7系統只能是64為。
以是宏基筆記本電腦為例
1、電腦開機時候不停的按F2鍵進入到bios的界面,很多筆記本電腦進入bios是F2,當然也有不同的,具體自行百度搜索。
?
2、然后進入到bios的界面,方向鍵移動到選項的“boot”引導選項。
?
3、在“boot”的子菜單項,可以看到boot mode當前的選項為uefi,也就是uefi啟動模式。
?
4、按鍵盤上的回車鍵,然后就會彈出新的窗口,這里就可以選擇legacy選項,選擇好后按回車鍵就會確認選擇,如果不選擇legacy的話,就保持還是uefi模式。
?
5、在BIOS菜單欄自動到“seurity ”項,然后在子菜單中設置secure boot,也就是安全啟動,在uefi模式下,這個功能是( enabled)開啟的,在legacy模式下,就要(Disabled)關閉。
?
6、最后就是裝系統了,如果用uefi模式裝系統的話,硬盤分區格式為GPT,反之則反,硬盤分區格式為mbr。用優盤啟動盤系統裝系統非常方便,可以自動裝機。
以上就是uefi裝系統教程了,覺得有用可以點贊關注一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