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于商務人士來說,在選購筆記本電腦的時最關注哪個賣點呢?想必大家都有了答案,那就是輕薄與便攜,對于經常移動辦公的商務人士來說,一臺輕薄便攜的筆記本電腦將會帶來極大的幸福感。在今年5月份,微軟對Surface系列進行了更新,推出了全新的Surface Go 2,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Surface Go 2的表現如何,是不是能夠成為新的辦公神器。

    外觀

    Surface Go 2在外觀方面延續了上一代的設計風格,如果是息屏狀態下,或許你也很難一眼分辨出Surafce Go 2與Surace Go,不過當你打開屏幕,你就會發現Surface Go 2的屏幕邊框變得更窄了,屏幕尺寸也比Surface Go大了0.5英寸,別看區別并不大,在日常使用中帶來的視覺效果升級還是非常明顯的。

    如果只是單純的使用Surface Go 2,那么它更像是一個平板,而不是一臺電腦,不過當你搭配Surface Go特制版專業鍵盤蓋,那么它就真正的成為了一個生產力工具。平時我們休閑的時候,可以以平板模式來看看視頻。而出差或者移動辦公時,使用鍵盤蓋以及鼠標,就可以替代傳統的筆記本電腦。

    Surface Go 2的屏幕尺寸為10.5英寸,分辨率為1920×1280,像素密度達到了220PPI,顯示效果非常細膩,無論是辦公還是看視頻,這塊屏幕在清晰度方面的表現是非常不錯的。

    相比一代Surface Go,Surface Go 2的屏幕邊框變得更窄。在屏幕邊框上還有兩個揚聲器,支持杜比音效,帶來立體聲的效果,看電影、聽音樂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Surface Go 2擁有一顆5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支持1080P的在線高清視頻。通過這顆攝像頭,還可以使用Windows Hello 面部識別攝像頭,通過面部識別就可以輕松解鎖設備,更加的方便。

    電源鍵以及音量鍵位于機身的側面,在電腦模式下,按鍵的位置位于屏幕上方,操作起來比較方便。

    雖然Surface Go 2的尺寸小巧,但是在接口上還是非常全面的,機身擁有一個USB-C接口,一個Surface Connect接口、一個3.5mm耳機接口以及一個MicroSDXC讀卡器,涵蓋了我們日常使用的設備擴展。

    充電時帶有指示燈

    同時,Surface Go 2還擁有Surface專業鍵盤蓋端口,連接鍵盤就可以像正常筆記本一樣會用。鍵盤依靠Surface Go 2進行供電。

    Surface Go 2的這款外接鍵盤擁有較為出色的手感,擁有1.0mm的鍵程,清晰的反饋,適合日常的打字。鍵盤還帶有背光功能,在夜間使用的時候也會非常的方便。同時觸控板采用了玻璃材質,手感出色。

    鍵盤采用了Alcantara的材質,這種材質更多的被用在高端汽車的內飾,擁有舒適的手感,并且具備一定的防護效果。

    Surface Go 2的背部支架可以調節角度,從而在不同模式下為Surface Go 2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背部支架阻尼明顯,能夠將Surface Go 2穩定的固定在桌面上。

    體驗

    Surface Go 2有兩種處理器版本,包括奔騰4425Y和酷睿m3,本次測試的是奔騰4425Y,我們使用Geekbench對其進行測試,看一下Surface Go 2的得分情況。

    經過測試,其單核得分為359,多核得分為809。

    從配置以及定位上來看,Surface Go 2更適合輕辦公,包括打字、PPT制作、收發郵件等工作,對于Surface Go 2更為合適,Surface Go 2也能很好的勝任這部分的工作。

    在Surface Go 2中內置有Office家庭和學生版2019,可以直接使用,無需再下載購買,更加方便。

    經過實際體驗,Surface Go 2在使用Office進行相關的工作時,過程流暢,能夠替代傳統的筆記本電腦。配合Surface USB-C轉接線,可以時間投屏等操作,日常工作匯報,完全可以用Surface Go 2來完成。

    配合Surface Go 2的前置鏡頭,使用Surface Go 2用來電話會議也非常的合適。

    Surface Go 2也適合移動辦公,機身輕巧,并且具備傳統筆記本的功能及兼容性,可以極大程度的減輕商務人士日常通勤的負擔。

    如果你是設計相關的工作,那么Surface Go 2在你手里會有更大的作用。Surface Go 2支持觸控筆,可以完成設計相關的工作。

    平時看視頻的時候,我們可以將鍵盤取下,使用平板模式,依靠Surface Go 2自身的支架將其立起來,看視頻的效果非常不錯。相比其他設備需要額外的支架支撐,Surface Go 2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使用Surface Go 2豎屏瀏覽頁面、微博也是非常合適的。

    Surface Go 2平板模式

    Surface Go 2的機身存儲為128GB,如果你覺得空間不夠,還可以通過自帶的MicroSDXC讀卡器進行擴展,Surface Go 2最大支持1TB的存儲空間擴展,給你更多的空間選擇。

    最后,續航方面,微軟官方宣城Surface Go 2能夠實現10小時的待機時間,在體驗的這段時間,在不插電源的情況下,使用4小時后Surface Go 2還有50%的電量,因此Surface Go 2使用8小時時間是可以的。因為每個人使用的側重點會有不同,續航也會因使用情況而改變,這里只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

    總結

    Surface Go 2是一款二合一的設備,具備了平板的便攜以及筆記本的操作及體驗,如果你已經厭倦了背著沉重的筆記本電腦外出,那么Surface Go 2將會給你帶來一種全新的辦公體驗。

    最后,再聊一下價格,Surface Go 2的單機售價2988元起,如果購買,建議大家搭配Surface Go的鍵盤蓋一起購買,鍵盤蓋的價格為768元起。這樣一套下來相當于你同時擁有了平板以及輕薄便攜的筆記本。

    年微軟推出 Surface 時,很多人都認為這只是微軟為其他“不爭氣”的筆記本廠商做了一次示范,亦或者是一次小小的嘗試,很少有人會想到這個系列現在會變得這么壯大,傳統筆記本、變形本和工作站等產品類別都應有盡有,而其中 Surface Book 系列作為集便攜、性能和變形于一身的旗艦筆電,自然是最受關注的。

    不知不覺,現在我們已經迎來了它的第二代產品,Surface Book 2“極致續航、性能巨匠”的 Slogan 已經說明了一切。那么它的實際表現究竟能否配得上它的宣傳語和12388元起售的價格呢?我們正好拿到一臺售價16488元的 i7+GTX 1050版本,今天咱們就來一探究竟,相信你對于 Surface Book 2的一切疑問都能夠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近期微軟商城有折扣活動,詳情請點擊文末鏈接。

    外觀初步體驗:個性十足、頗有分量

    外觀方面,Surface Book 2 延續了上一代的設計,一體式的鎂鋁合金機身和鉸鏈式設計能夠讓人一眼就看出看出它的身份,有棱有角的機身輪廓也和現在流行的楔形設計有效地做出了區分。不過這樣的外觀帶來了一條大大的縫隙,甚至它兩側略微收窄的 C 面還增大了這條縫,相信不少朋友都是因為厚度和縫隙對 Surface Book 望而卻步的吧?除此之外,鉸鏈為了讓可拆分的屏幕在各個角度都能固定也設計了更大的阻尼,單手開屏幕的操作是無法實現了。

    但是有一說一,筆者并不認為這是一臺傳統意義上的超極本,這一點咱們在后面性能測試的部分再慢慢聊。因為采用了模仿 A4 紙張2:3的比例,所以在排除了觸控板和鍵盤之后,C 面的空間甚至還有不少富余,在使用期間筆者覺得如果微軟在底座上再加上發聲單元的話,Surface Book 2的外放表現會好很多,畢竟現在它只有屏幕左右上角各有一個揚聲器,雖然支持 Dolby Audio Premium ,但是效果依然屬于“能夠更好一些”的級別。

    不過考慮到微軟在鍵盤中塞下了一顆 2GB GDDR5 運存的 NVIDIA GeForce GTX 1050 獨立 GPU 和高達61000mWh (實測)的大電池,這個電池也比 Surface Book 一代 54000mWh (實測)的容量增加了不少,所以微軟應該是在音質和續航上選擇了側重于續航,而這也給 Surface Book 2帶來了更重的機身重量, 1.64kg (實測)比起一代 1.58kg (實測)多出的重量應該都在電池里了,與之相對的,13英寸的 Macbook 重量為 1.37 kg(官方數據)。

    接口、鍵盤、屏幕:應有盡有的體驗

    隨著蘋果開始在 Macbook 系列上對各種接口大砍特砍,Windows 陣營靈活的接口選擇就成為了一大優勢。微軟為Surface Book 2 配備了兩個全尺寸的 USB 3.1 接口、一個 USB Type-C 接口、3.5mm 耳機接口和十分實用的全尺寸 SD 卡讀卡器,而 Surface Book 2 也是 Surface 系列中第一款搭載 Type-C 接口的設備。同時微軟也保留了好用的磁吸式電源接口,點個贊。

    對于 Surface Book 2 的接口筆者已經沒有更高的要求,唯一的缺陷是耳機接口在屏幕右上方,戴耳機試用時耳機線拖到桌面上不太美觀,而且會影響到鼠標。

    至于鍵盤,Surface Book 2 的厚度給了鍵盤足夠大的鍵程,高達1.6mm,并且按鍵間距也比較合理,這對于一款主打生產力的產品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背光、大寫指示燈等貼心功能也都有提供,F1到 F7的快捷操作分別是屏幕亮度加減、播放暫停、靜音、音量加減和鍵盤背光控制等使用頻率較高的快捷操作,并且全金屬的鍵帽和鎂鋁合金機身的搭配也是十分和諧。

    最后需要說說的是這塊 13.5 英寸、1600:1對比度,分辨率高達2000 x 3000(PPI 267)的屏幕,外觀方面,微軟顯然是為了討好設計師們而定下了3:2的比例。并且為了方便握持, Surface Book 2 也并沒有使用超窄邊框設計。

    點亮屏幕之后,相信所有人都會為之一振(除了 Macbook 用戶),因為 Windows 之前確實很少有這種優質的屏幕。微軟將這塊屏幕命名為 Pixel Sense,在友媒 zol 的評測中他們提出,Surface Book 2 的屏幕色域只能說是平均水平以上,NTSC 色域73%、RGB 色域97%,而有時候會出現過飽和的情況。

    但是在我們的實際使用中 PixelSense 的表現還是很好的,所以為了有效地對比,我們也拿來了在屏幕上無可爭議的 Macbook Pro,屏幕實拍如下。

    相對于 Macbook Pro ,Surface Book 2的對比度、飽和度更高、黑色更純凈,但是似乎有些偏紅,且亮度也不太比得上 Macbook Pro,這甚至讓人懷疑 Surface Book 2 的屏幕是不是用了 AMOLED,二者對比起來,Macbook Pro 的屏幕觀感還是要比 PixelSense 高出一籌,但 Surface Book 2 在 Windows 陣營已屬頂級。

    續航、散熱:一個喜出望外,一個意料之中

    很多朋友在看到屏幕四周的散熱孔時肯定都會覺得Surface Book 2的散熱表現非常優秀,但其實13英寸的表現可能并不突出,長時間和高負荷使用期間 A 面發熱明顯,因為只有在15英寸的版本上微軟才提供了平板四周的散熱風扇,所以對于13英寸來說,屏幕四周的開孔其實只是“透氣”用的,而跑分時也只有鍵盤上方會風聲大作。

    不過好在這樣的設計也帶來了一個好處,平板模式下使用時,因為一般都是輕量級應用,所以背部的發熱對體驗的影響并不大。而在筆記本狀態下,發熱更多集中在 A 面,C 面來自獨立顯卡的熱量更多集中在數字鍵 3 和數字鍵 0 附近,所以掌拖處十分清涼,對于飽受傳統筆記本掌拖炙烤的小編來說,這種發熱分布顯然更加討喜。

    續航成績方面,脫離底座之后 Surface Book 2 顯示的剩余續航大概在2個小時出頭,而連上底座之后能夠超過5小時,這一數字雖然不是準確數字,但是也有一定的參考性,讓人疑惑的是 Surface Book 2的電源界面并沒有標注電池剩余使用時間。

    在測試中我們找來了 Macbook Pro,開啟續航優先模式,二者都清空后臺,使用最高亮度、30%外放音量,同時在網絡上播放 1080P 視屏,半個小時之后 Surface Book 2 耗電 13 %,Macbook Pro 耗電13%,雖然兩臺筆記本一臺是 Edge 瀏覽器一臺是 Chrome 瀏覽器,但是這樣的成績也確實讓人意外,對于 Surface Book 2的續航有質疑的朋友可以放心購買了,雖然還是不如 Macbook,但已經可以信賴。

    性能:生產力表現出眾、可應付日常游戲

    咱們來看看 Surface Book 2 的性能表現,畢竟“性能巨匠”的話已經放出來了,我們肯定不能輕易放過它對吧?

    Surface Book 2 搭載的是 i7 8650U,別看它是一顆 TDP 僅有 15W 的 1.90GHz 四核心處理器,但是單核睿頻能達到4.2GHz,而全核睿頻也有3.9GHz。在 Cinebench 15 渲染測試軟件中,Surface Book 2 在 CPU 測試中獲得 671cb 的成績,對應桌面級CPU就是經典之作 E3-1230 V2。并且為了避免偶然現象發生,CineBench 和后面的 3Dmark 等測試軟件基本都經過了5次左右的循環測試,而在這種高壓環境下,Surface Book 2并沒有出現降頻、崩潰等情況,可靠性非常優秀。

    GPU 的測試部分,我們主要運行了 Cinebench 15 的 OpenGL(顯卡測試)和 3Dmark 的 Fire strike 與 Sky Diver ,并且還做了一部分游戲測試。

    跑分成績中, Cinebench 15 的 OpenGL 測試成績為 92.79fps,基本上是GTX 1050 的正常水準。而 3Dmark 的 Sky Diver 得分16267分,作為參考我們拿來搭載了i7 7700HQ 和 GTX 1050 的戴爾 XPS 15 來對比,它的Sky Diver 成績為17229,考慮到 i7 7700HQ 更強悍、XPS 15搭載的 GTX 1050也是 4GB 顯存版本,這樣的成績在接受范圍之內。而Surface Book 2 的 Fire Strike 得分為5018分,這一成績基本上和桌面版的 AMD HD7870 和Nvidia GTX 660Ti 一個水準。

    游戲方面,1050 就不要想吃雞了,所以我們選擇了較為吃顯卡的守望先鋒來對 Surface Book 2 進行測試,測試過程中畫質設置為1080P(3:2的屏幕對于游戲來說確實不太友好)、關閉垂直同步,其他設置如下。

    整體游戲過程中,幀數基本上很少降到70以下,只有在大型團戰的時候對降到60多幀,這對于一款筆記本來說已經是非常優秀的成績了,雖然 CPU 和顯卡發熱比較大,但是因為熱量聚積的地方用戶雙手并不能夠感知到(集中在鍵盤上方和屏幕背面),所以體驗還是不錯的。需要強調的是,本次測試中不少測試、監控軟件還無法認出這款獨顯,但好在實際游戲、測試過程中是獨顯來完成的。

    分離狀態的3D性能也同樣重要,所以我們使用 UHD 620 核心顯卡測了一下英雄聯盟的表現,注意這顆核顯可不是 HD 620。在中畫質和1080P 的的情況下,幀數能夠達到60fps,而一旦開啟3000x2000分辨率(LOL 對這一分辨率支持較好),那么即使是中畫質也很難保證30fps 的幀數了,但是這也是核顯的正常表現。

    讀寫測試自然是用的 AS SSD Benchmark 了,雖然 Surface Book 2 并沒有使用 NVme SSD,但是 256GB 的 PCI-e也不是鬧著玩的,測試結果顯示,不管是 1969MB/s 的連續讀取速度、322MB/s 的連續寫入速度,還是 38MB/s 和 108MB/s 的 4K 隨機讀寫速度都屬于頂級水準,需要強調的是,讀寫測試也是在多次測試的中位數成績,比較有代表性。

    內存方面,雖然這款 Surface Book 2 沒有搭載 16GB 超大內存,但是 8GB DDR3 低電壓內存應對日常移動辦公和游戲已經不成為題了,更別說微軟還提供的是雙通道內存,所以只要你不把它當工作站用的話,基本上是沒問題的,測試結果如下。

    PCmark 10 作為一款對 PC 綜合使用體驗要求很高的測試軟件,基本上將所有的辦公使用情景復原了一遍,包括圖片處理、文字編輯、視頻編輯、3D建模以及網頁瀏覽等等,所以對 Surface Book 2 的生產力測試還是十分有參考性。

    在這里的得分中,Surface Book 2 4425的總分讓筆者相當意外,因為搭載了 i7 6820HQ 和 GTX 980M 的 Surface Studio 也僅得4393分,Nvidia GTX TITAN 和 Ryzen 7 1700X 的組合也僅得了4877分,而聯想 Y720(i7 7700HQ+GTX1060,得分3942)、機械師 F117(i7 7700HQ+GTX 1050Ti,得分4007)等游戲筆記本基本上都低于 Surface Book 2。可見在辦公屬性上,Surface Book 2 的表現是絲毫不用擔心的,看來 coffee Lake 架構的八代酷睿還是值得信賴啊!

    綜合體驗:觸控筆、Arc鼠標、Dial

    綜合體驗上,系統這個環節筆者覺得可以暫時略過了,更新到最新的 Win 10之后大家的筆記本其實都一樣,我們主要來看看 Surface Book 2 搭載的特色功能都怎么樣,比如電磁筆、Dial的用法。

    首先,電磁筆一定是所有人非常關注的一點,筆者認為日常使用中這支筆已經可以替代80%鼠標的作用了,完成一些圖片處理、文字編輯完全不在話下,不過游戲這些工作還是交給鼠標吧!而微軟宣稱的4096級壓感我們也體驗了以下,在 Sketchbook 中,壓感似乎只能夠在鉛筆筆觸下觸發,但是從下面測試的圖片不難看出,壓感效應還是十分明顯的。

    不過更多人可能比較在意 PS 的表現,在最新的 PhotoShop CC 2018 中,幾乎所有的筆觸都能夠對這只電磁筆進行識別,并且壓感的體驗似乎比 SktechBook 里更加明顯。

    除了電磁筆,Surface Dial 應該也是不少設計師朋友最愛的配件,很多人以為 Dial 只能用在 Surface Studio 上,但其實只要 Win 10 設備支持藍牙都能使用,Surface Book 2 當然也不例外,但是就不能吸在屏幕上了,雖然平放狀態下也能夠在屏幕上顯示,但是小小的13.5英寸屏幕已經被 Dial 占去了很大一部分,相信不會有人會這樣使用。

    但是它的體驗還是十分出色的,按壓能夠切換控制內容,而旋轉就是調整參數,現在支持的控制內容包括返回、縮放、旋轉畫布、取色和調整筆尖大小等等,交互邏輯十分清晰,但是非 Studio 用戶是否值得購買這個問題,就看你對 Dial 有多感興趣了。

    最后,筆者在之前的游戲環節就想評論一下Surface Arc 這款鼠標,其實從無滾輪設計上就能看出這款鼠標和蘋果的 Magic Mouse 十分相似,但是因為 Arc 可彎折的設計,在手腕支撐確實更好,并且親膚材質也比 Magic Mouse 的滑動體驗更好,后者的玻璃表面長時間使用之后手指會磨得酸脹不已。

    但是 Arc 也有一個和 Magic Mouse 一樣的缺陷,就是一體式設計導致左右鍵區分不清晰,對于右鍵的判定區域比較模糊而且區域很小,平時使用或許不會覺得不便,但是在需要走位的 moba 游戲中基本就是不可用的狀態了。

    總結:旗艦機中少見的水桶機

    筆者認為以前的高端筆記本只分為兩類,極致輕薄和極致性能,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廠商試圖在體驗、便攜、性能上做到一個最佳的平衡點,但是其他廠商的努力往往會做成四不像,性能一般、續航一般、外觀一般、便攜一般,唯一能夠讓人滿意的只有過去的 VAIO Z。但是 Surface Book 2 就有著不錯的體積和重量、足夠普通用戶折騰的性能、超棒的屏幕和續航表現,以及極具個性的外觀設計,確實是高端筆記本中為數不多的水桶機了。

    如果你是一個對便攜性、產品外觀和性能綜合性要求比較高的用戶,那么 Surface Book 2將會成為市面上數為不多符合你要求的筆記本,而如果你正好又是一位設計師、畫師或者是對于電磁筆記筆記又有一定需求的人,那么比起 iPad Pro+筆記本的組合, Surface Book 2 或許是更合適的選擇。

    017-12-04 05:54:00 作者:耿立鑫

    微軟 Surface 部門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一直癡迷于設計制造新奇的硬件設備,無論是Surface Pro還是Surface Book的設計和理念都可以說給PC行業一個新的發展方向,而最新發布的Surface Book 2也是引起業界不小的反響。全新的第二代Surface Book模具相比1代和Surface Book增強版基本沒有變化,只有細節層面的調整,主要在于接口和性能配件的升級,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PC產業風向標 全新Surface Book 2

    Surface Book 2的13.5英寸版 平板部分是無風扇設計,15英寸版則有風扇,除此之外兩者幾乎就是簡單的放大關系,電池容量應該也都是70瓦時,根據微軟官方數據據稱可以達到17小時的使用時間。新款Surface Book2 除13寸低配版配備i5 7300U以外全線配備8代酷睿低電壓旗艦四核i7 8650U處理器,并且兩個尺寸的高配版擁有GTX1050/GTX1060顯卡,性能提升跨度可以用飛躍來形容,也讓諸多玩家和筆記本愛好者由衷地感到歡喜。

    測試幾款筆記本平臺

    二合一產品的分離形式實現了有意義的偉大創新

    Surface 家族就是為了驚爆大家的“眼球”而生的。從Surface Pro 到Surface Book,他們在功能形態和材質工藝上的創新、乃至外觀美學的設計感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Surface Book 2的模具同一代基本上沒有明顯區別,我們以手中的13.5英寸版本為例,為大家介紹如下。

    Surface Book 2拆開模式

    Surface Book產品給人的感受首先就在于其將二合一產品的分離形式實現了有意義的偉大創新。這個家族系列的屏幕部分可以被取下當做單獨的平板使用,也可以反接換成聯想Yoga 一樣的帳篷方式使用,其靈活性優勢顯而易見。尤為難得的是Surface Book 完美支持熱插拔的獨立GPU設計,可以算是近年來PC層面少有的軟硬結合創新。Surface Book系列連接部分的鉸鏈設計,乃至鍵盤、涂層烤漆工藝都透露出精致的簡約工藝美感。這也是Surface Book 能夠成為明星的重要條件。

    鉸鏈細節 點擊可看大圖

    在Surface Book 2上,鉸鏈設計得到了進一步的改進。 Surface Book 初代的單手開合是比較困難的,2代改善了阻尼系數使之成為可能。同時,Surface Book 2重新設計了鉸鏈的連接結構,底座部分的厚度增加到了23毫米,使其更為牢固,避免了平板部分在打字時候的頻繁顫動,在使用體驗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兩代Surface Book 2的屏幕開合角度都是125度,這并沒有變化。

    整機配置與i7 8650U 綜合實力強勁

    Surface Book 2搭載了第八代酷睿i7 8650U 旗艦低電壓四核處理器,擁有2X 8GB DDR3L 1866 內存,內部配備1TB 三星M.2 接口PCI-E 通道固態硬盤,以及NVIDAI GTX1050 2GB主流娛樂顯卡,綜合實力強勁。

    整機配置參數

    GTX 1050 2GB 公版顯卡

    以i7 8650U 為代表的KabyLake Refresh -U 全系列都是低電壓處理器,TDP熱設計功耗均為15瓦。與之前不同的是,KabyLake Refresh -U 已知四顆X50結尾編號的處理器全部都是四核心八線程的“真i7 ”規格,其中兩顆i5 的三級緩存為6MB, 兩顆i7 的三級緩存為8MB。KabyLake Refresh -U 系列中,i5 8250U到i7 8650U 依次提升100MHz 基準頻率,i5 8250U 的單核睿頻為3.4GHz,i7 8650U 的單核睿頻為4.2GHz,理論全核睿頻3.9GHz,體現出Intel 驚人的制程工藝水平。

    那么可拆卸平板帶來的展示功能、翻轉功能反而并不顯得特別獨到——不用拆卸也有很多翻折的二合一產品可以做到這一點。Surface Book系列區別于X1 Tablet 、XPS12 系列的本質特征,一則是他在性能、配置、做工方面做到了基本均衡,沒有特殊的短板,二來是獨特的可拆卸方式兼顧了可靠、高效、穩定等諸多普通設計不能企及的。雖然Surface Book 2受制于體積無法真正突破散熱瓶頸,但是通過把熱源挪走的方式緩解了用戶的不適,這與近期華碩GX501游戲本的處理思路是一樣的。

    價值判定要看細分人群認定 越是高端 越是模糊

    三十年來,筆記本的基本形態已經基本被人類窮盡,每種構型的優點缺點都很明確。對于那些用不到翻轉功能或者覺得Surface Book 2 平板部分單獨使用不夠方便的用戶來說,嘲諷這種并非革命性的形態創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就微軟自己來說,這種不可能走大規模銷量的產品,用來打擊一下對手的Mac, 為PC業界樹立信心,做好啟迪的意義還是可以站住腳的。

    Surface Book 2為PC業界樹立信心

    寫在最后:

    對于潛在用戶來說,Surface Book 1/2都是 優點和缺點極為突出的產品,如果你對他“好玩”的這一面比較鐘情,能夠對他形態設計帶來的額外重量、體積影響有所包容,那么這款產品確實是非常優秀的選擇,足夠閃瞎你的朋友圈。二合一產品本身就是筆記本妥協到不在妥協的極端細分市場產物,指望他們達到“完美”是不現實的,但我們可以說在目前的二合一領域中,Surface Book 1/2的設計逼近了這種形態的最優解,實際價值非同一般,未來可期。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