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PC到如今的平板電腦。電腦行業正朝著便攜化的方向大步邁進,隨著二合一平板產品的出現,讓消費者看到了便攜辦公的希望。然而,有得必有失,追求便攜辦公的二合一產品必然會帶來部分功能的犧牲。今天我們就以二合一平板代表酷比魔方Mix Plus和筆記本代表聯想小新310為例,來細數二合一平板的得與失。
便攜與配置之間的取舍
這一次的酷比魔方Mix Plus在體重上達到了686g,相比于小新310那2.5kg的重量,它在日常的便攜中不會有過度的負重感。但是追求輕薄便攜的Mix Plus需要在配置上做出妥協,搭載著英特爾移動端第七代酷睿m3-7y30處理器在性能上遠遠落后于小新310的英特爾i5-7200u處理器。
靈活與專業之間的取舍
二合一產品最大的靈活性體現在它不同的形態上。Mix Plus為辦公提供了四種不同的形式。分別是站立模式、帳篷模式、平板模式、筆記本模式。用戶可以根據情況適時變換不同的辦公模式。而1024級壓感筆的加入也能擴充工作范圍。但是由于此前提到在性能方面的部分犧牲,在進行專業級的辦公或多或少會產生一種乏力感,尤其是在進行對辦公性能要求很高視頻編輯和剪輯工作,這時小新310憑借著i5處理器的高性能輕輕松松地完成。
續航與娛樂之間的取舍
酷比魔方Mix Plus由于采用的是移動端處理器,因此在功耗方面能夠相比搭載PC端的處理器功耗自然要低上不少。通過實測Mix Plus能夠使用上網7小時、觀看視頻5小時,綜合使用能達到9小時左右的續航,成績相當不錯。而小新310的i5處理器搭配著2G獨立顯卡,因此在運行大型網游壓力并不大,但是僅有4小時續航的成績使得它在綜合體驗上不盡如人意。
總的來說,在追求輕便化辦公的今天,二合一平板依靠其便攜性和對于簡單辦公的處理能力已經逐漸收到消費者的青睞。不知道如今它所面對的各種取舍,日后能否通過技術的創新實現魚和熊掌兼得呢?
管在“平板電腦”這四個字中,“電腦”二字就占據了50%,但出于某些原因,占據全球桌面系統市場超過75%市場份額的Windows,卻沒能在平板電腦領域重現自己的成功。
無論是硬件軟件和生態三方面全部領跑的iPad、還是一波三折最終重新穩住自己差異化市場的Android平板,在各自的價位和目標市場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中有些產品更是反過來促進了市場的發展。比如蘋果的Apple Pencil就將主動筆的概念從原本設計小圈子中解放出來,各大Android平板品牌的軟件創新也反過來為Android系統提供了不少借鑒的模版。
那問題來了,蘋果做平板一火就火了12年、Android平板更是做一次火一次,從Android 3.0開始往后算火了足足3次,為什么Windows平板電腦,到現在都沒有迎來自己的巔峰?
在探討Windows平板電腦為什么至今不成體系之前,我們不妨先看看Windows平板的兩大競爭對手:iPad和Android平板,看看兩個模范生身上有哪些值得微軟學習的地方。首先,iPad作為平板中的常青樹,長期以來都是不少Android平板甚至是Windows平板電腦的借鑒對象,尤其是它的折疊鍵盤設計,至今我們都能在其他品牌的鍵盤中找到它的影子。
但對iPad來說,真正奠定它平板電腦一哥地位的,還是蘋果經營了多年的iOS系統,這其實也是Android平板電腦和iPad之間最主要的差距。盡管蘋果在iPadOS和iOS之間做了不少功能區分,軟件之間也略有不同,但本質上,iPadOS背后依舊是iOS以及擁有超過200萬款App的AppStore。
和很多人想象中不一樣,作為一個移動設備,平板電腦相對于傳統的桌面電腦,最重要的并不是性能有多強,而是它能做什么。對iPad來說,背靠iOS的App Store意味著iPad在發售的第一天就有足夠的App為之“護航”。雖然說當時的iPad在運行非iPad適配應用時只能全局縮放運行,但iOS的特性允許開發者以更短的時間完成iOS軟件的“iPad化”,擴充了iPad的軟件實力。
Android平板的發展路線也iPad也非常相似:背靠擁有340萬款應用的Google play,Android平板同樣也沒有平板電腦“冷啟動”的顧慮,但相比于iPad,Android要面對的困難始終還是稍多一些:
Android生態以多樣化著稱,作為一個開源且開放的系統,不同品牌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推出自己的Android平板。但不同品牌Android平板之間的硬件配置千差萬別,甚至連最基本的屏幕長寬比都各有千秋,而過于碎片化的Android極大地提供提高了開發者適配Android平板的難度和成本。
再加上Android系統并不只有Google play這一個應用分的渠道,即使谷歌強制要求適配,對大多數開發者來說也毫無意義。因此絕大多數Android平板品牌都選擇自力更生,推出品牌主導設計的各類懸浮窗適配方案,為Android平板用戶提供基本的手機應用“移植”方案。
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Windows系統有著更好的多分辨率適配,即使硬件再怎么碎片化都能正常使用,為什么Windows平板就不能像Android那樣用豐富的網頁和第三方軟件發展自己的市場能?
原因很簡單,Windows能用的軟件確實多,但不同于背靠手機應用的蘋果和Android,Windows是一個基于桌面交互打造的操作系統,首要的交互方式是基于鍵盤和光標指針的精確操控。而Windows平板作為一個以模糊觸控交互為主的設備,使用面向精確操控開發的軟件,用戶體驗無疑是雪上加霜。
其實早在2005年,市面上就有觸屏的Windows電腦,或者說用現在的話來說叫“Windows平板”。這些平板運行的系統叫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顧名思義是專門為平板電腦設計的Windows XP。那么這個系統和Windows XP之間有什么不同呢?簡單來說,XP平板版支持觸控筆輸入,可以用手寫的方式輸入文字,還支持屏幕旋轉。
除此之外它和標準的Windows XP幾乎沒有差別,依舊是一個面向桌面場景的、以精確操作為核心的操作系統。由于當時絕大多數的觸控操作都通過觸控筆來完成,用戶對精確觸控的矛盾并不了解,只會認為是自己“手笨”點不到正確的按鍵,因此Windows觸屏的沖突還沒有爆發。
但在iPad和Android平板叱咤風云“大殺四方”的時代,大家已經習慣了直接用手進行觸控操作,此時此刻,Windows平板電腦對精確操控的高要求就體現了出來。沒錯,Windows電腦有數不盡的軟件,但它們都是面向桌面系統開發的,軟件里的按鈕也應該用光標去點擊和交互,而不是用手指頭去戳。
而且Windows的軟件交互以點擊為主,但現代觸控交互的核心除了點擊,還有長按和滑動。在用觸控的方式使用Windows軟件,體驗就像諾基亞早期的觸控智能手機:沒錯,這是個觸屏手機;但想要滾動列表,你依舊需要用手指精確按住右側只有16個像素寬的拖動條進行精準的操控。
那么為什么微軟不要求這些軟件的開發者為平板電腦專門開發新的軟件呢?原因有兩個:
首先,開發者根本沒必要為Windows平臺的觸控優化,桌面軟件難用而已,又不是不能用。其次,即使微軟真的強制要求這些軟件適配觸控交互,這些上古時期流傳下來的32位軟件的開發團隊很可能已經畢業、退休、轉行、失聯、倒閉甚至已經離世了,難道要刨祖墳讓他們來適配觸控操作嗎?
這也是即使微軟拿出全面面向觸屏設計的Windows 8也無法改變Windows平板生態的原因。即使微軟第一方的交互全面向平板電腦靠攏,引入了大量的觸摸滑動手勢,但就大多數吸引用戶使用Windows系統的軟件依舊運行在傳統桌面模式下,微軟沒有辦法呼吁這些軟件進行觸控適配,開發者也沒有心思何必必要為了觸控操作而犧牲桌面用戶的體驗。數不盡的豐富軟件讓Windows軟件有無數種可能,但這些可能性都只局限于桌面端,只適合用光標操作;在觸屏領域,Windows的軟件生態仿佛一張白紙。
一邊要擁抱觸摸操作,但另一邊卻高度依賴光標操作,奇特的軟件生態也為Windows電腦帶來了一個奇特的硬件分類——“二合一設備”。在品牌看來,這些二合一設別既能當傳統電腦用,也能當平板電腦用。但事與愿違,并不是所有二合一設備,都有資格稱之為“平板電腦”。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可以360度翻轉折疊的二合一筆記本電腦。在廣告中,無論是微軟還是硬件品牌都喜歡拿它和傳統筆記本、尤其是蘋果的筆記本電腦對比,從而體現他們的硬件可以靈活使用,既能當筆記本還能當平板,甚至還有所謂的“帳篷模式”。
但無論品牌再怎么反轉折疊,全尺寸筆記本你的重量依舊不可避免。盡管看來起來輕盈便攜,但用戶單手握住的依舊是一個1.4kg甚至更重的筆記本電腦。iPad或者Android平板用戶在睡前可以手捧平板看視頻,二合一用戶愿意舉著一個3斤重的“平板電腦”嗎?與其稱這類設備為二合一平板電腦,倒不如直接將其稱作翻轉屏筆記本電腦。
可能是品牌察覺到翻轉屏二合一的路行不通,今年也有越來越多的品牌選擇走真正的二合一路線,即可拆卸鍵盤的平板電腦路線。從用戶體驗來說,分離式的鍵盤擺脫了筆記本電腦的重量,用戶體驗確實更好。另一方面,Windows系統不同于iPadOS和Android系統,后者即使沒有外置鍵盤,依舊有完整的用戶體驗,鍵盤對iPad和Android平板來說是附加項而不是必要項。
但對Windows系統來說,鍵盤已經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甚至比鼠標更加重要,大量的快捷操作都嚴重依賴鍵盤,沒有鍵盤的Windows平板確實符合更符合二合一、平板電腦的定義,但已經不是一臺合格的Windows設備了。
其實從Windows系統近幾年的變化來看,不難發現微軟正逐漸降低系統對精確操作的要求,Windows 11那備受爭議的右鍵菜單就是最好的例子。但可惜的是,從Windows 11來看,可能是因為過去的包袱難以放下,Windows 11依舊是一個桌面為核心的操作系統。換句話說,如果微軟始終無法放下過去Windows系統帶來的驕傲和成就,Windows系統的“平板電腦”,依舊是一個桌面平板兩頭不討好的偽命題。
場是殘酷的,iPad銷量持續下跌不是偶然~
多年來,或許我們已經習慣了使用不同尺寸的 iPad,甚至說現在的 iPad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個人電腦,讓我們在工作中游刃有余。不過,iPad畢竟是平板電腦,即使是更加專業的iPad Pro,它依然有自己的缺陷,那么,搭載 Windows 10 系統的二合一電腦,會不會將 iPad 徹底擊潰呢?
盡管說 iPad 擁有很多性能出色的智能鍵盤加持,不過有時候,我們必須要在屏幕上才能輸入一些數據。當我們要做一些調查研究,或者檢查一些文件的時候,有的還提出了,在 iPad 上切換應用程序是一種痛苦,在瀏覽器中切換標簽也是一種痛苦,而 Android 平板電腦在這方面的表現更明顯,雖然說較新的平板電腦支持分屏功能,但是,它身上的限制實在太多了。
毫無疑問多任務處理是二合一電腦最大的優勢之一,畢竟它的硬件還是非常的出色的。盡管使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但是 iOS 在原始可用性方面依然與 Windows 有差距,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iOS 系統當然也想繼續變革,嘗試將更多的功能武裝到自己的身上,不過有時候,多而不精,也是會讓消費者們感覺到失望的,而蘋果需要保持好一個度,功能多,但是要保持質量,不然的話,這等于是蘋果走入了一個相當可怕的誤區。
Windows 憑借自己在電腦世界里耕耘多年的經驗,他們已經能很不錯的駕馭二合一系統,很多分析師指出二合一系統不管怎么切換,給人的體驗都相當棒,最重要是非常的靈活。
iPad,甚至說平板電腦市場銷量的進一步萎縮,或許也給了 Windows 二合一電腦更多的契機,而蘋果如果希望 iPad 能反彈,除了做好自身以外,其實多觀察一下 Windows 二合一電腦,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