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小黑曾經是IBM迷們對IBM thinkpad筆記本的愛稱,ThinkPad的來歷也許鮮為人知,但這個名字曾經是家喻戶曉,也許更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名字的確切含義,只知道這個名字代表著最優秀、最強勁的筆記本,曾經的ThinkPad儼然成了一種文化、一種永恒。

    現如今,已經歸屬聯想旗下的ThinkPad以其高性能的一貫優勢和寬屏的突出創新亮點為ThinkPad筆記本的系列翻開了新的篇章,但這個新的篇章卻翻的沒有特色,其高性能和寬屏現在也是每個筆記本的必配。現在,不妨跟隨我們穿越時空,向前回顧ThinkPad漫長發展史上每一個特別的歷程,盤點我們記憶中的那些小黑。

    誕生于1986年名為IBM PC convertible 5140雖然是IBM第一臺筆記本電腦,但5140卻只擁有9.5Kg的驚人重量,它采用了低功耗8080處理器、擁有4.77MHz主頻,256kb內存(可擴充至512k),兩個3.5英寸軟驅,可附加LCD顯示器。雖然現在看來,上面的配置根本無法想象,但在當時,5140的確稱得上是一款采用最強配置、性能強勁的便攜電腦。

    IBM位于日本大和實驗室是IBM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實驗室,歷代的IBM Thinkpad筆記本都是由這個實驗室負責研發的,而這個具備雄厚研發實力的實驗室所研發的第一臺筆記本就是這款PS/2 Model P70。這是位于日本的Yamato實驗室成為IBM移動計算的主要研發機構之后,通過洲際合作開發出的第一款便攜式PC。它獲得的重要獎項包括《PC Computing》A級產品、《PC World》最佳購買獎、《PC Magazine》編輯選擇獎、《Portable Computing》技術卓越獎等。由于它采用的是IBM的微通道技術,其他硬件制造商無法與之兼容。

    可以說,這款IBM PS/2 Model P70在當時來說是一款相當優秀的筆記本,當年它接連獲得了包括《PC Computing》A級產品、《PC World》最佳購買獎、《PC Magazine》編輯選擇獎、《Portable Computing》技術卓越獎等,顯示出大和實驗室強大的研發力量,而IBM筆記本也逐漸在行業中脫穎而出,成為業界的領跑者。

    1992年:ThinkPad 700C 小紅點誕生

    在1992年,第一臺以ThinkPad命名的筆記本電腦ThinkPad 700C誕生于日本大和實驗室,從此開始領導移動計算技術發展的歷程。它裝配有黑白液晶顯示屏(LCD)、替代硬盤驅動器的40 MB閃存(Flash Memory)、基于Go的PenPoint OS操作系統和IBM研發的筆跡識別系統。而它其實是一個平板電腦。

    據稱ThinkPad的設計理念來自日本飯盒。采用了黑色外觀和紅點(TrackPoint)設計,兩大標志從此成為ThinkPad的獨特象征。ThinkPad 700C在推出后獲得好評,獲得《PC Magazine》1992年技術卓越獎和最佳系統、《商業周刊》1992年最佳產品、《PC Computing》1992年最有價值產品獎和最佳筆記本等獎項。

    IBM隨后又發布了預裝Microsoft Windows 3.1且帶有鍵盤的ThinkPad 700C,該機基于25MHz Intel 486SLC處理器,具有4MB內存,可選擇80MB硬盤或120MB硬盤,屏幕為9.5英寸。而700C屏幕的尺寸為10.4英寸,處理器與ThinkPad 700相同,可移取的120MB硬盤作為標準配置(用戶也可選擇4MB、8MB或16MB容量)。

    這兩款機器都采用了鎳氫電池,可進行4個小時的工作,ThinkPad 700的重量為3千克,ThinkPad 700C的重量為3.5千克,售價在4350美元左右。80MB硬盤的ThinkPad 700售價為2750美元,120MB版本的ThinkPad 700售價為2950美元,如此高的價格在當時的確很嚇人。

    整體而言,ThinkPad 700C和700產品雖然沒有什么創新之處,但首次在G和H鍵之間加入了操作桿設計,一直延續到今天(G和H鍵之間的紅色小按鈕)。兩款產品都可與IBM 3550擴展站連接,這樣便可與SCSI設備連接,并提供了VGA、鍵盤、鼠標接口,還有串口和并口連接器。

    ThinkPad 700C

    同年,IBM推出了ThinkPad 300,該產品實際上Zenith Data Systems公司生產的。ThinkPad 300采用了25MHz 386SL處理器,帶有640*480分辨率的顯示屏,具有4MB內存,可選擇80MB或120MB硬盤,帶有以太網口。

    ThinkPad 700的賣點是性能,而ThinkPad 300的賣點是電池續航能力,IBM官方稱可以工作10個小時,即使今天來看都很不可思議。ThinkPad 300的建議零售價為2375美元,120MB版本的售價為2575美元。

    真正屬于IBM公司的ThinkPad是“IBM ThinkPad 2521”,當時被稱之為“The ThinkPad”,一款使用筆操作的便攜設備,我們現在熱捧的固態硬盤實際在當時的IBM ThinkPad 2521上便已采用(容量為20MB),裝配的是Go公司以平板操作為導向的PenPoint操作系統。

    1992年10月5日,IBM公司把ThinkPad 2521產品命名為“ThinkPad 700T”,與ThinkPad 300、700、700C成為同一產品線,設計方面也進行了略微的改動。

    1993年:ThinkPad 750cs

    1993年,ThinkPad 750C以歷史性的創舉確立了ThinkPad品牌在筆記本電腦領域的領袖地位,服務于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隨航天飛機進入太空的個人電腦。在美國“奮進”號(Space Shuttle Endeavor)航天飛機執行清潔哈勃空間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的任務過程中,一臺 IBM ThinkPad 750C 隨同前往,它成為歷史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筆記本電腦。這臺 ThinkPad 750C 的主要任務是運行美國宇航局(NASA)的一個測試程序,以確定太空環境下的宇宙射線是否會導致筆記本電腦的存儲異常或其他意想不到的問題。

    ThinkPad 750C獲得的榮譽包括《PC Computing》1993年最有價值產品獎和最佳筆記本、《PC Magazine》編輯選擇獎等。同年還推出了ThinkPad 220,IBM第一款A5尺寸的筆記本電腦,超輕的可攜帶筆記本電腦,僅重1Kg,單三堿性干電池驅動的筆記本電腦,采用鎂鋁液晶外殼,擁有堅固型更實現輕量化。曾獲得《PC Magazine》1993年度PC和最佳筆記本電腦等獎項。

    ThinkPad 220是面向亞洲用戶推出的產品,外形大小為22.6 x 16.6 x 3.2厘米,帶有PCMCIA槽,采用了7.7英寸的顯示屏,配置了16MHz的386SL處理器、2MB內存、80MB硬盤, 使用6節AA電池供電。

    1994年:IBM ThinkPad 755cd

    IBM ThinkPad 755cd筆記本在1994年推出,它是世界上首臺帶有CD-ROM驅動器的筆記本電腦,光驅的使用大大地提升了筆記本電腦的可用性。

    1995年:701C3

    綽號“蝴蝶”(Butterfly)的ThinkPad 701C誕生于1995年。ThinkPad 701C是一款在藝術和技術上具有同等高超造詣的科技工藝品,為了能夠塞進較細小的空間而分成兩部份,鍵盤采用獨特的可伸縮式設計。當它收藏時,會上、下移開塞進電腦內,到打開時又會左、右展開,就像蝴蝶展翅一樣。這款機型造型優雅,構思精妙,充分表明高科技產品同樣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因而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永久收藏。

    ThinkPad 770

    ThinkPad 770的推出不僅在尺寸和性能上標志了一個新的時代到來,同時,DVD光驅進駐筆記本行列又讓存儲與數據交換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在當時,CD標準盛行,但是其容量和表現比起DVD勢必是有著很大差距,而DVD存儲高清晰度的視頻的能力,無疑將筆記本電腦家庭影院的功能又提升了一個檔次,為用戶帶來更高的視聽享受。ThinkPad 770的續航能力為3.5-4小時,整體重量為3.5公斤,片面追求了功能而導致了移動性不強,但它的出現無疑標志著ThinkPad的一個新方向,那就是功能強大的臺式機替代機型以及移動工作站的萌芽。

    多媒體功能的極為強大和技術領先,全球率先配備的14.1寸彩色液晶以及內置DVD驅動器,在通訊、存儲、TrackPoint上進行的高度創新,種種優異表現使得它囊獲了包括《PC Computing》1997年最有價值產品獎、《PC Magazine》技術卓越獎、編輯選擇獎和1997年最佳高端筆記本電腦等多個獎項,成績斐然。

    1998年:ThinkPad 600進入消費市場

    1998年推出的ThinkPad 600是ThinkPad歷史上銷量最大的機型,總銷量超過200萬臺。這款機型首次在36.5mm的機身內置了CD-ROM驅動器,完美演繹了性能與重量之間的平衡。手感極佳的鍵盤和抽屜式的互換光驅設計,將“超級便攜”筆記本推到了一個新的技術高峰。按鍵結構從早期的“X”型支架到后來的“又”字型支架,觸感平穩,按鍵柔和度和彈性的設計都恰到好處。600受到了各種類型的市場和用戶的一致歡迎,獲得的榮譽不計其數,其中包括《商業周刊》年度最佳產品設計、《PC Magazine》編輯選擇獎、《PC Computing》最佳超級便攜產品、《Mobile Insights》最佳移動性能獎和最佳輕便型產品等。

    同年推出的IBM ThinkPad 390是一款面向中小企業商務應用的全內置機型,它在易用性和易管理性方面考慮周到,獲得的榮譽包括《Computer World》筆記本電腦最佳預算獎、《Smart Computing》最有價值獎、《Windows Magazine》贏家名單獎等。

    IBM ThinkPad 560筆記本

    IBM ThinkPad 560的問世開創了便攜筆記本的新典范,它的機身厚度最薄處只有1.2英寸,重量為1.9千克。從此,“超級便攜”成為筆記本的主流發展方向之一。和700C一樣,560獲得過業界的幾乎所有榮譽,包括《BYTE》COMDEX最佳產品、《Info World》“頭等的頭等”獎、《PC Magazine》技術卓越獎、《PC Magazine》編輯選擇獎、《PC Computing》1996年最有價值產品獎和最佳輕便型便攜機獎等。

    1998年推出的IBM ThinkPad i 1400是IBM第一款面向個人消費者市場的筆記本電腦,它把ThinkPad的優良品質、網絡應用功能和用戶個性化特征融為一體,具有高度的靈活性,是業界第一臺裝載整合式鍵盤照明燈的筆記本電腦。開會期間、飛機內或車中等,可清楚看見鍵盤使黑暗中使用電腦工作成為可能。。它獲得的榮譽包括《PC Computing》年度最有價值產品獎和臺式機最佳替代品獎、《Mobile Insights》1999年最佳移動性獎和最佳入門級筆記本電腦及最佳消費類/小企業便攜機等。

    1998年,IBM ThinkPad i 1400問世這是IBM第一款面向個人消費者市場的筆記本電腦,它把ThinkPad的優良品質、網絡應用功能和用戶個性化特征融為一體,具有高度的靈活性。

    1999年:ThinkPad 240 外號“變形金剛”

    ThinkPad 240雖然是10.4英寸筆記本電腦,但僅重1.32kg的輕巧型筆記本電腦,卻搭載著全尺寸鍵盤。DVD和FDD都設計成業界標準外接式設備。

    1999年4月面世的ThinkPad 570,外號“變形金剛”,其重大突破是采用了高度靈活的擴展底座設計,其承載的Ultrabase概念允許用戶在保持整機不變的情況下,添加各種外圍設備來提升或者擴展筆記本計算機的性能,包括軟驅、光盤驅動器、第二顆硬盤、ZIP驅動器、第二塊電池等。ThinkPad 570在移動時能脫離底座而保持極度的輕便,而通過擴展塢又瞬間完成大量外圍設備的接駁。此外,新型材料和人體工程學(Human Engineering)的最新成果也在570上被大量采用。 在它獲得的大量榮譽中包括《PC Magazine》編輯選擇獎、《PC Computing》A級產品、《PC Magazine》1999年度最佳產品等。

    IBM ThinkPad 240這款輕若無物的筆記本電腦滿足了那些極度追求輕便的用戶的需求,被譽為具有最佳移動性的計算機。從體積上看,240甚至接近于亞筆記本,但性能屬于主流的筆記本電腦。它獲得的榮譽包括《PC Computing》A級產品和年度最有價值產品獎、《PC World》世界級最佳亞筆記本獎等。

    當ThinkPad在發布了X、T、i系列的同時,A系列也孕育而生,其中A為All in one,desktop alternative, 即為全內置,它是臺式機的理想取代品。ThinkPad A系列取代了以前的770系列和390系列的全內置機型,綜合兩者的優點,機身變得更加富有時尚氣息,同時增大機身體積,而將厚度減少。早在第一款A系列筆記本為A20P,身為高端機型,擁有著超強處理性能,高達1400×1050的顯示分辨率(SXGA+)的15.1英寸顯示器,而先進的ATI Mobility Rage 128顯示芯片、16M大容量顯存和視頻端口使之成為一個移動的圖形工作站。

    經歷了A系列的誕生以及A21P、A22P、A30P的優秀表現,在人們眼中,以P結尾的A系列便因為擁有最頂級的硬件配置而成為ThinkPad最具有移動工作站氣質的一個系列,而終極之作A31p作為ThinkPad首次以移動工作站級名義發布的筆記本,在推出后憑借強大的性能、豐富的外設支持并輔之以突出的多媒體特性,迅速成為移動工作站的代名詞,并將其他品牌筆記本的移動工作站壓得透不過氣來。在ThinkPad A31系列產品中,ThinkPad幾乎用上了所有能加上去的功能,像是UltraPort 2000與Ultraport Plus接頭、ThinkPad FlexView Display 170度視角、選購的嵌入式保全子系統(Embedded Security Subsystem),支持新型數字鍵和Palm底座的Ultrabay Plus、ThinkLight鍵盤燈功能、內建802.11b無線網絡功能(屏幕兩旁都有內建天線)、選購的藍牙支持,以及搭配64M DDR內存的新ATI Mobility FireGL 7800顯示芯片。過去這些功能都分散在不同型號的機種當中,不過這倒是第一次ThinkPad把所有功能都作在同一臺機器上。

    ThinkPad在當時曾經表示,A31p的典型用戶,是需要處理大量多媒體資料,展示復雜演示文稿,管理大型企劃案,并且還需要執行工程用軟件的用戶。借著本機種所提供的許多網絡連接方式,用戶可自行挑選適合的聯機方式。ThinkPad在A31p上做了許多努力,讓它能夠迎合此類用戶的需要。因為A31p強大的配置,被許多ThinkPad筆記本的愛好者稱為"夢幻機型",這也讓它一度登上了ThinkPad "機王"的寶座。然而,由于種種原因,ThinkPad最終結束A系列的繼續研發,而A31p作為ThinkPad A系列最后一款產品,不但為曾經名噪一時的A系列畫上了一個完滿句號,更成就了A系列最后一個輝煌。

    2003年:ThinkPad T40移動計算里程碑

    2003年,IBM ThinkPad T40筆記本問世,成為移動計算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產品,不僅僅因為它全面采用了Intel Centrino平臺,更為重要的是作為2002年IBM Think戰略指導下的第一款產品,即將打破筆記本電腦的諸多極限。

    其實ThinkPad發展史上的經典遠不止這些,如果全部羅列,本文將會成為ThinkPad系列的經典介紹。在2005年被聯想收購 后,ThinkPad品牌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ThinkPad Edge和x100e首次突破黑色外觀限制,加入彩色,并出現上網本版。

    IBM T40秉承IBM的一貫風格,氣質沉穩莊重,猶如成功人士中意選擇奔馳汽車一樣,有王者之風,大氣派。配備的14.1寸XGA LCD顯示屏能提供1024x768的分辨率,屏幕可視角度大。結構成熟可靠、性能穩定卓越是IBM I40的最大買點。T40機型有1.3GHz、1.4、1.5GHz等機型。

    T40低端型號采用4500轉的硬盤,在一些高端機型當中,采用5400轉的硬盤,在更高端的T41系列中的代表機型T41p上,則使用了7200轉的高速硬盤。該款機器普遍采ATI MOBILITY RADEON 7500的顯卡和32M獨立顯存,聲色表現優良。T40采用全尺寸鍵盤,鍵程較大,鍵帽也不小,打字非常舒服。其指點桿帽接觸面積更大、手感更舒適,著意為用戶帶來在筆記本上完美的輸入感受。此外,該款機器屏幕可視角度較大,視覺舒服。

    IBM ThinkPad--這是一個讓無數人癡迷至瘋狂的LOGO!!13年來,如果擁有“小黑”的每個人都會感到幸運和驕傲。它穩重大方的外表,卓越穩定的性能,舒適體貼的設計,精湛細致的做工征服了所有使用過它的每一個人。所以ThinkPad筆記本在用戶心目中已成為“可靠”和“專業”的代名詞,所以IBM的每一個作品都是后來者無法超越的顛峰,所以IBM的每一個產品都能成為傳世經典。直至今日,我們來體驗ThinkPad時候,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它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和喜歡,更多的是對ThinkPad的品味和對文化的思考,對商務藝術的詮釋。

    2004年:ThinkPad T42P 移動工作站

    ThinkPad A系列筆記本退出歷史舞臺后,市場空白本應由G系列填補,但外形 "威猛"的G系列卻沒能延續A系列的輝煌,上市之后,飽受業界爭議。現實殘酷,最終事實證明,至少在人們心目中讓G系列取代A系列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正因為這樣,ThinkPad代替臺式機的筆記本產品一度出現了尷尬的空白,于是希望寄托在了T系列的身上。

    T系列的誕生的確造就了一個不滅的經典,即便對于ThinkPad自己來講也是一個始料不及神話。但是T系列誕生后的定位卻并不是移動工作站或者臺式機替代品,雖然強大優秀,但是比起A31時代的造詣卻顯得不夠恢宏,很大原因是受限在于它的外形,因為就連名字采用P結尾的T40P/T41P也都是采用14寸屏幕和輕薄設計,這無疑使得它沒有空間去蘊涵過多的能量與潛能,單單14寸這個屏幕規格無法采用無數人夢寐的ThinkPad FlexView(FlexView液晶面板只有15寸規格)這一點,就使得T40P/T41P面對A31P的輝煌而無法企及,而采用15寸顯示器的T42P的出現則帶給了人們新的希望。

    2004年6月,ThinkPad全球發布了其筆記本電腦產品系列中的最高端型號T42P,于A31P之后,經過了漫長的等待,人們終于再次見到了一款不折不扣的移動工作站。T42P比起前代產品T40P/T41P最大改變要數采用了15英寸的大液晶屏幕,雖然體積要略大于原有的T系列產品但也因此同時擁有更多"發揮"的空間,更重要的是15寸的規格讓它再次擁有了采用FlexView面板的"權利",的確另所有曾經因為去失FlexView而失望的人興奮不已。T42P的改變無疑是成功的,雖然它變大變胖,但它卻集成T系列的高貴并找回了當年A31P的王者風范,也正因如此,而后升級為SONOMA架構的T43也延續了15寸的規格,繼承了T42P機王的寶座,直至寬屏Z60m的出世。

    2006年:ThinkPad T60

    2006年推出了ThinkPad T60,該機采用“鎂制防滾架”(Roll Cage)技術,一體化成型,將內部組件牢牢固定住,將物理安全提升到了整機保護的高度。其設計原理來自于賽車的防滾架,經過測試表明,這種全新設計使內部部件所受沖擊力減少30%,為內部組件形成金鐘罩般的防護,提高系統穩定性;材質采用輕巧的鎂合金,強韌性/重量比是一般結構性金屬中最優異的。

    2007年:ThinkPad T61鎂制防滾架

    2007年,ThinkPad T61創造性的將鎂制防滾架應用于顯示屏中。這一領先設計,不僅構筑了堅固的屏幕,更可屏蔽干擾,增強了筆記本的無線通訊性能。雙重捍衛無價數據的同時令你的思考再無斷點。雙重鎂制防滾架,T系列專享服務,鷹翼散熱系統,三重硬盤保護,APS主動硬盤保護技術,生物指紋識別技術,應急與恢復系統(Rescue and Recovery/R&R),網絡自適應軟件,防潑濺鍵盤(Spill Resistant Keyboard)。

    同年,ThinkPad X61s 成為ThinkPad歷史上的又一突破力作。1.24公斤的輕盈身形不為外力所限,12.5小時的超長電池續航能力,配合個性化電池管理,突破時間的局限,隨時隨地總有靈感相伴。渦輪式散熱系統,生物指紋識別,APS硬盤保護技術,硬盤防震導軌,鎂合金外殼,全尺寸鍵盤,網絡自適應軟件,客戶端安全解決方案,應急與恢復系統。

    2008年:ThinkPad W700

    作為ThinkPad家族全新設計平臺的新成員ThinkPad W700,ThinkPad W700首次采用NVIDIA? Quadro? FX3700M 1GB獨立顯卡(適用于部分型號)。運行速度快、性能強。可快速傳輸及處理3D圖像紋理,進一步提高龐大數據集的互動可視化程度。令前人難以涉及的創想成為可能。并內置手寫板,集成色彩校正器,數字小鍵盤等特定圖形處理行業應用特點的專業筆記本,在筆記本上實現雙硬盤RAID技術。

    2008年,聯想推出預裝SUSE Linux(Novell SUSE Linux Enterprise Desktop 10)操作系統的ThinkPad,首創雙重鎂制防滾架,實現全新寬屏應用,具有出色的無線上網功能,采用最新型Ultra Connect II無線設計,提高了WLAN的性能,消除了鎂/碳纖維符合材料/鋁導電材料的影響及 LCD 噪聲,具有最冷靜且最安靜的系統,更符合現代數字化需求。

    2008年,X300開創13"內置光驅輕薄機型新紀元,這款筆記本電腦是聯想集團收購IBM個人電腦以來首次改變了ThinkPad電腦長期的命名規則, ThinkPad X300采用之前從未用過的13英寸顯示屏,采用SSD固態硬盤(SSD固態硬盤即閃存硬盤,速度和壽命都優于普通硬盤)和DVD光驅,僅重1.33公斤,根據使用者的需求,電池使用時間可以由4.3個小時延長到10小時,讓思考不受時間所限。

    歸于聯想

    2004年12月8日,聯想集團在北京正式宣布以總價12.5億美元并購IBM的全球PC業務,其中包括臺式機業務和筆記本業務。具體支付方式則包括6.5億美元現金和6億美元的聯想股票。在交易之后,聯想控股將擁有聯想集團45%左右的股份,IBM公司將擁有18.5%左右的股份,而此次并購被看成是中美兩家IT廠商的戰略合作行為。新的聯想集團在五年內,有權根據有關協議使用IBM的品牌,并完全獲得商標及相關技術,這就使得聯想的產品,在全球PC市場上具有了最廣泛的品牌認知。而隨著并購的完成,聯想集團成為年收入超過百億美元的世界第三大PC廠商。這件并購事件中,聯想完成對IBM的PC事業部的全面并購,也就是IBM的ThinkCenter桌面電腦,以及ThinkPad筆記本電腦都劃歸到聯想集團旗下,不過由于是同IBM的戰略合作,因此IBM原來PC部門的體系,并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因此對于ThinkCenter、ThinkPad這樣的產品線,并不會有什么影響。

    2005年6月8日通過聯想名義正式發布了ThinkPad X41 Tablet,而這也標志著聯想2005年5月1日完成對IBM并購后的正式發布新ThinkPad,在新的X41 Tablet上我們依舊看到了IBM的ThinkPad的精髓,其并沒有因為聯想的入主而有所改變。

    2005年的10月9日,聯想發布了一個全新產品系列,ThinkPad Z系列,而Z系列開始啟用流行的寬屏設計,并且初期的版本還提供銀色外殼的版本,這引起了廣大消費者的不滿,為此IBM在推出銀色版Z60不久之后,就開始只提供傳統黑色版本的Z60筆記本電腦了。隨后2006年的2月,聯想正式發布了基于酷睿處理器的ThinkPad Z61以及ThinkPad T60,以及ThinkPad X60新產品,新的產品命名型號直接跳過了50,而是直接進入60時代,聯想就是希望通過跳過的命名方式,來讓用戶知道新Thinkpad已經不在IBM的概念下了,因為在IBM時代,ThinkPad幾乎是以40系列作為終結的。而新的60系列ThinkPad筆記本電腦,包括之前的Z6x系列(不包括外包ODM的ThinkPad R系列)都開始采用了新的設計,用來區分老IBM時代的設計,特別是原來著名的ACCESS IBM鍵變成了Think Vantage鍵,增加Win鍵等特色,雖然可能會讓一些鐵桿IBM支持者,覺得聯想是在“摧毀”ThinkPad,但明眼人都知道,聯想對ThinkPad的修正,不光是出于淡化IBM的原因,同時也是為了給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感受。

    聯想在全面推新之后,當時原本很多人預計的銷量下降的情況并沒有出現,ThinkPad依舊是主流商務的首選品牌,并且由于聯想采用了新的銷售思路,把原本價格高高在上的ThinkPad筆記本電腦廉價化,使得其更加接近于普通的筆記本的銷售價格,這樣就促進了ThinkPad銷量的進一步攀升,特別是在中國市場,ThinkPad的銷量逐月遞增,06年的計劃是出貨95萬臺ThinkPad筆記本電腦,而要知道ThinkPad筆記本電腦在05的3月16日才達到了100萬臺,也就是說聯想全面接手ThinkPad之后,英特爾正式發布酷睿2筆記本處理器,聯想同步發布更新的Z61、T60以及X60(包括R60)筆記本之后,Lenovo這個聯想的商標,終于出現在ThinkPad筆記本上了,而這也同聯想的戰略步驟相吻合:先抑后揚。IBM的商標使用權僅為五年,聯想如果一直不把自己的商標放到顯眼的位置,那么一旦IBM的商標無法使用,對于聯想來說將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于是借助英特爾新處理器的契機,聯想開始了ThinkPad筆記本標注Lenovo商標的行動。至此,可以說聯想在ThinkPad中的絕對控制地位慢慢凸現,IBM的影響將逐漸削弱,僅保留ThinkPad品牌。在經歷了X230、X230s、X240和X240s這幾段最后的戰役之后,聯想已經徹徹底底地完成了對ThinkPad帝國的政權更迭。商業和設計上的故事到此就算告一段落了,可是發展是永續的,欲望也是無窮的,不知道聯想這輛世界頭號PC戰車在未來會把ThinkPad驅使向何方,是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就足以說明曾經的ThinkPad和今日所見之見的根本區別了呢?

    知乎上有個問題很有意思,那就是“為什么工作的人一般都用 ThinkPad?”我喜歡的一個回答是“因為放心!”在日本的大和實驗室,是thinkpad軍工標準的測試,進行跌落測試、重壓測試、鍵盤觸感及耐久測試、屏幕擠壓耐久性測試、用沙子和細纖維分別進行灰塵測試、靜電測試、開合測試、承壓能力測試、顯卡風扇轉動測試。本人自己使用的也是thinkpad筆記本T470P,雖然使用了2年也沒有出現什么問題,但總感覺少了一點該有的靈魂,也許用的越久才有這種感覺吧。但真的搞不清,聯想現在還將每款ThinkPad進行著這么嚴格的測試嗎?我也希望有知情者留言討論。

    曾經的一代代經典小黑,在聯想的技術投入下,目前失去了曾經有過的經典和輝煌。希望聯想加大投入,將thinkpad重鑄輝煌。

    者:xjabdda

    前言

    最近因為窮,慢慢吃不起外面降價10元的一碗米粉,決定還是在家里多做點飯,于是打開京東找了個看得過眼的最便宜的一款

    上回曬了爹媽家高大上的冰箱以后,有的值友說曬曬高大上的西門子嵌入式微波爐,我思考再三還是沒有曬,還不是因為懶!要騎30分鐘電驢過去拍照~

    西門子(SIEMENS) HF24G564W 嵌入式微波爐(不銹鋼色)...

    為了補償值友,決定把剛買的只有高大上西門子1/8價格的格蘭仕曬給大家,大家看看到底值不值得買?

    格蘭仕(Galanz)微波爐/光波爐 G70D20CN1P-D2(S0) 20L

    開箱

    下單第二天就收到貨了,京東小哥大中午的直接敲開我家的門

    看著這么巨大的一個箱子,我以為是這樣的

    打開以后是這樣的

    開箱之后才發現

    只有這么大,一開始我還以為這個不銹鋼架子不夠放呢....

    細節

    先來看看參數,勉勉強強,微波功率700w,有效腔體積16.1L

    這個角度看還是不錯的!鏡面威武!

    門的左側和背面散熱,做工來講,不能說不好,沒有明顯的瑕疵,但是滿滿的廉價工業品感,和高大上的西門子差不止一個檔次。

    附送一個金屬鐵架一個玻璃轉盤,金屬鐵架只能光波燒烤用~微波下還是不能用的~算了~反正也不會用上它

    背面有限位器~防止離墻太近

    背后孔固定插頭,保證運輸過程不損害插頭~這點設計還不錯~

    能耗4級有點大!不過燒個菜一天也就用一兩分鐘倒也沒什么

    說明書和門上說了各種容器的使用事項,簡單來說就是金屬的不能在微波下用,光波下倒是可以!

    操作面板,開起來復雜,其實按火力-設時間-開始就可以用了~其它的估計也用不上多少

    尺寸

    正面寬45cm

    深32cm

    內部盤子的直徑只有25cm

    背后有兩個限位器,約3.5cm,保護線頭,以及避免離墻距離過近。

    總結

    從冰箱里拿出一盤沃爾瑪烤雞,1分30秒夠熱了,下面總結下為什么選這款

    1、便宜399的價格,去年雙十一雙十二最低價379,再便宜的只能選美的~

    2、轉盤和平板式哪個好?

    平板式是底下有個金屬片轉啊轉反射微波,所以理論上還是實踐上來說,轉盤式熱得更均勻

    平板式空間利用率遠遠大于轉盤式,對于20L的小機子來說,平板式更適合家庭使用,大不了熱一下拿出來翻個面再熱一下

    至于我來說,一來我懶,懶得翻面。二來家里預計1年內都是只有1-2個人,一頓飯兩頓菜,剩菜要熱需求不大,早上熱個饅頭也不占位置。三來我不喜歡吃魚!

    針對我目前的情況于是買了這個小的轉盤式的微波爐。至于以后呢?以后有別的需要了再換新的就好!

    3、關于觸摸式還是機械式

    其實這兩點我糾結了半天,機械式簡單皮實耐用是出了名的,觸摸式按不對位不起效果略麻煩,另外電腦板壞起來要修基本可以再買個新的了~但最終我選擇觸摸式唯一的原因在于——好擦!壞不是常態,清潔是常態,丟在廚房里,離灶臺又近,所以好清潔至關重要!

    4、關于微波爐的功能

    個人認為微波爐除了熱飯熱菜其它功能基本不靠譜,蒸東西我有蒸鍋,烤東西不如幾百塊的烤箱,所以買個最便宜的微波爐~夠用就好!

    至于值還是不值?值友們你覺得呢?

    先聲明,這篇文章可能會得罪一些婚紗商家,但以下套路,全部來自新人反饋。行業魚龍混雜,我們見過很多非常優秀、有創造力、有行業道德的攝影師,但黑暗的一面也不能閉眼漠視。我們杜絕的是不良選片師的忽悠,并非抹黑行業。無腦噴的,一概不理,謝謝。』

    【p.s.文中配圖與內容無關,都是小犀精心選擇來給大家養養眼的。

    很多新娘婚紗照選片前發帖說緊張到睡不著,求問選片攻略,簡直如臨大敵。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我們都看多聽多了選片被坑、回家就后悔的故事:

    “我加了7000多,前期7999,還有禮服,下來得一萬六左右。”

    ——北京新娘@妍妍

    “今天去選片,套餐包含40張精修入冊。選片師真的很強勢,我說要刪的她說好看不給我刪,刪了3次還剩了100多張。

    然后就開始給我算費用,又是相框升級什么的, 3000多。我說我不需要,她還在一個勁推銷!最終還是沒經住選了80多張照片,額外加了將近2000,回家就后悔了……”

    ——長沙新娘@aaa

    加照片的錢都夠再拍一套了好嘛!我們總結了8種不良選片師忽悠招數,希望你別中招。

    1

    出其不意的收費

    吐槽

    坐標南京,江蘇某一品牌連鎖店拍的。訂的5300的套餐,精修入冊55張,本來預算加個2000的照片,因為當時問了加一張照片60,2000也能加不少照片吧。

    結果選片的時候才知道還有什么設計費,排版費,P頁費,硬是讓我們加5680,說給我們100張精修。我沒理她,讓我老公刪刪刪,刪了剩85張她臉都黑了。我們也不想鬧的太僵,萬一不幫我好好P圖怎么辦。

    最后加了3000,加30張精修無任何升級,算下來是加一張100元,不知道是不是行情就這樣,總之我覺得挺坑的。內幕太多,回來想想還好沒同意加5680啊,外景拍的那個慘。

    ——南京新娘@CJ

    對策

    講真,小犀看到這位新娘的吐槽相當震驚,想不到現在還有敢這么玩的影樓。而且據這位新娘說,還是在南京比較有知名度的連鎖店。

    大家在簽合同的時候,記得問下如果要加片,每張價格大概多少,除了加精修的錢外,是否還有其他收費。

    ▲杭州 木棉映畫

    2

    從老公下手

    吐槽

    選片師一個勁地說照片怎么怎么好看,還算了一個公式,說得可好聽了,“一輩子就一次。雙方生活40年,就是14600天。照片花費10000元的話,每天合1.46元。先生每天只付出1.46元, 小姐得到的是美好的回憶和幸福的永恒瞬間,是否很值得啊?”

    ——@佐邊

    “你們沒有刪的照片正好是520塊呢,520我愛你,多吉利的數字啊。”呵呵,老公果斷掏錢了。

    ——@milu

    一去剛坐下就跟我說:上午剛接待個客戶加了一萬多照片,像你們這個套餐一般就是加五千多,沒有人不加照片的。

    ——南京新娘@CJ

    對策

    首先,注意@CJ 的吐槽,這位選片師深諳人的從眾心理,潛臺詞就是,別人都加,你不加說不過去吧,加了花錢也沒什么,反正大家都花。

    另外,找誰陪你選片太重要了。審美上沒話語權的老公真的有必要帶去?同理,審美弱又心軟的長輩也必須排除。

    建議找和自己審美比較統一、性格強勢的閨蜜一起去,人數上加上自己不要超過3個,人多意見容易亂。耳根軟的不建議一個人去,碰上強勢的選片師只能栽。

    ▲深圳 青密視覺

    3

    乾坤大挪移

    吐槽

    婚紗照6月21號就選過片了,婚紗店在前期各方面都很好,加了相片我也心甘情愿。可就在7月5日看版的時候,發現一張當時百分百肯定沒選的照片在里頭,后來又陸續發現七八張。而且他們家還死不承認,說是我記錯了,說都是系統自己算的張數不可能錯的。

    對策

    到底是怎么回事?真是妹子記錯了嗎?

    貓膩說起來也很簡單,這些影樓給的選片時間都比較短,讓你沒有時間反復選片并確認。選片時電腦新人碰不得,你要留還是刪都是選片師用快捷鍵操作的。新人說某張照片要刪,選片師一翻相片就說已經刪了。然后就跳到下一張了,其實根本就沒有刪。

    因為相片太多,記不起自己刪了多少張,新人就傻傻上當了。選片師最喜歡在最后一遍看的時候搞鬼,少刪了后絕對不會讓你有機會再看一遍了。

    所以新娘子們定攝影前要問清楚:

    1.選片是否有時間規定,多久?

    有些攝影機構會給新人2個小時選片,其中半小時選相冊等產品,真正選片就只有1個半小時。要問清楚真正選片是多長時間,是否可以通融?問清楚后,要在合同中白紙黑字寫下來。

    另外新人可以在約定的時間前半小時到店,因為前一對新人后半小時一般會在商量排版,選片師其實是可以直接接待下一位客人的。

    2.確認,不滿意是否還可以重新選片?

    為防選片師假刪片,新人最好帶上筆記本做記錄,最后一定要全部檢查一遍!

    ▲深圳 Oneday菲林影社

    4

    擺臉色

    吐槽

    選片師一直在說這張漂亮,別刪了。我沒理他,就說刪。多了,他就不說話了。我問他這照片怎么樣,60寸迎賓卷軸選哪張,橫著排版還是豎著好看balabala,他就給我個冷漠臉,說你自己看啊,根本不提意見,想這樣逼我們就范, 火大!

    對策

    你可能不知道,有些店選片師不滿意是可以換的!大型攝影機構比如杭州樂瑪攝影,新人進店后會加一個總監的號碼,不滿意選片師可以直接跟總監反饋換人。定攝影前問清楚是否可以換選片師,直接寫在合同里。

    5

    明擺著騙你

    吐槽

    選片師告訴我們套餐里面的40張精修片不夠入冊,需要加照片。一直在旁邊說別刪了,再刪不夠了,我們就刪到81張。

    婚紗照小樣發過來的時候無語了。一頁上面6、7張照片,可擠了。打電話找那個選片師,他說他問下店長,結果是再給每個相冊加2P。我問設計師加2P以后想多幾張放大的照片,總共多少張合適,他說每冊不超過35張。這意味著做2本相冊我還需要刪11張照片,坑人的選片師啊!

    對策

    相冊1p相當于內頁的兩面,相冊9-10p比較合適。相冊1p上放三張照片是比較合適的,喜歡放大片的人可以減少到25張照片左右,根本不用擔心不夠入冊!

    ▲北京 POOMA卜馬

    6

    精修超貴

    吐槽

    我當時也是被影樓忽悠多選了一些,一張80塊錢,肉痛T T

    對策

    每張多少錢是可以砍價的,一般60-100之間,根據地域會有浮動。

    另外,如果心疼錢,其實可以底片全要,到時候再找人修片。至于能不能底片全送,簽約之前就要問清楚,寫在合同里。

    ▲歪貓公社

    7

    選越多越便宜?

    吐槽

    選片師說升級套餐免費送產品。話說我這個升級的產品,價值1萬多,拿回來看到心都灰了,做工質量堪比地攤貨,像我這個九宮格的照片,加片98一張,差不多900塊,說是選了九宮格的照片就可以送一個價值1000多的相框,什么花一樣錢就有兩個產品,其實就是100塊有找的便宜貨。當時選片師硬是不讓刪這九宮格照片,到后來腦袋暈乎乎的徹底被忽悠了,回到家的這個月腸子都悔青了。

    ——@佐邊

    我拍婚紗照拍了5999,精修50,刪到還有100張,選片師就急了,開始跟我推銷。說一般最低入冊是120塊一張,他給我報最低價是80,聽上去挺吸引人的。還說選的片越多,三張照片數碼合輯越便宜。最后還是被忽悠多交了2000多T T

    對策

    記住,再便宜的東西也是要花錢的。而且送的東西真是你必需的嗎?真的有他們宣稱的那么值錢嗎?很多時候,答案是否。

    婚紗照再美,也無需多。很多新人表示婚后不太看婚紗照。實在是刪不下去,那就砍價,說自己預算不足,說自己這錢婆婆出的。不要表現得太喜歡,砍價空間很大!

    ▲歪貓公社

    8

    比慘咯?

    吐槽

    跟我說你們不加照片攝影師沒有底薪,就靠你們加照片拿提成,我們還傻不拉幾的信了,攝影師那么幸苦!(這妹子遇上的是選片師中的戰斗機吧,連環招一個接一個)

    ——南京新娘@CJ

    選片師一直說:“你再刪下去,攝影師就要扣錢了,這些都是他們的心血啊~你看他大熱天的給你們拍了一天。”

    對策

    新人好像木有劫貧濟貧的義務,而且新人不是免費拿的你家的東西,已經付錢了誒。真正有提成的是選片師吧。

    最好的對策,不是溫柔拒絕,而是閉口不說話不回應。

    ▲三亞TOPPIC婚紗攝影

    再跟大家介紹被無數新人檢驗過的高效率選片流程——

    ① 請選片師先挑一輪,過濾掉敗筆或有瑕疵的照片,再開始選片

    ② 如果你有30張精修,拍了5個場景,那么平均下每個場景6張。接下來就按這個數目刪照片,避免同一場景表情動作重復,每個場景可以±1張照片。

    ③ 按照“男單、女單、近雙、遠雙”分成4類,個人的少要,多保留雙人的。

    ④ 分好類后,可以從照得相對不好的那套開始整理,把最難抉擇的留在最后。

    ⑤ 放大用于迎賓的照片,最好選擇穿白紗、正面、莊重大方的照片。

    ⑥ 記住,婚紗照不滿意是可以重拍的,婚紗照修得不滿意是可以重修的,臉皮厚點,不要怕他們的冷臉,自己的權利該用就用。

    提醒一句新娘子們:

    交錢不要交全款,不然如果成品有問題,他們可能會以各種理由拒絕給你重做或修復。

    歡迎補充……

    所謂知已知彼,百戰不殆。你把選片師的花招看透了,被忽悠時就可以冷眼看他們作妖了。小犀從新娘中的吐槽中總結了8招,如果你們遇見過更奇葩的,歡迎留言區補充。

    【p.s.文中配圖與內容無關,都是小犀精心選擇來給大家養養眼的。】

    【備婚沒頭緒?】

    千萬備婚用戶,全中國十萬婚慶商家

    婚禮紀,一站式婚禮服務平臺

    訂婚照婚宴婚慶,專屬電子請帖,新娘備婚分享

    盡在婚禮紀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