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時間被身邊好友嘲笑,臺式機用了10年竟然還不換,其實我內心想說,這機器還能用為啥要換?我保養維護的這么好,連個電容都沒鼓過為啥要換?不過后來想想也的確該換了,雖然保養維護的不錯,雖然也能滿足我的日常工作所需,但是運行一些網絡游戲時也是會很吃力,現在連個LOL或者穿越火線都難,糾結再三最后還是決定換臺新電腦,作為一個還算理性的人,我決定自己DIY裝配,配置方面也沒有追求最新最高配,依舊本著能玩個幾年就好的態度,把部件置備齊了。
這臺新電腦的基礎配置我覺得還算可以,算是低配中的高配了!i7 7700處理器、技嘉B250 HD3、金邦千禧8G DDR4 2400*2、影馳GTX1050 2GB,散熱器方面我并沒有選擇什么水冷,而是直接選了一款較為炫酷的酷冷至尊T610P RGB雙風扇風冷散熱器,機箱方面選擇的是酷冷至尊MB520中塔機箱,硬盤選擇的是120GB固態搭配2T機械的組合模式,因為沒打算玩超頻,所以主機電源部分選用了酷冷至尊MWE500,因為每個地區的價格不同,渠道也有所差異,所以筆者就不在此敘述價格了。
在這里也簡單科普一句,當然這個也是早期DIY玩家信奉的一種搭配方式,如果你選英特爾處理器,那就給它搭配一塊N卡(Nvidia顯卡),如果你選擇AMD處理器,那么你就給它搭配一個A卡(ATI顯卡),在選擇主板的時候筆者個人更傾向于大板,因為的布局較為分散,不會像Mini主板那樣擁擠,這也就在無形之中將散熱分散開來。此外,筆者并沒有計劃玩什么超頻,所以只是隨便選了兩條2400的內存,時序什么的也沒太在意,畢竟我不玩游戲,沒那么高的要求,只要滿足雙通道使用就可以了!
選處理器的時候我個人其實更傾向于買個散片,因為和店家比較熟,他不會唬人!6700和7700相比,其實i7 7700并沒有太大的革新,但是為了求一個“追新”,而且二者沒差多少錢,所有最后還是買了7700;散熱器部分,最早打算選擇水冷,但后來想想還是年輕一把,活力一下,就選擇一個比較亮眼的風冷散熱器。
散熱器方面還是比較信賴酷媽,畢竟這么多年了,行業地位在那放著了!選來選去最終選擇了這款酷冷至尊T610P RGB雙風扇風冷散熱器,包裝盒非常大只,拿到手之后一直在猜想到底能不能裝到機箱里去。
光猜也沒啥用,直接拆包比劃了一下,感覺安裝起來剛剛好。
很多人在想,不就是個散熱器,總介紹它干啥?在這里筆者想說,電腦主機的三大件是內存顯卡處理器沒錯,但是當我們選擇好了型號之后,對它們我們真的不需要怎樣太關注,我們需要關注的是處理器的散熱表現、機箱散熱表現、電源供電的穩定性,如果你忽略了這幾點那你就等著難受吧!因為現在的主板處理器顯卡,隨著提供的服務更完善它的發熱量也越來越大,如果你的散熱做不好,它的運行速度就會受到影響。
筆者選擇的這款酷冷至尊T610P RGB雙風扇風冷散熱器,擁有大面積的金屬散熱片,在散熱片的中心和底部都有大尺寸的銅管存在,這對于處理器散熱來說絕對是一個大助力;此外,金屬散熱片的兩側還有大尺寸的靜音風扇,扇葉尺寸也是杠杠的,它在提供散熱的同時還能提供絢麗的RGB燈光,這個后續筆者會做個展示。
酷冷至尊T610P RGB雙風扇風冷散熱器底部展示
細節方面,酷冷至尊T610P RGB雙風扇風冷散熱器支持英特爾和AMD雙平臺,只不過在輔助支持結構方面稍顯不同,因為沒有AMD的設備筆者就不做展示了,只是簡單的展示一下英特爾這塊的操作;在固定散熱器的時候需要將兩側的扇葉拆掉,這樣才能擰緊螺絲,一個小細節就是那個金屬柱,它的上下兩端都有貼有墊片,這個小細節我要點個贊。
安裝好散熱風扇之后,我們需要把主板安裝到機箱里面。酷冷至尊MB520中塔機箱內部結構設計和絕大多數中塔機箱差不多,不過它的細節做的更優秀一些!同時,它的前面板采用了透明設計,能讓我再多放置幾組RGB燈光的散熱風扇。當然,我之所以選擇大機箱主要還是因為它的內部空間夠大,散熱方面能夠表現的更好!當然,還有就是布線也比較整潔,可以走背線,或者把線藏起來。
簡單的展示一下酷冷至尊MB520中塔機箱的電源倉和后置的散熱風扇部分。
獨立的雙盤位硬盤倉設計,安裝3.5機械硬盤不需要螺絲,直接卡住就可以,操作非常方面。同時,硬盤安裝好并插上數據線和電源線時,它與機箱側蓋板還是有一定距離的,不會像一些小廠生產的東西尺寸不嚴謹,最后在插線時總要費一些周折。
拆掉機箱前面的蓋板可以安裝3個RGB炫彩風扇,不過實話實說這個安裝有點麻煩,如果酷冷至尊官方能提供幾個扇葉卡鎖就好了,擰螺絲真的好累。
在機箱的頂部和底部都設有這個可拆卸過濾網,拆卸清潔非常方便,機箱底部的那部分我就不多做展示了。
將主板固定好之后,安裝主機電源,這個電源線就根據自己需求弄就好了。筆者花了一些時間才把線弄好。綁線的過程就不展示了,咱們直接看效果。
嗯,這就是綁好線以后的機箱內效果了!是不是挺立正的?
開啟機箱電源看下燈光,初始顏色是紅色,亮燈模式是常亮,有沒有感覺它好像是一顆心臟,那種熾熱感有沒有燃到你呢?
看看整體效果,是不是很炫酷?說真的,以前一直以為它會有光污染,但是當我自己安裝上了以后,除了感覺到漂亮,還是漂亮!
為了讓小伙伴們看的更直觀,筆者特地做了幾個動圖給大家看。常亮模式、亮度調節模式筆者就不展示了,主要就展示這個呼吸狀態以及多彩變色狀態,是不是很漂亮?你想要什么顏色,可以直接在散熱器所帶的開關調節器上進行設定。
安裝完成之后,行不行的跑個分!可以看到這臺電腦的綜合得分還是挺不錯的,其中顯卡和處理器的表現都可以,內存因為是16GB的原因也還行!稍顯劣勢的是硬盤,后續我要再研究一下,看看多組幾塊固態可好!
跑過分之后又測試了一下主機溫度, 測試這個溫度的時候開了20幾個網頁、開了不少窗口,可以看到內存使用了7.3GB,CPU也占用了17%,溫度方面最高48度,當筆者將窗口只保留一個的時候,溫度最高在40度左右,風扇轉速在980左右,這個表現我覺得還不錯。至于噪音方面,筆者沒有做測試,畢竟整個主機9個風扇,不太好測試。
至于這臺電腦在體驗方面表現到底如何?使用繪聲繪影剪輯視頻無鴨梨,玩英雄聯盟無壓力、玩穿越火線無壓力,我對吃雞游戲無愛,所以并沒有做測試。總體來說還是挺流暢的,如果我還是像以前一樣,經常為電腦清理灰塵,我相信這臺電腦再用個10年也不是什么問題。好了,簡單的分享就到這了,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個維護保養主機的好習慣,那就是經常給CPU風扇清理灰塵、經常給主機電源清理灰塵、經常給顯卡風扇清理灰塵,這樣一來主機的散熱就會變的更好,散熱好了主機輕易都不會出問題的。
Ps:玩了兩把游戲,覺得鼠標好像不夠炫酷,看來我應該再換一個炫酷的鼠標!下一期做一個關于鼠標的評測好了。
苦了一整年,終于迎來2022年的到來,是該找個機會犒勞下自己。相信不少小伙伴都有給自己購入一天新的電腦主機的想法。但一想到DIY一臺電腦主機之前,你得從零開始學習各種電腦的硬件知識和裝機技巧,難免覺得頭疼。
如果選擇到實體店或者閑置平臺購置,其實也難逃被人坑的厄運。如果你也有同樣的煩惱,筆者不妨建議你到武極電腦看看,起連續五年獲得電商組裝電腦類目的銷量冠軍。擁有可靠的售前售后服務,以及值得信賴的品質和實惠的價格。下面兩款針對不同定位人群所準備的電腦主機,或許剛好就是你要找的目標。
內置2021年AMD新發布的高性能APU——AMD銳龍5 5600G。采用六核心十二線程和16MB容量三級緩存的配置,內部使用重新設計的Zen3架構,性能標新介于上代AMD銳龍5 3600與AMD銳龍5 5600X之間。
但這顆處理器的優勢在于內置了7核心1900MHz頻率的Radeon VEGA7核顯,圖形性能甚至可以比肩部分中低端獨顯(例如GT1030),搭配高頻內存,1080P分辨率下玩一些入門網游可以做到非常流暢的表現。
除此以外,這套電腦主機內部還配備了16GB DDR4雙通道的英睿達內存以及250GB容量的西數SN550 NVMe高速固態硬盤。同時使用十幾個應用和網頁也不卡頓,應用啟動速度和開機也變得快了不少。
這款電腦主機更多是面向游戲發燒友、設計類創作者等群體用戶。硬件方面,搭載了目前人氣較高的AMD銳龍5 5600X處理器,六核心十二線程和32MB容量三級緩存配置,加速頻率可達4.6GHz,游戲單核性能相較上一代提升非常顯著。
關鍵的獨立顯卡選擇了七彩虹GeForce RTX 3060Ti,得益于新一代Ampere架構,性能相比RTX 20系列時代擁有跨越式的性能增長。高達8GB的顯存容量,可以滿足游戲在2K或者4K分辨率模式下開啟高畫質的硬件要求。
16GB DDR4英睿達美光內存搭配500GB西數SN550 NVMe高速固態,保障多任務運行和系統流暢度需求。
上述兩臺武極電腦主機相信總有一款適合你,趁著2022年伊始,趕緊入手一臺爽起來吧。
、新電腦分區,建議用GPT全新分區,256G/250G/240G以上固態硬盤,分區:ESP=300MB,C盤=100G/120G,D盤=剩余容量。如果120G固態+機械硬盤方式,分區:ESP=300MB,C盤=120G,D盤=機械硬盤容量。
2、新電腦安裝系統,建議用純凈、無功能精減的Ghost版win10系統,win7有些過時,win11在習慣性和兼容性上還要過度些時間。
電腦分區有兩種,MBR和GPT,分區與引導對應的是Legacy和UEFI。1、以前電腦用MBR分區+Legac引導,導引文件存在系統盤下,經常容易損壞而使系統不能正常啟動。MBR不能管理2T以上硬盤。2、GPT分區+UEFI引導,ESP區是存放引導文件,且是隱藏分區,比較安全,可以管理2T以上硬盤。所以現在新電腦都是UEFI啟動+GPT分區。以前的舊電腦也有支持UEFI啟動的,如果不支持UEFI啟動的電腦,是很老的的電腦了,也到了報廢程度。硬盤分兩個區主是方便管理和有效利用空間,日常使用占空間大的有微信記錄、QQ記錄、企業微信記錄、郵件等,通常把這些占空間大的應用記錄和桌面路徑放在D盤。
像辦公電腦,微信記錄可能達80G,郵件達100G,如果C盤或D盤小于180G,就存滿了,所以除系統盤,剩余空間分為D盤,空間有效利用了。桌面路徑放在D盤好處是,重裝系統、恢復系統,資料都在D盤,不用轉移和丟失。
新電腦建議用Ghost版的win10系統,新電腦原裝系統和安裝版系統沒做優化,不好用。一般Ghost系統,在封裝前打上安全補丁、裝上常用運行庫(GoRuntime_DirectX_9.0c、GoRuntime_DotNetFramework_3.x、GoRuntime_DotNetFramework_4.x、GoRuntime_VCRedist)、做一些適合國人習慣的優化(安全隱私及系統更新相關+開始菜單、桌面、及任務欄相關+系統性能體驗相關+文件、文件夾及資源管理器相關+系統自帶各種軟件相關等)、一些常用基本軟件(Google瀏覽器+火絨殺毒+WinRAR+OFFICE+五筆輸入法+拼音輸入法等)。一般在新單位都會新封裝一版Ghost win10系統,給使用人更好的系統體驗,提高工作效率,也減少自己維護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