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人張先生今年23歲,數天前在工地的貨運車上搬運貨物時不慎摔下,導致腰椎第1、第2椎體骨折。被送到張家口市第二醫院脊椎外科就診后,主治醫生王春生做出了需要采用“T12-L3切開復位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進行治療的診斷。“這臺手術最大的難點是要把數根只有6毫米直徑的椎弓根螺釘準確地穿過患者脊椎骨骼間的細小縫隙,分毫不差地釘在預定位置。”王春生表示,這臺手術由醫生“徒手操作”雖然同樣可以完成,但存在一定風險,如果椎弓根螺釘的位置稍有偏差,就極容易碰觸甚至破壞脊椎內神經。
張家口市第二醫院與積水潭醫院對接,雙方最終敲定由田偉通過遠程操控機器人完成手術。“開始的時候其實挺擔心的,畢竟從來沒有聽說過手術可以由機器人來做。”張先生的母親孫女士表示,經過醫生的解釋,他們詳細了解了由機器人做手術的好處,作出了相信醫生的決定。張先生由此成為“5G骨科機器人遠程手術”的受益者。
8月27日8時,張家口市第二醫院7號手術室內,脊柱外科主任劉欣偉和王春生通過遠程系統控制平臺與北京積水潭醫院機器人遠程手術中心連線后,和田偉仔細溝通著手術的步驟和路徑。手術室正中,一部由電腦主控臺、光學跟蹤系統、六軸大自由度機械臂三個相互獨立部分組成的機器人正全身包裹在無菌塑料布內,立在手術臺前嚴陣以待。9時,張家口手術現場操作醫生、北京積水潭醫院脊柱骨外科副主任醫師韋祎對著旁邊的攝像頭作出了一個“OK”的手勢,“準備完成!”,四個字通過耳機傳到了200多公里外的田偉耳中,手術室內的影像設備也出現了新疆和天津兩地醫生“準備完成”的手勢,三地手術室及北京積水潭醫院機器人遠程手術中心內的實時影像在顯示屏上清晰可見。田偉通過電腦開始操作,三地手術臺前的機器人隨即啟動,手術正式開始。9時15分,張家口市第二醫院手術室內,機器人按照手術規劃,順利地為患者植入了第一根椎弓根導針。9時58分,在田偉遠程操作下,手術完成了最關鍵步驟——6根椎弓根導針精確置入病人體內。11時40分,新疆、天津兩地手術的主體部分相繼完成。
據了解,當天進行手術的三名患者均為脊椎疾病患者,但病情與所采用的手術方式均不相同。運用機器人進行手術,不僅可以確保手術路徑與規劃路徑一致,最大程度避免手術可能出現的誤差,同時也免去了醫生長時間進行操作帶來的疲勞。
8月28日上午11點,記者再次見到了張先生。在張家口市第二醫院脊柱外科病房內,張先生側身躺在床上,看起來絲毫沒有剛剛動過手術的虛弱,“昨天傍晚麻醉清醒以后到現在,除了幾乎不能行動,并沒有太多不適,也不是很疼。”張先生告訴記者。
“5G通信技術與手術機器人的結合,把過去遠程視頻會診指導手術和遠程手術規劃的‘遙規劃’變成了‘遙操作’,真正實現了遠程操控骨科手術機器人實時手術。”張家口市第二醫院院長喬欣軍表示,這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手術將距離縮短為零,令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質量的遠程醫療服務,讓一位醫生為多位不同地區的患者同時進行手術,既避免了患者的奔波之苦,又有效節省了醫療資源,將對提升醫療服務質量、醫療技術均質化產生深遠影響。
臺電腦,無論是臺式機還是筆記本電腦,內外都有許多接口。你能認出它們每個接口并知道他們的用處嗎?
一張圖帶你認識電腦外部接口:
電腦的內部和外部接口都是用于連接鍵盤、鼠標、音頻、麥克風、顯示器、電源線、打印機和其他設備的。
下面就來介紹一下電腦中常用的各種接口,這樣你就可以更好地了解電腦的里里外外的接口,知道什么樣的設備應該連接到哪些接口,從而減少不必要的麻煩。一起來看看吧!
一、USB接口
USB接口可能是每個人最熟悉的。USB用于連接鼠標、鍵盤、移動硬盤、數碼相機、網絡電話、打印機等帶有USB接口的設備。理論上,一個USB主控端口可以支持127個設備的連接。
USB接口為兩種標準。USB1.1的最大傳輸速度為12兆位/秒,USB2.0的最大傳輸速度為480兆位/秒。這兩個標準的接口完全相同,并且可以向后兼容。傳輸速度的差異取決于計算機主板的USB主控芯片和USB設備的芯片。
USB接口可以設置電源線,這樣USB設備例如移動硬盤等就不用再接一條電源線了(高達500mA 5V電壓)。目前,支持USB接口的手機也可以通過電腦充電。
USB的三種版本:
第一代:USB 1.0/1.1的最大傳輸速率為12Mbps。于1996年推出。
第二代:USB 2.0的最大傳輸速率為480Mbps。USB 1.0/1.1和USB 2.0接口相互兼容。
第三代:USB 3.0最大傳輸速率5Gbps,向后兼容USB 1.0/1.1/2.0。
二、PS/2接口
PS/2接口這個名字來自于IBM PS/2。該接口廣泛用于連接鍵盤和鼠標。這已經是它們的標準了。現在它被USB慢慢取代,但大多數臺式電腦仍然提供PS/2接口。一些鼠標可以使用轉換器將接口從USB轉換到PS/2,還有一些適配器可以從USB轉換到PS/2接口,用于鍵盤和鼠標。目前,PS/2連接器通常有顏色標記。
左邊有顏色標記,紫色是鍵盤接口,綠色是鼠標接口。右邊是沒有顏色標記的老式的。通常,左端口是鍵盤接口,右端口是鼠標接口。
綠色用作鼠標,紫色用作鍵盤。在沒有顏色標記的PS/2接口上混合鍵盤和鼠標是很容易的,但是不要擔心,它不會引起任何麻煩,它只會使兩者都不能被使用,但是許多系統可能因此而不能啟動,這時,只需交換兩個接口。
三、音頻接口
音頻輸入輸出接口:可將計算機、錄像機等的音頻信號輸入進來,通過自帶揚聲器播放。還可以通過音頻輸出接口,連接功放、外接喇叭。簡單來說,音頻接口是連接麥克風和其他聲源與計算機的設備,其在模擬和數字信號之間起到了橋梁連接的作用。音頻接口通常與前置麥克風、線路輸入和其他一系列的輸入設備配合使用。
四、RJ45網線接頭
以太網雙絞線連接,千兆網絡正在取代100兆網絡。實際上有兩種雙絞線電纜:
一種是廣泛使用的直連線,另一種是特殊情況下使用的交叉線。如果電腦連接到交換機或其他網絡接口等。或者如果其他連接的兩側位置不相等,則使用直接連接,而如果兩個連接的設備相等,例如兩臺電腦、筆記本電腦等。需要一條交叉線。兩者的區別在于,線順序不一致,接口相同。
RJ45和RJ11外表相似,但RJ11有4個接觸點,而RJ45有八個。RJ11主要用于計算機的調制解調器,因為許多國家的電話連接器不同,所以RJ11有更多的適配器。
五、VGA接口
VGA接口在過去的幾年中很常見,它也在慢慢的被淘汰,最近幾個的的顯卡都沒有VGA接口了,不過我們可以通過轉接頭也可以使用。
六、DVI接口
DVI接口分為DVI-A、DVI-D和DVI-I三種接口。先給大家介紹DVI-A這種接口。DVI-A接口是12+5針DVI線。
DVI-D接口只能傳輸數字信號,不能模擬信號,所以它不能轉接VGA接口也就不能使用VGA接口的顯示器,大家買顯卡或都是顯示器要注意這一點。它使用的是24+1針DVI線。
DVI+I接口可以傳輸數字和模擬信號,它使用的是24+5針DVI線。
七、HDML接口
HDML接口是一種高清晰度接口。它不僅能傳輸視頻,還能傳輸音頻。如今,許多電視和電腦都使用這個接口。
八、DP接口
DP接口是一個數字視頻接口,可以同時傳輸視頻和音頻。它與VGA和DVI接口兼容。
以上就是關于電腦里里外外接口的詳細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與留言!
古論今——
說起存儲行業,避免不了的就是5G,因為帶來的變化難以想象,物聯網、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無人駕駛,這一個個生動的畫面是由無數存儲設備組成的數據庫。在此之前,關于固態硬盤介紹了存儲顆粒,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主控那點事。
(固態硬盤之AES加密算法)
固態硬盤的主控,不言而喻,其實就是相當于人類的大腦,由大腦指派完成一些動作,從實際讀取和寫入數據到執行垃圾回收、壞塊管理、磨損平衡算法等,比如:吃飯、排泄、發燒,也會像人類一樣“生老病死“,稍微高大上一點就是主控相當于計算機的CPU,只不過CPU用的是X86架構,主控用的是ARM架構,雙核。
每個 SSD 都有一個存儲控制器將存儲單元連接到電腦,主控可以通過若干個channal并行操作多塊Flash顆粒,提高底層的帶寬。主控是一個執行固件代碼的嵌入式處理器。主要功能如下:
1、調度數據在各個閃存芯片上的負荷,讓所有的閃存顆粒都能夠在一定負荷下正常工作,協調和維護不同區塊顆粒的協作。
2、負責數據中轉,連接閃存和接口。
3、啟動運行固件算法,完成內部各項指令。
(1)錯誤檢查和糾正(ECC)
(2)磨損平衡
(3)壞塊映射
(4)Read disturb(讀取某個塊的數據的時候會影響到相鄰塊的數據)讀干擾
(5)垃圾回收
(6)Trim指令
(7)LDPC四代加密與RAID0加密
半導體行業率先發展于美國,第一波崛起的SSD主控廠商自然來自美國居多,我們熟悉的Marvell、慧榮科技、SandForce(希捷收購)。
Marvell主流主控
88SS5000 專為實現一類新的企業和數據中心 SSD,能夠顯著降低總擁有成本。該控制器搭載 Marvell 第四代 NANDEdge? LDPC 糾錯技術,為 3D NAND TLC 和 QLC 技術提供支持,在延長 SSD 壽命的同時保持一流的延遲度和性能一致性。
88SS1321-88SS1323 Marvell PCIe Gen4 NVMe SSD 控制器系列,專注于支持下一代數據中心、邊緣計算和客戶端應用,在超小封包尺寸上實現功耗-性能、容量-性能、耐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的最優化。 此系列設備采用 12nm 制程技術制造,支持范圍涵蓋所有現有和新興的 m.2(22110 至 2230)、BGA、EDSFF 和 U.2 SSD 尺寸。
支持 4 通道的 88SS1084 和 8 通道的 88SS1100 是 Marvell 的第六代基于 NVMe 的控制器。針對主流和高性能 PC 客戶端和邊緣計算 SSD 研發的 SSD 控制器系列。它們能夠支持最新的 96 層三級單元 (TLC) 和四級單元 (QLC) NAND 架構。
88SS1098 和 88SS1088 是 Gen3x4 SSD 控制器,支持單端口和雙端口功能、NVMe 1.3 標準和新興的開放通道架構。兩款控制器均搭載 Marvell Gen4 NANDEdge? LDPC 糾錯技術,為 3D NAND TLC 和 QLC 技術提供支持,在延長 SSD 壽命的同時保持一流的延遲度和性能一致性。
Marvell宣稱新PCIe Gen4主控以節能為特性,解決AMD最新X570芯片組和群聯E16固態硬盤主控中提到關于PCIe Gen4的問題。得益于12nm工藝,Marvell新型無DRAM緩存主控的最低運行功率為2W;而現有大多數NVMe主控仍在使用28nm制程。
通過使用相對先進的工藝,讓產品制造商能夠打造更具成本效益的產品,特別是無DRAM緩存的版本。無DRAM緩存的88SS1323支持雙通道PCIe Gen4,而88SS1322主控支持四通道的PCIe Gen4;定位更高的88SS1321支持四通道PCIe Genn4、有DRAM緩存,可支持2倍于88SS1322、88SS1323最大容量。
Marvell新一代PCIe Gen4主控人采用少量的ARM Cortex R5內核、2018年使用的第四代LDPC引擎。新款PCIe Gen4通道控制器的持續IO性能略高于Marvell早期8通道控制器,但隨機IO性能小幅倒退。Marvell沒計劃讓PCIe 4 x4的吞吐量飽和,入門級88SS1323雖然僅支持雙通道的PCIe Gen4 ,但理論性能已經達到PCIe 3 x4產品的速度。
Marvell目前在網絡和無線連接芯片方面的成就高于存儲芯片,采納其SSD主控的產品并不是很多,主要有浦科特等。
慧榮科技的控制芯片品牌是“SMI”,企業級SSD品牌為“Shannon Systems”,移動通訊產品則是“FCI”品牌。
擁有2-CH/4-CH/8-CH傳輸的高效能閃存控制芯片,支持ISP(In-System-Programming)功能─無需經過制程變更即可解決兼容性的問題,支持PCIe Gen3 x4 NVMe 1.2, SATA 6Gb/s、SATA 3Gb/s與IDE UDMA6規格,全區均勻抹除(Global Wear Leveling)技術能有效延長固態硬盤使用壽命,彈性的閃存組態設定,強化ESD設計。
先進的嵌入式除錯引擎(ECC Engine)提供強大的除錯管理能力,內部電壓偵測電路系統,同步滿足商規及工規產品需求,支持每一通道中最多8~16個快閃CE插腳,支持內存容量最高可達1TB,支援三星 (Samsung) 、東芝 (Toshiba) 、新帝(SanDisk)、美光(Micron) 、英特爾(Intel)、SK海力士(SK Hynix)等大廠MLC、TLC及SLC 閃存。
慧榮主流主控
值得一提的是,慧榮Gen4 終于露出廬山真面目,PCIe 4.0通道速率已經達到了16GT/s,相比PCIe3.0足足翻了一倍,對于固態硬盤存儲性能提升起到很大幫助。SM2267和SM2264分別支持4個NAND通道(8TB)和8個NAND通道(16TB),連續讀寫速度最高為4GB/s和7GB/s,全部支持128+層的3DTLC或QLC閃存。
群聯電子從全球首顆單芯片USB優盤控制芯片起家,長期專注于閃存存儲主控芯片研發,涵蓋了USB、SD存儲卡、eMMC、UFS、PATA、SATA、PCI-E規格的SSD主控芯片,并為存儲系統和OEM/ODM等品牌客戶提供存儲解決方案,終端應用遍及消費性市場、工業制造及企業數據中心、嵌入式存儲等。由于高度重視存儲加密技術,群聯電子在國際技術標準上取得了ONFI創始會員資格,同時也是SD協會、UFS協會的董事。
臺系主控目前是SSD市場上的主流,并在中國大陸協同伙伴贏得龐大的消費群體,市場份額不斷上升。目前,群聯主控涉及到消費級和企業級,包括SATA、PCIE,共10種主控類型,SATA有PS3113-S13T 、PS3112-S12、 PS3111-S11T。PCIE包括PS5019-E19T、 PS5016-E16 、 PS5013-E13T 、PS5012-E12 、PS5012-E12C 、 PS5008-E8、 PS5008-E8T。
PCIE
SATA
群聯E16,目前全球首款PS5016-E16主控,支持PCIe 4.0 4×4(NVMe 1.3),分為500GB、1TB及2TB三種版本,順序讀寫速度為5/2.5GB/s、5/4.4GB/s及5/4.4GB/s,其中在順序讀取速度方面達到了群聯標稱的PCIe 4.0 x4接口峰值,1TB及2TB版本的順序寫入速度也達到了4.4GB/s。500GB的隨機讀寫僅為400K/550K IOPS,而1TB及2TB版本為600K/500K IOPS。不同的容量造成的順序讀寫速度降低,是因為CE數量減半的結果,因為一個channal搭載4~8個CE。
三星是全球最知名的公司之一,其涉獵領域眾多。旗下的三星電子更是全球為數不多的,擁有半導體設計、加工、制造、生產、銷售等完整生態鏈的半導體企業。
在SSD主控領域,三星也是早早的就占據著一大塊份額,其主控主要出現在三星自家的SSD產品上,像860EVO和QVO這類SATA SSD用的就是MJX主控,而PCI-E SSD上的Phoenix 控制器,代表產品有大家熟知的970系列,性能非常不錯,處于高端水平。
同時,三星是全球目前唯一一家所有SSD組件均由內部自主設計生產的廠商,憑借原廠主控、閃存、緩存、固件的四位一體優勢,可靠質量加持,產品均為行業一流。
今天主控就介紹到這里,主要普及一下主控常識,由于國內主控商的影響力較小,暫未列入討論范圍,而且,通過長期關注存儲行業,會發現我們買的固態硬盤的主控一般都是三星、慧榮、群聯、美滿電子,這三家廠商的主控市場也是占據半壁江山,影響力頗大,另外,PCIE Gen 4已是行業趨勢,隨著5G的發展與普及,數據大爆發,在速度與容量需求將前所未有,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