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玩家們對于游戲設置里的“垂直同步”(V-SYNC)選項一定不陌生,但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功能的具體作用,而“千萬不要打開垂直同步”的傳言也在游戲圈內廣為流傳,這又是為什么呢?
1、要明確“垂直同步”的概念,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兩個名詞:“刷新率”和“緩沖區”。
刷新率
顯示器刷新一幀畫面時,并不是一次性把整個畫面全部刷新出來,而是從上到下一行一行逐漸把圖片繪制出來的。這個過程非常快,以至于人的眼睛難以覺察到,這個過程就被稱為“逐行掃描”,是當前顯示設備最主要的成像方式,當然早前的顯示設備采用的是隔行掃描的顯示方式,今天已經很少見到了。
而經過“逐行掃描”之后,一張完整的畫面就呈現在顯示器上了。那么我們經常在顯示器或電視上看到的一個參數——“xxHz”是什么意思呢?
拿刷新率為60Hz的顯示器來舉例,“60Hz”就是指其屏幕一秒會刷新60次畫面,如同我們知道的動畫片一樣,無數張靜態的畫面快速連續播放,由于人眼有“視覺暫留”,也就呈現出了動態的效果。而我們看到顯示器上的畫面,也正是以這種方式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緩沖區
顯卡渲染好一張畫面之后,就會把這張畫面儲存在顯存中的特定位置,這個位置就是“緩沖區”,儲存之后顯卡才會去渲染下一張畫面。
如果顯卡每秒鐘可以產生120張畫面是怎么樣的情形呢?很顯然,就是每1/120 秒就會有一張畫面被存入緩沖區中,下一個1/120 秒,新的畫面就會把上一張給取代掉,而這個過程,就是我們玩家都很熟悉的“幀數”概念。
那么現在問題就來了,如果顯卡每秒可以產生120 張(即120幀)畫面,但顯示器每秒只能讀取60 張(即60Hz),這會出現什么問題呢?
答案就是:畫面撕裂。
2、當今顯卡的緩沖區分為兩個:前緩沖區和后緩沖區。顯卡只會將繪制完的圖像寫入后緩沖區,與此同時只有前緩沖區中的圖像會被發送給顯示器。
當后緩沖區中的“新鮮”圖像寫入完成后,程序不會將后緩沖區的畫面傳輸到前緩沖區,而是會進行緩沖區的交換——將前緩沖區和后緩沖區的名字對調,即前緩沖區成了后緩沖區,后緩沖區成了前緩沖區。這樣一來,剛剛繪制在后緩沖區的圖像就能順利地傳給顯示器了。經過這么一折騰,程序就可以在往后緩沖區寫入圖像的同時,不影響顯卡將前緩沖區中的畫面傳給顯示器,然后進行下一次“緩沖區交換”。
這個過程就是顯卡設置中常見的“雙重緩沖”。
但是雙重緩沖有個問題,兩個緩沖區隨時都可能發生交換,所以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前緩沖區中的畫面剛傳輸了一半給顯示器,兩個緩沖區就發生交換了,后面傳輸的都是原來后緩沖區中的畫面(即下一幀畫面)。于是,顯示器上的一幅畫面成了前后兩幀的結合,這就是畫面撕裂產生的原因。
這種問題在高幀率情況下尤為顯著,因為幀率越高,前后緩沖區的交換就越為頻繁,這種撕裂感自然很招人煩,尤其是在玩游戲的時候。那么有什么解決方式嗎?
這就是“垂直同步”的作用了。打開垂直同步選項后,當顯示器尚未完成一幀畫面的刷新時,兩個緩沖區就不允許交換;只有當顯示器刷新完一幀畫面時,緩沖區才可以進行交換,這樣就杜絕了“在進行數據傳輸的過程中交換緩沖區“的可能,自然也就解決了畫面撕裂的問題。
但這樣就萬無一失了嗎?并不是。
新的問題就是我們深惡痛絕的:延遲。
3、在幀率比顯示器刷新率高很多的情況下,為了將顯示器的刷新時間和顯卡向緩沖區寫入畫面的時間保持同步,必然就需要人為地增加延遲,來延后“過快生成的畫面“向顯示器的輸出,這顯然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像傳輸和操作反饋的延遲。
延遲對于需要快速反應的競技類游戲來說幾乎是致命的,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玩家建議關閉垂直同步的原因所在了。
既然不開垂直同步會畫面撕裂,開了又會有延遲,那畫質和性能就不能兼得嗎?
當然,顯示技術的發展不會漠視這個問題的存在,當前主打電競的顯示器配備的“G-Sync” 和“ FreeSync”技術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存在的,兩項技術都屬于“顯示器動態刷新”技術,目的是讓顯示器可以動態調整自己的刷新率,使其和顯卡輸出畫面的幀率完全同步,這樣不僅可以解決畫面撕裂的同時不出現操作延遲,還可以在幀率低于60幀的情況下同樣提供垂直同步的效果,消除畫面撕裂。
但這種顯示器普遍價格較高,而且涉及設備的更換,當前已經有了更簡單的解決方案——“三重緩沖”,它在雙重緩沖的基礎上再加入了一個幀緩沖區,組成了一個前緩沖區,兩個后緩沖區的規格。程序來回向兩個后緩沖區寫入圖像,每次顯示器刷新時,前緩沖區就和最近完成寫入的那個后緩沖區交換。
這樣即便有一個緩沖區被禁止交換,另外兩個緩沖區還是可以來回寫入圖像,于是就不需要人為增加畫面延遲了。
但“三重緩沖”依舊存在問題,那就是需要額外占據顯存,對配置不那么高的玩家而言,顯然也存在額外成本。而更重要的一個問題是,游戲是否支持“三重緩沖”,完全取決于游戲廠商,游戲廠商們是否愿意花費不菲的人力和資金去解決問題,那就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了。
4、說了那么多,建議就是,對于自己電腦的配置有足夠自信的玩家,還是建議打開“垂直同步”和“三重緩沖”,這對消除畫面撕裂和延遲都是很有幫助的。但如果你的配置不夠到位,或是發現打開之后存在嚴重延遲,那么就果斷關掉吧,想解決問題還是需要升級設備了。
玩游戲的時候,很多用戶會開啟垂直同步,但是后面發現玩游戲的時候出現跳幀情況,于是又想要關閉掉,那么電腦垂直同步怎么關呢?其實很簡單,下面就給大家分享電腦垂直同步關閉的方法吧!
方法/步驟:
1、現在的主流顯卡主要有兩種:NVIDIA顯卡和AMD顯卡,兩種顯卡都可以關閉和打開垂直同步。
2、對于NVIDIA顯卡,需要首先打開“NVIDIA顯卡控制器” 找到里面的“3D設置”。
3、點擊“管理3D設置” 在右面找到垂直同步的選項,你可以選擇“強行關閉”。
4、保存你的設置即可。
5、對于A卡的用戶也是同樣的操作,也是在3D的選項里修改。
以上就是電腦垂直同步的關閉方法了,不管是A卡還是N卡,我們首先就是打開顯卡控制器,之后找到3D設置,最后我們找到垂直同步的選項強行關閉就行。
直同步這個選項,在游戲玩家里總是一個神秘的選項,似乎有一種神奇的魔力,今天我們就來解開它的面孔。
什么是垂直同步?
我們總會在游戲里面的畫面選項中看到垂直同步的設置,萌新們一臉懵:垂直同步是什么?
垂直同步從字面意義上很容易理解“同步”二字,然而是為了跟誰同步呢?這就要說到“垂直同步”所解決的問題:畫面撕裂。而其所說的同步也就是讓游戲畫面的刷新率與顯示屏的刷新率達到同步。
那什么時候需要開啟?
用了頂級的顯卡,卻總遇到畫面撕裂?出門右轉點擊開啟垂直同步不謝!
許多玩家可能不太明白,自己電腦配置尤其是顯卡都很高端,為什么還會出現這種狀況。其實,越是高端的顯卡越容易出現這種情況。高端配置玩游戲時能獲得更高的幀數,從而讓畫面更加流暢,但這時顯示屏的刷新率卻跟不上游戲本身的刷新率了。
舉例說明:當顯示屏是60Hz刷新率,而游戲已經達到了200FPS,此時游戲畫面刷新高于顯示屏,就會如上圖所示,出現畫面錯位的現象,需要開啟垂直同步來解決。
垂直同步關閉
為什么FPS(射擊)類游戲玩家不推崇垂直同步?
你收到了一條來自FPS玩家的信息:不要打開! 不要打開! 不要打開!
垂直同步的“同步”,顯然是讓游戲畫面的刷新率與顯示屏的刷新率達到同步。然而,為什么總有人建議玩FPS關閉垂直同步?換句話說,為什么有時開啟“垂直同步”,游戲畫面流暢度反而下降了?
因為,“垂直同步”有一個致命的缺陷,當你的電腦配置足夠優秀時,玩家會發現原來在玩FPS游戲時,200FPS是無比流暢且舒適的,無論切槍還是甩鏡頭都會感覺異常流暢,只是會有畫面錯位等現象。
開啟“垂直同步”后,畫面撕裂的問題解決了,但畫面卻遠不如原來流暢了。這便是軟件技術“垂直同步”帶來的弊端,垂直同步開啟后會將游戲畫面原本的高刷新率降低至與顯示器相同。
畫面和流暢度,只能二選一嗎?
想了解二者兼顧的方案,就要先了解現如今解決游戲畫面撕裂的兩種方式:
1. 通過軟件技術從游戲本身下手,讓游戲畫面刷新率降低至與顯示屏刷新率相同,從而達到游戲畫面與顯示屏同步,防止畫面撕裂。
2. 從硬件方面下手,通過硬件技術將游戲畫面與顯示屏做到同步,這也就誕生了G-sync與Free-Sync兩項技術,防止畫面撕裂。
這時候就凸顯出一個高刷新率顯示屏的重要性了。當你的顯示器擁有足夠高的刷新率之后,便不用擔心開啟“垂直同步”會讓畫面幀數降低這個問題。