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之前索尼全球工作室總裁Hermen Hulst表達了“對向更多人介紹PlayStation游戲的新想法持開放態度”,但他也澄清說:“向PC發行一個第一方3A大作并不一定意味著每款獨占游戲都會登陸PC。”但是《地平線:黎明時分》登陸PC對未來意味著什么?外媒GamingBolt與Wedbush證券分析師Michael Pachter談到了這件事情。
Michael Pachter在解釋索尼讓獨占游戲登陸PC的最新舉措時說:“我認為索尼希望PlayStation的受眾群體繼續購買游戲機并購買他們的第一方獨占游戲,但他們認識到除了主機游戲銷售之外還有一個市場。 ”
當然,此言一出很多人就會聯想到Xbox在多平臺游戲上的立場是否對索尼產生了影響。在被問到同樣的問題時,Pachter回答說:“是的,我認為微軟的定位促使索尼效仿。” 所以,玩家們是否能期待主機獨占時代的終結呢?這個尚未知曉,但是未來索尼會不會同時讓獨占游戲(第一方/第三方)登陸PlayStation和PC兩個平臺呢?
Pachter回答說:“是的,我認為很難第三方獨占游戲很難被索尼買斷,但我希望未來越來越多的收購可以增強索尼第一方的實力。”
/小伊評科技
作為一個90后的男性,“游戲”自然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那么對于普通玩家來說到底是買一臺PS4還是高配的電腦更合適呢?(當然了對于土豪玩家來說,根本無需做選擇題,兩個都要才是真),本文就來好好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先來說一下我的裝備,我目前家里頭兩臺電腦,一臺是五年前配的I5 7500+1060 6G的臺式電腦,目前已經淪為家人的辦公電腦;另外一臺是在今年年入購買的配備RTX 3070Latap(130W)顯卡的某品牌筆記本;另外還有一個就是在2019年家里人贈送的PS4Pro+雙手柄。
那么本文也就從設備入手成本,后續游戲成本、游戲數量、游戲的開啟成本以及日常價值這六個維度來進行一波詳細的分析,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個真實的,有價值的體驗。
(一)設備入手成本:PS等游戲主機完勝。
目前想要購買一臺能夠堅持在1080P下暢玩五年的PC主機,至少也要選擇一臺搭載RTX3060TI及以上顯卡的電腦。
以目前市場售價來計算,這樣一臺電腦的價格至少要在8000-1萬元左右(顯卡5000塊,CPU+主板再怎么丐也得1500,16G內存400元,1TB M.2固態硬盤600元,600W電源300元,顯示器最低也要1000元,機箱200,這一套算下來可就要9000塊錢了),而這樣一套配置也只能保證在未來3-5年內的游戲體驗,譬如2016年發布的GTX 10系列中的甜品級顯卡GTX1060,在今年的一票游戲中就顯得比較吃力了。
而在游戲機平臺可就不同了,因為諸如PS4等游戲機的壽命可不取決于硬件,就算再爛的硬件只要不停產,就有游戲公司為其發布游戲,譬如在2013年發布的PS4,其GPU的性能連GTX960都比不過,但是直到今天,依舊可以在30幀的情況下流暢的運行所有3A級大作,因為游戲廠商都會針對不同平臺的性能做出針對性的優化。
目前市面上PS4Pro的價格也就2000來塊錢,就算是最新的PS5的價格也不超過5000塊,運氣好買到原價的話,更是只需要3899元。而且購買PS設備無需額外購買顯示器等設備,只要家里有電視即可,暢玩個十年問題不大。
(二)后續游戲成本:游戲主機的整體成本更高,但有辦法可以窮玩,不過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及心理成本。
不管是PS還是XBOX,其購買游戲的途徑只有兩種——數字版和光碟版。就新游戲的價格來說,PS上的價格明顯是要更高的,我們來舉個例子。
以最新發布的《戰地2042》為例,PS5數字版的價格需要469港幣,也就是383人民幣(實體版也是這個價格),而且想要在PS上玩多人對戰,聯機對戰必須要購買PS的PSN會員,一年大概260元人民幣。簡單來說,如果你只是想要單純地玩這款游戲,你需要一次性的支付643元的成本,相當高昂。
但是在PC平臺就不一樣了,你只需要235元即可買到,而且還不需要再去購買什么會員,買了就能玩,最多就是買一個加速器。(PS也需要掛加速器)
不過PS上也有比較省錢的窮玩方法——“買光碟,玩通關,二手賣光碟”,通常而言只要時間間隔不是太長,折舊費用大體也不超過購買成本的10%,你所付出的成本可能也就幾十塊錢而已。但是這樣做的缺陷就是,你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成本,并且以后也無法再保留游戲了,真正的一次性游戲。
總體來說,對于大多數人來說,PC平臺的后續游戲成本要更低廉,起碼在單次入手的時候要更加的沒有心理負擔。
(三)游戲數量:主機占優,但是PC也不差,未來全平臺游戲會越來越多。
主機一直以來就是以獨占游戲多而作為主要的賣點,譬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戰神》《光環》《神秘海域》等等,都只針對主機平臺,很多3A大作也都會先出主機版然后再出PC版。當然了,PC上也有獨占游戲,最典型的就是RTS游戲,最新推出的《帝國時代4》可就沒有PS版,因為再PS上根本就玩不了。
而且,隨著版權意識的不斷提高,全平臺是一個大勢所趨,很多原本在PS上獨占的游戲,都陸續了登錄了PC平臺,賣的也都不錯。
(四)游戲開啟成本:PC明顯具備巨大優勢。
我自己家的PS4Pro已經吃灰了一年多了,原因也很簡單,開機所需要付出的時間成本太高了。打開電腦上的游戲只需要三步——打開電腦,打開平臺,打開游戲即可。
而在PS上,則需要N個步驟——打開電視——打開PS——切換顯示模式——安裝光盤(用光盤玩游戲一次只能插入一張光碟,玩其他游戲需要換光碟),如果遇到PS更新,那就只能等著了。
而且,如果你要玩聯機游戲的話,必須要用加速器,在PC平臺使用加速器只需要下載購買,打開即可,傻瓜式操作,而在PS上你必須要通過給路由器配置加速器才可以實現,難度極大,剛開始需要大量的摸索時間。
另外,如果你們家里沒有專屬的游戲電視的話,那么每天的搶占電視的過程也會讓你心累不已,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
(五)日常價值
PS:除了玩游戲也就剩下播放一些藍光視頻的價值了,其他價值幾乎無限趨近于0。
高配PC:除了玩游戲,所有和電腦相關的事情全部都能兼顧,并且兼顧的很好,小到上網,辦公,看電影;達到3D建模,程序開發,視頻剪輯等全部都能兼顧,因為高配電腦的性能通常都非常出色。
總的來說,如果你是單身,家里沒孩子且是游戲的極致發燒友,每天有大量的連續時間可以投入在游戲上,那么諸如PS4 PS5這樣的設備會更符合你的要求,初期投入更低,并且可以給你帶來很不錯的體驗提升。
如果你是一個業余玩家,有家有室,只是利用碎片時間來玩游戲,PS明顯不適合你,繁雜的開機過程會消耗掉你緊剩不多的耐心,一臺能夠兼顧生活,學習,工作的高配PC才是最適合你的選擇。
END
近日,索尼公司宣布PS4游戲將很快上線PlayStation Now.目前各項工作基本就緒。隨著這項決定的宣布,用戶就能在一臺Windows PC上玩PS4的Titles,實現主機游戲跨平臺。
索尼打造跨平臺生態系統
眾所周知,PS4(PlayStation 4)是一部索尼電腦娛樂推出的電子游戲機,PS4屬于第八世代的游戲機,并與任天堂的Wii U和微軟的Xbox One共同在市場上競爭,2016年5月27日,索尼周四宣布,其旗艦游戲主機PS4全球銷量突破4000萬部。
與微軟相同,索尼也在不斷通過跨平臺融合來嘗試建設自己的生態體系,PlayStation Now跨平臺服務就是其中之一。
在這項決定沒有宣布之前,作為電子端游戲機的PS4只能在游戲機上實現網絡社交和視頻功能,允許用戶通過Facebook、Twitter發布游戲成績,在PS4的PSN網絡服務中,增加了游戲視頻分享的功能,按下手柄上專門的分享按鈕后,朋友就可以在PSN網絡上觀看你玩游戲的直播視頻,可以與你實時語音互動,甚至可以讓他們接管你的手柄,替你玩游戲。
但是并不能實現平臺的轉換,游戲平臺單一,各種游戲玩法也只能局限在游戲機上。隨著索尼開始跨平臺的融合構建,PlayStation Now可以將索尼游戲機上所有的功能程序用PC電腦端承載,能夠滿足玩家們的要求,也是市場的功能性開拓。
使用費用并不親民
要想體驗這種跨平臺所帶來的便利和新穎玩法就需要PSN,PSN服務價格不菲,每月20美元(3個月35美元),每月約合140元人民幣。PS Plus會員被禁足。使用費用并不親民,土豪們當然可以隨意了,為了能成功的感受到PC電腦端上游戲帶來的體驗,Sony粉們的支持還是需要一些“勇氣”。
PSN可以兼容的PS3游戲有483款,不過,索尼將在今年8月關停PSN對PS3、PS Vita、PS Vita TV以及所有Bravia電視、索尼藍光播放器、三星智能電視的支持,只保留PS4和PC。
想要體驗并不簡單
另外,要實現上述PC串流,還必須購買一只25美元的DS3/4手柄無線適配器。PC串流PS4游戲對電腦配置也有要求,電腦系統必須是 Windows 7 (SP1), 8.1或者10;處理器的要求必須是3.5GHz Intel Core i3或者3.8GHz AMD A10;儲蓄必須保證300MB硬盤空間或更多,才能帶的動游戲;外存達到2GB內存以上;硬件方面必須保證有聲音輸出、USB接口還有電腦接入速度達到5Mbps以上的寬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